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積獎勵為什麼是「空手套白狼」?開發商可以通過提供低成本的公共設施或簡單的綠色措施,換取政府大量的容積獎勵,從而大幅增加其開發項目的價值和利潤。此外,部分開發商可能透過與官員勾結,影響決策過程,以極低代價獲得巨大經濟回報,導致政策目標偏離公共利益。都市計畫委員會、行政首長裁量權和容積獎勵,這三者的關係反映了都市計畫執行過程中的權力分配和法律規範,涉及行政機關的職權界定、裁量權的行使邊界,及政策工具的合法性與適用性。
都市計畫委員會在法律上通常被賦予專業諮詢和決策建議的角色,其主要職責是對都市計畫的制定和修訂進行審議和提出建議,確保都市規畫符合法定程序和公共政策目標。然而,最終的決策權通常掌握在行政首長手中,這也是行政首長裁量權的核心所在。
行政首長裁量權的行使,需要在法律和都市計畫政策框架內進行,特別是在涉及重大土地利用變更或開發項目審查,行政首長應依據都市計畫委員會的專業意見,但同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裁量決策。
這種裁量權的行使通常會受到法律(如都市計畫法或行政程序法)的規範和制約,要求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比例原則和法律保留原則,防止裁量權濫用或超越職權。
容積獎勵作為都市計畫中的一種政策工具,其法律基礎通常來源於地方性法規或都市計畫法的規定。容積獎勵的適用應明確條件、範圍和程序,確保其公開透明並符合公共利益。行政首長在行使裁量權時,可以根據具體的開發案情形決定是否授予容積獎勵,例如對於符合環保、公共建設或歷史文化保護等特定政策目標的開發項目,可根據法律授權適度放寬容積限制,提供額外的建築容積作為獎勵。
然而,裁量權的行使必須符合比例原則,避免過度或不當的容積獎勵。法律亦規定了必要的程序保障,如公告、公聽會或都市計畫委員會的審議意見,以確保決策過程的合法性和透明性。
在實際執行中,都市計畫委員會、行政首長裁量權、容積獎勵之間的協作與衝突,可能導致一系列法律問題。例如:
一、裁量權濫用風險:行政首長可能在沒有充分法律依據或專業建議的情況下,做出偏向特定利益集團的容積獎勵決策,這可能引發行政爭訟或社會爭議。法律上需要明確裁量權的行使邊界和監督機制,防止違法或失當行為。
二、都市計畫委員會的專業性與獨立性:委員會的專業建議可能因政治或利益壓力而受到影響,導致其決策建議缺乏獨立性。法律上需強化委員會的專業角色,並設立相應的責任機制,以保障其在都市計畫決策中的公正性。
三、都市計畫委員會白手套的角色:在都市計畫委員會中,有些成員或相關人士利用其專業身分和地位,作為利益輸送的中間人或代言人,幫助特定開發商或利益集團在都市計畫和土地開發過程中獲得不當利益。「白手套」掩飾其實際關聯,通過看似合法的程序和建議來影響都市計畫決策,對都市計畫公平性和公共利益構成嚴重威脅。白手套可能與特定的開發商或利益集團私下達成利益交換協議,利用其在都市計畫委員會中的影響力,推動有利於該開發商的規畫變更或容積獎勵決策。
白手套的利益交換通常是隱蔽的,通過複雜的代理人或中介結構進行,難以直接查證;甚至透過操控委員會的討論議程等手段,在關鍵時刻影響決策方向。現行的法律制度在查證和定罪方面存在困難,即使違法,也可能因為證據不足或程序瑕疵而難以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