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健康飲食、肥胖、醫學新知…各種你想知道的醫學健康資訊、名醫提供的保健錦囊,都在【健康e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5/13 第609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新聞 陸國安白皮書 「統一」列核心利益、不承諾對台放棄武力
陸委會情勢報告:北京企圖鞏固國際「一中」格局
2軍公教擁陸身分證 曾涉機密業務「機關已排除」
港國安公署突列禁地 擅闖可關20年
青海風光儲氫 拚年發電23億千瓦
王毅:試圖在中俄之間「打楔子」只能是空想
港府擬將中共駐港國安公署列為禁地
美中貿易會談 外媒關注中國是否取消稀土等出口管制

兩岸新聞
陸國安白皮書 「統一」列核心利益、不承諾對台放棄武力
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提出中國大陸核心利益主要包括: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強調,大陸將厚植國家和平統一的基礎,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近年來,北京在國家治理上更多強調維護國家安全,涉及社會管理、經濟事務、兩岸關係和對外關係等層面,昨日發布前述白皮書,官方稱旨在增進國際社會對大陸國家安全的認知和理解。

全文2.2萬字 多處涉及兩岸

白皮書全文共約二點二萬字。其中有不少內容涉及兩岸關係。白皮書稱,當前大陸面臨外部安全壓力加大,個別國家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在台海、南海、東海滋擾攪事;一些外部勢力處心積慮打「台灣牌」,台獨勢力頑固堅持分裂立場,冒險挑釁。「作為具有十四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國家,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必須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動」。

針對大陸核心利益,白皮書強調,每個國家都要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各國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大陸維護國家安全,主要是維護國家利益尤其是核心利益。大陸的國家核心利益主要包括: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在第三章「為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提供堅實支撐」的第四部分「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海洋權益」,大篇幅涉及兩岸。白皮書表示,「中國尚未實現完全統一,維護領土主權、海洋權益和國家統一的任務艱巨繁重。中國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堅持陸海統籌,堅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相統一」。

提九二共識 推動兩岸和平

白皮書並強調「堅定不移推進國家完全統一」。聲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貫徹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對台大政方針,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拉緊兩岸情感紐帶和利益聯結,厚植國家和平統一的基礎。」

白皮書還提出,要「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加強兩岸對話溝通和民主協商,共商統一大計,共謀統一大業。堅決反對『台灣地位未定論』,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的法律效力不容置疑,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沒有任何根據、理由或權利參加聯合國及其他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

又稱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依法打擊『台獨』頑固分子,有力震懾『台獨』分裂勢力。中國始終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陸委會情勢報告:北京企圖鞏固國際「一中」格局
記者謝守真/台北報導/聯合報
陸委會昨日就今年第一季中國大陸情勢提出報告指,因應美國對中國大陸關稅戰,中共拉攏台商台企,籲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在國際上,則聲稱已向有關國家提出嚴正交涉,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只能按「一中原則」處理,重申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企圖鞏固國際「一中」格局。

針對中共對台工作,陸委會指,近期中共重申「反獨反干涉」「促融促統」等既定立場。政協主席王滬寧於對台工作會議提出「五個要」,強調「塑造祖國必然統一大勢」。大陸總理李強於「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重申堅持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及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人大委員長趙樂際於「反分裂法二十周年座談會」盤點「以法懲獨」成果,提出「四個堅定」,並重申願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

陸委會指,中共對我提出「五大國安統戰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採取文攻武嚇等反制作為,包括國安部公布我資通電軍人員個資,稱其為「台獨」網軍;國台辦於官網增設舉報「台獨」打手幫凶專欄,並公布舉報情形,形塑寒蟬效應;另東部戰區四月一日展開聯合演訓,二日宣布於台海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二○二五A」演練,多支海警艦艇編隊於台灣周邊海域執法巡查。

兩岸交流方面,陸委會說,因應美國對中國關稅戰,中共拉攏台商台企,籲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共禦外部挑戰。國台辦主任宋濤於台商代表座談會批美濫徵關稅,強調大陸是台商後盾,將助台企轉型升級,拓展內需市場。

   
2軍公教擁陸身分證 曾涉機密業務「機關已排除」
記者黃婉婷/台北報導/聯合報
政府專案清查軍公教人員持有中國大陸身分證等情形,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昨表示,首波共查處卅七萬核心軍公教人員,其中兩人擁中國身分證、七十五人擁中國居住證。在野立委關注,持有中國身分證者是否涉機敏任務?邱坦言「是,相關機關現已排除」。

