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7/15 第540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新聞 防斷供潮毀房市 恐由官方埋單
反送中中槍學生 欲逃離港被捕
44℃破紀錄 大陸熱浪襲9億人
護林 陸21省市發「總林長令」
挽信心 專家籲調整「三道紅線」
台也有隱憂? 學者:不至於
上半年 陸快遞完成512.2億件
廣州天河中央商務區 打造成示範區
中日韓工商大會 共探RCEP合作
大陸夏糧豐收 增產143.4萬噸

兩岸新聞
防斷供潮毀房市 恐由官方埋單
本報記者林則宏/聯合報
江西省會南昌知名建案「南昌院子」,是當前大陸眾多集體「斷供」的爛尾樓盤之一。截至本月十三日,已經有一百一十四位購屋者公開表達將暫停繳納房貸,化名「劉欣」的女子也是其中一人。

根據微信上的訊息,劉欣稱,她二○一九年以將近人民幣一百四十萬元購買「南昌院子」一套住房,頭期款人民幣四十萬元,每月房貸五千六百元。按建商當初承諾,應在去年十一月卅日前交屋。

劉欣沒想到的是,近三年來她每月按時還貸,卻換來期待中的新家淪為爛尾樓。「每月家庭收入一萬多,交月供(每月房貸款),還要養兩個孩子,我不想再往爛尾樓裡填窟窿了,它就是無底洞」。七月一日還款日當天,她第一次沒有往房貸帳戶轉帳。

大陸媒體報導,大陸最高法院二○一九年針對青海省西寧市一宗爛尾樓爭議曾做出判決,判定開發商應將收取的購房貸款本金及利息返還貸款銀行和購房者,銀行主張購房者與開發商共同繼續還款的請求遭駁回。問題是,目前這些爛尾樓盤的開發商多是早前已傳出財務危機的建商,如何還有能力收尾?

且據大陸媒體報導,儘管若干購屋者「斷供」,是因個人無力還貸,或是看壞房市前景選擇斷頭出場,但多數購屋者出面集體表態斷供,目的是希望引起輿論關注,讓開發商盡快復工、交屋。

大陸天風證券指出,最悲觀的假設,若大陸延期交付項目占比為百分之五至十。按大陸央行相關數據推算,對應的房貸潛在斷供規模為人民幣三千六百億元至七千三百億元,占去年第一季房貸餘額比重僅百分之零點九至百分之一點九,難以構成系統性衝擊。

然而,若爛尾樓集體斷供潮持續蔓延,最終勢必衝擊大陸民眾對房市的信心。二○○八年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時任大陸總理的溫家寶曾說過,當金融和經濟危機到來時,企業家的信心很重要,人民的信心尤為重要,「這時候信心比黃金和貨幣還要貴重」。

河南村鎮銀行日前爆發四十萬存款戶因約人民幣四百億元存款無法提取,而於本月十日集體維權抗爭,迫使官方宣布將先分批墊付來安撫民心。這波爛尾樓盤集體斷供,最終恐怕也得由官方出手,方能避免事件進一步擴大,從而引發更嚴重的金融與經濟風暴,甚至導致社會不穩定。

   
反送中中槍學生 欲逃離港被捕
香港特派員李春/綜合報導/聯合報
再有香港反送中運動後被通緝的青年,在試圖逃離香港時被捕,其中包括反送中運動首個中槍的學生曾志健。香港警察國安處昨公布拘捕四名青年,指控其未按法庭指令歸柙。

四人昨分別在區域法院、東區裁判法院提堂。廿一歲的曾志健二○一九年十月反送中運動的示威行動曾左胸中槍。另外三人是廿一歲的王愷銘、廿三歲的馮清華及一名十六歲男子,他們於十三日清晨約四時半,在香港西貢北潭涌巴士總站被捕。

四人被捕和上庭的指控,是因未按照法庭的指令歸柙,但有消息指,四人十三日試圖前往西貢黃石碼頭,乘坐船隻逃離香港,被警方截獲。

四人中,曾志健早前被控一項暴動罪和二項襲警罪,他二○二○年十二月廿二日未如期出庭,被法庭發出拘捕令。其後有海外組織發表聲明,指他正在「流亡」。香港警方昨稱,十三日晚在西貢拘捕四人,相信他們當時計畫逃離香港。警方亦拘捕一名同案有關的卅四歲男貨倉管理員,涉及「協助罪犯」罪。

