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08 第602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韌性」與「任性」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的跳梁英雄,想把社會變成弱智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關稅談判 掌握贏的策略
民意論壇 別讓獨立書店 關比開得快
如此政治惡鬥 沒人性沒格局
學習與災害共存 走出安全回家路
關稅談判 台應重擬藍圖
賴任川普予取予求 置台於險境
若郭部長該換 厭女王義川呢
綠營標榜性平 卻頻羞辱女性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韌性」與「任性」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賴清德總統出訪叫停,官方說法是因應救災與關稅,美國國務院前資深顧問惠頓卻戳破國王新衣:川普不讓他過境紐約,僅允許德州達拉斯。到不成「大蘋果」,乾脆中南美友邦也不去了。

總統出訪友邦,「順便」踏上美國,過境地點向來是雙方關係溫度計;首選當然是最接近華府的紐約。陳水扁就職翌年就叩關成功,原因是剛發生南海撞機事件,美中關係陷入冰點。小布希不但允許過境紐約,還批准潛艦等多項軍售,大方程度空前絕後。

隨著阿扁挑戰台獨紅線,華府不滿他成為「麻煩製造者」,就再無之前禮遇。陳水扁為此憤而暴走,要求華航專機頂著風險,演出「迷航之旅」。但他任期最後一年兩度出訪,來回都乖乖「屈就」阿拉斯加,顯示形勢比人強。後來的馬英九與蔡英文,分別在上任第五年與第三年才首抵紐約,先前則分別過境其他美國城市五次與六次。

賴清德顯然希望超馬趕蔡,享受當年陳水扁等級待遇;爭取不成,便寧可「玉碎」。問題是今非昔比,眼下的國際局勢,還能指望一戰成功?

「韌性」是賴總統的施政重點,但他堅持己見的作風,更接近「任性」。賴清德還有近三年任期,他過境紐約不成,似乎百般委屈。但對全民而言,得繼續為他的任性「奉陪」與「墊背」,滋味更是萬分驚悚。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的跳梁英雄,想把社會變成弱智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首波大罷免失利後,賴清德的罷免急先鋒們不斷出現離奇脫軌演出。有人拂袖而去,有人砲打民進黨,有人指控隊友偏激走納粹路線;更有人責怪中間選民愚蠢,因此要做更多「降智圖卡」。這些人,都是賴總統反覆推崇的「公民團體」領袖,誰料稍不順遂,他們就爆氣跳梁、到處反咬。除了說賴清德識人不明,他縱容這些人坐大囂張,對台灣政治文化的斲傷更是難以估計。

網紅「八炯」與「閩南狼」靠著仇中影片,在大罷免捲起千堆雪,成為青鳥心目中的英雄。但大罷免一失敗,八炯便不告而別,只留下一句:「我努力過了,你們加油。」閩南狼隨即與八炯劃清界線,指控對方意圖模仿納粹手法操弄群眾,且刻意造謠抹黑網紅鍾明軒,八炯還說造謠就是要「不擇手段」。當青鳥們看到這兩名「反罷急先鋒」狗咬狗的場景,還會相信自己對大罷免的死忠追隨真的是「正義之師」嗎?

八炯和閩南狼如何成為抗中英雄,仍有待考證;但民進黨的不斷加持與利用,是主要原因。他們因投機而結合,因失利而反目,說明了他們善變的本質;即連最後的爭吵,也都是為了自己的網路「流量」。

與他們的「善變」相應的,則是以罷團總指揮自居的企業大老曹興誠。十五年前,他為和艦案官司及避稅問題,高調移民新加坡。三年前他突然返台宣稱要捐一億美元加強國防,但最後,只有若干捐款投入黑熊學院,與沈伯洋因而成了認知作戰哼哈二將,進而成了罷團推進器。大罷免大失敗後,曹興誠把責任都推給民進黨,責怪對方「只想當側翼」;展現了他一生遇逆境則閃避推託的本能,錯都在別人。賴清德重用這種缺乏中心信念又輕諾善變之人,大罷免如何取信於民?

