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2/20 第584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美俄外長談停戰 川普批烏挑起戰端
教宗方濟各嚴重肺炎 病情複雜須住院
健康亮紅燈 方濟各保成就 找熟人卡要職
柯伯吉入閣遇阻 川普長子聲援
美凍結外援 南太影響力減
陸商務部會日企 促共抗保護主義
美俄洽談停戰…歐洲淪邊緣人 專家獻策3招
半導體、汽車、藥品 川普將徵25%關稅
川普挺馬斯克 批媒體挑撥離間
關稅派大將 美商務部長人事過關

焦點新聞
美俄外長談停戰 川普批烏挑起戰端
記者陳熙文、編譯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十八日說,美俄外長在沙烏地阿拉伯的會談非常順利,他對達成協議信心大增。對烏克蘭不滿未能與會,川普反指烏克蘭不該挑起戰端,「根本不該開始這場戰爭」,早就應該達成停火。

川普本月底前可能會普亭

川普表示本月底前可能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亭。普亭十九日表示,他樂於和川普見面,但還需要一些準備工作。

對媒體提問美俄會談未納入烏克蘭,是否讓烏克蘭感到失望或背叛?川普在海湖莊園表示,「今天我聽到他們(烏克蘭)說,『哦,我們沒被邀請』,但你們已在那裡三年,早就該結束這一切」。川普還稱烏克蘭「根本不該開始這場戰爭。你們本來可達成協議」,暗示烏克蘭先挑起戰端。

川普說,「我本來可為烏克蘭達成協議,讓他們獲得幾乎所有土地、一切東西、幾乎所有土地,這樣就沒有人被殺害,沒有城市被摧毀,沒有穹頂建築被擊垮。但他們選擇不這麼做」。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和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十八日各自率團在利雅德會談,雙方同意重新確立美俄外交使團運作、成立高階工作小組商討俄烏停戰,並討論戰後雙邊地緣政治利益,以及經濟合作等議題。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批評該會談排除基輔。

另被問到美國是否會支持俄方迫使烏克蘭舉行總統改選,作為任何協議一環,川普說,烏克蘭想列席談判桌,「烏國人民不是也想發聲嗎?」他說,烏國很久未舉行選舉,美國等多個國家都提議改選,「這不關俄國的事」。

川普聲稱,澤倫斯基支持度只有百分之四。但據法新社引述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民調,俄烏開戰後信任澤倫斯基的烏國民眾比率從未低於五成。

川普說,「我認為我有能力終結這場戰爭。我可能在本月底前與普亭會面」。川普並指,若未來達成和平協議、歐洲國家想派遣維和部隊到烏國,他不會反對,如此一來美國就不用在烏國部署軍隊,美烏距離太遠。

法國提議在烏國駐紮部隊

英國、德國、荷蘭、丹麥等歐洲八國和歐盟及北約領袖十七日曾齊聚法國巴黎,共商烏克蘭情勢和歐洲安全。據悉法國提議未來在烏克蘭停火線後方駐紮部隊,但德、義大利、波蘭和西班牙表態拒絕。

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說,美俄在利雅德的會談主要聚焦雙邊關係,但也是朝向烏戰和解非常重要一步。另被問到普亭是否可能本月會晤川普,佩斯科夫稱「可能會也可能不會」。

澤倫斯基已延後十九日訪問沙國行程,將在基輔會見來訪的美國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美聯社引述分析家說,訪沙喊卡意在不給予美俄利雅德會談事關烏國未來的正當性。

澤倫斯基指俄製造假訊息

澤倫斯基會見凱洛格前,對川普十八日的前述言論表示,希望「川普團隊更誠實」,還稱川普活在俄國製造的「假訊息空間」,認為美國幫助普亭打破多年來孤立。澤倫斯基也說,他日前拒絕的美烏稀土礦產協議草案未提及烏方要求的安全保證,還索要烏國一半礦產,他不能「出賣國家」。

