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李在明廿四日在紐約聯合國大會場邊和美國財長貝森特會談,聚焦美韓關稅談判中,南韓承諾的對美三五○○億美元(約台幣十點七兆元)投資。李在明強調,此一投資須具「商業合理性」。
這是兩人分別以總統及財長身分的第二次會面,上次是八月在華府的美韓峰會「川李會」期間。廿四日的「李貝會」討論美韓關稅談判和兩國貨幣互換協議等廣泛議題。
南韓總統政策室室長金容範表示,由於前述對美投資額達三五○○億美元,因此希望在商業合理性的基礎上,推動美韓關稅談判朝符合雙方利益的方向發展;李在明重申,南韓的經濟規模及外匯市場基本面和日本不同,這應作為兩國關稅談判達成最終協議時的關鍵考量,希望美方充分考量,以創造雙贏。
南韓西江大學教授金龍辰說,韓方正尋求與美國簽署無上限的貨幣互換協議,若沒有美元流動性的保證,對美投資三五○○億美元幾無可能。南韓官員指稱,美方正審查韓方相關提案。
不過金容範認為,即使達成貨幣互換協議,也不代表美韓關稅談判的問題迎刃而解。韓聯社廿五日報導說,此話意指該協議只是最基本的保障,後續仍需進一步談判。
貝森特則答道,美韓同盟強健,雖可能暫時面臨困難,但仍可克服;美韓關稅談判已取得進展,美方認真聽取李在明的意見。
另外,南韓國務總理金民錫廿四日接受彭博專訪時,敦促美國盡快解決南韓勞工赴美工作的簽證問題,否則南韓在美國的投資計畫將持續陷入不確定狀態,若不解決簽證問題,幾無可能取得實質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