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0/30 第558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關於戰場的實話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新疆旅行團車禍撞出蔡政府的為政不仁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拜習會有譜 美中關係小陽春
民意論壇 年改得過且過 不值得信賴
談談打打 聯合政府 藍準備好了嗎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黨的結婚觀
鼓勵讀博班 要讓學生看到前景
被萬聖節牽著走 不消費就搗蛋
擴大遠距醫療 健保未跟進
打詐宣傳 不如培養防詐意識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關於戰場的實話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義務役將恢復為一年,賴清德屢拍胸脯保證,義務役負責守衛基礎設施,「不會上戰場」。此話兩度遭國防部長打臉,邱國正說:一,穿上軍服就是軍人,有些義務役也要支援戰鬥部隊;二,槍砲一響,台灣沒有前線、後方,哪裡都是戰場。

蔡政府延長兵役,卻說小兵不會上戰場,完全是政客的叫賣術。如果政府沒把兩岸關係搞那麼糟,如果不是自甘當美國棋子,年輕人哪需要服一年兵役,還得冒戰爭之險?

賴清德的說法,也許是對軍事外行,也可能只是想哄騙年輕人。邱國正說得直白,一語道破台灣缺乏防禦縱深的事實:戰爭一旦開打,哪裡是前線和後方?看看以色列和哈瑪斯的衝突就知道,以國遭飛彈密集襲擊,加薩幾被夷為廢墟;數不清的人命損失,幼童、平民、記者、維和部隊都有,誰前線、誰後方?

依國防部的規畫,義務役士兵除負責守衛「基礎設施」,還包括負責守衛「灘岸」。試想,一旦敵人企圖搶灘登陸或潛入破壞我方設施,負責防守的義務役小兵都不必還擊或搏鬥嗎?那麼,賴清德說「不會上戰場」,到底算什麼承諾?

同樣的問題,蔡總統也是一派輕鬆。她說,只要台灣夠強,就不會變戰場,青年就不必上戰場。問題是,「台灣夠強」根本是個假命題,「草螟弄雞公」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吧?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新疆旅行團車禍撞出蔡政府的為政不仁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台灣國境解封已超過一年,迄今卻仍未解除旅行社赴陸的「禁團令」。台灣旅行團近日在新疆發生一死三傷車禍,觀光署連忙澄清,該團為旅行社自行邀集的親友團,屬於自由行範疇。事實上,在蔡政府拒不開放組團令下,赴陸團早已被迫地下化,不僅合法業者生計無著,旅客更毫無保障,蔡政府眼中完全看不見人民的需求與痛苦,死抱著「對等開放」也掐死了台灣的經濟前景。

兩岸因地理與文化因素,自然形成綿密關係,在市場高度需求下,台灣四千多家旅行社,九成都有經營大陸市場。蔡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趨於緊繃,蔡政府第二任更高舉「抗中保台」,利用仇中大發政治紅利,並不樂見兩岸熱絡往來,疫情一爆發,更順勢關上兩岸交流大門,如今禁團令早已超過三年。

自從台灣解嚴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以來,旅行業者招攬赴陸旅遊團,回歸自由市場的商業機制。如今這種片面以行政力禁止業者組團赴陸的做法,不僅倒退回戒嚴時期,除了旅行社業者無以為繼,更讓占比最高的華語領隊面臨失業,已有侵犯憲法所保障的工作權之虞。

蔡政府用政治力蠻橫切斷兩岸正常的互動往來,然而,根據觀光署統計,今年截至九月,我國民眾出境第一大國為日本三百萬餘人次,其次是中國大陸一一七點二萬人次。許多赴陸民眾仍有參加旅行團的需求,在市場的供需原則下,於是被迫轉而地下化,興起所謂的「落地成團」,由台灣旅行業代訂機票與飯店,旅客到了當地再結團旅遊,還要事先統一說詞,以規避觀光署稽查,成業界公開的祕密。台灣開放赴大陸旅遊超過卅年,如今竟要如此偷偷摸摸「祕密結團」,蔡政府口口聲聲以民主自居,簡直就是民主之恥。

然而,這種因為制度逼迫業者遊走灰色地帶的做法,除了侵犯業者的生存權,如今更對消費者權益造成危害。這種私下組團的做法,不僅旅遊品質難以保障,一旦發生意外,旅客更可能面臨求助無門,這種罔顧人民安全的惡政,也難怪會被批評是「制度殺人」。

