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上班族e周刊】不但有職場求生法則,更幫你補強不可不知的勞工權益,讓你成為內外兼修的快樂上班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5/31 第572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福建艦去哪了?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才兩周,賴清德就快把台灣這部車操垮了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健保改革第一箭 取消補充保費上限
民意論壇 監控人民 民主進步最大諷刺
學太陽花 青鳥行動反變鬧劇
公糧保價收購 別簡化成政治角力
王義川言論 真假皆涉不法
罰寫千遍...嚴師與霸凌一線之隔
課綱破洞多□不補怎網魚
國中會考 應增簡答題、申論題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福建艦去哪了?
黑白集/聯合報
中共兩天圍島軍演看似結束,卻餘波盪漾。這兩天,福建艦的蹤影成了全球聚焦目標。它在圍島軍演第一天出海進行第二次海試,卻未公布海試區域;其後一張衛星照片躍上微博,顯示它跑了老遠,竟現身黃海海域。

福建艦去哪了?頓成一道熱門謎題。當人們驚疑未定,另一張遼寧艦與福建艦同框的衛星照片又補上:遼寧艦在渤海灣內,福建艦則在遼東半島外海。福建艦遠航黃海海試,幾近實錘!

福建艦性能卓越,若真如陸網揣測,到此海試是為要接收艦載機,並與遼寧艦操演跨甲板著艦;那代表北京看壞台海形勢,趕超海試進度,急著要它入列海軍。但台灣卻打開大內宣模式,除了誇稱F十六軍演時鎖定共機,國安局到立院報告更說軍演只為恫嚇、非為啟戰。

如此自我麻醉,堪稱曠世奇葩。軍演若真只為恫嚇,那東部戰區司令就算不切腹自殺,也該撤職查辦。因為軍演之後,台股屢破歷史新高,共軍大費周章搞軍演,連個小孩也沒嚇哭,還不該謝罪?

明眼人便能看穿,這不是演習,而是攻台的實操。北京早就參透,物理實力才是統一真正憑藉。福建艦的去向所以挑動神經,就在於它是美中軍力反轉的起點,而賴清德將親眼見證它的成軍。要問的是:當下一艘核航母下水時,執拗的賴桑還要喊「互不隸屬」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才兩周,賴清德就快把台灣這部車操垮了
社論/聯合報
賴總統上任第一周,即挑起解放軍台海軍演,和一場針對在野黨的國會內戰,民主國家恐無人能比。他的就職演說,違反承諾推翻蔡英文路線,宣示兩國論,使台海軍演常態化。他更在就職前下達「反守為攻」令,發動暴力杯葛國會改革,壓制在野監督執政。賴清德忘記了元首角色,選擇以黨主席身分帶領民進黨衝撞在野黨,搞得國政及社會氛圍一團紛亂。

台灣歷經大選內耗,好不容易得以喘息。而中國大陸體認民進黨將長期執政,透過馬習二會釋出善意,放寬兩岸對話條件,並為兩岸觀光打開小門試風向。民間期待兩岸出現轉圜,為經濟注入活水,豈料事與願違。賴總統不僅折斷橄欖枝,執政黨甚至指控藍白受習近平指揮,要利用國會顛覆政府。執政者拿國家安全當政爭工具,對外引戰,並對內開砲。

外界原不解賴總統為何急向對岸攤牌,直到目睹民進黨全力杯葛議事,柯建銘更聲稱「習近平占領主席台」,人們這才了解:抗中保台戰術又來了。對比蔡英文利用太陽花、反送中擴大民意基礎,賴清德面對習近平笑臉迎人,卻主動踩紅線升高緊張,企圖扳回民意支持。

近來若干民調稱賴清德支持度超過四成,這並非他治國有道,而是仇恨動員所致。少數總統拿不出新政,卻高掛戰牌,把人民望治心切的期待都拋在腦後。民進黨否認立院外的陳抗是黨部發動,但主辦者卻囂張嗆警,「難道要我撂中央黨部派人來」,威脅警方擴大封路。群眾夜裡即興開趴烤肉,妨礙台大兒童醫院安寧,警方甚至不敢處理。如果民進黨不是亂源黑手,公權力為何如此軟弱?

