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11/18 第583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遺漏的選項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觀光逆差達七千三百億,賴政府還在擺爛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日本政權穩定後的財經走向
民意論壇 陸無人機主導戰場 台已脫節
當共軍機器狼登陸巷戰 我如何應對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走路看路 不看手機
又見行人地獄 國恥怎消弭
無人機結合殺蟲劑 根除虎頭蜂巢
掛號費上限取消/診所看病 窮人止步
台大入口撞牆 校園規畫最大敗筆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遺漏的選項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賴總統和青年學生交流,有高中生問,「能否帶領國家走向和平,避免戰爭?」他提了三個選項:簽訂和平協議、接受九二共識及堅持台灣主權;結果,台下學生都選擇「堅持台灣主權」。賴清德說,你們選的和平之路,就是我要走的這條路!

學生的問題很清楚,他們要的是和平,不要戰爭;但賴總統的回答就很狡猾。他把和平協議類比為「西藏模式」,說是放棄主權;把九二共識說成接受中國的「一中原則」;把堅持台灣主權說成「兩岸互不隸屬」,台灣自決。賴清德不僅簡化問題,還胡亂套接;如此一來,學生還有什麼選擇?

兩岸若要簽和平協議,必然是以主權對等的方式簽訂,絕不可能變成西藏模式,賴清德的說法根本在下毒。至於九二共識,則是以「一中各表」精神堅持主權,換取時間空間,並非接受對方的一中原則。事實上,若刻意強調兩岸互不隸屬、並進行台獨公投,才是最容易觸發兩岸戰爭的做法。賴清德卻好意思把這個選項說成「和平之路」,真的就是在騙高中生。

賴清德如果真的心繫和平,就不會用如此拙劣的話術來哄騙青年學生。他該想想,兩岸體制差異極大,但若能加強文化、觀光及經貿交流,讓更多大陸民眾認同台灣,必有助於減少兩岸戰端。這條選項,恰好是他遺漏的和平之路。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觀光逆差達七千三百億,賴政府還在擺爛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繼去年出國旅客比來台旅客多出五百三十萬人次、觀光逆差超過四千四百億元,今年預計進一步擴大,出國旅客與來台旅客相差將達千萬人次,逆差更達七千三百億元。在「國人往國外跑、外國旅客不來台灣」雙重夾擊下,除讓交通部前部長王國材年初的「一千二百萬國外旅客」豪語成為笑柄,觀光業的寒冬也看不到盡頭。

新冠疫情曾重擊國際觀光業,但去年起各國觀光業開始復甦,全球平均回到疫前八成八,歐美回到疫前九成以上,中東甚至比疫前成長二成以上。但台灣卻未能在這波「疫後觀光紅利」中受益,仍持續低迷。二○一九年國際旅客來台為一一八六萬人次,二○二三年只剩六四八萬人次,衰退四成五以上。今年到八月底為止,雖然來台旅客已有六四一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三成以上,但估計全年恐仍無法超過七五○萬人次,遠低於疫前水準。

境外觀光客嚴重衰退,與台灣成為難兄難弟的是中國大陸。二○一九年約有九千八百萬國際旅客到中國大陸,去年只剩下三千五百萬人次。但兩岸最大不同,是大陸國旅十分暢旺,去年國內旅遊人數達到新高,今年國內出行遊客的經濟貢獻也將超過疫情水準而創新紀錄;至於赴陸國際旅客,今年上半年也較去年同期大增一點五倍以上,與台灣國內、國際旅遊雙雙衰退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語。

國際旅客來台人數暴跌主因之一,是陸客急遽減少。二○一九年來台陸客仍有二七○萬人次,去年卻只剩二十二萬人次,跌幅超過九成。除了陸客,各國旅客來台人數也普遍減少,日本旅客少了一二三萬人次,南韓、香港也各減少近五十萬人次。僅陸、日、韓、港減少的觀光客人數回加,就足以讓來台國際觀光客回到一千萬人次大關。

