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2/25 第604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新聞 內外劇變 中共兩會焦點在定調
深圳補貼科技業 迎戰杭州6小龍
中美爭霸 阿里巴巴砸1.7兆衝AI
機器人記者 採訪深圳兩會
國台辦:促台商適用陸經濟措施
習普通話 習強調中俄是「真朋友」
福州「海峽啟航」 招手台青就業
習近平甫會見馬雲…阿里巴巴:3年投1.7兆元建設AI
陸兩會大戲 聚焦四面向

兩岸新聞
內外劇變 中共兩會焦點在定調
香港特派員李春/專題報導/聯合報
中國大陸一年一度的全國人大、政協會議按慣例三月初舉行,今年的兩會,沒有國家機器換屆、五年規畫制訂、重大法律修訂的議程,卻因內外形勢的急變,被視為一個具轉折意義的會議,其轉折主要反映在經濟政策、對外政策可能之變,因之會前主要看其焦點何在,又有何懸念。

今年議程相對簡單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有其憲制和政體上的定位,人大主要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財政預決算等一系列工作報告,或立法草案、大會決定,以及由代表提出各類議案或建議,實施立法權、任免權、重大事項決定權、監督權;政協則聽取報告及提出提案,實現參政議政。但在大陸現實中,則是一年一度最大規模的全國性政治活動。今年由於議程相對簡單,會議焦點主要在定調上。

這定調首先是在年分意義上的定調,這既是會議主焦點,又是今年大陸各項工作的大框框。過去年分定調年年有變,諸如改革之年、承前啟後之年、開局之年等,今年的年分定位,預計會提到兩點,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二是第十四個五年規畫結束之年,第十五個五年規畫謀篇布局之年。

定位之一是政治定位,即以深化改革來作全年政治動員;後一定位是事務性定位,即強調今年各項工作以完成五年規畫為主要任務,同時經濟和社會發展又要為明年步入新的五年規畫作好鋪墊。

年分定位很重要,大勢判讀更關鍵。中共所有重要會議,都會有大勢判讀的一環。即主要是對內外環境和可能走勢作分析,才能拍定大原則、大方針、重要政策和主要任務。

大勢判讀過去常透過政府工作報告、主要領導人的講話作出,今年國內發展形勢多變,國際政經局勢複雜,大勢判讀不易。但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基本判讀是「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風險隱患仍較多」。

習元旦賀詞點出方向

習近平的元旦賀詞中,提出「當今世界變亂交織」,在春節團拜會上又提出今年要「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都可視為大勢判讀的主要觀點。而在大勢判讀下今年中共當局將重點突出「統籌」二字,重點要統籌的是四對關係,即國內和國外、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發展和安全。

年分定調、大勢判讀有了,兩會的另一焦點,就在於發展方針、宏觀政策、核心任務等方面了。大方針上看來不會變,即「穩中求進」仍是總基調;「高質量發展」是第一要務;兩大宏觀調控政策即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定位不變。

至於過去是會議焦點的預定目標,包括GDP成長定為百分之五左右,就業和物價調控目標與去年大致持平,看來因不變而熱度稍減。

刺激內需配套成懸念

但今次會議仍有懸念,就大陸內部關注,有因去年九月下旬開始的「增量政策」之未能奏效,放話三月會有「超預期穩增長政策」的懸念,同時將擴大內需提為第一任務,關注有無進一步配套。

另一懸念自然是近期因美國之變,派生出美俄關係、美歐關係等一系列變局,大陸未來扮演怎樣的國際角色,其外交政策如何調整,更成內外關注的焦點。(系列一)

   
深圳補貼科技業 迎戰杭州6小龍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近期深度求索(DeepSeek)、宇樹科技、遊戲科學等來自杭州的「六小龍」在大陸科技界崛起,為大陸科創重鎮深圳帶來壓力。深圳近日宣布一系列加碼拓展人工智慧(AI)和機器人的支持措施,包含設立人民幣一百億元(約台幣四五○億元)的AI和機器人產業基金,以及提供企業最高人民幣一千萬元的大模型訓練補貼等,迎戰杭州科企發展。

綜合陸港媒報導,深圳市政府廿三日舉行「打造最好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記者會指出,將繼續增加年度科技預算安排,並逐步提高對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的資助比例;繼續加大政府財政和國資國企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提升企業研發投入,推動全社會研發投入持續保持百分之十以上成長。

深圳市府指出,目前有AI企業二千六百多家、機器人上市企業卅四家,具有強大的產業集聚效應。深圳將籌集四十五億元(人民幣,下同)政策資金,向企業發放最高百分之六十、一千萬元的訓力券(大模型訓練補貼)等,並設立一百億元AI和機器人產業基金,聚焦AI軟體、硬體、具身智慧等方向,投資一批高成長性企業。

