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04 第601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清德檸檬汁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服務政治換升遷,司法官終會留下歷史惡名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台美關稅談判的「讓與不讓」
民意論壇 百姓受罪 口水擺不平淹水
災區擺拍 與人民站一起?
兩個問題 問曹興誠
民之所欲 給我不淹水的家
檢察機關擺脫工具性格 才能重生
關稅協議不明 只能寄望立院把關
拒黑箱談判 政府勿雙標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我們都犯了留白恐慌症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清德檸檬汁
黑白集/聯合報

川普總統的對等關稅衝擊全球,台灣是未獲倖免的「百分之廿關稅國」,比日本、韓國還高,戳破經濟部長郭智輝的大牛皮。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更以「擠檸檬」形容美國對台灣不斷壓榨,要我國開放市場。擠檸檬汁還不夠,賴政府還要大舉對美朝貢,讓台灣從甜番薯變酸檸檬。

民進黨沉迷大罷免,把關稅危機拋到九霄雲外;等到大難臨頭,才後知後覺。閣揆卓榮泰曾要大家對關稅問題「安心睡」,如今一語成讖,原來政府真的在睡覺。

賴政府底牌盡出,台積電赴美設廠、賴政府傳出擬採購百億美牛、穀物、能源,賴清德過境美國打算添購美客機當伴手禮。但這些好康,顯然都無法滿足「關稅帝君」的胃口。

知名入口網站進行網路民調,上萬台灣網友參與投票,逾八成五民眾不滿意台灣廿%的關稅。對於賴總統聲稱暫時性關稅可望再調降的說詞,逾八成網友都沒信心。

民進黨七二六大罷免大失敗,八二三還要耍賴繼續罷。賴總統任性治國,導致國家缺乏韌性,台灣彷彿變成「檸檬共和國」,被強權蹂躪,處境堪比當年的「香蕉共和國」。

民進黨一路放送反中「芒果乾」,如今顯然已失去威力,遠比不上國際認證、川普加工的「清德檸檬汁」。對國人而言,賴總統端出的檸檬汁不只酸不溜丟,更多了許多苦澀。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服務政治換升遷,司法官終會留下歷史惡名
社論/聯合報

檢察官配合「政治辦案」,幾已成為台灣社會共同的認知。從大罷免結果看,檢警調偏頗為執政黨護航,除引發民意反噬,也讓司法公信力隨之陪葬。近年眾多熱中仰望上意、為政治服務的執法者,表面上官運亨通,事實上卻廣受輿論惡評,也將在歷史上留下汙名。

檢警調近日發布年度職務調整,不少承辦矚目案件受到爭議者都在升官行列。包括承辦柯文哲京華城案的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林俊言、唐仲慶,偵辦罷免連署造假案聲押藍營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的朱家蓉,承辦台鹽綠能陳□昱案的南檢彭盛智,都受到法務部長鄭銘謙肯定而升為主任檢察官。

對此,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批評,賴總統顯未把民意的怒火當回事,「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日子便會更紅火」,才會端出這張升官圖。事實上,不只檢察官,多位調查藍營連署偽造案的警調,也都獲高層拔升。批評不只來自在野黨,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因助理費案遭約談時,她即高呼「政治介入司法、司法干預初選」。被起訴後,她在民進黨廉政會說明時更嘲諷:「羅織罪名,就是檢調的天職」。可見,檢警調的偏頗雙標,外界的印象已極深刻。這次選民在大罷免一致投下不同意票,多少與對司法的偏頗不滿有關。

近些年來司法淪為政府打手,從檢警調到大法官皆然,使司法信任節節下滑。蔡英文上任時曾高呼司法改革,並盛大召開司改國是會議;其結果,卻加緊對司法檢警調的掌控,黨內派系運作人事更是公開的祕密。

以檢察總長邢泰釗為例,他受蔡英文拔擢出任「天下第一署」的北檢檢察長,無論是猛打馬英九的三中案或其他共諜案,都深受高層賞識。但馬英九的三中案一審判決無罪,新黨青年軍和因王立強海外烏龍爆料引發的「向心共諜案」,都以無罪收場。過去高倡人權的民進黨和人權團體,從未對邢泰釗有過質疑,他仍一路高升當上檢察總長。