台灣旅遊業巨幅衰退,既有天災,也有人禍。國內旅遊業的暢旺,起自馬政府時期開放陸客來台觀光,此一時期國際旅客來台也突破千萬人次。蔡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緊張,但因多方獎勵補助東南亞等國際旅客來台,勉強延續觀光業榮景,陸客減少的衝擊未立即浮現。但綠營一系列「陸客不來,反而變好了」的操作,也埋下隱患。疫情期間,蔡政府並未藉機重整觀光設施與措施;長期封鎖國境,雖讓國旅一度暢旺,卻掩蓋了這些決策失當與不作為的負面影響,也造成了疫情解封後,國際觀光已經恢復榮景,台灣旅遊業仍在苦苦支撐。

在日前一場座談會上,旅遊業者直指「兩岸關係緊繃,會讓國外旅客覺得不安全」,是台灣無法繼續吸引日韓觀光客主因之一;業者說,台灣被國際旅遊列為「高度小心、避免非必要旅行」的橙色燈號,當然會影響國際旅客來台意願。而造成這樣的「橙色燈號」,民進黨政府有直接間接的責任。

除了震災與風災的衝擊外,上述政治與政策因素,加上頻頻傳出如墾丁「天價旅遊」、綠營支持者「抵制花蓮旅遊」行動等,都對觀光業造成負面影響。天災與人禍的惡性循環、交互影響,使不少國人寧可出國旅遊,而不願在國內旅遊,當然也讓外國旅客對台觀光卻步。

中國大陸自去年起陸續開放對歐洲十二國的單方面免簽,今年更擴及紐、澳等國,爭取國際觀光客的決心溢於言表。民進黨政府慣以「封閉、專制」形容對岸,但無論在爭取國際觀光客或擴大國旅市場,除了撒幣補助,似乎別無他法。如不思讓台灣旅遊業「轉骨」,並拋下政治意識形態拚觀光,旅遊業振興恐怕遙遙無期。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日本政權穩定後的財經走向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日本上個月眾議院大選,長期執政的自民黨因政治獻金醜聞,其與公明黨的執政聯盟,沒有拿下國會半數席次,引發石破首相下台,或政黨輪替各種臆測,但這個月11日選後國會開議,石破得以續任首相,內閣官員大部分留任,日本政局暫時穩定。

大選後到新內閣成立的兩周,顯露出未來數年日本政治的基本格局。首相選舉時自民黨內部並沒有跑票,顯示雖然自民黨內對選舉結果有不滿的聲音 ,但在自民黨支持率低迷的情況下,反石破勢力沒有勇氣造反,這意味著除非石破自身發生問題,他續任到2027年9月下次自民黨總裁改選的機會很高。

作為最大在野黨的立憲民主黨,在首相選舉中無法獲得第二(日本維新會)與第三(國民民主黨)在野黨的支持。這顯示雖然眾在野黨在大選中獲得過半席次,但是因為各政黨之間政策立場相差太大,無法形成執政聯盟。

日本過去經驗,執政黨國會沒過半,不僅政府總預算案無法在國會通過,也可能隨時被倒閣。為了避免再次發生短命內閣,自民黨選後就鎖定與自民黨政策立場接近、中間偏右的國民民主黨合作。而國民民主黨在首相選舉 ,也暗助自民黨穩住首相之位。

雖然國民民主黨沒有參與組閣,但是已經著手與「自□公聯盟」在實務政策的合作。國民民主黨在國防、外交、核能等重大議題與自民黨並沒有太大差異,但是更重視社會福利。換句話說,國民民主黨是一個沒有執政包袱,可以給選民更多撒錢承諾的財政擴張政黨。石破政權則有執政包袱,無法盡情撒錢以滿足選民,但是石破也需要某種程度滿足國民民主黨的需求,來讓明年春天的政府預算案通過,並且避免倒閣發生。因此選後自民黨與國民民主黨的政調會長持續接觸,尋找雙方財經政策的平衡點。

