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0/23 第607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粉紅色催眠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除了二○二八,鄭麗文的兩岸與國際使命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化解財劃法烏龍 把握修法契機
民意論壇 扳回九二共識認知 鄭麗文任重道遠
美中眼裡的蘋果 台怎自保
對特權逃避兵役零容忍
全面清查閃兵問題
恢復軍事審判 能讓國軍不躺平?
海鯤號研製 正走在存廢十字路口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粉紅色催眠
黑白集/聯合報

南韓女團Blackpink在高雄兩場演唱會,掀起「粉紅浪潮」。高雄將全市重要地標都換上粉紅燈飾,市長陳其邁也用AI將頭髮染成粉色。隨後,賴清德、蔡英文、蕭美琴、卓榮泰都相繼改圖貼出粉紅頭像。台灣政治人物這股追星熱潮,讓南韓媒體嘖嘖稱奇。

南韓網友對此驚呼,「台灣人心胸比我們開放」,「周杰倫來首爾,我們大概不會這樣做」。相對的,台灣網友可就不開心了,「丟臉」、「國恥」、「小丑」、「韓團征服台灣」的罵聲此起彼落。

說穿了,這就是一個「宣傳成癮」政黨的媚俗之舉。民進黨什麼奇怪的熱鬧都能湊,只要能夠蹭流量,什麼格調都不管了。陳其邁以粉紅頭宣傳也就算了,連賴清德、蕭美琴、蔡英文都亂跟風,不怕丟國家顏面嗎?南韓政治人物都未對BP如此獻媚,台灣元首卻一夕「變髮」去應援外籍女團,超沒尊嚴的。

更糟的是,就在這波粉紅熱中,爆出了新一波台灣藝人假造病歷「閃兵」的醜聞,輿論也拿南韓藝人「不敢逃兵」之例作為對照。在南韓,藝人視準時入伍為天職,基本的社會義務;在台灣,當兵卻被認為「浪費時間」,能閃就閃。這樣的心態和氛圍,真令人錯亂!

粉紅頭是一種催眠,顯示自己跟上潮流,共同沉浸在某種美好想像中。但睜開眼睛,現實卻一點也不粉紅。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除了二○二八,鄭麗文的兩岸與國際使命
社論/聯合報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出賀電。藉著賀電與覆電,國共兩黨再度確認共同政治基礎,九二共識仍然是兩岸通關密語和定海神針。鄭麗文表明不怕被貼標籤,若能推動兩岸和平,「當然要見習近平」。賴總統則在三天內兩度針對性地強調,接受九二共識和一中原則就得到和平,「是不可能的事」。風雨欲來,兩岸議題又將成為藍綠的激烈戰場。

國民黨選出新主席,民進黨沒有一聲道賀,只送一頂紅帽。鄭麗文喊話,不要再內耗、不要再在內部找敵人、不要再打仇中反共反中牌,兩岸不要再有戰火。民進黨卻以「兩個期盼」暗批,國民黨喪失主權立場、意識形態杯葛,更以「一個提醒」誇大中共介入滲透國民黨選舉,並以「在地協力者」抹紅國民黨。鄭麗文還沒上任,民進黨已全力開殺。

中共介選議題,是國民黨內亂送刀給民進黨砍的。國民黨沒有遞刀,民進黨也會砍;但國民黨送刀上門,民進黨砍得更順手。賴清德重提「國安十法」立法,二○二六和二○二八選舉必然還會大炒;國安單位也被呼叫介入政黨調查,未來政治偵防更不客氣。面對抹紅貼標籤,鄭麗文豪氣直言「怕就不要出來混」;但中央及地方選舉都不是主席一人的戰爭,鄭麗文必須解開這頂紅帽。要見習近平,但不能急。鄭麗文說,有更大民意做後盾,到對岸更有代表性;當國民黨路線成為台灣主流民意,紅帽自然退散。

