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會行使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人事同意權,行政院提名的四位人選全遭封殺。院長卓榮泰怒道,「我已經把整個橄欖園的一半都遞出來了」,結果沒得到任何善意回應,將重新思考未來包括中選會人事案在內的合作模式。卓榮泰說法背後的思維,有幾個嚴重的問題,他若不加澄清,可能從NCC、中選會到憲法法庭都將停擺。
首先,卓榮泰把行政院長盡其憲政義務與依法行政,當作對在野黨的善意施捨。NCC委員出缺,行政院長依法有義務在三個月內提名專業適任人選送請立法院審查。但行政院提名已嚴重延宕,人選亦未經商量,無法讓在野黨感到公正客觀,卓揆究竟遞了什麼橄欖枝?
其次,賴政府並非完全執政,國會也不再是行政院的立法局,卓榮泰卻仍有「行政權獨大」的成見,因此完全漠視國會多數的意見。以他的看法,行政院送出提名人選,就是遞出大半個橄欖園,立法院只能照章通過,否則就是不友善。這是哪門子民主思維?
第三,賴政府的提名策略,也充滿政治算計。去年立法院修法刪除NCC委員萬年延任條款,行政院竟鑽巧門讓原副主委延任並代理主委,迫使藍白二度修法堵住巧門。今年新提人選,行政院早在五月就確認名單,卻欺騙國會,刻意壓到大罷免之後才提出。其盤算,就是要等民進黨重掌國會多數後,再護航過關。豈料大罷免慘敗,賴政府操控NCC之心依然不死。
第四,卓榮泰以遞出半座橄欖園,卻得不到任何善意回應,打算繼續戰藍白。行政院日前突然致函立院在野黨團,要求一周內推薦中選會委員人選;如今因NCC人事遭否決,卓榮泰惱羞成怒,便揚言撕毀藍白推薦的中選會委員名單。賴政府想繼續挑釁國會多數,顯未記取大罷免大失敗的教訓。
卓榮泰想拿中選會人事來情勒NCC人事,又擔心中選會人事案只有在野黨提出的人選才會通過、行政院提出的人選會被封殺,政院想尋求的合作模式將缺乏信任基礎。試想,朝野缺乏互信基礎,民進黨和賴政府不是始作俑者嗎?發動大罷免就是要徹底消滅國民黨,賴政府現在還在裝無辜?
蔡政府把NCC當作整肅媒體、追殺在野的工具,NCC上屆委員也充分配合府院黨意旨,濫用職權,護航綠媒、傷害新聞自由。NCC結構至今沒有改變,卓榮泰要怎樣讓在野黨相信,這個獨立機關不會繼續被當成剷除親藍媒體的政治工具?在賴清德總統召喚青鳥圍攻立法院時,在賴清德、卓榮泰和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共商推動大罷免時,朝野互信的基礎就被他們徹底破壞了。要重建互信,只能從賴清德和卓榮泰開始。
從憲法法庭、NCC到中選會的人事延宕及機關停擺,都面臨著相同的困境。賴清德和卓榮泰不願提出多數民意可接受的人選,卻怪罪在野黨杯葛,只幻想著重回對國會予取予求的美好歲月。大罷免大失敗後,賴政府從中選會人事開始,學習怎樣尊重在野黨。現在卻因NCC人事案受挫,就揚言拋棄才邁出第一步的中選會人事合作模式,難道要看著明年九合一選舉辦不成?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鍾佳濱說,納入朝野各政黨意見,早日讓NCC恢復運作,不失為可行的辦法。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羅智強也指出,請在野黨推薦,共商合適專業人選,才是根本之道。從中選會、NCC到憲法法庭,藍綠黨團幹部找到合作模式,賴清德和卓榮泰別只會惱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