蔡政府堅持兩岸對等開放,要求大陸也須同時放寬陸客團來台,而不願先釋出善意開放組團令,否則早在陸方五月間宣布恢復旅行社經營台灣團客及自由行時,我方便可順勢解除禁團令。說穿了,蔡政府也並非真心想開放陸客來台,只想以此做為重啟兩岸小兩會事務協商的籌碼,完全都是政治考量。

近來民進黨立委趙天麟爆出外遇陸籍女子,更遭披露當時該女就是持陸客醫美簽證來台,也讓過去曾為台灣賺進大筆國際醫療財、如今也尚未恢復的陸客醫美健檢簽證受到討論。台灣醫療品質質優價廉,疫情前,許多具有雄厚財力的陸客持此電子簽證來台進行高階健檢,一年最多為台灣賺進近兩百億的醫美財。如今同樣隨著兩岸交流停擺,平白把大筆商機拒於門外,使得醫院更加仰賴健保挹注,在健保點值不斷稀釋下,造成護理人員因待遇出走,形成了惡性循環。

蔡政府對大陸仍緊閉大門,過往關係緊繃的中美兩國,近日卻是互動密切,美國總統拜登接見大陸外長王毅,讓十一月拜習會露出曙光,美國交通運輸部更同時宣布,中美定期直航客運航班將從每周四十八班增至七十班。顯示即使在對抗競爭下,中美都在為復甦國內經濟而有所讓步。

反觀蔡政府對旅行業苦苦哀求聲充耳不聞;而這場新疆車禍,更凸顯蔡政府為了自身政治利益,硬是拉著人民的經濟與安全陪葬。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拜習會有譜 美中關係小陽春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拜登10月27日會晤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拜登表示,美中都需要以負責任的方式管理雙邊關係下的競爭,也要維持溝通管道暢通;拜登另強調,美中也要一起處理全球挑戰。

王毅訪美是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之邀,與美方高層就中美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據了解,也談到11月於舊金山舉行的APEC領袖高峰會時,安排拜習會。

中美關係跌宕起伏,似乎又到了峰迴路轉、氛圍向好的時刻了。回顧這一輪中美關係的惡化,始自川普上任後的次(2018)年3月,美方突然對中國發起貿易戰、投資戰、科技戰,這一輪前所未見的組合拳攻擊,一度把中國打得相當狼狽,雙方關係當然也就急轉直下。

2021年3月,中美外交高層在阿拉斯加安克拉治會談,中方首席代表楊潔篪對美方義正辭嚴地說,「你們美國沒有資格說,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國對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是中方對美方的第一次反擊。這期間,又陸續發生美國狠打中國華為,並扣押孟晚舟事件(2018年12月)及情報氣球事件(2023年2月)。2023年2月,中國正式對外發表《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一文,將美國定位為貽禍全球的霸權後,雙方關係到達了空前低谷,為1979年雙方建交以來所僅見。就在此時,美國開始轉變態度,從2023年上半年開始,陸續派出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並一再釋出訊息,希望雙方領導人舉行峰會,一度寄望於9月在印度舉行的G20峰會,但因習近平未參加而未成,因此把希望放到了11月美國主辦的APEC峰會。

中美關係從變化到惡化,再急轉直下到達谷底,如今又似開始緩和,迎來一股和煦之風,其中轉折的脈絡與邏輯如何觀察?關鍵主要在美方。因為中方雖然也說出重話,但中方的基本態度始終一貫,希望中美之間能相互尊重、平等對待、合作共贏,只是美方一貫嗤之以鼻,並且確認中國已成為美國霸權地位的最大挑戰者、威脅者,從而極盡一切手段打擊中國。那麼,美方為何又開始轉變對華態度與政策呢?

