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3/21 第586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回應北京抗議台日交流 石破茂政府:日中聯合聲明無法律約束力
美名校畢業生爭相加入陸AI新創
去年全球債務已超過這個數字...
歐盟峰會登場 重申力挺烏克蘭
內閣級機構首遭廢 川普將簽命令廢教育部
南非降級台駐處 美指陸扭曲2758決議 孤立台灣
英國持續爭取與美簽署經濟協議 避關稅重拳
女股神不買迷因幣:法律三不管的現代版老鼠會
前美軍司令:若印太影響力是美核心利益 台灣是基石
澤倫斯基:不會把核電廠直接給美
川普:美掌控烏電廠 可保護能源
以色列恢復地面攻勢 加薩504死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 推動關閉教育部

焦點新聞
回應北京抗議台日交流 石破茂政府:日中聯合聲明無法律約束力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日本與台灣地方政府或議會等交流時,中國大陸經常以日本違反一九七二年中日聯合聲明為由提出抗議,但日本石破茂政府十一日內閣會議決定的答辯書指出,「日中聯合聲明不具法律約束力」。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參議員濱田聰向石破茂政府提出質詢狀問:「有關地方自治體、地方議員與台灣交流或訪問,他國外交官要求停止的行為,政府能容許嗎?」

石破茂政府十一日內閣會議決定的答辯書指出,「日中聯合聲明不具法律約束力」,日本歷代內閣立場都是如此。

報導指出,一九七二年日中建交時簽署的聯合聲明記載,有關中國聲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的一部分」這個立場,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尊重」。

二○二四年五月賴清德總統就職典禮之際,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去函要求日本國會議員及地方首長、議員「不要出席」,理由為「中日聯合聲明中,日本就『一個中國』原則向中國做出嚴謹承諾」,警告日方與「台獨勢力」的任何公開互動或交流,都已違反承諾。

神戶市議員上□寬弘對產經新聞表示,日本政府這次答辯狀顯示,「地方議員、地方自治體與台灣的交流是受允許的」,他表示,「薛劍的主張毫無根據」。

   
美名校畢業生爭相加入陸AI新創
編譯魏紹揆/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哈佛與史丹福等美國知名學府的畢業生,正蜂擁加入中國大陸前途無量的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今年初DeepSeek的橫空出世可謂功不可沒。

空間軟體新創公司「群核科技」的共同創辦人兼董事長黃曉煌接受彭博電視專訪時表示,跟幾年前相比,如今的狀況根本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該公司當時連從中國本地的大學招募工程師都困難。他表示,扭轉的契機發生在該公司被稱為杭州市「六小龍」之一後,由於也是六小龍之一的DeepSeek,以價格低廉的AI模型在1月震撼了全球AI界,群核也同受惠,更容易招到人手。

黃曉煌表示,過去兩個月「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他說:「很多來自像北京清大、浙大、北大,甚至還有史丹福跟哈佛的畢業生寄履歷給我們,有些都已經進入公司,開始上班」。

黃曉煌本人學經歷也相當優秀,擁有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IUC)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曾在輝達工作。

儘管地緣政治緊張使中國大陸公司對外行銷產品造成困難,幫助用戶設計內部空間的群核科技,卻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成長。

隨著全球各大產業及企業加速運用AI,人才短缺正成為瓶頸,像是機器學習與機器人方面,對人才的需求就遠大於供給。

黃曉煌表示,該公司已在香港申請辦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計劃招募近100名專業是最新AI科技的工程師,以跟上科技的快速進步。

   
去年全球債務已超過這個數字...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20日表示,去年未償還的公債與公司債規模已突破100兆美元;利息成本攀升使借款人面臨艱難選擇,必須優先投資具生產力的項目。

儘管各國央行目前正在降息,但借貸成本仍遠高於2022年升息周期啟動前的水準,因此低利債務持續為高成本債務所取代,未來利息成本恐進一步攀升。

當前正值各國政府面臨高額支出。德國國會本周已批准大規模基礎建設計畫,並支持歐洲擴大國防支出。此外,從綠色轉型到人口老化,各大經濟體也面臨相關的長期支出壓力。

OECD在這份年度債務報告中表示:「借貸成本和債務負擔雙升,可能限制未來的借貸能力,但此刻的投資需求卻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為迫切。」