事實上不只國民民主黨,這次大選中的在野黨,皆傾向多撒錢的社福政策。自□公聯盟選舉失利,也失去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之位。過去預算案在委員會討論階段,如果在野黨杯葛耗時,自民黨主席可強勢裁決逕付大會表決。但現在的預算委員會由立憲民主黨掌握,自民黨無法強渡關山,總預算案若沒有讓重視社福的在野黨滿意,恐怕在委員會審查就會困難重重。

石破首相說過其財經政策主要繼承前首相岸田。而岸田的特色就是要加徵所得稅來強化少子化與國防政策,但現在石破政權為少數執政,而其他在野黨都反對加稅並重視社福,石破如果貿然加稅,恐怕會馬上被倒閣。因此石破必須在無法加稅的限制下,來處理急迫的少子化與國防問題,同時還必須多挹注資源到社福部門,以防止在野黨合作倒閣。

此外,儘管石破在競選首相時,喊出重視地方經濟的地方創生,但是依照目前的局勢,地方創生政策恐怕有名無實,政府的財政資源,應該會流向國民民主黨重視的所得稅扣除額增加等,減少庶民負擔的福利政策,以穩定國民民主黨對「自□公聯盟」的支持。

自民黨未來幾年無法加稅,恐怕會以超額發行國債的方式來因應,這樣自然對於日銀的升息之路造成壓力。舉例來說,市場原本預期日銀在今年12月升息1碼的機會大,但是考慮到財務省會在年底公布來年國債發行量,升息延到1月的市場聲音因此逐漸擴大。

此外,美國川普總統明年上任後,可能會要求日本多支付防衛預算,這對於自民黨來說,恐怕又是一個可能只能依賴國債發行的難題,到時石破政權也可能不得不施壓日銀,放棄升息到1%的目標,以避免政府的債息負擔過大。總而言之,石破政權雖然暫時穩住了,但是前途多舛。

   
民意論壇
陸無人機主導戰場 台已脫節
張延廷/空軍前中將副司令、清大教/聯合報
無人機近年在世界各大航太展大行其道,隨之而起的相關研發和反制之道也成為顯學,這是軍事科技從自動化向人工智能化過渡的必然趨勢,當然也象徵掌握此技術的科研大國,已能夠充分運用特定區域的電磁頻譜權力,藉以導引所轄各型無人機任務遂行。從本屆珠海航展的展品內容可一窺端倪,不難看出無人機、機器狗、機器戰狼、機器戰士已是戰場主角。

中共在近幾年開展「繞台」演訓時,已時常出現「翼龍」、「彩虹」系列機隊,這些結構相對簡單的無人機,在航程和路徑設計都受到若干技術條件的制約,尤其是機載電子設備受到滯空時間和酬載重量的影響,其飛行航路通常只能依循某些固定路徑。這些航路設計係根據事先衛星定位和編寫程式演算,以免遭到電子干擾甚至電子攔截,讓這些第一代軍用無人機,成為中共空中力量「察打一體」化的實驗先驅,但功能上還不足以全面彌補「高新」系列載人電子戰飛機所涵蓋的空權範圍。

前年「雙尾蠍」出沒台海周邊空域,飛行高度於三萬五千呎以上,是與美國諾格公司研發的MQ-4C「人魚海神」相同等級的長航時高空無人飛行載具(MALE),透露出共軍已能在沿海機場地面管制站台或海軍艦艇上遠端遙控,執行各項監控任務(ISR),甚至可在雲、雨、霧、霾等較差天氣時出航;除非發生太陽黑子電磁風暴的異常活動現象,這款雙尾翼、高酬載的無人機,可更為機動、更具穿透地飛越海峽上空,而且不限於台海。

若未來經過構型研改的多功能、抗多頻電子干擾無人機搭載於新型轟炸機下,將可以類似「航空母機」的型態自島鏈外緣空中投放,對美國和日本在西北太平洋的各座離島,尤其是有軍事要塞功用的島嶼形成甚大威脅。

