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4/02/20 第579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4月電價 民生用電擬全面調漲…估1357萬戶家庭受影響
記者江睿智、賴昭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經濟部將於三月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四月起全面調漲電價。據經濟部規畫,這次不僅工業用電的電價將大幅調升,一般民生用電、小商家、低壓用電也將全面調漲,包括長期凍漲的用電三三○度以下也涵蓋在內,將影響一三五七萬家庭用戶。

經濟部與台電全面檢討國內電價結構,包括工業用戶、民生用戶、小商家、低壓用戶等,預計今年四月全面調升。針對民生用電,過去幾次電價調整,主要是民生用電七百度以上(俗稱豪宅)才會調整,長期以來用電三三○度以下電價凍漲,已造成電價結構偏離,並造成民間以分戶方式規避高段電價投機行為,因此這次擬不分級距全面調漲。

經濟部昨天表示,目前僅在討論階段,電價是否調漲、如何調漲,將由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經濟部預計三月上旬召開電價工作小組會議,電價費率審議會估計三月中旬後舉行。

台電統計,去年一般家庭平均每月用電約三三八度。官員舉例,初步推估,若用電三三○度以下電價調漲百分之五,每月僅增加卅元電費,對一般家庭影響不大。

這波民生用電調幅,用電量高者調最多,如用電一千度以上調幅最多,依序是「七○一到一千度」、「五○一到七百度」;至於用電五百度以下,可能會適用同一調幅。但各用電級距適用電價調幅,尚待進一步確定。

台電虧損如滾雪球般擴大,去年虧損一九八五億元,統計至去年底累積虧損三八二六億元;今年預算政院核定台電虧損一八八七億元。為避免台電走上破產命運,經濟部向行政院爭取動用歲計賸餘補貼台電逾千億元,並規畫調升四月電價,以打掉台電今年虧損、穩定營運為首要任務。經濟部表示,四月各項電價調幅,須視政院核定多少撥補而定。

據了解,至去年底為止,中央政府的歲計賸餘累計金額初估兩千多億元。政院官員表示,目前補貼台電的預算案,僅止於經濟部內部規畫,尚未正式向政院提出,而且若要主計總處撥補,一定要先編列預算,若要以編列特別預算的方式執行,也要先通過特別預算條例。

熟知內情官員指出,現在台電一度發電成本四元;自二○○四至二○二三年電價調漲過八次,但用電三三○度以下都沒調整過,甚至二○一五、二○一六年還調降三次,「現在三三○度以下電價比廿年前還低」;以最低段一二○度來看,二○一五年四月每度價格二點一元,後來依序調降至一點八九元、一點八一元,現在的一點六三元比廿年前的一點九一元還便宜。

因為三三○度以下用電超便宜,造成民眾以分戶方式規避高段電價,例如中南部有透天厝每一層都裝設電表,出租房屋也有類似現象。官員表示,三三○度以下電價長期偏離正常電價,引發公平性爭議,因此藉由這次電價調整,讓三三○度以下用電回歸合理價格。

 
學者看電價全面調漲…通膨更嚴重 物價上漲免不了
記者林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電今年預估仍將大幅虧損,電價調漲勢在必行,經濟部規畫這次電價調漲方案涵蓋工業用戶、民生用戶、小商家、低壓用戶等,學者認為,這樣一來,恐讓已經相當嚴峻的通膨更加雪上加霜,政府若無其他配套,民眾的日子會更難過。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二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回到百分之二以上幾乎可以確定,電價調漲如果連民生用電都涵蓋在內,那就會讓通膨更加嚴重,物價上漲也避免不了。

邱達生認為,現在國際的氛圍是在等降息,因此,中央銀行也會比較謹慎保守,不會透過升息來緩解通膨壓力。

他說,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政府不會只關注物價,同時也會關心匯率,因此可能會透過其他像是補貼等配套措施緩解民眾壓力。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則說,台電在穩定物價上的確有重要貢獻,但虧損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否則因為財務困難而讓台電不敢做投資,影響的就是未來用電的品質。他認為,透過調漲電價來彌補虧損是方法之一,但政府也應該透過補貼方式挹注台電。

吳大任表示,現在全球的升息循環還未結束,出口情況還是有些疑慮,如果電價漲幅太多,對製造業來說,營收下降、成本上升,經營上會面臨很大的壓力,漲電價可能等到景氣好的時候,民眾接受度會比較高,四月調整不是不行,但漲幅還是要謹慎斟酌。

民生用電方面,吳大任說,現在核能逐步退場,再生能源、天然氣不見得能銜接的上,因此未來兩年還是有停電、限電的隱憂,如果民生電價調漲,價格效益會讓民眾在用電上更謹慎、節約,對整體供電情況可能會是好事。

