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8/07 第577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誰在備戰2028?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股市重災難,郭智輝卻奢談水電漲價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掌握加入CPTPP關鍵時刻
民意論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與鄰里長們1m的美學距離
散戶重創 政府連喊話也免了?
一法各表 國土計畫失序
辯護人獨立抗告權 詐團脫罪工具?
台灣台語不倫不類 應正名為河洛話
零日攻擊反映綠台獨焦慮
經長踩雷苦民眾 大家要有準備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誰在備戰2028?
黑白集/聯合報
「麟洋配」蟬聯金牌,國人激情沸騰。兩位選手改寫歷史,也為黃金搭檔畫下句點。除了李洋宣布退休,戴資穎、謝淑薇、莊智淵,都宣布巴黎奧運是「最後一舞」。網友形容,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憂心看不到可以接棒奪牌的新枝。

四年前,台灣在東奧成就空前,蔡總統承諾黃金培訓計畫支持加倍。2.0版看似嚴格,卻處處落漆;有選手十個月沒比賽,未依規定退場仍招搖赴賽。這次重點項目戰績不若上屆,體育署應交代「預算加倍」,為何成績不進反退?

蔡總統蹭東奧,一洗護航高端醜聞。今年南部淹大水,總統府卻冒出「台灣阿南德」,藉預言金牌來轉移民怨。兩位總統都熱衷奧運政治秀,差就差在眼下國防預算暴增,審計部預告未來五年國庫入不敷出,清德兄無法比照辣台妹大開黃金支票。

不僅奧運備戰少人缺錢,美媒報導台灣備戰中國兵源不足,華府專家希望台灣招募人才,「作出犧牲」。台灣資源有限,賴政府如果選擇二○二七備戰台海,還能為二○二八奧運磨劍嗎?且看烏克蘭,十年來與俄兩度開戰,戰火吞噬資源,奪牌大國盛名化為歷史灰燼。

今年看奧運,綠營側翼發動仇中認知戰,戾氣更甚以往。選手拚四年奪牌,賴清德也要拚四年後爭連任。全國最認真備戰二○二八的,其實是賴清德。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股市重災難,郭智輝卻奢談水電漲價
社論/聯合報
台股近期連續重創,週一並創下暴跌一八○七點的歷史新高,市值一天蒸發近六兆元,投資人欲哭無淚。這波重跌,主要是國際因素牽累所致,也與我國經濟結構及體質有關。然而,經濟部長郭智輝卻若無其事,只冷冷宣稱這是「景氣循環」的一部分,「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彷彿如此提醒一下,就算盡了政府的最大責任,就能安撫股民的心。

納悶的是,同一天,郭智輝卻轉頭去談水電價格。他宣稱,國內水價廿多年沒調漲,很難反映成本;電價可由電價委員會來決定,暗示水價也應反映成本。未料,此話次日即遭閣揆卓榮泰打臉,稱此事涉及重大民生問題政府會非常謹慎,現在尚非決定的時候。綠委也認為,郭智輝將股市重挫歸因景氣循環,失之武斷。無論如何,卓揆這一巴掌,說明這位原深受期待務實施政的企業家部長,不僅亂了腳步,也亂了方寸。

台股上週五重跌一○○四點,本週一續跌一八○七點,兩日跌點均創歷史紀錄。兩天共計跌掉近三千點,是台股史上首見的災情。從七月下旬迄今的這波股災,主要是受美國經濟表現欠佳之影響,加上通膨及失業率居高不下,美國科技股表現不如預期,導致美股慘跌。加上輝達AI某系列晶片設計有缺陷延遲交貨,進而影響台股下殺,台積電一度跌停創下史上單日最大跌點,市值縮水二兆多元。這些兵荒馬亂,都是史上僅見。

僅週一的大跌,台股即創下單日盤中最大跌幅、跌點,單日收盤最大跌幅、跌點等紀錄;跌停板家數一度超過八百家,是金融海嘯以來最慘烈的一天。儘管昨天台股暫時回穩,仍難掩其結構性脆弱的憂愁。更糟的是,昨天台股的止跌反彈,被形容為「建立在散戶的眼淚上」,遠比股市重挫還要殘忍,因為暗藏著許多散戶看不見的血淚。台積電的股價,昨天輕鬆由八一五元站回八八○元;與此同時,卻有許多看不見的散戶抱傷流血逃殺乃至斷頭。

