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1/19 第553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6年來最低 去年經濟成長率2.43%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昨天公布去年第四季GDP(國內生產毛額)概估統計,受出口嚴重衰退衝擊,大幅下修第四季經濟成長率為負百分之○點八六,終結二○一六年第二季以來連續廿六季正成長,減幅也創二○○九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連帶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也從百分之三點○六下修為百分之二點四三,創二○一七年、六年來最低經濟成長率。

對於未來展望,官員認為要觀察庫存能否在第一季或第二季回到正常水準;另外,歐美對耐久財需求下降經過去年調節後,「下半年出口不會太悲觀」。

主計總處統計,二○○九年金融海嘯後,我國曾在二○一五年第三季至二○一六第一季出現連續三季經濟負成長。官員說,當時因台灣產業外移,紅色供應鏈崛起,導致二○一五年第二季到二○一六年第二季連續五季出口負成長,造成整體景氣下行,後來連續三季經濟成長率負成長。這次則是中斷自二○一六年第二季起六年多來的經濟正成長,再度出現負成長。

主計總處去年十一月廿九日預測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一點五二,並下修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三點○六。但昨天公布最新概估,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轉為衰退百分之○點八六。

主計總處專門委員吳佩璇表示,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大幅下修,主要是出口遠低於預期,全球需求大降,加上庫存調整持續,以及中國大陸疫情惡化,外貿動能轉弱,第四季以美元計價商品出口較上年同季減百分之八點六三,較預測低四點七個百分點。

吳佩璇說,雖然從出口去向來看,去年第四季我國對大陸出口衰退百分之十五點六幅度最顯著;以去年全年來看,我對東協及歐美出口都是正成長,只有對大陸及香港是負成長。此外,一一○年第四季出口成長高達百分之廿六,一來一回就差很大。

吳佩璇指出,去年第四季民間消費比預期略好,資本形成則比預估略差,整體概估大幅下修主要是淨輸出下拉比較多,因此內需雖貢獻經濟成長率一點七三個百分點,但外需淨需求為負百分之二點五九,最後出現負成長百分之○點八六。

 
財經專題
服務業回溫 失業率降至3.67%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昨(18)日發布12月失業率為3.52%,較上月下降0.09個百分點;2022年全年失業率平均為3.67%,年降0.28個百分點,兩者皆為22年來同期最低。因服務業就業回溫,展望今年1月的失業率仍會繼續降低。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指出,2021年國內疫情升溫,全國一度進入三級警戒,管制趨嚴的情況下,內需服務業受衝擊相當大;到了2022年,雖然5月疫情再度升溫,但疫情影響程度逐漸淡化,相關指標也陸續改善。台灣已漸漸走出疫情陰霾,目前國內整體勞動市場穩定。惟針對目前全球景氣降溫,對整體失業率影響,主計總處後續會密切觀察。

同時,主計總處昨也發布各縣市人力資源調查重要指標。陳惠欣指出,在失業率調查部分,各縣市介於3.5%至3.8%。但,媒體關心澎湖縣和花蓮縣同為觀光縣市,但澎湖縣失業率達3.8%,花蓮縣僅3.5%,陳惠欣分析,可能澎湖是離島,距離看起來影響比較大一些。不過,陳惠欣強調,去年各縣市失業率均較2021年為低。

 
學者示警 經濟復甦變數多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由於出口衰退比預期嚴重,2022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由正轉負,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概估也降為2.43%。財經學者示警,顯然內需消費力道還是不足以支撐出口的大幅衰退,對於主計總處認為今年第3季可望復甦,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中研院研究員周雨田一致認為,變數大、不確定因素多,呼籲政府務必審慎以對。

張建一指出,雖然大家都預期通膨率在今年上半年可望趨緩,但還是會上漲,仍會衝擊國際需求,是影響今年經濟成長能否復甦的最大變數。此外,俄烏戰爭持續膠著,以及潛在的金融危機風險更是不能掉以輕心。

張建一提醒,除了持續穩住內需消費市場外,政府也必須確實執行今年逾6,000億元的公共建設,來穩住國內經濟。

關於主計總處認為下半年不必太過悲觀,周雨田則說,這必須在美國升息循環於年中停止、俄烏戰爭緊張情勢和緩、大陸經濟秩序恢復且兩岸關係正常等三項條件具足,才有機會。

周雨田表示,去年第4季內需消費力道不夠強,可能與12月新一波疫情再起有關,進而衝擊消費市場。至於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本來就不被看好。依目前國際情勢看來,美歐衰退的可能性高,大陸疫情政策反覆,對台灣未來出口都是負面訊號。

 
景氣谷底 恐拖到第3季
記者陳素玲、巫其倫/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昨天公布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由正轉負,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不意外」,考量歐美通膨仍高,景氣谷底恐拖到第三季,「下半年可期待,也不要太樂觀」。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則說,台灣對出口依賴太深,受全球景氣影響比各國更大,上半年經濟不易好轉,下半年若要撥雲見日則要觀察美國景氣。

邱達生說,美國聯準會及歐洲央行升息幅度前所未見,抑制終端需求的效果驚人,台灣出口不可能好,去年十月、十一月出口數據出來後,知道去年第四季出口一定負成長,就再也沒有經濟機構預測去年可以保三。