香港警察國安處稱,四人於二○一九年六月和十月期間,分別涉及暴動以及非法集結案,並在二○二○年十二月及去年二月缺席審訊,棄保潛保,被法庭通緝。

警方調查發現,前年起有社交頻道成員,游說等候審訊的被捕人,棄保潛逃離開香港,但要繳交費用。

四人曾到美國駐港領事館尋求庇護被拒,之後先藏在荃灣一個工廈單位,後又陸續被轉移到三個地點,又有人不斷向他們苛索偷渡費,一共付出四十多萬港元。

   
44℃破紀錄 大陸熱浪襲9億人
記者陳言喬、廖士鋒/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多地高溫天氣持續,上海前天高溫達攝氏四十點九度追平一八七三年有氣象紀錄以來的極值,七十一個大陸國家氣象站的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多地達到攝氏四十四度,並傳出中暑死亡案例。

據微信公眾號「國家氣候中心」消息,截至七月十二日,大陸多地高溫已持續卅天,覆蓋大陸國土面積達五○二點一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超過九億人。大陸氣象台連續多日發布高溫預警並指,直至七月十七日,大陸南方地區將出現大範圍高溫天氣。

有七十一個氣象站破了最高氣溫紀錄,其中河北靈壽(攝氏四十四點二度)、槁城(攝氏四十四點一度)、正定(攝氏四十四度)和雲南鹽津(攝氏四十四度)。

受高溫天氣影響,六月十三日以來,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七個省級電網以及西北電網用電負荷均創歷史新高。

大陸熱浪持續,大陸專家指出,目前正在持續的反聖嬰現象,為六月以來南方高溫的發生發展提供重要的氣候背景條件,尤其七月中緯度暖高壓帶發展加強,導致出現大範圍高溫天氣。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最近五十年全球變暖正以過去二○○○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氣候系統不穩定加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之為「全人類的紅色警報」,全球變暖是北半球高溫熱浪事件頻發的根本原因。

   
護林 陸21省市發「總林長令」
記者廖士鋒/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官方2020年底宣示要全面推行「林長制」,最新數據顯示,各級林長已建立120萬名,且也有21個省市簽發「總林長令」。

據大陸國家林草局官網消息,一年多來,各地全面推行林長制改革,目前除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外,其餘各省均設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各級林長已設有近120萬名。此前在2020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要求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長制。

林長制的具體內容,是各級林長實行劃片分區負責,協調推動相關工作事項落實。各省根據各自情況,訂定林長會議、資訊公開、部門協作、工作督查等四項基本制度,創新建立「總林長令」、林長巡林、「林長+」工作機制,制度體系基本建立,長效機制落地生根。

消息指出,2021年大陸林草行政案件發生數量同比下降21%。下一步,大陸國家林草局將推深做實林長制,全面加強工作指導,確保改革落地見效;強化林草資源保護管理,提升林草資源品質;系統開展宣傳培訓,提升林長履職能力;嚴格督查考核激勵,杜絕形式主義。

目前各省最高級的省級林長,多由省委書記、省長共同擔任,消息並指出,目前各省的省級林長達421名,全大陸已有25個省市召開省級總林長會議,21個省市簽發「總林長令」。

   
挽信心 專家籲調整「三道紅線」
記者羅印沖/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多地「爛尾樓」購房者近期集體「停貸」風波愈演愈烈,引起關注,大陸專家建議成立「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穩定基金」,同時調整「三道紅線」政策。大陸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則呼籲,各地需要緊急「排雷」,推動經濟加快活躍,這才是最大的維穩,「人們有錢賺,氣就順一些」。

「三道紅線」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和住建部監管部門二○二○年八月召開座談會,提三項監管要求,包括: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百分之七十、淨負債率不得大於百分之百,及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一倍。

大陸證券時報引述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分析,房地產業是對貨幣寬鬆最敏感行業,過去貨幣政策一放鬆,地產業融資就明顯改善。但最近一年利率早就下降,房市開發資金非但未上升,反而愈走愈弱。