台股近日的情況,比起韓、日並非最慘,但較之港、星卻明顯失血嚴重。在國際經濟的殺伐之中,如何尋求發展與穩健自保並重,應該是台灣追求的目標。然而,郭智輝對經濟情勢的研判和施政的優先選擇,卻經常暴露其思維矛盾和眼光短淺。例如,應該反省整體產業結構的均衡時,郭智輝卻將目光侷限於水電價格的調整;該如何降低發電的碳排和成本時,郭智輝卻下令關掉核能電廠;在民眾憂心電力不足時,他卻呼籲大家減少安裝或關掉冷氣。如此淺短而失焦的視野,經常東邊有事他卻把頭轉向西邊,如此顧左右而言他,人們如何期待他能務實或前瞻地處理經濟大政?

再者,郭智輝將這次股災視為「景氣循環」的結果,不僅失之武斷,也與他次日改口稱國際經濟「景氣穩定復甦」明顯矛盾。經濟部長未必要事事精通、行行皆懂,但像郭智輝這樣對景氣的研判忽東忽西,真的令人懷疑:他真的足以擔當國家經濟指揮官的領導重任嗎?包括他日前訪美,多次提到「境外關內」政策,聲稱要在美國設立「海外製造園區」,與當地政府合組公司協助業者投資,以因應關稅問題;並由政府出資成立「大貿易商社」,協助企業拓展貿易。這些概念並不新穎,卻在走「政府領導」的回頭路,不僅可能妨礙企業自主活力,甚至可能踩到美國政府的紅線。

今年,不少年輕族群因政府做多而被誘入股市,如今恐怕只能慘賠殺出。對此,郭智輝只能顧左右而言他談論漲水電,豈不可悲!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掌握加入CPTPP關鍵時刻
社論/經濟日報

今年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執行委員會,預計11月27日及28日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會議將要討論新申請加入案,目前共有中國大陸、台灣、厄瓜多、哥斯大黎加、烏拉圭,以及烏克蘭等六國先後申請加入。根據CPTPP規定,必須在執行委員會中,以共識決通過成立入會工作小組,才能展開後續談判。所以新申請個案若是今年叩關不成,就要等到明年在澳大利亞舉行的執委會。

CPTPP過去是以處理英國入會為優先,在英國已正式加入後,今年勢必處理其他申請案,如果仍沒有進展形成「塞車」,對CPTPP長遠發展不利。加拿大身為輪值主席國,很早即宣稱此次會議要建立具有前瞻性的申請路徑,所以不可能讓議事空轉。但新申請案處理到什麼程度?成立多少個入會工作小組?目前還未達成共識。

兩岸問題是台灣申入CPTPP最大挑戰。台灣在2021年9月22日,較中國大陸晚六天申請加入。這段期間兩岸關係惡化,隔空交火互相否定對方加入CPTPP的適當性,成為兩岸交鋒的另一戰場。

中國大陸阻撓台灣加入CPTPP的力道,似乎並不遜於自身申入的努力。CPTPP成員顧忌中國大陸壓力,迄今官方並未表達明確支持台灣加入;但是對於中國大陸的加入,不少成員也持保留態度。除了質疑中國大陸經貿體制能否符合CPTPP高標準外,也並未完全放棄對美國重返CPTPP的期待,所以可能先將中國大陸排除。

CPTPP是台灣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申請加入最重要的國際經貿協定。當年在美國支持下,台灣可以順利加入WTO,但在政治因素下,也必須接受台灣不可以早於中國大陸加入的條件。而在兩岸申請加入CPTPP下,目前時空背景大不相同;少了美國的奧援,再加上中國大陸實力今非昔比,台灣加入CPTPP難度當然更高。

我國政府不斷呼籲各國支持,但成效有限。事實上,如果兩岸僵局不解,台灣申入CPTPP前景並不樂觀;因為除了中國的壓力外,CPTPP也不想將兩岸交惡帶入CPTPP 場域中,所以兩岸如果還是停留在互相指責的階段,對雙方的申入均是減分。