   
教宗方濟各嚴重肺炎 病情複雜須住院
編譯潘勛/綜合報導/聯合報
梵蒂岡表示,上周起住院的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十八日做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左右肺葉都有肺炎,接下來其他檢驗顯示他的病情複雜,必須進一步治療。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現年八十八歲的教宗長期苦於肺部相關疾病,十八日晨間已領聖餐禮,整天不是祈禱和讀經文,就是休息。

教廷十七日表示,方濟各的呼吸道受到「多重致病原感染」,醫院治療方法必須改變;「迄今所做一切檢驗均顯示病情複雜,必須充分住院」。

梵蒂岡重申教宗因多種微生物感染,需進行類固醇和抗生素療程,「使得治療更具挑戰性,然而教宗的精神狀況依然良好」。

梵蒂岡發言人布魯尼表示,教宗睡得很好,十八日醒來後吃早餐、讀報紙。教廷表示,教宗兩側肺葉都出現肺炎,但精神不錯,向就近照顧他的人致謝,並懷著感恩的心,請大家繼續為他祈禱。

雙側肺炎是一種嚴重感染,會導致肺部發炎並造成疤痕,使呼吸更加困難。美國國家衛生院指出,多重致病原感染為急性、慢性病齊發,致病原包括病毒、病菌、真菌及寄生蟲。

梵蒂岡已宣布取消教宗所有公開行程,直至本月廿三日。

布魯尼表示,方濟各住院頭兩天,還想屢行例行職責;十四、十五兩日他與加薩的羅曼涅利神父交談,關切當地狀況。羅曼涅利說,教宗講話的聲音顯得疲憊,但語音很清楚。

教宗十六日並未帶頭進行每周的三鐘經祈禱;這在他擔任教宗近十二年來僅是第二次。

   
健康亮紅燈 方濟各保成就 找熟人卡要職
編譯陳韻涵/綜合報導/聯合報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罹患肺炎住院的天主教教宗方濟各飽受劇烈疼痛折磨,預感接近死亡,積極採取措施在教宗繼任者之戰開打前保護自身成就;宗教新聞社報導,目前沒有明確的教宗繼任人選,但梵蒂岡過去六百多年來從樞機團中遴選新教宗。

報導說,高齡八十八歲的方濟各年輕時切除部分肺部組織,近年身體狀況愈來愈差;梵蒂岡當局宣布方濟各罹患肺炎住院後,他被迫取消多場公開活動。

梵蒂岡當局十七日表示,教宗的肺炎已演變為「多病原感染」,且出現「複雜的臨床症狀」。

知情人士透露,方濟各持續承受劇烈疼痛,私下透露這次可能熬不過了。

隨著健康情況惡化,方濟各也採取行動,任命具同情心的對象擔任關鍵職位。

方濟各二○一三年繼任教宗以來,帶領羅馬天主教擴大包容,開放女性和跨性別者擔任要職;這惹怒許多保守派人士,自由派人士則抱怨改革不足。方濟各也力阻神職人員侵犯幼童,可惜成效不佳。

教宗的繼承之戰攸關政治,方濟各六日住院前,延長義大利樞機主教雷伊擔任梵蒂岡樞機主教團團長的任期,該職位將監督潛在的樞機主教選舉教宗祕密會議的準備工作。

知情人士透露,此舉有爭議地規避由資深樞機主教對下任團長的排定投票,藉此確保相關過程依照方濟各的意願進行。

雷伊是梵蒂岡資深職員,但高齡九十一歲的他無法親自參與祕密會議,卻是會前閉門會談的關鍵人物。知情人士表示,方濟各選擇雷伊擔任團長而非年輕候選人,表明他想讓「友善的面孔」擔綱此職,藉此捍衛他的成就。