徐高認為,主因是「三道紅線」政策觸發整個地產下行後,進入惡性循環。一方面房地產開發商資金鏈收緊、信用風險上升,另一方面外部人士對地產行業信心喪失,表現為銀行對地產開發商「惜貸」,也表現為購房者推遲購房,因買預售屋可能拿不到房子,最後變爛尾。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也認為,房地產短期下降大,原因就是「三道紅線」。好多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不行了,「老百姓是理性的,擔心企業可能要倒掉」,購屋意願大大下降,長期信貸下降。下半年房地產業若想持續復甦,「三道紅線」有必要調整。

徐高認為,單靠貨幣放鬆已無法在短期內解決房地產問題,建議成立「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穩定基金」來擺脫地產行業當前困局。基金規模人民幣一兆元,政府可出一千億,再從金融機構募資九千億,基金入股民營房企成為小股東,「銀行會覺得有國有資金進去了,敢放款了,老百姓也敢買房了」。

   
台也有隱憂? 學者:不至於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國大陸房貸危機持續擴大,外界擔心加重金融業系統性風險,但學者認為中國大陸房市政策還有調控空間,至於台灣房市近期也傳出有爛尾樓情形,是否面臨同樣隱憂?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強調,台灣目前房市量縮、但價沒有跌,大陸則是「量縮價也跌」,對於國內營建業來說,即使幾個小建商有壓力,但仍不至於出現類似的風暴。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則強調,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率仍優於全球,且從前年開始,已祭出四波信用管制,金管會也持續加強金檢,目前房市借款都符合銀行法、未超過比率,且我國房貸、建築融資逾放比還在低水準,並沒有大陸債務高築的狀態,即使現在有零新個案有危險,但國內不會有系統性風險。

劉佩真說,大陸房市出問題,主要是大型房地產開發商財務槓桿度太大,加上經濟下修較嚴重,預計到明年大陸房市還會持續下跌。

但大陸目前貨幣政策仍維持寬鬆,對於房市措施也還有更寬鬆的調整空間,盼能刺激房市買氣,短期應不會爆發大規模系統性風險。

   
上半年 陸快遞完成512.2億件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家郵政局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512.2億件,同比增長3.7%。

中新社報導,數據顯示,上半年,大陸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12.2億件,同比增長3.7%;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982.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9%。

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61.3億件,同比下降5.1%;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442.3億件,同比增長5.7%;國際和港澳台業務量累計完成8.6億件,同比下降21.4%。

上半年,快遞業務量前五位城市分別是金華(義烏)市、廣州市、深圳市、揭陽市、杭州市。快遞業務收入前5位城市分別是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金華(義烏)市、杭州市。

大陸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業務研究三部副主任王岳含此前表示,上半年,行業在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中,規模短暫下降後迅速回升,仍實現正增長,展現出良好的發展韌性。目前日均業務量恢復至3億件以上,超去年同期水平。

王岳含說,下半年,保通保暢政策紅利效果將進一步顯現,線上消費漸回活躍區間,行業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傳統運行旺季的潛力空間依然可期,前期投入帶來的能力提升,將推動行業在暢通經濟循環與支撐實體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

   
廣州天河中央商務區 打造成示範區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據廣州市天河區政府13日消息,廣州市天河中央商務區將打造成為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示範區。

中新社報導,據天河區政府介紹,廣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已部署發布《關於支持廣州市天河中央商務區建設四個出新出彩示範區的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支持推動天河中央商務區打造成為示範區,並從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等四個方面提出17項改革任務。

廣州市天河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相關政策與計畫,預計到2022年底,示範區發展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達90%以上;到2025年,示範區經濟輻射力、創新帶動力、要素集聚力、綜合承載力、文化引領力顯著增強,形成金融、現代商貿、高端專業服務業等產業集群;到2035年,示範區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的綜合實力大幅增強,國際影響力、顯示度顯著提升。

該負責人介紹,圍繞增強經濟引擎功能、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優化城市客廳功能、增強國際交往功能、提升綜合服務功能等5大功能。

