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國內外財經重要議題及影響力人物的經營思維?快跟著【遠見電子報】一起掌握知識與延伸全球視野! 【Sports觀點報】提供知名運動評論家的精彩體育賽事評論文章,讓你輕鬆瞭解比賽及體育界相關訊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09/04 第554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如果柯妹妹選立委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末期執政縮影:黑金、權貴、詐騙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經貿關係的再定位
民意論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退而不褪:戰情室啟示錄
面對學生「類黑道」 教師也很無力
颱風警示單連環發 流於表面功夫
進口蛋惹議 省思國家為何失敗
一再道歉 台鐵何時改
忠烈祠英魂 豈容扭曲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如果柯妹妹選立委
黑白集/聯合報
民眾黨台南黨部青年部總召尤信元最近遭爆,曾因妨害風化案被判刑四個月,另雲林黨部也有多人有前科。對此柯文哲回應,民眾黨再怎麼樣,也比國、民兩黨乾淨。這個回答很糟,政黨又不是在比爛,一個四年的政黨和幾十年的政黨比乾淨,很沒有說服力。

同一天,柯文哲未回答的另一個問題是:他的醫師妹妹柯美蘭會不會參選新竹市立委?此事二月間其實已傳過一回,但柯美蘭意願不高。近日再被提起,是因為新竹市是柯文哲的「本命區」,迄今無人參選,柯文哲也承認自己曾勸進妹妹。最近柯美蘭向醫院請假,更被認為事情有譜。

柯媽媽當天的回應,等於承認此事「有影」。她說,「一家兩個人選,不知道會不會被罵?」她的憂慮是對的,柯家兄妹分別選總統和立委,雖說一門豪傑,但民眾黨恐因家族色彩太重而失去光環,甚至被封為「柯家黨」。以新竹的情勢,柯美蘭未必能選上;但對民眾黨整體形象而言,卻可能減分。

柯文哲希望柯美蘭出來「練兵」,或許還有另一盤算:萬一高虹安日後被拔官,至少民眾黨牛棚有個中繼投手。但無論如何,柯文哲連自己的醫師妹妹都要推派上陣,可見他真的「手中無大將」,這也愈發凸顯民眾黨「一人政黨」的脆弱體質。那麼多黨幹部有前科,癥結在此。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末期執政縮影:黑金、權貴、詐騙
社論/聯合報
im.B詐騙案牽扯出一堆綠營政治人物,但除了行政院前顧問陳振坤被起訴外,其他如立委和高官則另案調查或不查,檢方遭譏鋸箭式辦案。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主嫌原是槍砲通緝犯,卻化身富商結交綠營權貴與檢警調高層,打造出厚實的政商網絡。但這個通緝犯變成吸金大亨的驚奇故事,其實只是冰山一角;黑金、權貴、詐騙,幾乎成為蔡政府末期的執政縮影。

詐騙主嫌直達綠營高層的政商網絡,卻是用來掩護並擴展詐騙王國;他利用P2P網路借貸平台漏洞,七年內吸金逾九十億元,被害人超過五千人。但中央銀行在二○一八年即示警P2P風險與主要國家經驗,多年來政府卻陷入沉睡狀態,放任P2P成為缺乏規範與監督的三不管地帶。事實上,就是政府的怠惰和權貴的墮落,讓台灣幾成「詐騙王國」。

詐騙橫行是民怨之首,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最新報告揭露,近七成國人收過詐騙訊息,但實際數字可能更高。許多市井小民或社會賢達都曾是「受騙者」,只要談到被詐騙經驗,大家莫不咬牙切齒。從過去傳統的市話詐騙,到如今手機、社群、網路平台等炒股投資詐騙,手法推陳出新,藉由名人效應詐取小老百姓血汗錢,im.B詐騙案最為典型;詐騙手段更是愈來愈殘忍,像柬埔寨詐騙猖獗是人盡皆知,以前謀財,現在害命,膽大妄為到幾近無政府狀態。