邱垂正說,清查作業分好幾波,先是針對核心軍公教人員,四月底查處卅七萬人,絕大部分未領有中國身分證、定居證、居住證,高達百分之九十九完成具結,共兩位軍公教人員申請中國身分證,另居住證有七十五位,部分為現役義務役軍人,其他可能為軍公教人員,已協助註銷。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質詢,兩位擁有中國身分證的軍公教人員在哪個單位任職?邱垂正指出,依兩岸條例第九之一第二項認為是特殊案件,所以可保留國人身分,並協助註銷放棄。許宇甄追問,兩人是否涉機密業務?邱垂正則說,目前都已排除。

許宇甄追問,「都已排除」是否代表曾經涉及?邱垂正回覆「是,相關機關已排除」。許提醒,這並非一句已排除就能處理,政府須嚴格查處,確認已有多少機密被洩漏。

而五二○將至,是否擔心台灣藝人配合中國宣傳?邱垂正說,在中國大陸發展的藝人經常有矮化、傷害國家主權表態說法,可能涉及被中國大陸強制政治性表態的作為,甚至還有轉貼、附和中共對台軍演情勢。由於這些在陸發展的藝人都選擇在特定時刻政治表態,是否涉及違反兩岸條例第卅三之一條規定,即未經政府許可,不得與中國大陸黨政軍有合作行為,陸委會將會同文化部進行必要行政查處。

   
港國安公署突列禁地 擅闖可關20年
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聯合報
香港政府提出以「先訂立、後審議」方式,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訂立附屬法例。其中列香港國安公署履職場所為「禁地」,禁止妨礙及披露國安公署調查工作。

香港立法會昨下午安排保安及司法事務委員會的聯席會議,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秘書通知議員,是應港府要求就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舉行聯席會議,主要是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訂立附屬法例。

港府保安局及律政司昨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稱,雖然港區國安法、國安條例等法律,令國安在香港得到有效保障,但港府有憲制責任,需持續完善維護國安的法律制度及執行機制。而據國安條例訂立附屬法例,可規定違反附屬法例屬「可公訴罪行」,並可為相關罪行,訂明罰款不超過五十萬港元及監禁不超過七年的刑罰。

香港國安公署二○二○年七月設立後,已被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構,成為大陸駐港中聯辦、大陸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解放軍駐港部隊之後,第四個大陸中央駐港機構。

港府文件說,國安公署的履職場所,應當依法受到適當保護,防範未經授權而接近或進入該等場所的行為,以減低國安風險,特別是與間諜行為相關的風險,建議香港特首將公署的履職場所劃為禁地。如有人意圖危害國家安全而闖入禁地,即可判廿年監禁。

港府說,聽取議員意見後,將盡快敲定附屬法例及宣布禁地命令的條文,並就兩項附屬法例刊憲,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程序,建議於刊憲當日實施。保安局長鄧炳強說,現時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風雲色變,又指美國中央情報局日前鼓勵大陸官員為美國從事間諜活動,反映國安風險。

   
青海風光儲氫 拚年發電23億千瓦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由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中車」)研製,應用於高海拔地區的高原風電機組11日在中車德令哈新能源裝備製造產業園成功下線,標誌著中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產業最全的「風光儲氫」一體化產業基地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實現了清潔能源裝備「青海有、青海造、青海用」。

中新社報導,該高原風電機組及其配套的儲能系統,主要針對高海拔、高湍流、強風沙、低溫低壓等極端環境研發設計,能夠在嚴苛條件下保持安全高效運行。

新投產的德令哈新能源裝備製造產業園一期已建成儲能系統與風電整機製造車間,後續還將逐步完善風電葉片、塔筒及電氣裝備等產業鏈布局。   

據悉,緊鄰產業園的100萬千瓦源網荷儲項目正加速建設,涵蓋70萬千瓦光伏、30萬千瓦風電及200兆瓦/800兆瓦時電化學儲能設施。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均發電量達23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7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90萬噸。

「風光儲氫」是將太陽能和風能轉化為化學能量進行儲存,它可以通過使用電化學反應,將太陽能或風能轉化為氫氣,然後將氫氣存儲起來,實現對太陽能和風能的儲存利用。

   
王毅:試圖在中俄之間「打楔子」只能是空想
記者賴錦宏/即時報導/聯合報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中俄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試圖在中俄之間「打楔子」(意指製造干擾)只能是一場空想。他表示,二戰的沉痛教訓殷鑑不遠,唯我獨尊的霸權主義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絕不能死灰復燃。

據大陸外交部網站10晚間發布王毅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訪問俄羅斯時說,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局勢變亂交織背景下,此訪發出了中俄關係堅如磐石、二戰勝利成果不容挑戰、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的時代強音。