本屆珠海航展開幕前,中共「中航公司」推出一型號稱最大起飛重量達十噸的全新構型大型無人機,搭載高效率渦扇發動機,配備「模組化異構蜂巢任務艙」,藉以投放小型無人機群。這名為「九天」無人機,採高主翼、後掠角機翼設計,翼尖有擾流小翼以提高長航程的飛行效率,另也採取一對H形尾翼。依其功能觀之,未來將在空中戰區擔任反制對手的「忠誠僚機」的功能,阻攔美、日等第五代戰鬥機對遙控僚機遂行空中滲透。

中共所主動公布「彩虹-7」性能,亦是暗示航空母艦無人機隊時代到來,基於先進氣動力、匿蹤外型和控制技術研製的高空無人機,升限高於四萬呎,最大滯空航程十六小時,可運用於壓縮敵方雷達的探測距離,亦可在高強度作戰環境中執行即時電子和影像偵察、情報截取任務,還能為遠距離武器打擊提供目標導引。

面對中共發展迅速且多元無人機隊,我方亟須通盤審視現用的資料鏈路效率,同時向美積極爭取新版本Link-22資料鏈路,以最合理的投資增加國軍聯合防禦的指管能力。

另外廣泛運用AI技術的無人機、機器狗、機器戰狼、機器戰士的驗證及運用,台灣仍處停滯階段,與當前戰略環境脫節甚多,目前已到迫在眉睫階段。

   
當共軍機器狼登陸巷戰 我如何應對
趙興鵬/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台北/聯合報
珠海第十五屆航空博覽會於十七日風光閉幕,根據央視官方權威資料參加四十七國,國內外廠商一○二二家。據側邊消息透露,已收到約六百億人民幣訂單,大都來自中東地區國家。

航展目的是開展軍工產業,並透過出售以影響地緣政治,但主體展覽仍是在中國大陸獨領風騷下展示國威,嚇阻西方世界對中國大陸的盲動,例如紅旗—19、「九天」無人航空母機、無人作戰「虎鯨號」三體艦等,正是針對近十年來美國重回亞洲,企圖建構以美、印、澳、日、韓為首的印太聯盟圍困中共,所亮出的新警告底牌。

在如此多的各色琳瑯滿目武器中,台灣應有所對應準備。戰爭因武器進化而改變戰爭的型態,冷兵器時代與目前進入智能化左右戰場勝負,差異巨大,已不可同日而語。從過往人面對面的對抗廝殺,到現在精準裝備陸續在戰場上扮演勝負要角,人已是遠離目視距離,決勝於百里千里之外。

這次珠海航展賣點很多,但有一項陸地作戰的中共新列裝備「機器狼」,也引起網友重視與十足的新鮮感,從視頻公開的資料看,台灣應予重視並做好如何反制的研究。

機器狼有高度的精密裝備,紅外線夜視、熱像儀、通信系統、感應裝置、外掛武器等,能集群作戰,通常一組四隻分工合作,頭狼負責搜集敵情,其餘負責攻擊與裝備給養,包括緊急醫療器材;目前對岸已將該項裝備發展到可以防水後做登陸作戰用,並可在崎嶇道路快速跑步跳躍,及山路爬坡或躍過壕溝、漂浮過河流,直撲我方守軍。由於其用雷射鎖定,雷射光所指之處即是彈著點,機器狼背負的步槍或機槍,可謂彈無虛發;夜間透過紅外線不可見光或熱像儀,可清楚看到任何移動生物體,黑夜已不起任何掩蔽功能而被鎖定。

機器狼以車載或直升機空投方式機動部署,在敵前進行打擊或敵後滲透奇襲;其最令人擔心的是,我以打巷戰做為最後的防禦手段,極可能因此在戰術上面臨完全破功窘境,無法進行逐巷逐屋掃蕩。

人類直立二足行走,目標明顯,而機器狼本就四足爬行,匍匐前進壓低姿勢,為天生即具備,我軍不易瞄準射擊,其又根本不會累,何況於攻擊時可瞬間伏臥,如非擊中傳動電池,對機器狼並不會產生致命破壞,仍能遂行戰力。