隨著台灣主體意識提升與國民認同變化,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在若干敏感議題採模糊化處理。但當民進黨也開始向中華民國靠攏,甚至公開搶奪國民黨的神主牌。儘管其目的是在掏空中華民國,但對一般民眾而言,恐怕不易區別民進黨「兩國論」式的中華民國,和國民黨捍衛的中華民國有何不同。如此,恐削弱國民黨的既有優勢,並增加其論述難度。

中華民國憲法本是一中憲法,民進黨卻把「中國」切割送給中共;「九二共識」一詞本是國民黨的蘇起概括提出,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並創造了多年的兩岸和平繁榮,卻被民進黨說成是接受中共主張,還惡意地把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畫上等號。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已被民進黨扭曲和汙名化,鄭麗文要扭轉頹勢,就必須與時俱進充實九二共識內涵,讓更多人再度接受兩岸定海神針。

鄭麗文說,要讓台灣人自豪地說出「我是中國人」;習近平賀電首度期許「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既是對鄭麗文用力按讚,更是兩岸心靈契合的根基。鄭麗文要恢復台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這場涉及文化、教育、歷史與意識形態的戰爭,馬英九執政未能奪回陣地,鄭麗文的任務更為艱鉅。

外媒常視國民黨為「親中政黨」,而國民黨失去政權後對外經營力不從心,在美中戰略競爭日趨激烈下,也使得藍營立場備受質疑。美國在經濟上掏空台灣,在安全上不給保證;中共在軍事上威脅台灣,在國際上封殺台灣,我國面臨地緣競爭的夾擠,處境更加困難。鄭麗文承諾不讓台灣成為麻煩製造者、不讓台灣淪為地緣政治犧牲品,但國民黨如何提出有別於民進黨「跪美仇中」的有效政策路線,將是鄭麗文的重大挑戰。

賴清德談兩岸則互不隸屬,談台灣則地位未定,拒絕九二共識和一中原則,只想備戰達到避戰。這顯示兩岸不可能平靜,台海仍然是世界最危險的地方。鄭麗文不僅要負起二○二六、二○二八重任,也不能忘記兩岸使命與國際承諾。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化解財劃法烏龍 把握修法契機
社論/經濟日報

《財政收支劃分法》才剛修正完,立法院國民黨團在本會期伊始卻又忙不迭地再度提出該法的修正案,並把它列為本會期優先推動的法案之一。這固然是因為剛才修好的新財劃法搞了一個離譜的大烏龍,但這不啻也是老天爺賜予財劃法修正的另一個難得的新契機。

從去年底在野黨提出財劃法修正案開始,朝野即為此各持立場,爭吵不休。本以為隨著藍白強勢通過版本、行政院覆議失敗、聲請釋憲待決以及賴總統最終依法公布等發展結果,得以暫停紛爭。未料新法之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公式,鬧了個分母計算錯誤的大烏龍,讓原本就滿是怨氣的行政院,意外地撿到一把槍,隨即再度點燃新一輪的戰火。

事情的發生是行政院依法於年度四個月前編製下年度總預算案,送交立法院審議。其中,涉及依照新財劃法計算之各地方政府下年度應分配的統籌分配稅款金額,竟然出現總數無法分配完盡的怪事,經查後發現問題出在分配公式中的分母計算錯誤所導致。

為保障弱勢的離島縣市在統籌稅款上的分配權益,新財劃法特地從普通統籌稅款中匡列出一定比例,專供三個離島縣市(金門、馬祖與澎湖)分配。亦即台灣本土縣市與離島縣市被劃分為二個分配群體,在相同的指標下,各自分配普通統籌稅款的90.5%與2.5%這二塊事先切好的大餅,彼此無關,互不侵犯。

不論採用的分配指標為何,統籌稅款的分配都是按各縣市各該指標的數值(分子)占所有參與分配縣市各該指標總數值(分母)之比率來計算。但既然台灣本土縣市與離島採切割分配,則計算每一指標該項占比之分母時,就也必須隨之區分台灣本土或離島分別計算其總數值,才能算得各縣市剛好分配完盡的比率。未料這麼簡單的算術,新財劃法竟然會犯錯,從而導致某些離島之分配金額較前更低,同時也造成高達345億元的統籌稅款未能分配出去的大烏龍。