2024年,OECD國家債務成本占產值的比率升至3.3%,比三年前增加0.9個百分點,並升抵至少2007年來最高水準。這也導致OECD成員國的利息支出,超過在國防與住房等領域的開支。

OECD資本市場與金融機構部門主管塞利克表示,隨債務成本上升,各國政府和企業必須確保借款用於支持長期成長,以及提振生產力。

他指出:「如果借貸用於相關領域,我們並不擔心…但若借貸只額外增加昂貴債務,卻未能提升經濟的生產力,未來的處境將更艱難。」

   
歐盟峰會登場 重申力挺烏克蘭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面對美國祭出關稅大棒和其他經濟挑戰,以及華府未來對歐洲防務支援充滿不確定性之際,歐盟峰會廿日登場,與會領袖預料將承諾採取更多行動,增強歐盟競爭力和軍事實力。

路透報導,除了匈牙利總理奧班,所有領導人預料也將重申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財政和軍事支持,峰會將從澤倫斯基的視訊連線演說展開。

廿六位歐盟領導人預料將就峰會文本達成共識,承諾維護烏克蘭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並敦促俄羅斯「展現終結戰爭的真正政治意願」。

歐盟領導人也將針對歐盟執委會提議增加軍事開支、集中資源用於聯合防禦計畫以及購買更多歐洲武器進行討論。

金融時報報導,歐盟執委會十九日提案一千五百億歐元重建軍備基金,將排除向美國、英國和土耳其公司採購武器,除非這些國家和歐盟簽署國防安全協議。

該基金也將排除由第三國擁有「設計權限」的先進武器系統,亦即在建造、特定零組件使用,或最終部署上受到該國限制的武器。這代表美國愛國者飛彈將被排除;法國支持的「買歐洲貨」國防支出策略獲得勝利。

紐約時報報導,加拿大正與歐盟進行高階談判,計畫加入歐盟重建軍備計畫,這將使加拿大能參與歐洲戰機及其他軍事設備的製造,並在本國工業設施內生產。這項合作凸顯出傳統美國盟友正加深彼此聯繫,試圖在川普難以預測的政策變數下,建立更穩固自主防衛能力。

然而,一名歐盟外交官員強調,試圖在全球緊密相連的國防工業排除非歐盟供應商,是沒有意義的做法。

這名外交官表示:「那些說我們應該排除非歐洲供應商的人,是在地緣政治和經濟上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此外,歐盟領袖也將應對外界擔憂,即歐盟若不迅速做出決策和大規模投資,就會在全球科技競賽中落後美國和其他國家。在強化競爭力方面,各方對目標達成廣泛共識,在某些關鍵細節上仍存在分歧。

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並未正式列入議程。川普日前揚言要對歐盟酒類商品開徵百分之二百關稅,並警告可能在四月初宣布開徵更多關稅。

   
內閣級機構首遭廢 川普將簽命令廢教育部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白宮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廿日將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目的在關閉教育部,兌現競選承諾。

路透報導,此舉受到一群民主黨州檢察長挑戰,他們上周提出訴訟,尋求阻止川普政府解散教育部並停止解雇近半職員。

這項命令指示教育部長麥克曼「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以利關閉教育部,把教育權歸還各州,同時持續確保有效且不間斷地提供美國民眾仰賴的服務、計畫與福利」。

據白宮資料,這項命令也規定任何接受教部剩餘資金的計畫或活動,都不應「推動多元、公平及包容或性別意識形態」。

美媒本月初就有關於這項命令的報導。

川普一再要求廢除教育部,稱這是「一個大騙局」。他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曾提議關閉教育部,但國會沒有採取行動。

川普上月表示,他希望教育部立即關閉,但承認需要國會與教師工會支持。教育部預算是由國會決定。

捍衛教育部的人士表示,維持高標準公共教育至關重要,並指控共和黨人試圖推動營利性教育。立即關閉教育部,可能中斷為幼兒園至十二年級學校提供的數百億美元援助以及為大學生提供的學費補助。

川普與親信馬斯克試圖在未經國會批准下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等政府計畫與機構,但廢除教育部將是川普首度關閉內閣級機構。