在吸引人才方面,深圳將推出創新創業青年人才政策,設法提供住房服務。高等院校應屆畢業生求職得免費住宿延長至十五天;創業人才也可獲保障性租賃住房。另外,將為初創企業配置辦公空間。

大陸自媒體「青記」分析,深圳過於看重華為等大企業,缺少圍繞人工智慧的創業氛圍,加上過去太依賴房地產業,房市泡沫拖累金融財政體系。

   
中美爭霸 阿里巴巴砸1.7兆衝AI
記者陳宥菘、林薏茹、編譯劉忠勇//經濟日報

大陸科技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執行長吳泳銘昨(24)日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逾人民幣3,800億元(約新台幣1.71兆元),用於建設雲端和AI硬體基礎設施,總額超過過去十年總和。這也創下大陸民營企業在雲端和AI硬體基礎設施領域最大規模投資紀錄。

台廠供應鏈中,以英業達(2356)與阿里巴巴往來最多,負責伺服器相關業務。法人看好,隨著阿里巴巴大手筆投入AI建設,開啟AI大投資時代,英業達也將同步迎來大單。

阿里宣布斥資人民幣3,800億元衝刺AI,震驚業界。相形之下,全球第二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微軟卻傳出有意大規模取消在美國租賃大量資料中心算力的租約、或不再續約。

業界認為,阿里啟動全大陸史無前例的AI大投資,微軟雖掌握既有雲端業務資源與轉投資OpenAI的ChatGPT優勢,卻傳出要大砍算力,透露AI大戰已成為美中之間新一波戰火,兩國AI巨頭角力的當下,陸企氣勢正盛,美企則露出疲態,凸顯大陸AI領域發展動能正在明顯轉強。

對於阿里砸重金投資AI建設,吳泳銘強調,AI爆發遠超乎預期,大陸科技產業方興未艾,潛力巨大。為此,阿里將不遺餘力加速雲端和AI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助推全行業生態發展。

阿里宣布最新投資計畫的前一周,創辦人馬雲才罕見公開露面,出席北京的民營經濟座談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期許陸企要加強自主創新、推動科技創新。此次宣布大手筆投資,展現阿里對技術創新的高度重視。

英業達目前出貨大陸CSP客戶主要形式為L10(機櫃組裝與測試)及L11(伺服器整合與機架布建)。法人看好,隨著各大陸系CSP廠為鞏固關鍵戰略地位,確保能在AI時代維持競爭優勢,持續加大投資力道,將催動英業達訂單需求升溫。

阿里雲目前在大陸雲端運算市場市占率最高,自主研發的開源大模型「通義千問」。從2023年8月起,通義千問相繼開源Qwen、Qwen1.5、Qwen2、Qwen2.5等四代模型,衍生模型超過九萬個。阿里表示,投入人民幣多達3,800億元的龐大資金,能大幅提振產業信心,同時也顯示一如既往地投資未來。

   
機器人記者 採訪深圳兩會
記者潘維庭/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大陸央視春晚拋手絹表演後,機器人應用成為大陸熱門話題。港媒星島頭條昨日報導,深圳政協會議昨舉行,而前天政協委員報到現場,深圳樂聚機器人「夸父」,被准許以「特約記者」身分參與報導深圳兩會,舉著麥克風提問的機器人,吸引不少政協委員紛上前交流互動。

報導指,「夸父」是大陸首款搭載開源鴻蒙系統,可跳躍、可適應多地形行走的人形機器人,曾入選去年人形機器人十大創新產品。深圳衛視還特別推出的「夸父逐會」專題,持續報導兩會訊息和觀察。

深圳近期積極推進全行業應用場景開放,累計發布近兩百個「城市+AI」應用場景,在大陸率先將政務服務系統接入DeepSeek(深度求索)大模型。日前政務服務大模型「深小i」正式上線,提供使用者政策解答和辦事引導,是大陸首個面向公眾的實用型政務服務大模型。經實測,「深小i」在政務辦事領域一次解答精準率接近九成,遠超過人工客服。

   
國台辦:促台商適用陸經濟措施
特派記者陳政錄/北京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昨天在北京一場台商活動上稱,兩岸經濟優勢互補,結構性合作需求仍強勁,將推動大陸匯集各種市場主體的增量政策(刺激經濟措施)同樣適用於台商。

去年九月以來,大陸為提振經濟,陸續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涉及擴大內需、拉抬股市及房地產等,但成效似未如預期。有分析指,三月上旬大陸全國兩會可能再提出更大力度的政策措施,為疲弱經濟注入活水。