打擊詐騙,政府角色明顯弱化,甚至是「弱智化」;不但能力弱化,反而企圖愚民。坐擁二百多億元預算的數位部表示,面對假訊息,行政院目前由各部會針對各自負責的業務即時澄清說明,透過部會合作聯防打擊假訊息,提高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如果執法機關發現特定個別網址有違法行為,可由執法機關通知數位部主管的TWNIC,停止解析該網址,防止國內民眾連上。

數位部對於打詐幾乎就是「罐頭式反應」,如果透過澄清說明就能杜絕打詐,媒體已可取代數位部,數位部的專長看來不只「點麵線」,更擅長「踢皮球」。就有學者質疑數位部已矮化為「數位局」,這一年來不是把工作委外發包、為官員送往迎來,就是包裝部長唐鳳形象。大選期間,網路新聞經常是假新聞的主要來源,甚至扮演特定陣營的側翼角色,數位部並未發揮打假功能。

無獨有偶,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疫情期間成立的線上記者會專用社群,日前遭詐騙帳號入侵。NCC坦言,群組有偽冒記者身分加入社群及張貼疑似詐騙訊息,詐騙帳號在凌晨時分加入,而負責人直至隔天上班日才將詐騙帳號從群組中強制退出。

蔡英文總統信誓旦旦成立「打詐國家隊」,數位部、NCC本該是兩把利劍,但面對詐騙集團,政府卻像手無寸鐵、束手無策。不僅出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窘態,政商權貴與詐團關係密切更啟人疑竇。政府究竟是「不能」、「不為」,或根本就「不反對」?「不能」是能力不足,打詐國家隊成一大笑話;「不為」是不想作為,眼看詐團肆虐;更可怕的是「不反對」,表面打詐,骨子裡根本是同一夥。

二○○○年時,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以一句「台灣到底是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迷惑許多選民,把票投給民進黨。廿三年後,黑金勾結,詐騙橫行,權貴相隨,證明台灣向下沉淪,而且民進黨執政腐敗速度更快。難怪六成民意希望「下架民進黨」。到底是誰縱容詐團橫行台灣社會?全民都給了答案,只有蔡政府還在裝睡。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經貿關係的再定位
社論/經濟日報

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日前訪問中國大陸,這是今年以來第四位美國高層官員訪中,美中經貿關係的後續發展值得台灣注意。

在雷蒙多訪中之前,拜登總統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國對中國大陸半導體、人工智慧及量子計算等敏感領域投資,防止美國投資提升大陸軍事實力,引發中國強烈反彈。

事實上,拜登總統上任後除了「川規拜隨」,維持川普時期對中國主要制裁措施,例如懲罰性關稅,還持續加碼經貿制裁。中國也不甘示弱,除了擴大實施出口管制,也限制國內廠商對外國企業採購;更以未符合網路安全標準為理由,禁止外資企業在大陸銷售。今年7月又實施新版「反間諜法」,不但影響大陸外資企業營運,也被批評侵害人權。

大陸反制措施雖然並沒有針對性,但美國企業通常是首當其衝。美方近來關切的有:中國大陸對生產晶片關鍵原料鎵、鍺的出口管制,美光未通過網路安全審查而面臨銷售禁令,以及大陸不批准英特爾的併購案,美方提出關切並要求改善,但均未得到中方正面回應。

另外最近大陸商務部首次出版「美國履行世貿組織規則義務情況報告」,細數美國破壞多邊貿易體制,違反WTO規範的霸凌措施,以及產業政策採雙重標準,而擾亂全球供應鏈的行為,與美國歷年來指責中國大陸違反WTO規範報告如出一轍。