一方面,是美國無論內、外,目前都面臨了許多麻煩。內在形勢,在經濟方面是美債危機,美債總規模已高達33兆美元,30年期與10年期美債殖利率先後升破5%,創下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已被形容為「美債火山」。政治方面,除兩黨持續內鬥外,即將進入2024年大選季,拜登與民主黨都面對了相當的壓力。外在形勢,俄烏戰爭陷入膠著之際,以巴衝突又突然爆發,整個中東亂成了一鍋粥,在自媒體打破了西方媒體的壟斷下,美國的道德雙標也大大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形象。內在、外在形勢均讓美國已無法全力對付中國,甚至還反過來希望中國在一些方面協助美國。

不過,更大的關鍵恐怕還是在兩個形勢。一是科技戰的重大挫敗,美國聯合盟國之力打壓中國華為,四年之後,竟然被華為突破,美方在震撼之餘不得不冷靜思考一連串貿易戰、科技戰失利的原因。

二是來自於台海的壓力。美國深知北京在一中原則下解決台灣問題的立場與決心,並且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持續強大,讓美國在西太平洋特別在台海面對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美國雖盡全力支持援助台灣軍備,但效果如何難有十足信心,偏偏就在此時,中東又出狀況。美國知名風險投資智庫貝萊德近日發表報告指出,美中之間的戰略競爭依然是全球市場面臨的「最大地緣政治風險」,美中關係解凍依舊「脆弱」。該報告公布的「地緣政治風險指數」顯示,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是「高風險」,遠高於俄羅斯與北約之間,及哈瑪斯襲擊以色列後的中東局勢。這或許在相當程度上可以理解美國對中國態度與政策何以出現變化調整的一些深層次因素了。或許季辛吉也看到了此點,最近他呼籲中美之間要和平與發展,因為「這才能為世界帶來和平與進步」。

   
民意論壇
年改得過且過 不值得信賴
董保城/東吳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聯合報
執政黨總統參選人就國策願景稱「選的是下一任四年,不是未來十年」,遭大學生批評是「得過且過」,揭櫫民進黨執政無法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包括當初信誓旦旦稱不改革會破產的軍公教年改又將提早破產,以及對勞保改革的承諾。在野黨總統參選人定要撥亂反正,方能博得選民青睞。

民進黨執政後推動年金改革,宣示以「健全年金財務,促進制度永續」、「確保老年生活,經濟安全無虞」、「兼顧職業衡平,實現世代互助」為目標。然而,今年總統蔡英文國慶演說稱:「還沒走完年金改革的最後一哩路」,並稱「下一階段勞保財務的改革」還要凝聚共識;面對預估二○二六年即將破產的勞保,曾揚言掉了烏紗帽都要改革的勞動部長許銘春,上周在立法院的專案報告不僅呼應總統說詞,更坦白年底前沒有辦法提出改革方向。

二○一六年推動的軍公教年金改革,使得軍公教同仁先遭受不少的社會輿論批判,年改通過後,諸多不合法理的改革措施再使得軍公教人員的退休金遭到大幅扣減,蔡總統更曾宣示「年金破產」將成為歷史名詞。但始終面臨破產在即的勞保卻仍未改革,如何達到「兼顧職業衡平,實現世代互助」?蔡總統這樣的宣示,讓軍公教同仁仍感到國家實質歧視,更無體系間的正義可言。

報載今年七月公務人員退撫儲金新制上路,舊有退撫基金預計到民國一三五年就會用罄,政府仍將分年撥補避免斷流。銓敘部官員坦言「目前還沒辦法達到當時年改最理想的預估目標」,也就是「維持一個世代基金不用罄」。而新年度關於社會保險基金不足的問題,相較於勞保撥補金額創新高達一千三百億元,退撫基金撥補卻僅編列一百億元,看不到執政黨有健全退撫年金財務的能力及意願。

我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計算不列入房價,近兩年來的漲幅已超過二%,造成國人的實質薪資變成負的,受薪階級都已經過得很辛苦,更遑論退休的軍公教人員,退休所得替代率仍要每年調降一點五%,要如何面對沒有希望、只有絕望的未來?受到通膨影響,軍公教及勞工皆走向「均貧」,還加深了社會對立。

軍公教年改實施的結果,包括:取消優惠存款、調降所得替代率、退休金計算基準修正為最後在職十五年平均俸額等,不僅導致公務員士氣及行政品質下降等問題,也嚴重影響公務員人才培養,教師亦然;公教人員延後退休比例逐漸提高,更反映對退休後經濟保障之不安,造成「老的想退不敢退」、「新的要補進不來」的社會問題。

民進黨年改淡化政府贍養責任,忽視了憲法對公教人員之最終職務的適當照顧,而非僅是最低限度之生活保障。尤其司法院釋字第五九六號解釋提及:「公務人員與勞工之工作性質、權利義務關係不同,國家對勞工與公務人員退休生活所為之保護,方法上自亦未盡相同,公務人員退休法暨公教人員保險法中關於『養老給付』之規定等,係國家為履行憲法保障公務人員之退休生活而設。」大法官指出勞工與公務員不同,制度設計也有不同,此波年改把公教和其他職業幾乎等量齊觀,已嚴重影響公務員士氣與退休制度之健全性。

