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關外龍崗區,靠近東莞交界線有條平湖街道,平湖街道有多個新建和在建的建築物,其中一座新建成的大樓,午間由路邊攤包圍,一群群掛著胸牌的人坐在攤邊小凳上吃得滿頭大汗。這些人可能將冒出一堆百萬富萬,因為他們的胸牌員工卡上,有新凱來的字樣。
10月15日深圳大事是開幕「灣芯展」,即一連三天的大灣區芯片(晶片)展會,據說有五千多家與晶片相關的廠家和採購商參展,其中包括美、日、德等國的跨國企業,另外還有一些晶片領域中的知名人物要來亮相。然而東道主深圳市府一早吹風,新凱來及其屬下企業,將在「灣芯展」上「帶來驚喜」。
新凱來與華為合作開發次世代曝光機,目標是成為「中國版艾司摩爾」。而業界人士稱,今次展事新凱來勢必成為主角,其亮相何止是「驚喜」,還可能是炸雷,炸出晶片業甚至中美經貿新格局。
回說深圳那條平湖街道,據說將成「世界級街道」,不僅是因中國科學院正在那裡建教育總部,還因已建起「新凱來園區」,當地人相信這將是個「千億級園區」。
新凱來有何理由站上如此位置?據新凱來官網的自我介紹,其全名為「深圳市新凱來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半導體裝備及零部件、電子製造設備的研發、製造、銷售與服務。為半導體行業客戶提供創新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持續支撐行業健康發展,將(大陸)國內最優秀的電子製造解決方案和生產測試裝備推介給行業等等。
這番自我介紹當然很低調,深圳業界人士的說法,這個2021年現身的企業,其前身或稱是華為的「2012實驗室」也稱「星光工程部」,後來數千人的團隊上被整體移出,由深圳專設的發展半導體的辦公室接手,又由深圳市國資委直接投資,建成深圳國資委全資控股的新凱來公司。能從華為手中整體挖走一個研發部門,深圳市甚至廣東省都沒有這種底氣,所以有人說是「國家意志」。
在企業登記註冊的程序上,新凱來由深圳市深芯恆科技投資有限公司100%持股,這個投資公司又是深圳市重大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這些公司在政策層面,又由深圳一個專門攻克半導體產業的「小組」領導。深圳當局今年出台了《深圳市關於促進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全力以赴、不計財政成本地要完成北京交待的攻關任務。
新凱來據說目標相當簡單,就是成為中國本土領先的晶片設備供應商,而且是有力挑戰國際大廠的半導體企業。而今次「灣芯展」,是這一企業三年後的首度市場大考,除了源源不絕的融資、已累積逾百億元人民幣的訂單,最特別的是傳說將端出31款新發布且實現量產的半導體設備,接近全鏈條的設備,覆蓋了晶片製造五大核心技術,全部以中國各大名山命名,武夷山、峨眉山、普陀山、長白山等,其中還有台灣的阿里山。
更客觀是說,今次新凱來一旦成功,也不是深圳一地之功,而是北京主導的全國之力。比如新凱來旗子公司「宇量昇」,就是兩大股東,即深圳國資委和上海國資委,各持股50%,上海國資委的股權,代表上海的晶片產業鏈,從研發到量產,要全部注入新凱來。
半導體依靠一個公司做不出來,只靠深圳和上海也不行。與新凱來整體亮相相關,從商業或資本市場意義上,還得留意十家關連公司,包括至純科技,即濕法清洗設備核心供應商;與新凱來合作設計掩膜板技術的冠石科技;向新凱來提供光刻機曝光系統的奧普光電;供應電子特種氣體的華特氣體;為新凱來提供關鍵零部件的新萊應材;提供精密阻抗深試儀等設備的同惠電子;功率半導體模塊供應商旭光電子;以及提供精密結構件的利和興;能提供關鍵零部件的富創精密;光刻機清洗環節的國林科技等等。因此,這是一個軍團。
今次「灣芯展」,今次新凱來端出的光刻機系列,是否真的突破特定奈米製程,是否可以終結科技特別是晶片「卡脖子」,還要接受市場檢驗以及外部挑戰,至於是否引來中美晶片戰大反轉,相信很快就會有點說法。但有句預測可能有道理,即深圳將是全球最重要的IC設計和應用市場,又將出現最重要的晶圓製造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