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5/07 第570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自我貶低的國會改革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美國大學挺巴運動,直追反越戰示威規模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財富分配惡化的警訊
民意論壇 加強肺癌防治 才是賴「功德」
人民想呼吸好空氣 政府有聽到嗎
生醫產業成護國神山?言之過早
斷交怪中國 停電怪動物…
以巴世仇 年輕歌聲期許包容和平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蛤?!
顧立雄艱險的國防之路
台版密戰 外交洩密或箝制言論?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自我貶低的國會改革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藍綠白競相推出「國會改革法案」。其中,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提出將立委和地方民代訪陸納管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堪稱集荒誕之大成。民進黨為了「妨中」,已到了自我貶低也在所不惜的地步。

立委監督的對象,是行政官員;但依沈伯洋提案,立委若要訪陸須先申請,並經內政部等單位「審查許可」方可前往。如此一來,豈不是由「被監督者」決定「監督者」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紊亂憲政體制,莫此為甚。

尤其,沈伯洋的提案,連地方民代也納管。很難想像,縣市議員能接觸什麼國家機密?提案如此天馬行空,民進黨還煞有其事辯護,抱怨在程序委員會就遭封殺。藍白若放行此案,不就是跟民進黨一起自我貶低,把行政機關當上級、把自己當下屬,自認是可能洩密的罪犯?

蔡政府濫用「審查許可」特權,迭有先例。二○一六年馬英九甫卸任總統,欲赴香港演講,因仍在管制年限內,結果「不准」。此次提案,在藍委組團訪陸後提出,當然也是政治動機。可想而知,如果通過,只要民進黨執政,立委都別想再訪陸。

民進黨還提案,要取消國是論壇。不論國是論壇實質效果如何,都是立委發聲管道,這無疑又是自我限縮權力之舉。只能說,民進黨失去多數地位,才忽然覺得「立委權力太大」吧!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美國大學挺巴運動,直追反越戰示威規模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近數月來,美國大學校園興起挺巴勒斯坦的示威,且越演越烈。主要是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在校園內紮營抗爭,警方進入校園取締,引發全美名校的響應,已成為六○年代反越戰示威以來規模最大的抗議事件。在內外政治壓力下,校方對抗議採取不容忍的態度,近日甚至上演紐約市特警隊架雲梯攻堅,以及洛杉磯警方煙霧彈驅離學生的場面,迄今已逮捕逾兩千人。

此事,可從三個層面觀察。其一,是言論自由,尤其校園的言論自由是否應受限制?言論自由原不應限制,但因校園中反猶與反巴的爭議太過激烈,有些猶太裔學生自覺受到恐嚇,不敢上學。為此,校外猶太團體和金主們要求學校當局必須採取措施,制止反猶行為。去年底在國會聽證會上,賓州大學和哈佛大學校長都堅持「絕對的言論自由」,後來卻被迫辭職,讓各校紛紛轉向。

其二,是為法治。學生占據校園表達抗議,仍屬言論自由範疇;但哥大學生占據行政大樓,破壞公物,則涉及違法。哥大校方報案,紐約市警進入校園攻堅逮捕學生,意在執律。對此,美國輿論多認為學生有不對之處,拜登總統發表聲明,也強調他不同意學生的做法。

其三,是外力介入。紐約市警方表示,在哥大和城市學院被捕的人中,有四成七是校外人士。紐約市長稱這些人是「校外煽動者」,正積極調查他們的身分,但其中不乏參與過「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及「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熟面孔。目前一個流行的陰謀論是:示威者要製造混亂,逼迫美國外交政策脫鉤以色列。

這場學運,勢必會對美國政治和十一月的總統大選造成影響。首先,這場學運,與一九六八年的反越戰學運有驚人的類似,都是民主黨籍總統正在進行一場不受歡迎的戰爭。當年,是詹森總統正在打越戰;今年,則是拜登總統支持以色列在加薩追殺巴勒斯坦人。當時的詹森與現在的拜登都想尋求連任,民主黨代表大會也都選在芝加哥召開,但因大學校園抗爭激烈,使代表大會成了抗議的焦點。詹森後來被迫宣布不連任,如今拜登更首當其衝。