五二○前後,國內外事故不少。例如,中捷出現模仿鄭捷的隨機殺人事件,家屬證實凶手有特定政治動機;新竹豪宅火警燒死兩名打火兄弟,高樓救災竟要靠民間的吊車協助。同一時間,鄰近的日韓和中國舉行峰會,重啟三國自貿協定談判,但兩岸ECFA卻面臨叫停。台灣社會並非高枕無憂,人民需要政府補強很多保護措施。就連軍方,正面臨嚴重兵源不足,還傳出飛行員寧可賠錢也要提前退伍。但賴總統的思維卻偏向「賴主席」心態,對在野黨打壓,對民生大事漠然,他忘了自己是兩千三百萬人的總統?

賴清德時代的開場,竟是一幕本土意識形態鎮壓異議者的場景,令人不安。他的人設變成「衝組」,雖收服黨內派系,卻少了蔡英文處理國際事務的「可預測性」。綠委的暴衝表現,使賴政府披上「八家將」形象;加上菜鳥內閣,無法讓人看清賴總統要把台灣帶往何方。賴清德難道不怕,如此粗魯的治國開場,將把整部汽車的導航、機件和方向盤統統操壞?否則,怎會魯莽到不顧兩岸和平,又煽動群眾去包圍國會,這能贏得民心嗎?

自李登輝以降,歷任總統都謹守憲法維持現狀,以維護民主和團結為要,深知這是國家持盈保泰的最佳選擇。但賴清德不計後果,一心逞威,撒下動亂因子。蔡英文在五二八國會大戰前夕打破沉默,藉愛貓名義發文「在新抓板上想睡又醒,好像掛念什麼」,頓時有數千人留言追憶當年。這些弦外之音,令人沉重。

如果賴清德不懂人民的「掛念」,那天美國眾院議長麥考爾的記者會發言也很有啟發。他提醒,「有些紅線必須小心不能跨越,否則將導致災難性的戰爭」。麥考爾指的是中國,但賴總統更要戒慎,不可為了掩飾治國無能亂打仇中牌。說到底,台灣禁不起亂,一旦政經脫序,敵人就會趁虛而入。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健保改革第一箭 取消補充保費上限
社論/經濟日報

健保補充保險費自2013年開徵至今已滿十年,最初設計的目的是針對民眾經常性薪資所得以外的六大項收入,包括:股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收入、高額獎金、執行業務所得和兼差收入。此舉旨在擴大徵收範圍,增加健保財源,提升國民的醫療品質。

儘管初衷是為了健保的永續發展,但實際的財務幫助卻極為有限。數據顯示,近五年補充保費占健保總額的比率僅在6%至9%之間,即便在2021年費率由1.91%調高至2.11%,最高占比也僅有2022年的9.06%。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政府雖然努力支持每年健保總額預算的增長,但仍無法滿足民眾日益增加的醫療服務需求。根據主計總處的資料,台灣的貧富差距在未計入公司名義持有資產及海外資產的情況下,已達67倍之多,因此需要經濟較優勢的群體多為全民健保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現行補充保費的六大徵收項目並未進行細部區分,導致有些項目偏向勞務所得,有些則偏向投資獲利。例如,股票股利、利息所得和租金收入較屬於投資獲利,且現行課徵對於這三大項有1,000萬的上限,換言之,超過1,000萬的收入也只算1,000萬。

因此在現行制度下,補充保費會出現去年某名人領取80億股利,但因有上限,他僅需繳納1,000萬的2.11%,即21.1萬元。許多傑出企業家與經濟優勢群體對國家社會充滿關懷,願意為台灣健保永續發展付出,但目前的徵收制度反而使一般民眾實際付出的補充保費費率遠高於經濟優勢群體,給人劫貧濟富的感覺。因此,健保署應考慮取消目前的天花板上限。

此外,一般上班族經常性薪資的健保費率為5.17%,但現行補充保費費率僅為2.11%,這也可能加劇民眾的不公平感。經濟優勢群體通常有較高比例的收入來自非經常性收入。為了扭轉劫貧濟富的情況,健保署應考慮讓經濟優勢群體的補充保費費率調到上限6%,讓有能力者多出力,共同打造健保的永續發展。