教育部監管美國約十萬所公立學校與三萬四千所私立學校,不過超過八成五的公立學校資金是來自州與地方政府。教育部也負責監管一點六兆美元的學生貸款。

   
南非降級台駐處 美指陸扭曲2758決議 孤立台灣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南非外交部逕自將「台北聯絡代表處」更名為「台北商務辦事處」,美國國務院十九日表示關切,指北京逐漸試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國務院另提到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指中國刻意扭曲這項決議以限制他國與台灣互動。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向中央社表示,美國鼓勵各國擴大與台灣接觸。台灣是可靠、志同道合、民主的夥伴,台灣與世界各地的關係為這些國家的公民帶來重大利益。

國務院發言人透過電子郵件說,近年來改變的是台灣面臨的中國威脅。北京逐漸試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並限制其他國家在與台灣互動方面的主權選擇,包括向各國施壓,要求其斷絕或降級與台灣的關係,「面對中國的軍事、經濟、資訊及外交壓力,美國將持續支持台灣。我們與國際夥伴一起,堅定支持兩岸和平穩定,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

這名發言人說,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並未對任何國家與台灣進行實質性接觸的主權選擇設限。

國務院表示,刻意扭曲及濫用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是中國更廣泛脅迫行動的一環,目的是讓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限制他國與台灣互動的主權選擇。

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李延賀)在中國被控犯下「煽動分裂國家罪」,中國國台辦稱已公開宣判,但未公布刑期。美國國務院十九日說,中國反分裂國家法通過後,北京對台恐嚇活動已擴及全球,威脅言論自由,美國將抵抗危及台灣人民安全的脅迫。

   
英國持續爭取與美簽署經濟協議 避關稅重拳
倫敦20日專電/中央社
美國擬在4月2日宣布對各國課徵的「對等關稅」稅率,英國政府持續爭取在期限前與美方簽署經濟協定,以避免遭施加高額關稅,或至少達成部分領域獲豁免。

英國商業暨貿易大臣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18日訪問華府,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Lutnick)、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及英國事務特使柏奈特(Mark Burnett)會談。在此之前,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於2月底訪美,當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表示,英美可望很快就能簽訂「真正的貿易協議」,美方可因此不需向英方加徵關稅。

英國商貿部表示,英美正就簽署「經濟繁榮協議」(Economic Prosperity Deal)進行協商,以促進雙方經濟安全。施凱爾曾提到,該協議將以人工智慧(AI)等先進科技為核心。

儘管英國政府原本期待可免遭美方徵收稅率高達25%的鋼、鋁進口關稅,美國12日宣布向全球徵收該關稅時,並未放過屢標榜與美國具「特別關係」的英國。

英方暫未宣告反制。雷諾茲發表聲明指出,英國政府正專注於尋求與美方盡速簽署較廣泛的雙邊經濟協定,以排除額外關稅。

關於「對等關稅」徵收標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18日告訴媒體,美方納入考量的不僅有各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還有其他非關稅「貿易障礙」,包括國內生產成分及產品檢測相關法規。川普曾說,加值稅(VAT)等國內稅賦也是考量因素之一。美方稱「對等關稅」是為解決各國對美貿易的不平衡與不公平現象。

貝森特18日並對彭博(Bloomberg News)表示,他不預期會有任何國家獲豁免。

英國是美國前15大貿易夥伴,美國則是英國第1大單一國家貿易夥伴。英方多次強調,英美雙邊貿易大致達到「平衡」。

不過,英國媒體報導,英國自2020年起徵收的數位服務稅(Digital Services Tax)恐構成英美簽署經濟協議一大障礙。

數位服務稅的課徵對象為搜尋引擎、社群媒體、網路商場等科技和電商企業,稅率為2%,課徵項目為相關企業在英國市場的營收。美國企業是遭課稅大戶。雷諾茲18日訪美期間,美方曾向英方提及數位服務稅相關議題。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援引知情官員說法報導,數位服務稅是美方對英方的主要抱怨之一。不過,英國財政部目前無意取消這項可每年為國庫帶來高達8億英鎊(約新台幣340億元)收入的稅目。部分歐洲國家及加拿大也有類似稅目。