企盼在野黨總統參選人,至少能先停止所得替代率繼續調降到六十%的規定(若能停在一一三年,則服務卅五年的退休公教人員替代率可維持在六十七點五%),並徹底考量通貨膨脹、職業衡平、國際及社會情勢,在符合憲法法理原則的前提下,使全體國民在年金制度中能獲得平等的關懷與尊重。

   
談談打打 聯合政府 藍準備好了嗎
楊雨亭/作家(台北市)/聯合報
開春以來,面臨二○二四總統大選,各黨派無不卯足全力,奮力拚搏。其中最戲劇性的發展,無疑就是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三月就擘畫出的天下三分戰略:「藍白綠的分合,將決定二○二四台灣的政治版圖」。雖然朱立倫的三階段整合論在實際過程中並未按照其所設想步驟發展,但過去半年來的選情走向基本符合這個規畫。

國民黨一開始設想自己處於弱勢,採以虛待實的哀兵戰術,步步為營,打團隊戰;在剩下的日子裡,國民黨應繼續以事緩則圓的原則掌握局勢,見招拆招,低姿態、少犯錯,一方面等待對手自亂陣腳,一方面不斷累積小勝,爭取非綠選民支持的極大化,如此最後的勝利仍然可期。

反觀柯文哲的民眾黨,由於持續具有穩定百分之廿的民調利基,因此柯心高氣傲,過度輕視國民黨,頻頻出言無狀,在侯友宜敦厚謙讓的回應下,社會大眾開始產生對侯的同情與尊敬。由此藍白氣勢開始逆轉,柯虛張聲勢、聲東擊西製造出來的虛胖開始露出原形。得民心者得天下,國民黨與藍營皆應了解這個意義。侯友宜要帶領的不只是藍營選民,而是所有的台灣人民。民主制度有競爭,然勝出者代表全民的安危與榮枯。民進黨執政最大失誤之處,在於只代表綠營支持者的權益。

柯文哲一向對毛澤東打天下的氣勢與方法甚為佩服,他所提出的「聯合政府」,正如毛澤東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對國民黨提出的統戰策略。此後打打談談,談談打打,國民黨最後全線潰敗。國民黨如今在自己選票可能不足的估計下,針對柯所提「聯合政府」及其談談打打的做法,除應謹慎應對外,確實需讓出部分實際政治權益,以滿足民眾黨的需求,團結其多數的年輕支持者。

另外,不論聯合政府也好、政黨聯盟也罷,國民黨與民眾黨嘗試在政治上結盟,需逐步釐清其中的機會與問題,不能只為了一時勝選徒喊口號。就是贏得了選舉,執政過程中必然產生現在還無法看到的不少磨合問題,將減低執政成效,由是民進黨於二○二八年東山再起,不是不可能。而若依目前態勢估計,彼時習近平進入第四任期,兩岸關係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因此目前藍白進行合作協商,除為了結合選票以勝選,還需考慮到如何建立機制,使勝選後的聯合執政得以順利進行。

中華民國的民主政治道路走到今天,說明民主並不是簡單的選舉政治,而是充滿了許多不可知的變數,大家都在學習中。近代重要思想家林毓生曾說:「中華民國當前的歷史任務是邁向更實質的發展法治、自由與民主,這是全國上下的共識,也是與中共隔海競爭的最大資源。」在我們實際進行的過程中,知道民主政治的落實,必須有社會大眾的參與及表達,以及盡量保持中立的媒體,只由政黨操作或少數領袖人物的操弄,並不是真實的民主政治。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黨的結婚觀
潘□/聯合報
最近媒體最熱門的話題應該是政治上的「結婚說」,兩個政黨在選舉前為了獲勝,大談結婚觀。這門政治婚事,一方想確認結婚對象,一方有被逼婚的感覺。這些年來,兩性、第三性受到更多元理解,如此辛辣話題出自於兩位老男人,倒是令人瞠目結舌。