這個錯誤可以再修法矯正,並不困難,但卻可以由此看到了朝野紛爭所導致修法品質粗糙的惡果。事情發生之後,國民黨團便不斷「放小」問題,強調那只是無傷大雅的小瑕疵而已。相反地,行政院與民進黨團則不停「坐大」問題,重申當時已提出覆議與釋憲的預見之明,滿是酸言酸語的揶揄。朝野雙方似乎都沒有想要從這次倉促修法所犯下的錯誤中,吸取到政黨亟需和解妥協的教訓。

我們很早就呼籲行政院,因應在野黨財劃法修正案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動提出行政院的修法版本與之對抗併審。可惜賴政府一意孤行,任由在野黨主導,在沒有行政專業的協助之下,匆忙完成修法,以致發生立法過程中甚為少見的烏龍錯誤。

即使在這次事件之後,行政院雖一再抨擊現行版本造成城鄉失衡且未考慮事權分配等弊病,但對是否趁此機會提出建設性版本,財政部還在與地方政府溝通,預計年底前才會提出政院版修正草案。

其實,現版財劃法的主要缺點乃在於只強調創造一些指標將統籌款分配掉,而疏忽了統籌款彌補地方收支差短的原始目的。就此而言,民眾黨原提的修正版遠比國民黨的現版要周延許多。不論是考量制度專業或政治現實,行政院在構思自己的修正版時,似可更智慧的突破自我匡限,納入民眾黨版本。

賴政府偏好以政治利害因應問題,在朝小野大的局面下,只會徒然造成更多朝野衝突與互信流失。藍白合作或許可以取得法案通過的優勢,但缺少行政部門的協助,常易造成立法品質的傷害,公式烏龍即為一例。國民黨日前為反制行政院刪減地方補助款,已逕付二讀針對性的財劃法修正案,又眼睜睜的看著山雨欲來。

   
民意論壇
扳回九二共識認知 鄭麗文任重道遠
孫揚明/資深媒體工作者(新北市)/聯合報
鄭麗文算是有驚無險的當選了國民黨主席,這當然值得欣喜;但若仔細思量,鄭麗文勝選不過是國民黨解決結構性問題的一個起始點而已,鄭麗文必須從這個起點開始維持一個穩健的平衡。這個平衡,就是要一方面不斷告訴、教育台灣民眾有關「九二共識」的真相,但又不致引起因無知而造成的民憤,導致二○二八年總統大選敗選。

令人感慨的是,國民黨自洪秀柱之後的三任黨主席,竟無人敢於清楚承認「九二共識」這唯一能階段性穩定兩岸情勢的定海神針;但也正因為這種情況,才使得國民黨完全喪失原先在兩岸問題上的論述優勢。

鄭麗文在給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回函中說,她的立場是支持「海峽兩岸於一九九二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這種說出當年原文的做法值得讚賞。但必須清楚的是,因為國民黨並未執政,所以鄭的回函效應不足以立即反映在兩岸形勢上。但無論如何,至少這一個重返史實、重歸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可以是一個止損點,或說是能讓北京認為兩岸有喘息空間。

當然,民進黨之所以敢如此囂張, 絕對與國民黨的前幾任主席脫不了關係。民進黨歷任領導人自陳水扁起,把兩岸於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三日起,以口頭與電文方式達成的「九二共識」一把推翻;甚至到了蔡英文,更是公然篡改歷史,於二○一九年一月二日撒下彌天大謊,把「九二共識」與中共的「一國兩制」畫上等號,卻從不見國民黨主席帶頭反對。

甚至其後的國民黨主席,竟在華府公開表述稱九二共識「就是沒有共識的共識」。這種國民黨主席,只能助長民進黨的謊言,致使情勢江河日下,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無論如何,真正的問題在民進黨政府身上,更在「太平洋兩岸」的角力競逐上。今年賴清德的五二○演說與雙十國慶講話,兩度對兩岸政策隻字不提,並不令人驚訝,因為這完全涉及了川普政府乃至川普本人,對兩岸問題的混沌看法。在華府沒有確立本身的政策下,絕對不會允許賴政府蠢動而致使情況失控;但就另方面言,也不能不用賴做為籌碼。