機器狼可能在登陸戰、巷戰中帶給國軍致命的破壞力,我應未雨綢繆,不要讓國軍面對成千上萬的機器狼出現在陣地前方,打也打不死,而手足無措,等白白被機器狼攻擊犧牲時,後悔莫及。以敵為師,今後國軍亦應發展類機器狼,在海防及巷弄遭遇戰時,亦能以機器人對機器人、機器狼對機器狼方式,打好反登陸戰及巷戰。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走路看路 不看手機
趙坤茂/聯合報
「走路看路,不看手機」,雖是淺顯易懂的行為準則,但仍被大眾所輕忽,使得行人使用手機衍生的意外事件頻傳。個人認為,「走路看路,不看手機」實應列為「數位國民生活須知」的重要實踐條目。

康芮颱風來襲期間,媒體主持人阿娥姐在看劇後的返家途中,因拿出手機拍攝雨中即景時忽視路況而「側身仆街」,不僅手肘和肩部受傷,穿戴的珍珠手鍊也摔斷了。她說得好:「一心不能二用,專心走路才能避險!」

前陣子筆者到國外開會,有次出門前看到一則必須細讀的公告,當下因趕時間,所以先以手機拍下,一邊走,一邊看。孰料,光靠眼角餘光留意公寓大樓外的階梯還不夠,竟將最後兩階看成一階,當場一步踩空翻滾成倒栽蔥,所幸只是皮肉傷。一場小小意外可說是微傷彌珍,適時提醒自己專心走路,不要分心。

在網路上看到一部短片,有位婦人漫步在人行道上,因一時看手機而分心,瞬間就從人行道上的天然氣檢修門翻落坑洞。當地消防局獲報後,趕到現場將這名女子從洞裡救出來,並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其實,像手機這樣的行動裝置讓我們不再拘泥於固定場所處理事務,理應讓大家更加自由,但為何無線通訊網路卻又如同無形的絲線,隨時隨地將大家纏繞在一起,讓我們不知不覺就陷於險境呢?我們走在路上,即使身旁的手機沒有動靜,有時難免也會產生它正在響鈴震動的錯覺,三不五時就要檢視一下,深恐錯過十萬火急的重要訊息。無論如何,行人若需使用手機,務必停看聽,先「停」下來才能「看」和「聽」。

大致而言,手機造成的分心包括視覺分心(例如收發簡訊、滑讀資訊)與聽覺分心(例如聽音樂、接電話)。行人走在路上所面對的挑戰,除了凹凸不平的坑坑窪窪與善惡難辨的奇人異士外,更危險的是與車輛交會時幾乎沒有任何保護,使得人車碰撞事故的傷害愈加嚴重。

最近,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在《事故分析與預防》(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期刊發表的論文指出,分心的行人與車輛保持更近的距離,且移動速度會降低,也很少讓路給迎面駛來的車輛。此外,無論與車輛的橫向距離如何,他們都很少改變互動角度,這表明他們大都不了解周圍環境,從而降低行進的效率。相反地,不分心的行人會採取更安全的行動,與車輛保持更大的距離,更頻繁地讓行,並相應地調整速度。

他們進一步指出不分心的行人與車輛的交通衝突嚴重程度,比分心的行人降低了將近百分之五十,而最小距離則平均增加約百分之三十。同時,車輛駕駛對於分心的行人也表現出不同的行為,他們會在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人周圍減速,顯示駕駛體察到潛在的風險。

是以行進時不分心,使用行動裝置必須停看聽,緩慢走路如此,快速開車更不在話下。下次,當我們行進時,別做低頭族,抬起頭來看看路上的風景吧!(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又見行人地獄 國恥怎消弭
李克聰/消基會董事暨交通委員會召/聯合報
台灣「行人地獄」惡名已傳播全球,瑞士外交部官網對台灣交通的評價:「繁忙的交通,無法預測及頗具攻擊性的駕駛行為,即駕駛不會禮讓行人,一不小心走在行人穿越道上都會身亡。」前年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CNN Travel報導後,雖政府很重視並全力改善,但行人綠燈走在行人穿越道上被撞死的悲劇仍一再上演。