另一名被認為因政治辦案而高升的,是法務部長鄭銘謙。其早年檢察官生涯幾全在南部,除對當街毆打時任立委賴清德的歹徒求處重刑案外,在檢察體系並非以辦案著稱。但他深受賴清德信賴,在賴清德擔任閣揆時受拔擢出任廉政署長;隨後,在二○二二年縣市長選舉前大動作調查宜蘭縣長林姿妙涉貪案,從不曾在北檢當過檢察官的他,竟以黑馬之姿接掌北檢檢察長。

對比其前任北檢檢察長林邦樑,林邦樑因偵辦高虹安助理費案無法讓高層滿意,被迫下台。鄭銘謙接手後,快速以貪汙重罪起訴,更加鞏固他在執政高層心中的地位。相較於偵辦高虹安案的霹靂雷霆,前綠委羅致政被爆出與蔡英文、蘇貞昌私下對話的偷錄音案,北檢卻輕輕放過。

前不久,網上爆出民進黨前秘書長林錫耀與府方高層喬檢調人事的對話截圖,儘管林錫耀否認並提告,但內容與檢調體系內流傳的傳聞相當雷同。諸如,現任北檢檢察長王俊力接掌調查局長前,在桃園與鄭文燦關係友好;或法務部政次徐錫祥受前部長邱太三欣賞,並一路拔擢。在民進黨高層眼中,這些被視為可歷練的中生代人才,能遵照黨意辦好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檢察官對於案件的發動具有絕對主動權,大案要不辦或緩辦,小案要大辦或速辦,皆存乎一心,但最後終要面對公開檢驗。若無法以證據服人,只是觀風向、看顏色辦案,只會被人民唾棄。司法官如果挺不直腰桿,如何贏得人民信任?他服務的黨國,又如何受到尊重?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台美關稅談判的「讓與不讓」
社論/經濟日報

川普主導的關稅貿易談判結果出爐,台灣在白宮公布的榜單中被列入「非優惠國」之列,輸美商品將被課徵20%關稅,消息傳來,各界譁然。依據賴清德總統的說法,政府尚在與美國進行補救談判,如若屬實,未來台灣將退讓甚麼條件以爭取更優惠稅率,引發關注。

當前台美關稅談判進入關鍵時刻,台灣若希望避免被排除在優惠稅率框架之外,就必須在有限的談判籌碼中,做出有策略、有節制的「讓與不讓」判斷。這不僅關係到一年數千億元出口稅賦,也將影響台灣產業未來國際競爭力與整體經濟安全。面對美國提出的開放要求與我方的降稅訴求,政府必須冷靜計算、清晰思辨,避免短線妥協換來長期傷害。

國際談判準則在於:不怕讓步,只怕白讓。若是讓了市場、投了鉅資,結果僅換來一句「美國感謝您」,那可真是捧著黃金上山拜財神。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對美出口總額約為1,114億美元,若能將平均關稅從20%壓低至15%,等同於每年可為廠商減輕55.7億美元稅賦。這筆「可換取的實質讓利空間」,應視為我方在整體談判中可以接受的最高對價上限,也就是說,政府在市場開放或其他經貿交換條件的總讓利,應該精準控制在此限度之內,不應輕易以政治考量或短期安撫代價為由,做出超過代價的單邊讓步。

在產業利益維護上,我方應仿效日本與韓國,在協議中積極爭取特定關鍵產品的輸美「最優惠稅率」待遇。以台灣而言,半導體、載板、先進封裝、資通訊設備與精密機械,皆為國際競爭力核心所在,亦是美國市場極度倚賴的高品質供應來源。這些產品若能在協議中被納入10%甚至更低關稅條件,不僅可有效鞏固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定位,也能減少整體讓利對高技術部門的傷害。此項訴求更應與美方同步建構原產地證明與產業標準認定機制,確保台灣所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不致被誤認為中國轉運產品,而遭誤課高關稅。

汽車進口亦是談判敏感項目,美方可能要求台灣大幅降低美製汽車進口關稅,然而此一領域涉及本地製造業就業人口與上下游供應鏈產業,不宜輕易讓步。政府可提出替代方案,如以降低國內貨物稅取代進口關稅調降,讓國產車與進口車在消費市場中享有同等稅制優惠,但不損在地產業發展誘因。

