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15 第602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親中派」篡位「天然獨」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躲在黨主席溫室裡的賴總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新政 重塑全球半導體業
民意論壇 光復80年 少了釣魚台 台灣真的光復了嗎
光復80年 別用自我殖民神話 誆騙台灣人民
烏克蘭上不了談判桌 台灣有看到嗎
80年前今天 日本投降/抗戰獲利者 扭曲了歷史
雙普會藏國際競合交易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親中派」篡位「天然獨」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最近一場網路直播,黑熊院長沈伯洋語出驚人說,他今年做人口分析,驚訝發現在幾個分類中,平均年齡最低的是「親中派」。

這話被網上瘋傳,內容卻變成了:「沈伯洋說廿到廿四歲的世代最親中」。發現代誌大條,沈伯洋趕緊在臉書澄清,斥責網路「超譯」他的原話。還補充資料說,他根據的是TikTok的相關研究,分類中還有民粹派、制度派,而親中派平均年齡是卅七.三歲,也不是什麼廿到廿四歲。

但網友馬上吐槽,舉證同場直播中,一位網友說親中派「有很高比例是廿幾歲年輕人」,沈伯洋當場確曾大讚這是「真實的」。

「山除薇害」罷團志工都說了,現在卅歲以下的世代,都是看抖音等短影音長大的。一位青鳥跟著哀嘆:別再說台灣年輕世代是「天然獨」了,他們都是被抖音、小紅書洗腦洗出來的「失魂」世代。

說抖音、小紅書就能洗腦年輕人,豈不在打臉斯卡羅、零日攻擊跟流麻溝十五號等片拍得太爛沒人看?太陽花運動後,蔡英文曾斷言,台灣年輕世代都已是「天然獨」。不料十年過去,「天然獨」竟被「親中派」篡位。

國台辦倒有一解,說網路科技不斷迭代,民進黨編造的信息繭房開始崩塌。但這只對了一半。賴政府天天戴人紅帽子,從變態的紅色恐懼眼珠望出去,誰能不是「親中派」?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躲在黨主席溫室裡的賴總統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也許賴清德自己沒有意識到,但明顯的事實是,他以「黨主席」身分發表談話的機會,快比以「總統」身分露臉多了。周三楊柳颱風來襲,大半個台灣都宣布放假;賴清德當天仍先以主席身分主持了民進黨中常會,要求同志在八二三對重啟核三公投,「共同投下反對票」。然後,賴總統才去視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並尷尬回收他前次說「國軍不能進民房救災」的話,稱是誤會一場。

當天的中常會上,黨內仍為王義川諷盧秀燕「完妝勘災」的粉底液事件爭執不休。民進黨性平部因為譴責「厭女台派」,遭黨發言人、綠媒和青鳥圍剿,有人要求主委李晏榕下台。中常委陳茂松更以大男人姿態,嗆李晏榕自以為是「聖女仙姑」;王世堅拔刀相助,稱性平會沒有錯,這是民進黨的價值。相持不下中,賴清德出面調解,要求雙方理性對話、面對面溝通,卻仍迴避了誰是誰非的問題,繼續讓這條價值爭議的尾巴懸宕在那裡。

前一周的中常會,情況更令人費解。賴清德在會上宣布,針對上月的南部風災水災,行政院已提出《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編列五六○億預算,將針對受災地區的農業、水電、道路、水利及三萬多受害戶,推動災後復原重建工作。災後重建當然是政府的重要施政,但賴清德不選擇以總統身分宣布此事,尋求人民和在野黨的支持;他卻跑到黨的中常會,去說給「自己人」聽。如此本末倒置,能怪大家說他「把總統當成了黨主席」嗎?

賴清德去年就任後,一直在「總統」與「主席」兩個身分中穿梭變身,最後搞到連自己都混淆。總統本尊是權力與威望的象徵,偏偏賴清德當選時僅獲四成民意加持,他又行事偏執,因此政務上不時受到國會及輿論的質疑。每逢政治上受到挑戰,賴清德便選擇遁入「黨主席」的溫室,利用他在黨內無可匹敵的權威,享受他在總統職位無法滿足的榮耀。然而,就算同溫層取暖的快意能彌補他治國的失落感,但如此黨政混淆,能增加人民對他的尊重嗎?