八炯、閩南狼和曹興誠的出現與結合,並非偶然。賴總統治國其實並無宏大願景,卻汲汲於台獨抗中路線,從賴政府團隊人事布局及施政路線,已一目了然。也因此,特殊人士爭相投其所好,物以類聚,自是必然。對八炯而言,為了反中,造謠可以不擇手段;同樣的,民進黨把所有國民黨立委打成「親中賣台」及「中共同路人」,不都如出一轍?

墮落不僅會傳染,也是無下限的。大罷免失敗後,罷團把罷免失利歸咎「選民愚蠢」,因而在社群平台開始廣發他們所謂的「降智圖卡」,聲稱「選舉要贏,格調要低」。更等而下之的是,綠委王義川隨即跟進在綠媒宣傳「造謠四步驟」:拋假議題、做哏圖、等對方澄清、再攻擊一次。王義川是賴清德力保的不分區立委,原以插科打諢見長,而今更搖身成為造謠大師。綠營的墮落,令人難以想像。

青鳥的出現,是民進黨意外的卵翼成果;它和曹興誠、八炯、閩南狼等人的合流,則變成一場災難。這場機會主義者與政治盲從者的相遇,雖為民進黨堆砌出一個大罷免的夢想,卻因缺乏政治素養與民主品質,不斷暴走、露餡,終遭選民唾棄。

從深層檢視,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柯建銘、沈伯洋、王義川等人在大罷免的狂妄演出,其實更該受到檢討。尤其,賴總統對柯總召的奇特妄想深為所動,說明他自己缺乏理念把持,又對後果的研判完全失準,才會跌得如此鼻青臉腫。但從民主的角度看,國家元首把跳梁小丑當成英雄,把青鳥隨意呼來喚去,又任憑他們把社會大眾貶成愚民,讓人們在虛假錯亂的資訊中窮於追索,真的想讓大家變成弱智嗎?賴政府的低素質,亟待綠營有識之士一同出手搶救!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關稅談判 掌握贏的策略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美國宣布對台灣出口產品課徵20%關稅的決定,仍持續煎熬著社會。過去四個月,政府雖與美方進行多次談判,卻始終未取得期待中15%的關稅協議。直到關稅惡訊傳來,賴清德總統立刻召開記者會,強調此為「暫時性關稅」,希望後續談判能「爭取台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

美國20%關稅應是暫時性的,行政院並說明已與美「完成技術性磋商」,不過,看到美國與其他國家談判獅子大開口價碼,社會高度關切台美「技術性磋商」的投資、採購與進口零關稅可能重傷人民權益。

台美關稅談判不易達成協議,是因台灣對美鉅額貿易順差,以及出口半導體與ICT產品涉及美國《貿易擴展法》第232條的國安條款。今年前半年,台灣對美貿易順差達552億美元,其中76%出口是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與視聽產品。8月中美國公布半導體(含終端電子產品)的232調查結果恐對台灣不利,而川普已揚言課徵非美製半導體100%關稅,更讓台美關稅談判雪上加霜。

市場充斥台灣被要求投資美國傳言,凸顯社會的不安。例如,台積電得加碼至3,000億美元,甚至入股英特爾49%股權。台積電平均年投資約400億美元,而美國若施壓成功,則台積電未來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多數投資轉向美國。這不僅影響台積電的經營績效,更對台灣的固定資本形成不利,而壓低經濟成長率。

社會對政府與美關稅談判的疑慮,就在於不透明過程,大家擔心談判結果將不利於台灣。賴總統解釋因受限於「保密協定」,而只能等總結會議結果公布後才能向社會說明。不過,基於美國的強勢,政府開始便對美輸誠,以及台美貿易結構牴觸川普政策底線等不利因素,大家擔心「生米煮成熟飯」的談判結果,將會逼台灣付出高昂成本,才能換得與日、韓及歐盟相同的15%關稅。

