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10月21日誕生首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後,日股歷經了上沖下洗,日經指數從10月初高市尚未當選自民黨總裁前的45,000點以下,衝上11月初突破52,000點的高峰,之後迅速跌破50,000點進行整理。
現在日股的波動受到美國股市AI行情影響很大。日經指數今年以來到11月初的高點共上漲12,500點以上,其中三大AI行情股:SoftBank Group、愛德萬測試、東京威力科創就貢獻了七成漲幅。而10月後的調整局面,到11月5日下跌了2,199點,其中三大AI股造就了八成的跌幅。
若沒有AI行情的飆升與整理,日股其實變動幅度有限;然而高市政權的弱勢日圓策略,增加了AI行情的波動。高市延續安倍經濟學,偏好弱勢日圓。高市之前的石破政權,日圓防線大概設在1美元兌換150日圓,例如今年7月下旬,日圓從146.5急速貶破150,當時加藤財務大臣就進行口頭介入,對「投機性動向」表示「憂慮」。然而,高市21日當選首相後到10月底,日圓從150貶值到154,新財務大臣片山卻保持沉默,直到日圓貶破154,才表示會高度警戒。
高市政權有意放貶日圓,帶來企業財報的匯兌收益。事實上日本企業也看出高市政權下日圓走弱的趨勢,11月初公布上半年財報的豐田汽車,就把財報設定的日圓匯率,從145調降至146。
貶值使企業收益提高,增加政府的企業所得稅收入。此外,貶值將帶動物價上升,這又增加消費稅收入。因物價居高不下,依照日本企業要照顧員工的文化傳統,明年春鬥的年度加薪,企業勢必要做足反應,這又增加政府的個人所得稅收入。
為了讓日圓走貶,壓抑日銀升息是重要一環。高市一選上自民黨總裁,其經濟智囊本田悅朗就放話日銀10月不適合升息。最後日銀的利率會議也做了不升息的決定,並獲得財務大臣片山稱之為「合理判斷」的好評價。
之後日銀是否會繼續做出讓高市政權滿意的「合理判斷」,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日銀利率會議之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就在社群平台發文:「日本政府願意讓日銀保有政策空間,將是穩定通膨預期並避免匯率過度波動的關鍵。」今後高市政權若繼續壓抑日銀升息步調,是否會引起美國方面的抗議,這是高市政權弱勢日圓策略的第一個風險。
在日銀做出不升息決策後,日本各大媒體,包括經濟專業的日經新聞、偏左的東京新聞、偏右的讀賣新聞等都陸續發表社論,指出日銀不升息將會造成日圓貶值與物價上揚的危險。這顯示高市的高壓經濟策略,亦即是以弱勢日圓帶來適當通膨,以增加企業收益與政府稅收的招數,已經被媒體看得一清二楚。高物價與輿論反彈,將是高市弱勢日圓的第二個風險。
目前高市政權將日圓防線設在154日圓左右,然而國際金融炒家並不是吃素的,一旦發生局勢變化,例如美國通膨局勢讓聯準會暫緩降息,或者高市政權的預算案過度膨脹,都有可能讓日圓一口氣逼向160,到時候日銀或者財務省再緊急應對,就可能再次發生去年夏天,日圓急貶又急升,日股大暴跌的慘劇。
忽視美國財政部的警告,以國際金融界對高市政權量化寬鬆的期待,引導日圓適度貶值,想要創造一個國內物價不會漲到民眾嚴重抗議,但又足以增加企業利潤以及政府稅收的「適溫弱勢日圓」空間,這樣忽略國際匯市炒作與波動本質的一廂情願,是高市行情的第三個風險。一旦發生動盪,不僅美國可能會壁上觀,日本股市跟匯市恐怕都會付出慘痛代價。
高市的弱勢日圓固然有助於日本股市行情,但是上述三大風險,都可能迫使高市政權進行修正,而修正過程可能引發劇烈的股匯市動盪,國內投資人與產業界須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