大罷免的發動,本質上就是一場「民進黨本位主義」的政治鬥爭:賴清德等人刻意曲解罷免制度的設計精神,利用大規模無差別罷免,意圖從蹊徑掠奪民進黨的最大利益。驚人的是,這場狂妄而喧囂的行動,卻被清醒的民意所構築的長城滴水不漏地擋下,賴清德悵然抱零而歸。大罷免失敗的賴清德,旋即又遭遇救災處理大失民心、對美關稅談判不利的挫折,連出訪過境紐約都無法如願。面對一連串的挫敗,無意道歉的賴清德,更躲進民進黨的同溫層取暖,不願直面自己的總統角色。

然而,賴清德越不認真面對自己的總統角色,他就越難爭取到民眾的尊重與支持。以八二三要舉行的「重啟核三」公投為例,其目的其實不僅在重啟核三,而在促使賴政府對錯誤能源政策務實檢討,包括對台灣環境汙染及電力不足的省思。賴清德若具有元首的高度,他應該宣布,自己樂於聽取公投的民意。未料,他卻躲到民進黨中常會,要求大家投下「不同意」票。不僅如此,他還說,核三是否重啟,「並非公投所能決定」。換言之,即使公投通過重啟核三,賴政府也無意遵照辦理。有如此蠻橫的總統,把自己看得比人民的意志還偉大,他還奢想贏得誰的尊重?

賴清德必須想清楚:他究竟是要以總統角色為重,還是覺得黨主席角色更重要?若只想當一個披民進黨盔甲的總統,他大概只配得三成民意支持。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新政 重塑全球半導體業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未在美國本土製造的半導體課徵100%進口關稅,震撼全球晶片供應鏈。雖然短期內在美設廠企業如台積電可獲豁免,但長期背後代價卻是資本支出、全球布局與技術主權的全面重塑,對台灣、美國與南韓的半導體產業將帶來深遠的影響。

對台灣而言,台積電固然首當其衝,但政策衝擊不限於此。其他未在美國設廠的晶圓廠,產品可能因高關稅失去美國市場競爭力,被迫尋求在美代工或轉向其他市場。台積電雖獲豁免,但等同被「資本支出美國優先化」鎖住,若要保住蘋果、輝達、超微等大客戶,勢必擴大亞利桑那投資,甚至提前導入更先進製程。

然而,美國建廠在供應鏈效率、時程與成本上皆不如台灣與日本,更嚴峻的是技術外移,美國要求先進製程本地化,意味核心技術、人力與研發流程將跨海,若界線掌握不當,恐讓美國逐步擺脫對台依賴,削弱台灣技術壟斷與談判籌碼。

對美國而言,短期內本土產能將顯著增加,台積電、三星、英特爾擴大在美投資,帶動亞利桑那、德州建廠熱潮,刺激就業與設備需求。但高成本、低效率結構短期難解,晶片製造價格若因此上升,反而推高美國科技公司營運成本。在供應鏈尚未完善前,美國雖提升了供應安全感,但能否在與亞洲效率差距中維持競爭力,仍是長期挑戰。

對南韓而言,三星與SK海力士同樣無法置身事外。三星已在德州設廠,可享部分豁免,但若美方要求更多先進製程落地,也將面臨與台積電相同的資本與技術兩難。SK海力士在美國產能有限,可能被迫新建廠區,以免在資料中心與AI伺服器需求高漲的美國市場失去競爭力。若對美投資過大,亦將擠壓其國內產能與技術根基,南韓政府必須在維護國內產業安全與滿足美國要求之間做出艱難取捨。

更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半導體高關稅對全球晶片設計產業的外溢影響。這類僅負責設計、不擁有製造產能的公司,遍布美國矽谷與台灣新竹,包括輝達、超微、高通、博通、聯發科、瑞昱等。新政下,若委託的晶圓廠不在美國製造,輸入美國同樣要繳100%關稅。

對美國本土設計公司而言,這是被迫「選邊」的壓力,必須逐步將所有訂單轉向台積電、三星或英特爾在美廠區,以確保市場存活與供應安全,然而此舉將進一步推高本已緊張的美國產能需求與代工價格。

對台灣半導體設計企業而言,衝擊更直接,若與不在美設廠或與擁有美國產能的晶圓廠合作,可能失去美國市場,或被迫接受成本將大幅上升的代工方案,也必須重新布局製造夥伴,或與美國企業策略結盟以取得「關稅保護」。

