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4/08 第568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那些奔跑救人的英雄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再不積極推動都更,要讓老天爺哭幾回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準總統產業之旅要更接地氣
民意論壇 減少都更阻力 可以這樣做
加速都更 沒有白吃的午餐 不要執著一坪換一坪
震後結構受損典型案例 當建物頭重腳輕 軟弱底層崩塌
政治口水可休 花蓮不該成孤島
故宮修建應考慮的因素
文資委員多元化 防決策淪偏見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承受苦難.謙卑相待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那些奔跑救人的英雄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花蓮大地震後多日,搜救隊仍在搖晃不停的山區搜尋失蹤登山客。人們首度看到救難環境如此凶險:落石堆疊危如累卵,搜救隊員在其間跳上躍下;一有發現,他們快跑前進救人。但連日餘震不斷,也不禁令人掛慮這些搜救者的安危。

這些來自各地的救援隊伍,冒著生命危險在破碎地帶搜救,他們的身影令人肅然。隊員們成群快步奔跑,除了要躲避山坡不斷降下的落石,更要跟死神賽跑,搶時間把受困者救出。來自屏東的特搜隊員賴孟傳,僅用簡單的樹枝和頭帶就將骨折遊客一路背出災區,真不愧是佳暮英雄!他們帶來的搜救犬也屢立大功,憑著敏銳嗅覺,在巨石坡中找到多名罹難者。

正因為搜救隊的專業和效率,目前震災最大的懸念,僅剩砂卡礑步道的失聯登山者。這次地震,有不少外國旅客遇險,他們都是為了此地的壯麗風景而來;雖飽受驚嚇,也對我國救援之神速印象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慈濟不僅在第一時間主動提供災民熱食,並在避難所設置隱私效果極佳的帳篷,大受日本媒體讚賞。此外,嘉義一對經營餐車的年輕夫婦開了十小時車,來到倒塌的天王星大樓現場,為災民及工作人員帶來蛋塔和麵包各一千份,所有物資都來自嘉義鄉親的愛心捐贈。這番千里送麵包的心意,正是社會最深情的溫暖。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再不積極推動都更,要讓老天爺哭幾回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花蓮大地震至今已造成十三死、一千一百多人受傷。當搜救人員冒險挺進山區搶救受困與失聯者時,花蓮市最早傳出災情的天王星大樓,也開始拆除。俗稱「大鋼牙」的拆除機具一口一口拆咬這棟卅八年屋齡的危樓時,餘震不斷、雨勢不停,住戶感傷地說「連老天爺都在哭」。

台灣真不知要讓老天爺哭幾回!不只天王星大樓,花蓮市另一棟卅年屋齡的五樓建物同時傾斜,當天就拆除夷平;隨後經結構技師評估,花蓮又發出廿五件危樓紅單警示。新北市土城四十年老公寓群也成重災區,居民激動向市長侯友宜高呼不只是結構補強,他們要危老都更!而台北市屋齡六十年的南機場公寓連棟整建住宅,同樣被震成危樓,市長蔣萬安宣布「台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後,內政部營建署修訂建物耐震設計法規,大幅提高安全標準,希望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耐震目標。問題是,全台有近五百萬戶房子已逾卅年屋齡,五十年以上老宅更超過百萬戶;尤其台北市老屋密集,七成以上房屋超過卅年,近十五萬間的五十年老宅也居六都之冠。這些九二一地震前的建物,適用舊的規範,抗震能力不足,改善幅度有限。在人口高齡化趨勢下,老人困居老宅,地震來了怎麼辦?

尤其部分老舊建築在過去幾次地震後受損,即使做耐震補強,有的紅單轉黃單,有的撕了黃單,現狀看似安全,卻禁不起再一次大地震的考驗。天王星大樓二○一八年就因花蓮地震受損被貼黃單,後經修繕解除,這次仍逃不過大震劫難。南機場公寓在九二一地震和三三一地震後也都被貼上黃單,做了耐震補強,這次卻直接貼紅單疏散了。