總之,現下華府的態度是嚴禁賴清德毫無意義的挑釁北京;甚至就連最近北京拉下九名極高階的軍事將領,卻並未立即補缺一事,華府都願解釋為是因北京並無立即對台動武的意圖。華府反而擔心北京可能在某種情況下被迫對台動武,致使美國被迫涉入,這絕非當下的川普政府所樂見;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可能是一個正面的契機。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與當前情況下,鄭麗文的最大挑戰,是取得在華府與北京互動狀態下的平衡。

之所以說是「互動狀態下」,是因處於華府與北京不斷博弈的情境下;而「平衡」則是指,鄭麗文不致因反對自李登輝晚期開始的台灣分離主義意識、並與之對抗,從而導致國民黨在二○二八年總統大選中失敗。

所以這個平衡點在於:在不導致敗選的情況下,以最大的能量扳回台灣民眾對九二共識的正確認知。鄭麗文此行前景任重而道遠。

   
美中眼裡的蘋果 台怎自保
廖明輝/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聯合報
當美國總統川普口中提及台灣是中國「眼中的蘋果」時,這不僅揭露川普內心深處關於中國對台灣企圖的想像,也讓人不禁反問,對於習慣將世界事務當作交易籌碼的川普而言,台灣是否同樣也是美國眼中那顆甜美的「蘋果」?當中美兩國領袖可能將在南韓APEC峰會交鋒之際,台灣扮演的角色正轉化為兩強角力下的談判籌碼,也考驗台灣如何在國際舞台不選邊站、保持價值,能有擴大發展空間的高度戰略智慧。

川普日前在白宮與澳洲總理會晤時談及台灣問題,他強調與中國關係不會有問題,表示自己與習近平關係良好,甚至已規畫明年初訪問中國。他說中國很在意台灣,但不認為中國會動手。

然而,川普並未明確承諾是否會動用武力協防台灣,只以一貫模糊立場表示,中國知道美國有全球最強大軍事力量,沒有人敢輕舉妄動。

川普強調的,不是自由民主、也不是區域穩定,而是與中國「公平貿易」的可能性。

在川普眼中,台灣是可被擺進談判桌的籌碼;正如他對烏克蘭的態度來回搖擺,從一開始對俄羅斯百般體諒,現又傳出施壓烏克蘭妥協。台灣未來的命運也可能因川普對「交易成果」的需求而牽動。

然台灣非僅是被動等待大國決定命運的小國。由於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居關鍵地位,使得這顆「蘋果」不只是中國覬覦的目標,也是美國不可或缺的技術夥伴。

川普多次公開抱怨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顯示在其經濟民族主義觀點下,對台灣的價值評估在於能否為美國製造創造更多就業,並為美國提供戰略自主。台灣必須正視美中都想掌控台灣的現實,雖目的不同,對台灣的安全與主權卻也都非保障。

今年十月底的APEC峰會,總統府再次指派林信義資政擔任領袖代表,賴總統賦予其三項重要任務:推動區域經貿發展、分享半導體先驅產業經驗、強調以人為核心的AI發展藍圖。三大主軸看似務實經濟導向,本質卻是向國際傳遞清晰訊號,亦即台灣不是地緣風險製造者,而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是值得信賴的經濟與技術夥伴。

林信義此行的角色,不僅止於「參與者」,更應是「說服者」與「倡議者」。說服其他經濟體認識台灣的戰略重要性,並倡議共同維護亞太和平穩定的國際合作機制。

在「川習會」可能針對台灣議題密室談判的背景下,台灣更需要在第一時間發聲、清楚表達立場,避免被排除於地緣討論之外。

歐洲央行前總裁德拉吉主筆的「德拉吉報告」,對歐洲競爭力進行了深刻剖析,並為歐盟提出突破性的發展建議;他指出:「歐洲公民期待領袖能超越日常事務,面向共同命運,理解挑戰規模。唯有以共同意志與緊迫行動,才能在非常時期展現非常作為。」

這一年來,歐洲面對的地緣經濟壓力加劇,美中貿易對抗更使得歐洲夾在其間;「歐洲韌性」正被其對美國國防及中國關鍵材料的依賴所削弱,台灣也面臨類似處境。

台灣是中美眼中的「蘋果」,這點或許很難否認,但我們要問的不是誰想摘這顆蘋果,而是我們自己準備好守住它了嗎?