長期來看,全球半導體設計與製造供應鏈結構將被改寫。過去,晶片設計公司可自由選擇成本最低、技術最佳的晶圓廠,但未來地緣政治門檻將取代成本與技術成為首要考量。

美國以外的大國政府,如中國大陸、歐盟及印度更可能進一步推出類似規範,要求企業必須在本土或特定盟國生產,全球化自由分工與先進製程集中模式加速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各國要求本土生產「地緣分散模式」,讓跨國投資成本與營運複雜度大幅上升。

若各地對技術移轉與生產規格有不同要求,更將導致標準碎片化,增加跨國研發與製造協調成本。未來高科技企業恐必須將政治風險與成本並列為核心決策依據,設立專責地緣政治管理機制。

對台灣而言,如何在維護技術主導權的同時,不被市場孤立,將是未來十年的戰略命題。川普新政揭示了半導體已從商業競爭轉至國家安全與政治籌碼核心戰場。全球供應鏈正邁入政策干預與技術拆分新常態,未來台灣、美國與全球半導體設計產業更必須在效率、成本與政治安全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點。

   
民意論壇
光復80年 少了釣魚台 台灣真的光復了嗎
呂欽文/釣魚台教育協會理事長、建/聯合報
今年是對日抗戰勝利八十周年,也是台灣光復八十周年,兩岸均有紀念活動。但當兩岸(國共)在爭搶抗戰話語權、爭辯抗戰光環屬於誰的同時,我們的漁民卻持續在釣魚台海域被驅趕、審訊、扣押、罰款。釣魚台是我們的,少了釣魚台這塊拼圖,我們還能大聲說台灣已光復、抗戰已勝利了嗎?當看到日本人在釣魚台海域霸道的惡行惡狀,真不知誰才是戰敗投降,該為侵略罪行道歉與賠償的一方?

五十五年前,海內外愛國知識分子眼見釣魚台被美日私相授受、納入日本行政區劃後,群情激憤。台大校園掛起了當年五四運動「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的標語,帶動了台灣校園的愛國主義浪潮。在美國,從紐約到華盛頓、從安娜堡到聯合國總部,留學生們放下學業,湊出旅費趕赴遊行;在凜冽的北風中高呼「外抗強權、內爭主權」,展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保釣運動。

雖然因為政治傾向的不同,保釣陣營分為左派右派,各自朝向不同的途徑邁進,但他們保衛「中國」領土完整,追求國家復興茁壯的心是一樣的。

五十五年過去,歲月帶走了老保釣的青春,卻沒能磨滅他們心底的那塊石頭;當年的口號還繚繞在許多人的心頭,但政治的現實,卻已沒有太多人敢大聲喊出同樣的口號。只有漁民,在生活的浪頭上深深體會「沒有主權就沒有漁權」。知識分子的愛國主義也好、理想主義也罷,落實到生活中才最重要。保釣,當今卻是漁民喊得最大聲;保釣,從漁民的口中喊出,特別有意義。

權衡台日關係得失,何須掛齒釣魚台主權這等「小事」?這是當今社會普遍的「認知」;政府就是以這樣的心態面對釣魚台主權問題。

我們必須反問,政府也許可以不在乎漁民的生計;但當我們想到,釣魚台主權集結著自甲午戰爭以來,日本帶給家國的屈辱、抗戰生靈塗炭的代價、帝國與軍國主義的遺緒,我們還能輕鬆以對嗎?可惜的是,我們的政府連做做樣子都不敢。

談保釣,很容易模糊「身分」,好像就成了中共同路人。每個族群都可以有保釣的理由,漁民要保釣、統派要保釣,獨派就不該保釣嗎?為何只能由對岸主張釣魚台主權,台灣哪個人敢說釣魚台不是我們的?或許我們一時忘了釣魚台,但八十年後的今天不能不提醒大家,沒有釣魚台的台灣算是真光復了嗎?抗戰真勝利了嗎?日本軍國主義真的被打敗了嗎?