除了政治因素外,政府也必須思考如何處理CPTPP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台灣在加入WTO時,根據國家安全理由,仍然維持對中國大陸經貿限制,一直沿續到現在。未來如果兩岸均有可能加入CPTPP,上述模式可能面臨調整;因為CPTPP原則上規定所有成員適用同一標準,例如英國在加入CPTPP所簽訂之議定書,即適用於CPTPP所有成員。換言之,若兩岸均有機會加入CPTPP,台灣對中國大陸的經貿限制措施,可能需要大幅度調整,這是我國無法迴避的問題。

除了兩岸問題外,台灣也面臨其他挑戰。首先,加入CPTPP必須全面開放工業部門,幾乎無例外且緩衝期短;農業也需大規模開放,並要取消大部分的進口配額措施,所造成的影響及因應措施也應先到位。

另外,最近歐盟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下,控告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要求與台灣諮商,此是我國加入WTO第一個被告的案例。歐盟對台灣國產化政策抱怨已久,但政府一直沒有合理的解釋;而且離岸風電國產化的要求,確實是有可能違反WTO規範。特別是離岸風電外商中也不乏來自CPTPP成員,先前也表達與歐盟類似的意見,未來也可能會要求台灣改善,政府有關單位也要做好準備,以免形成台灣CPTPP之路的障礙。

總而言之,台灣雖然一再宣稱加入CPTPP已經準備就緒;也深信目前推動的方式,可以會有突破;但卻忽略兩岸關係對台灣申入CPTPP的影響,對於如何建構未來CPTPP 下的兩岸經貿關係,也避而不談。使得台灣加入CPTPP,可能永遠在原地打轉。

   
民意論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與鄰里長們1m的美學距離
郭瓊瑩/聯合報
近年地方自治愈趨尊重民意,且對應於各類選舉機制,「在地聲音」益形受關注,多數議題均須透過公聽會奠基於在地民意之共識基礎上,「里長治國」之印象頓成正面與負面的政策交鋒擋箭牌或藉口。

筆者非政治人物,亦不諳政治藝術與語言,但經常有機會參與不同層級之公聽會與說明會,會後總覺得與第一線民意隔了一層看似很近但卻很遠的價值差異。近月受台北市府之邀,參與「城市美學」研習講座,頓時開啟了與鄰里長們對話的全新挑戰與體驗。

蔣市長拋開過去由上而下之政令宣傳策略,及所謂「專案辦公室」之行政運作模式,嘗試在制式化政策宣導過程中融入「城市美學」的課程。「美學」從來不是政策宣導之必要,儘管大家都認同其重要性,卻有別於對生命、財產、安全等攸關民生議題那般受青睞。

「美學」課題,對各區公所幾毫無經驗,對專業者而言,似比學校教學更具空前挑戰—面對四五六位里長、九六二九位鄰長,同一區連續上課不得間斷,每次有三百人以上,且須在短短四十五分鐘內用盡辦法讓「大家」聽得懂、有感、有回饋,還要能導入正確觀念,挑戰很大。

挑戰此不可能的任務,自行開創了一套方法—用心把被分派的區一一踏遍,多次深入大街小巷,了解其問題;不同區有不同的「城市美學」框架,但必須找出與其生活切身相關之議題與案例。名嘴可以對上千人演講,對筆者而言,平時上課學生只有數十人,要面對數百人講理論與嚴肅的科學、哲學、美學與都市發展議題,確為高難度。

用心一一梳理問題,再用淺顯易懂又有感的對話互動,也帶了手植迷迭香與大家分享,以五感將美學映象貯存於個人之記憶庫中。一場四十五分鐘的光速交流,四百多張簡報,我觀察到鄰里長們真誠的一面,他們很「安靜」,至少眼睛是亮的,Q&A會搶答甚而問問題。欣慰的是,核心價值觀得以逐步開啟並紮根。

「美」與「不美」不在外表、不在硬體、不在加法,而對在人與地的關懷,對基層人員福祉的關注,及許多不被大政策重視的環境角落議題與生活素質之再發現。

最終發現「里長治國」也可以是正面的,如果他們得以有正確觀念,合乎道法自然、低碳減排之簡約標竿,其實里鄰長們才是最基層、最有影響力之「政務官」。

甫完成任務,十場連續交流,讓我切身體會沒有做不到的事。當「美感」可以是每一個人的自我身心陶冶並完善呈現時,它得以由內心浸潤到剛硬的市政、國政建設中,可以柔化、感化成一種國民的美麗品格與國家的美力自明性。