其實,與其說「結婚」二字,漢字裡面「婚姻」更有實質意義。因為結婚只是說明締結連理的雙方關係,不似婚姻兩字更為深刻。婚姻涉及複雜關係,包括結婚後的財產分配、子女生養、財產繼承,還有兩個家族從此成為法律上認定的親屬關係,涉及情感認同、權利與義務等關係。

「婚」從女部,「婚」古字同「昏」,指女性婚嫁,姻則指婿方。遠古有搶婚習俗,大多發生於夜晚,強取為妻,往後婚禮大多在晚上舉行,肇端於此。今日工商業社會,結婚儀式有中午也有夜晚。古代一夫多妻,迎娶正室,儀禮莊重,側室則從簡。古人慎婚,有六聘之禮,分別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首先執雁以為采,古人認為雁為候鳥,知時守信,故大禮為玉帛,小禮則執雁。雁也常為士大夫見面禮,亦稱摯、贄。今日婚姻多為自由戀愛,古人聯姻則徵信以守禮。

日本這個國家誕生於一段浪漫的神話故事。男神伊邪那岐與女神伊邪那美降落在淤能□呂島,男神與女神相約,「我們繞著天之御柱結婚吧!您從右繞,我從左繞,隨後男女相逢。」國家起源,出自繞柱的邂逅,婚姻而繁衍後代。

史學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在《歷史》中提到,兩河流域有神殿的聖娼傳統,古希臘神殿相因襲。古希臘羅馬社會只有自由公民才有結婚權利,其餘女性皆無,何況奴隸或者聖娼。西洋婚姻儀式在古代天主教世界,被視為聖事(sacramentum),與聖洗、堅振、聖體、和好、膏油、聖秩與同被列為七大聖事,婚姻是教徒信仰中的大事。新人在神父見證下舉行神聖儀式,發誓彼此相愛扶持。中世紀以後,經歷文藝復興,主權國家成立,婚姻關係由世俗的國家律法所保護與維繫。二十餘年前在法國留學時,出席一場美術展覽,女畫家介紹她一旁的男士為cohabitant,法文意思是「同居者」。在法國同居也有一定法律保障,男女身分為未婚(celibataire)、結婚(mari□(e)),此外則有寡婦(veuve)。一九九九年開始又有一種「民事連帶契約」(Pacte Civil de Solidarit□),介於結婚與同居之間,一方提出離異即能成立。

清領台灣初期,嚴禁男子攜眷來台,被稱「羅漢腳」,多滋事擾民。婚姻關係除人口繁衍的生物學觀點之外,還能維繫社會穩定,隨著社會價值觀逐漸多元,男女、第三性依據律法、禮俗、價值觀、宗教信念而維繫的婚姻關係。近代以來普遍認為婚姻基礎為「愛」,或許加上古代婚姻的「信」,才是維繫關係的穩定要件。市井小民期許婚姻能白頭偕老,兩千多年前古人就說「瑣瑣姻亞,則無膴仕」(《詩經.節南山》),意思是說,牽牽扯扯的裙帶關係,無法委以重任,居高位者的婚姻關係更須自持。政黨之間的聯婚,當以信為始,豈能無信於民!(作者為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

   
鼓勵讀博班 要讓學生看到前景
林志忠/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退/聯合報
國內博士班教育早已七零八落,最近教育部也急了,於是推出救急方案,企圖以每月數萬元作為博士生工作費或獎勵金,鼓勵研究生就讀博士班。姑且不論這項做法難以起太大作用(因學生看不到畢業後的前景),目前零落的博士班教育面臨以下的嚴峻問題與後果:

一、獨學無友、孤陋寡聞的缺憾。博士生在一個博士班人數有限的學術環境裡學習,難以培養視野與建立學門知識廣度。缺少同儕間的切磋,將陷於「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窘境。這是國內博士班教育困境很難以言喻的一點。一個在學博士生若只與論文指導教授有深入討論,而無其他博士生同儕間的親切交流,將缺乏激勵作用,並欠缺可能帶給彼此的生活調劑及爾後事業上的相互扶持。

二、在缺乏博士生的環境裡,難以培養優質的碩士生。一個研究團隊有經驗豐富的博士生(和博士後研究員),方能對碩士生提供有意義的建議、經驗及密切專業指導,碩士生才有機會獲得紮實訓練。而在一個只有碩士生的團隊裡,可能淪為經驗稀疏的碩二生帶領茫然的碩一生,兩者半斤八兩,甚至不知(實驗)為何做對/做錯了,遑論磨礪專業技能?目前(資通訊)產業界覺得碩士生還堪用,是因為他們很可能是由「殘留」的博士生訓練出來的,仍有一定水準。等實驗室再無博士生帶領碩士生時,產業界就會面臨可怕人才衝擊。

