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5/02 第589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川普再批大陸「頭號剝削者」 嗆陸貨「多數不需要」
執政100天 白宮秀成果…川普:企業承諾投資8兆美元
邊罵邊放消息 川普:很有機會與大陸達協議
李在明無罪判決遭撤銷 南韓大選再生變數
英特爾規劃先進封裝藍圖
歐洲廉航擬購陸製客機
美國、烏克蘭簽礦產協議
前所未見!日本宮內廳出內鬼 狂偷日皇生活費80萬元
法國五一15萬人上街爭勞權 巴黎遊行黑衣人鬧場
黃仁勳:大陸AI競爭不落後 點名華為「最難對付科技公司之一」
美烏礦產協議確立戰略聯盟 華郵:基輔一大勝利

焦點新聞
川普再批大陸「頭號剝削者」 嗆陸貨「多數不需要」
記者陳熙文、潘維庭、編譯徐榆涵//聯合報

美中關稅戰未歇,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批評中國,稱中國是全球貿易中「最會剝削美國」的國家;他並試圖淡化其激進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經濟衝擊。

川普四月卅日在白宮內閣會議上表示:「我們被全世界的國家剝削過,但中國絕對是頭號『剝削者』候選人。」

儘管市場分析師與企業界普遍警告,對大陸產品課徵百分之一四五前所未見高關稅將重創供應鏈並拖累美國經濟,川普仍力挺其政策。川普語帶輕鬆地說,民眾對物資短缺的擔憂言過其實,「有人說貨架會空了?那小朋友可能就少幾個娃娃,從卅個變成二個吧,而且可能貴幾塊錢而已」。

川普甚至認為,美國其實並不需要大陸輸出的許多商品,「他們的船上滿載著東西,其中很多我們根本不需要」。

美國上一次面臨嚴重物資短缺是在五年前新冠疫情期間,當時供應鏈受全球封鎖影響嚴重中斷。這次的風險則是源於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說法,中國在尋求緩解美國貿易戰衝擊之際,已列出免徵百分之一二五關稅的美國進口商品清單,且正悄悄通知企業。

路透報導,中國已針對藥品、積體電路晶片和飛機引擎等特定產品,予以豁免關稅,並要求各公司確定他們需要免除稅額的關鍵商品。消息人士說,尚不清楚這份前所未見的「白名單」上有哪些品項,相關單位並未公開此事。

一名匿名人士表示,相關單位正私下聯繫企業,告知企業將有一份免徵關稅的產品分類清單;此人所屬製藥公司的商品銷往美國。

可靠消息指出,上海浦東新區政府四月廿八日已就這份清單聯繫他們的公司,由於公司部分產品依賴美國技術,公司曾經遊說希望獲得關稅豁免。此人說:「我們仍需要許多來自美國的技術。」

報導指出,中方這種悄悄進行的方式,凸顯北京當局願意戰到最後,除非美國取消百分之一四五的關稅,否則北京依然可以在公開層面維持其強硬做法,同時私下採取實際讓步措施。

大陸「每日經濟新聞」一日報導,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文具出口國之一□,約占全球辦公文具用品出口總額百分之卅□;四月卅日下午,某文具出口企業內部人士處透露,公司的確有部分對美訂單正常出貨,「可能是美國客戶國內庫存不夠了,所以要求我們正常出貨」,關稅實際還是由客戶承擔,對方會調整產品零售價,「美國客戶想找一個能夠替代我們的供應商,但暫時是有點難的」。

「每日經濟新聞」還稱,大陸的沃爾瑪供應商聲稱正向沃爾瑪供貨;另有多家供應商回應,接到沃爾瑪恢復出貨的通知,關稅成本將由美國客戶承擔。還有其他企業表示,對美國連鎖建材超市出貨,相關關稅成本也由客戶承擔。