   
中日韓工商大會 共探RCEP合作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第五屆中日韓工商大會13日在浙江紹興開幕,近400名中日韓工商界代表齊聚紹興,共探《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新機遇之下,如何深化合作、共謀發展。

中新社報導,紹興中日韓半導體材料裝備生產基地項目、智能手套機產業化項目、龍雲半導體設備項目等一批項目現場簽約落地。

中國大陸是日本、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貿促會秘書長于健龍介紹,2021年,中日貿易總額為3714億美元,同比增長17.1%;中韓貿易總額為3623.5億美元,同比增長26.9%。

以浙江紹興為例,近年來該市高水平推動與日韓之間的經貿交流,為經濟較快發展注入了新動力。紹興市委副書記、市長施惠芳介紹,去年,紹興與日本有貿易往來的企業1328家,出口總額達63.7億元人民幣,相比2018年增長25%;與韓國有貿易往來的企業1683家,出口總額達66.5億元人民幣,相比2018年增長17.5%。

今年1月1日,RCEP正式落地生效,中日韓迎來了更加有利的開放機遇。于健龍表示,在RCEP內部,中日韓經濟總量占比超過82%,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三國可抓住機遇,攜手深化RCEP框架下的互利合作。

他建議,中日韓充分挖掘RCEP制度紅利,用好關稅減免措施和投資便利化安排,促進三國商品和要素流通;共同推進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調整重組,使區域生產網路更加契合數位經濟時代的需要。

在中國韓國商會首席副會長金洪基看來,RCEP的簽訂為締結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邁出第一步,這將成為未來三國討論經濟合作的良好基石。

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副秘書長白范欽認為,RCEP的生效,使得今後中日韓三國之間的經濟活動以及交流更加活躍,也會給區域內經濟合作帶來更顯著的成果。

   
大陸夏糧豐收 增產143.4萬噸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家統計局14日公布,今年以來,大陸持續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克服冬小麥晚播、農資價格上漲和大陸疫情多點散發等不利因素影響,夏糧實現增產豐收。

中新社報導,當天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大陸夏糧總產量1億4739萬噸,比上年增加143.4萬噸,增長1.0%。其中小麥產量1億3576萬噸,增加128.6萬噸,增長1.0%。

2022年,中國大陸夏糧播種面積26530千公頃,比上年增加92.1千公頃,增長0.3%,連續兩年實現增長。其中小麥播種面積22962千公頃,增加50.8千公頃,增長0.2%。

對於夏糧播種面積穩中略增的原因,大陸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王貴榮提到,官方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農民種糧補貼,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推動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產省產糧大縣全覆蓋,各地也統籌安排資金加大扶持力度,保障農民種糧收益。同時,小麥等糧食價格有所上漲,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

此外,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等地克服嚴重秋汛影響,通過調整種植結構、擴大非災區面積等方式,基本穩住冬小麥播種面積。新疆、甘肅、寧夏等地則積極擴種春小麥,也有力彌補冬小麥因災減少的面積。

從單位面積產量看,2022年中國大陸夏糧單產每公頃5555.6公斤,比上年每公頃增加34.9公斤,增長0.6%。其中小麥單產每公頃5912.3公斤,比上年每公頃增加43.0公斤,增長0.7%。

除氣象條件總體有利、「科技壯苗」行動等多項措施精準發力外,王貴榮分析稱,近年來,各地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著力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培育推廣優良品種,構建多元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糧食單產水平穩步提高。

   
不一樣的50+向全新的展開
五十歲,順心也好,不順心也罷,人生的基本任務大多都完成了。有些人的焦點放在回顧過往,也有些人想開創一個新的領域,或者在同一個領域中更新,渴望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50歲後的人生下半場,不自我設限,可以多看多想多嘗試,有很多自我實現的可能性。

獨家專訪/白宮前副技術長:台灣核電停太早,拖慢綠能創新腳步
台灣是否有機會成為全球因應氣候變遷的重要角色?《遠見》越洋視訊專訪《OKR實現淨零排放的行動計畫》(天下文化出版)共同作者萊恩.潘查薩拉姆(Ryan Panchadsaram),邀請他特別針對此議題提供深入觀察。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