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第一齣以真人真事潛台共諜為主題的電視劇「沉默的榮耀」,日前在央視播出,引發兩岸關注。這部真實的諜戰劇發生在一九五○年代台灣,故事圍繞在兩名潛伏在國防部的中將共諜、一名女交通員,與保密局之間的纏鬥。最終包括四名主角等一千一百多名共諜被捕後槍決在台北馬場町。
陸國安部介入 針對性強
「沉默的榮耀」選在九月卅日中共第十二個烈士紀念日播出,播出後收視率衝進前三,並引發觀眾熱議。值此兩岸關係不佳,此劇政治意味濃、針對性極強。
陸媒報導,該劇由大陸國家安全部、國台辦指導。拍攝地點在福建的廈門、福州等地,包括台灣總督府(總統府)、國防部、永樂町(迪化街)商鋪的建築與招牌文字等均以一比一的比例復刻,務求真實符合歷史。
該劇導演楊亞洲說:「本劇的歷史意義,在於首次以真實姓名、真實事件,將這段隱秘而偉大的鬥爭全景式托出。」且在取得這些烈士後人的同意後才能拍攝。
戲劇主角是中共潛伏在台灣的國防部中將參謀次長吳石、國防部中將高參陳寶倉、吳石的上校副官聶曦、交通員朱楓等。
本劇講述一九四九年八月國民政府退守台灣時,中共黨員吳石奉命潛伏台灣擔任國防部參謀次長,與交通員朱楓組成「東海情報小組」,向中共華東局提供金門島兵力變化、西南戰役國軍調動等重要軍事情報。一九五○年一月因中共台灣省工委蔡孝乾被捕後叛變,供出台灣共諜組織,最終導致一千多名共諜被捕,包括吳石等一千一百多人被槍決在台北馬場町。
對台地下工作 不再淡化
根據大陸官方數據,一九四九年前後,中共派出一千五百名幹部扮成老師、小販、及各行各業人士秘密入台。過去,大陸對於在台灣的隱蔽戰線鬥爭淡化處理,但近年漸趨高調。二○一三年十二月,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落成,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四人塑像面東而立。
香港星島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稱,大陸過去有不少打入國民黨內部的諜戰劇,比如「潛伏」、「風箏」,但那時國民黨還未敗退台灣,「沉默的榮耀」填補了這段空白,吳石在被槍決前在牢房中以鮮血寫下「台灣必歸」四個大字,呈現震驚天下的「密使一號」大案。
星島稱,這次首次將「四烈士」的事跡以電視劇的形式呈現,影響更為深遠。在當前兩岸形勢嚴峻、民進黨「謀獨」的背景下,電視劇光明正大紀念為「國家統一」獻身的英烈,毫不避諱歌頌視死如歸的中共特工,「促統」味道很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