   
光復80年 別用自我殖民神話 誆騙台灣人民
張璉/東華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聯合報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無條件投降,蔣中正於重慶發表「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八年對日抗戰結束,台灣亦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八十年來,台灣從貧窮走向富裕,以華夏底蘊為根基綻放創造力,從邊陲站上華人世界中心。曾幾何時竟變味了,內部竄流被壓迫的悲情、充斥對立與仇恨;光復至今已八十年,卻誆稱台灣四百年來被不斷殖民,心理上亦落入自我殖民的泥淖,摧毀民族情懷與國家認同。

拉開歷史視距,透視東北亞四百年區域史的脈絡。二戰前,東北亞唯日本不斷製造戰端,目標劍指中國,而朝鮮首當其衝。十六世紀末,日本為借道朝鮮攻伐明代的中國,而兩度進攻朝鮮,中、朝合力擊退日本。七年的壬辰之亂範圍不大,卻牽動東北亞三國,日本侵華野心已露。十三至十六世紀的倭亂、十七世紀薩摩藩強占琉球,皆為其例。

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力大增,為擺脫中華帝國建構的政治秩序,一八七二年侵占琉球後進一步鎖定台灣。一八七四年藉口琉球船民遭害,出兵台灣,發生牡丹社事件。廿年後又在朝鮮挑起事端而引爆甲午戰爭,清廷大敗;日本拿下今第一島鏈北段的朝鮮、遼東半島、台灣及澎湖。

廿世紀初,日本再併東三省、砲轟上海。一九三七年發動盧溝橋七七事變、全面侵華。日軍為殲滅中國,進行鋪天蓋地轟炸、南京大屠殺、七三一部隊的人體化學實驗,殘暴惡行斑斑可考。一九三八年錢穆先生隨校遷至昆明,於西山岩泉下寺,以年餘寫就國史大綱,其云:「暴寇肆虐,空襲相隨,又時時有焚如之慮,因率爾刊布。」國難當頭,國史卻不能亡。許倬雲院士曾感慨,幼年經歷的抗戰是中華民族存亡的關鍵,若失敗則整個民族就完了!

抗戰期間許多台灣青年跨海抗日,其中如鄒洪、蘇紹文、黃國書、丘念台等。蔣委員長採長期消耗戰,以空間換取時間、積小勝為大勝,三百多萬名國軍將士為國捐軀,平民死傷更是不計其數。若抗戰失敗,後果如何?中國覆亡而成日本殖民地、中華民族淪為亡國奴、皇民化運動將覆蓋全中國,其悲慘無法想像。然「惡人的燈也必熄滅」,日本最終無條件投降,並須退還侵占中國之地,包括台灣與澎湖。

中國抗戰勝利才有台灣脫離日本殖民,台灣人不再是次等公民。但台獨論者佯稱「台灣地位未定」,意圖切割與華夏文化的淵源;既已脫離殖民八十年,卻散播戀日仇中情結。台獨不了,便訴諸無端的悲情,是嚴重的偏執錯亂。看歷史不能半遮面,更不該任意編造;拉開歷史視距,認清四百年來東北亞血淚史的根源。回到歷史原貌,勿再以自我殖民的神話誆騙社會大眾,而成歷史罪人。

   
烏克蘭上不了談判桌 台灣有看到嗎
廖明輝/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聯合報
川普與普亭將於美國阿拉斯加舉行一對一會談,談判主題是結束俄烏戰爭,但烏克蘭卻被排除在外,喪失對自身主權議題發言權。值得台灣憂心的,並非俄烏戰事將被如何處理,而是談判方法。

這場在美軍安克拉治聯合基地舉行的峰會,被白宮界定為「聆聽」與「摸底」之行,但外界普遍解讀為以「領袖對領袖」交易試圖快速止戰;然而,烏克蘭作為當事國被排除在談判桌外。若這套模式複製到台灣議題,成為「川習會談台灣,卻沒台灣代表」,台灣可能在毫無參與情況下,被迫承擔「美中既成協議」後果。

川普處理國際爭端,慣用高度個人化的「領導人交易」。前白宮國安會官員、布魯金斯研究院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日前撰文點明,川普不但把國際關係個性化,且深信自己能與習近平達成協議;換言之,制度化與多邊框架容易被繞過,政策被壓縮成國家領導人之間互動與算計。這樣的談判風格若被複製至台灣議題,程序設計與第三方保障機制將被邊緣化,台灣的實質安全與談判發言權亦將同步被稀釋。

何瑞恩同時提醒,美中在可能的川習會,彼此都有期待清單:美方或將尋求中國放寬市場準入、控制芬太尼、釋出投資承諾與處理抖音去向及確保稀土供應;中方則會要求鬆綁高科技出口管制,並向川普施壓以澄清他對台灣立場。在此脈絡下,川普可能把台灣視為「籌碼」,將決定台灣是被利用還是被保護。