   
執政100天 白宮秀成果…川普:企業承諾投資8兆美元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卅日表示,他執政滿百日,企業承諾投資美國金額已近八兆美元,國家正朝正確方向前進;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感謝川普的政策與支持和「強力鼓勵」,加速企業到美國生產製造。

川普卅日在白宮舉行企業投資美國活動,邀請承諾投資美國的企業代表出席;川普指出,到場的企業承諾投資美國的總額達到二兆美元,累計企業承諾投資美國的金額已近八兆美元。

美國商務部公布美國第一季GDP成長率,衰退百分之○點三,但川普表示,若排除進口、庫存和政府支出,實際上成長百分之三。

川普表示,現在依舊是拜登的經濟,川普政府一月廿日上台,大家需要給政府一點時間,讓經濟動起來;私人企業在去年十一月五日總統大選之後已有非常顯著的成長。他並提到預計在國會通過的減稅法案,為企業支出免稅,「你可以建造你的工廠,幾乎不用繳稅」,也將為企業支出爭取在接下來四年裡,都可以百分之百免稅。

川普也承諾為企業減稅,從現行百分之廿一稅率砍至百分之十五,只要企業在美國生產製造,包括「那些美妙的晶片」。

川普一一唱名到場的企業代表,也邀請日本軟體銀行集團執行長孫正義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等人上台說話。

孫正義說,川普第一任期時,軟銀承諾四年投資五百億美元,最後投資了七百億,這次承諾投資一千億美元,但川普說要投資更多,所以軟銀承諾投資二千億美元,並與OpenAI、甲骨文和MGX共同宣布五千億美元的對美投資;他堅信美國是科技創新中心,美國必須繼續領導人工智慧(AI)的發展。

黃仁勳上台時說,輝達將在美國生產下一個世代的科技,如果沒有川普的政策和支持,如果沒有川普的「強力鼓勵」,到美國生產製造不會加快到這個速度。他說,未來的生產製造不再與廉價勞動力有關,而是與科技有關,未來若要發展AI必須要有進步的、成長的、搭配產業能源政策,他很感謝川普支持這樣子的能源政策。

   
邊罵邊放消息 川普:很有機會與大陸達協議
編譯葉亭均、特派記者陳政錄/綜合/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四月三十日在媒體NewsNation的一場活動中表示,他認為「很有機會」與中國大陸達成協議,但任何與中國達成的協議都必須符合美國的條件。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透露,雖然他在四月二日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通了電話,但目前尚未與大陸舉行正式會談;川普政府希望與中國進行公平貿易,「我們不希望有個由政府資助的經濟,我們希望製造真正的東西並把它賣出去,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處理有害的外國貿易行為,包括在中國」。

大陸官媒央視旗下帳號「玉淵譚天」昨則釋出訊息稱,消息人士表示,近一段時間美方通過多種管道主動與中方接觸,希望與中方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川普數次暗示美中正在進行談判或中方聯繫美方,大陸外交部曾多次駁斥,此次改由中方官媒釋放出訊息,還強調從談判角度講「美國一定是更著急的那一方」文章最後重申「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川普說,他不急著敲定協議,因為美國正在收割他實施關稅措施的成果好處,「我比你們不急。我們正處於有利位置。他們想要我們。我們不需要他們」。他還說,與印度、南韓和日本已有了「可能的」貿易協議,「我們和他們已經有了可能的協議」。

   
李在明無罪判決遭撤銷 南韓大選再生變數
編譯徐榆涵、羅方妤/綜合報導/聯合報
韓聯社等韓媒報導,南韓最高法院一日對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的案件作出裁定,撤銷二審無罪判決,並將案件發回下級法院重審。

李在明原在一審中被判有罪,後於二審獲判無罪。檢方不服二審判決,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最高法院此次裁定意味案件將重新審理,讓選情出現變數。

韓國時報指出,這項裁決不代表李在明立即喪失六月三日總統大選的參選資格,因為重審通常需要幾個月,不太可能在大選日前宣判。但發回重審勢必再度引發李在明是否適合作為候選人的政治爭論。