宗教新聞社報導,目前沒有明確的繼任人選,基本上任何受洗的羅馬天主教男性都有資格擔任教宗,但自一三七八年以來,傳統上教宗都是從樞機團中選出。

可能繼任教宗的著名樞機主教包括,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曾任聖座正義與和平委員會主席的迦納樞機涂克森等。

   
柯伯吉入閣遇阻 川普長子聲援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的國防部次長柯伯吉,引爆共和黨外交路線之爭。部分議員對柯伯吉的觀點有疑慮,但川普長子發文力保他,副總統范斯及川普親信馬斯克也力挺,應能順利入閣。

美國政治媒體「酒杯新聞」報導,范斯及國防部長赫塞斯上周在歐洲挑戰共和黨幾十年來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觀點,完全體現共和黨內部外交政策分歧。

柯伯吉(Elbridge Colby)獲提名出任負責政策的國防部次長,位階在國防部排名第三。「酒杯新聞」形容,柯伯吉提名聽證將成為共和黨外交政策論戰。

共和黨參議員柯頓等人私下表示,希望調查柯伯吉過去言行和著作,包括他「伊朗即使擁核也能被遏制」的觀點。柯頓及其他共和黨鷹派顯然不同意讓伊朗擁核的想法,認為美國的政策應該是透過所有必要手段杜絕伊朗取得核武的可能性。此外,柯伯吉要求減少軍事介入中東,也讓猶太組織不安。

柯伯吉曾指台灣軍費太低,應增至GDP百分之五。他的盟友包括不少有力人士,如川普的長子小唐納.川普及范斯。

小唐納十八日在保守派政治新聞網站「人事」發表文章,力挺對中國態度強硬的柯伯吉。小唐納說,柯伯吉認為「我們必須將軍事重點」放在中國,「但同時,他支持我父親(川普)對於與習近平談判的開放態度,避免無謂挑釁中國。考慮到與中國達成權力平衡又能避免戰爭,這對美國人民最有利」。

柯伯吉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共和黨外交政策圈的異類,強烈批評美國在伊拉克及阿富汗的戰爭。范斯和「美國優先」陣營同意柯伯吉觀點,認為美國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及強化介入中東事務,將削弱嚇阻中國能力。

在本屆國會中掌握國防撥款權力的資深參議員麥康諾則認為,印太、歐洲及中東密切相關,反對「美國應從歐洲或中東撤軍專心抗中」想法。

   
美凍結外援 南太影響力減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專家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暫時凍結對外援助,已導致南太平洋地區多項重要計畫陷入癱瘓,不僅對人命構成威脅,也有礙美國在這個地區爭取影響力。

法新社報導,發展機構表示,熱帶太平洋島國容易遭受天災、與世隔絕,同時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脅,是全球最依賴援助的部分國家。這些國家也處於中國與美國、澳洲和其他盟國在太平洋地區爭奪貿易、金融和軍事影響力的核心位置。

多年來,美國協助這些國家購買治療熱帶疾病的救命藥物、打擊非法捕魚,並為沿海村落做足因應地震和颱風的準備。

川普上個月出手整頓美國國際開發總署,宣布將四百廿億美元預算大多數資金凍結九十天,上述援助及更多計畫都因此陷入困境。

根據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數據,二○○八年至二○二二年,美國向太平洋島嶼提供廿一億美元援助。

澳洲國立大學太平洋事務分析家史密斯說:「美國為愛滋病毒、抗藥性、結核病和瘧疾相關醫療提供了大量援助。這些計畫一旦中止,人們就會死亡,而這些計畫目前已經中止。」

巴布亞紐幾內亞環境律師博西普警告,凍結援助資金可能削弱信任感,「人們將因此感到困惑,這會讓他們不相信援助機構的努力和他們所提供的支持」。

博西普說:「我不認為美國的援助資金會回歸,儘管他們表示將在九十天後進行審查。在現任總統掌權下,我想不會再有金援了。」

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經濟學家戴揚特表示,美國已變得「不可預測」,盟友可能不再依賴美國來資助太平洋計畫。