三、前景明朗才能激發學生攻讀博士。要激勵學生就讀博班,需讓學生看得到就業前景,而不只是強調在學期間的每月幾萬元補助(讓博士生生活無虞當然必要)。博士畢業生大多數將走向產業界,少數走向學術界。因此,教學和研究的環境及待遇,無疑是對追求知識和創新技術有熱忱的學生最重要的考量。所以,高教環境與體制至關重要。

產業界宜有藍圖說明,擁有博士學位和只有碩士學位者,工作十至十五年之後,在公司的發展落差/天花板在哪裡?同時,公司欲進一步提升時,將面臨哪些挑戰亟需藉助博士級研發人員的領銜投注。

要鼓勵學生就讀博士班,除解決讀博期間的生活負擔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看得到畢業後的事業發展前景。

   
被萬聖節牽著走 不消費就搗蛋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傳系助理教授(/聯合報
萬聖節,這個西洋擴散全球的「鬼」節日,因融合了諸多元素,恐怖、可愛、調皮、時尚,到有吃也有玩,最重要能消費,讓小孩著迷、年輕人炫耀,大人茫然配合的節日綜合體,逐年壯大,勢不可檔。

萬聖節為何能成世界各地主流節日?從根基教育、炫耀性休閒,到商業世界融入文化消費後的操作,讓此節日益加風行。

首先,拜雙語教育壯大下的幼教體系之賜,小小朋友被少子化的浪潮推向輸人不輸陣的幼兒園,似懂又不知的學著英語、拼寫字母。每年十月末,就看著幼兒園如何把萬聖節的元素,導入小孩的腦袋瓜;家長配合採買變裝道具、商家配合安排發糖樁腳,當然店家更是企畫此節日的各種食品和活動。有了智慧型手機,萬聖節換裝小孩,成為父母在社群世界炫耀分享的話題;小孩們從學校、老師、同儕到家人都在「裝扮」的氛圍中沾染。這種底層的根基教育,讓萬聖節成為每年重要的娛樂活動。

其次,休閒社會的興起,每一個被消費的名目,總要產生其「正當性」。如同馬上到來的「雙十一購物節」,是從「光棍的11」開始正名,單身要購物脫單的多年推演,到後來成為購物節的同位詞。萬聖節會成為泛年輕人參與的節日活動,無非也是。光是擁有一般人所擁有的手機或衣著不足夠,還必須透過「炫耀性休閒」,刻意炫耀時尚與流行;藉由參與派對或舞會,展示自己與萬聖節的關連性,透過名人展現的萬聖節穿搭,「將原本萬聖文化轉化成自然」,時尚獵奇、流行模仿,到標新立異;萬聖節「幫」愈來愈大,年輕人也靠融入此節日來彰顯與維繫存在感。

最後,消費做為促進文化消費的基底,各種產業若能與萬聖節沾上邊,他們便能帶動消費者的慾望,從參與各種萬聖節的相關事務上「起飛」。這些裝扮自我的小孩、年輕人到名流,在自我不斷的「被他人注視」裝扮中,靠購買廣告中的商品,我消費故我在。

透過萬聖節相關物品或活動的象徵儀式逐漸擴大,讓眾人產生相似的節日認同。這些製造認同的素材,不是節日的歷史文化,而是資本社會和企業強加在消費者身上的。「不消費、就搗蛋」,消費者只能被牽著鼻子走,回不去了!

   
擴大遠距醫療 健保未跟進
單鴻昇/政大法學院兼任助理教授(/聯合報
衛福部去年十一月預告修正「通訊診察治療辦法」,除原先偏遠地區病患與特殊例外狀況外,更擴大服務對象,將慢性病患長期用藥照護、疾病末期照護以及行動不便照護,如失能或身心障礙者亦納入。此外,未來都會地區一般住宅與長照服務機構皆可執行遠距醫療。目前醫界討論多集中在一旦大幅開放,未來基層診所是否會因衝擊而造成分級轉診制度的破壞。