社會顯然不宜樂觀期待,政府與美國談判降低20%「暫時性關稅」的過程會順利;台灣已進入斤斤計較稅率與代價交換的「深水區」,且屈居談判弱勢方。除了鉅額投資外,我們恐將承受更多的利空消息,例如農牧產品開放、醫藥保健與汽機車進口零關稅的要求。我們實不宜將日、韓與歐盟15%關稅當成談判「成就」標竿,而應以社會整體經濟得失做為評估依據。

縱使政府與美談判能成功降低關稅為15%,我們仍須特別關注半導體232條款調查的可能影響。川普即將宣告半導體和晶片的新關稅,台灣受到的影響最大,而日、韓與歐盟與美方協議則都有半導體關稅上限的保障條款。基於川普過去指責「台灣偷晶片」的成見,為避免台灣被例外對待,政府與美方談判應將「基礎稅率」與232關稅綁在一起,積極爭取一致性的稅率。

川普動輒以關稅作為解決政經問題的手段,故我們宜將「關稅協議」視為暫時性質。川普提出「對等關稅」,主要目的是重建美國製造業與減少貿易逆差。台灣若對美保持大量出超,未來仍會被美方關切,甚至被課以更高的關稅。台灣貿易政策因此須改弦易轍;除透過投資、採購平衡台美貿易,更要開發新的出口市場,例如歐盟。今年前半年我們對歐盟出口只占台灣總出口的5%,而其中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與視聽產品僅有45%,遠低於該類產品占台灣總出口的71%。

川普執政的美國正與世界貿易脫鉤。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的「世界減一」觀點提醒我們,台灣對全球貿易須區分為美國與其他國家兩類。台灣因地緣政治限制,無法透過區域性貿易組織,擴大貿易規模。但台灣是WTO會員,且除美國外,電子產品仍享有資訊科技協定(ITA)零關稅的優惠待遇。建議政府應善用產業優勢,透過雙邊互惠,積極開發美國以外市場,藉以降低美國關稅對台灣經濟衝擊。

   
民意論壇
別讓獨立書店 關比開得快
呂健吉/哲思書棧棧長(宜縣礁溪)/聯合報
近日因「青鳥書店」負責人牽扯「小三官司案」,並和已婚友人在日本手牽手的畫面曝光,被一些文化人批評,她多年來申請文化部各種書店營運補助,最後卻快閃關店、拿錢走人!在此無意批評個案,只想從個人經營獨立書店五年之久的經驗,來說說獨立書店的經營困境,以及文化部可在補助之外做那些事來支持獨立書店發展。

目前文化部對書店的補助計畫主要有二,其一是常態性,每年底可提出實體書店發展的補助,約廿至四十萬元左右,今年接受補助的將近五十案,總金額不到一千五百萬元;另一種補助則是實體書店串聯市集的補助案,每案平均二百萬元左右,今年總共有廿幾案,總金額約四千六百萬元。

就這兩類補助案而言,對台灣實體書店或獨立書店到底有多少實體幫助?只能說,對有申請到的書店而言不無小補,但是對無法申請到的書店而言,也只能望梅止渴,看得到卻吃不到。

國內獨立書店不到四百家,大約可區分為二手書店、非二手書店,也可區分為純書店或有複合經營咖啡點心者;不論何種書店都需要資金來營運。其中有四分之三的書店是租屋為主,需要負擔租金;即使是自家開設的書店,沒有租金,也要有人事、水電、進貨及其他成本,所以一家書店最基本的營運成本最低每月也要五、六萬元,若多請一個人手就可能超過十萬元。若單純賣書,有可能一個月營利十萬元嗎?