觀察「雙普會」輿論戰術,川普已展開熟悉攻勢。面對川普前國安顧問波頓質疑「普亭已經贏了」、認為川普可能讓步,川普在社群貼文中以「假新聞」、「被開除的失敗者」回擊,甚至以「就算免費拿下莫斯科與列寧格勒,媒體也會說我做了糟糕交易」誇張對比。此類敘事雖未必改變協議條款,卻能改寫美國政治氛圍,弱化外界對程序正當性質疑;一旦複製到「川習會」,對台支持可能被話術稀釋、被勝利敘事如「談成一筆大交易」覆蓋。

因此,「雙普會」對台的最大警訊,在於它可能成為「川習會」預演腳本:第一,台灣被動化:談判內容由美中直接敲定,台灣事後承擔;第二,台灣邊緣化:在國際敘事上被默認可由大國代為決定。當「排除當事國」成為慣例,台灣的話語權會被逐步侵蝕,從軍事風險延伸至政治心理戰與國際法理敘事,正是我國此刻就必須洞見的戰略情勢變動。避免在美中大國進行交易時,成為只剩下事後被通知的份。

   
80年前今天 日本投降/抗戰獲利者 扭曲了歷史
周玉山/前考試委員(台北市)/聯合報
中華民國抗戰勝利,至今八十年了。

今天,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悄然無聲,對此沒有回應,彷彿從未發生。在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大張旗鼓,熱烈紀念,卻沒收中華民國的國名、國歌和國旗,欲置它們於死地,形成歷史的弔詭,大家則不以為意,這才是最大的悲哀。

抗戰是血痕,也是光環。血痕已乾,光環猶在,愈擦愈亮。吾師胡秋原先生,曾在立法院建議政府,宣布七月七日為國定紀念日。理由很簡單,抗戰是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大事,也是蔣介石總統一生的最大功業。結果,政府礙於與日本的邦交,未能採納。如今,我棄人取,讓昔日的邊區政府,獨享歷史的光榮,世間還有公道嗎?

戰爭一開打,地獄就開門。地獄中的未死者,竟然走出來感謝發動者,那人就是毛澤東。一九六四年七月十日,毛澤東在北京,告訴日本社會黨的佐佐木更三、黑田壽南、細迫兼光等人:「我們為什麼要感謝日本皇軍呢?就是日本皇軍來了,我們和日本皇軍打,才又和蔣介石合作。二萬五千軍隊,打了八年,我們又發展到一百二十萬軍隊,有一億人口的根據地,你們說要不要感謝呀?」

毛澤東強調,「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帶來了很大的利益」。這裡的「中國」只能是中共,否則「抗戰」二字不能成立,這也說明中共與中國的重大差距。中共現在表示,這場戰爭造成中國三千五百萬軍民的傷亡,五千六百億美元的損耗。誠然,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是抗戰;中國軍民最眾多的死傷,是抗戰;中國國民黨最光榮的領導,是抗戰;中國共產黨最巨大的獲利,也是抗戰。現在,請中共公布「偉人」的名言:「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帶來了很大的利益!」

一九四五年三月,抗戰尚未結束,何應欽將軍在國民黨六全大會報告,國軍已對日軍展開廿次大會戰,九百零七次大戰鬥,三萬六千四百多次小戰鬥和游擊戰,斃傷日軍二二八萬二千多人,國軍傷亡則約三百一十萬人。相形之下,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游擊隊,有作戰時間、地點、雙方兵力、番號、作戰經過、戰果或損失等記載的,只有四十四次,且多誇大戰果。若從國軍及日軍的戰史考察,則只有平型關之役與百團大戰是有據的,餘皆流於空泛。

一九三七年九月,八路軍在平型關附近,與日軍板垣師團接觸,中共自爆的戰果為「殲滅敵人三千多」,後來修改為「消滅敵人一千多」。其實,平型關主陣地的作戰,是由地區作戰司令官楊愛源、增援部隊司令官傅作義負責,合計十一個師,林彪的一一五師僅為其一,且未擔任主陣地的作戰,只伏擊在關外的夾溝隘路而已。後來,平型關的戰果卻為共軍所獨攬,造成歷史的缺憾。