不過,兩場學生示威,基本上仍有不同。最大的不同是,當年有徵兵制,年輕人不是逃兵到加拿大,就是在校園裡抗拒徵兵,因為人人受到影響,因此感染力很強。現今的美國校園政治,環境則比當年更複雜。儘管主流媒體和政治人物,仍然站在反對仇視猶太族裔以及支持以色列的立場,但有網路直播和社群媒體推波助瀾,對於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而言,卻可能有很大影響。

這場學運,對拜登而言是嚴重考驗,八月的芝加哥代表大會更可能成為大災難。民主黨現在只能希望,隨著暑假到來,學生六月後將和平散去,不再累積政治動能。同時,鑑於一九七○年國民兵在肯特州立大學槍殺學生的事件,拜登已宣布不許國民兵進入校園,以免火上澆油。

然而,目前三十歲以下年輕選民對拜登的支持度正急劇下滑,已降至四十五%,只領先川普八個百分點。比起四年前,拜登曾領先川普廿三個百分點,情況險峻。年輕選票雖不至於轉移到川普,但他們可能採取不投票杯葛,這在若干差距小的地區會有關鍵性影響。

拜登稱,他將盡快促成以哈停戰和談,釋放人質,救濟難民,以消弭國內的不滿。但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仍堅持進攻拉法,要徹底剿滅哈瑪斯。如果他真的採取行動,上百萬巴勒斯坦難民將無處可逃,勢必加劇美國的反以情緒。屆時,學生的抗議規模,恐將直追反越戰了。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財富分配惡化的警訊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只看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只有77萬元,表示這些家庭其實生活是非常辛苦的。另外,雖然我們的財富分配不輸其他國家,但是30年前上一次公布時的差距是16.8倍,台灣財富分配快速惡化是從16.8倍上升到66.9倍,這才是必須正視的問題。

財富是存量,它是由沒有花完的所得儲蓄起來累積而得。一般來說,所得較高的家庭雖然花費較多,但是存的會更多,也就是說,他們的儲蓄傾向較高,時間長了以後就會累積較多的資產與財富。相反的,所得較低的家庭日常支出可能就會花掉大部分的收入,所以一般而言,所得較低家庭的儲蓄傾向較低,長久之後,他們累積的財富也會少於高收入家庭。因此,在大多數國家都會看到財富分配會比所得分配更不平均,比方說,台灣最高20%家庭財富是最低20%家庭的為66.8倍,但是台灣最高20%家庭所得是最低20%家庭的6.18倍。所以財富分配較所得分配較不平均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財富分配或所得分配惡化太快,這個問題就值得關切了。

主計長朱澤民在回應記者提問,財富分配惡化是否該注意?他回答說:「財富分配平均是共產主義!」這種說法真是太輕忽財富分配可能帶來的問題。首先,財富分配惡化會進一步推升所得分配的惡化,比方說,房價上升讓擁有多棟房子的有錢家庭財富更增加,而房價上升也會推升房租,讓有錢家庭的收入也跟著增加。其次,財富分配惡化會讓許多底層家庭感到嚴重的被剝奪感,而認為社會不公平。第三,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家庭或個人容易產生躺平的想法,進而對於工作或生活不滿,形成社會問題。所以,財富分配是否平均不是共產主義,而是可能會造成社會問題,政府當然應該正視。

另外,雖然台灣現在的財富分配看起來似乎比其他先進國家要好一些,但是主計總處公布的財富分配倍數其實是被低估的,因為以2021年統計數據來看,土地與房屋占家庭總財富的62.5%為最大宗,而土地和房屋是以公告現值來估算,估計金額一般會比實際交易價格低很多,由於有錢家庭的不動產較多,因此有錢家庭的財富是被低估的。所以,如果以市價去推估房地產價格,相信台灣財富分配不均的現象應該會更嚴重。