繼九月廿二日東海女大生在行穿線被公車撞死,昨天上午台北市忠孝東路、鎮江街口喜來登飯店前,一對夫妻於綠燈時走在行人穿越道上,駛於前方的公車停讓等行人通行,並進行「指差確認」,未料卻遭後方公車從後面猛烈追撞,導致前方公車失控往前衝撞,女性行人因閃避不及被捲入車底而死亡。

行人走在行人穿越道上卻因交通事故死亡,其實是國家之恥。據交通部「道安儀表板」的重點觀察指標最新統計,今年一至八月大型車案件致死二七三人,比去年同期增加四十六人;行人死亡二二八人,增加六人;大型車造成行人十四人死亡,增加五人;追撞事故死亡人數一七八人,增加二十八人。由這些統計數據分析行人事故死亡與大型車之關聯性,原因是大型車行經路口時,未能適當減速慢行及保持安全間距,如遇行人穿越時沒有停讓的空間與時間即容易造成事故,或遇突發狀況煞車不及容易與前方車輛追撞造成事故。

改善方法首先是交通工程設計應完全以行人為優先,且盡量有保護機制。建議全面檢討號誌化路口的保護行人時相設計,盡量增加「左右轉車行駛專用時相」、「行人早開時相」或更嚴格的「行人專用時相」設計,依據路口各方向車輛與行人交通量的相關因素,設計適當號誌時相與秒數門檻,區隔人車通行的時間,有效保障行人通過路口的安全。同時盡快改善所有路口的行人穿越道退縮、無號誌化路口及路段行人穿越道在前端增設停及慢的標誌標線,並加強夜間照明,或增設停及慢警示動態標誌等,提醒用路人更清楚辨識遵守。

至於所有的大型車營運業者,建議應通力合作改善駕駛缺工及高齡化的問題,以資源共享方式取代惡性競爭,改善目前互相調高駕駛薪資卻仍不能找到合適駕駛,進而無法落實駕駛管理的嚴重問題。建議採行人性化駕駛工時管理、減少疲勞駕駛及身心狀況不佳的安全風險;同時應制定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使用標準作業程序,透過適當教育訓練促使駕駛善加運用並嚴守交通規則。

車輛行駛時應保持安全間距,行經各式路口應養成適當減速慢行的習慣,才有停讓的時間與空間,即使在號誌化路口遇綠燈,亦應先鬆油門再視情況適當減速或加速,避免突遇燈號變換時反應不及而闖紅燈,或急煞而被後車追撞的風險。行經路口依規定進行「指差確認」時,切記轉彎行車停讓的位置應有行人穿越道的完整視野,確認後啟動車輛時仍應注意可能沒看到的行人。

政府應重視並輔導改善目前客運經營環境不佳的問題,盡快引進AI運用在駕駛輔助系統中,如能在偵測到有碰撞行人的危險時,能將目前被動式預警提醒,進階到主動減速煞停之防撞機制,將更能保護行人安全。

   
無人機結合殺蟲劑 根除虎頭蜂巢
黃基森/台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聯合報
十一月十三日聯合報報導,桃園義消於民宅捕虎頭蜂,遭蜂群攻擊身亡的不幸事件。無獨有偶,今年八月也有立委助理被虎頭蜂螫死,這些讓人聞之色變的蜂螫事件每年不斷重演,顯示捕捉政策與方法仍有諸多問題,或有必要改弦更張,同時優化與精進捕捉方法。

政府推動捕蜂捉蛇政策近二十年了,且每年編列上億元預算執行。經統計,消防人員在九十六至一○六年間進行捕蜂任務,導致十七件捕蜂人員遭虎頭蜂螫咬後死亡或受傷,也有多起火燒屋事件。為確保專業捕捉,於一○七年將捕捉蜂蛇業務回歸林政保育單位,但每年仍發生十餘起遭虎頭蜂螫咬案件,且平均有三人或三人以上死亡。