王毅稱,中俄雙方重申始終視對方為優先合作伙伴,將共同抵制任何干擾破壞中俄傳統友誼和深度互信的圖謀,為各自發展振興助力,為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試圖在中俄之間打楔子只能是一場空想。」

他表示,中俄在此訪期間簽署20多項合作文件,一致同意繼續做大合作蛋糕,夯實經貿和能源合作基本盤,支持跨境電商、農業、礦產合作,穩步推進核能、航空航天領域大型合作項目,加快拓展科技創新、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合作。

王毅指出,變化是國際格局的常態,不變的是中俄之間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只要中俄兩個大國肩並肩站在一起、背靠背緊密協作,國際秩序就亂不了,世界公理就倒不了,強權政治就得逞不了。

他稱,任憑國際風雲變幻,中俄都將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從容前行,推動兩國關係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發展,以中俄關係的穩定性應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挑戰,為兩國人民創造更多福祉,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王毅認為,二戰的沉重教訓殷鑑不遠,唯我獨尊的霸權主義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絕不能死灰復燃。全世界珍愛和平的人民必須牢記用鮮血和生命書寫的歷史,堅守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攜手為人類爭取更加光明的未來。

他說,當今世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冷戰思維、強權政治、霸權擴張捲土重來。各國處境不同、外交政策各異,但有一點是一致的,就是都認為應該堅持多邊主義、反對單邊行徑,都支持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都不希望退回到「強權即公理」的黑暗世界。

   
港府擬將中共駐港國安公署列為禁地
記者賴錦宏/即時報導/聯合報
香港特區政府擬根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制訂附屬法例,讓特首藉在憲報刊登命令,宣布將中共中央政府駐港國安公署的履職場所劃為禁地。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香港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5月11日傍晚6時許發出會議預告,稱應港府要求與保安和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主席簡慧敏及林新強同意,將在12日下午2時半舉行聯席會議,討論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

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周 一上午向部分議員說明附屬法例內容。

根據港府發出的文件,港府擬根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制訂附屬法例,更有效實施國安公署職責。

文件稱,如果特首合理地認為宣布某地方為禁地,是維護國家安全所需者,則可藉在憲報刊登的命令宣布該地方為禁地。港府提到,公署的履職場所,固然應當依法受到適當保護,防範未經授權而接近或進入該等場所的行為,以減低國家安全風險,特別是與間諜行為相關的風險。因此,建議特首藉在憲報刊登命令,宣布將國安公署的履職場所劃為禁地。

報導稱,港府也提出多項附屬法例修訂,包括加入條文,禁止任何人在知道或懷疑國安公署正在辦理案件,而在沒有合理辯解或合法權限下,向任何其他人披露與調查相關的任何資料,也會針對蓄意抗拒或妨礙國安公署執行職務,及蓄意抗拒或妨礙他人協助國安公署執行職務的行為定罪。

同時,新附屬法例擬明確國安公署製作或發出的證件或證明文件,對公署人員身分、執行職務的行為等作證明的法律效力。

   
美中貿易會談 外媒關注中國是否取消稀土等出口管制
台北12日電/中央社
美中經貿高層今天發布聯合聲明,同意降低關稅。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有外媒提問中方是否會取消稀土或關鍵礦物的出口許可管制,外交部稱記者可查閱聯合聲明。根據聯合聲明,中國會暫停或取消自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據中國外交部官網,在今天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彭博社記者提問,有關中美經貿高層會談,中方是否會取消稀土或關鍵礦物的出口許可管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會談的具體情況請記者查閱中方發布的消息稿和雙方的聯合聲明。

根據新華社發布的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當中提到,中國將「採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今年4月2日美國宣布對中國加徵34%進口關稅,中國商務部及海關總署4月4日發出公告,宣布對7種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出口經營者出口相關中重稀土物項,需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請許可。

當時的公告提到,是根據中國出口管制法、中國對外貿易法、中國海關法、中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而實施出口管制。

   
養生村養老好心動?專家揭「不能說的秘密」4大重點付費前避雷
一卡皮箱即可入住的養生村,漸成銀髮族的居住新選擇。然而,近期養生村爭議頻傳,有業者遭投訴積欠100萬元的保證金,更遭到終止租約。想找個地方養老,卻捲進合約糾紛?把握4件事避免介入爭議。

"Please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這句話哪裡錯了?
在商業場合,想要表現得更有禮貌一點,很容易就用 "please",就像講中文加一個「請」字,但是英文的"please" 是一把雙面刃——用得好,可以讓你的語氣更禮貌;但用得不好,可能讓你的表達太直接、太客氣,甚至影響專業度。來看幾個例子。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