與地震共存是台灣的宿命,地震學者評估花東縱谷發生規模六以上地震的周期約為六年,預期中的嘉南百多年周期大震不知何時發生,學者更警示台灣未來有可能再發生規模八強震。台灣地震科學中心也提示,台灣西南部及這次花蓮大地震鄰近地區,未來可能面臨較高地震危害;宜蘭地區、台北地區和花蓮市等平原與盆地地區,則因鬆軟土層可能造成更大震度,具有更高地震危害。

但面對如此頻密的強震與危害,我們準備好了嗎?台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馬國鳳指出,除了請專業技師鑑定外,科學中心正推動在建物內部放地震儀,用AI判斷建物地震反應的頻譜變化,了解建物是否可能已受破壞。這的確有助結構監測與防震預警,而老建物結構補強也的確是急迫要務,但根本解決之道仍是危老改建或都更防災。

不過,都更整合緩慢,危老改建意見也難齊一。即使進入「大都更時代」的台北市,其實已經射出都更八箭,但進展有限,遑論其他各都或縣市。中央應提供更大助力。蔡政府吹噓推動危老都更政策,中央地方攜手改造逾四千二百件老屋;但比起全台近五百萬戶卅年老宅或百萬戶五十年老宅,這也能列政績?事實上,蔡政府寧可拿拼湊膨風的社宅數字去和在野黨拚口水,也不願多費心思在法規和制度面上協助都更順利推動。

花蓮強震,蔡總統、賴副總統指揮救災,未提都更。蔡政府上台前,賴清德經歷台南大地震大樓倒塌的不眠不休搶救過程,有馬政府在中央全力支援;現在賴總統上任前,台灣又遭強震襲擊,賴清德趕赴花蓮協助救災,也不分藍綠中央地方齊心。但如果不加速都更,根本解決問題,未來地震,賴總統搶險救災恐疲於奔命。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準總統產業之旅要更接地氣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下月20日就任,本報社論曾建議首任內閣組成應多考慮具財經背景人士,並儘早提出具體政策,讓產業界能更瞭解新政府的施政方向。賴清德已經啟動產業之旅,並以台積電與半導體產業作為出發首站,顯示他知悉拚經濟成績單對他開展首任任期的重要性,產業界也欣見準總統的這一步。

八年前蔡英文總統在首任就職演說中提到要推動五大創新計畫,分別是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亞洲矽谷及國防產業。這項計畫是蔡總統執政拚經濟的起手式,在公布之初就在產業界引發擔憂,認為五大創新計畫雖有願景,但跟台灣現有產業的關連性較低,特別是在當年已是台灣經濟主力的半導體產業,在五大創新計畫中卻較少著墨。

五大創新計畫引發的波瀾,在時任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公開談話後達到了高點。張忠謀當時利用出席工商協進會早餐會的機會,直言蔡政府若只看重新產業,把現在的都忘了,即便新的產業都成功了,也補償不了老產業的衰退。張忠謀的談話是希望蔡政府的產業政策,別忘了半導體業。之後蔡政府調整施政方向,重新關注半導體等相關產業發展之需要,台積電近年持續擴張並達到世界級企業,若沒當年張忠謀的呼籲與政府的政策調整,恐怕就沒有今日台積電的護國神山地位。

賴清德記取當年經驗,他的產業之旅第一站就選擇了台積電與半導體,顯然他已體會到台積電與半導體是台灣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組成。此外,賴清德的產業之旅才開始走,後面還有相當長的旅程,對他上任後怎麼推動產業政策影響重大,我們建議準總統可以對準台灣經濟發展的需要,既能聽到產業界的聲音,也能更接地氣。

賴清德的產業之旅已與半導體、無人機、工具機、旅遊業等產業交流,但對於產值大、就業人數眾多的傳統製造業或內需服務業的交流目前仍偏少,而這些產業當前可能正需要政府協助轉型,或在加入區域經貿整合一事上讓台灣有更多進展。舉例來說,塑化產業近年面臨來自內外不利因素的考驗,對內有產業轉型永續或高值化的挑戰,外在有我國未能加入區域經貿整合的難關,塑化業產業鏈極廣,從業人員也多,手上並不缺資金,缺少的是一個明確的轉型發展計畫。