他指出,今年外需低迷可能會延續到下半年,因為歐美景氣谷底會延續到第三季,可抱持希望第二季以後會漸好,也不能太樂觀,內需引擎才比較可以倚賴,例如加強政府公共建設投資,以及讓服務業今年復甦更顯著。除發現金外,還要考慮其他方式,例如增加政府固定投資也是可以著力。

他表示,歐美通膨問題仍嚴峻,當美國與歐洲基準利率都拉到十幾年高點,對需求的抑制效果超乎想像,終端需求若一直無法出現,亞洲供應鏈運轉就起不來,這是對未來悲觀的原因。唯一可能是歐美開始降息,但機會極低。

吳大任則說,上半年全球需求疲弱,台灣景氣要好轉不容易,下半年則要看美國消費表現,美國仍是全球最大消費國,我國雖有很多產品是輸往中國大陸,但終端市場還是美國為主,若美國持續升息,基礎利率很快將突破百分之五,對家庭經濟壓力擴大,消費下降將衝擊我國出口。

吳大任指出,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表現,也要持續觀察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升息影響是累積性,情況會愈來愈差,不可能一下子反轉,綜合來看,至少上半年台灣經濟成長都會很辛苦,且最樂觀預測,美國貨幣政策要轉向也要等到下半年,若今年底有降息,整體經濟才會復甦,出口也才有望好轉,我國景氣才有可能回溫。

吳大任表示,全球消費下降影響出口,成本太高也增加債務違約風險,今年對全球各國而言都是風險很高的一年。

 
國際財經要聞
沙國國油執行長:徵暴利稅無濟於事 恐抑制脫碳投資
編譯陳韋廷/即時報導聯合報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執行長納瑟18日向CNBC表示,在全球原油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下,透過課徵暴利稅來施壓石油公司,恐抑制對於脫碳行動的投資。

被問到是否認為課徵暴利稅是個壞主意時,人在瑞士參加世界經濟論壇的納瑟說:「我會說,為獲得額外投資,這樣做對他們毫無幫助。他們必須投資這個產業,他們必須在替代能源和傳統能源領域發展業務,他們需要獲得幫助。」

他並指出,綠色轉型也需要投資,若企業面臨稅收增加,投資可能會受到影響。「對現有資源進行脫碳也需要大量資金。因此,我們必須獲得決策者支持,同時也需要資本市場支持。」

受惠能源價格飆漲,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在內的全球能源巨擘去年獲利創下紀錄,引發各界注目與抨擊,許多國家決策人士威脅要對大型油氣公司的鉅額利潤課徵暴利稅。

 
世界經濟論壇 全球經濟悲觀 「但沒那麼糟」
記者胡玉立、編譯簡國帆/綜合報導聯合報
全球商界領袖和經濟學家本周齊聚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大家看到各國央行為對抗通貨膨脹而採取高利率政策的衝擊,認為這確實造成經濟衰退威脅,但去年因利率快速上升而引發的悲觀情緒、認為會導致經濟衰退的預期心態,可能正在消退中。

世界貿易組織(WTO)秘書長伊衛拉在WEF表示,全球經濟前景黯淡,也面臨不確定性,今年貨物貿易流量預料僅增百分之一,遠低於去年的百分之三點五,但許多結果仍有可能出現,取決於烏克蘭戰爭發展、中國大陸重新開放,及央行緊縮貨幣政策的積極程度。

華爾街日報報導,許多企業謹慎削減成本甚至裁員之際,有些人抱持希望認為,若主要經濟體可以避開衰退,就有機會掌握住預計今年可能出現的反彈。

許多商界領袖表示,美國今年是否會陷衰退仍不明朗;幾個月來,企業高層一直在為這種可能性做準備,但消費者支出仍然相當強勁,十二月失業率則處於百分之三點五歷史低位。

總部位於印度的Tech Mahindra資訊科技公司執行長葛納尼表示,他以為在歐洲會看到很多人對經濟前景感到悲觀,但其實「並沒有那麼糟」。

國際貨幣基金(IMF)第一副總裁高萍娜表示,自十月IMF發布最新經濟展望以來,美國和歐洲經濟表現都出乎意料地好轉。她也指出,在「可以開始對通膨趨勢更放心」之前,需要有更多的工資和價格通膨報告,與最近報告的有限增長保持一致。

與此同時,商界領袖關注不利經濟的風險,包括中美可能因台灣發生衝突,美國國會可能因提高國債上限陷僵局,甚至讓美國政府陷違約困境。

 
日銀維持超寬鬆 日圓回貶
編譯任中原、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銀行(央行)18日會議決定現行「殖利率曲線控管(YCC)」措施不變,繼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令市場預期落空,日圓立即大幅回貶。日銀總裁黑田東彥會後堅持YCC計畫成功,且能夠持續下去。

日銀12月會議時曾意外擴大YCC波動區間,令市場猜測日銀將逐漸放棄超寬鬆政策,引發日本公債賣壓,投機客不斷測試日銀的決心,使10年期日債殖利率一度衝破0.5%上限,日圓對美元匯率也升破130,迫使日銀大買公債。