當然,在補充保費的徵收範圍內,也涵蓋了經濟較弱勢的勞工朋友,常見的例子是需要下班後再兼差打工的人。為了更加保護社會上經濟較弱勢的群體或剛出社會的青年朋友們,補充保費的徵收下限可以考慮適度提高。舉例來看,如果將現行股利課徵的下限從單筆20,000元拉高一倍到40,000元,今年最熱門的上市申購產品—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本來試算是民眾只要購買278張以內都免課徵補充保費,瞬間就放寬到500張,相信如果政策能將下限拉高應當能讓一般民眾立刻有好感。

此外,如果民眾真的屬於經濟較弱勢群體,在8.5%可抵扣稅額之下,股利收入還能享有退稅的好處。當然,新內閣甚至應當勇於改革將現行單筆給付改成採年度結算的家戶總所得,真正從家戶總所得來照顧經濟較弱勢的族群。

全民健保於1995年開辦,初期的論量計酬支付制度因嚴重虧損,後來改為現行的總額支付制度。今年的總額預算為8,700億元,為了控制在這一總預算內,所有醫療服務點值都打折給付。這也導致了一系列的醫療挑戰,包括平均壽命增長放緩、新生兒死亡率偏高、癌症存活率較低以及偏鄉醫療資源缺乏等,醫療品質落後於許多已開發國家及亞洲主要競爭國。

從財政角度來看,補充保費的比例雖然有限,但若能合理讓經濟優勢族群付出較高費率,將能使健保改革跨出重要的一步。特別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未來的醫療需求 只會增加,我們需要更強大的財政支持來應對。

總體而言,補充保費的改革需要考慮各方利益,特別是經濟較弱勢的群體。他們的負擔應該減輕,而經濟較優勢的群體應該承擔更多責任,以確保全民健保制度的長期穩定與永續發展。

   
民意論壇
監控人民 民主進步最大諷刺
陳林生/廣編文案(高雄市)/聯合報
一九九八年美國電影「全民公敵」,影片情節為美國國家安全局探員,透過電子科技監控系統,掌控人民行蹤的驚悚過程。那是一部商業娛樂電影;取名「全民公敵」,寓意民主國家如果非法監控人民,終將成為全民公敵。

日前立法院前聚集抗議群眾,民進黨政策會執長王義川說出聚集群眾的年齡、性別等樣態,且拿來與前些時日參加其他群聚活動的民眾作類比分析。

現今電子科技進步神速,有關單位運用電子器材,取得群聚活動參與者的個資不難,然而這些相關資料,由民進黨黨職人士以爆料的方式對外公開,讓人毛骨悚然。國安局與警政署出面撇清,說明公部門並沒有參與這次資料蒐集作業,但換個角度言,更讓國人覺得不可思議;難道民進黨內有專責的監控組織,準確掌握國人生活動態並作出精準的數據分析?

現今道路交通在重要路口都設有錄影設施,在發生意外狀況時,確實發揮了很大功效;例如交通事故的責任釐清或追緝嫌犯蹤跡等等,然而要調閱監控影像勢必要透過合法程序。王義川無論是有心或無意的透露手機監控訊息,這個監控民眾的事實,誠然是對「民主進步」這四個字的最大諷刺。

   
學太陽花 青鳥行動反變鬧劇
范谷凡/研究助理(新北市)/聯合報
馬克思的名言:「歷史總是在重複自己,第一次是悲劇,再一次就變成了鬧劇。」同樣地應驗於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與驟然落幕的「青鳥行動」。

太陽花學運的議題操作,以悲壯的姿態成功的連結世代正義,故能在年輕族群形成跨越黨派的動員。

而青鳥行動基本上仍無法回答「民主代議政治由國會多數代表人民監督政府」的對立命題,並未產生具備更高正當性的論述,等同於民進黨支持者對社會多數進行意識形態的對抗。

另一方面,太陽花學運面對的是一群LKK立委,學生因而得以運用新媒體發揮前所未見的影響力。但十年後,當其所抗議的對象本身也是「網紅型政治人物」時,青鳥行動則無法展現數位傳播的優勢。甚而當整個青鳥行動現場成為對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羞辱、諷刺、人身攻擊的創作大會時,事實上反而為黃國昌本人建立更高的聲量。

最後,「青鳥行動」其名,取材於原住民神話:「遠古時阿里山曾歷經大洪水襲擊,族人翻越山嶺避難卻丟失火種,勇敢的台灣藍鵲叼著火種,拯救了又冷又餓的族人」。但對於絕大多數的國人而言,這樣的文化號召仍感到既遙遠又陌生,凸顯了本土化教改迄今逾卅年,效果仍十分有限。

