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元首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會晤,共同決定美中經貿戰暫停,休兵一年。這場經貿戰,從今年4月2日美國發動,到10月30日,歷經七個月,牽動全球,但畢竟雙方均手握王牌,打得兩敗俱傷,不得不叫停,但只以一年為期,因為雙方均自信手中王牌最終必能扳倒對方,一年,只是給自己一個緩兵休整的機會,重振旗鼓,待來日再戰。
這場看起來分明是勢均力敵、平分秋色的火併,西方媒體卻給出了跟川普總統完全不同的評價。川普認為美中元首會晤十分成功,「若以0到10來打分,這次有12分」。川普之言未必誇張,因為會前他頭上有兩柄「達摩克利斯之劍」,分分鐘就會落下要命,一是大豆,二是稀土,與習近平會晤,通過交換,總算暫時解除危機,大鬆一口氣,給個超滿分,的確是他當時的心境。但《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紀思道和CNN卻都不以為然。
紀思道撰文表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是美中關係,而川普把它搞得一團糟。他發起了一場美國一直在輸的貿易戰,即便目前雙方正式達成休戰協議,也可能是以中國掌握主動權,削弱美國影響力的形式收場。
紀思道論點中的兩個關鍵詞是主動權和影響力。美中這一場經貿戰美國手中的兩大武器,一是關稅,二是晶片,但用來打中國最多是打痛而不能打死。至於中國手中兩大武器,則是大豆和稀土,都能打到川普和美國要害,特別是稀土,中國打到的是美國死穴,而解藥沒有五年根本搞不出來,即便休戰一年,主動權仍在中國手裡。至於他所謂的影響力,那就跟CNN的觀點很接近了。
CNN認為,美中以平起平坐的姿態登上全球舞台,不管談判結果如何,就是中國勝了。CNN的觀點是從宏觀的國際角度來看的,川普發起的貿易戰針對的不僅是中國而是全球,幾個月下來,絕大多數國家,下跪的下跪、諂媚的諂媚,最近日、韓兩國的表現尤其讓人錯愕,但中國從頭到尾不但不跪,甚至強烈反擊,反擊到美國倒過來向中國示好,這即是為何CNN認為只要美中平起平坐展開會談,就是美國輸了的邏輯,而這也正是紀思道看到的美國影響力的削弱。
值得注意的是,換一個角度看,這一輪經貿戰打下來,不僅是一個原本還屬抽象、現在輪廓已浮現而出的「G2」格局問題,還要看到,近一個世紀來,一個由美國主導構建的世界秩序與遊戲規則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上世紀1945年二戰結束之後,美國作為全球頭號大國,主導構建了一個既為美國利益服務,又能裨益於世界各國的全球化秩序,遺憾的是,進入新世紀後,美國發現它已不能從全球化中像過去一樣攫取巨大利益,反而讓一些國家尤其是中國成了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於是從2016年川普上台開始,即不惜從原本的全球化鼓吹者及捍衛者,倒轉旗幟,成了反全球化的前鋒,不僅打亂了原本的世界秩序,而且通過它自訂的霸權遊戲規則霸凌全球,甚至不分親疏,也包括其一眾盟友,此一形勢在2025年川普2.0上台之後臻於顛峰。
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打壓是全方位的,中國對美國的反擊也是全方位的。首先是反霸及反制裁,無論在科技、軍事、貨幣或太空領域,中國都要奮力打開一條屬於自己的出路,結果,無形中就衝撞了原本在每一個領域中由美國建構的秩序與遊戲規則。反霸是破舊,破舊的同時還有立新。
對於如何才能有一個更好更有利於所有國家的世界秩序,中國也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和「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遊戲規則,這些就是立新。
紀思道也許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說中國正在通過經貿戰削弱美國影響力,對於美中兩強的世紀大博弈,這也許是一種更深廣層次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