日銀宣布寬鬆政策不變後,日債殖利率一度重挫0.15百分點,之後回到0.40%;日圓一度重貶2%,衝破130,之後小升到129.2;日股東證指數大漲1.7%。日銀並將隔夜利率維持在-0.1%,並將延長對銀行提供資金的效期,以穩定公債殖利率。

黑田強調,日銀將花更多時間,來觀察上次改變YCC區間後的效應;他表示,「我們的確相信未來市場機能將會改善;YCC有足夠的持久能力」。

摩根大通匯市專家指出,儘管日圓回貶,但很難說日圓升勢已經反轉,因為市場認定日銀最終必須屈服於市場壓力,「這表示日銀將拉長與市場對戰的時間」。

業界策略師認為,日圓多頭派的銳氣稍挫,短期而言形成日圓走貶的壓力;卻反而可能助長債券空頭派的氣焰,也考驗日銀捍衛公債殖利率的決心。AV Markets 認為,如果日銀持續按兵不動到下次會議,日圓兌美元可能貶至135日圓左右。

日銀於去年12月20日改變殖利率區間後,估計約買進34兆日圓公債,但10年期殖利率仍升破0.5%上限,亦即市場持續壓迫日銀放棄YCC計畫。

大和證券首席市場經濟學者岩下真理表示,黑田將於4月10日卸任,因此他有意將YCC交給下任總裁處理;他認為YCC已處於「彌留狀態」。花旗集團專家也提出類似看法。

日銀並將本年度(3月底止)的預估核心通膨率(扣除生鮮食品)從2.9%提高到3%,2024度由1.6%上修到1.8%。日銀也下修未來兩個年度的經濟成長率預估。

目前日本整體通膨率為年升3.7%,且已連續第8個月超過2%目標,因而使投資人挑戰黑田維持超寬鬆政策的決心。

 
歐美通膨出現降溫跡象
編譯湯淑君、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歐洲及美國的最新數據顯示,當局為抑制物價上漲採取的措施已見成效;美國12月零售銷售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降幅都大於預期,歐洲物價也出現減速跡象,反映通膨雖仍位在高點,但已出現經濟降溫和通膨減緩跡象。

美國商務部18日說,12月整體零售銷售額降低1.1%,11月數據也下修為降低1%。剔除汽油和汽車,則零售銷售降幅為0.7%。以上數據都未經通膨調整。

彭博資訊訪調經濟學家原先估計整體零售銷售降幅為0.9%。

零售銷售總計13個項目中,就有10項下滑,包括汽車、家具和電子產品。汽油站銷售額更陡降4.6%,反映價格持續下挫。

經濟學家認為,在年終假期購物旺季零售銷售竟不增反減,顯示通膨和借貸成本走高削弱購買力,這也預示2023年消費者支出展望減弱,也因此經濟展望也看淡。縱有強勁的就業市場支持,消費者支出仍承受壓力。美國儲蓄率已接近紀錄低點,信用卡餘額則已大增。

2022全年零售銷售增加9.2%,是1993年有紀錄可考以來第二大增幅,但一大因素是通膨竄升。

同日,勞工部公布,美國12月PPI月比下滑0.5%,降幅是2020年4月來最大,也大幅超出道瓊訪調分析師估計的下降0.1%,主因是能源價格大跌。PPI年增率從11月的7.3%大幅減緩至6.2%,是九個月來最低,也進一步佐證美國通膨率已開始走下坡。

剔除食物和能源的核心PPI上月攀升0.1%,符合市場預期;核心PPI年增幅從4.9%減緩至4.6%。

歐盟統計局18日公布,歐元區去年12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比上漲9.2%,月比則下滑0.4%,主因先前攀升至高點的能源價格持續下滑。

 
要聞
浮動式風電 鼓勵產學研合作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能源局昨(18)日召開第二次「浮動式離岸風電示範規劃說明會」,本次修正重點包括單一風場申請上限從原本的50MW(百萬瓦)調整為設置六至12座浮台,無規劃容量上限;示範計畫原訂規劃兩案,改為可依情形增加至三案。

另外,能源局此次也在評選新增「國內合作」,鼓勵開發商與國內產學研在設計、製造及運維或基礎設施提出合作。

能源局表示,去年8月召開第一次浮動風機說明會,當初規劃50MW及2026年完工併網,但開發商認為應提升單一風場申請案容量,且延後完工期限至2027年或2028年。

對此,能源局昨公布將容量上限改為單一風場申請案以浮台數量六至12座設置,假設每座浮台裝置容量為15MW,裝置容量將可達90至180MW;能源局補充,若未來出現更大型風機或新穎技術,仍將會以浮台數量為準,容量上限有機會再衝高。第二,考量提高示範計畫成功率,經濟部從原本規劃二案,修正為原則二案,但得視情形增加一案;第三,為完工併網年度從2026年延長至2028年,也就是說從選商到完工有六年施工期。

在選商評選方面,經濟部將評估投標廠商的「技術能力」、「財務能力」外,也納入「國內合作」,也就是開發商針對風場設計、製造或運維合作,以及碼頭、電網等基礎設施精進須提出與國內產學研單位具體可行的合作計畫。

能源局強調,國內合作並非產業關聯性,而是因為過去很多開發商都訴求針對台灣海況及颱風等氣候因素要與在地合作,因此特此將其納入評分。

能源局表示,示範風場計畫不得重疊海域敏感區域,且須取得環評小組初審通過,獎勵方法將有浮動式示範風場躉購費率,預計今年第4季完成選商。業者對能源局方案調整多表示贊同,對於示範風場躉購費率及何時開始招商,能源局表示,躉購費率將會盡速公布。