   
公糧保價收購 別簡化成政治角力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聯合報
國內公糧收購價已凍漲十二年,國民黨團日前於立法院會建議調高公糧收購價到卅四元,該案已逕付二讀通過,卻引發外界議論,指為「政治凌駕專業」。關注焦點應在該收購制度該不該廢除,其次才是該不該修正、該不該調高及有無相關配套;若只將其簡化成該調高多少的政治角力,將不利台灣稻米產業的長遠發展。

早期不少國家(如日本、歐盟、南韓等)也採行保價收購措施,在面對國際規範約束、產業發展及需要之下多已改絃更張。例如日本政府在建立完全的價格市場機制後,改依循市場價格購買庫存米;泰國原是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後因提高稻穀收購價格,使其稻米產量大幅增加,庫存量激增,同時也使其國內稻米價格攀升,反失去國際市場價格競爭力,原最大稻米出口國地位被印度和越南超越,農民收入未增反減。全球目前僅台灣實施稻穀保價政策,是否還需要透過公糧保價收購制度來提高農民種稻意願、增加稻作產量,確有必要檢討評估。

依據市場供需和價格法則,隨著國人飲食習慣轉變,國人消費稻米的數量已大幅減少(二○二二年,國人每人每年消費白米數量四十三公斤,較二○一一年的四十四點九公斤減少百分之四點二),供過於求導致市價偏低,故農民繳交公糧意願高,實際收購數量及經費經常超支,國庫負擔反增。政府曾於二○一一年將公糧收購價格調高(每公斤廿一元升至廿六元),造成稻作面積從前一年的廿四萬公頃增加為廿七萬公頃、稻米生產自給率超過百分之百,且公庫存量暴增。

國內實施保價收購確實存在重量不重質、經常超收、國庫負擔增加、水土資源分配失當、對消費者不利等諸多問題。對於是否應調高收購價格、調高多少,需考量四個因素:

一、必要性。比較二○一一年(最近一次調價年分)與二○二二年的稻穀「名目生產成本」變動(是以當年的價格計算生產成本)和「實質生產成本(是以基期的價格計算生產成本)出現了不同結果。另由於政府目前仍高度保護稻農,故即便國際米價不到國內蓬萊米價的三分之一,稻農仍有誘因生產,調高收購價格非唯一選項。

二、公平性。目前繳交公糧的數量雖只占總產量的三成,其他由民間糧商採購,故僅提高公糧收購價格,對於不繳公糧的稻農並不公平,應將自營商收購價格的可能變動一併考量。

三、排他性。政府每年編列收購公糧之預算高達百餘億元,若隨意調高收購價,額外支出的經費是否會對其他計畫和經費運用產生排擠效果?是否降低農民種植其他穀物的意願,反而不利於提高雜糧作物的自給率?顧此失彼。

四、有無配套。國內稻米產業需要有整體考量和適當的配套措施,包括推動稻米智能化生產、嚴格實施生產及品質管控、稻米相關資訊應即時公開透明,與現行的「稻作四選三」、大區輪作、大糧倉計畫等更精進結合,建立完整的價格市場機制,調整收購數量等,來維持供需平衡。

台灣社會瀰漫民粹氛圍,客觀公正探討有關農民福利、補貼、救助等措施的空間早已限縮,加以政客只需動口,費用卻由全民來埋單。短多長空、過度討好的結果,很可能讓農民失去應有的積極性,終將斷送台灣農業的競爭力和未來!

   
王義川言論 真假皆涉不法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教授兼主任/聯合報
民進黨政策執行長王義川於政論節目直言,可用手機訊號定位分析出青鳥行動的群眾年齡層,並稱二十到四十歲占約六成,且與先前五月十九日於民進黨外的群眾,甚至民進黨選前之夜的造勢活動,皆屬不同類型之人,致引發國家監控之疑慮。而不論此等言論,是真、是假,實皆涉不法。