韓聯社報導,十二名大法官中有十人認為李在明有罪,兩人反對。最高法院認為,李在明曾表示他和牽涉大莊洞地產弊案關鍵人物、已故城南城市開發公社開發處第一處長金文起打高球照片是造假,堅稱不認識金文起等說法,都算公布虛假訊息,二審的認定不當。

最高法院快速審理此案,收到上訴後僅卅四天就宣判,也引發爭論。批評者指司法政治化干預總統大選,其他人則認為,鑒於大選投票在即,法院更有必要加速審理。

根據南韓法律,若最終被判處徒刑或罰款至少一百萬韓元(約台幣二萬三千元),李在明將在未來五年喪失參選公職資格。

執政黨國民力量黨要求李在明退選,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則力挺李在明。李在明表示判決與他預料不同,但法律也屬於國民共識,民意最重要,政治終究是由國民做主,他將順從民意。

南韓四家機構一日聯合發布大選民調顯示,李在明支持度百分之四十二,排名第二的代理總統韓□洙百分之十三,其他可能人選都只有個位數。

韓□洙一日宣布請辭代理總統,將於二日在國會正式宣布競選總統。一般認為,國民力量黨為首的保守派陣營將迅速推舉單一候選人,與李在明一搏。

韓□洙請辭後,本應接任代理總統的財政部長崔相穆也因遭國會提案彈劾請辭獲准,總統職務將由教育部長李周浩代理。

   
英特爾規劃先進封裝藍圖
特派記者鐘惠玲/美國聖荷西30日電/經濟日報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不放棄晶圓代工業務。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總經理Kevin O’Buckley表示,晶圓代工業務於2030年時希望成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業者的目標仍不變,同時規劃先進封裝技術藍圖,希望搶到更多先進封裝商機。

O’Buckley強調,英特爾晶圓代工團隊體認到,要朝向「客戶信任、客戶優先」的業務發展,不但要有深厚的技術,也要建立牢固的客戶關係。他更坦言,台灣與南韓的競爭對手都是客戶服務做得很好的公司,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事業也正在深化這方面的實力。

除了晶圓業務外,英特爾持續擴大先進封裝研發。針對先進封裝業務,英特爾在近期舉辦的2025年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活動中揭露未來新增技術,包括為高效能運算所設計的嵌入式多晶片互連橋接(EMIB)先進封裝,在單一基板上連接多個晶片、記憶體及I/O元件,適合AI應用,除了EMIB -M版本,還會提供EMIB-T版本,滿足未來高頻寬記憶體的需求。

在Foveros先進封裝方面,Foveros 2.5D與3D先進封裝屬堆疊技術,採用Co-EMIB技術連接主動或被動中介層上的晶片,除了Foveros-S,還會有Foveros-R與Foveros-B版本,為客戶帶來更有效率的選擇。Foveros Direct 3D技術進一步完全採用混合鍵合技術,可達成微米級間距、超高頻寬及低功耗互連。

   
歐洲廉航擬購陸製客機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時值美中關稅戰之際,美國一名議員向愛爾蘭廉價航空公司瑞安航空(Ryanair)表示,以「安全考量」為由,不要購買中國大陸製造的飛機。

此前,瑞安航空首席執行長歐黎瑞(Michael O'Leary)曾稱,會考慮在價格合適的情況下購買中國商飛的C919客機。

據路透報導,歐黎瑞在寫給美國國會議員的信中表示,如果美國對飛機徵收關稅導致價格大幅上升,「那麼我們絕對會重新評估,目前與波音簽訂的合約與訂單內容,以及考慮是否將這些訂單轉向其他供應商。」

美國眾議員克利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在4月29日致函歐黎瑞的信中稱,中國商飛與中共解放軍關係密切,且有證據顯示其從事非法獲取外國知識產權的行為。