首先,談到現行捕捉虎頭蜂方式,都是由捕蜂人到現場直接移除蜂巢,甚而有採用火攻方法。在先進文明國家已不採用此種人身直接採摘的不安全方式,而更重視執行任務人員的人身安全,因而發展出多元有效且安全的捕蜂方式。此外,根據統計每年有一萬五千件以上通報捕蜂案件,但實則多數並非對人體有危害風險的虎頭蜂巢,而是螞蟻巢或角蜂的蜂巢,政策的美意是為民除害,但執行成果卻是濫殺無辜、破壞生態與天敵的做法。

令人遺憾的是,過去虎頭蜂螫死人的事件,政府單位發布多種錯誤的保護訊息或措施,包括「不能攜帶和使用殺蟲劑」或「鼓勵登山攜帶化學防蚊液(忌避劑)」。目前國際期刊與筆者的研究測試發現,撲滅虎頭蜂或其蜂巢的最佳可行方式就是使用殺蟲劑,因而美國環保署已核准琳瑯滿目的撲滅虎頭蜂的殺蟲劑,同時也是先進國家目前推行現場摧毀或立即撲滅的好方法,這也是確保人身安全的最佳方法。此外,目前國內並未登記有對虎頭蜂有預防效能的防蚊液(忌避劑)。國內已核准上市的化學防蚊液,是對以頭部口器叮咬的害蟲有效,例如小黑蚊、蚊子與臭蟲等,但對以腹部螫針螫咬的虎頭蜂和紅火蟻,預防螫咬效果有限,尤其是對傾巢而出的蜂群攻擊時完全無法達到預防效果。

由桃園義消遭蜂螫而身亡事件可知,虎頭蜂的危害已由山區環境轉進都會或鄉村民宅。建議主政機關應優化捕蜂方法,可以無人機科技結合撲滅虎頭蜂的殺蟲劑根除蜂巢;此外,將每年捕捉虎頭蜂地點的資料轉化為有效資訊,即將每年捕蜂發現的地點進行勘察後,在高風險地區立即設置警告或告示牌,提醒登山者並確保其人身的安全。

   
掛號費上限取消/診所看病 窮人止步
阮恆晴/退休人士(高雄市)/聯合報
本來到診所看病,是台灣比較感受不到貧富差距的地方,無論是富人或窮人,大家都會一起在候診室待診,支付基本的掛號費。但自從衛福部今年三月取消診所掛號費一五○元上限後,這已經逐漸產生了改變。

現今有些診所的非醫療需求裝備,例如裝潢等,越來越富麗堂皇、美輪美奐,另外也有標榜高服務規格的診所,設有不少醫師、護理師及藥師等醫療人員以外的服務人員。這些非醫療絕對必要的成本,如果導致掛號費無限制地提高,將使某些診所成為富人專區、窮人止步。

醫療,對生病的患者(尤其是急症或位於偏遠地區)是沒有選擇的,不似一般消費行為,民眾可以依據本身經濟條件決定要不要去,或者去哪裡、購買何種商品。

掛號費為醫師接受病人求診的行政管理費用,從這個角度來看,掛號費是一般民眾就醫的基本門檻。現今個人基本資料及醫療史已經都上傳到衛福部的中央系統,可以由各診所方便地取得,所以何種範圍的掛號費為適當、符合民生經濟現狀,並能夠兼顧普羅大眾的醫療需求,可能仍是政府可以評估並制定規範的。

   
台大入口撞牆 校園規畫最大敗筆
張小虹/台大外文系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台灣的校園規畫,肇基於一九七○年代初期台大校園規畫委員會與校園規畫報告書的確立,然五十多年後的今天,直接打臉台灣校園規畫的最新錯誤示範,卻也正出自台大。

