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執政八年,適逢國際形勢丕變,美國發起對中國大陸的新冷戰,連帶使蔡政府「撿到槍」,不斷以「國家安全」之名行違反人權、民主之實。對內而言,民進黨更以「轉型正義」之名,強力打壓其他政黨,以鞏固自己的權力基礎。蔡英文用於「抗中保台」的工具多如牛毛。除各種結合行政資源的大內宣、大外宣,又動輒指控對政府的批評是「假訊息」及「認知作戰」。蔡政府更將《社會秩序維護法》的「謠言罪」用到極致,因此被調查懲處者,多達過去的數十、數百倍,產生違反民主真諦的寒蟬效應。
蔡政府宣稱為了「國家安全」,建立民主防衛機制,不斷推動限制民主和人權的修法。「國安五法」的修訂和《反滲透法》的立法,無一不以抽象概念制定罪責,使人民的言論和人身自由大受框限。今年大選,最高檢檢察總長邢泰釗即對偵辦《反滲透法》案件下指導棋,全台檢察官大辦「村里長接受大陸招待赴陸旅遊」。這類政治指導辦案事例,過去八年層出不窮,導致許多錯假冤案。二○二○年大選前港商向心夫婦遭控涉共諜案,即是假國安之名迫害人權的經典案例。
蔡政府卸任前,民進黨立院黨團更藉「國會改革」之名,欲將立委、縣市議員等民意代表擴大納入赴陸管制名單。儘管此法被在野黨擋下,但民進黨以國安為由,將威嚇與管制異議的權力黑手伸向立法院的行為,昭然若揭。
蔡政府也以「轉型正義」名義推動一系列修法。尤其《不當黨產條例》和《促轉條例》兩項立法,大肆為行政機關擴權,假轉型之名,跨越黨政分際,破壞分權原則。依此二法成立的「不當黨產委員會」和「促轉會」,兼具行政權與司法權,且溯及既往,可逕自認定「不當黨產」及「司法不法」,成為「行政獨裁」。國民黨首當其衝,不僅黨產歸零,甚至被追討莫須有的「不當所得」,瀕臨破產。不當黨產會更將黑手伸向救國團、婦聯會,貼上「國民黨附隨組織」標籤,重手抄家。南非大主教屠圖曾以「真相與和解」做為轉型正義的目標,但民進黨的轉型正義到頭來,只是追殺異己、政治復仇而已。
蔡政府「轉型不正義」的事例,遠不止如此。原屬民間社團法人的農田水利會,遭強行收歸國有,人事改為官派,其所依據的《農田水利法》同是行政專斷思維的產物,目的在控制水利會系統的選票。其他如將政黨由「低強度管理」改為「高強度管理」的《政黨法》、可以將民間財團法人收歸國有的《財團法人法》,率皆如此。《財團法人法》還曾發生教育部欲收回《國語日報》的鬧劇。
「轉型正義」另一要務是全面「去蔣化」,造成社會對立。促轉會雖已解散卻陰魂不散,蔡政府下台前還強行推動軍中轉型正義教育,要求拆除兩蔣銅像、遺像;賴政府用曾為不當黨產會創會主委的顧立雄當國防部長,也被質疑是否要將軍中轉型正義蠻幹到底?但挖掉建軍根源,造成軍心不穩,民進黨真以為抹除黃埔精神,中華民國國軍就會「轉型」成台獨黨軍嗎?
諷刺的是,國際的「民主指數」,台灣排名卻大幅躍升,恰與國內威權民主走勢背道而馳。其原因,無非是在國際「反中」的背景下,台灣被當成大陸的「對照組」罷了。
民進黨首次執政,陳水扁的貪汙洗錢,將「民主進步」一詞染成貪腐黑缸。第二次執政,蔡英文利用國家機器替民進黨操作政治目的,則讓「民主倒退」成為現實。國家安全、轉型正義的保護傘,遮住太多弊端,引起民怨;民進黨下一個四年,還要走在這條路上嗎?(系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