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勞保改革的方向,新任勞動部長何佩珊表示,「撥補就是改革」,等於宣示未來四年,勞保就只能靠政府每年千億元以上的撥補,來勉強撐過難關,賴政府的勞動部,仍將和蔡政府八年一樣,不可能有任何的積極改革。這種本末倒置的政治考量,馬上引發社會極大的反彈。
於是,何部長進一步解釋,上任「不是來砍勞保給付的」。勞保改革應該更多元,而非「從瘦鵝上拔毛」,應從「開源」著手,例如延後中高齡就業、讓家庭看護工納保,就可有新的納保人口出現。雖然從一開始的「不作任何改革」,在試試水溫發現社會反應不佳後,改為願意從「開源」著手,但降低給付的「節流」,顯然仍不在改革的選項之內;在行政擔當上仍有「避重就輕」的問題。
何部長首先應該重新閱讀2017年國家年金改革規劃方案(簡稱年改方案)。該方案針對勞保改革的開源、節流,提出以下幾個重點建議:
一、延後退休:勞工請領年齡依現制於2018年提高為61歲,其後每二年提高一歲,於2026年提高至上限65歲。愈晚退休,繳納的保費愈久且愈多,有開源的效果;愈晚退休,領取給付的期間愈短,就有節流效果。
二、保險費率2018年起每年調升0.5%,於2023年檢討是否整併勞工退休金。如經檢討仍無更佳方案,且經精算未來20年保險基金餘額不足以支應保險給付,其後每年繼續調升1%至上限18%(2028年)。顯然提高費率是最主要的開源手段。
三、給付方面:所得替代率與年金給付率暫不調整;年金給付之投保薪資計算標準採計期間,方案實施後第一年按最高60個月平均計算,之後每年延長12個月,調整至加保期間最高180個月平均計算,具有節流效果。
後續的2018年2月「勞保年改財務評估報告」指出,若改革方案於2018年1月1日施行,相較於當時的現制,勞保基金收支逆差年度由2018年延後至2020年,基金用罄(破產)年度則由2027年延後至2036年;2036年勞保基金累積餘額,從原來推估的負4.5兆,減幅高達97%。該財務評估的總結指出,整體來說,「如採改革方案,財務確見改善」;但若改革方案「愈晚施行,財務改善效果愈差」。
蔡政府八年來根本就沒有進行勞保改革,結果財務狀況加速惡化。勞保的收支逆差的「死亡交叉」提早在2017年就出現,而且連續七年遞增,加速了破產年限的到來;潛藏債務(未來50年應計給付現值扣除已提存責任準備)去年底累積達13兆元。透過2,670億元的撥補,也只讓破產年限勉強延後兩年而已。
因此,建議勞動部,不能沉溺於依賴稅收超徵才有的撥補,畢竟未來稅收不可能連年超徵;必須積極地採取「更多元」方式改革,先落實年改方案的開源、節流方案,以免勞保的財務危機惡化到後任政權無以救回的地步。
延長退休年齡具有明顯的開源及節流效果,因此不應以2027年提高到65歲為上限,可再提高,並給予附加給付的方式,鼓勵延後退休。勞動部計算的勞退加勞保的所得替代率,目前在58%至68%之間,高於國際平均的51%,因此年金給付之採計期間,應該每兩年拉長一年,調整至加保期間最高180個月計算,以溫和方式適度減少給付。
勞保投保薪資上限,2016年起雖調高至45,800元,仍然嚴重偏低,影響勞工的年金給付額度及勞保收入。未來可以將投保薪資上限大幅調高,讓高薪勞工繳納更多的保費挹注,但所得替代率遞減,可以節流,從而改善財務。
此外,勞保的保費偏低及確定給付制,是財務惡化的關鍵原因。因此,保費的上限不應以12%為限,可再每三年緩增。何部長所提的「家庭看護工納保」,如果不改為確定給付制,短期雖可增加收入,但長期增加支出的問題仍然發生。改革要有決心和魄力,雙管齊下來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