農產品部分,更是攸關社會支持度與政治穩定的核心議題。牛肉、豬肉、乳品與稻米等品項,長年受到本地消費習慣與產銷體系結構影響,不宜一口氣全面開放。我方應明確主張對於所有敏感性農產品採取以十年為期之分階段降稅、設限配額、保留緊急應變條款等安排,同時將每年所節省的部分美國關稅讓利,回流挹注農業轉型與價格穩定基金,減輕農民壓力並維持社會共識。過去數度因貿易談判而導致社會分裂的經驗,不應重演。

台灣產品在出口過程中若被誤認為中國轉運,可能遭美國以「逃避關稅」名義懲罰性課稅,甚至列入黑名單。一旦誤殺發生,不僅衝擊單一企業,亦可能對整體產業信譽造成長遠影響。政府應在談判中提出明確制度機制,要求台美雙邊關務單位建立即時資訊通報與再驗證熱線,確保任何涉及原產地爭議案件可迅速釐清事實、避免誤判,並主動協助企業在出貨前強化原產地證明與供應鏈溯源文件,以減少糾紛與風險。

關稅貿易談判不只是減少出口稅賦技術工作,更是全方位國家利益綜合博弈。在可換取的上限內積極爭取,在難以承受的領域堅持立場,方能讓台灣在全球貿易規則與秩序重組下,不被犧牲、不被邊緣化。期許政府談判代表能以全局視野審慎應對,堅守底線,謀求最大利益,切不可低估關稅協議對未來產業結構與經濟自主性的深遠影響。

   
民意論壇
百姓受罪 口水擺不平淹水
吳一忠/榮民(嘉縣水上)/聯合報
這幾天下起大豪雨,中南部積水嚴重,許多地區就像豆腐渣一般被輕易摧毀。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筆者住處曾遭淹水之苦,只要大雨警報,就把家當往樓上搬,人則往高處爬;每年換家具,淹水淹到怕。丹娜絲颱風過境,仍淹到腳踝,鎮日清理家園、搬家具、舀水、拖地,還動用抽水機,忙到午後兩點才以泡麵果腹,幸好雨勢稍緩,沒重演八八水災的災情,但風雨接連來襲,只能「挫著等」。望著滾滾洪流傾瀉而下,「我家門前有小河」的那種無助、愁嘆和恐慌,若非親身體驗實難以體會。

風雨來襲,輕易地就摧毀這片美麗之島,百姓除了忍耐就是認命。山林防線已撤守,人定不能勝天,因為人謀不臧又道德頹喪。套句「四不一沒有」─風不調、雨不順、國不泰、民不安」,加上「沒有辦法」。

地方政府把淹水歸咎天災,推說雨勢太大,不論降在哪裡都會淹水。中央說是地方的職責,難道百姓活該受罪嗎?口水擺不平淹水,總是不能記取教訓,卻讓淹水一再發生。

猶記當年莫拉克颱風,二○○六年立法院通過「八年八百億治水特別預算」,爾後追加擴增到一一六○億元,前瞻計畫治水預算更是規模空前,卻看似成效不彰。這次縱使再追加預算,能否徹底解決水患?從這幾天「水淹南部」來看,頗令人質疑。

台灣是生命共同體,牽一髮而動全身,水脈相連流經各縣市,治水應全盤思考。政府應設立專責機構,由中央統一規畫,延聘水利、土木、地質等專家做好「國土百年規畫」,並以環保思維參與政策做好治水工程。若各機關不拋開本位主義,再追加一千億也不夠用。

面對接踵而來的颱風和水患,「口水滿天飛」無補於事,老百姓只求風調雨順安居樂業。期望政府做好治水工程,讓台灣不要一再發生水患。

   
災區擺拍 與人民站一起?
吳立昊/教(嘉義市)/聯合報
從丹娜絲颱風開始,南部地區迄今便飽受風雨侵襲。民進黨執政了卅年的台南地區,更是從最北端的後壁白河,一路淹至最南邊的安定、永康。

雖然,連日的強降雨超乎預期,導致大量積水宣洩不及,是造成淹水的主要因素之一,但若檢視民進黨官員這一個月以來對台南災情的反應,卻令人異常憤怒。先是賴清德總統在勘災時,回應災民「不能什麼事都靠國軍」;然後又有完全處於狀況外的經濟部,貼出強調「前瞻建設持續發揮防洪功效」的六張圖卡。

而這兩日,又見民進黨代理秘書長何博文率領「志工」跑到台南後壁、白河地區,冒雨清水溝汙泥的鏡頭,想要彰顯民進黨「苦民所苦」、「與災民同舟共濟」。試想,即便有急迫清理水溝的必要,但在風雨中,何博文不戴帽子保護頭部,還刻意露出整張臉來拍照,這其中的造作矯情,以及希望藉此拍上級馬屁的成分,應遠勝與災民站在一塊吧?