關於個人手機的使用者姓名、身分證及手機號碼、地址、通信時間、使用長度、位址、服務型態、信箱或位置資訊等,依據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三條之一,屬通訊自由權之保障範圍。故若要向電信業者調取此等資料,就必須遵守法定程序。如依通保法第十一條之一第一項,檢察官偵查最重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有事實足認通信紀錄及通信使用者資料於本案之偵查有必要性及關連性時,除有急迫情形不及事先聲請者外,應以書面聲請法院核發調取票。又司法警察,依據同條第二項,則是在有犯罪蒐證之必要時,先經檢察官許可後,再向法院聲請調取票。

而國家情報機關,為蒐集境外敵對勢力之情報,依通保法第十一條之一第八項,亦可向電信業者調取通信紀錄及使用者個資,雖無庸事前經過法院同意,條件較為寬鬆,但必須明確載明所涉法條、種類、理由與執行機關等,以備事後的司法審查。至於公務員,依通保法所取得的手機使用者個資,絕不能為目的外使用,若洩漏給他人,依通保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則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非公務員因業務知悉而洩漏者,依通保法第二十八條,亦可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電信業者,在無法院的調取票或情報機關的申請書下,基於商業或人口流動統計等之目的而提供給公、私機關者,就必須是去識別化的資料,即不能給個別使用者的具體個資。若有違反,依通保法第二十五條,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甚且有營利之意圖,還可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至於一般人,無論是接收到合法或非法的通信者資料,若加以洩漏,除涉通保法外,亦觸犯個人資訊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一項,即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洩漏個資罪。

也因此,就民進黨政策執行長王義川所言,其所接收的資訊,可以得知手機使用者的年齡層、性別,甚至在不同日之民眾,是否屬同一群人,皆已侵及隱私與通訊權的最核心領域,實非可等閒視之。故檢方自當查明此資料之來源及其合法性,以來判斷如此的言論,到底是真有其事、抑或是信口開河。

若最終,檢方以當事人之言論係依不涉個資的流量統計及自我觀察所得出之結果,來為不起訴處分,但仍會涉及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六十三條第一項第五款,即散布謠言致生公安的秩序罰問題。至於播出此節目之電視台,亦會涉及衛星電視廣播法第二十七條第三項第四款,即製播新聞違反事實查證致損害公益之行政罰。只是關於所謂真實、客觀、公平等查證原則,因屬不確定的法律概念,處罰與否,卻又繫於主管機關,即NCC的內在意志。

   
罰寫千遍...嚴師與霸凌一線之隔
游龍吟/教育工作者(新北市)/聯合報
基隆市有老師對犯錯同學施以罰寫一千遍的處罰,讓學生產生排斥,這懲處的確失當了。基隆市教育處表示,教師的管教不能讓學生陷入文字牢籠;市長謝國樑也表態,罰寫內容要合理可行。

基隆這起校園親師衝突,如果只是「個案」則無須贅述;這類的親師衝突,如果老師的後果只是被「申誡或記過」,筆者也不須「振聾發聵」,大聲提醒其他老師們。因為「校園霸凌防治準則」已經修訂,近日南部有老師認為自己在「管教學生」,家長卻認為老師在「霸凌學生」,鬧上法院後老師先慘遭停聘、後遭解聘,令人遺憾。提醒老師們,即使自己有滿腔熱血在教育,也要慎防自己誤觸當今法規,甚至失去教職。

其次,老師管教學生,要符合「教育意義」也要符合「比例原則」。筆者在第一現場觀察,常有學生不願罰寫,老師處以罰寫後,學生第二天還是沒寫完,老師又可能把「處罰再加倍」以儆效尤。偏偏罰寫愈多次,學生愈是寫不完,導致原本只是罰寫十次,經過一星期七天後,罰寫「十次」變成罰寫「一二八○次」,家長當然會憤怒,老師管教學生,演變成校園的親師激烈衝突。

其三,校園的親師衝突,很容易從「教育事件」演變成「法律事件」,教育工作人員必須慎之戒之。老師在懲處學生時,即使動機良善也須謹守法規,以免誤觸法網甚至失業。

教育應重正向輔導,「友善校園」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學校為本位,而非以老師方便管教為核心;強調的是尊重、關懷、同理、包容、安全等意涵,這是時代趨勢,也是教育的核心價值。老師千萬別再以過時的「嚴師出高徒」自詡,這常會誤踩法律的灰色地帶,除讓老師工作不保,更可能造成對學生的永久傷害。

