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4/25 第608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新聞 開放第二類陸客? 陸委會:有在討論
再有4國人涉詐遭陸關押 陸委會示警:恐沒入境就被鎖定
川普與習近平還有望會晤? 學者:今年「一定要見」
美驅逐艦通過台海 共軍緊盯
德媒:陸擬解除對歐洲議會議員制裁
中肯元首會見 兩國提升至新時代中肯命運共同體
陸委會民調:近5成5民眾認為中共對台灣人民不友善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赴金門:將與縣府合作落實「賴17條」

兩岸新聞
開放第二類陸客? 陸委會:有在討論
記者廖士鋒/台北報導/聯合報

兩岸觀光旅遊,尤其是陸客來台觀光,一直沒有進一步的措施。但陸委會昨天表示,我方對於是否開放第二類陸客來台「有在討論」,接近於自由行。

陸客來台區分為三類,第一類為經港澳來台觀光之大陸地區人民(二○○八年以後的直航陸客也包含在內);第二類為赴國外旅遊或商務考察轉來台觀光之大陸地區人民;第三類為赴國外留學或旅居國外取得當地永久居留權之大陸地區人民。

政府於二○○二年一月開放第三類陸客來台、同年五月開放第二類陸客來台、二○○八年七月開放第一類陸客來台,二○一一年則開始新增陸客自由行。

疫情後我方政府全面禁止陸客入境,直到二○二三年九月起恢復開放旅居或留學海外、香港澳門之大陸地區人民可申請來台觀光,包含自由行以及團客。

陸委會昨天舉行例行記者會,本報記者詢問,去年陸客已恢復到金馬,第三地陸客來台已自前年恢復,下一步政府會不會考慮推動開放第二類陸客來台?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表示,開放大陸人到其他地方後,來台灣旅遊,「這個是有在討論,但比較是類似接近自由行」,他補充說,當然也要看對方的看法,因為「對岸對自由行的會顧慮會更多一點,會比團體更顧慮更多一點」。

   
再有4國人涉詐遭陸關押 陸委會示警:恐沒入境就被鎖定
記者陳宥菘/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根據陸委會統計,去年元旦至今年3月底,總共有82名國人赴陸失聯、遭留置盤查或遭限制人身自由,相較3月中旬數據增添7人,其中4人涉及詐騙罪。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24日示警指出,國人在大陸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主因之一就是涉及詐騙案件,他強調,到大陸從事詐騙不但不可取,而且相當危險,「微信對大陸警方來講幾乎是透明,可能還沒踏上中國大陸就已經被鎖定。」

陸委會持續更新國人赴陸遭關押數據。根據統計,從去年1月1號到今年3月31號,總共有82名國人赴中國大陸失聯、遭留置盤查或是遭限制人身自由,相較今年3月中旬公布的數據增加了7人。

梁文傑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透露,增加的7人,其中2人到目前為止仍然失聯,遭限制人身自由的5人,其中有4人涉及詐騙罪,1人涉及非法入境罪。他指出,國人在大陸被限制人身自由,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跟詐騙案件有關,很多是年輕人被引誘過去當車手,或者當其他角色。

梁文傑說,我們再次呼籲到中國大陸去做詐騙的行為,不但不可取,而且相當危險,「很多人以為用微信傳來傳去沒有問題,詐騙集團也常常用微信來互相聯絡,但是微信對大陸的警方來講幾乎是透明,你可能還沒有踏上中國大陸,就已經被鎖定。」他強調,「再次呼籲國人不要到大陸去從事這種詐騙的行為,當然東南亞也不要去。」

   
川普與習近平還有望會晤? 學者:今年「一定要見」
記者謝守真、廖士鋒/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中關稅戰持續延燒,外界高度關注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能夠晤面,而美國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趙全勝指出,兩人今年一定要見,可能在中美或第三地,或者是多邊場合。