為了避免財富分配不均所產生的社會問題,政府當然應該採取有效的政策來因應,至少應該設法不要讓財富分配再惡化下去,因此相關租稅政策就很重要,尤其是一些富人稅或財產稅的稅制應該要有完整的配套。比方說,證券交易所得稅、遺贈稅與證券利息所得稅等等,這些稅制與稅率的合適性都應該重新檢討。

更重要的是,財產稅中的不動產相關稅制也應該有完整的規劃,比方說,房屋稅與地價稅是最容易課徵的財產稅,長久以來,這兩個稅種的實質稅率都偏低;即使現在推出的囤房稅2.0針對有多戶住宅的家庭課徵較高的稅率,但是相對房價不斷上漲的財產收入來看,提高囤房稅的效果仍然相當有限。未來應該要大幅增加持有多戶房產家庭的持有稅,提高持有成本,才能有效的抑制房地產投機或投資,即將上任的新政府應該朝此方向努力。

   
民意論壇
加強肺癌防治 才是賴「功德」
林軺/教(台北市)/聯合報
昨天讀聯合報頭版「空汙罹肺癌風險高於吸菸」及相關報導,心情又不免沉重了起來。

三月底,住基隆的大哥因咳嗽不癒,在我說明和建議下,於剛好可以免費篩檢的最後一年,去做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果真被診斷出左上肺有一顆二點五公分腫瘤,進一步切片證實得了肺腺癌,並在四月中手術切除。

這已是我們家繼母親和二哥因肺腺癌過世後,得到肺癌的第三人。所幸大哥這次發現算早,沒有轉移。不過對一個七十四歲的長者而言,肺葉切除也大大影響了他的肺部功能。

都說肺癌的致癌因子有吸菸、家族史和空汙等。住基隆的家人,居家環境一直都在協和火力發電廠周遭範圍內。母親不吸菸,雖然兩個哥哥都是吸菸者,對照台大研究,家人罹患肺癌的部分原因,很難不讓人跟協和火力發電廠排放那些風險極高的煙灰顆粒等空氣汙染物聯想一起。

非常希望新政府能聽進差點成為他們行政院長的童子賢最近的主張:支持核二、三延役!這不僅是為了降低台電虧損,減輕民眾電費負擔,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對化石燃料依賴,不讓民眾用肺發電,藉以降低空汙排放以及民眾因此罹患肺癌機率。對賴總統而言,這才是在做功德!

鑑於家族史是罹患肺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大哥手術後,我也建議姪子們和兩個嫂嫂去做LDCT檢查,但因年齡限制而資格不符的侄子們,和沒有免費篩檢資格的嫂嫂,都因費用昂貴而卻步。因此,非常同意專家呼籲的,應該放寬有肺癌家族史的LDCT篩檢年齡,從卅五歲到七十八歲。

此外,個人覺得也應該擴大篩檢對象到得過肺癌的配偶,甚至將此項篩檢納入全民健保,以擴增篩檢人數。如果有經費問題,至少可以提供相關民眾低價的肺癌篩檢,以提高民眾意願,幫助早期發現病變,提高治療成功率。

不少三、四年級生所受教育有限,對政府推出的免費篩檢,若非不在意自己健康,就是不知這些資訊。儘管肺癌篩檢對象為重度吸菸或有家族史者,衛福機關較難掌握,但光靠民眾提升自我認知是不夠的。衛福部應該更積極的在傳媒加強宣導,基層衛生機關也應以戶為單位,打電話說明或寄發免費篩檢文宣,讓民眾廣為周知,一起為降低肺癌死亡率而努力。

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肺癌已成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如果新政府能採取全方位措施,如加強菸害和空氣汙染防治、普及癌症篩檢、增加癌症治療經費,讓肺癌從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除名,那真的是「救命」的大功德啊!