從總經數據上來看也反映產業界的憂慮。主計總處上修台灣今年成長率預期至3.43%,但另一方面卻將民間投資成長率預估從3.17%下降至1.45%。官員或可解釋這樣的修正是因為產業界擔心今年地緣政治,特別是美國與中國大陸情勢的變化,暫時擱置部分投資計畫,但我們這幾年不斷提醒,國內多個老牌傳統產業的投資逐年遞減,代表這些獲利資優生手上雖有大筆資金,卻找不到好的投資標的,如果情勢不變,這些產業在國內的布局恐怕將逐漸凋零。

從近年國內外經濟發展的大勢來看,我國的半導體、ICT等產業仍將繼續擴張並維持榮景,賴清德與新政府繼續支持這些優勢產業是正確的作法。但同時間,我國經濟發展也不宜完全押寶在單一產業,而是要多點進行,讓既有的優秀產業能夠找到繼續成長的道路。

張忠謀過去在評論蔡政府的產業政策時曾說,創新與分配相互矛盾,若沒有成長,就業與分配就無從解決。賴清德的產業之旅必須找到創新與成長的平衡點,也要找到台灣產業多元發展的平衡點。準總統的產業之旅目標正確,但要讓新政府推動產業政策更接地氣,賴清德的產業之旅的安排,觸角與雷達得更廣一些才行。

   
民意論壇
減少都更阻力 可以這樣做
趙興鵬/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台北/聯合報
台北市長蔣萬安宣布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因為盆地效應,同樣的地震,台北市比周邊縣市承受更大破壞力。若大地震發生在台北市,倒塌的房屋恐難想像,蔣萬安的大都更計畫是未雨綢繆,我們給予喝采及支持。但也有以下期盼希能減少都更阻力:

首先要從健全相關的都更計畫辦法著手,例如一坪換一坪並無法合乎住戶的要求,因為現在公設分攤面積高於早期公設比,若一坪換一坪,室內使用面積必然減少;三房變兩房,住戶馬上面臨居住問題。一坪換一坪應以相同的室內面積為標準。

社區改建找合建廠商,除要合格條件,應嚴格規定公開招標,至少三家,不得由少數改建委員操控,避免圖利個人。許多改建糾紛來自廠商圖利個別意見領袖,因而影響都更進展,甚而造成偷工減料,失去都更意義。

都更反饋給住戶的面積分配,應以同樣條件分配回價值相同面積,避免釘子戶故意待價而沽,以最後同意改建而獲得最大利益。因此都更合約應規定「同樣條件者應分配同樣面積」,事後發現有違上述情事,所有權人可追究補發,以防範廠商私下交易,也斷了意圖當釘子戶的念頭。只要無黑箱作業,在達成同意改建的比例門檻後,即應依法規強制執行,避免久拖不決。

都更應有戰略思維,毋恃震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各級政府應在地震來之前加速進行都更。台北市打響第一炮,其他縣市當可跟進。

   
加速都更 沒有白吃的午餐 不要執著一坪換一坪
鄭博文/大學退休教師(高雄市)/聯合報
花蓮大地震讓國人再度重視都市更新。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大膽預言台北市房屋假如地震直擊可能倒掉一片,最大因素在台北市房屋多數在九二一大地震前興建,七成以上建物屋齡超過卅年,房屋老舊耐震力不足,而台北市基泰都更案更可看到台北市土壤液化非常嚴重,土壤液化在其他五都其實也非常嚴重,彰顯都更腳步刻不容緩。

台北市長蔣萬安宣布台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但馬政府時代將都市更新列為十大新興服務業,卻沒有成效,主因在都市更新的牛步化,而最大關鍵在許多住戶都有「一坪換一坪」觀念,不願拿錢來重建自己的房子。這個觀念來自政府目前各種獎勵措施,讓建商包裝成「一坪換一坪」,其實原住戶還是要付出代價,原有持分土地可能減少一半或更多,真的沒有白吃的午餐。

車子舊了、危險性增加,民眾懂得花錢再買新車來代步;房子老了舊了,花錢整建或重建更是天經地義的道理,實在沒有必要讓建商用「一坪換一坪」來操作。只要住戶願意攤重建經費,政府從旁協助找建築師或相關非營利組織就可以操作,可避免土地價格被建商做帳而暴漲。但住戶間確實有付不起而反對的,也有一些不考慮有倒塌風險而不願重建的住戶,釘子戶還是有可能產生。「都市更新條例」中需有九成住戶同意,讓釘子戶問題無法有效解決,因此個人建議,不妨參考土地法卅四之一條立法精神來解決釘子戶。