他說:「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聲譽將受到永久性傷害。澳洲將面臨填補缺口的壓力,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我們的援助預算實際上也很有限。」

過去十年,中國向太平洋國家承諾資助數十億美元,用於醫院、體育館、道路和其他公共工程。

中國似乎正受益於此。近年來,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和諾魯相繼與台灣斷交轉與中國建交。

   
陸商務部會日企 促共抗保護主義
記者潘維庭/綜合報導/聯合報
正在北京訪問的日本經濟界代表團,十七日與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面後,十八日與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會談。日媒共同社稱,會上王文濤認為中國大陸和日本有必要攜手,對抗頻繁採用關稅政策的美國川普政府。大陸商務部表示,王文濤喊話「反對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

共同社報導,會談中王文濤除喊話攜手對抗川普政府,還表示日本受到美方壓力,實施半導體相關的對陸出口管制,對日方採取措施表示關切。王文濤還認為,美國關稅問題應遵循規則解決。至於會中,日方向陸方提出的內容,包含應完善面向外資企業的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克制稀有金屬等出口限制,還表達對修改後「反間諜法」的擔憂。

本次訪團包含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住友化學董事長十倉雅和、日本商工會議所主席、三菱商事顧問小林健,以及日中經濟協會會長、日本製鐵顧問進藤孝生等人。

日媒也披露訪團昨日在北京與大陸工信部官員交換意見。十倉雅和就大陸對數據跨境流動的規定表達擔憂,稱「過度限制會嚴重阻礙商務活動」,要求加以改善。大陸官員則批評一部分人主張供應鏈脫鉤,對全球經濟秩序造成負面影響。

   
美俄洽談停戰…歐洲淪邊緣人 專家獻策3招
編譯梁采蘩/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俄洽談俄烏停戰撇開歐洲,歐洲在攸關自身的安全事務上淪為邊緣人,國際關係專家建議歐洲必須考慮顛覆常理的三招以扭轉局勢,包括高喊退出北約、與俄國修好並與中國大陸加強合作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員馬凱碩在「外交政策」撰文指出,歐洲首先應宣布退出北約,因為若歐洲被迫將國防支出提高至GDP百分之五,他們就不再需要美國。以二○二四年數據來看,歐盟與英國合計GDP的百分之五相當於一點一兆美元,高於美國二○二四年八千二百四十億美元的國防預算。

馬凱碩表示,歐洲未必真的要退出,但只有發出具體威脅才能讓美國總統川普警醒,迫使他尊重歐洲。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歐洲戰略思維建立在美國絕對可靠,這可謂幼稚至極。若法國前總統戴高樂等戰略大師還在世,他們會提出第二個顛覆常理選項:與俄國達成重大戰略妥協,雙方在核心利益上讓步。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其實能幫歐盟應對非洲人口爆炸這個地緣政治噩夢。一九五○年,歐洲人口是非洲兩倍;到二一○○年,非洲人口反過來達歐洲六倍。除非非洲發展經濟,否則非洲移民將持續進入歐洲。如果歐洲希望阻止反移民的極右派掌權,就該在非洲創造就業機會,歡迎讓非洲人留在非洲的外國投資。然而,歐洲卻批評並反對中國投資非洲。

馬凱碩指出,這足以證明歐洲當前戰略思維有多天真。歐洲犧牲自身戰略利益,迎合美國利益,以為順從能換來回報。事實上,兩千年來,「所有大國都將自身利益置於首位,並在必要時犧牲盟友利益」。