趙全勝24日由政治大學國關中心與東亞所邀請,發表演說。趙全勝指出,現在進行的關稅戰中,直接相關的是最高領導人的碰面,因為中美都是強人政治。川普早說邀請習近平參加就職典禮,但結果是韓正(大陸國家副主席)過去,再來川普又說要訪大陸但未受邀邀,大陸外交部目前未就此發言。

趙全勝續稱,「今年他們(習近平、川普)一定要見」,這有兩種可能:一是雙方確實已談的差不多,在中美或第三地(如阿拉斯加等地)見; 二是多邊會議的整合,如APEC、G20等場合。現階段川習兩人見與不見,「還在磋商」。

他並透露,自己上學期在北大客座,同時也在南京大學,當時正好趕上習近平接到邀請(此指就職),自己聽到的一個猶豫是川普不按牌理出牌,「他到時候當面羞辱你,就像澤倫斯基,你又是在客場;再有他滿嘴跑火車,今天說了明天可以不算」,所以不是習近平不要去或者不敢去,而是川普的行事方式引起了大家很大的擔憂,最起碼是大陸方面。

趙全勝表示,在關稅戰中,大陸當然希望把世界都爭奪過來,一起跟美國鬥,而美國亦然,希望把全世界都跟大陸加關稅。關稅戰造成歐盟、日本、南韓都在積極的和大陸接近,但是不等於這些盟國就轉到大陸去了,「一旦川普對他們改善,他們還是要接茬兒」。

至於中國大陸要如何應對關稅戰,趙全勝認為大陸要堅持改革開放,要做好中美長期對峙的準備。同時,還要準備好最壞打算,意即若出現台海或南海狀況時,要防止經濟制裁和戰時的準備。趙全勝並說,美國現在仍有優勢,經濟實力在全球還是非常突出,美國科技創新,及由此轉化成的軍事力量等,大陸雖然有Deepseek,但是否根本改變這一趨勢還要再觀察。其餘優勢還有話語權、軟實力、同盟體制、自我糾錯能力等。

趙全勝一再強調,研究中美關係往往受到「一廂情願」(wishful thinking)影響。他指出,美國與大陸雙方「都有一批人希望或者相信對方馬上就要垮台」,這些都是不切合實際的,而真正的現實是誰也打垮不了誰,兩邊都要找到共處之道,但是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他也提到,中美現在人文交流脫鉤,「人都不見面了,還怎麼合作?」兩邊不對話就易造成誤判。但將來完全脫鉤可能性還是非常小。趙全勝認為,這次關稅戰沒有贏家,兩邊都會受到重大的損失,即所謂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是通膨、大陸是就業,所以早晚兩邊要找到一個相處之道,解決問題。

在提問環節有觀眾詢問台灣避險的可能性?趙全勝表示,兩岸之間不是一點共同點都沒有,其中最大一個就是避險、避戰,兩邊都覺得不用戰爭來解決,台灣如此、大陸何嘗不是,「但避戰這個路不是很好找,很關鍵的就是兩邊如何進行溝通」。

   
美驅逐艦通過台海 共軍緊盯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軍驅逐艦「勞倫斯號」(DDG-110)廿三日從北往南通過台灣海峽。解放軍東部戰區廿四日回應,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對美艦過航行動全程跟監警戒,依法有效處置。並正告美方停止歪曲炒作。

根據「東部戰區」公眾號廿四日消息,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表示,廿三日,美「勞倫斯」號導彈驅逐艦過航台灣海峽並公開炒作。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對美艦過航行動全程跟監警戒,依法有效處置。

施毅同時批評,美有關言論顛倒是非、曲解法理、混淆視聽,誤導國際認知,「我們正告美方停止歪曲炒作,共同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該消息發布時,同時附上現場跟監影片,身著橘色救生衣的共軍海軍人員,手持望遠鏡觀看遠方的船隻,接著畫面向船隻拉近,已能清楚看見「勞倫斯號」的輪廓。

   
德媒:陸擬解除對歐洲議會議員制裁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意圖以關稅戰圍堵中國大陸,大陸近期開始調整其對外政策。在加拿大與歐洲,都有傳出陸方有意主動改善關係的跡象。