 
全民領現金 恐延宕到4月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立院委員會昨(18)日聯席審查稅收超徵全民共享法案,歷經近四小時逐條審查,朝野各說各話,無法達成共識,最終全案僅七條條文連同附帶決議,均保留送朝野協商。依議事行程推算,全民領現金恐怕要延宕到4月。

依照《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定,議案送出委員會若須經朝野協商,除非朝野協商達成共識,否則相關議程要進入冷凍期一個月後才能表決處理。本次立法院延會只到今天,將全力處理總預算案,因此,全案想要在農曆年前三讀「已不可能」。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朝野共四個版本,各有主張、難有共識,結果每一條都保留出委員會,之後冷凍期一個月,大概2月20日可進行特別條例草案表決。三讀後,行政院馬上再將特別預算送進立院,接著行政院長要赴立院備詢,預算付委審查後出委員會,再經過協商冷凍期一個月後表決,時程算起來,最快要到4月才能發現金。

立院聯席委員會昨日審查《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全條例僅七條,連法案名稱都未達共識。國民黨主張法案名稱應納入「還稅於民」的字眼,國民黨團堅持普發現金1萬元,而民進黨支持院版草案普發現金6,000元。

 
電信兩合併案 有條件過關
記者彭慧明、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18)日「有條件」通過電信兩大合併案,除限期在2024年6月30日前改正頻譜超標的問題外,同時要求業者強化建設、提升人口涵蓋、網路頻寬,預估未來五年合計投入逾600億元資本支出,並提供多元資費,照顧弱勢等。

NCC趕在農曆過年前通過合併案,不過,年假過後仍須通過公平會、證交所、證期局等審議程序。業者預估,合併基準日最快定在今年第3季。

NCC審核兩大合併案,超過業者自訂合併基準日及合約日期,日前四家業者已紛紛公告後續合約狀況。隨著用戶、財務等客觀條件改變,加上NCC通過合併案的附負擔,台灣大也對外釋出「可能不併」的訊息,讓市場高度關注合併案後續發展。

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表示,NCC通過台灣大哥大合併台灣之星,依法審查後擬定20項附款及六項行政指導,遠傳合併亞太電信則以附加19項附款及六項行政指導事項通過,兩案都在不到一年內完成審議,感謝數發部共同研商。

翁柏宗表示,要求合併方存續公司(台灣大、遠傳)要提升網路人口涵蓋率,讓品質有感覺,提升網路頻寬,合併後既有消費用戶的契約也要概括承受,提供多元資費,引入其他電信業者(MVNO)之可能,讓用戶權益有保障,用戶有選擇,市場有競爭,提升4G、5G人口涵蓋率分別至99%、98%,更要求兩家業者未來五年投入資本支出逾600億元。

NCC表示,由於兩合併案均有頻譜超標狀況,因此以附款要求2024年6月30日以前處理超額頻譜頻寬,可處理方式包含自主繳回、轉讓給其他電信事業,與其他電信事業交換,如果未在期限內完成改正,將處50萬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停止使用。

NCC強調,國內外電信業者合縱連橫趨勢已成形,任何電信市場重大變動將對各國產業與終端用戶產生深遠影響,兩件合併案核准後,對國內電信產業乃至國家整體經濟發揮正向影響。後續將積極追蹤存續業者網路整併與基地台增建情形。

 
半導體產業 揮別疫情紅利
編譯葉亭均、記者李孟珊、尹慧中/經濟日報
市場研調機構Susquehanna金融集團最新報告顯示,去年12月全球晶片交貨期大幅縮短八天,是2017年以來最大單月降幅。這意味疫情為半導體業帶來供不應求、產能吃緊、價格暴漲的紅利退散,台積電、聯電、力積電等業者短線面臨庫存調整壓力,之後產業將恢復疫情前發展。

報告指出,晶片去年12月從下單訂購晶片到交付的等待時間平均約24周,比去年5月創下的紀錄高點縮短三周,且持續加速縮短,逆轉過去三年的趨勢,而且更多電子產品製造商把重心放在降低未使用的庫存。

Susquehanna分析師羅蘭德(Chris Rolland)表示:「交貨時間現在比周期高峰好多了,供應衝擊最糟糕的情況已經過去。所有產品類別的交貨時間在本月都已縮短。」

Susquehanna金融集團報告指出,目前半導體廣泛的供應鏈問題正明顯改善。進一步來看,車用晶片大廠英飛凌(Infineon)的交付等待時間減少23天,類比IC與車用晶片龍頭德州儀器等待時間縮短四周,記憶體與類比半導體製造商Microchip則縮短了24天,種種數據都顯現出晶圓代工產能「不緊了」。

