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0/31 第621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新聞 我管控公務員赴陸港澳 「將每年抽查」
中國熱點論文數量世界佔比首次過半 居全球第一
川習會登場 習近平籲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
我限期要求陸電商納管 淘寶:早在2018年已合法落地
陸31日發射神舟21號 首次帶老鼠上太空
人民日報鐘聲:釜山會晤再次證明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確選擇

兩岸新聞
我管控公務員赴陸港澳 「將每年抽查」
記者廖士鋒/台北報導/聯合報

近期政府不斷強化對於公務員到大陸、港澳地區的管理機制、以及公務員持有陸證的「常態化」清查。除了規範收緊、裁罰建議出爐之外,陸委會也擬定一套「強化公務員赴陸港澳管理機制精進措施」,宣告建立「公務員赴陸港澳有異常情事或失聯之通報機制」、「定期抽查違法赴陸港澳機制」等。

根據各級機關人事單位近日收到的函文,「精進措施」執行事項有六項,包含簡任十一職等以上未涉密人員,未經內政部許可原則不准出境赴陸,內政部移民署於國境線上原則「不得放行出關」;將建立「公務員赴陸港澳有異常情事或失聯之通報機制」,由各機關政風單位主責向陸委會、內政部及法務部進行通報;也建立全國各機關「定期抽查違法赴陸港澳機制」,由政風單位每年辦理等。

其中由法務部廉政署針對十職等以下公務員赴陸港澳的每年「抽查機制」,將比照出入境紀錄、差勤紀錄等,如發現未經申請赴陸港澳,啟動調查及應處。此外也要求內政部配合「精進措施」,於今年底前修正有關「案件裁罰基準」,增訂應審酌違反情節輕重、危害程度等情形,於法定罰鍰額度區間,酌予加重或減輕處罰。

期程上,這幾項措施,包含「通報機制」、「抽查機制」、十一職等以上未涉密人員未經許可「不得放行出關」,都於明年元旦起實施。

陸委會說明,鑑於近年中共於陸港澳積極誘拉我公務員,同時違法逮捕、羈押、盤查案例不斷累積,為保護全體公務員及提高危機意識,並落實「賴十七條」及監察院糾正案,該會多次邀集國安局、銓敘部、國防部、人事行政總等機關共同研商該措施。

今年以來,政府已要求六十二點六萬名軍公教「核心」人員具結未申領大陸證件,明年將實施「常態化、制度化查核機制」,每半年督考一次,並列明「不配合查核之處置建議」;此外也已通函全國,公務員不分平假日赴大陸,均應事前申請許可或報經服務機關同意,並於差勤系統登錄;違規赴陸港澳最重可記兩大過免職;此次「精進措施」的訂定,凸顯政府內部人員管控的「機制」仍在加密。

   
中國熱點論文數量世界佔比首次過半 居全球第一
記者林茂仁/即時報導/聯合報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30日發佈的《2025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熱點論文數量世界佔比首次過半,達53.2%,世界排名保持第一位;高被引論文數量保持世界第二位,與美國的差距逐漸縮小。

新華社報導,熱點論文是指近兩年間發表的論文在統計周期內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數進入本學科前1□的論文。高被引論文是指各學科論文近十年被引用次數處於世界前1%的論文。

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8月,中國的熱點論文數為2,342篇,數量比2024年統計時增加了4.6%;美國的熱點論文數為1,511篇,居世界第二位。中國高被引論文數為76,271篇,佔世界比例提升至37.41%,與排名第一位的美國僅相差11篇。

此外,報告還對中國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進行了統計分析。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是指發表在經遴選的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科技期刊上的論文,該類期刊須同時符合「影響因子和總被引用次數同居本學科前10%」和「每年刊載的學術論文及述評文章數大於50篇」兩項標準。

按第一作者第一單位統計分析的結果顯示,2024年,中國發表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15.49萬篇,佔世界總量的39.2%,被引用次數為101.12萬次,論文發表數量和被引用次數均排在世界第一位。

相關專家指出,中國高水平科研論文的數量持續增長,大部分統計指標已位居世界前列,論文評價從「重數量」到「重質量」轉變正取得積極成效。下一步要繼續推動和完善科研論文的代表作評價制度,提升中國科研論文的質量和影響力。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是科技部直屬的國家級公益類科技信息研究機構,自1987年以來,一直承擔著中國科研人員在國內外發表論文情況的統計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佈中國科技論文產出整體分析報告。

   
川習會登場 習近平籲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
大陸中心/即時報導/聯合報
川習會30日上午在韓國釜山登場。據央視新聞快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告訴美國總統川普,中美兩國國情不同,難免有一些分歧,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時而也會有摩擦,這很正常。面對風浪和挑戰,他和川普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