   
人民想呼吸好空氣 政府有聽到嗎
劉彥良/自由工作者(嘉縣中埔)/聯合報
台大研究證實,空汙環境與肺腺癌息息相關,罹肺癌風險高於吸菸。

以各縣市的肺、支氣管及氣管癌發生率來看,印證中南部的空汙比北部嚴重。中南部空汙好發於冬季,位於東北季風的背風面,加上冬天乾季少雨,日積月累的懸浮微粒難以淨化;唯有夏季空汙才有機會轉好。

對於研究結果,學者認為應鎖定空汙嚴重的縣市、鄉鎮,提高衛教宣導,並加強該區域民眾肺癌公費篩檢。作法固然好,但僅是治標不治本的手段,難道只能等空汙嚴重時,勸導戴好口罩並避免外出?

台灣的空汙有六成或七成來自境內,以燃煤發電廠、高汙染產業排放及移動汙染源為主。政府相關部門應著手治理空汙源頭,而不是讓老百姓去戴口罩、少出門。不是只要求民眾防範眼前的空汙,而是要解決真正的問題。

我們希望下一代可以呼吸一口好空氣,不知道政府有沒有聽見民眾的心聲?

   
生醫產業成護國神山?言之過早
徐作聖/陽明交通大學科管所退休教/聯合報
賴清德準總統提出的「健康台灣」論壇三月起跑,四月底總結,成大醫學院前院長、賴清德恩師陳志鴻任召集人。這項新的政策措施是否可以為台灣的智能生醫產業注入一股新的能量,甚至發展成為下一個「護國神山」?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曾表示「學電腦的時代已過去,生命科學才是未來」;又說,通用人工智能AGI將在五年內實現,取代九成以上的人工,給了人工智能和生醫產業的肯定。

AI與生醫技術是世界公認的潮流,而在台灣也可能衍生出另類「一人武林」的產業,以接手傳承半導體產業。但生醫產業有別於AI或半導體產業,其供應鏈垂直分工、模組化、標準化、數位化均未發展完成,生醫產業有機會成為下階段的護國神山嗎?

生醫技術是跨多重領域的「實驗科學」,封閉且保守,其科技實證機制及基礎理論尚待開展,而跨領域「知識系統」的建構需要全方位的調整和改造。台灣人對生醫產業有相當程度的誤解,以為生醫技術是以基礎科學為本的學科,事實上生技及醫療健康是典型的實驗科學,跟材料科學、化學類似,是「半」科學。

另外,因生醫背後的跨系統連結、跨領域「共同技術認知」也尚待發展,故實驗科學、經驗法則、臨床數據仍然是生醫產業的核心。而「專業化」技術研發、規模經濟優勢、技術擴散與整合能力、產業鏈治理布建等條件,仍然是產業領導力的核心價值。

生醫技術系統龐大且複雜,專業知識「灘淺池深」,跨越基礎物理、化學、生物、生理和醫藥健康,故跨行/跨領域困難。其十二項人體系統各自獨立卻又互相牽扯,發展模式與半導體或資通訊產業截然不同。前者是重研發、重系統整合、核心能力向外擴散、重服務的產業;而後者的經營模式是以「微笑曲線」為標竿,以產品代工組合為核心,聚焦在全球供應鏈分工與布局、成本優勢、經營效率等。

從產業面來看,台灣生醫產業長期以來強調高品質醫療服務,但其周邊支援產業及子系統,在效率、規模、成本、醫事管制等條件上,均無法達到先進的水準。雖然政府大力推動生醫技術的發展,包括醫療儀器與器材、生技檢測、生技製藥、智能醫療與精準醫療、臨床醫學與生醫統計、健康食品等,但台灣的客觀條件難以滿足產業發展之需,規模太小、產業鏈布局不足、市場狹隘、缺乏品牌優勢等是最大原因。