國內晶圓代工大廠也都認為當下面臨庫存調整壓力,今年半導體產業恐面臨負成長,揮別過去兩年疫情帶來的高成長紅利。

台積電預期,今年半導體產業(不含記憶體)將下滑4%,晶圓代工產業則衰退3%,台積電會持續微幅成長。

不過,台積電7奈米家族過去兩年來自疫情刺激PC與智慧手機出現的戲劇性成長將不再,隨著庫存調整影響,現階段7奈米家族調整幅度看來比三個月前大。

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坦言,全球經濟疲軟,本季客戶庫存天數高於正常水準,現階段訂單能見度偏低,本季充滿多重挑戰,預估本季晶圓出貨量將季減17%至19%,產品均價(ASP)以美元計價估持平,毛利率降為34%至36%,產能利用率約70%。

王石研判,上半年手機、PC及消費性電子需求持續疲弱,客戶仍以去化庫存為首要目標,不過情況將逐步改善,庫存會朝健康水準邁進,審慎看待下半年需求可望逐步回溫,全年產品平均價格預估將持穩。

 
英特爾進擊 年底前推3奈米
記者尹慧中、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英特爾在執行長基辛格的領導下,持續強化追趕先進製程技術布局。外電報導,英特爾推出7奈米製程後,4奈米製程已進入量產階段,3奈米製程也將在年底前推出。外界預期,隨著英特爾加入3奈米製程戰場,與台積電及三星之間的技術競爭將更激烈,半導體三雄新一波搶單大戰鳴槍起跑。

日媒IT media報導,英特爾提及其Intel 4製程導入極紫外光(EUV)技術,每瓦效能提升約20%,而下一代Intel 3製程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將應用於後續推出的Xeon處理器,在每瓦效能上將會有18%改善。

英特爾近期才推出第4代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代號為Sapphire Rapids),在單一封裝結合最高四個採用Intel 7製程打造的晶片塊,供應資料中心、AI運算等應用。

英特爾先前一度受困於製程技術進展,基辛格上任之後,展現在製程技術方面的強烈企圖心與進展計畫,目標四年內大跨步發展五個製程節點,同時也要積極拓展晶圓代工業務。

根據英特爾釋出的技術進展藍圖,除了已經推出的Intel 7製程外,Intel 4製程產品預計今年開始出貨,Intel 3製程將於2023下半年準備生產。後續Intel 20A製程(相當於2奈米)預計將於2024年上半準備量產,而Intel 18A製程原預計2025年初問世,但相關時程已提早到2024年下半可以量產。

在英特爾之前,三星、台積電已先後宣布3奈米進入量產,以三星於去年6月30日宣布其採用環繞式閘極(GAA)架構的3奈米製程量產,腳步最快。

三星規劃,其3奈米首次應用於高效能、低功耗的運算領域,並將拓展至行動處理器,但三星並未針對客戶端與良率等議題做進一步說明。

台積電3奈米製程於去年12月底量產,採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後續3奈米陣容將持續擴大。台積電3奈米家族並無N3B,主要包含N3、N3E、N3P與N3X製程。

台積電預定以N3E為3奈米家族的延伸,將為智慧手機和高速運算相關應用提供完整的支持平台,N3E技術預計在2023年下半年量產。儘管庫存調整仍在持續,台積電透露,其N3和N3E皆有許多客戶參與,量產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產品設計定案數量,將是5奈米製程的兩倍以上。

 
蘋果推新電腦 台系鏈利多
本報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蘋果昨(18)日宣布推出新一代MacBook Pro與Mac mini等筆電與桌機新品,搭載史上最強的M2 Pro與M2 Max晶片。新款MacBook Pro普遍漲價約新台幣5,000元,頂規版售價高達10.99萬元。隨著平均出貨單價提升,可望提振台積電、廣達與精元等供應鏈營運。

蘋果此次是透過發布新聞稿,釋出新品問世相關訊息。Mac mini方面,M2版本定價為新台幣1.89萬起,M2 Pro版本為3.99萬元起。若以去年M1最便宜版本2.19萬元相比,竟便宜了3,000元,逆勢降價,性價比(CP值)相當高,但目前台灣販售時間未定。

蘋果這次發表新版14吋和16吋的MacBook Pro筆電,主要升級重點是採用M2 Pro、M2 Max晶片,同時支援WiFi 6E、藍牙5.3技術,電池續航時間則多了1小時,新版14吋為18小時,16吋為22小時,為歷來Mac之最,且配備首次支援8K顯示器的先進HDMI。

14吋M2 Pro版定價為6.49萬元起,M2 Max為9.79萬元起;16吋M2 Pro版為7.99萬元起,M2 Max版本為10.99萬元起,均與舊款M1 Pro和M1 Max貴了5,000元。

蘋果表示,M2 Pro擴展M2的架構,提供高達12核心中央處理器和19核心繪圖處理器,以及高達32GB的快速統一記憶體;M2 Max以M2 Pro的功能為建構基礎,配備38核心繪圖處理器、雙倍統一記憶體頻寬,以及高達96GB的統一記憶體。

法人認為,蘋果閃電推出筆電新品,其中筆電分別搭配M2 Pro 和 M2 Max,看好隨新品推出有助於台積電5奈米家族產能利用率維持緊繃。

台積電一貫不評論單一客戶訊息。業界人士指出,台積電已和蘋果合作多年,蘋果推出在Apple Silicon計畫初期就參與合作,力挺蘋果打造M系列晶片,蘋果此次新機搭載M2 Pro晶片,採用台積電第二代5奈米製程技術打造,M2 Max也採用第二代5奈米生產。