當台前到台下一公尺之距離逐漸縮短時,特別感謝台北市府賦予的任務挑戰。(作者為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

   
散戶重創 政府連喊話也免了?
簡石庚/保全人員(高雄市)/聯合報
台灣股市在上半年靠著AI、半導體基本面優勢強攻,加權指數屢創新高,好不容易到達兩萬四千點,讓投資人雀躍不已,頗為期待未來經濟面能繼續支撐股市後市,創造更優異的表現。未料,七月開始豬羊變色,在美股慘跌及中東情勢緊張等利空夾擊下,台股繼八月二日大跌了一○○四點後,五日更暴跌了一八○七點,最終收盤時更跌破兩萬點大關,跌幅之重,破了史無前例的紀錄。雖然昨天漲了六七○點,但之前兩天的跌勢,讓許多投資人慘遭幾近血本無歸的重創,內心更是淌血。

近些年來,我國股市的漲跌可說已偏離了基本面、技術面軌跡,在法人、外資或消息面操控下動輒暴漲暴跌,毫無技術面可遵循,一般散戶投資人因訊息有限,大都是暗吃悶虧而賠錢。但儘管過去是數百點的暴漲暴跌,卻沒有如前兩天跌得如此凶猛,跌勢真的令人覺得太不可思議,這樣的股票市場難道還正常嗎?當股市已偏離市場秩序,未見政府國安基金進入護盤,卻是任其無極限崩盤。

當然,投資本就有風險,投資人要審慎判斷、自負盈虧風險,不過當市場漲跌震盪幅度過大或失控時,政府也只能袖手旁觀、不加以穩定嗎?就算只來個信心喊話也省略了嗎?

   
一法各表 國土計畫失序
王瑞興/前台灣省政府地政處科長、/聯合報
國土法於民國一○五年公布施行,依法應於一一一年四月三十日管制土地使用,同時廢止區域計畫法。因直轄市及縣市國土計畫無法如期於一○九年四月三十日公告,而於同年四月修法展延至一一四年四月三十日實施管制。

隨著新法管制日期的逼近,中央有急迫感,但因許多配套未明,未來的不確定性高,中央與地方對國土法的認知「一法各表」,民眾無所適從,財團企業則搶在新制實施前獲准開發,凸顯國土計畫之亂。

筆者專攻區域計畫,並自一百年起以專家名義參與國土計畫相關會議,對於當前亂象深切理解,關鍵有三:

一、政策理想高,可行性堪慮。區域計畫核心問題,在於土地開發成長管理及區位控管呈現失序狀態。雖有開發許可審議機制,卻形同為財團護航讓其蓋好蓋滿,而審議委員則淪為橡皮圖章。以筆者審議幾十個開發案為例,八成以上坐落山坡地,多以最高使用強度開發。由於山坡地占台灣土地總面積三分之二,透過國土計畫分區劃設控管區位開發,可達成國土永續發展及保育利用。政策理想是對的,但因配套不明,可行性堪虞!日昨國土署長吳欣修強調「不會製造驚喜,但也不會比以前做更強的限制」,是忽悠國人。因為果如所言,又何須國土計畫?

二、配套不明,升高不確定性。國土法子法有二十三項,攸關民眾權益,卻未見與地方充分溝通。其中土地使用管制規則最為關鍵,遲未定案,無從理解運作機制及民眾權益保全程度,然從國土署公告的草案,初步評估缺乏可行性。

三、缺乏有效溝通。國土計畫因涉及區域計畫的銜接轉換,而中央缺乏區域計畫實務經驗,相關作業又委託學術單位及工程顧問公司,受託單位多無足夠專業,卻承攬地方國土計畫及分區編定作業,邊做邊學,當然無能溝通,並獲得人民的信賴。

目前多數地方政府對於國土計畫分區劃定及管制機制,高度質疑,朝野立委也盼再修法展延。但如展延,過渡期間應研議修正區域計畫管制相關法規,參酌都市計畫使用管制機制,調降山坡地開發使用強度,對於當前坡地開發亂象,可收立竿見影之效。

   
辯護人獨立抗告權 詐團脫罪工具?
范振家/管理學博士(高雄市)/聯合報
台灣在打擊電信詐騙犯罪方面一直面臨著諸多挑戰,近期頒布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雖目的在強化法制面打擊犯罪力度,卻因「辯護人獨立抗告權」的引入,引發了司法界廣泛爭議。本文要深入探討這項新法的影響,並分析如何在打擊詐團與維護程序正義之間取得平衡,以達成最大公益。