以筆者自己開的書店為例,根本達不到每月五萬元營業額,何況利潤,所以只能自己看店節省人力成本、賣二手書以減少進貨成本。因自己的興趣和少許的文化責任,才讓這家書店可以撐五年,但有多少家書店可以這樣硬撐呢?如果把書店當成營利事業,那真要學「青鳥書店」,努力申請補助經費,拿到錢就拍拍屁股走人,不用管這家書店要經營多久,一旦沒補助、沒錢賺,就關門大吉。

獨立書店還能生存嗎?書店經營者,因著文化使命和責任感而硬撐者居多,他們多少也希望文化部能投以更多的關注;只是文化部還是習慣以個案申請補助,因此會寫補助計畫者就可爭取到較多的資源。然而這類以個案補助為主的計畫並無法整體提升更多國人走進書店。以兩百萬左右的補助案而言,著重一至兩天的書市市集,其大部分經費都花在布置會場上;參與的書店這兩天擺攤營收增加,但煙火放完後一切又歸於寂靜,又有多少人參加了書市市集之後,會再度走進這些參展的實體書店呢?

文化部應以整體宣傳實體與獨立書店的政策,來替代個案補助,以長久行銷的方式讓更多人知道獨立書店各自的特色。各縣市只要花個幾萬元印製「獨立書店地圖」,把獨立書店納入各縣市的人文風景介紹和導引路標中,自然會有人走進書店;甚者,若能夠像文化幣一樣發行「成年圖書券」,對書店則更有實質助益。如今,獨立書店關得比開得還快;書店是一個國家最美麗的人文風景,若沒有書店,台灣還有什麼文化地標呢?

   
如此政治惡鬥 沒人性沒格局
方復權/國貿業(台中市)/聯合報
台灣政治惡鬥嚴重,有些人甚至已到了沒人性且無格局的境地。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王義川近日在政論節目上無的放矢,嘲諷台中市長盧秀燕勘災時下大雨,但為何臉上的妝都還在?質問「化妝品是什麼牌子的?」暗喻盧市長勘災不認真或偷懶。

七二六「大罷免大失敗」後,王義川飆罵同黨立委王世堅「不服從命令的滾啦!」「台中人非常在意錢」,又在盧市長的妝容上大作文章,可見其除了水準低,更是為了黨中央賞賜其不分區立委而盡情演出,說到底是為了報答賴清德主席的提攜之恩。

目前盧市長支持度頗高,很可能代表國民黨挑戰下一屆總統大位。王義川彷彿瘋狗亂咬,把芝麻小事無限放大、胡言亂語,尤其極盡手段針對在野黨、掩護執政黨,實令人感到遺憾。

王義川身為男性卻以粗魯言論傷害女性,實非國會議員應有的格調。尤其特定綠媒配合王義川洗腦大眾,大力抹黑盧市長,這是標榜性別平等的執政黨男性,對女性應有的態度嗎?是台灣人應有的樸實與驕傲嗎?

   
學習與災害共存 走出安全回家路
拱祥生/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理事、/聯合報
日前南部大雨,造成高雄一家五口於南橫墜谷的憾事震驚各界,極端降雨係該路段屢次致災因素之一。面對早期開闢的南橫公路,如何營運管理、維護預警,考驗著公路管理單位及全民。

事實上,墜谷災害發生階段,高雄桃源區廿四小時累積降雨量達一○三七毫米,直逼莫拉克風災時的一三○一毫米,如此強降雨,遠遠超過導致土石流發生的降雨門檻值,及一般邊坡降雨致災之降雨量。但是邊坡崩塌因素甚多,單以降雨量大小做為山區公路預警封路標準,與擾民效應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再審視本次台廿線南橫草水路段,非屬當年莫拉克風災影響嚴重致災路段,但該段路幅寬度不大,且路基下邊坡到荖濃溪的高差超過五十公尺;而荖濃溪在坡址又接近攻擊坡,諸多路段位於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地質相對較脆弱。同時,道路依山而建、易受崩塌影響,墜谷災害路段屬於相對高潛勢路段。在同樣的降雨條件下,發生危害的程度高且影響較大;特別是邊坡一旦發生破壞,人車均有墜谷及遭溪流沖走的危害。