大陸全國台企聯昨舉辦「台企聯大講堂」活動,潘賢掌、台企聯會長李政宏等人出席,並邀經濟學者林毅夫演說。

潘賢掌指出,今年是大陸十四五規畫的結束年,將持續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政策落實落細,惠及兩岸民眾福祉的政策和措施,推動大陸匯集各種市場主體的增量政策,同樣適用於台商台企。並透過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與台商、台灣民眾分享大陸的發展成果和機遇,持續加強兩岸企業合作。

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台灣對大陸順差去年已降至七百億美元,但仍應重視兩岸貿易;而過去台商在陸投資以製造業為主,轉向科技服務業後,競爭優勢漸失,關稅也帶來影響,必須加速技術轉型才能跟上趨勢。賴正鎰表示台灣加強AI發展速度偏慢,呼籲政府給予補助或免稅。

李政宏建議台商抓住大陸新能源、AI等領域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大陸市場優勢和AI應用場景練兵。

昆山台協會長孫德聰說,去年當地有一四四家新設台資企業,四十家以上增資,顯示台商仍對大陸市場有信心。

林毅夫演說提到,預計到二○三○年,大陸經濟總量將超越美國,二○四九年人均GDP可達美國的百分之五十或更高,若沒有貿易戰等影響,速度還會更快。而大陸的市場和發展也是台商的機遇。

   
習普通話 習強調中俄是「真朋友」
德國之聲/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官媒新華社報道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了話,習近平表示,中方樂見俄羅斯及有關各方為化解危機作出積極努力。

北京仍然是莫斯科的密切政治和經濟伙伴,並且從未譴責俄羅斯,這導致一些北約成員國將北京視為沖突的“助推者”。談到中俄關系時,習近平表示,“ 歷史和現實昭示我們,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鄰居,是患難與共、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真朋友。“

此前,新華社表示,習近平是“應邀請”與這位俄羅斯領導人通話的。

此次習普通話正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周年之際。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則推動盡快達成協議以結束烏克蘭戰爭。路透社指出,美國可能試圖在習近平和普京之間制造分歧,進而專注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展開競爭。不過,此次通話似乎在打消這種可能性——兩位領導人強調了中俄聯盟的持久性和“長期性”,表示中俄關系具有強大內生動力和獨特戰略價值,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任何第三方影響。

近幾個月來,普京稱中國是其盟友。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表示:“俄羅斯人將會看到特朗普可能拿出什麼糖果,以拉開莫斯科與北京的距離,但他們相信,他們能夠保持與中國的務實且有益的關系,同時與美國接觸,如果特朗普真的願意合作的話。”俄羅斯和美國代表團2月18日在利雅得舉行了會談,而基輔並未受邀參與這次談判。

據克裡姆林宮發布的聲明,普京還向習近平通報了“最近的俄美接觸”。習近平表示,中國“高興看到俄羅斯和所有相關方為緩解危機所做的積極努力”,並提到中國的倡議,例如創建一個名為“和平之友”的小組。陳寒士認為:“中俄在戰爭三周年當天通話,足以說明這段伙伴關系的堅固程度。”

(路透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福州「海峽啟航」 招手台青就業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海峽啟航」央企專場招聘會在2月23日福州舉行。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招聘會是落實就業優先,助力海峽兩岸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系福建省首次舉辦面向海峽兩岸高校畢業生的大型央企專場招聘會。

中通社報導,招聘會共有來自國家能源、中國建築、南方電網、中國鐵建、中國中檢等百家央企提供上千個崗位,涵蓋通訊工程、產品研發、財務會計、工程建設、市場營銷、行政管理、文秘等職位,滿足不同專業背景高校畢業生的求職需求。

為更好吸納台灣人才來閩就業,主辦方廣泛邀請台生前來參會,設置了專門的政策諮詢服務台,開展涉台政策推介、申報諮詢服務等,為兩岸人才融合發展搭建了高效對接平台;為擴大招聘覆蓋面,招聘會現場運用了人工智能(AI)技術,為求職者提供簡歷分析、模擬面試等數字化服務,並在中國海峽人才網線上招聘專區同步開展雲端巡展直播,線上展示參會企業信息,求職者可在線投遞簡歷和參加面試。

本次招聘會100家企業提供了1053個崗位,截至23日17點,本場招聘會線上瀏覽46193次,線下投遞人數1241人,線上投遞人數2082,投遞次數6289次。

本次招聘會是主辦方在開展系列「春風送崗」行動的基礎上,精心策畫的百家央企招聘會,呈現出幾大亮點:主辦方精心挑選百家知名央企參會,提供的近千個優質崗位,均具有較完善的福利保障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習近平甫會見馬雲…阿里巴巴:3年投1.7兆元建設AI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大陸科技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執行長吳泳銘昨日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人民幣三千八百億元(約台幣一點七兆元),用於建設雲端和人工智慧(AI)硬體基礎設施,總額超越過去十年總和。這也創下大陸民營企業在雲端和AI硬體基礎設施領域最大規模投資紀錄。