除了中國大陸國內經貿措施外,最近中國參加金磚五國峰會,批評西方經濟霸權,也大舉擴充成員,制衡美國意味十足。

此次雷蒙多訪中,基本上將未來美中經貿關係定調為「不妥協國家安全標準,不推動與中國脫鉤,以及不打壓中國經濟」的三大原則,以期可以有效制衡中國大陸。

美方重申維護攸關國家安全的原則絕對不變,會聚焦在以半導體為主的高科技核心領域,制定更嚴格的措施以鞏固其優勢,即所謂「小院高牆」的戰略。此策略在拜登上任不久即提出,近來可發現美國的牆是愈建愈高,對於高科技保護是密不透風,立場也更為強硬。

雖然美國宣稱主要目的是在去風險,並不尋求與大陸脫鉤,兩大經濟體有必要維持密切經貿關係;但中國大陸認為這只是美國推拖之詞,美國把經濟問題泛政治化,就是要與大陸脫鉤斷鏈以抑制其發展。

中國大陸也譴責美國將國家安全無限上綱,對於美國不斷加碼的限制措施不滿。美國雖然同意加強交流,例如建立出口管制的資訊交換平台;不過美國也特別強調平台主要作用是增加透明度,並非是談判場域,大陸無權置喙美國的措施。

美國針對核心領域的「小院高牆」政策,但是對其他非技術敏感領域,美國宣稱不會限制打壓,還希望可以深耕大陸內需市場,有助於雙方經濟成長。雷蒙多之前還以星巴克與迪士尼樂園在中國大陸經營成功的案例,說明此雙軌方式的必要性。

不過此行雷蒙多也警告中國必須大幅改革,以確保公平透明的經營環境。特別是無預警對美國企業的搜索,以及對於企業內部資料的管控,都必須立即停止,才能降低外資營運風險,否則美國投資將難以持續。

綜合而言,美方此次主要宣示對中國大陸剛柔並濟、軟硬兼施的經貿政策立場:攸關國家安全的領域會更強硬,其他部分則都有合作空間,但大陸必須有所改革。此政策軸線在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前不會改變。

目前中國大陸經濟情勢嚴峻,甚至被認為面臨改革開放以來最艱難挑戰。現階段中國大陸是以振興經濟為主,雖然對美國諸多不滿,未來會繼續與美國抗衡,但不至於發生大規模衝突而波及經濟。

   
民意論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退而不褪:戰情室啟示錄
張俊哲/聯合報
許多到過我實驗室的朋友,都會被門上斗大的「戰情室」吸引,更好奇這三個字出現的原因。在九三軍人節的隔天,也是本專欄周日公休後的第一天,請容我分享這段故事。當然,誠願此時此刻正在辛苦執勤的國軍官兵能平安服役,為國珍重!

當義務役期還是兩年的時代,大多數的少尉預官把當排長、背值星視為苦差事;我,也不例外。雖有連長的充分授權和支持,加上班長們的熱心協助,我還是得全天繃緊神經,處理各式的勤務。因此,在某天得知獲派團部,擔任作戰參謀時,我竟有股待退的錯覺,以為從此可脫離苦海。其實那時我還有將近一年的饅頭要數,才能退伍。

告別了連部「值星官」的苦差,取而代之的是團部「戰情官」的煩差,而且要全天候待在「戰情室」,真是始料未及!簡而言之,在戰情室雖少了體能負荷,但卻多了心理煎熬。以前只要面對一個連,後來卻要面對師部、營部,加上十幾個連,可謂「狀況連連」。難怪英文版的戰情室被直譯為「狀況室(Situation Room)」,真的一點也不為過。

如果有人問我:你在戰情室做了什麼?我的標準答案一定是:無可奉告。但如果問我:你在戰情室學到了什麼?我一定會回:危機處理與溝通協調。戰情官的經驗告訴我:戰情室不是教室,紙上談兵只會誤事;戰情官必須在第一時間聯繫部隊,回報狀況,使命必達;若稍有疏忽,都可能延宕任務、危及袍澤。直到今日,我仍深感當年的戰情室,簡直就是心理素質的重訓室。