當山區較脆弱之地質敏感區邊坡遇極端降雨,即為致災高危險區,預警封路似乎是不得不為的手段。至於封路路段範圍應如何畫定較為合理?其實若山區聚落非屬地質敏感區,因極端降雨而發生崩塌的機會相對較低,但只要人車通行路徑會經過高風險潛勢區仍會致災,只要A聚落到B聚落中間路段有高潛勢區,就應全區段預警封路,才能達到避災效果。

進一步說,公路單位的確應公布各路段的地質敏感區、邊坡高度等資訊,甚至應進行各山區路段之安全潛勢分級,並以路標顏色區分,以提高山區用路人安全意識。南橫公路開闢距今已超過五十年,當初工程地質知識並未普及,以至於選擇路線不盡理想;加上台灣地質年代遠比美國及歐洲年輕,仍處高度活躍不穩定狀態,一般依山而建的山區道路確實存在高風險。唯有務實調查並公布,才能妥善面對極端降雨、地震等環境考驗。

預警封路是安全回家的重要手段,法令配套亦是關鍵。台灣目前預警封路的配套法令嚴重不足,交通部應該研擬制定,不應僅依靠現行未達法律位階的封路作業程序「且戰且走」來封路。況且,當有山區民眾以民生問題為由,要求通過封路路段之時,公路單位又得如何面對?

每次災害都是一次重生契機,端看社會如何學習與災害共存,發揮韌性以迎接試煉,大家一同走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關稅談判 台應重擬藍圖
廖啟宏/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客座教/聯合報
隨著美國宣布對台灣關稅廿%後,美國總統川普又丟出震撼彈:美國將對半導體徵收百分之百的高額關稅,更聲稱「台積電將投資兩千億美元」。雖然台積電尚未確認此金額,但早先台積電已承諾赴美投資一六五○億美元,在如此承諾下,獲得的客觀條件卻不如日韓十五%的關稅率。這場地緣經濟外交大戰,台灣首戰可說令人失望。

首戰雖不盡理想,但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台美關稅談判不只是稅率問題,更是一場關於國安、科技主導權、外交權力的複雜博弈。台灣應重擬藍圖,畢竟接下來還有許多與川普團隊交手的機會,就下列幾點來討論。

首先是情勢判斷。台灣要認知川普政府「絕對利益法則」的趨勢和決心。絕對利益法則的趨勢就是對大國有利、小國不利,這與拜登時期台美的互惠互利、友好氛圍截然不同。對美方太過信任的結果是把底牌攤在桌上,以為美方會回敬誠意,結果換來的是被倒打一耙。我方需認知美方接下來幾年都會以關稅作為談判與保護手段,而且兩黨都可能使用關稅作為工具,把貿易關係當作動態博弈。何況,川普的談判風格,向來是先開出對手無法接受的條件,使對手因處於焦慮的情境下,做出比原本還要再多的退讓。這也就是台灣在面對未知的情況下,早早承諾台積電的投資計畫,亮了底牌,最後被要求更多的讓利。

再來是準備充分。日韓能拿到十五%的關稅,一部分原因是在川普第一任期已經有交手經驗。早在川普第一任的時候,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川普簽署雙邊貿易協議,南韓也與美國簽訂FTA的修訂協議。日韓由資深官員組成的談判團,皆擁有多年與美方協商的經驗。反觀台灣,在川普第一任期,台美雖在軍售、科技合作等方面互動頻繁,但沒經歷正式的關稅談判。因此,台灣在今年面臨美方加徵關稅時,第一次站上談判桌,副閣揆鄭麗君領軍的談判團隊,雖已完成多輪實體談判,但缺乏談判記憶、專業與籌碼,談判處境相對被動,也缺乏過往制度基礎。