克利什納穆希還寫道,「恕我直言,美國和歐洲的航空公司甚至不應該考慮在未來從中國軍工公司購買飛機。」據了解,克利什納穆希是美國眾議院「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的民主黨議員。

截至目前,中國商飛與瑞安航空皆未就上述消息評論。

此前,歐黎瑞4月曾在接受旅遊網站Skift訪問時說道,如果價格合適,他願意從大陸訂購飛機。他曾表示,若波音與空中巴士價格不合理,會另尋其他選項。由於正值美中貿易戰衝擊,波音和其他航空公司受影響的背景下,歐黎瑞的言論引發廣泛關注。

瑞安航空1985年成立於愛爾蘭,現全球擁有76個基地樞紐,運營超過1,600條航線,是歐洲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也是波音在歐洲的最大客戶之一。

而波音作為美國飛機出口的支柱企業之一,近期有三架原本預計交付給中國大陸航空公司的737 MAX飛機已返回美國。

早在2021年1月14日,美國國防部將中國商飛等九家陸企列入「與中國軍方相關」的黑名單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商飛的C919機型被視為挑戰波音與空巴主力機型而設計,於2022年獲得中國大陸的安全認證,並於2023年在當地投入服務。

   
美國、烏克蘭簽礦產協議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與烏克蘭於4月30日簽署礦產協議,主要內容包括建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雙方各出資五成,用於開發烏克蘭的關鍵礦產、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未來美國「對烏軍援將計入美方對基金的出資份額」。協議未包含具體的美方安全保證,但明確指出烏克蘭無需償還先前美國提供的軍援,是美烏各自做出的讓步。

烏克蘭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思維里登科4月30日在華府與美國財長貝森特簽署協議,思維里登科說:「我們與美國共同成立基金,將吸引全球到我們國家投資。」

貝森特表示,美烏礦產協議是朝向結束烏克蘭戰爭、烏克蘭開始重建邁出第一步。他表示,川普總統承諾要讓殘酷且無意義的俄烏戰爭結束,「這項協議向俄羅斯表明,川普政府致力於一個以自由、主權、為烏克蘭創造長期繁榮為主旨的和平進程」。

川普表示,美方和基輔簽協議是希望有所保障,「不想被當傻子」。川普對美國電視新聞網NewsNation表示,「美國與烏克蘭今天簽了一份協議,理論上美方收獲將遠超過3,500億美元,不過我還是希望有所保障」。

川普一再聲稱,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3,500億美元援助,且屢次表態不想單方面資助烏克蘭,希望能有回報,「我不想站在大家面前,看起來像個傻子」。

川普表示,他在教宗方濟各葬禮前於梵蒂岡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短暫會面約15分鐘時告訴對方,簽署這項協議是「非常好的事」,因為「俄羅斯大得多也強得多」。當被追問此協議是否可能對俄羅斯總統普丁構成牽制時,川普說,「嗯,有可能」。

俄國國安會副主席麥維德夫說,這項協議顯示,川普終於迫使烏克蘭這個「消失中的國家」以礦產資源支付未來的美國軍援。

根據協議,美國將在烏克蘭新的礦產開發案中享有優先權,獲得烏克蘭的稀土,同時資助烏克蘭戰後重建。協議還規範相關獲利在前十年將專門投資烏國境內礦產、石油及天然氣項目,興建基礎設施與加工設施;十年後則由雙方分配利潤。

協議也刪除先前要求基輔償還華府過去3,500億美元軍援的條款,還表示未來美國軍援可視為對基金的捐助。

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說,兩國將成立重建投資基金,雙方各有50%的表決權,「烏克蘭對其地下資源、基礎設施及自然資源擁有完整控制權。基金的利潤將全部重新投資於烏克蘭」。