現行土地法卅四之一條規定,共有土地或建築改良物,其處分、變更及設定地上權、農育權、不動產役權或典權,應以共有人過半數及其應有部分合計過半數之同意行之。但其應有部分合計逾三分之二者,其人數不予計算。共有房屋改建與共有土地處分並無不同,建議內政部或立法院能運用此法精神,對劃設為都更地區或單一建物只要有三分之二住戶同意即可改建,就可讓都市更新加速。為避免建設公司掌控炒房價,政府應鼓勵住戶自主不要「一坪換一坪」,但這要搭配給人與給錢的獎勵措施,方能奏效。

給錢是刺激住戶最實在誘因,建議政府只要住戶願意改建即予補助,並由政府聘請重建建築師並支付設計監造費,重建費用扣除補助後不足額由銀行全額貸款,興建期間利息由政府負擔,完工交屋後再由私人負擔計息,利息比照國宅低利貸款。

倘若政府能將房屋因災害全倒或半倒的慰問金二百萬至二百五十萬,提前將部分慰問金變成住戶改建補助金和重建房租津貼,即可降低原住戶出資負擔。對不同意或無力負擔更新住戶也提供居住權益保障,新屋完工後,住戶一樣可以進住,但其新屋由政府設定抵押權,待將來出售或繼承再由政府收回重建差額費用。

   
震後結構受損典型案例 當建物頭重腳輕 軟弱底層崩塌
蘇南/雲科大學營建系名譽教授、北/聯合報
四月三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二地震,花蓮縣六級,雙北市達五弱級,震源破裂形式屬逆斷層型態。建築物受損以花蓮最嚴重,雙北市等地區也傳災情,係九二一地震後,台灣近廿五年來的最大地震。

「紅單」係建築物主結構受損、有結構安全顧慮或地基不穩等狀況。「黃單」係建築物受損但無結構安全顧慮,惟內部非主結構的組件有掉落、傾倒傷人,或鄰近建築物有傾倒疑慮等情況。全台勘災發現「紅單」(危樓)有卅三件以上,包括花蓮卅二件、台北一件。還有「黃單」五十一件以上,包括花蓮卅一件,台北市及新北市各十件。結構受損之典型案例如下:

一、天王星大樓:地上九層、地下一層的老舊鋼筋混凝土建築, 破壞模式為「軟弱底層崩塌」。已於五日開始拆除;雖因餘震而一度停工,在增加鋼梁斜撐及傾斜儀後,七日晚上繼續拆除,預計二周內拆除完畢。

二、花蓮市一幢五樓民宅,破壞模式為「軟弱底層崩塌」,已經拆除。

三、花蓮明禮路統帥大樓:外牆嚴重剝落、鋼筋外露甚至斷裂,屋內頹垣敗瓦,已被張貼紅單列為危樓要清拆。

四、花蓮華爾街民宅大樓:屋齡約卅年,樓高十二層,外牆剝落,破壞模式為「外牆剪力破壞」,恐有倒塌危險已被張貼紅單。

五、花蓮吉安山海關大樓:地震造成建物外觀出現大面積裂痕,一至十樓外牆全裂,部分屋內變形,已被張貼紅單列入危樓,住戶緊急撤離。

六、台北市南機場公寓:受地震重創,一度被評估為「紅單」,居民被疏散,後又從紅單降為黃單。其因地震所破損之柱及梁等桿建,目前已經架起H型鋼補強,雖居民可以返家,但仍住得心驚驚。建議結構補強方法可採「擴柱補強法」、「剪力牆補強法」等。

七、新北市土城延和路華廈大樓:地上八層鋼筋混凝土建築,地震受損後於門口梁柱底下暫時以ㄇ型鋼強化支撐,被列為黃單,建議可以請技師或建築師採用「擴柱」等補強工法。

由上述案例可知,高樓建築物要設置鋼筋混凝土剪力牆,對抵抗地震發生時之震波橫向力很有效。另建築物第一層或地下室的柱體、磚牆、鋼筋混凝土牆,千萬不可以因為裝修、裝潢或使用需求而打掉,才不會使建築物頭重腳輕而發生「軟弱底層崩塌」危險。