在新的刑事訴訟法第一五三條之十中,首次引入了「辯護人獨立抗告權」,即使被告明示反對,辯護人仍可獨立以自己的名義提出抗告,這一設計從根本上顛覆了傳統的訴訟法理。按照基本的訴訟法理,只有受到權利侵害的本人才能聲請救濟,辯護人僅為輔助角色,在不違反本人意思表示的前提下協助提出救濟。然而,新法賦予了辯護人超越被告意願的獨立權力,這無疑帶來了諸多法律和實務上的問題。

「辯護人獨立抗告權」的設計,將原本清晰的一主一輔角色關係變得模糊。這種設計不僅影響了救濟期間的計算和應送達對象,還增加了基層工作負擔,導致司法體系混亂。更為嚴重的是,這種獨立抗告權可能被詐騙團夥利用,成為其脫罪的工具。

在實務操作中,這項新法增加了基層法官和司法機關的審理負擔,辯護人可以獨立提出抗告,將導致大量的抗告案件湧入法院,增加法官的工作量,並可能延誤正義的實現。此外,詐騙團夥的律師可能會利用這一權利,針對下游的科技偵查手段提出抗告,阻斷調查進程,甚至在共犯起訴後拖延訴訟進行,影響司法效率。

在打擊詐騙犯罪中,科技偵查手段是不可或缺的,為了避免新法被濫用,應強化科技偵查手段的合法性。立法者可以考慮在法條中明確規定科技偵查手段的使用範圍和條件,確保其合法合規,並設立嚴格的審查機制以防止濫用。

在保障科技偵查手段合法性的同時,應賦予被調查者充分的救濟權;這包括在被侵害權利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合法途徑提出救濟申請,但應避免過度擴大辯護人的權利。辯護人應在不違反被告意願的前提下,協助被告提出救濟,以維護程序正義。

為了確保新法不被濫用,應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這包括對辯護人提出抗告的審查和監督,以及對詐騙犯罪案件的追蹤和管理。司法機關可以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對辯護人提出的抗告進行審查,確保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辯護人獨立抗告權」的引入,雖然旨在保障被告的權利,但其設計和實施卻引發了諸多爭議和問題。在打擊詐騙犯罪、踐行司法正義,與維護程序正義、保障人權之天平兩端,如何取得平衡,也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立法者和司法實務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強化科技偵查手段的合法性,賦予被調查者充分的救濟權,並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以達成最大公益,真正實現司法正義。

   
台灣台語不倫不類 應正名為河洛話
林泗濱/台大退休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日前有立委提議「閩南話、台灣話」正名為「台灣台語」,筆者認為無論從其語言歷史淵源或現實在地狀況,皆不宜正名為「台灣台語」,而應正名為河洛話。

小時候就被長輩告知祖先是從福建來台的河洛人,講的話是「河洛話」。另外也知還有客(家)話及日本話。台灣光復後,又增加了國語以及各種外省話。接著政府稱河洛話為閩南話,大多外省人卻常稱河洛話為台灣話或台語,後來連本省人也跟著叫它為台灣話、台語或閩南話,而真正的原名—河洛話卻漸漸被大家所淡忘。後來又有人稱國語為華語或漢語,中國大陸也改稱國語為普通話。之後教育部又把閩南話稱為閩南語,所以語言名稱,眾說紛紜,令人眼花撩亂,欠缺嚴謹。

「文」、「語」和「話」在談論語言時常被混用。本文在此想先做較明確的定義,以資區別。簡單地說,「文」是專指具有特定符形之文字並以之組成字句,成為可表達思想之文章,如中文、漢文、英文、法文、日文等等。在此定義之下,就沒有所謂閩南文,台(灣)文了。至於「語」是指同時具備特定的文字及其用以說話的聲韻者。反之,「話」一者泛指偏重於對話性之稱呼。二者則指在同一「語」的層次下,具備相同的文字,但各具不同聲韻者(也稱為「方言」者),或意指無文字而只有聲韻者(如原住民話)。前者「語」如英語、日語、法語、漢語、華語等等。後者「話」則如中國話、英國話、日本話等等,以及方言之河洛話、閩南話、客家話、上海話、廣東話等等,而不叫河洛語、閩南語、客家語、上海語、廣東語…。故基於此定義原則,方言不適稱「語」。上述所謂「台(灣)語」及「閩南語」的名稱也就不適當。