BBC報導,雖然美國擁有礦產的共同使用權,但資源仍歸基輔所有。烏克蘭認為,將更多美國資金引入烏克蘭,美國就會更有意願出手保護這些利益。

   
前所未見!日本宮內廳出內鬼 狂偷日皇生活費80萬元
編譯羅方妤/即時報導/聯合報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宮內廳1日指出,一名從事侍從職的20多歲宮內廳職員涉嫌2023年11月至今年3月間,竊取日皇德仁一家用於日常開支的「內廷費」共計360萬日圓(約台幣80萬元),該名職員已被免職。朝日新聞指出,這是日本皇室史上首例「內廷費」遭竊事件。

宮內廳表示,這名20多歲的宮內廳職員2023年11月至今年3月,在皇居內的設施值夜班期間多次偷竊,共得手360萬日圓。宮內廳說,涉嫌行竊的職員坦承是因為「經濟拮据」才這麼做。從事侍從職的宮內廳職員會在日皇一家居住的「御所」,及宮內廳廳舍輪值夜班,但宮內廳沒有透露涉嫌行竊的職員是在何處偷竊。

宮內廳於4月28日向皇宮警察提出刑事告發,1日宣布涉嫌職員遭免職懲處。此外,這名職員的上司、課長輔佐級職員因怠忽職守,宮內廳對他做出減薪1個月懲處。

日本宮內廳長官西村泰彥聲明說:「關於這起事件,這名員工身為全體國民的公僕,也就是國家公務員,還是做為支援皇室活動的宮內廳職員,所作所為實屬不當,令人深感遺憾。同時,我們也對天皇、皇后兩位陛下,以及所有皇室成員深表歉意。今後我們將嚴格維護紀律,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法國五一15萬人上街爭勞權 巴黎遊行黑衣人鬧場
巴黎1日專電/中央社
五一勞動節法國人大規模動員上街是傳統,內政部統計全國逾15萬人上街爭取勞權。巴黎民眾踴躍參加遊行有如嘉年華,但有全身黑衣、以黑布遮掩口鼻的「黑塊」成員在遊行集結,砸毀公車站及左派社會黨攤位,警民對峙、氣氛緊張。

今天是國際五一勞動節,法國人在這天上街已成重要傳統。今年示威人數較去年增加,據內政部,全法共有15萬7000人上街,包括巴黎的3萬2000人;最大工會總工會(CGT)則稱全國有30萬人參加,巴黎占10萬。

下午2點,陽光正好,人群和各大工會聚集在巴黎義大利廣場(Place d'Italie)。空中各種旗幟飄揚,除了代表勞工權益的工會大氣球外,最多的還是巴勒斯坦旗幟。此外,爭女權、反歧視、反法西斯、反科技、反川普主義、增課「富人稅」等標語也在現場各展創意。

國中的哲學教師傑歐(Gehal)告訴中央社,他每年五一都上街,以紀念勞工權益的進展。

他坦言,「儘管遊行可能不太能改變什麼,但至少能聚集在一起,知道在對抗的路上我們並不孤單。」而讓法定退休年齡回到年金改革前的62歲、調升最低工資是他認為政府最該採取的政策。

激進左派不屈法國(LFI)領袖梅蘭雄在遊行出發前登台演說,表示五一是「政治」且「反種族主義」的。他指出:「我們將繼續為每天8小時、每週35小時工作制和60歲能夠退休而奮鬥,這些是我們被剝奪的目標。」

現場氣氛歡樂,許多銅管樂手齊聚,一邊鑼鼓喧囂,另一邊電音派對,如同大型嘉年華。巴黎銅管樂隊成員維歐蓮(Violaine)告訴中央社,這次活動集結了全歐洲15個樂隊、300位積極參與社運的樂手,共同目標是聲援勞工權益、伊朗女權運動及巴勒斯坦人民。

她強調,反對所有歧視,包括反猶主義,「支持巴勒斯坦不代表支持反猶主義,猶太人是無辜的。」

伴隨著歡樂氣氛與美好天氣,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出門,進行街頭公民教育。安-克萊兒(Anne-Claire)說,今天帶著女兒走上街,是為展示勞工團結一心,另一個訴求則是「和平」。她認為,目前最緊急的議題,是保護地球和人權。