建議結構補強方法有「擴柱補強法」、「剪力牆補強法」或「翼牆補強法」等,但須請技師或建築師評估、設計後,再發包予營造廠施工。

   
政治口水可休 花蓮不該成孤島
陳清雲/文字工作者(新北市)/聯合報
花蓮震災造成家園破碎,我們看到社會各界對於花蓮的幫助與馳援,也看到人性的熱忱與光輝,由衷希望在最短時間能夠讓一切重返軌道,也再次復興繁榮花東。

但近日卻有人質疑震災募款,有心人士、政黨側翼或媒體訕笑甚至以討厭傅□萁這樣的言論,在急需救災的刀口上添亂。部分媒體甚至以傅□萁臉書影片表示立委收禮收到手軟,影射貪汙、炒股、炒地、不法或引進中資,長期霸占花蓮資源。這種惡意中傷誹謗,對救災無疑潑了一大桶冷水。

我認為本次可採取較高監督手段,亦即比照高雄成立石化氣爆民間捐款專戶支出運用情形之專案調查小組,在不妨礙救災前提下,預先由花蓮縣議會、公正第三方組成專案審查小組,針對金流與用途預作審查,而非呼籲「不要捐款給花蓮」,這對花蓮人不公平,也是阻礙花蓮重建。事後監督部分,未來可請立法院交通或內政委員會依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等相關規定,成立調查小組去監督花蓮縣政府,強化審查與救濟。

經歷這次震災,我們可以發現花東的交通條件脆弱不堪,發生天災時幾乎成為孤島,救援進不來、資源也進不來。花蓮雖然有無比的堅強與韌性,但更重要的在於,請大家不要只在選舉才喊建設花東,而應當重思花蓮未來的交通發展。

縱使外界認為傅□萁提出的「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及「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等重大交通建設案是天方夜譚,但這些想法當真不可行嗎?目前重建是當務之急,但上述法案如都能通過,未來就可打通台灣交通任督二脈。

災難的到來不分藍綠,救災也不該區分顏色,祈求各界要有同理心與愛心,勿以雙標態度檢視,花東居民不是二等公民,花蓮也不該是交通孤島,應以同等公平友善被對待。

   
故宮修建應考慮的因素
張璉/東華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新/聯合報
故宮博物院「修復與再利用」計畫,近日捲土重來,再度引發熱議與批評。一年半前此計畫曾提出,要在正館大門前建玻璃入口亭及二樓咖啡館,並且搭建空橋,甚至打通三希堂地板敲出八角大洞,以貫穿三層樓板直通四樓,開咖啡廳。該計畫因文資團體和立委以遮蔽故宮整體意象、破壞美感及破壞建築結構等因素,遭文資局否決而擱置。今再提出,將玻璃亭高度降低、通道變短,但過去爭議的問題仍未見解決,依然引起各界批評與憂心。

據媒體報導,某立委力辯,採現代化設計融入歷史建築已是世界趨勢,例如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大英博物館的玻璃穹頂都是經典例子。又台北市文資局某委員說,台灣別再自以為故宮已經很氣派,說故宮是世界幾大博物館,且強調新案可帶出故宮新樣貌。針對以上兩種說法,筆者也提出一些看法。

首先,前者以羅浮宮與大英博物館的玻璃建築為例,認為台北故宮為何不能有「現代化」玻璃建築?其實,羅浮宮位於北緯四十八點五二度左右,比北海道、哈爾濱緯度還高,巴黎受海洋型氣候調節,氣候溫和,夏天均溫廿五度,夏夜常低於廿度;大英博物館就更不用說,位於高緯度五十一點三一度,夏天均溫不超過廿三度。置身這兩座博物館的玻璃建築內,不僅不會酷熱難耐,更喜迎明亮柔和陽光。

反觀台灣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貫穿南部,將近一半的地區進入熱帶,夏季時間長,高溫可達三十六、七度,甚或更高。試想,玻璃屋外是豔陽,玻璃屋內受幅度效應,溫度升高熱氣散不掉,炎夏時勢必需強化冷氣設備才能抵抗玻璃屋內的上煎下烤,以目前缺電情況是否有雄厚的電力支應,應多深思。