最後,台灣應有更佳整合的策略。面對美方高度政治化的貿易政策,僅靠經濟部門已經不足夠,也不應將台積電當成唯一的籌碼和王牌。我們應該設立由國安會主導,結合經濟、農業、科技、外交多部門的戰略協調小組,以政治、產業、國安的視角,整合出一套對美談判策略。這樣的團隊不僅能在第一時間回應白宮訊號,也能提前模擬各種可能的政策衝擊,並快速提出應對。在研擬讓利條件時,也有多產業、企業能夠共同承擔。台灣未來談判可以考慮整體的對價方案,包括採購美國天然氣、農產品、加強與美國合作的科技研發基金、推動台灣企業赴美上市或設廠等互利條件。

許多人或許懷念拜登時代對台的態度和政策。但川拜對台灣的戰略大方向並沒有不同,都是將過度集中生產晶片的台灣視為風險,盡其所能的讓台灣到美國設廠「去風險」。拜登用的是「晶片法案」的懷柔產業政策吸引投資,川普則是用強硬關稅手段。因此台灣不能只被動預判川普下一步,應該主動設計出讓川普願接受的雙贏方案。另外,台灣要嚴肅思考當「護國神山」拱手讓人後,台灣的風險不再是美國的風險,下個十年的國際分工,我們還有一席之地嗎?

   
賴任川普予取予求 置台於險境
趙興鵬/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台北/聯合報
這次與美國談判關稅,賴清德政府可說如軟柿子被美國捏在手上,要怎麼捏、怎麼玩,任川普說了算。從百分之卅二,到百分之廿;川普從喊出台積電投資三千億美元、到又改口兩千億美元,忽高忽低,讓國內出口廠商眼淚忽流忽停,心跳忽快忽慢,被人戲耍,看得讓國人痛心疾首。

美國以其強大經濟實力及國防武力對全球各國耍流氓,這與國際貿易基本理論完全不合。若按其觀點,美國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軍火商大國,交易動輒百億、千億美元,美國賺得盆滿缽滿,不知向美購置軍火的各國,可否要求美軍火商退回所賺的錢及美國軍火造成戰爭死亡的生命賠償?

也許川普可說這是你們要買的、怨不得我,但軍火以外的商品不也是美國要買的,能怨各國?

美國是不講理的國家,尤其是要各國動不動投資上千億美元,川普甚至聲稱日本承諾投資的五千五百億美元是「簽約金」,且美國將可獲得這筆投資所創造利潤的九十%,這不正是搶錢的大獨夫?

日前川普詛咒印度經濟已死,並提高其關稅百分之五十,只因其向俄國購買石油,無視美國經濟制裁俄羅斯,但美國向俄羅斯進口六氟化鈾以用於美國核子工業,為電動車產業進口鈀金屬,另外也進口化肥與化學品,又做何解?這是雙標,只許美國放火,不許他國點燈。

美國川普的一舉一動,似乎全球經濟商貿來往的制度都要由美國來制定,是世界的規範,甚至超過國際法,這不會太可怕嗎?如果說川普不是獨夫,誰是獨夫?川普不但是美國獨夫,而且是全球的大獨夫。

獨夫遇獨夫,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全球獨夫川普遇「台灣獨夫」賴清德會有什麼樣的戲碼上演?美方已宣布台灣的廿%關稅,但賴清德仍說這是暫時性關稅,後續仍在談,其實應是在為八二三大罷免來個「拖刀計」,此世人盡知,也是賴清德傳出被川普拒絕過境美國紐約後,又一顏面盡掃的例證。

千怪萬怪,在台美談判中,賴清德只能怪自己務實台獨意識,既不能保護台灣不受美方大獨夫予取予求,更不能保護台灣在中國大陸與美國的利益衝突中,不成為菜單上的一盤菜。一邊倒的結果,是滿盤皆輸,置台灣於危險境地。

   
若郭部長該換 厭女王義川呢
紀情/家庭主婦(台北市)/聯合報
經濟部長郭智輝因常亂發言,輿論多負評,被譏為「放雞屎一堆」、最該撤換的爭議部長。無獨有偶,不分區綠委王義川罄竹難書的離譜發言更甚於郭;若郭該撤換,那王義川呢?

