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黨新黨魁「鐵娘子」高市早苗幾經波折,並經歷數十天的縱橫捭闔,終於和在野的「維新黨」結盟,使她成為日本有史以來第一位女首相。高市心目中的偶像是英國前首相柴契爾;但如果她決心採行「早苗經濟學」,卻不無可能成為日本版的特拉斯,甚至在經濟領域可能會有類似川普的作為。
高市是日本已故首相安倍晉三的死忠追隨者,因此各界預期高市將繼續推動「安倍經濟學」,也就是著名的「三支箭」政策,包括擴張財政支出,放鬆貨幣政策,以及治理改革。因此在財政上,高市顯然將會偏向「鴿派」,為追求經濟成長而不惜繼續實施赤字預算。
過去30年來日本政府曾一再實施產業政策補貼,擴大公共工程,希望能夠擺脫通貨緊縮深淵,但往往都以失敗告終。高市在選戰時承諾她將雙管齊下,難怪日本公債殖利率持續上揚。
在貨幣政策上,高市的立場則與川普如出一轍。川普之前形容遲遲不肯降息的Fed主席鮑爾是「強驢」,高市也批評一再升息的日銀總裁植田和男是「馬鹿」,意圖阻止日銀繼續進行貨幣政策正常化。
高市的政治實力雖不及川普,但從她當上自民黨黨魁之後日股隨即大漲,日圓應聲重貶,顯示市場對她的寬鬆立場高度期待。
高市若一心要推動「安倍經濟學2.0」,最大的問題在於目前她所面對的日本政治及經濟情勢,與2012年安倍出任自民黨魁相比已是時移勢易。首先,高市的政治處境比安倍當時要弱得多。當時自民黨雖是反對黨,但執政的日本民主黨則是敗象已露,之後的國會選舉中自民黨大獲全勝,顯示民眾賦予安倍強有力的改革使命,使他能夠從容推行新政。
反觀此刻,自民黨的情勢可謂風雨飄搖,在眾議院及參議院均未過半。現在高市雖勉力贏得眾院過半席次的支持,但可能很難推動大開大闔的政策。
在經濟方面,則差別更大。安倍主政時日本最嚴重的困境仍是通貨緊縮,股市與房地產價格都遭到嚴重低估;日圓對美元匯率更一度飆升到1美元兌77日圓,嚴重打擊出口,並加重物價下跌壓力,因此各界歡迎安倍的三箭。但現在日本經濟已恢復成長,企業獲利達到歷史高點,失業接近歷史低點,股市一片紅火,日圓更是貶到150低位;民眾最擔憂的是通膨升高,尤其是日常生活成本上升。因此寬鬆貨幣政策顯然已不合時宜,高市反而應該支持日銀穩步升息,使日圓能夠升值,以降低通膨壓力。
在財政政策上,高市就算有心擴大支出,但由於財政緊絀,高市很難有大膽的動作。何況以往經驗顯示,這種政策很難刺激經濟成長,卻會使政府負債不斷累積。日本政府負債總額高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兩倍,而且目前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從之前的負數,上升到1.7%左右,償債成本更高,擴大公共支出只會使財政更加惡化。
高市在2021年的黨魁選戰中,曾提出「早苗經濟學(Sanaeconomics)」的願景,以促進經濟成長為目標;2024年再度競選時,更抨擊日銀升息,並倡議擴張財政支出,因而使一些人把她跟英國只做了44天的前首相特拉斯相提並論。所幸她去年敗選後,政策立場已轉趨溫和,聚焦於日常生活問題,主張租稅抵減,提高低收入者的所得稅起徵門檻,並強調政府支出必須負責任。
高市當前面對諸多挑戰,包括重新凝聚分崩離析的自民黨,解決選民對通膨升高的不滿,採取適當的移民政策,以及在人工智慧時代日本經濟將展現何種風貌;而最艱鉅者,當屬如何處理好與美國之間難以掌控的關係。
高市真正需要的,並非「火箭砲」式的安倍經濟學2.0,而是需要一支擺對位置的箭,也就是一套目標正確且能順利推動的治理改革政策,來落實安倍的未竟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