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因大國角力癱瘓,無力阻止俄烏、加薩戰爭,美國為首的幾國也重新考慮對聯合國的資金承諾,聯合國旗下機構面臨預算大減。華盛頓郵報指出,從二戰廢墟誕生至今八十年的聯合國,其資金和重要性正面臨根本危機。安理會因否決權設計加上大國競爭,只要遇上攸關常任理事國利益的事務就無能為力,例如俄國出兵烏克蘭和加薩戰爭的人道災難。
聯合國機構面臨大規模預算削減,將流失數千個工作崗位。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任期邁入最後一年,他的呼籲和懇求,包括全球暖化帶來的生存危機、殘酷的飢荒、社會不平等或結束棘手衝突,似乎都無人理會。他努力重組聯合國機構,計畫明年裁員約兩成,外界卻很少關注或讚揚。
華郵外交專欄作家塔魯爾撰文說,聯合國最大擔保國美國正逐漸抽身。川普第一任期就愛在聯大講台揮舞「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斧頭,每年都強調各成員國利益必須高於全球主義議程,但他第二任才真正敲下大錘,削減美國對聯合國捐助並減少美方參與。
美國政府削減美國國際開發署資金,對多年來一直依靠美國支撐的國際人道體系造成沉重打擊。川普也從聯合國維和行動和難民署撤資數億美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權理事會和世界衛生組織,並第二次退出聯合國斡旋的巴黎氣候協定相關承諾。
但美國共和黨人對聯合國的不滿不止於此。一群共和黨國會議員二月提案,要求美國徹底取消對聯合國資助;提案的共和黨眾議員羅伊說,聯合國數十年的內部腐敗再度讓人質疑,「美國為何仍是其成員國?」
即使美國不是真的考慮退出聯合國,川普政府似乎也熱衷打擊聯合國議程。美國已背棄聯合國成員國十年前達成的宏偉發展目標,部分原因是認為前述目標蘊含氣候和性別相關意識形態。川普政府也已拒絕發簽證給出席聯合國會議的巴勒斯坦官員,干涉聯合國運作。
在言行上,川普都拒絕聯合國秉持的多邊主義。他在美洲重新揭開砲艦外交時代,對其對手和盟友徵收高關稅。川普似乎認為,美國不需要任何外國人的東西。
國際特赦組織總會秘書長卡拉馬爾德說,美國政府根本不願意為全球問題尋找解方,川普在聯合國的態度精確來說不是「後退」,而是「破壞」,美國不想讓聯合國發揮作用。
聯合國癱瘓不是新鮮事。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研究員艾許福特說,聯合國一向不完美,大國總是依自身喜好加以漠視。
川普對聯合國的公開敵意加劇這種不安。聯合國第三任秘書長吳丹的孫子、緬甸歷史學家吳丹敏說,聯合國成立至今,美國對聯合國投入達到最低點,「聯合國正面臨資金危機,也面臨失去重要性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