為因應時代發展與需求,故宮的修復、擴建或再利用等構想,仍值得肯定。應打破玻璃屋的迷思,並非玻璃建築才是合乎現代化做法;增設咖啡廳也不應成為改建的主題,雖然咖啡廳對參觀博物館的人而言也很重要,但整體規畫應另闢蹊徑,開發創意的同時也須兼顧美學,須與故宮整體意象和諧,不無厘頭、不跳tone,而使相互映照且有加分作用,才是真正有創意的建築設計。國內不乏人才,奉勸文資局與故宮懸崖勒馬,不要急於一時,寧待更好方案,拚出個長長久久的未來。

其次,針對文資局委員自貶故宮的價值,令人錯愕。就藏品數量而言,台北故宮七十萬件,確實遠遠不如四大博物館,但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台北的加上北京的,都是世上唯一收藏自身文明而不攙雜他國文物的博物館,不似四大博物館有泰半是掠奪他國的文物。故宮藏品之精、數量之豐,時間跨度之長,並且是完整呈現歷史文化的世界級博物館,則是世人所公認,無庸置疑。

早在民國五十四年,在台第一任故宮博物院院長蔣復璁說:「故宮不同於一般博物館,它所收藏的是歷代中華文化藝術的精品,肩負著宣揚中華文化的責任。」這段話清楚說明故宮文物的來源、內涵與歷史價值,以及今日交到你我手中的責任。故宮的珍貴文物,不僅是我們這輩人的,也是後世子孫的,這些藏品看似無生命,卻散發萬古光輝。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就是「故宮」的文物,是四大文明之一的華夏文明,生長在台灣的你我,應抱持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胸襟,珍惜尊重人類文明及維護其永續的生命,勿被狹隘的意識型態綑綁而自外於世界級的文化瑰寶,責任就在廿一世紀你我的肩上。

   
文資委員多元化 防決策淪偏見
李冠儒/博士生、前地方文資公務員/聯合報
報載故宮欲增建玻璃亭,前年底被台北市文資委員否決,近日將再重新提送文資審議委員會(文審會),因適逢前任文資委員任期屆滿,引發前任與新任文資委員不同看法。查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尚未公告今年三月就任、最新的「第十屆台北市政府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委員名單」。另查北市第七至九屆該文資委員審議名單,十八位外聘委員中,連續三屆擔任委員者計五位,比率近三成。

有關文資委員之任期,規定於《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組織準則》(下稱組織準則)第五條。二○一七年修法時,刪除連任以二次為限之規定;將原先的「審議委員會委員任期二年,期滿得連任,以二次為限」改為「審議會委員任期為二年,期滿得予續聘。」

當年修法時,即有一案「濟南路三段五十號」(省長台北官邸)經高等法院判決撤銷之前例。原告主張第六屆北市文審會外聘委員中,有四名委員已任第一至五屆委員,有違《組織準則》擬達成「避免同一委員會長期由相同委員所主導的現象,並強化主管機關對不適任委員之汰換」之修法目的。被告文化局則主張依文化部文資局函釋,認定依法「不溯及既往」原則,並未違反上開規定。

最後法院判斷,行為時《組織準則》增訂連任限兩次之目的,在令委員適度「更替」,以避免長期由特定專業人士主導之弊,雖然二○一七年又予刪除,但本案原處分作成時之文審會,確應適用委員僅得連任兩次之規定,則無疑義。另文審會違法組成在先,其所做之決議亦不法,判決行政處分應予撤銷。

在二○一七年刪除連任以二次為限之規定後,文資圈現況是,各地方政府文資委員幾乎成了「萬年委員」,固定幾位委員在輪。長此以往,除導致新血難以加入外,更使文審會之審議趨於教條化與一元化。

目前「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之委員,多為建築領域之專家學者,易淪為專家「偏見」之決策,應增加文審會組成之多元性。筆者建議,除納入公民社會代表外,可增加歷史與哲學領域之專家學者;一方面將文資背後的歷史與文化意涵論述清楚,另一方面透過哲學釐清抽象的不確定性概念。達到以法制強制保存、傳承、弘揚文資價值之目的。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承受苦難.謙卑相待
侯勝宗/聯合報
最近AI很火紅,幕後的重要推手之一是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大家都很好奇他的創業故事。日前黃仁勳回母校史丹佛大學演講時,被詢問要如何才能提高成功機會?沒想到黃仁勳竟回答「必須承受苦難(suffer)」!