中國大陸與加拿大關係近年惡化,大陸駐加大使王鏑日前接受加媒專訪時表示,中方願意向前看,希望加方能同中方相向而行,在正確的基礎上推動中加關係重回正軌,希望雙方關係能夠在正確基礎上進行「重啟」。

據大陸駐加國使館官網,王鏑是在廿一日接受加拿大新聞通訊社加通社專訪,回應美國總統川普實施對等關稅、中加關係等問題。

王鏑表示,注意到加拿大對美國加徵的關稅沒有退縮,和中方一樣對美國的無理單邊關稅予以堅決抵制,「我們不僅是為中加兩國而戰,也是為國際社會而戰,應該說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和加拿大都承擔起了我們的國際責任和歷史責任。」

王鏑同時強調,中國是加拿大的機遇,不是加拿大的威脅。中加雙方如果秉持正確認知、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精神,完全可以實現相互成就。中加攜手合作,在雙邊層面可以助力各自的發展事業。

他並喊話,希望加拿大政府也能以同樣的誠意回應中方,為雙方企業的合作提供助力,而不是阻力,讓市場原則在中加經貿合作中發揮主導作用。

在對歐洲關係部分,德國之聲中文網廿三日引述「南德意志報」報導,歐洲議會議長梅特索拉近期與陸方大使就相互制裁事件多次會晤。梅特索拉的一名發言人證實,談判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另外,陸方也可能解除對歐洲議會人權委員會的制裁。

這輪相互制裁發生在二○二一年三月,當時歐盟、英國、加拿大、美國對大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四名領導人制裁,指控他們在當地打壓維吾爾族人;北京方面旋即祭出反制措施,對五位歐洲議會議員以及議會人權委員會制裁。之後歐洲議會凍結「歐中投資協定」的審批程序,陸方還對另外五名個人、三家歐洲機構施加制裁,包括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

不過,報導也指,儘管歐洲與中國大陸關係因美國總統川普因素出現緩和跡象,但歐洲外交官警告,不應對雙邊關係過度樂觀,認為歐盟應該堅持對中國的明確要求。

   
中肯元首會見 兩國提升至新時代中肯命運共同體
記者陳湘瑾/即時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到大陸進行國事訪問的肯亞總統魯托(William Ruto)舉行會談,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將雙邊關係定位提升至新時代中肯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也表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通過團結合作應對各種挑戰

根據大陸外交部發布消息,習近平指出,中肯建交62年來,推動兩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不斷邁上新台階。中肯關係提升至新時代中肯命運共同體,是雙方的戰略選擇。中方願同肯方一道,打造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典範,引領中非關係發展和全球南方團結合作。

習近平強調,中肯雙方要繼續堅定支持彼此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始終對肯尼亞優質產品敞開大門,中方鼓勵更多有實力的中國企業赴肯投資興業。作為全球南方重要成員,中肯兩國要以實際行動堅定捍衛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構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

魯托表示,肯方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堅持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肯方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為肯尼亞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應對自然災害提供無私幫助,蒙內鐵路等一帶一路項目有力推動了肯尼亞國家發展。

魯托稱,肯方願同中方攜手建設命運共同體,全面對接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加強貿易、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科技等領域合作,增進教育、文化、旅遊交流,推進各自現代化進程,把兩國的未來更加緊密聯繫在一起。

會談後,兩國元首共同見證簽署共建「一帶一路」、高新科技、人文交流、經濟貿易、新聞傳媒等領域20項合作文件。雙方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肯尼亞共和國關於打造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典範的聯合聲明》。

   
陸委會民調:近5成5民眾認為中共對台灣人民不友善
記者陳宥菘/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陸委會24日公布最新民調,在兩岸互動上,有54.4%民眾認為中共對台灣人民不友善;有34.1%民眾認為兩岸交流速度「剛剛好」,但與之相距不大的是,也有32.7%的民眾認為兩岸交流「太慢」。