台南長期由民進黨執政,賴清德總統更曾擔任八年台南市長。而每逢選舉時,台南人對民進黨推出的人選都照單全收,更被譏笑「民進黨推出一顆西瓜都會勝選」。但這一個多月來,民進黨對台南災民的回應,竟是如此官腔官調毫無情感,怎不令人唏噓!

面對八二三另一波罷免案,賴清德總統曾說「要與公民團體站在一塊,走完最後一哩路」。此刻台南災民們更希望執政黨也與他們站在一塊,走完重建家園的路,盼來的卻只有表演與作秀。由此可知,風雨雖無情,人民更不該對特定政黨「專情」。

   
兩個問題 問曹興誠
楊柔遠/退休媒體人(台北市)/聯合報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召集人曹興誠說,民進黨要他推三階罷免,卻想避嫌而不敢積極投入,他很失望;他要退出八二三的罷免。

幾十年來曹興誠一直是台灣的風雲人物。科技的曹興誠,不斷創新突破為聯電開創世界市場,也為台灣賺大筆外匯,人敬人愛。政治的曹興誠,由統轉獨,臧否政治人物率真不避諱,推動大罷免全力以赴,但功敗垂成南柯一夢。

曹興誠事多,我還是想問他二○二二年允諾要捐卅億台幣加強台灣的國防力量,其中六億要捐給黑熊學院,捐了嗎?另外,和沈君山下圍棋輸的一千五百萬,你真捐給清華大學了嗎?為什麼清大幾次三番說沒有。

你開記者會說,聯電捐了很多的大樓和設備給清大,問題是,聯電捐的樓,和你的一千五百萬有什麼關係?董事會的紀錄有說,聯電捐給清大的樓,包括曹興誠輸給沈君山的一千五百萬?或者說,聯電為你單獨捐一千五百萬給清華大學,真是這樣,聯電這樣國際級的公司會吃上商業法的背信罪。況且,沒有一家公司的老闆會打麻將輸了錢,請會計用公司帳去付。

這兩個問題,想問問誠信的曹興誠怎麼說?

   
民之所欲 給我不淹水的家
苗知睿/國小教師(台南市)/聯合報
寫這封信的時候,窗外的雨聲,對我來說已經不是浪漫,而是心驚膽戰的警報。你可能正在辦公室裡,看著新聞畫面,慶幸自己所在之處安然無恙。但對我們這些「災民」來說,那不僅僅是畫面;那是我們泡在泥水裡的客廳、是孩子捨不得丟掉卻已發霉的玩具、是長輩辛苦一輩子積攢下來,如今卻只能當廢棄物清運的家具。

每一次大水退去,留下的不只是清不完的淤泥和散不去的霉味。更是一種深沉的無力感,為什麼又是我們?提醒政府:你們的選票,是我們用淹水的家換來的!

我們知道,鋪一條亮麗的馬路、蓋一座宏偉的場館,能讓你們風光剪綵、選票滿滿;但提醒你們,為政者看不見的良心才是我們安睡的保證。千萬別為了一時的經濟利益,默許濫墾山坡地、占用河川地;我們不要災後作秀的擁抱,我們要的是一個不會淹水的家。請把錢和心力花在我們看不見,卻能救命的下水道和流域治理上,那才是真正的「政績」。

其次要提醒民眾,冷漠是洪水的幫凶。很多人會說「這不關我的事」、「這是政府的責任」,但在這座命運與共的島嶼上沒有人是局外人。你可能覺得隨手丟一個菸蒂、一個塑膠袋,沒什麼大不了;但成千上萬個「沒什麼大不了」,就足以癱瘓一座城市的排水系統。請不要輕忽你舉手之勞能帶來的改變;保持水溝暢通,就是最簡單、最直接的防災。

這封信要寫給所有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淹水不該是我們的宿命;清創、哀悼、遺忘,這個悲傷的循環必須終結。我們必須把每一次心碎的記憶刻在心上,化為監督的利刃;把每一次的無助,轉化為行動的力量。

我們想要的其實很簡單,在每個下雨的夜晚能安穩地睡去,而不是在噩夢中驚醒,擔心家園又將汪洋一片。

這個卑微的請求,我們還要等多久?