官員表示,英方接受最終可能仍將遭美方施加「對等關稅」,目前爭取的是盡可能讓美方壓低課徵稅率。

立場一向親歐盟的英國駐美大使曼德森(PeterMandelson)近日坦言,脫離歐盟讓英國有機會與川普領導的美國建立更友好關係。

曼德森並仿擬川普的政治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主張英美可攜手合作「讓我們的經濟再次偉大」(Make our Economies Great Again,MEGA)。川普則對歐盟頗有微詞,曾稱歐盟成立是為了打擊美國。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報導,英國正加緊腳步與美方協商,希望在3月底前確保英美將簽署「經濟繁榮協議」。不過,目前仍不清楚,簽署這項協議,是否即能完全讓英國免遭「對等關稅」重拳打擊。

   
女股神不買迷因幣:法律三不管的現代版老鼠會
聯合報數位版/聯合報數位版
   
前美軍司令:若印太影響力是美核心利益 台灣是基石
華盛頓20日專電/中央社
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今天表示,中共將台灣視為「內部安全問題」,美國許多區域盟友將美對台關係作為美國可信度的觀察指標;若印太影響力是華府核心利益,那台灣確實是重要基石。

戴維森(Philip Davidson)在2021年卸下印太司令一職之前,同年3月曾在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答詢時表示,中國是美國當下最大戰略威脅,正加速取代美國的國際地位,還說共軍攻台可能在未來10年、甚至是6年內發生。

戴維森今天出席美國「國家評論研究所」(NationalReview Institute)舉辦的「點子高峰會」(IdeasSummit)活動時,大致維持先前論調。他在以「中國已展開爭奪印太主導權的戰爭」(China’s War forIndo-Pacific Dominance Is Already Underway)為主題的對談中表示,中國毫無疑問企圖要取代美國在國際場域的領導地位,且意圖在2050年左右達成目標。

他說,自己曾在參議院聽證會針對中國在區域內令人擔憂的軍事活動及「任何潛在衝突」等議題答詢表示,「這個威脅在這10年內就會顯現,我特別擔心接下來的6年」。

戴維森解釋,這並非是說中國一定會在那個時間點攻擊台灣,而是會利用整體國力,在經濟、外交及軍事等層面設法削弱美國,營造美國逐漸式微、中國崛起的印象,以取代美國在區域的影響力。

他說,在這項戰略的演變過程中,中國明確表示會優先試圖解決「內部安全問題」,而台灣是其中之一。有鑑於此,美國需要加強嚇阻中國。

戴維森指出,對中國來說,台灣是「核心利益」。美國許多區域內的盟友及夥伴都把台灣關係法、美國長期對台關係視為觀察美國對區域承諾及可信度的重要觀察指標。

他說,若印太影響力是美國核心利益,那麼美國在該區域經濟、安全影響力的重要基石確實就是台灣。

同時,戴維森強調,美國必須關注強化盟友及夥伴關係,其中包括協助台灣,但台灣也必須投資加強自我防衛。對於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ElbridgeColby)日前重申,台灣軍費遠遠不足,應該接近GDP的10%,他不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數字。

戴維森表示,除了不對稱戰力,台灣同樣需要加強傳統戰力。近年共軍擾台加劇,面對共機屢屢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飛越台灣海峽中線及共艦繞台等,台灣需要傳統武器裝備來因應,包括軍機、軍艦及潛艦。

被問及若台灣被中國「吸收」,恐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戴維森回應表示,日本、韓國可能會基於自身利益考慮發展核武,這恐讓美國陷入艱難處境,區域安全局勢將變得更加複雜。

   
澤倫斯基:不會把核電廠直接給美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川普提出讓美國接管烏克蘭核電廠。烏克蘭有四座核電廠,澤倫斯基後來在記者會說,兩人只談論被俄軍占領的札波羅熱核電廠,即使烏克蘭取回,也不會直接交給美國。

紐約時報報導,在俄烏戰爭期間,烏克蘭的核電廠一直是其能源網路骨幹,供應全國三分之二電力。雖然俄國大肆攻擊烏克蘭火力和水力發電廠,試圖摧毀其電網,但卻避免攻擊核電廠以免引發核災。

在此背景下,烏克蘭政府已啟動興建更多核電機組,認為這是確保能源安全的唯一可行方案。

這就是美國的商業利益所在。開戰前不久,美國西屋核電技術公司與烏克蘭國營核電公司簽訂協議,建造五座機組。俄羅斯發動攻擊後,數量增到九座,兩家公司同意進一步合作,在烏克蘭興建另外四座小型核電廠。