   
對特權逃避兵役零容忍
林文寶/高師大事業經營系教授(高/聯合報

藝人逃兵,是個人道德的沉淪,還是一場精心編排、眾人合演的舞台劇?當鎂光燈下的偶像以各種理由緩徵、延畢甚至免役,輿論的怒火不僅指向個人,更質疑背後是否存在一個為特權服務的「共犯結構」。這齣戲碼,演員不只一人,劇本更是由制度漏洞與商業利益共同寫就。

在這齣劇中,主角是藝人本人,他們以事業黃金期為由,尋求規避兵役的途徑,但他們並非獨自行動。經紀公司作為利益共同體,為避免藝人因服役造成空窗期的巨大商業損失,常扮演「軍師」角色,積極尋找法律漏洞。此外,配合開立診斷證明的「友善」醫師,以及利用制度漏洞的教育體系,都成為這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配角。從扁平足、脊椎側彎、體重異常到不斷延畢的「萬年學生」,每個藉口背後,都可能有一整條協力鏈在運作,共同維護著這盤巨大的商業棋局。

這場戲能上演,關鍵在於制度本身提供了寬鬆的舞台。過去,台灣兵役制度存在兩大漏洞:

其一是「學籍緩徵」,允許在學學生暫緩服役。藝人藉此不斷註冊、轉學、延畢於各大專院校的進修部,將求學變成拖延入伍的手段。有人甚至念了超過十年大學,成為「演藝圈的傳奇學生」,這不僅諷刺了教育精神,更凸顯了制度的僵化。

其二是「體位判定」,部分疾病的判定標準存在模糊地帶,讓有心人可透過短期增胖、減重或取得特定醫療證明來達到免役或替代役的標準。這些制度性的缺陷,無疑為那些有資源、有門路的人,開了一扇通往特權的方便之門。

當明道、阮經天、鄭元暢等一線男星的「延畢」爭議沸沸揚揚,累積多年的民怨終於引爆,輿論壓力迫使政府正視此問題。二○一一年,行政院核定通過「免役延役緩徵緩召實施辦法」,降低了大專以下進修學校的役男緩徵年齡上限,此舉被媒體稱為「明道條款」,精準地堵住了最大的漏洞。

條款生效後,演藝圈的「延畢生」們紛紛「畢業」,乖乖入伍。這戲劇性的轉變強而有力地證明:當結構性的漏洞被封堵,個人的投機行為也隨之改變。這並非個人良心發現,而是共犯結構的舞台被拆除了。

回頭看,藝人逃兵現象顯然不僅是個人選擇,而是一個由商業利益、社會關係與制度漏洞交織而成的共犯結構。它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社會對特權的默許與公平正義的脆弱。儘管隨著「明道條款」的實施及兵役制度的轉型,這齣荒謬的「閃兵舞台劇」一度被認為落幕,但它留下的警示依然深刻:真正的公平,始於制度的健全與對特權的零容忍。當規則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時,才不會再有下一齣諷刺的劇碼上演。

   
全面清查閃兵問題
紀情/家庭主婦(台北市)/聯合報
檢警拘提、偵辦藝人閃兵案,到案藝人均坦承花錢偽造文書,依妨害兵役及偽造文書罪送辦。用不正當方法逃兵,當然要辦,但檢警以重大刑案偵辦,程序似乎過當。

眾所皆知,除了社會重大或矚目案件,最令人詬病的應是層出不窮的詐騙集團,犯罪手段不斷翻新,詐騙金額愈來愈大,受騙人數愈來愈多,檢警單位對此如能加大力道偵辦,應會獲得更多掌聲。