阿里宣布最新投資計畫的前一周,阿里創辦人馬雲才罕見公開露面,出席在北京的民營經濟座談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期許民企要加強自主創新、推動科技創新。此次重磅投資無疑展現阿里對技術創新的高度重視。

澎湃新聞報導,吳泳銘表示,AI爆發遠超預期,大陸國內科技產業方興未艾,潛力巨大。阿里將不遺餘力加速雲端和AI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助推全行業生態發展。

目前阿里雲是亞洲領先的雲端運算公司,在大陸市場市占率最高,其自主研發的開源大模型「通義千問」在全球開源社群亦備受關注。從二○二三年八月起,通義千問相繼開源Qwen、Qwen1.5、Qwen2、Qwen2.5等模型,衍生模型超過九萬個。阿里方面表示,龐大資金持續投入,能大幅提振相關產業信心。

在歷經北京當局嚴厲整治後,阿里正捲土重來。集團將業務重心集中在AI和電商領域後,公司業務從去年開始好轉,財報亮眼。

阿里本月廿日發布最新季度業績(至二○二四年十二月底)顯示,集團營收年增百分之八,至二八○二億元(人民幣,下同),成長速度創一年多來最快。而阿里雲實現營收三一七億元,年增百分之十三,寫下近兩年最大單季增幅。阿里雲商業化收入重回雙位數成長,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六季維持三位數成長。

財報發布後,阿里美股最高上漲百分之十四點五九到一四四點一四美元。廿一日港股收盤為港幣一三八點五元,大漲百分之十四點五六。

吳泳銘當時即表示,未來三年阿里將圍繞AI這個策略核心,在AI基礎設施、基礎模型平台及AI原生應用、現有業務的AI轉型等方面加大投入。摩根大通預估,隨著AI功能消費的增加,阿里雲的營收預期可能會上調。

   
陸兩會大戲 聚焦四面向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將於3月4、5日登場。大陸投行龍頭中金公司最新報告表示,歷史上在兩會前後陸、港股市或表現相對積極,並呼籲關注包括政策基調、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收官目標達成度及「十五五」前瞻、兩會期間重點安排等四大面向,留意政策預期帶來結構性機會。

據港媒《信報》報導,中金報告就3月大陸兩會看點首先提到政策基調指出,為穩物價、擴內需,將實施更積極的宏觀政策。「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放在今年大陸經濟工作任務首位,要求「大力提振消費」。而從各地省市公布的經濟增速目標看,整體加權平均增長目標為5.3%(去年為5.4%)。

至於通膨目標,中金認為,大陸多數省份從「3%左右」調至「2%左右」。建議重點關注今年年增長、物價、赤字率等關鍵目標,以及穩就業、促消費、地產、地方化解債務等。

另在高質量發展方面,中金點出,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人口與民生、國企改革和資本市場改革等。加快人工智慧、綠色能源等前沿技術突破和應用推廣,無人駕駛、低空經濟、數位經濟、人形機器人、6G等將是增強核心競爭力關鍵。今年是大陸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收官之年,相關改革措施或將加快推進,故關注國企市值管理、經營機制改革、國有資本結構調整、重組等。

中金強調,中共「十四五」期間部署的重點工程項目、目標完成情況或受較高關注,同時將需關注「十五五」規劃(2026年-2030年)在全面深化改革、貫徹執行2029年及2035年中長期改革任務等方面的具體落實。另外,還需留意兩會期間可能的安排及重要事項。

針對資本市場,中金表示,根據歷史經驗,兩會前後資本市場(A股和港股)均有不錯表現。

   
雲林古坑玩透透!
提到雲林古坑你會想到什麼?完全想不到古坑竟然還有個民營的觀光酒廠「福祿壽觀光酒廠」吧!其實我們是來古坑市區吃吃喝喝才知道有這間觀光酒廠,但古坑還有不少景點可以走訪,像是水上粉紅城堡、蘿莎玫瑰花園、蜜蜂故事館等,有機會還真的可以安排二日遊,選擇入住劍湖山渡假大飯店,直接在雲林古坑玩透透吧!

我們的假期受到威脅了嗎?
義大利威尼斯的照片,通常會以清澈湛藍的運河與總督宮等建築為主。但卻鮮少秀出過度擁擠的街道、水面下的汙染、「遊客回家去」的塗鴉等景象。威尼斯與世界各地的許多城市相同,遊客多到讓當地人覺得受夠了,而起初吸引遊客的事物,已逐漸受到摧毀。我們應該要捨棄對國際旅遊的熱愛嗎?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