生醫產業經歷半個世紀的發展,從早年的宇昌、浩鼎,到疫情期間的高端,政府的鑿痕歷歷可見。而具醫學背景的政治人物柯文哲、賴清德,卻少見有任何實質的科技論述。既然生醫產業並「非」以科技研發為基礎,故規模經濟及財政優勢才是致勝之道,這是歐美大型企業及猶太族群縱橫全球生醫界的主要原因,但也是台灣生醫產業揮之不去的「痛」。

台灣生醫產業的生態系統和分工體系尚未完善,未來真有足夠能量來完成生醫產業轉型成為另一個護國神山嗎?賴政府即將上任,希望加把勁在自己熟悉的產業上,當產官學研仍在想方設法蹭蔡政府臨去秋波的「生技餘溫」,或爭取下一階段升官發財的機會,現在稱生醫產業為「護國神山」會不會過早了?

   
斷交怪中國 停電怪動物…
張健常/軍退(台南市)/聯合報
針對立委質詢,堂堂外交部長吳釗燮卻不斷跳針,連說了八次「趕快去告我藐視國會」,深厚底氣當是卸任後行將高就國安會秘書長,哪會把新科女立委質詢當回事?準總統賴清德公布國安人事時,吳表示「這份工作雖然有時令人感到沉重,但能堅守外交部長崗位六年是巨大榮幸」。試問部長任內斷交八國,創下慘烈紀錄,何來榮幸之有?

回頭看看前兩年虧損高達五四六○億元的台電,近年來為了自宮的電業法,大搞風光發電戕害環境不說,高買低賣把老本快賠光了。上月初電價剛大漲十一%,四一五便差點發生分區限電危機,台電緊急以最高每度電十二元的價格向企業購電,猛砸兩千多萬方撐過危機。桃園市更慘,一周內竟跳了十次電,民眾無奈面對「花式跳電」,王美花部長卻說,「大家對於能源政策有不同意見是一回事,但不能因為意見不同,我沒有按照你的意見,我就一定會缺電」,一副賴皮樣。「斷交怪中國、停電怪動物」的政府,老百姓徒呼負負。

五月又逢報稅旺季,掏荷包時想到三民主義「人民有權,政府有能」金句,終究只是國父的建國理想。「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近二千年前的歷史故事竟重現寶島台灣。明儒顧炎武曰:「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若政府視其為非炎黃子孫的「外國人」,自然是不值一哂了。

   
以巴世仇 年輕歌聲期許包容和平
張璉/東華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新/聯合報
自二○二三年十月七日哈瑪斯襲擊以色列,造成嚴重死傷,次日以色列宣戰,採取更激烈的反擊,雙方流血戰爭白熱化,迄今滿半年,仍未見停火跡象。

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結下梁子已有一百五十年。一八八一年流亡兩千年的猶太人,第一次大規模從世界各地回到民族起源之地。廿世紀初,獲英國承諾協助猶太人在有九十%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地區重建「民族家園」。其後,二戰時納粹大屠殺,加速猶太人逃離歐洲重返故土。猶太人終於在一九四八年建國,隔年加入聯合國獲國際承認。然而,以阿衝突、以巴衝突並未因此停歇。

這次以哈衝突,可謂也是對各國角色的盤點,國際互動與角色關係都出現微妙變化,有支持哈瑪斯而大力譴責以色列者,如卡達;有力挺以色列並藉機調整其全球軍力部署者,如美國。一場他國的戰爭,卻折射出國際間各有各的算盤,無不是從自身利益出發,哪裡是為公理正義?近日,以民主法治掛帥的美國,以大批警力逮捕大學校園內反猶挺巴的示威學生,雷厲風行的作法也令人驚嘆。當年香港反送中的暴力抗議,眾人皆知美國在背後的推波之力並不小。