一九四○年八月,有所謂百團大戰。同年九月九日,中共在重慶辦的《新華日報》,宣稱「殲敵六千以上」。日本的戰史則指出,日軍死亡三九七人,受傷七十一人,失蹤卅三人,相去甚遠。到了一九八五年八月八日,聶榮臻回憶的戰果,擴大為「斃傷日偽軍兩萬五千餘人」。時隔四十五年,百團大戰的定義與內容,已距真貌愈來愈遠了。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八年抗戰終於結束,蔣委員長成為舉世公認的民族英雄。不幸的是,四年內戰隨即展開,中共席捲了千瘡百孔的大江南北,毛澤東成為不可一世的勝利者。「歷史是勝利者的宣傳書」,湯恩比的感慨,為古今中外所同嘆;古今中外也皆知,只有民族英雄,沒有內戰英雄。毛澤東的歷史身分,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那天,就已經確定了,他自己知道嗎?

   
雙普會藏國際競合交易
張光球/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台北/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將在阿拉斯加舉行俄烏停火會談,且白宮透露為一對一會面。外界指向雙普會是因川普端出關稅制裁威脅,迫使普亭主動提出停火會談,筆者持不同意見。

會談表面上是討論如何結束俄烏戰爭,實際上是強權間戰略競合的交易。首先,縱使美俄在國際事務上有競爭,甚至是敵對,當有共同利益時仍會合作。會談地點選在北極圈內的阿拉斯加舉行,具有特殊意義。北極圈蘊藏豐富天然資源,北極航道逐漸便利,戰略與經濟價值日增,連北京都想涉足其中。美國想從北極圈牟利,必須與「北極理事會」成員協商,尤其是擁有最長海岸線的俄國,才有合作開發的可能性。

阿拉斯加是美俄最接近之處,原為帝俄領土,後售予美國。川普利用地利之便說明雙方合作的好處,也提醒烏克蘭要以土地換和平。另外,會談時間正好是二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紀念日,明示美俄仍有許多合作議題,無須相互核武威懾。

其次,普亭是政治精算師,會慎防落入川普的算計中。普亭在接見美國特使威科夫後,分別向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與巴西總統魯拉通話,更在出發前夕與金正恩聯絡,說明與美方會談的內容。他們皆重申強化與俄國的合作,魯拉更進一步強調要加強金磚國家的合作機制。

普亭向金磚集團說明威科夫的來意,實有別於他以往的行事風格,因他深知與美國的競爭仍大於合作,金磚集團是俄國目前最重要的國際合作場域。普亭是要破除金磚國家對美俄可能有暗盤交易的疑慮,也是在預防川普出爾反爾,更是要讓川普知道,他是金磚集團的一員,會與這些遭美國課重關稅的國家合作。

最後,雙普會前川普派副總統范斯前往英國,與主要歐盟國家討論俄烏停火議題。隨後歐美與烏國總統澤倫斯基視訊會議,後者稱已獲美國對烏國安全的承諾。事實上,川普不是在凝聚歐美的共識,而是告知他們美國已決定俄烏停火的條件,歐洲要自行處理烏國問題。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川普視歐洲為不可信任的對象,雙方在俄烏停火的條件上更是南轅北轍。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歐盟與烏國須參與停火會談,為維護歐洲的安全保障,烏國加入北約是割讓領土換停戰的前提。普亭難以接受歐盟的要求,戰事仍會持續,美歐將從合作轉為競爭關係,俄國可收漁翁之利。

川普希望與普亭合作盡快結束戰爭,以謀取烏國礦產與全球市場,或許可順帶為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加分。普亭與川普合作的目的,是要占領更多的烏國領土,讓美國解除對俄國的制裁。川普喜於交易,不按牌理出牌;普亭諳其套路,投其所好。雙普會是赤裸裸強權博弈的過程,烏國是交易的籌碼。小國要在國際競合交易中生存實屬不易,這也是為何國際一再提醒台灣勿重蹈烏國的覆轍。

   
勞事法38條工時推定與企業加班控管機制的緊張關係
勞動事件法施行迄今已五年有餘,許多公司對於勞動事件法第38條關於出勤記錄推定與加班管控機制並未給與足夠的重視,導致加班費爭議糾紛頻傳。

備妥緊急避難包 關鍵時刻靠得牢
臺灣的八月正值颱風季高峰期,而地震也可能毫無預警隨時來襲。那正是為什麼手邊有個緊急避難包能帶來安全感。一起來學習「緊急避難包」相關的英文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