現在不論是以走路、騎車或開車的方式進入台大校門,迎面而來的乃是一整面紅色清水磚牆,完全破壞了原本一入校門轉折處順接椰林大道的開闊天際線,而這堵牆正是即將完工的台大人文大樓南側磚牆。該場址原本的建築乃興建於一九六○年代的「洞洞館」,其量體配置採「三合院」形式,僅在北、東、西側先後興建了三棟相互呼應的建築,即便建築體低矮內縮,那時也完全知道要「打開」鄰接椰林大道的南側,不放任何量體,以便保持一進台大校門轉折處的開闊氣象。而後確立的台大校園規畫報告書,也對椰林大道兩側建築體有嚴格的天際線高度管制與景觀控制,那即將完工的台大人文大樓,為何會在一進校門的椰林大道轉折處,放了這「第四面牆」呢?

遺憾地說,台大「撞牆」的最大關鍵原因,正來自號稱擁有全台灣最大校地,以及最先進、最齊備校園規畫的台大本身,一路棄守不把關。人文大樓興建案歷經十年的「民主審議」程序,卻無法撼動最初的那個「黑箱作業」:在沒有任何校內會議討論與記錄的狀況之下,同意捐贈單位將文學院原本規畫在兩塊不同基地上的量體,全部壓在最醒目也因而最攸關台大整體入口意象的椰林大道開口處。

此校門口「量體過大」卻無法移轉也無法卸載的問題,從來未獲有效解決(即便最後下挖兩層),讓明明一樁傑出校友捐款回饋母校的善舉,蒙上了「財團圈地」的陰影;讓台大不惜策略性地逃避環評而落人口實;讓台大校園規畫報告書形同虛設、「僅供參考」。雖然「搶救台大校門口行動聯盟」的師生與校友多年來費盡努力,將原本已通過台大校發會的九十公尺(二十三層樓高),一路壓低到目前的二十多公尺,但「第四面牆」依舊堵住了校門入口。

大學之大在於「有容乃大」,源自台北帝國大學的校門與警衛室低矮謙遜,椰林大道兩側退縮的歷史建築也完整和諧,但即將完工的人文大樓卻突兀矗立在校門入口處;北側緊逼農業陳列館歷史建物,東側迫近舊總圖歷史古蹟,西側緊貼新生南路人行道,大樓梯一走下來就可以直接搭公車,而南側則是「滿溢」到椰林大道,成為一進校門就迎面而來的「第四面牆」。

反諷的是,此設計才甫獲建築金石獎,肯定其建築本體在設計細節上的用心,但卻完全看不到其對場址所在的台大入口意象、椰林大道歷史空間肌理的嚴重破壞。此台灣校園規畫史上最新、最昂貴的錯誤,雖然順利提供了文學院許多系所對研究教學空間的迫切需求,但也同時凸顯了捐贈單位指定建築師、實體捐贈模式的諸多問題,更直接暴露校園規畫的形同虛設。

如今每進一次台大校園、每撞一次牆,我們只能期待人文大樓作為台灣整體校園規畫「負面教材」的功能,或能一再發揮,不斷啟動我們對天際線、對歷史景觀、對校園與都市界面、對大學之大乃在「有容乃大」的深刻反省。

   
川普2.0來了 把握年底最後一波
川普參選期間表示,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要台灣繳交保護費等相對不友善的言論,另外也支持傳統能源,曾表明計畫撤回巴黎協定、廢除降低通膨法案的剩餘補貼,與取消電動車強制令等綠色政策。整體來說,相對有利於美國內需股、軍工與航太、加密貨幣、石化與鋼鐵等傳統產業,然站在浪尖上的AI趨勢仍將勇往直前。

工業4.0時代,你不能不知道的超重要英文術語
工業自動化(Industrial Automation)、大數據(Big Data)以及人工智慧(AI)在各個領域中的被廣泛應用,不僅讓企業增強競爭力,也推動了整個工業生態系統的變革和創新。科技在走,人也要跟著走,科技進步的同時,人們的技能和知識也必須跟上變化才行,帶大家認識一些工業4.0時代裡,常出現的科技術語。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