廣達是MacBook Pro主力代工廠,雖然第1季為傳統淡季,加上工作天數較少,按照過去慣例,廣達第1季筆電出貨量平均將季減雙位數,雖然筆電出貨量將會減少,但是由於MacBook Pro單價高,可望支撐廣達第1季業績。精元為MacBook鍵盤主力供應商,由於首季為傳統淡季,加上農曆過年工作天數減少,預期營收將較去年第4季下滑,惟在蘋果推出新品激勵下,有望為淡季營運添動能。(編譯廖玉玲、記者劉芳妙、尹慧中、蕭君暉)

 
反傾銷稅 去年徵收逾6億元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關務署昨(18)日表示,目前共九類產品課徵反傾銷稅,包含毛巾、鞋靴、特定鋁箔、陶瓷面磚等,去年合計徵收6.6億元,關務署表示,實施反傾銷措施後,進口量大多呈現下降趨勢,維護國內產業合理經營環境。

關務署指出,我國實施反傾銷措施,目前包括毛巾、鞋靴、過氧化苯甲醯、卜特蘭水泥及其熟料、不□鋼冷軋鋼品(300系)、特定鍍鋅及鋅合金扁軋鋼品、碳鋼鋼板、特定鋁箔、陶瓷面磚。

據海關統計,去年徵收反傾銷稅共6.6億元,與往年比較,2020年共2.6億元、2021年共4.1億元,稅額增加主因課徵品項變化,整體而言,進口量呈下降趨勢,顯示反傾銷措施可維護國內產業合理經營環境。

各項貨品中,對中國大陸產製進口毛巾,目前正進行反傾銷稅第三次落日調查,待財政部與經濟部分別進行傾銷調查、產業損害調查後,決定是否繼續課徵反傾銷稅,在落日調查期間,仍按原先核定稅率繼續課徵。

另外針對自馬來西亞、印尼及泰國產製進口的浮式平板玻璃,目前也正在進行反傾銷調查程序,經濟部貿調會正在進行產業損害最後調查,最後若經財政部關稅稅率審議小組認定應課徵反傾銷稅,課徵項目將增加至十項。

目前課徵項目中,除了陶瓷面磚為針對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印尼進口貨品外,其餘貨品課徵對象皆有中國大陸;課徵稅率最高是對大陸進口卜特蘭水泥及其熟料,稅率高達91.58%。

此外針對特定不□鋼熱軋鋼品、特定碳鋼冷軋鋼品,財政部在2019年完成「雙反調查」,雖認定這二項貨品有傾銷事實,但考量對於國家整體經濟利益影響,目前暫不課徵反傾銷稅。

 
2022年「億」級富豪 半數擁抱存款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2022年「億」級富豪大戶資產怎麼配置?答案出爐。據金管會2022年底統計,八家銀行開辦高端資產(1億元以上)財管客戶、總資產規模4,563億元中,近一半全擁抱存款、略增債券,持續減持保單、基金與結構型商品,顯示富豪戶2022年投資操作偏保守的一年。

據金管會2022年12月底統計,富豪戶資產配置組合中,存款占了49%、保險占17%、基金占12%、債券占8%、境外結構型商品占5%;若與6月底相較,存款增加了3個百分點最多,債券略增1個百分點,保單和境外結構型商品各減少2個百分點,基金也略減1個百分點。

換言之,2022年下半年,富豪戶增加存款、債券,減少高風險性金融商品。據了解,一家前三大承辦銀行的富豪客配置存款占比,甚至超過五成,以高息的外幣存款為主,債券以殖利率高的海外債為首選。

 
中信銀 蟬聯高端財管王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公布2022年12月底統計,八家銀行承做高資產客戶數已達3,660人、管理資產規模達4,563億元,前三大排名再度洗牌,以資產規模排名,以中國信託銀行1,289億元續蟬聯「財管王」,兆豐銀1,026億元奪后,一銀以722億元踢走合庫拿下老三,老四合庫是679億元。

金管會將在2023年6月重新考核銀行承辦富豪戶財管業務,中信銀、兆豐銀和上海商銀將率先敲響「續牌戰」,據金管會考核重點,業務規模與效益、守法性恐將是這三家去留的關鍵。

截至2022年12月底,中信銀客戶數為1,303人、合庫699人、兆豐銀695人、一銀450人,仍以中信銀拿下資產規模與客戶數的雙料冠軍,市占率各是28%及36%,其中資產規模市占率較過去一路走低,顯示兆豐銀、第一銀等後來居上者,已開始瓜分市場版圖。

為何中信、兆豐和一銀業績最好?銀行局主秘侯立洋說,有三大主因,一、這三家銀行潛在客群多,二、銀行業務拓展、商品開發積極程度較高,三、多有發行外幣結構債,商品研發能力較高,獲得客戶青睞。

金管會在2020年起陸續核准七家銀行開辦高資產客戶財管業務,2022年又核准玉山銀和北富銀,至今承辦高資產財管業務有九家銀行,但因2022年12月下旬才准北富銀,因此至今僅八家開辦。

依金管會規定,銀行開辦高資產財管業務滿三年後,得重新申請「續牌」,侯立洋說,2020年第一批核准的是中信銀、兆豐銀和上海銀,最晚2023年6月底前需確認是否申請「續牌」。

