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會南昌知名建案「南昌院子」,是當前大陸眾多集體「斷供」的爛尾樓盤之一。截至本月十三日,已經有一百一十四位購屋者公開表達將暫停繳納房貸,化名「劉欣」的女子也是其中一人。根據微信上的訊息,劉欣稱,她二○一九年以將近人民幣一百四十萬元購買「南昌院子」一套住房,頭期款人民幣四十萬元,每月房貸五千六百元。按建商當初承諾,應在去年十一月卅日前交屋。
劉欣沒想到的是,近三年來她每月按時還貸,卻換來期待中的新家淪為爛尾樓。「每月家庭收入一萬多,交月供(每月房貸款),還要養兩個孩子,我不想再往爛尾樓裡填窟窿了,它就是無底洞」。七月一日還款日當天,她第一次沒有往房貸帳戶轉帳。
大陸媒體報導,大陸最高法院二○一九年針對青海省西寧市一宗爛尾樓爭議曾做出判決,判定開發商應將收取的購房貸款本金及利息返還貸款銀行和購房者,銀行主張購房者與開發商共同繼續還款的請求遭駁回。問題是,目前這些爛尾樓盤的開發商多是早前已傳出財務危機的建商,如何還有能力收尾?
且據大陸媒體報導,儘管若干購屋者「斷供」,是因個人無力還貸,或是看壞房市前景選擇斷頭出場,但多數購屋者出面集體表態斷供,目的是希望引起輿論關注,讓開發商盡快復工、交屋。
大陸天風證券指出,最悲觀的假設,若大陸延期交付項目占比為百分之五至十。按大陸央行相關數據推算,對應的房貸潛在斷供規模為人民幣三千六百億元至七千三百億元,占去年第一季房貸餘額比重僅百分之零點九至百分之一點九,難以構成系統性衝擊。
然而,若爛尾樓集體斷供潮持續蔓延,最終勢必衝擊大陸民眾對房市的信心。二○○八年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時任大陸總理的溫家寶曾說過,當金融和經濟危機到來時,企業家的信心很重要,人民的信心尤為重要,「這時候信心比黃金和貨幣還要貴重」。
河南村鎮銀行日前爆發四十萬存款戶因約人民幣四百億元存款無法提取,而於本月十日集體維權抗爭,迫使官方宣布將先分批墊付來安撫民心。這波爛尾樓盤集體斷供,最終恐怕也得由官方出手,方能避免事件進一步擴大,從而引發更嚴重的金融與經濟風暴,甚至導致社會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