河洛話源於河南河洛地區,客家話則源於周圍之中原地區,但自五胡亂華迄至北宋被金滅,這兩種方言像患難兄弟一樣流落至華南地區。政府認為河洛話流行於閩南而改稱為閩南話,其實河洛話只流行於閩東南一隅的漳泉金廈。閩西南卻大部流行客家話或其他閩話。況且河洛話不只分布於閩東南,還分布於廣東東邊之潮州、汕頭,甚至海南島、南洋各地。故實不宜稱河洛話為閩南話,這會讓人誤解;實應以其發源地而稱其名。再者,河洛話被稱為台灣話也不妥,因為除最普遍之國語外,台灣島內還有近四分之一的客家人講客話;此外十分之一的外省人話以及原住民話。恐怕後者才是真正的台灣話!所以筆者呼籲應把「閩南話、台灣話」恢復為民間自稱的原名—河洛話。如此也不會引起客家界及原住民學者之反彈。

最近教育部、文化部又將「台語」改稱「台灣台語」則更加不倫不類,不合邏輯,難道還有「福建台語」或「廣東台語」不成?現在所謂的「台語」是來自閩南,更遠推自東晉唐宋之華北河洛地區,若正名為「台灣河洛話」,還有點道理。語言是有歷史傳承性及文化包容性的,而政治是另一回事。例如美國抗拒英國而獨立及加拿大脫離殖民地地位,但仍稱其使用之語言為英語;新加坡多數華人仍稱其語言為華語,而不稱新加坡語。故不應利用語言來箝制思想。像政客如此罔顧史實,因意識形態作祟而操作民意,實無實質意義,只是缺乏自信,自我安慰而已,反而更破壞族群和諧。

   
零日攻擊反映綠台獨焦慮
林廣挺/中華民意研究協會副研究員/聯合報
「愛台灣就要支持民進黨,支持民進黨等於親美,親美就要反中,反中就是認同台獨,認同台獨就是愛台灣,愛台灣就要…」。自蔡英文上任後,民進黨和其政媒側翼已經發展出一套具有對立性的衝突敘事,逐漸成為台灣社會政治風向的主導論述。

或許是太陽花世代留下年輕人普遍反中的印象太過強烈;又或許是操作香港反送中議題,從而逆轉選情的經驗太過深刻;也可能是預判中美對抗長期化的趨勢,增強了美國將會力挺台灣的想像。這都讓蔡英文有信心,只要持續這套影射台獨的政治對抗性論述,不斷教育出下一代「天然獨」,就可以確保民進黨永久執政,而不需要採取太過激進的台獨作為來動員選民。

然而,從年初的總統大選結果,到這幾個月內外形勢的發展,都顯示民進黨過往對於「台灣價值」的壟斷詮釋,已經出現了一系列破口。「零日攻擊」被詬病的各種荒謬劇情,反映的正是賴清德以降,綠營對失去青年支持的集體焦慮。

首先,從這次大選投票者的年齡分布來看,一般認為,至少有兩百萬年輕人投給柯文哲的民眾黨。其次,綠營為了反制藍白所發動的「青鳥行動」,即使全力抹紅在野兩黨,響應者仍相當有限。不僅各校學生會紛紛切割,網路上也不乏訕笑之聲,和太陽花運動形成強烈對比。這已經顯示,愛台灣不一定要支持民進黨。就算是天然獨,也未必要凡事反中。

兩岸分治以來,台灣當權者提出的對抗性敘事,已經從早期國民黨的反共、恨匪,到後來民進黨的反中、仇中,現在已經進入到去華、反華的深水區。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應該會培養出極度反中仇華的一代人。可是,由於通訊科技的發達,加上原有的文化親近性,年輕人很容易接觸到大陸的正面事物。另一方面,民進黨的腐化墮落,也是擺在眼前的事實。這都讓新一代的年輕人,相較於太陽花世代,其實沒有那麼反中,反而有部分對民進黨相對反感。