因此,歐洲不應批評川普,而是應該效法他,宣布歐洲戰略自主,將自身利益放在首位。

川普出手,俄烏戰爭預料進入談判階段,不過有專家認為,現在對俄羅斯做出讓步,時機點過早了。俄羅斯前能源部副部長米洛夫指出,俄國資源正快速且明顯地減少;在國際制裁下,俄國財政赤字不斷擴大,出口收入也陷入停滯,在烏克蘭戰場也出現兵力不足情況。米洛夫認為,在接下來幾個月再來談讓步,對於烏克蘭和西方社會來說都更具優勢。

   
半導體、汽車、藥品 川普將徵25%關稅
記者陳熙文、編譯劉忠勇/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十八日表示,預計對進口汽車、藥品和半導體徵收廿五%的關稅,這個稅率還會再向上提高。川普表示,他預計在四月二日公布具體關稅額度。

川普十八日於佛州住所海湖莊園簽署行政命令,並接受記者提問。媒體問及準備對進口汽車徵收多少關稅,川普表示,他將在四月二日公布相關細節,預計會在廿五%左右。

記者追問針對藥品和半導體的關稅,川普說,關稅應該會在廿五%或更高,且會在未來一年內大大提高。

不過,川普也說,希望給外國廠商一些時間和機會,讓他們可以到美國生產;川普說,只要他們到美國生產製造,就沒有關稅問題。

川普表示,有一些晶片與汽車大廠已與他聯繫,表達要到美國投資意願,近幾周將會宣布。他說,這與他擬課關稅有關,「他們希望回到美國」投資。

川普沒有說明是哪些公司,僅說都是全球最大的企業,涉及晶片與汽車產業。他表示這些企業在未來幾周,將陸續宣布他們到美國投資的計畫。

川普日前再指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揚言要課半導體關稅,並檢討對晶片廠的補助。台積電已在亞利桑納州設廠,預計今年可以投產;台積電先前也曾公布增資計畫,可以生產先進晶片。彭博社日前報導,台積電可能入股或與英特爾合組公司,但都未獲證實。

半導體關稅對台積電的潛在衝擊,TriOrient副總裁奈斯戴特指出,台積電直接「輸入美國的晶片非常少」,「多數都是裝配在將輸往中國、印度等地,安裝在iPhone與伺服器內,接著再輸往美國」。

多位分析師說,美國關稅常適用於成品、而非次組件,美國海關要針對台積電為美國客戶生產的眾多晶片,可能很棘手,因此對進口晶片課稅反而可能衝擊美國的晶片設計和終端產品業者。

川普在十四日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相關部會對貿易夥伴研擬「對等關稅」措施。當時官員提到,將在四月一日前完成調查,對等關稅最快可於四月二日實施。

這些新關稅若實施,將擴大川普貿易戰規模。川普已宣布將對鋼鐵和鋁材全面課徵廿五%關稅,三月生效。對汽車加徵新關稅對整個汽車產業影響甚大,去年進口到美國的大約八百萬輛乘用車和輕型卡車,約占美國汽車銷售的一半。

川普認為關稅能將產業帶回美國並增加稅收。然而多數經濟學家表示,這些措施可能推高美國物價,阻礙對抗通膨的努力。

   
川普挺馬斯克 批媒體挑撥離間
編譯陳韻涵/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和特別政府雇員、科技大亨馬斯克首次連袂受訪,川普稱馬斯克是他的「總執行長」,讚揚馬斯克積極實施他的大量行政命令。

福斯新聞十八日播出川普與馬斯克上周在白宮共同接受福斯專訪內容。兩人花了不少時間稱讚彼此,也駁斥外界憂心川普恐逾越行政權的疑慮。川普上任以來簽署了數十項行政命令,其中多項遭質疑可能違憲,引發多起訴訟。

川普欽點馬斯克掌管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目標是根除聯邦支出中的「浪費、詐欺和濫用」。馬斯克說,「DOGE團隊最大職責之一,就是確保總統的行政命令切實執行」。