什麼!有沒有聽錯?要一群全世界最頂尖的史丹佛學生承受苦難!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寶貴智慧?

事實上,黃仁勳是對的,但只對一半。

可以被人稱羨的成功者或某一領域的頂尖者,他們的生活或經驗,大多都不能用快樂來形容;更貼切的應該是說:他們都是在飽受折磨與苦難中鍛鍊,如同英文諺語「No pain, No gain」。嚴格來說,成功者追求的目標並非是「功成名就」,大多是源自內心的信念或不滿足的好奇。比起物質財富或名聲信譽,他們更在意的是「使命」是否實現。為了達成使命,他們會設定具體目標,並為此目標努力戰鬥、堅持不懈、愈挫愈勇,即使付上極大的代價(甚至生命),也在所不惜。

多數人不會在遭逢困境時歡呼喜樂,但對這一群為了成就使命而承受苦難的堅持者,他們常體認到擁抱困境才是解決問題最有力的燃料,他們相信經歷苦難是獲得更大恩典的必經過程。他們異於常人的「自討苦吃」,正是他們可以卓越的特質。

以黃仁勳為例,他曾提到創業家必須要擁有一種「超能力」,就是創業家不會知道「這有多難」,創業家只會問自己「這能有多難」。讀者或許好奇,為什麼不去想「這有多難」呢?黃仁勳的回答是:「你必須讓自己相信,這沒有這麼難。因為,創業真的會比你能想像的要困難太多太多了!」換言之,就是因為創業難到無法想像。所以黃仁勳唯一的選擇就是催眠自己「這能有多難」。這就是創業家承受苦難的心法。

但是光願意承受苦難,尚不足以讓人尊敬;讓人真正從內心景仰的人,必須具備「感恩與謙卑」。哈佛大學哲學教授邁可.桑德爾的《成功的反思》一書曾批判不論我們有多拚搏,成功都不是全靠自己或個人獨自就能成就的。現今社會愈來愈多人相信成功是自己的功勞,這是嚴重的價值扭曲。

桑德爾教授說過去四十年來,「才德思想」與「應得」成了公共論述的關鍵詞,一方面強調成功是個人責任,另一方面則描繪向上流動的願景—「成功靠的是努力、天賦和才德」。然而成功者的成就並不是只靠自己的「承受苦難」或「努力奮發」就能實現,更多的是靠社會中許多人所提供的機會。桑德爾就特別強調謙卑是現今社會最需要的公民德性。畢竟,憑著才能和努力在社會體制中獲勝者,多少也是「托他人的福」,或者是「命運的偶然」。如果過度強調成功都是個體的努力與承擔,就容易落入自大與驕傲,社會將更加競爭與自私。

在未來AI充斥的世界,可以承受苦難的人已經很難得了,但唯有凡事感恩與心懷謙卑,才可以避免「才德的驕傲」。成功者唯有謙卑待人,才能告別輸贏二元對立,超越才德霸權,走向平等、尊重且包容的共善社會。(作者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特聘教授)

   
為剩餘價值找出路 紡織成日不落產業
在工研院研究Cubot 綠色永續風潮吹進各行各業,被視為夕陽產業的傳統紡織也不例外,過往是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石化原料製物,如今借助浪潮華麗轉身成就日不落產業,其中興采實業(SINGTEX)實屬其中的佼佼者。

向空姐要毛毯,說Could I take a blanket為什麼不對?
Barbie搭機出差,經過一段時間的飛行,她覺得有點冷,便問空姐:「Could I take a blanket?」空姐愣了一下,表情沒有太樂意,說了” I could GET you a blanket if you need one.” 這讓Barbie十分疑惑,心想:難道是因為廉價航空,所以要毛毯都那麼難?…請注意,一字之差可能讓對方說NO!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