一旁的佛羅(Flore)則是帶著兒子觀摩民主。她希望能趕快採取措施減緩氣候變遷;此外,她也呼籲政府停止破壞公共服務,停止刪減給學校或醫療機構的預算,以拯救如今的「醫療荒漠」。

來自俄羅斯的阿莉娜(Alina)告訴記者,她向來關注工作價值、勞工條件,以及歐洲法西斯主義崛起等議題,因此今天和同伴一起遊行。她也反對所有形式的戰爭,渴望世界和平。

遊行中出現倒掛的美國旗,參與者身披的美國星條旗也頗引起現場群眾側目。

巴黎美國民主聯盟(Paris Coalition for USDemocracy)負責人布蘭登(Kaitlin Brondum)受訪時痛批,總統川普的舉動讓國民權利受到嚴重破壞,重要立國精神「制衡原則」也受到威脅。

「川普把自己當成獨裁者,令人無法接受。海外美國人在此團結發聲,希望美國政治人物有膽量起身對抗川普。他沒把人民放在首位,勞工並未受到尊重,貧富差距更逐漸擴大。」

提到川普的外交政策,布蘭登認為,川普主義對世界經濟一點幫助也沒有,貿易戰讓美國在內的所有人都蒙害。不穩定和無法預期性對歐美關係、對全球都不好。

遊行中後段民眾在攤位購買美食、啤酒,甚至高歌起舞,但歡樂氛圍往前走到遊行前端就完全變調。上百位身穿黑衣黑褲、以黑布遮掩口鼻的「黑塊」群體在遊行前端集結,在活動即將到達尾聲時和警方爆發衝突。

在遊行中,左翼社會黨(PS)的攤位意外遭黑衣人攻擊,引發政壇熱議。社會黨發言人希戴(Chlo□Ridel)在社群平台上寫道,「我們遭到黑塊污辱與攻擊:他們撕扯旗幟,動手動腳,還投擲爆竹。一名同志被拖倒在地,另一名民選代表受傷。」

中央社目擊黑衣人不顧多位參與民眾攔阻,擊打公車玻璃,或砸向銀行、保險公司大門,並暴力阻擋記者拍照。警民多次對峙,黑衣人向警察丟擲爆竹、酒瓶。

現場待命的大批警察不時衝向群眾,迅速逮捕滋事者,同時噴灑胡椒水驅散聚集民眾。爆炸聲四起,氣氛緊繃,總計全國有72人遭逮捕,其中52人在巴黎。

   
黃仁勳:大陸AI競爭不落後 點名華為「最難對付科技公司之一」
編譯盧思綸、記者陳湘瑾//綜合報/聯合報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喊話川普政府重新審視人工智慧AI技術的出口規範,以利美國企業善加利用全球市場的潛力;他說,中國大陸在AI競爭上「並不落後」,還點名華為是「世上最難對付的科技公司之一」。

美國財經新聞網CNBC報導,輝達晶片為目前多數先進AI應用提供運算動力,包含OpenAI訓練模型的技術,但輝達正面臨愈來愈多的挑戰,除了關稅壓力,還有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出口禁令。拜登時期曾擬定將AI技術出口限制分為三個級別的政策;川普政府本月限制輝達向中國出口H20晶片,除非取得特別的許可,否則這項限制將使輝達損失高達五十五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華為正準備測試一款新型高性能人工智慧處理器以替代輝達部分產品。彭博報導,黃仁勳四月卅日在華盛頓出席科技領袖與美國國會議員聚會「山與谷論壇」時,主張美國政策應該側重於提高美企競爭力,限制晶片出口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會威脅美國技術領先地位。

黃仁勳說,美國需認清當前全球格局已不同於舊有政策制定時,「我們需要加速美國AI技術在全球傳播,政府的政策和支持至關重要」,雖不確定新政策會是什麼,但無論它最終如何制定,都必須認識到自上一次政策發布以來,世界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