金管會核准「續牌」有五大審核項目,一、財管業務辦理成果、規模及效益,二、內控和風控情形並檢視守法性,侯立洋說,若這段期間這三家銀行有違規,會去檢視違規情況和業務關聯性。三、看有無重大客訴爭議案件及處理情形,四、進階人才培訓及參與理財服務的人才優化和產業發展辦理情形,五、發展創新性的境內金融商品情形。

延伸閱讀》

2022年「億」級富豪 半數擁抱存款

 
櫃買招手越南台商掛牌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櫃買中心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積極赴東南亞國家如越南、泰國及馬來西亞等地推動臺商來臺上櫃,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過去三年改以舉辦線上說明會方式與海外臺商交流溝通。

隨著各國邊境管制鬆綁,櫃買中心團隊於2022年11月赴越南推動回臺掛牌後,成功使當地臺商瞭解臺灣資本市場的優勢,更促使有意來臺掛牌之十家越南臺商負責人或總經理共17人藉農曆新年返臺之便,特地組團於今年1月18日與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共同拜訪櫃買中心,雙方並對於加入我國資本市場議題進行深入會談。

櫃買中心於本次交流中表示,受到美中貿易戰以及越南積極簽署多項自由貿易協定等多重因素影響,越南經濟表現亮眼而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臺商在因應經濟成長而持續拓展營運動能的同時,也將面對更多競爭者加入,臺商如何維持自身競爭力、延攬優秀人才以迎接未來可能之機會將是新的挑戰。

因此,透過櫃買市場提供合理的本益比與活絡的市場周轉率,有效率的募集資金、提升企業知名度與公司價值、吸引人才、併購加速擴大規模等,可協助越南臺商掌握機會及因應挑戰。

櫃買中心亦表示,隨著產業鏈地區如歐盟及美國等對於ESG相關議題愈趨重視,越南政府宣布越南六大產業須於2023年3月31日前向相關部會提交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我國金管會日前亦已公告「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等相關政策,顯示ESG浪潮已成為全球企業不容忽視的現象,櫃買中心將持續提供各項完整且即時資源,協助上櫃公司朝永續發展目標邁進。

另為促進我國永續金融之發展,櫃買中心亦於2021年推出社會責任債券櫃檯買賣制度,並將綠色債券、社會責任債券及可持續發展債券整合為「永續發展債券專板」,更於2022年7月8日推出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簡稱SLB)櫃檯買賣制度,協助企業透過發行SLB取得長期穩定之營運資金。

越南臺商代表表示,隨著外資對越南投資額逐年增加、臺灣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及中美貿易戰間接提升來自越南生產的需求,越南已成為臺商海外發展之重鎮。

本次來訪櫃買中心主要是對櫃買市場相較亞洲鄰近證券市場,具有合理本益比、股票交易活絡、再募資容易、上櫃機制健全及審查效率佳等特色感到興趣,在會談中看到櫃買中心長期熱忱扶持中小企業成功發展的案例,讓在場臺商對來臺股票上櫃產生高度興趣。

本次來訪的十家越南臺商所屬產業相當多樣化,包含塑膠原料、家具、鋁材製品、紡織布料與鞋材、自行車零組件、農漁業網具、醫療器材及冷凍海鮮產品和加工食品等。

目前櫃買市場第一上櫃掛牌公司計有31家,包含12家主要營運地來自東南亞地區之企業,越南是海外臺商主要聚落國家,本次越南臺商組團來訪櫃買中心,顯見多年來持續耕耘之互動交流已漸漸發揮效益,期許不久的將來能看到來自越南的優質臺商成為櫃買家族的一員。

櫃買中心未來也將持續積極推動海外企業來臺上櫃,期可吸引各地優質企業來臺掛牌,除提供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籌募資金的管道,並壯大我國資本市場的規模,為投資人提供更多元的投資標的,創造三贏局面。

 
Gogoro插旗印度 攻充電站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台灣電動機車製造商Gogoro已和印度最富庶的馬哈拉施特拉邦、以及汽車系統供應商Berlrise產業公司,建立策略能源夥伴關係,未來八年將投資25億美元,在馬哈拉施特拉邦興建多達1.5萬個電池交換站等基礎設施,以刺激電動車輛普及,馬哈拉施特拉邦也尋求藉此改善空氣品質。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馬哈拉施特拉邦副首席部長法德納維斯17日宣布這項合作協議,表示將在馬哈拉施特拉邦布建「舉世最大」的智慧能源基建,促成化石燃料以外的替代選項。該邦已尋求減少主要城市的汙染排放,並已提供企業上百萬美元的誘因,在當地打造電動車與零組件。

根據這項不具約束力的協議,Gogoro和Berlrise將成立持股各半的合資企業,未來八年投資25億美元,與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合作打造電池交換站或充電站。這項計畫今年展開,在能源儲存和農業地區鄰近採用這些解決方案。Gogoro創辦人暨執行長陸學森說,這些設施用途多元,包含因應農民在尖峰用電時期的能源需求。

陸學森表示,這項協議的計畫是興建1萬到1.5萬個站點,先從孟買、納格坡(Nagpur)及普恩(Pune)等十大城市開始,一開始部署腳步和緩,一旦這個模式證實可行後,站點部署將加速進行。我們的目標是路上100萬輛車都能換電池。