未來遠距醫療的適用範圍雖擴大,但並非所有患者皆得享有健保給付。依二○二○年十二月施行的「全民健康保險遠距醫療給付計畫」,其適用地區仍限定於山地離島地區,並且執行遠端醫療的在地端基層診所與遠距端醫療院所科別,皆設有限制。未來「通訊診察治療辦法」雖然開放都會地區居家照護或機構照護之失能高齡人口使用遠距醫療服務,但這類病患卻無法享有健保給付。

可以想見,都會地區經濟能力較高的高齡人口,因醫療資源充足,將欠缺自費使用遠距醫療服務的誘因,而都會經濟弱勢之高齡人口,卻因遠距醫療未納入健保而無力使用該服務。若希望讓更多人使用遠距醫療服務,健保給付問題亦應一併檢討,才不會喪失運用遠距醫療照顧更多高齡人口的美意。

   
打詐宣傳 不如培養防詐意識
范振家/博士候選人(高雄市)/聯合報
近日,震驚社會的「無卡分期」詐騙案件在中部地區大學園區浮出水面,數百名大學生深受其害。這不僅是一個警鐘,提醒我們所認為老哏傳統的詐騙手法仍舊存在,而且更凸顯了年輕一代在面對詐騙時的無助,與政府和教育體系在防詐意識及認知教育上的不足。

「無卡分期」詐騙案的犯罪手法並非新型詐騙模式,而是一種較為傳統的「買空賣空」類型的詐騙。犯罪者運用「上線拉下線」創造一種假象,讓受害者誤以為能通過簡單的手續獲得利益。這種基於不實承諾的欺詐模式也稱為「龐氏騙局」,雖不是新型詐騙手法,但仍有許多大學生被騙取金錢甚至背負債務。

大學生普遍缺乏社會經驗和金融知識,他們平日在人際溝通上很流暢地運用操作各類資訊平台,但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仍缺乏資訊辨識能力,對金融交易流程、法律常識等方面的基礎認知亦不足,使他們成為詐騙犯罪的理想目標,容易被詐騙分子利用。例如,對於「未滿廿歲不會通知家長」的承諾和所謂的「免責條款」,被害學生並不了解這些都是無效的法律承諾。本案同時利用了學生們想賺外快的心理,及對同儕的盲目信任,甚至將另一位同學拉進被害圈,最後導致他們在不明就裡情況下簽訂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約,同時也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當前的教育體系似乎無法充分應對學生遭詐騙威脅,學生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識,例如金融合約的簽訂、免責條款的效力,以及成年人的法律地位等,對於財務責任和金融交易的認知也非常有限,這種缺口使他們容易受騙,還可能對他們的未來造成長期負面影響。

面對新舊詐騙手法的雙重威脅,行政院推出了以「識詐」為方向的宣傳活動,強調最新的網路詐騙方式,但傳統的詐騙手法依然沒有消失。政府這種偏向性的宣導,使得公眾尤其是年輕人,對傳統詐騙手法的警覺性降低;他們可能誤認為只有新型詐騙才是威脅,而忽視了那些同樣具有威脅性的傳統詐騙手法。

政府打詐,應以「培養防詐意識認知」替代「宣導詐騙手法資訊」。對於目前政府以「識詐」為防制詐騙工作重點,筆者建議應以兩階段目標為重點。短期目標,通過廣泛且密集的宣導活動來觸及所有民眾,更應該關注「廣度」和「深度」的成效,避免同溫層資訊傳遞的限制;長期目標,藉深入的教育模式和內化機制,在各級學校制定相關必修學程,培養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強化金融知識和詐騙防範意識。培養防詐意識與認知能力,就如同讓人對詐騙病毒產生免疫力,如此「人性始終抵抗不了詐騙」將不會成為你我的魔咒。

   
誤吞口香糖了,怎麼辦?
許多人曾意外吞下整塊口香糖,因而出現「口香糖會持續在胃裡多久」的疑問。有人猜測,口香糖會在胃裡存在7年之久,事實並非如此。英國牛津大學消化醫學教授崔維斯表示,除非一天吞下3片以上的「過量」口香糖,才會對身體有害,但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存摺」「金融卡」英文怎麼說?辦理銀行開戶必備相關實用英文
若要在國外開戶,當然基本的銀行知識還是要有啦! 像是 「存摺」、「利息」、「聯名帳戶」…英文怎麼說?帶你認識幾個辦理「銀行開戶」必備相關實用英文。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