習近平指出,川普當選以來,兩人三次通話,多次互致信函,保持密切聯繫,共同引領中美關係保持總體穩定。

習近平說,前幾天,兩國經貿團隊在吉隆坡舉行了新一輪磋商,就解決各自當前的主要關切達成基本共識,也為兩人今天的會晤提供了必要條件。

習近平強調,中國的發展振興同川普要實現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是並行不悖的,中美兩國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中美兩國應當做夥伴、做朋友,這是歷史的啟示,也是現實的需要。

習近平說,「我願繼續同特朗普(川普)總統一道,為中美關係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也為我們兩國各自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習近平並讚許川普熱心推動地區熱點問題解決。習近平表示,中方也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就當前各種熱點問題勸和促談。當今世界還有很多難題,中國和美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攜手多辦一些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

據央視新聞報導,川普說,「能與我長時間的老朋友見面,我感到非常榮幸。我們即將與中國非常傑出、備受尊敬的國家主席進行一些討論。我想我們已經達成了很多共識,現在我們還會達成更多共識。習主席是一位偉大國家的偉大領導人。」

川普表示,「我相信我們將建立長期良好的關係,非常榮幸您能與我們在一起。」

   
我限期要求陸電商納管 淘寶:早在2018年已合法落地
記者陳湘瑾、李人岳/台北報導/聯合報
近日國內發生非洲豬瘟,引發大陸電商是否將疫區相關產品輸入的疑慮,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要求經濟部和數發部研究如何讓大陸電商平台淘寶和拼多多「限期落地」。淘寶台灣分站昨天發布聲明指出,二○一八年淘寶台灣分公司已依循法規合法落地,接受監管,並與台灣各主管機關持續合作,提升台灣消費者的跨境購物保障。

經濟部長龔明鑫廿九日表示,淘寶落地涉及法規面及執行面的問題,台灣對於中資來台營業以行業別做為管制基準,開放行業別沒有「電商」這一項,電商它的確會涉及到跨行業的領域,例如台灣不允許中資來台從事廣告業,但電商通常會涉及多廣告行為,因此需要討論如何落地及加強管理。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昨天在外交國防委員會質詢時詢問,淘寶等平台有沒有可能販售境外豬肉產品?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表示,「境外豬肉不允許進口」;徐巧芯追問,民眾有沒有可能從淘寶等平台上,買到豬肉製品進口寄來台灣?沈有忠說他個人「沒有這個經驗」,但依法「是不可以的」。

面對立委質疑,沈有忠表示,目前跨部會已經就此議題展開研議,將依既有法令架構與經濟部、數發部合作,訂定具體執行規範。他進一步指出,「大方針來講,就是要要求境外電商在台落地,否則最終將面臨下架處理」。

淘寶台灣站昨天聲明,二○一八年經台灣主管機關核准,成立在台合法運營之陸資公司「香港商淘寶國際產業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淘寶台灣分公司),且每年皆向主管機關進行業務匯總報告,並積極配合不同主管機關的指導要求。

聲明指出,淘寶台灣分公司與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等涉及進口商品控管的不同監管機關,自二○一八年起,即建立涵蓋眾多類型違禁商品控管的對話機制,支持淘寶天貓海外所運營的淘寶跨境平台,在依循台灣主管機關要求下,導入針對台灣用戶的商品搜尋關鍵字屏蔽、下單阻斷與警語提醒、以及官方物流禁止運輸等控管措施。

   
陸31日發射神舟21號 首次帶老鼠上太空
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神舟廿一號載人太空船定今天(卅一日)廿三時四十四分發射升空。央視新聞昨天報導,神舟廿一號太空人在軌期間將新開展廿七項科學與應用項目,並將首次在軌實施中國嚙齒類哺乳動物太空科學實驗,選用兩雌兩雄四隻小鼠,隨太空船升空並進行在軌飼養,重點研究失重、密閉等空間條件對小鼠行為模式的影響。

報導稱,神舟廿一號此次主要針對太空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航天醫學、太空材料科學、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航天新技術等多個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

四隻隨太空人升空的老鼠,之後也會隨著太空船返回地球,進一步開展科學研究,探索小鼠多組織器官在太間環境的應激響應和適應性變化規律。

央視指出,神舟廿一號還將開展太空環境下遺傳密碼起源與手性的關係項目,探索氨基酸—核甘的不同手性組合之間的選擇性規律,探討分子手性和重力環境對生物分子同手性起源的影響。

此外,神舟廿一號還上行了面向太空應用的鋰離子電池電化學光學原位研究、太空站在軌智能算力平台試驗等搭載項目,將為後續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依據,為在軌應用進一步奠定基礎。

神舟廿一號乘組昨天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公開亮相。他們是航天駕駛員張陸、航天飛行工程師武飛、載荷專家張洪章,張陸任指令長。