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一一二年全體役男免役率高達十六%,由此可見,涉及偽造文書逃兵的情形可能相當嚴重。主管機關應全面徹查,並訂定自首投案期限,期限內坦承犯行者,給予酌減其刑,逾期限而遭查獲偵辦者,則加重其刑,以全面解決逃兵問題。

   
恢復軍事審判 能讓國軍不躺平?
趙興鵬/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台北/聯合報
賴清德政府為了遏止現役軍人向敵人宣誓效忠、躺平投敵,國防部將修正「陸海空軍刑法」第廿四條,增訂處罰刑責,並加重「不盡其應盡之責而降敵罪」的法定刑,增訂處罰預備、陰謀犯,並建議將列為優先法案,提請立院通過。

想必國防部發現國軍有此現象產生,且嚴重到關乎國軍忠貞度,才會急急如律令趕快拾遺補缺。早在今年七月卅一日,國防部即呈報政院擬具的「軍事審判法修正草案」、「軍法官人事條例草案」、「軍事法院組織法」及「軍事檢察署組織法草案」等四項法案,並準備恢復「軍事審判法」軍事審判制度,現在再回頭看軍中層出不窮的共諜案,可看出國軍忠貞度問題的確已火燒眉毛。

去「軍事審判法」軍事審判制度,是民進黨推動;現在要恢復「軍事審判法」軍事審判制度,也是民進黨。出爾反爾,變動之快、變化之莫測,完全是看如何騙取選票執政,來決定法之廢除與否,根本無視法為立國家千秋大業永續經營的基石。現在發現「軍事審判法」的制度好用,可以順勢防反台獨勢力擴張,就重拾過去鬥臭鬥爛的法律規章,法無罪,出爾反爾去法者有罪。

綜觀當前忠貞問題,不是恢復「軍事審判法」軍事審判制度那麼簡單,而是民進黨應先廢除台獨黨綱、停止僅將中華民國作為防止中共犯台之擋箭牌的舉措。修了一堆法律,對軍隊「遏止其躺平」、「不盡其應盡之責而降敵」是無濟於事的。賴總統口中的國名,一下是台灣,一下又回到中華民國,國名都給民進黨模糊化了,試問國軍如何忠貞?國名不明、忠心全失,是當然爾。因此,徒然有法,可限制其身體不得轉向,但無法限制及左右其思想;徒法不足以治國,更難以完全禁錮國軍,若戰事一起,是否仍會躺平投敵?

賴總統自上任以來,對兩岸問題中深化對中國大陸仇中行徑,稱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增加兩岸緊張,完全忽視可能成烏克蘭第二的嚴重後果。一味仇中親美,如今不但可能被掏空我半導體產業、摧毀護國神山,還讓台灣兵凶戰危,危如累卵。

而今川普就關稅問題,急於與習近平見面,尤其中共稀土對全球進行管制審核這顆震撼彈,讓美國軍工產業腳步放慢停滯,連帶一般高科技業,受到牽連。美禁運高端晶片,大陸禁運製作高端晶片不可少的一些稀土元素,互抓住對方下體、叫對方先鬆手,可說兩敗俱傷。雖然,即將在韓國舉辦的APEC,川與習能否順利見面還不一定,卻已傳出川普有意以台灣問題作為交易籌碼,甚至美國是否會進一步敦促台灣與對岸政治談判也未可知,誰又能保證台灣絕對不會成為餐桌上的菜單?親美的下場,一樣可能造成國軍躺平問題,賴清德在兩岸政策上仍能不改弦更張?