在激烈戰火下,有一群由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組成的青年合唱團,他們有截然不同的歷史與生活經歷,排練時要用三種不同語言,希伯來語、阿拉伯語及英語,卻能融合在一個合唱團,以歌聲唱出對和平與和諧的期盼。創辦人邁卡.韓德勒(Micah Hendler)成立於二○一二年,初衷就是期望透過音樂和傳統合唱訓練,建立一個可以融合不同政治立場的新群體。如今在雙方戰火激烈下,這群以巴的年輕人更是期盼唱出和平之聲。

多年前我去以色列,自是必到耶路撒冷舊(聖)城,該城由以巴各管一半,見到荷槍實彈的巴勒斯坦士兵,也見到虔誠禮拜的猶太人,都在同一個聖城裡,深刻感到以巴之間的恐怖平衡。這群年輕的合唱團員分別來自東耶路撒冷與西耶路撒冷,同在一座城市卻又處於對立的立場,他們無法選擇國家,卻能選擇彼此包容、彼此相愛,通過歌聲、交談與分享,跨越了鴻溝,化解仇恨,療癒受創的心靈,用音樂傳遞和平與希望。

一位巴勒斯坦團員受訪時說,我們原沒有相同的觀點,在合唱團裡交談需要很大的力量與勇氣,而我們無法改變這個醜陋的世界,但我們能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和平。邁卡.韓德勒沉痛的表示,這場戰爭,以巴都不是贏家,只有極端分子獲勝,平民百姓都在承受失敗。

這個世界不缺仇恨、不缺戰爭,缺的是放下仇恨、彼此包容、彼此相愛,雖各有立場、文化、習俗,但唯有愛能包容一切、遮蓋一切。亦期許在台灣的我們,勿因立場不同、理念不同而彼此攻訐甚至仇恨,放下成見、彼此相愛、彼此包容,才能帶來真正的安和樂利,如同合唱時,四部混聲因樂曲而和諧,方能達於悅耳美妙。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蛤?!
趙坤茂/聯合報
日前為澳洲返國的友人接風,席間一道甜點「南北杏仁糊雪蛤」,引發我們對「蛤」的字義思辨。

「蛤」字除了在蛤(ㄏㄚˊ)蟆和蛤(ㄍㄜˊ)蜊的音義不同外,它同時也是台灣相當流行的網路用語。試問友人是否知道它的網路用法,他不明所以,脫口而出「蛤(ㄏㄚˊ)」?而我則因他久居國外,竟然不知此一國民詞彙,也驚訝地說出「蛤(ㄏㄚˊ)」!然後我們為同時說出「蛤」又再「蛤」了一次,恰恰反映了「蛤」是台人常見的口頭禪。

「蛤」是萬用的開頭詞,常用來表達困惑、懷疑、質問或驚訝,藉以向對方指出不清楚或不合理之處。例如,聽不清楚時說「蛤」,是請求「再說一次」;有聽沒有懂時說「蛤」,是表達「請用其他方式解釋看看」;知道對方有聽沒有懂時說「蛤」,是透露「很驚訝你居然不懂」…。於是大家就這樣蛤來蛤去,蛤成一團了。

隨著網路詞語的多方演進,「蛤」字近年來廣受台灣網民喜愛,其榮景可說是網海無處不飛「蛤」。究其原因,除了該字的用處多元外,個人認為還得歸功於「蛤」讓人聯想到靈敏生動的蛤蜊。兩枚蚌殼的開開合合,像不像我們對話時的張嘴閉嘴呢?當兩枚蚌殼全面張開時,像不像我們聽不清楚時把雙掌緊貼雙耳後面呢?而當蛤蜊吐沙時,是否如同我們驚訝時的「吐槽」呢?