   
人民日報鐘聲:釜山會晤再次證明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確選擇
本報記者黃國樑/聯合報
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昨在南韓釜山舉行會晤並達成貿易協議後,人民日報今天刊登「鐘聲」評論員文章,這篇題為《中美兩國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的文章稱,一個穩定、健康、永續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長遠利益,也是國際社會共同期待。中美兩國元首釜山會晤再次證明,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選擇。

文章稱,10月30日,習近平主席在韓國釜山同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會晤。兩國元首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長遠性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深入溝通,雙方都同意保持經常性交往,加強在經貿、能源等領域合作,促進人文交流。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此次會晤,認為會晤向世界釋放了正面訊號,為中美關係穩定發展作出新指引、注入新動力,為動盪變革的世界增添了寶貴的確定性。

評論指出,元首外交是中美關係的「指南針」和「定盤星」,對兩國關係發展發揮不可替代的戰略引領作用。習近平主席和川普總統長期交往、彼此尊重,成為中美關係最寶貴的戰略資產。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與川普總統3次通話,保持密切聯繫。每當中美關係遇到風浪和挑戰,正是透過這樣最高層次的直接溝通,雙方才能超越具體領域的分歧和摩擦,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凝聚共識,防止誤判,為中美關係這艘大船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推動平穩前行,共同引領中美關係保持總體穩定。

它稱,今年以來,中美經貿關係經歷曲折,在兩國元首重要共識指引下,雙方經貿團隊先後舉行5輪磋商,形成了解決問題的共識。兩國元首此次會晤,深入討論了中美經貿關係等議題,同意加強經貿等領域合作。雙方團隊在吉隆坡經貿磋商中達成的相關共識與安排,給中美兩國與世界經濟吃下一顆「定心丸」。

文章說,這充分證明,只要雙方不折不扣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繼續本著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則談下去,雙方可以不斷壓縮問題清單,拉長合作清單,讓經貿繼續成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

它指出,中美要當夥伴、做朋友,這是歷史的啟示,也是現實的需要。兩國國情不同,有分歧和摩擦很正常,關鍵在於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差異與分歧。雙方應該算大賬,多看合作帶來的長遠利益。

文章提到,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勢頭不錯,今年前三季成長率達5.2%,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與活力。 70多年來,中國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從來沒有想挑戰誰、取代誰,而是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這是中國成功的重要密碼,與美方要實現的「讓美國再次偉大」並行不悖。

它表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未來5年的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議,受到各方廣泛關注和歡迎。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著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與量的合理成長,將為中美合作開闢更廣闊空間。只要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中美兩國完全可以互相成就、共同繁榮。

文章還提及,當前國際情勢變亂交織,世界再次處於關鍵十字路口。作為兩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中美肩負特殊責任。兩國在區域和世界舞台上的良性互動,是應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挑戰的關鍵。兩國在打擊非法移民和電信詐騙、反洗錢、人工智慧、應對傳染病等領域合作前景良好。

文章進一步表示,中美合作可以辦成許多有利於兩國與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這種在雙多邊框架下的協調與合作,彰顯了雙方共同的大國擔當。明年,中國將擔任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美國將主辦二十國集團峰會,雙方同意相互支持,爭取兩場峰會都取得積極成果,將為促進世界經濟成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作出貢獻。

最後文章提出,一個穩定、健康、永續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長遠利益,也是國際社會共同期待。中美兩國元首釜山會晤再次證明,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選擇。

它稱,歷史的啟示,現實的需要,未來的呼喚,都指向一個結論:寬廣的地球足以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兩國可以做夥伴,做朋友。中方希望雙方能夠一道,以實際行動落實兩國元首會晤共識,加強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為中美關係打下更為穩固的基礎,造福□□兩國人民,更好惠及世界。

   
老闆回你 What else is new? 不是問你還有哪些新進展!
Benson 遇見了一位美國客戶,好一段時間沒見面,客戶很開心地打招呼:“What’s new?” 他想了一想,想不出最近有什麼新的事情,於是回答:“Nothing is new.”一下子氣氛僵住,Benson覺得好尷尬。當老外問我們 “What’s new?”的時候,並沒有期待我們告訴他任何新事物,這是外國人打招呼常用的習慣用語,就像我們熟悉的:How are you?

屏東秋冬爽玩之旅:多種行程/山海百景/美食/溫泉全收錄!
屏東不一定只有夏天才好玩,秋冬來也能爽翻天:氣溫剛剛好,不會熱到爆炸,海邊不用跟人擠到像跨年晚會,連在地人都會偷偷挑這時候出遊。說白了,秋冬玩屏東,就像點了隱藏版菜單,懂玩的人才知道。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