   
海鯤號研製 正走在存廢十字路口
郝至順/航太退休人士(台中市)/聯合報
日昨一位參與經國號IDF戰機研製的專家告訴我:「一個不按系統工程規畫與執行的計畫是不可能成功的。」海鯤號IDS事前在工程技術、材料科學及系統發展沒有經過嚴謹可行性評估,在有心人士慫恿和馬屁文化推波助瀾下,決策階層貿然拍板定案實屬不當。

海鯤號至今屢傳瑕疵弊端,現在已到最後檢驗時刻,很難再遮掩事實真相,廿日國防部長顧立雄鬆口承認面臨測試與進度延宕。台灣「國防自主」正走在十字路口,再多的說詞無濟於事;海鯤號研製計畫是繼續?還是須勇於斷臂?已到關鍵時刻。

當年IDF之所以成功,係因官員誠實面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不是「官大說了算」,更不可能虛偽造假蒙混過關。潛艦與軍機在工程科學和技術含量上有高度相似性,尤其在動力、電子、材料及系統整合方面。潛艦的「聲音戰爭」與軍機的電子作戰,都涉及先進感測與資訊處理技術;精準導航與控制系統的需求,也可共享技術基礎。

飛機及潛艦都特別強調「科技管理與協同合作」,更具備嚴謹的研發策略,以IDF為例,航發中心從合作生產、OEM、ODM到自行研製,逐步建立完整研製基礎與累積技術能力。

反觀,海鯤號IDS潛艦的主承造商台船,從油輪、砲艇、二代艦巡防艦等累積建造的技術能量與工程經驗,無法滿足研製潛艦需求,加上主系統及紅區裝備採購受限,成為海鯤號研製最大致命傷。

其次,武器系統研發有關「系統工程」是決定成敗與否關鍵因素。從可行性評估、系統分析到實際計畫評估,乃至最後計畫建案到預算編列都不容虛偽造假或浮誇成果。IDF合作廠商評估研製期程約需七年,IDS竟自詡五年研製完成,不無悖離工程科學作業與過度誇大不實之嫌。

IDF自設計、製造、測試與驗證全程標準化,建立工程技術資料與維修手冊,確保系統供應商及國內民間合作廠商供應鏈體系建構齊全。IDS兩年前出廠時,國防部及台船宣稱已建立相關供應鏈體系,然僅就潛艦主機及紅區裝備,日前國防部宣稱仍有多項系統不是「外借」就是用「非正品」替代使用,顯見其重大問題缺失,嚴重影響潛艦品質系統之可靠與安全。

IDF研製階段採「矩陣式編組」跨單位協作,國防部、空軍、中科院及航發中心緊密合作,專案人員務必遵守保密與工作紀律,確保每個環節精準到位。反觀專家學者評論IDS指揮體系權責不清、責任不明,外界看來屬多頭馬車各自為政,似無法有效解決研製問題。

過去IDF原型機驗證通過後,先導生產與量產預算都依法定程序核准,確保專案運作合法、透明,從未聽聞發生任何弊端;IDS兩年前已爆發類似醜聞事件,濫用私人顧問、代理商關係複雜、經費支用流向未做合理交代,嚴重破壞政府法令,傷害國家形象。

海鯤號潛艦研製案面對重重困難,能否複製IDF成功經驗,不僅關係國防自主與國家安全,也關乎全民信心。海鯤號研製計畫是否繼續並剋期完成,抑或現況結案止損叫停,最高當局應拿出政治智慧做出正確判斷,才是明智之舉。

   
花蓮堰塞湖奪命悲劇!中央地方斷鏈,未來如何避免
花蓮堰塞湖潰壩,奪走18命,更沖出中央、地方政府災防橫向溝通、垂直整合的漏洞。捲起袖子救災之餘,更要回頭檢視防災演練、法規制度破口,下一次,不能再讓悲劇重演。還原事實經過,中央與地方政府確實都有「依法行政」,憾事卻依然發生。此時除了追究責任,更重要的問題應該是:當下一次無可避免的天災降臨時,政府部門在現有制度下,有沒有能力阻止悲劇重演。

黃石公園之旅
走一趟黃石公園之旅,就好像重返過去的時光。黃石公園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國家公園,創立於1872年。美國原住民住在黃石公園地區內,已有至少一萬一千年之久。這座公園主要座落在美國懷俄明州境內,占地廣大,涵蓋的範圍將近9,000平方公里,擁有廣大的森林、明媚的湖泊、峽谷、河流和高山峻嶺。而它之所以稱為「黃石」,是因為「黃石河」貫穿其中。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