王義川牽拖七二六「大罷免大失敗」是因「台中人很在意錢」,又對綠委王世堅呼籲撤回八二三罷免案,痛批「不服從命令就滾!」毫無反省能力的王義川為貫徹賴總統繼續支持「大罷免延長賽」命令,又批評台中市長盧秀燕勘災儀容,嘲諷盧使用二千四百元粉底液,輿論難得有共識而炸鍋。民進黨性平部嚴厲譴責王,強調不要「厭女」的台派;強調「性別平等的價值應超越政黨立場,不容以女性外貌作為政治攻防的工具」。

筆者認為女性於公開場合注意儀容、適度妝扮,合情合理更不違反任何國法,本應予完全尊重。王義川鄙視、醜化女性的低級言論,充滿大男人沙文主義,嚴重違背舉世注重的性平意識,遂成為全民公敵。如此猖狂無知的政黨票不分區立委,若不公開道歉、下台、撤換並由順位遞補,民進黨就等著再一次被人民用選票教訓!

   
綠營標榜性平 卻頻羞辱女性
賴彥丞/研究生、曾任大學性平會學/聯合報
民進黨自詡重視性別平等「進步價值」,黨內設有「性平部」、國會有一群號稱「女權立委」,結果自家男立委卻頻以父權沙文言論詆毀他黨政要,真是莫大的諷刺!

不分區立委向來被視為政黨形象的「門面」,但是從柯建銘到王義川,一個身為黨團總召、一個身兼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前者嘲諷台中市長盧秀燕「人家叫你盧媽媽,就應回歸家庭主婦」在家沉潛,暗諷女性不適合從政;後者極盡調侃盧市長使用的粉妝產品,更將此物以「女性的東西」來強化性別刻板印象。二人對盧市長的性別羞辱,不只包含封建色彩的性別歧視,更有帶有「厭女」的大男人主義傲慢。

政治人物當然可受公評,但應聚焦於施政能力而非性別或外貌,如此才是理性成熟、性別友善的公民社會。如果今天任何一位執政黨的女性,遭在野黨如此性別羞辱,相信綠營絕不會默不作聲;此時民進黨人卻大多選擇漠視,真讓人看破手腳。

原來,性平這種人權價值在綠營眼中,也因黨派之別而有差別待遇。相比之下,近期盧市長面對台美關稅談判議題,選擇放下藍綠分歧,呼籲各界團結做政府後盾;對照上述二綠委的性別歧視言行,高下立判。綠營對盧市長頻頻無理攻訐,正是將其視為可能挑戰賴清德連任的潛在對手。惟此下流之舉顯得自降格調,只有嚇跑中間選民的反效果。

   
盤點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 有哪些生力軍?
湧盛與鴻勁,只是潛伏在資本市場邊陲的「台灣之光」縮影。根據《今周刊》與《經濟新報》共同製作的「2025年台灣未上市企業一百強」,無論半導體、電子零組件、金融、生技醫療或綠能產業,均有營運表現不俗的公司浮上檯面。

台灣,怎樣感性?讀懂台式街巷的日常敘事美學
「台灣感性」,是韓國人旅行台灣時,為台灣街景下的註解。所指涉的對象,多數不脫屋齡動輒四、五十年起跳的老公寓,綠意盎然的植栽,同時夾帶著斑斕駁雜的霓虹店招,偶見停放街邊的摩托車、汽車,穿插公園綠地、中小學校園,搭配行道樹綠蔭鬱鬱蔥蔥,偶有可見天橋、平交道……。他們說,這樣的風景,可愛、懷舊、放鬆、自在。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