陸委會表示,民調結果顯示,台灣人民認為中共對我不友善且滲透愈來愈嚴重,不認同中共消滅中華民國主權之政治主張;支持政府防範中共對台統戰滲透之安全管理作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及民主自由。

就近期陸配武統言論風波等時事議題,本次調查顯示,73.7%民眾認為中共對台滲透愈來愈嚴重,70.9%贊成立委或各級民意代表赴陸前需向政府申請許可後才能前往;67.8%贊成政府對在台鼓吹支持中共武統台灣、宣揚消滅中華民國等言論之陸配,予以廢止居留許可及要求出境;56.9%贊成政府對申請來台的陸籍人士,以其是否具有統戰背景作為審核標準。

陸委會進一步表示,台灣主流民意贊成兩岸互不隸屬,反對中共對台政策作為。調查顯示,有79.1%民眾贊成「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84.4%民眾不贊成中共「一國兩制」主張、82.5%不認同中共說「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及80.6%不認同中共主張堅持「一中原則」,推進統一。

陸委會指出,多數民眾認為中共對我政府與人民不友善,比例分別為70.9%、54.4%。34.1%民眾認為目前兩岸交流速度「剛剛好」,高於「太慢」的32.7%及「太快」的9.7%;有49.4%民眾認為在兩岸交流中「維護國家主權」較重要,高於「促進經濟發展」的42.9%。調查亦顯示,85.8%民眾支持台灣的未來由台灣2,300萬人決定,87.5%主張「廣義維持現狀」,維持此調查長期穩定趨勢。

陸委會強調,面對中共危害我國家主權安全之負面作為,政府將持續秉持「四個堅持」與「四個不變」,全力推動「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及「國安統戰威脅十七項因應策略」,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守護國家主權及台灣民主自由防線。

陸委會表示,本項調查是陸委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在114年4月17日至21日以電話訪問台灣20歲以上成年民眾,有效樣本1,099份,信賴度為95%,抽樣誤差在±2.96%。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赴金門:將與縣府合作落實「賴17條」
記者廖士鋒/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4日拜會金門縣長陳福海,說明政府兩岸政策及交流規範,聽取縣府對兩岸交流事務建言,邱垂正表示,陸委會將與金門縣政府積極合作,推動落實「賴17條」,「協助金門縣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因應陸方統戰分化與政治操作,確保金門鄉親的安全與福祉」。

陸委會24日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對於陳福海關切的「小三通」觀光、金廈交流、我方人員赴陸交流申請審查等議題,邱垂正表示,金門為兩岸交流的最前線,政府將持續透過優化「小三通」政策,讓更多遊客體驗金門的風土民情,推促地方產業發展,並協助縣府處理兩岸交流所衍生之相關問題,以期在推動兩岸交流與離島建設的同時,強化安全管理。

邱垂正並表示,陸委會將與金門縣政府積極合作,推動落實賴總統所指示「面對五大國安統戰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即賴17條),協助金門縣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因應陸方統戰分化與政治操作,確保金門鄉親的安全與福祉。

邱垂正強調,政府一向關心金門的建設與發展,縣府提供之建言,陸委會將納入政策參考,並協同相關機關積極協助金門推動兩岸事務,共同促進在地經濟繁榮發展,也期望中央與地方的充分溝通,共同維護台灣最大利益。

   
高速發展的ChatGPT所帶來的美麗與哀愁!
自2022年11月30日ChatGPT問世以來,這一款基於大型語言模型的AI,迅速對人類社會各個層面產生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在工作效率、學習方式,還是科技產業的競爭格局上,ChatGPT都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但在其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引發了隱私安全、資訊真實性、就業市場衝擊等一系列問題。

義大利紙媒 讓AI寫新聞!
義大利「頁報」《Il Foglio》日前使用人工智慧(AI)發行最新一期報紙,創全球先例。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頁報這項計畫名為「Foglio AI」,由頁報總編輯塞拉沙主導,他表示,此舉旨在探索AI的能力與侷限,同時也向新聞界發出警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