對西屋而言,能夠在長期由俄羅斯主導的烏克蘭核電市場擴張業務,是一大突破。

西屋對擁有六具機組的札波羅熱核電廠特別感興趣。俄羅斯在二○二二年三月占領這座電廠。在戰前,它使用西屋的燃料和技術。烏克蘭核安專家柯夏納表示,俄羅斯奪取札波羅熱核電廠,讓西屋憂心其智慧財產可能遭竊。

烏克蘭官員表示,烏克蘭曾向川普強調,如果美國希望獲得烏克蘭礦產,就需要札波羅熱核電廠的電力,才能開採提煉這些礦產。

另外,烏克蘭所有核電廠都是國有,烏克蘭法律禁止這些核電廠私有化。要修法允許美國擁有這些產業,在政治上相當敏感。澤倫斯基在記者會上暗示了這個問題,稱沒有跟川普談核電廠歸屬權。

許多烏克蘭人認為俄國不可能交還電廠。澤倫斯基說,如果烏克蘭取回電廠,也不可能直接把電廠移交美國,因為「這是我們的,是我們的土地」。

經過三年戰爭,澤倫斯基說,要讓電廠重新運作需要兩年半之久。

   
川普:美掌控烏電廠 可保護能源
記者陳熙文、編譯徐榆涵/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十九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美方稱本周在沙烏地阿拉伯展開和平協議討論;川普還向澤倫斯基提到,若由美國掌控烏克蘭核電廠,有助保護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

川普十八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通話,針對俄烏停火交換意見;川普十九日上午則與澤倫斯基通話,說明美俄通話內容。這是川普和澤倫斯基上月底在白宮吵翻後,兩人首度直接對話。

川普十九日在社群媒體表示,他與澤倫斯基有很好的通話,雙方通話約一小時,大多在討論川普與普亭的對話,以對齊俄國與烏克蘭的需求。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沃茲發表共同聲明,表示川普向澤倫斯基說明他與普亭的對話和討論重點,針對美俄十八日達成暫停攻擊能源和基礎設施共識,川普稱澤倫斯基也同意。

美方聲明說,美烏雙方國防幕僚將針對戰情變化密切分享情報。澤倫斯基向川普請求額外防空系統,尤其是愛國者飛彈;川普同意與澤倫斯基合作,集中在歐洲尋找供應。

聲明表示,美烏團隊將於本周在沙烏地阿拉伯會面,討論擴大停火事宜;川普和澤倫斯基同意,這可能是邁向戰爭結束和確保安全的第一步。

美方聲明指出,川普也提到烏克蘭的電力供應和核電廠;川普說,美國的專業對管理那些電廠很有幫助;川普指出,美國擁有那些電廠,將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提供最好的保護和支持。

澤倫斯基也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與川普進行積極、實質和坦誠對話,「我們相信,和美國、與川普總統一起,在美國領導下,今年就能實現持久和平」。

澤倫斯基表示,他與川普討論由美國掌控烏克蘭札波羅熱核電廠的可能性。這個歐洲最大的核電廠目前被俄軍控制,處於停機狀態,可能需要兩年多才能恢復運作。

他還表示,同意暫停攻擊能源設施、鐵路和港口的部分停火,但警告如果俄國違反停火條款,烏方將報復。

澤倫斯基說,在烏軍仍駐紮在庫斯克地區的情況下,普亭不會同意全面停火,並強調川普沒有向他施壓,要他接受俄國要求。

至於美烏礦產協議是否還在討論中?白宮發言人李維特十九日表示,現在的討論已不只礦產協議,而是長久的停火協議。

白宮十八日指出,川普與普亭同意針對在黑海停火、全面停火和長久和平進一步談判;白官指出,談判將立即在中東展開。川普特使威科夫十八日說,和平協議的討論擬於廿三日在吉達展開。

   
以色列恢復地面攻勢 加薩504死
編譯徐榆涵、周辰陽/綜合報導/聯合報
以色列與哈瑪斯停火協議談判破局,十八日針對加薩發動大規模空襲,造成超過四百人死亡。以軍十九日已開始在加薩進行針對性地面活動,擬擴大安全緩衝區,是雙方停火談判破裂以來以軍首次執行地面行動。