大陸涉台系統當然也看到這個現象。雖然他們也知道,對大陸不反感,並不代表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就算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也不見得就支持統一;但對於大陸而言,現階段只求台灣年輕人不反大陸,就算達到目的。反觀賴清德主政下的民進黨,不只要求年輕人要愛台灣,也要反中去華,更要仇視台灣內部的「同路人」;甚至在必要時,還要上戰場拚命。兩相比較下,賴清德雖然占據地利之便,但就影響台青而言,工作難度卻未必小於對岸國台辦。

更嚴重的問題是,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及美國大選的變數,讓中美在台灣問題達成妥協,成為一個可能的選項。這又衝擊到「親美就要反中、親美就是挺台」的既有宣傳,讓民進黨的「台灣價值」敘事,又形成更大的破口。

可預料的是,零日攻擊作為賴清德二○二六年大選起手式,就是主打營造臨戰狀態的想像,透過激發民眾的恐慌心理,進行針對政敵的仇恨動員,藉以裹脅年輕選民歸隊。唯一的變數是,注定被迫對號入座的中共,會以什麼方式反制。但依然被困在太陽花陰影的藍營,或許又要坐觀成敗,甚至坐等失敗了。

   
經長踩雷苦民眾 大家要有準備
伍豪/文史工作者(高雄市)/聯合報
五日台股指數大跳水,創下台灣史上最大的跌點及跌幅,再改寫二日史上首次下跌超過千點的紀錄,而全球股市也幾乎全面崩跌。經濟部長郭智輝卻只是雲淡風輕地說:「大家要有準備,這是景氣循環的一部分」。不僅沒提出因應措施,連正面喊話都免了,如此事不關己的態度,連自家立委都看不下去,要求他謹言慎行。

更令人意外的是,面對地緣政治的風險,以及全球景氣衰退的陰影,郭部長竟對媒體放話表示,為反映成本,水、電都應漲價。如此政治不正確的論點,再次引來執政黨立委的撻伐。

郭部長來自業界,原本各界對他有高度期待。惟他上任後就被執政黨立委「教訓」,他也立刻放棄支持核能的態度,這讓寄望他改善我國能源轉型困境的民眾,瞬間期待落空。

此外,郭部長的兩大政策主軸—「境外關內(在海外設科技園區,帶領台商走出去)」、「境內關外(以台灣魅力把外國人吸引進來)」也是疑點重重:

其一,政策互相矛盾。境外關內是要將台灣優勢產業,如半導體,複製到國外;而境內關外則是要以台灣完整的供應鏈,吸引全球半導體大廠來台設廠,這種明顯矛盾的政策目標,令人霧裡看花。

其二,政策只服務少數跨國企業。境外關內涉及海外土地取得,以及在地國關稅及公權力行使等複雜議題,恐不易執行,且須花大筆公帑,惟僅服務少數財力雄厚之跨國企業,是否合理?

其三,政策遠離民眾。郭部長曾表示,要透過境內關外,讓台灣四年內米其林星星增加為五百顆。姑且不論這是否吹牛皮,筆者認為,這如同政府只照顧半導體產業一樣。看在為通膨所苦,又要忍受水電雙漲的一般民眾眼裡,難免會想,政府如此照顧高端產業及高端消費,實在令人不解。

解嚴後,少數幾位來自產業界的經濟部長任期都不長,郭部長與其恩師黃營杉先後擔任經濟部長,一時傳為政壇佳話。惟黃過去施政屢屢引發爭議,僅六個月就黯然下台。

郭智輝部長是成功的企業家,建議他施政考量應更全面,不應只想到有錢人或自己的產業,否則其仕途恐怕就要步上恩師的後塵了。

   
實踐 SSDLC,打造安全可靠的軟體
軟體安全是軟體開發的重要目標之一。安全軟體開發生命週期(SSDLC)是一種將安全性的考量融入軟體開發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的方法。SSDLC 可以幫助組織從一開始就構建安全的軟體,並在整個開發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安全測試和驗證作法。

飛向藍色星球肚臍眼 走入遠得要命的神祕摩艾故鄉
終於踏上復活節島土地的那刻,心中是感動的;但當我從火口湖Rano Kau再往山上走,到了那尊摩艾的故鄉Orongo,卻在一塊遊客中心解說板前感慨不已。原來,這尊名叫Hoahakananai'a的摩艾石像,翻譯成英文竟是The stolen friend「被偷走的朋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