因此,每次整修實驗室後,我總在門上復刻「戰情室」,用這三個字所蘊含的歷史記憶來激勵自己,切莫懈怠。在軍人節的凌晨,我將心得歸納如下:

(一)研究視同作戰:此與「演習視同作戰」同理,皆須以專業、嚴謹的態度面對;用玩票、敷衍之心態從事軍演和實驗,我還未見成功之例。

(二)情報即是力量:精研關鍵之軍情與文獻,並進一步綜合剖析,方能使兵演與科研不斷聚焦,穩健向前,尋求突破。

(三)團結就是力量:個人的戰功固然重要,但團隊的戰績更加重要;團隊形象是個人表現的最佳代言;克服自私,相互支援,才是致勝之道。

(四)失敗沒有藉口:勝敗雖兵家常事,但惟有誠實地面對敗因,勇於修正,方能提升演訓品質和實驗成功率。

我想上述這幾個原則不僅適用於國防與科研,亦可適用於各行各業。

退伍後,每逢和曾任戰情官的朋友們敘舊,大家總喋喋不休,要聊到特大杯咖啡見底,當年的演習才被迫結束!我很訝異在這麼多年後,這段專屬「戰情室」的記憶,依然未曾消褪。究其原因,我認為「熬過苦」、「撐過難」、「被稱讚」,造就了我們心中的「榮譽感」。這種精神戰力,我們終身受用。謹與讀者分享,也再次感謝當年的同僚與長官。

(作者為台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面對學生「類黑道」 教師也很無力
蕭福松/大學教師(台東市)/聯合報
新竹一名女高中生疑因一件五百元的吊帶褲,被多名少女扒衣、呼巴掌,一旁觀看的男生不但沒有制止,還拿手機錄影,乖張離譜行徑,令人咋舌。

為五百元凌虐同學,是典型的「校園霸凌」;難以置信的是,仿效黑道暴力討債的虐人狠勁哪來的?是什麼樣的成長環境,讓他們提早「社會化」?扭曲觀念和偏差行為怎麼形成的?是家庭教育失能,還是學校教育失敗?

霸凌事件中,一位加害者的爸爸坦言「教導無方」,然學校就全無責任?可真實情況是,面對學生愈來愈江湖味的「類黑道」行徑,學校根本束手無策。

一位督學到國中訪視,下午第一節下課後,他詢問上課老師:「學生一大半趴著睡覺,妳怎不叫醒他們?」懷孕的女老師回:「我試過,沒用,而且他們一個個都比我高,萬一對我動粗,我怎麼辦?」督學默然。

上課鐘響,老師叫仍在走廊聊天的三名學生進教室,學生理都不理;當老師第二次喊叫時,其中一名學生用台語大聲回嗆:「叫啥小啦?恁爸沒厭(不想)讀冊啦!」嚇得老師趕緊閉嘴。

還有,生教組長只是提醒躲在廁所角落的學生別抽菸、罵髒話,放學後他的車胎就被刺破了。

犯罪年齡層下降,毒品、黑道滲入校園,絕非危言聳聽,教育部再不有所作為的話,這些動輒嗆聲、撂人打架的青少年男女,遲早會成為幫派和詐騙集團的生力軍。

教育部雖訂定「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卻未授予學校必要的管教權力。面對桀驁不馴、甚至與校外幫派結合的學生,學校能做的就是通報、安撫。但除非警方介入,否則所謂的「輔導」,對價值觀已定型、不認為自己做錯事的青少年來說,根本起不了「心靈改造」的作用。

防治校園霸凌,還是應回歸家庭教養和學校教育的基礎點。老師最了解班上學生的學習狀況、情緒狀態及與同學的互動情形,遇有偏差行為即予糾正,並適時教導平等尊重、互助友愛觀念,在霸凌跡象萌發前即予消弭。家長則應和老師密切合作,除在家做好身教、言教外,也隨時關注孩子的身心狀況及行為表現,確保不被霸凌,也不會去霸凌人家。