其實,「蛤(ㄏㄚˊ)」的讀音並非台灣所專用,它也是世界通用語音。我們知道語言間本就存在許多差異,例如我們說「狗」,英文是dog,日文是inu,德文是hund,法文是chien。大約十年前,三位歐洲學者發現讀音似蛤(ㄏㄚˊ)的「Huh」這個音詞(或其音似詞)似乎存在於五大洲的多種人類語言中。例如當一個人沒有清楚地聽到某人剛說的話時,它是對話間的修復啟動詞。他們推論它是一個普遍使用的字詞,並觀察到「它滿足了所有語言一個共有的關鍵需求—有效地發出聽覺和理解問題的信號。」該項研究著實有趣,在二○一五年時獲頒搞笑諾貝爾文學獎。

「蛤」的日語讀音是hamaguri,取「□」(hama)和「栗」(kuri)的合體音,猜想這是因為蛤蜊看起來就像是散落於海濱的栗子。該日語讀音正巧讓蛤蜊的蛤(ㄍㄜˊ),與另一讀音的「蛤蟆」(hama)產生連結。無巧不成書的是,「蛤蜊」的閩南語常說成「蚶仔」,唸起來恰恰與日文的hama不謀而合。

「蛤」另有一種台語讀音為kap,例如「文蛤」唸成b□n-kap。宜蘭早期被稱為「蛤仔難」,唸起來就近似後來我們熟知的「噶瑪蘭」(Kavalan),其名稱源自於世居蘭陽平原的原住民「噶瑪蘭族」。

還記得「蝦蟆」也作「蛤蟆」嗎?「蛤」的另一孿生同音字詞是「蝦」。因此,如果我們在網海裡老是瞧見海鮮總動員,千萬不要大驚小怪。

筆者是文字學的門外漢,論述不甚考究,但望諸君見諒,閱畢就一「蛤」置之吧!(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顧立雄艱險的國防之路
胡瑞舟/台灣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聯合報
賴清德即將就職,新首長名單公布,其中顧立雄出掌國防部被視為亮點,但也引發最多議論。他以常勝律師嶄露頭角,先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再獲延攬擔任黨產會、金管會主委及國安會秘書長。未服兵役,卻將成為國防部第七位文人部長。

顧立雄亨通官運,最大關鍵在深得蔡賴信任。賴清德甚至強調,以當前局勢,顧立雄是國防部長「不二人選」,對其寄予厚望。

當前局勢兵凶戰危,顧立雄的新職,凸顯賴清德對兩岸情勢有不同解讀。顧立雄在國安會祕書長任內襄助元首統籌國防及推行軍隊改革,國防軍事現況卻仍存在諸多重大挑戰;顧部長主掌兵符,必須匡補國安遺漏,減少試誤過程,縮短學習曲線。四件要事攸關成敗。

首先,做為深獲倚重的部長,藉由客觀深入了解兩岸相對戰力,很有機會在關鍵時刻發揮影響。歷任參謀總長和軍職出身部長,或礙於軍人形象和軍種定見,或基於不符科學實證的推理,不無夸夸而談如何境外決戰、灘岸殲敵、重層嚇阻,乃至拍胸奉陪到底或描繪台灣勝算者。文人部長沒有包袱,較能產生台海防務的軍兵種適當配比,還能以軍隊實情對三軍統帥如實相告,精進國安決策。

第二,顧立雄說會戰戰兢兢與專業的國軍團隊合作,打造現代化軍隊。國軍最需要的能力之一,其實就是專業化。軍人信念與教育訓練,未強調專業化。政黨政治下的政府,常見政務官愈來愈像事務官,事務官愈來愈像政務官。顧立雄入主國防,日常公務行政都待摸索,以便融入龐大體系。相對而言,深知升遷仰仗部長的事務官們,也有逢迎政務官立場的傾向,結果就是真才實學者靜默不語。有人認為顧部長肩負「軍中文革」任務,民眾期望看到的,應屬軍隊文化和軍事專業化的良性轉變。

第三,台灣防務面臨兩難:跳脫舊思維,找到新方向。預算不等於戰力,國防軍力的盲點恆為究竟多少才夠?新舊如何取捨?改弦更張影響深遠。蔡政府前後任期國防預算翻倍,軍購清單琳琅滿目,卻有總額超過一八○億美元的各類武器裝備遲未交付;國防部未訂罰則,束手無策。顧秘書長在國安會參贊戎機,何能容忍如此訂約?有何匡補妙方?