他說,Gogoro和Berlrise將提供多數的初期投資,支應試行計畫成本,政府也可能提供一些補貼。這項合作關係接著將尋求基建投資人等外部資金,以擴大在該邦布建充電站,整個計畫的成本預估為25億美元。

陸學森說,除了電池交換站外,Gogoro和Berlrise也正探索其他應用,例如供電給停車收費表或農民的抽水幫浦。

Gogoro正放眼台灣以外的市場。陸學森說:「我們正在追求成長,台灣是個小市場,分散營收來源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而印度有龐大機會,政府正大力推動綠色科技以改善城市生活」。

印度採用電動車的腳步雖晚於中國大陸,但塔塔汽車(Tata Motors)等業者擴大產品陣容、政府也以獎勵措施幫助降低購買成本,已提高當地電動二輪車與三輪車銷量,廣泛被用於運輸和送貨。截至去年7月,在印度賣出的133萬輛電動車輛中,馬哈拉施特拉邦占了超過11.6萬輛,為全印度第四多。

Gogoro近兩年前也與英雄摩托(Hero MotoCorp)合作,在印度打造電池交換站網路,共同打造使用Gogoro電池的電動機車,但還沒上市。

 
路易莎咖啡 餐食喊漲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成本不斷飆升,面對原料、食材及包裝等價格高漲,路易莎(2758)咖啡昨(18)日宣布,去年已盡力扛住巨大成本壓力,今年1月20起將微幅調漲部分餐食價格,包含輕食、貝果、糕點、食光點心及愛心蛋與歐姆蛋將調漲5元,其餘品項則維持原價,同時推出全新菜單。

路易莎表示,近期原料成本壓力很大,原物料、咖啡豆、人事成本都漲,但是去年都一直抗漲,現在雖然調漲,但漲價品項也想辦法限縮,其他咖啡及茶類品相都不漲價,如果以漲價的品項計算,漲幅約7%。

路易莎咖啡強調,為回饋粉絲,同步推出精選咖啡及餐食等多種優惠方案,兔年首波開工慶也推出優惠。

 
顏炳立:房市下半年撿便宜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昨(18)日指出,房地產市場爽日子已經在2022年結束了,但要撼動房價還需經過一陣子買賣雙方拔河的過程;認為今年有購屋需求的民眾可以在上半年積極看屋,鎖定物件後、「蛋黃區讓價5%、蛋白區降價10至15%」,就可在下半年順勢出手。

顏炳立表示,2022房地產市場的爽日子就已結束,2023年房市確定是買方市場,「今年將是自住買方出手購屋的好時機」。

顏炳立分析,房價在下跌過程中,買賣雙方對於價格認知勢必要經過一番拉扯,因此今年有購屋計劃的自用買方,可以在上半年積極進場看屋,鎖定要買的物件後,下半年只要降價幅度達到滿足點,亦即蛋黃區最多5%、蛋白區10~15%降幅,消費者撿便宜的機會就來了。

 
泰山經營權之爭 傳3月對決
記者何秀玲、宋健生/台北、台中報經濟日報

泰山(1218)公司派詹家跟龍邦搶經營權大戰,傳出將在今年3月正式對決。外傳泰山近日已召開審計委員會,並且通過市場派提出3月16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進行董事改選。知情人士推估,只要泰山董事會公告後,泰山經營權將一戰定輸贏。

外傳泰山近日召開的審計委員會2比1票數,通過市場派提出3月16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要求,推估審計委員會決議送交泰山董事會後就會公告,泰山經營權有望在3月16日對決。

泰山公司派詹家跟市場派龍邦搶經營權大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外傳有獨董陳敏薰轉向支持龍邦,使市場派取得審計委員會主導權,且泰山近日召開審計委員會,已通過泰山今年3月中旬召開股東臨時會進行改選,這也使泰山經營權將面臨易主的巨大壓力。

根據公司法172條,股東臨時會之召集應於15日前通知各股東。泰山傳出股東臨時會將在今年3月中旬召開,也就是今年3月初就必須公告時間。

對此,泰山表示,不清楚此消息從何而來,無法回應此事。至於陳敏薰是否轉為支持龍邦,至截稿前並未取得本人說法;也無法取得龍邦高層回應。

然而,搶泰山經營權首戰將是委託書大戰,如果股東臨時會在3月中召開,兩家公司3月即進入爭搶委託書大戰。據了解,目前國內三大委託書通路中支持泰山公司派的有全通、長龍兩家公司,聯洲則與市場派龍邦簽約,等於公司派兩家對戰市場派一家。

去年12月因公司派董事皇喬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尹章中辭任,該公司所有人為泰山前董事長詹岳霖,也讓原本公司派六席董事少掉一席,加上獨董兩席,包括元富證券總經理李明輝、敏理投資董事長陳敏薰,目前公司派為五席。

市場派龍邦有三席,包括龍邦董事長劉偉龍、艾維克董事長韓泰生、獨董為達朕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杜英達。

知情人士表示,因為此次要發動改選是龍邦,但就算龍邦當家,詹家依然會拿下席次,所以席次如何分配,成為重要關鍵。

延伸閱讀》

泰山金雞母...還有中聯油脂 持股三分之一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