   
颱風警示單連環發 流於表面功夫
劉永康/教(南投市)/聯合報
又到了颱風季。上個月台灣各縣市遭受了突如其來的大雨,多項公共設施以及許多學校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必須修復。而中央氣象局針對海葵颱風更已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國民均應嚴加防範。

但教育部目前的做法,通常會在這段期間透過校安中心不斷地發布警示單,各級學校必須上網站按「點閱」,如果時限內未點閱,教育部會將未點閱學校的名單給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於是各教育局處又急急忙忙地催促學校端盡速點閱,代表已經收到教育部的訊息。

身為教育第一線工作者,深覺此舉只是上級推卸責任的做法;發布一些公告,代表長官有告知了,如果有什麼災害,那就是學校的問題了。而且內容每次都大同小異,不外乎是要加強清淤、慎防坍方落石、易淹水學校物品不要放在低樓層等內容,卻完全無法提供有效且實質的援助。

校安中心的通知只能點閱表示已讀,完全無法反映出學校即時的需求。

試想,如果學校位在海邊,需要發電機及抽水機備用;偏遠學校如果怕網路中斷,需要設置臨時基地台;學校人力不足,需要國軍支援人力協助將一樓設備搬到二樓;學校需要臨時提供師生食物等等,這些需求教育部可以及時提供嗎?還是教育部或地方教育局處也只能說「這不是我們的權責」,需要統一調配?

且如果學校因為颱風或暴雨導致災害,發生停水停電、網路中斷的情況,請問該如何「點閱」?當所有的人力都在忙著裝沙包、防止災害擴大時,誰有心思去為了提高校安中心的點閱率而撥空去點閱?

因此,請行政機關能做一些真正對第一線有幫助的事情,不要只做一些表面功夫;除了無謂的人力耗費以外,沒有一點實質的效果。

   
進口蛋惹議 省思國家為何失敗
戴世瑛/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近日立委爆料,一家資本額僅五十萬、疑似一人公司的「超思」,進口國外雞蛋竟獲當時農委會的間接鉅額補貼。對比先前被質疑的綠營權貴炒作綠電、「小吃店」進口快篩、疫苗採購疑雲等案,讓人不由感慨,面臨蛋荒、缺電、疫情等危機,何以少數人總能「小公司作大生意」,藉機發國難財?如長此以往,台灣會不會「失敗」?

根據經濟學名著《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研究,富國所以富,窮國所以窮,非由地理因素、文化傳統或無知的政策。

關鍵在於一個社會採何種經濟與政治制度。簡言之,若能將經濟機會與利益開放分享、致力保護個人權益,並在政治上廣泛分配權力、建立制衡,並鼓勵多元思想(作者稱為「廣納式制度」),則國家易邁向繁榮富裕。反之,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只由少數特權菁英人士把持,犧牲了多數人與整體社會,將阻礙競爭、不利創新進步(作者稱為「榨取式制度」),國家必然走向衰敗。

聽說蔡英文總統上任前也曾埋首研讀本書,但不知是否為謠傳?未能讀懂?還是讀得太透徹?其執政七年多下來,利用一黨獨大、掌控媒體、打壓在野勢力,成功將行政、立法、監察、司法等權力一把抓。

台灣的現狀不正符合或走向書中所謂「榨取式經濟制度與榨取式政治制度互為支援」、「榨取式政治經濟制度將權力集中少數人手中,這些人因此有動機為謀取私利維持並發展榨取式經濟制度,並運用所得的資源鞏固自己的政治權力」?