   
課綱破洞多□不補怎網魚
賽夏客/資深教育工作者(苗縣頭份/聯合報
關於十年一次的課綱修訂,新任教育部長鄭英耀在首次部務會報上表示:「法律沒有明文強調每十年課綱要改一次,一一八課綱實際上不存在」。我認為這是他個人一廂情願的看法,無視當前教育已然百孔千瘡,也沒全盤了解當今各級學校教育的困境。貿然說出這句話,恐怕要背負因循苟且或故步自封的罵名,也是不負責任的輕率。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說這句話連一把火都嫌多餘,不是這樣嗎?教育是國人基本權利與義務,課綱是指導教育發展的方向,人人都很關心,不是一個人說了算。面對瞬息萬變的大時代,今是昨非或昨是今非屢見不鮮,都得滾動式修正,何況是十年的大環境變動?雖然課綱修訂不必然要大刀闊斧、矯枉過正,但也要與時俱進,才能讓英才立於不敗之地。

先說為人父母者,期望教育能培養出品德端正的子弟,然而最起碼的「生活教育」都不在課程規畫中,豈不是緣木求魚之荒謬?例如前不久,北一女區姓國文老師正義凜然痛批刪除顧炎武的〈廉恥〉,品德涵養能落實嗎?需不需要修訂?

再說,國防部徵兵需要有勇於擔當的愛國幹才,但課綱根本不談盡忠報國的事,還把中華民族一脈相傳的經典與歷史文化剪掉,岳飛、文天祥、戚繼光、蘇武等耳熟能詳的愛國志士全都成為「外國人」,孩子對國家認同產生極大的偏差與迷惑,如何讓熱血年輕人發自內心護衛國家呢?

近年來,科技突飛猛進,企業家求才若渴,民間缺水電工、建築業缺工,總是呼籲政府重視技術人才的栽培。過去中小學最強調「動手操做」的自然科學課程,現在簡化成看影片示範教學,必然眼高手低,因「看」與「做」的學習效果迥然不同;高端學制又把技職校院改為廣設大學,稀釋了技術本位的學習,此等都與課綱修訂有關。

或許鄭部長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許認為一○八課綱已「完美無瑕」,不需為修訂而修訂,但問題擺在眼前,很難自圓其說;如學生端拒學或厭學現象頻傳,教師端疲於奔命也無解,行政端少有人願承擔繁瑣業務,以及校園暴力霸凌等都與課綱有關,不能視而不見,否則教育這張大破網,網不住肥美「大魚」。

   
國中會考 應增簡答題、申論題
劉長青/教(南投市)/聯合報
一一三年國中會考結束,預計六月七日開放等級對照表及答對題數。根據坊間參考答案,可以發現目前以選擇題為主的考試方式,雖然可以組合各觀念測驗出學生所謂的實力,但更多可能反映出的是學生的猜題運氣。

以國文考題為例,坊間的參考答案為A者有九題、B者有十三題、C者為十一題、D者為九題;換算成機率分別為百分之廿二點五、卅二點五、廿七點五、廿二點五。如果學生遇到不會的題目,選擇B或者C答對的機率相對都會比較高。大考中心實應多參考國外大型測驗的出題方式與答案排列。

這種狀況同樣發生在社會及自然考題上,社會考題正確答案為C占百分之廿九點六最高;自然考科選擇題答案為C的占百分之廿八。

選擇題雖然在心理與教育測驗中,有著許多其他題型未具備的優勢,但不可否認,其他題型如簡答題、申論題,更能夠看出學生的組織能力。因此大考中心實應考慮,未來出題是否還依舊以選擇題為主。在答錯不倒扣的情況下,學生選擇某些特定的選項,確實會有較高的比率因「猜對」而得分,這應不是學校樂見的。

   
資金派對續攤 神山、航運帶隊衝
重量級權值股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表態,高價股也有望回溫。縮短時間來看,貨櫃航運、部分餐飲與飯店、健身相關股等,再加上金融股,都出現高低基期轉換下的補漲走勢。

尻海風吃海味 浪漫夕照潮旅行
走進高雄臨海漁村,體驗當地生活文化,徜徉在多樣化地形與溼地生態間,伴隨海風吹拂,夕陽低垂映照出柔美餘暉,交織成夢幻的海線潮旅行。另望著海景大口吃麵,讓平凡麵食似乎變得格外美味,也體會到漁村人家樸實又古意的廟埕生活寫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