法新社報導,加薩民防機構表示,以軍恢復攻勢至今已造成五○四人喪生,包括超過一百九十名兒童。哈瑪斯表示,廿日向以色列商業中心特拉維夫發射火箭,是首次軍事回應以軍這波攻擊。

哈瑪斯武裝團體卡薩姆旅說,向特拉維夫發射火箭以報復以方「屠殺」加薩平民。以軍則稱,攔截了一枚從加薩發射的投射體,另外兩枚擊中無人居住區。

以軍十九日說,以軍開始在加薩中部和南部進行定點地面行動,擴大安全區域並在加薩的北部和南部之間創建部分緩衝區,而在地面行動中,部隊將控制範圍進一步擴展至內特扎里姆走廊的中心。長度約六公里的內特扎里姆走廊是交通要道,將加薩走廊一分為二。以軍在一月停火後已撤出此地。

以色列官員十八日曾提到,對加薩的空襲是一系列軍事行動升級的第一階段,目的在於迫使哈瑪斯釋放更多人質。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也表示,新一輪攻勢將持續下去,直到對哈瑪斯取得全面勝利,並釋放剩餘的五十九名人質。

此外,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十九日警告,如果以色列人質未能獲釋,且哈瑪斯仍在加薩地帶繼續掌權,加薩居民將承擔全部的後果。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 推動關閉教育部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20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推動關閉教育部,將教育權責回歸州政府管理;川普表示,未來由州政府負責各州的教育,教育成本可能會砍半,且教育品質會大幅提升。

川普20日出席白宮的行政命令簽署儀式,裁撤美國教育部;川普指出,美國雖然投注在學生身上的平均資源最高,學生成績卻落後全世界,「我們吊車尾很久了」。

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於1979年簽署通過「教育部組織法」(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rganization Act),美國教育部於隔年開始運作;川普於去年競選總統期間即提出國家教育改革,希望取消教育部,由各州政府管理各自州內的學校。

川普指出,美國70%的8年級生對閱讀和數學不熟練、40%的4年級生缺乏基本的閱讀能力;川普說,美國公立小學和中學生的閱讀成績比教育部成立之前還要低。

川普說,在巴爾的摩(Baltimore),有40%的高中生不會基本算數;川普說,這是連基本加法都不會。

川普說,中國大陸學生的成績在世界上排進前10名,美國不能用人口來當作藉口。

川普表示,盡管美國學生成績表現如此差勁,教育部的預算卻在短時間內成長600%;川普提到,他的政府已經展開人員裁撤,並指出,目前已將官僚砍半。

川普指出,部分教育部有用的功能仍將保留,以滿足核心需求,例如針對有障礙、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的補助款項,未來將全數保留,重新分配到其他機關做運用。

除此之外,川普說,他將透過合法程序,盡快關閉教育部,讓美國學生回歸州政府;川普說,教育成本可能會砍半,且教育品質會大幅提升。

教育部長麥克曼(Linda McMahon)也在簽署儀式的現場;川普表示,希望麥克曼能夠盡快完成關閉教育部的工作;川普也說,政府會為麥克曼找到其他任務。

川普簽署的行政命令要求教育部長,在合法、合規之下採取必須的步驟,推動關閉教育部,並將教育權交還各州及地方社群,同時確保有效、不間斷提供美國人民依賴的服務、項目和福利。

   
宜蘭寓教於樂親子景點 體驗農村廚房、自己採花草餵水豚、笑笑羊
香魚、素馨茶、七葉蘭香米、文旦柚,純淨湧泉滋養的蘭陽平原孕育著豐饒的農業,水稻、落羽松秘境間的開心農場,全家大小與水豚君、笑笑羊同樂。寓教於樂的食農、林業體驗,轉角邂逅鄉野古厝咖啡,悠然見宜蘭!

AI導入不簡單,這些關鍵挑戰你都準備好了嗎?
AI工具的導入已成為現代企業提升效率與競爭力的重要策略。在數位化轉型的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將AI應用到日常業務中,從自動化流程到智慧決策,AI無疑帶來了巨大的潛力與變革。然而,導入AI工具也伴隨著諸多挑戰,這些挑戰不僅僅來自技術層面,也涉及到組織文化、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的考量。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