本書早言大陸經濟成長僅是威權統治(榨取式制度)下的產物,缺乏廣納性經濟制度,可能後繼無力;對比對岸今日困境,該預測恐已成真。

至如何避免淪為「失敗國家」?按本書所提解方,無非讓「政治權力多元化」,即將制度導向廣納式,以「創造性破壞」打破窠臼,終結少數瓜分的榨取狀態。就國內而論,代價最少、最快的改革路徑,不外政黨輪替。退一步言,至少也應重建、強化監督制衡的力量,始能避開「榨取式經濟與政治的惡性循環」。

為此,我寄希望於二○二四大選。

   
一再道歉 台鐵何時改
郭志華/交通大學退休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實在令人無法相信,兩年前發生事故的太魯閣號車廂竟然發現許多當時罹難者的遺骸、遺物!這是什麼離譜狀況?回想當時花蓮地檢署、運安會、鐵路警察局等單位不是已經現場勘驗、已經完成勘驗筆錄?這麼多單位和這麼多人不知對近日的發現做何解釋?但是台鐵給社會大眾的解釋是,因為台鐵「只做原狀保存」!

其次,台鐵又道歉了!台鐵實在應該算一算其道歉的頻率,火車出事道歉、列車嚴重延誤道歉、班次脫班道歉、各種設備故障道歉、列車追撞、出軌道歉……不斷地道歉,卻不斷發生需要道歉的事!每次嚴重事故之後的道歉和調查檢討報告,總是讓人懷抱一絲希望,期盼不要再有道歉了,但是,一次又一次的道歉,台鐵簡直成了放羊的孩子!

道歉的定義,是道歉人因為發生不當或危害他人的事,承認自己做錯了,會改正錯誤,負起應負的責任,給予補償。很多人也許認為道歉是美德,勇於認錯是不容易的,尤其是高位者。但是,道歉已悄悄變質了,媒體上看到許多廉價無用的道歉;尤其高官的頻繁道歉卻無作為,讓我們印象深刻。道歉只是為了平息對自己不利的風波擴大(譬如MeToo事件中為過去性騷擾行為道歉)、只是為了保官位(譬如官員失德失能卻說是一時失言)、只是為了博取輿論同情(譬如選舉時常常道歉),只是為了掩蓋更多錯誤(意思是我已經認錯了,不要再追究其他事情了)。是啊,道歉只是說一句抱歉而已,有什麼難的?說一句抱歉就能換來原諒,或扭轉對自己不利的局勢,不是太容易了嗎?

在廉價無用的道歉中,道歉者滿臉委屈、無奈,表情是「你看,我已經很委屈自己,我都道歉了,你應該滿意了吧?」或者加上「我會全權負起責任」(不知道到底負了什麼責?)更令人生氣的,除了道歉,還常常會加上為自己卸責辯解,「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是因為……」(暗示其實不是我的錯,而是其他原因,他人的錯),這是道歉嗎?

沒有誠意的道歉令人反感,不能真正反省的道歉令人厭惡,而拿道歉來為自己止血的道歉令人作嘔!它表示的是「不要追究下去了,我不是道歉了嗎」?或「我道歉是不得已的」,或「這是別人的錯,不是我的問題」。但是社會大眾和受害者期待的是反省與表現誠意,去做真正可以補償受害者的行為,或對社會大眾有所交代。我們要的是:不要再犯錯了!

由於台鐵是和大眾關係密切的交通工具,大家最後總是選擇原諒,選擇相信;相信台鐵能夠振作起來,面對問題,積極加強安全訓練和措施;相信它能落實檢討與改善,希望有一天,我們搭台鐵時都能安心。

對這樣的信賴,難道台鐵不能拋棄廉價的道歉,回報以確實的改變嗎?

