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疫情又拉警報,至十一日止已超過六千四百個確定病例,為八年來同期最高。台灣在一九一五、一九三一和一九四二年有三次登革熱大流行。然後沉寂了近四十年,直至一九八一年才在小琉球爆發流行。而台灣本島則於一九八七開始有小規模流行,隔年在大高雄地區爆發大流行,從此幾乎每年皆有本土病例,且似乎每隔十年就有大流行趨勢。而今年距離二○一五年的大流行,剛好接近十年,許多人憂心登革熱大流行的夢魘是否再起。一九四二至一九八一年登革熱在台灣沉寂四十年,一般認為是一九五○年代初以DDT居家殘效噴灑來撲滅傳播瘧疾的微小瘧蚊,也順便撲滅了居家的埃及斑蚊的緣故。
「沒有埃及斑蚊就沒有登革熱流行」的另一個明證,就是一九三○年代巴西建立一套嚴密的孳生源清除管理系統撲滅埃及斑蚊。作法是課以居民清除孳生源的責任。每周派員檢查,並由督導抽查,再匯報給中央。政府另組防治小組至疫區抽查防治成果。如此到一九四○年初,埃及斑蚊在巴西已被撲滅。阿根廷、智利、巴拉圭等國亦採用此法撲滅埃及斑蚊,惟埃及斑蚊並未在美國、古巴等國絕跡,又慢慢入侵已撲滅的南美國家,巴西亞馬遜河流域在一九八一至八二年間又出現登革熱流行。不過巴西在一九四○年撲滅埃及斑蚊後有四十年沒有登革熱流行。
近來由於科技的進步,發展出「以蚊防蚊」的科技防治法,作法是大量釋放基因轉殖蚊子或感染沃爾巴克菌的埃及斑蚊雄蚊,來降低野外埃及斑蚊族群。
基因轉殖蚊帶有一個顯性致死基因,當基因轉殖雄蚊被大量釋放後,與其交尾之野外雌蚊所產的子代就無法存活。據估計全球已有十億隻基因轉殖雄蚊在美國、巴西、馬來西亞和開曼群島等地釋放,結果顯示能使埃及斑蚊族群減少八十%至九十五%。
沃菌為昆蟲的共生物,帶有沃菌雄蟲與不攜帶沃菌的雌蟲所產的卵不會孵化。埃及斑蚊不攜帶沃菌,不過可經卵注射而被感染。當大量攜帶沃菌的雄蚊被釋放後,會使野外與其交尾的雌蚊所產的卵不孵化。此法在新加坡和美國邁阿密等地已證實能減少釋放區的埃及斑蚊族群七十八%至九十五%。此外,當埃及斑蚊感染wMel株沃菌後,登革熱病毒就無法在此蚊體內繁殖。感染wMel沃菌的埃及斑蚊成蚊和卵已在澳洲、印尼、巴西和馬來西亞等地大量釋放,結果當地的登革熱病例減少四十%至九十六%。
台灣埃及斑蚊的孳生地侷限於台南、高雄和屏東等地,相較南美洲埃及斑蚊的廣大分布,簡直是微不足道,因此應更容易撲滅。建議採用「綜合蚊子管理」:
一、徹底清除埃及斑蚊孳生源,首先課以居民清除自家埃及斑蚊孳生源之責,並建立嚴密多層次的孳生源清除管理制度,徹底執行滋生源清除。
二、採用「以蚊防蚊」科技防治法,首先評估基因轉殖蚊或沃菌感染蚊何者最適合台灣,然後引進以減少埃及斑蚊族群和登革熱病例。
三、以幼蟲指數和誘卵桶指數等指標監測埃及斑蚊族群的變化,以評估上述二種防治法的施用成效。
四、登革熱爆發時,施用殺蟲劑緊急噴灑和加強疫區孳生源清除以阻斷登革熱流行。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撲滅埃及斑蚊可以換來四十至五十年沒有登革熱流行,台灣為何不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