   
檢察機關擺脫工具性格 才能重生
陳宏達/高檢署主任檢察官(新北市/聯合報
日前暗網(Dark web)流傳法務、檢調重要人事「喬案」流出,有如「官場現形記」現代版,令人不可思議!

誠如法務部長鄭銘謙於立法院答詢時所說:「來源不明、真偽難辨」,惟攸關司法信譽,實有待調查單位發揮「科技偵查」的力道,比照過去北檢辦理「舔耳案」的速度徹查到底,使其水落石出,盡早給社會一個交代或還當事人清白。

審判獨立是司法最重要的核心價值,為保障此核心價值,憲法、法官法保障法官為「終身職」,使其不受任何干涉。檢察總長亦保障其任期為四年,以免被任意調職,確保檢察系統獨立辦案屬性。檢察首長自應捍衛檢察體系獨立辦案的司法定位,樹立典範,擺脫為政治服務的工具性格。

檢察機關公正性與檢察首長人事異動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制度連動,雖然個案偵辦理論上應由承辦檢察官獨立進行,但檢察長的領導特質在在影響檢察機關辦案文化與方向,若檢察首長人事任命導向政治化,更可能侵蝕司法公信力。

司法實務上檢察長可指分案件,由特定檢察官承辦,甚至行使「職務移轉權」及「職務承繼權」;而其領導風格也會影響檢察官承辦案件的體認及壓力,更足以影響案件的走向結果。此外,檢察長對檢察官的工作評核、升遷意見具「實質影響力」,亦可能讓有些檢察官傾向配合上意,而影響其獨立判斷,造成確認偏誤。

尤其,司法人員人事條例賦予法務部長對於檢察長有圈選、派任及調動之莫大權力,更使得行政部門對檢察人事有直接影響力,其決定若缺乏透明程序,極易引發外界對檢察公正性的質疑。法務部前部長蔡清祥任意將四年任期未滿、歷年職務評定優良之台北地檢署檢察長林邦樑調整為非首長職務,即其適例,蔡清祥雖親上火線,對外仍無法合理說明,只能含糊說是一場「誤會」帶過。

鑒於檢察人事派任或異動若缺乏透明與專業標準,深深影響檢察官辦案的實質獨立與外界對檢察公正的信任。未來檢察人事改革的方向宜在檢察首長人事任命透明化、指揮權限清晰化、外部監督制度化之間取得平衡,才能確保檢察機關既有辦案效能,又能維護司法獨立形象,改革重點應該不是只要求一、二審檢察官輪調、跑馬燈而已。

   
關稅協議不明 只能寄望立院把關
仉桂美/前監察委員、中國文化大學/聯合報

八月一日美總統川普公布一波關稅決定,台灣稅率百分之廿,高於日韓,與台積電移美之代價顯不成比例。復以年來台幣飆漲,匯率浮動差損約百分之十二,對出口導向之台灣產業結構已造成莫大衝擊。事前並非不可預測,然政府忙於擴大動員漢光演習,及約耗資約十二億元台幣辦理「大罷免」,卻對南台灣之水災怠於處理,又對關稅問題隱而不宣。

即使至今賴政府仍稱係「暫時性稅率」,讓民眾在過程不明之情況下尚抱殷殷期待,要求必須透明化及法律保留化,以對納稅人有所交代。況依據司法院釋字第三二九號,內容直接涉及國家重要事項,或人民之權利義務且具有法律上效力者,名稱為條約或公約,或用協定等名稱而附有批准條款者,即應送立法院審議。

川普的經貿政策著重在製造業回流與紓降逆差,須相關國家承諾對美投資或大量採購,以遂其目的。美國法官Kimberly Moore認為,即使貿易逆差會影響國防準備,也不構成「非常與緊急」的緊急狀態。五月廿八日,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判決認定川普無權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全球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提起訴訟的控方主張IEEPA未授權總統設立關稅,徵稅權是「國會保留權」。美國司法未必買總統的帳,若川普敗訴,勢必依其他諸如貿易擴張法、貿易法三○一條等,或循國會立法授權以努力解套。