   
忠烈祠英魂 豈容扭曲
張璉/東華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新/聯合報
昨天九月三日是軍人節,許多人或許不記得這個節日,更別說知道與二戰日本投降有關。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盟軍與日軍代表在美軍密蘇里號戰艦上正式簽署降書,次日國民政府在重慶盛大慶祝八年抗戰勝利,翌年並訂九月三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民國四十四年改為「軍人節」。故此,軍人節不止是軍人專屬的節日,也是紀念七十年多前因保家衛國而犧牲的三百萬名烈士。

九月三日也是中樞秋祭之日,依照慣例,中華民國總統與五院院長等中央要員都要親臨忠烈祠,向先烈及對國有功者致最高的敬意,過去六十餘年皆奉之不渝。現今執政黨雖行禮如儀,卻刻意扭曲台灣人民的歷史觀、切斷與大陸的文化臍帶,忽略軍人節與忠烈祠等意涵。七十多年前日本無條件投降並歸還殖民地台灣、澎湖,還有朝鮮,都是國際上不爭的史實,何以島內有人認為還是「日本國」,是怎樣的誤導造成如此嚴重的錯亂?

忠烈祠與軍人是分不開的,一旦國家有難,「戰爭」與「犧牲」有如軍人的關鍵詞。沒有人希望戰爭,今日的承平安定,無不是踩著先烈鮮血走過來的。若無黃花崗烈士們前仆後繼的犧牲,怎有中華民國的建立?若不是三百萬戰士為國捐軀,中華民國如何在烽火八年中仍屹立禦敵?當歌舞昇平、逛百貨吃大餐時,可曾想到那些為國犧牲的戰士,也曾是有活力有理想的年輕人?又可曾感受頓失親人而暗夜哭泣、孤苦無依的遺族?

曾在忠烈祠服務的王惠民處長,基於對烈士的尊崇,憑著愛心與毅力,十餘年來找到不少無名或遺失的烈士而將之入祀,也為不少遺族(包括留在大陸的)找到失聯親人或丈夫的牌位,可歌可泣的故事在現實中不斷發生。他常說:「把烈士找回來,遺族找回來,歷史找回來」,句句敲打人心。

近日看到楊佈新導演應國防部之邀拍攝的九三軍人節形象影片,僅四分多鐘卻十分用心,主述者王惠民以低沉而堅毅的聲音詮釋,其中精闢而肺腑之語如:「當烈士不能再言的時候,是要由你我用行動來代言」、「望前有無畏、英烈、忠貞之國魂,盼今有敦品、勵學、強身之勇士」,最末一段是「讓烈士得安息、遺族得安慰、國家得安全、社會得安康、人心家庭得安定」。曾有一面之緣的王惠民處長已於去年退伍,十餘年來敬業忠心,守護的不止是忠烈祠裡四十萬英靈,乃是中華民國苦難的歷史,影片最末段也道出愛好和平之人的心聲。

忠烈祠紀念烈士的捨生、褒揚忠義的精神,是最具政治符碼的場所,凡為國家盡忠之烈士得以入祀,反之不與,古今中外皆無例外。

多年前我曾應內政部之邀參與忠烈祠改革的座談會,我做足功課,或多少發揮一點作用,忠烈祠至今未被去化、弱化,在軍人節前後格外有感。若去化忠烈祠,就是閹割自己的過去,對入祀的英靈不敬,即是踐踏曾走過的歷史。盼執政掌權者勿短視近利,青史不會盡成灰。

   
中國版雷曼時刻?中國房市風暴效應全解析
自8月8日短短數天內,中國政府說好的「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彷彿被一枚又一枚的爆雷連續打臉。先是碧桂園2筆美元債的債息驚傳未能如期支付,股價2天內重挫18%。就在碧桂園發出致歉信的8月11日晚間,另一枚震撼彈再重創市場,當天,3家A股上市公司陸續公告,公司投資的中融信託投資產品,有「本息不能兌現的風險」。

星巴克「循環杯」A店用B店還!
星巴克自2022年12月於台北及桃園指定60家門市導入循環杯服務後,並於2023年7月1日起循環杯專案導入全門市,除醫院、機場及部分廠區等特定門市外,逾500間門市皆提供循環杯服務,顧客可於A門市主機櫃台點購現場調製飲料時告知使用循環杯,也可於指定26家門市內的還杯機台歸還。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