第四,黃埔建軍百年,最近才有人提醒「三軍作戰缺乏共同圖像」。國安會從未訂頒指導國防建軍的「國家安全戰略」,國軍卻從來不乏運作之道。國軍高喊了幾十年聯合作戰,卻連聯合作戰指揮參謀學院都未創建。國防部不思如何整合各作戰區聯合作戰,卻病急亂投醫成立濱海作戰指揮部。有人提議要有終戰指導,但涉及開戰指導的「交戰規則」,國防部卻於年前才訂出,三軍各部隊長時期遇突發狀況,都需逐級請示部長定奪。至於規範如何遂行戰爭的武裝衝突法,國防部或也置之高閣多年。

兵者國之大事,戰場狀況瞬息萬變,和平戰爭懸於一線。邱部長夜不能寐,顧部長寢食難安,絕非眾所樂見。期待才思敏捷、舌戰群雄的顧部長,帶來國防軍事轉型,和緩台海緊張情勢。

   
台版密戰 外交洩密或箝制言論?
雷挺/貿易業(新北市)/聯合報
一九七一年,美國五角大廈對越戰的研究報告遭洩露,這份報告指出,美國政府明知打不贏越戰,卻還是派美軍去送死,只為了避免美國戰敗的羞恥。

取得密件後,紐約時報刊登在頭版,當時的尼克森政府取得聯邦法院禁令禁止紐約時報繼續刊登,但取得密件的華盛頓郵報卻決定捍衛新聞自由,在明知政府會大動作處理的情況下刊登,而後其他媒體陸續響應。

電影中,湯姆漢克斯飾演的班布萊德利總編輯的一句話深深打動我:「如果我們不刊登的話,這份報紙會名譽掃地,大家會知道我們握有文件,我們什麼都不做代表什麼?這代表我們害怕,我們會輸、國家會輸,尼克森會贏!尼克森這次會贏、下次也會贏、以後也會贏!因為我們太害怕。只有出版才能維護出版自由。」

梅莉史翠普飾演的華盛頓郵報老闆凱瑟琳葛蘭姆,也賭上整個報社的未來,毅然決然反抗政府的新聞箝制。這是號稱民主先驅的美國,在一九七一年發生的事情,然而時至今日,二○二四年,台灣的媒體是否有這樣的風骨?

當部分媒體成了以國家資源為賺錢手段,而非捍衛新聞自由、監督政府責任,甚至連媒體監督機構的人事安排都能伸手時,對比一九七一年的美國,什麼叫民主倒車?這就是民主倒車!

近期有立委質疑外交部金援政策有問題,而提出相關資料,然而我們的政府卻顢頇到連洩密還是造謠都搞不清楚。

退一萬步來說,即便那是洩密,引述電影中的台詞「我們什麼都不做代表什麼?這代表我們害怕,我們會輸、國家會輸,執政者會贏!執政者這次會贏、下次也會贏、以後也會贏!因為我們太害怕。」

一九八六年十月七日,在凱瑟琳葛蘭姆的專訪中,故總統蔣經國宣布解嚴。

   
「熱死了」別只會說It's hot. 8種「酷熱」的英文說法一次學會!
表示「熱死了」,如果只說"It’s hot." 較難表達出炎熱的程度。要更準確地表達炎熱的程度,可以使用一些形容詞來增強表達力,讓別人更清楚地了解你所描述的天氣有多熱。除了「天氣炎熱」的英文說法,也一起學跟炎熱天氣相關的實用單字。

《超危險警探》用失憶的方式重新檢視過去
電影是從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主角視角來看,觀眾跟主角一樣,對這件兇手即將被處死的案件一無所知,和主角一起慢慢挖出當年的狀況。一層一層剝下去,一個發現再接一個發現,就懸疑性來說,《超危險警探》還不錯,畢竟是改編自小說,有一定的可看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