七月卅一日川普宣布與南韓之貿易協議,除百分之十五的關稅外,南韓將對美投資三五○○億美元。而稍早美與日之協議,除百分之十五的關稅外,日本亦承諾對美投資五五○○億美元,用於能源、半導體、關鍵礦產等重要產業。至於台灣,除目前美宣布課徵關稅百分之廿,對美投資首應考量台灣對美出口中,有約八成涉及美國貿易擴張法「二三二條款」;半導體晶片之關稅結果乃市場關鍵指標,且應謹守開放市場之底線,避免衝擊台灣相關產業出口及可能的出走,更嚴重或導致經濟發展遲滯。

至於外傳台灣可能對美投資四千億美元,賴政府迄今未予否認,僅以與美有「保密協定」一筆帶過,如此置納稅人權利於何地?相關產業惶惶不安,對政府將要掀開之底牌不知如何應對,且未參與表意難以明瞭,卻具切身利害,只能寄望立法院嚴格把關。機械公會八月一日表示,台灣百分之廿稅率高於日韓,將使機械產業受到嚴重衝擊,政府應擴大內需、協助國內製造業轉型升級以為因應,尤應嚴防台灣中小企業供應鏈斷鏈,招致產業出走。

即便美國法院對川普政府「對等關稅」之判決,川普最後亦未必穩勝無虞。與其如此,不如回到司法院釋字第三二九號,回到「國會保留」與「法律保留」之憲政層面,以謀全民之最大利益。

   
拒黑箱談判 政府勿雙標
汪志雄/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美/聯合報

美國政府八月一日公布台灣關稅稅率為百分之廿,高於日韓。相較於日韓公布完整的關稅談判條件,台灣究竟付出什麼代價,國人卻一無所悉,在野黨齊聲砲轟談判黑箱。對此賴清德總統回應「基於雙方保密協議」無法說明,希望國人能諒解。

然而,當年賴清德反服貿時,在意的就是「談判過程黑箱」,並要求馬政府退回重談,還堅持談判談到哪裡,都要同步對國人公布進度。如此正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按照賴總統的說法,台灣列名川普關稅談判的首輪名單,台美關稅與經貿協定談判一直持續進行中。但令人憂慮的是,這些談判多數是在未經公開審議的情況下進行,缺乏透明機制與社會討論,故引發輿論批評為「黑箱談判」;因這不僅關乎經濟政策的方向,更觸及台灣民主制度的根本價值。

從申請加入CPTPP到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政府在推動國際經貿合作過程中,常以「談判敏感性」為由,排除國會實質監督與公民社會參與審議。以此次關稅談判為例,外傳美國要求台灣開放其農產品進口並減免關稅,若最終達成協議,不僅衝擊本地農業,更可能對食品安全與農民生計造成長遠影響。目前民眾卻僅能透過外媒報導、新聞片段或立委質詢來間接得知內容,無從深入理解實質條件,更遑論參與討論或反映意見。

政府黑箱談判的作為,反映了「權力過度集中,欠缺民主制衡」的問題。雖然貿易協定的協商通常由行政部門主導,但在成熟的民主國家,如歐盟或美國,對外貿易協定往往設有公開諮詢與國會審查機制,以保障人民知情權與代表監督權。台灣在制度上,立法院雖有審查協定的權力,實務上卻經常淪為事後背書,國會淪為「橡皮圖章」,難以制衡行政院的專斷獨行。

儘管支持者主張國際談判需要一定程度的保密性,以維護國家談判籌碼與靈活空間,然而保密不應成為封閉決策的藉口;例如談判初期是否設有公開目標?是否邀集產業進行前期諮詢?是否定期向國會報告進度?這些做法並不會損害談判本身,反而能提高政策正當性與社會接受度,減少未來施行時的阻力。

值得關注的是,台美關稅談判的背後隱含戰略考量。部分人士認為,配合美方要求是為爭取更緊密關係,乃至安全保障的「必要代價」。但若代價是犧牲本地產業或國民知情權,是否仍具正當性?重點不在於結果本身是親美或抗中,而是決策過程是否符合程序正義與民主原則。