黃仁勳簡短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在科技領域迅速成長,「中國並不落後」,「中國領先我們了嗎?他們就跟在我們後面,非常非常接近了」。他還說,中國是意志力強大的國家,有卓越技術實力,全球一半研究人員是中國人,「這將是我們必須長期競爭的產業」。

黃仁勳表示,華為在運算與網路技術方面表現驚人,這些都是推動AI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他們已經在過去幾年取得大量進展,「要記得,這是一場長期且沒有終點的競賽」。

針對川普關稅政策,黃仁勳表示,政策應該是為了實踐、支持與加強本土製造能力,輝達主要依賴台灣台積電進行生產,台積電已開始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生產部分晶片,「只要有決心及國家資源,我相信我們能實現本土製造」。

   
美烏礦產協議確立戰略聯盟 華郵:基輔一大勝利
編譯江昱蓁/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與烏克蘭四月卅日簽署礦產協議,最新版本協議雖未向烏克蘭提供具體安全保障,卻確認美烏兩國「長期戰略聯盟」,美國「支持烏克蘭安全、繁榮、重建和融入全球經濟框架」,華盛頓郵報認為這是基輔的一大勝利。

華郵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回鍋以來,美烏關係陷入緊張,烏國持續尋求來自美國的任何支持,基輔也會在未來任何的和平協議中尋求更明顯而實在的安全保障。

烏克蘭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思維里登科預期,美國未來會向烏國提供防空系統等新援助。英國廣播公司(BBC)認為,這是川普戰略的轉變,自重返白宮以來,川普一直嘗試減少對烏軍援。

美國財政部的聲明還提到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這與川普政府一貫說法不同,川普政府通常稱俄烏戰爭為「衝突」,並認為基輔要為開戰負責;美方聲明也說,「任何為俄國戰爭機器提供資金或援助的國家或個人,皆不可自烏克蘭重建中獲益」。BBC認為基輔將因此感到鼓舞,在停火談判中向俄國施加更多壓力。

據美財政部長貝森特今年二月提交的初版協議,烏克蘭實質獲利甚少,礦產資源也成為華府回收軍援方式之一。如今,華郵引述一名熟悉談判過程的烏國人士說法,「烏克蘭達成一項強有力的協議,若能妥善執行將帶來彼此的成功。烏克蘭確實需要美國投資」。

對美方而言,隨著川普與澤倫斯基二月底在白宮口角,打亂礦產協議簽署,俄烏停火談判又持續卡關,讓自稱交易高手的川普愈來愈不耐,上周更在「真實社群」上寫道,礦產協議「至少晚了三周,希望能立即簽署」,如今總算有初步成果向選民交代。

財長貝森特說,協議顯示「美國在烏克蘭有經濟利益,也是向美國民眾表達我們有機會參與,並為我們提供的資金與武器獲得補償」。川普也視協議為美方勝利,稱美國獲得比前任拜登提供數十億美元更多回報。

   
輝達超硬五輪面試闖關!他分享成功祕訣 最後關卡尖銳提問台積電
一名網友在Dcard上分享自己赴輝達面試成功的經驗談,他表示要進入輝達必須接受五輪面試,且幾乎是全英語面談,建議若對輝達有興趣的求職者可以做好五項準備,強調輝達面試並非咄咄逼人,除了希望看到應試者對工作本身的技術實力、思維邏輯之外,還相當重視溝通、協商及面對未知問題的反應,這些全都會被評估。

淨化空氣遠離污染危害 醫師盤點淨化空氣8招
現代人平均80∼90%的時間待在室內,不論是居家、辦公、學校或商場,室內空氣污染的風險往往比室外更高;研究顯示,室內污染物濃度可能比室外高出2至5倍,甚至在密閉環境中更加嚴重。因此,提供8招淨化空氣、遠離污染危害的方法,有助於提升居家與工作環境的空氣品質,守護健康。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