在3月時,政府跨部會「物價聯合稽查小組」陸續對八家雞蛋大盤商進行聯合稽查,以遏止蛋商趁機哄抬或囤積。另一方面,農委會預計3月底進口超過500萬顆雞蛋,而4、5月則每個月至少進口3,000萬顆雞蛋。農委會並擬從3月29日起,以1斤約65元,在超商出售進口蛋。不過,聯合稽查及限定進口蛋售價,對解決蛋短缺的情況恐助益不大。目前雞蛋的銷售方式分成自產自銷及包銷制兩種,而前者占比約二成。自產自銷是蛋農直接運送蛋至零售通路,不會被中間商賺一手。由於這些蛋大多來自善待動物權的飼養方式,因而成本及品質皆高於未善待蛋雞的「格子雞」飼養方式。
相對地,包銷制反映占國內蛋雞生產八成五的「格子雞」所孵出蛋的價格。其運作方式是蛋農負責生產,而大盤商不管雞蛋大小、品質,都以不高於「產地價格」的某均一價格向蛋農收購。若養雞場較偏僻,則大盤商會因運輸成本較高,而以較低價收購。大盤商在考慮司機、油價與耗損等成本以及合理利潤後,再以「大運輸價格」將蛋賣給中盤商。中盤商在考量成本及合理利潤後,再以「批發價格」將蛋賣給零售商。最後,零售商在做類似考量後,再以零售價將蛋賣給消費者。因此,大盤商的獲利取決於其銷售蛋的附加價值,也就是「大運輸價格」與「收購價格」間的差距。
包銷制係由蛋農、大盤商、農委會官員以及專家學者組成的「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透過集體協商獲得產地價及批發價;目前兩者分別是每斤45.5元與55元。在包銷制下,下列三個原因可解釋為何大盤商不大可能出現哄抬、囤積等行為。
首先,雞蛋有保存期限,因而囤積蛋會減少其價值。每當農曆春節期間百業休假時,大盤商會犧牲假期,並以平時收購價格約九成的「紅盤價」向蛋農收購蛋;這一成的折扣代表蛋農在春節期間若囤積蛋,所造成價值的減損。
其次,影響大盤商獲利的大運輸價格和收購價格分別與批發價及產地價高度連動。因此,一旦「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決定了批發價及產地價,則大盤商哄抬蛋價的空間極為有限。
最後,雖然自產自銷和包銷制的蛋,其品質間具差異性,但對消費者而言,兩者間有一定的替代性。由於大盤商和自產自銷的蛋農幾無勾結可能,因而自產自銷蛋農的生產成本會拑制大盤商的收購價格,而其批發價則會拑制大盤商的大運輸價格,因而弱化大盤商哄抬蛋價的空間。
農委會預計在4、5月,每月進口3,000萬顆雞蛋,並計劃要求超商以1斤約65元出售進口蛋。農委會估計國內目前每日缺蛋160萬顆,但蛋商則估計每日短缺在400萬顆以上,因而進口蛋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目前蛋產地價1斤45.5元,以及批發價1斤55元,已造成蛋農虧損以及蛋商幾乎無利可圖。然而,農委會仍想知道以1斤65元出售進口蛋對零售價的影響,因而暗中指示「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在近來的會議中,不要調漲蛋價。農委會同時對產地、批發及零售價格的高度管制,極可能使一些蛋商因無利可圖而退出市場,因而惡化蛋短缺的情況。
在農委會對雞蛋訂價的層層管制下,大盤商不大可能獲取暴利。因此,「物價聯合稽查小組」盤查大盤商的動作可能無功而返。在去年農曆春節前出現蛋荒時,此小組因應而生。之後只要民生物資出現短缺,此小組即出手調查相關業者。然而,此小組鮮少公布調查結果,大多數情形恐是查無實據。既然如此,此小組的調查,恐怕也只會加速部分大盤商退出市場,從而惡化蛋短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