台灣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壓力,確實需要積極參與國際經貿體系,但更應趁此機會改革談判與協議審查制度,建立透明、問責且具民主正當性的經貿治理模式。唯有讓人民真正參與、讓代表機構真正發揮監督職能,台灣的經貿決策才不會陷入黑箱泥淖,也才能在追求經濟利益與維護民主價值之間取得真正的平衡。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我們都犯了留白恐慌症
郭瓊瑩/聯合報
凡在國內造訪風景名勝區、大型公共停車場者,對一排排漆滿高彩度、高明度、各種圖案與字型的遊覽車應該都不陌生。台灣的車體組裝廠技術精湛,凡歐洲各大品牌的大巴車體一進口,就被改造成如花車般的車廂,包括內裝LED彩色燈光、布滿珠子與華麗流蘇的窗簾。反觀國外,多數大巴為了交通安全及容易辨識,卻多為白灰或單色系,少許配些彩色線條。

在原住民部落,政府為了表示尊重原民文化,許多公共基礎設施,如橋梁、擋土牆、護欄、路燈桿等,族群文化圖騰彩繪盛行,有時卻錯置了各個族群的特有圖騰。

各城鄉、市區道路上的變電箱也成為彩繪天地,原來的灰色尚符合公共性與整備性等「公共設施」應有的色彩定位,曾幾何時展開了「美化運動」,各種花蟲鳥獸、山川河海景色,均被搬上變電箱的外衣,成為一種便宜行事的「美化」。在各大景區,亦常見許多仿木、仿竹欄杆,漆成制式化而鮮豔之竹節、樹皮紋,於大山大水間反而顯得突兀又刺眼。

今日許多小學校園的圍牆,亦布滿了翻製的學生畫作,宛若將連環漫畫攤開於街景中,各畫作的主題故事卻經常毫不相干。近來為了衝各景點之打卡熱度,許多原來自然的海岸、山徑、湖畔,流行起擺置不成比例的公仔。一些老舊社區或人口瀕臨空心化的偏鄉老聚落,土牆磚牆上亦透過社區營造引入藝術家團隊,畫滿了各種故事、人物或地方特色景物,但明明實景近在咫尺。

這些「畫滿畫飽」之彩繪行動,具有很強的模仿感染力;或許看到基隆正濱漁港老街屋的色彩計畫(居民稱其為彩色屋),故也想如法炮製。頓時許多地方開始快速模仿,希望成為網路打卡熱點。殊不知,適切的色彩運用於大環境中,必須經過環境色彩調查,並向居民進行溝通訪談與多次工作坊、取得價值認同,再輔以科學色相分析與專業配色設計,其成果方能很自然地融入自然山水並相互輝映。色彩在空間中與任何裝置上,均需有留白的「天地」,使它得以在季節與日夜變遷中相互對話。也因此,河面、湖面、海面乃至天空,均是其藉以銜接「留白」的通關密語。

黑、灰、白是色相環裡的無彩色,不屬於任何色相、也不具備彩度,只有明度的差異,這三元素通常卻被認為是配角而非主角。當人人都想把所做的事變成主角,那種填充到極限的貪婪慾望,無形侵蝕了我們對「原相」、「原風景」的認知與覺察力。

當我們習慣了充斥琳瑯滿目顏色的環境涵構時,我們害怕留白、害怕未填滿,割捨不掉全彩的景界。而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干擾我們的視覺影像,也漸漸侵蝕了我們的原知覺與真性情。或許,在地方建設的美感決策中,我們的城鄉環境應多些留白給大自然的天與地!

(作者為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

   
老外說Your idea has legs. 不是說你的想法有腳
在行銷會議上,Mark向外國老闆提到一個新的idea,Mark興致勃勃,說得很起勁。老闆說:Your idea has legs. Mark低頭看了一看自己的腿,Idea有腿?是甚麼意思?難道是說這想法不可靠,稍縱即逝?還是指畫蛇添足,沒事找事?老闆究竟是讚許,還是批評?今天我們來看看幾個leg的商場用法,用錯會有些尷尬的字眼。

到陽明山避暑去!夏日親山戲水逃夏計畫
很多人不知道,陽明山上竟藏有一處能親近沁涼溪水、漫步吊橋,還能品嘗烤雞套餐的休閒農場。走進「福田園休閒農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翠綠景致,其間最引人入勝的,便是那條清澈見底的菁礐溪。溪畔設有平台,且水域多位於樹蔭之下,讓遊客能安心戲水。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