川普堅稱他全面檢討聯邦機構等政策,應立即實施。他還說,馬斯克非常積極落實這些政策。

對於執行川普政策,馬斯克自稱是「技術專家」,受訪時穿著印有「技術支援」字樣T恤。

反對者批評馬斯克把自己當成美國總統,馬斯克不以為然,稱川普內閣成員均非民選,他的角色是協助川普施行政策。

馬斯克解釋:「總統是人民選出的代表,代表人民意志。如果官僚機構與人民意志作對,阻止總統實現人民願望,那麼我們生活在官僚機構,而不是民主國家。」

馬斯克在川普政府扮演要角,引發誰才是白宮真正主人的質疑,川普和馬斯克一致認為,這是主流媒體試圖挑撥離間,阻礙聯邦政府議程。

漢尼提說,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把他們手上所有的一切都丟向你」。

川普答道,「沒錯」。他說,馬斯克最近看到媒體報導關於他改革聯邦政府的新聞後,打電話到白宮。川普說:「馬斯克說,『你知道嗎?他們試圖分化我們。』我說,『當然。你知道他們說,川普把總統職權讓給馬斯克』。」

川普否認兩人不合的謠言。川普說,美國人很清楚媒體的意圖,「我過去以為他們很懂這套,但其實他們不太會,因為如果他們真有本事,我根本當不上總統。民眾很聰明,他們懂」。

   
關稅派大將 美商務部長人事過關
記者顏伶如、陳政錄/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參議院十八日表決通過華爾街富豪盧特尼克出任商務部長人事案,這對美國總統川普利用關稅作為談判工具、推行「美國優先」貿易政策是重要一步。

參院以五十一票對四十五票通過這項人事案。盧特尼克是金融服務公司費茲傑羅執行長,一向主張對輸美的商品課徵關稅。

商務部負責維護美國商業利益,並監督一個限制半導體等技術出口到中國大陸、俄羅斯等對手國家的機構。盧特尼克也將與美國貿易代表署合作,站在美國關稅和貿易政策的前線。

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在這些經貿主管人事案過關前,就搶先推出包括關稅在內的多項行動,從川普第一次執政便在白宮任職的貿易與製造業資深顧問納瓦羅,對川普近期公布的多項措施具有重大影響,但部分共和黨參議員擔心貿易戰恐將衝擊選區農業與製造業,希望納瓦羅克制。

盧特尼克人事案剛過關,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任命案還在參院審議,近來白宮貿易政策主要推手就是走鷹派路線的納瓦羅。

納瓦羅對於川普上台首日公布的政策備忘錄影響甚深,例如對所有貿易夥伴開徵沒有豁免項目的鋼鋁稅以及日前公布的報復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與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哈塞特過去幾周雖與納瓦羅共同輔佐川普,但消息人士說,貝森特建議對關稅措施應審慎,並未獲川普採納。

共和黨國會議員開始對納瓦羅主導貿易政策感到憂心,尤其出身選區為農業或製造重鎮的參議員,深怕全面關稅可能讓通膨惡化,並且遭到其他國家報復。

盧特尼克確定出任美國商務部長後,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隨即致信盧特尼克,就美對中國大陸輸美產品加徵關稅表達關切,大陸希望透過平等對話磋商解決各自關切的問題。

   
老外說:"That's a No-Brainer.”不是在罵你沒腦!
在會議上,主管問大家應該採用哪個方案來解決最近的銷售瓶頸。Jason很快舉手說:"Option B is the best choice—it’s a no-brainer!"大家聽完紛紛點頭認同,但一旁的新同事悄悄問道:什麼是No brainer,沒腦子,這不是在罵人嗎?

建築的奇蹟、穹頂之極致 世界文化遺產聖母百花大教堂
講到佛羅倫斯的建築,這座「聖母百花大教堂」Duomo di Firenze絕對是最顯目的建築地標。尤其是它於1436年完工的大穹頂不但是義大利建築的代表作之一,數百年來更是為著佛羅倫斯定義了美麗的天際線。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