 
航海王月薪連3年居冠 美髮美容業最「薪」酸
記者葉卉軒、陳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昨天公布去年十二月及全年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也發布各產業薪資狀況。其中,海洋水運業每人每月總薪資十四萬二九一七元,連三年居冠;破十萬的還有其他金融服務業(主要為金控公司)十一萬五五五一元、銀行業十一萬三四七五元、航空運輸業的十萬五九七○元。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過去多為金融業薪資水準較高,海洋水運業則是疫情塞港帶動獲利,但相關因素已逐漸減緩,海洋水運業去年總薪資雖較高,但已比前年下降,衰退幅度達百分之廿九點九五。

至於最「薪」酸的是美髮及美容美體業,每人每月總薪資三萬二四九○元,其他汽車客運業(主要為遊覽車)三萬三九五八元,也是相對較低。

主計總處昨也發布去年十二月勞動供需市場數據。陳惠欣說,去年十二月製造業加班十四點七小時,連續六個月成長,但加班仍少於常態十五小時,還不能代表製造業景氣已好轉。

製造業受僱員工人數方面,去年十二月月減兩千人,去年全年則減少三點一萬人,陳惠欣說,製造業受全球景氣影響仍在。

陳惠欣指出,去年全年工業受僱員工人數減少二點六萬人,其中製造業減少三點一萬人,正是減幅最深的業別,包含半導體產業在內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則減少九千人。

不過,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人數去年則是增加三點三萬人,其中又以住宿餐飲業增加一點三萬人最多。

主計總處資料顯示,去年十二月底全體受僱員工八一九點一萬人,月減三千人,其中製造業、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皆月減兩千人。

 
調升電價 有利節能減碳
記者 江睿智經濟日報
在景氣逐漸回升之際,經濟部決定全面調整電價結構,從工業用電、小商家到民生用電將全面調升,家家都受影響,此調整方向,將更有利於全民節能減碳。

經濟部主導這次電價調升,牽動範圍之大,令外界意外,工業用電承擔最多調幅之外,民生用電各級距規畫調升,目的使結構趨於更合理。經濟部頗有意藉此次電價調整,整頓長年累積沉痾,留給新政府一個較合理電價結構。

台電身為國營事業,揹負虧損最後就是政府埋單,亦即由全民負擔;而台灣電價已是全世界最低,俄烏戰爭爆發後,全球國際燃料價格飆升,世界各國電價飆漲,相較之下,台灣低電價、低漲幅,形同補貼用電大戶。

以台灣優勢半導體產業為例,用電量年年成長,台電以低於南韓25%電價提供給產業,等於全民補貼共同打造台灣之光。又例如,早期避免電價調整波及大多數家庭,設定330度以下不調,長年下來結果造成330度以下電價幾乎是目前發電成本五折的畸形現象,因此造成不斷分戶鑽漏洞的亂象。

在強調ESG的國際趨勢下,提高電價亦有助於國內企業、民眾採行各種節能措施,減少碳排。同時,目前綠電開發成本仍相當較高,國內合理電價亦較有利於綠電開發,打造有利於長期淨零碳大環境。

 
去年實質薪資減幅11年來最大…通膨巨獸 連3年吃掉加薪
記者陳素玲、葉卉軒/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昨天公布去年十二月暨全年工業及服務業薪資調查結果,去年全體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四萬五四九六元,較前年增加百分之二點四三,但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反而衰退百分之○點○五,連續三年薪資成長都被通膨吃掉,國人加薪等於白加了。

此外,去年每人每月總薪資年增率百分之一點四二,但一樣不敵通膨,扣除物價後衰退百分之一點○四,不但是七年來首次衰退,衰退幅度也是歐債危機以來的近十一年最大。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去年通膨率百分之二點四九,導致實質經常性薪資和實質總薪資「雙指標」皆落入負成長。由於今年物價有機會趨緩,實質經常性薪資、總薪資能否「轉負為正」?陳惠欣說,一月通膨率百分之一點七九,已回落至百分之二以下,加上基本工資調漲和軍公教調薪,預期今年的薪資成長應可有穩定表現,至於能否轉為正成長還要再觀察。

主計總處指出,雖然去年實質總薪資衰退百分之一點○四,實際上,二○一七年到二○二二年實質總薪資累計成長達百分之九點一,表現仍然不錯。主計總處調查去年十二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四萬五九二一元,月增百分之○點七一、年增百分之二點一九;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約一萬一九八四元,合計後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為五萬七九○五元,年增百分之○點六七。

資料顯示,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二○二一年下半年起飆高,當年全年CPI年增率百分之一點九六,二○二二年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九五,去年為百分之二點四九,使得國人加薪及加班費、獎金發放幅度都跟不上,實質經常性薪資自二○二一年起連三年被通膨吃掉,去年更因出口嚴重衰退,加班及獎金發放縮水,連實質總薪資也出現衰退情形。

 
國際財經要聞
投資人靜待大型企業財報 歐股收盤走勢分歧
倫敦19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投資人靜待匯豐銀行(HSBC)、晶片巨擘輝達公司(NVIDIA)等大型企業於本週公布更多財報之際,歐洲股市今天走勢分歧,英、德、法國指數收盤互有漲跌。

倫敦FTSE 100指數小漲16.79點或0.22%,收7728.50點。

法蘭克福DAX指數小跌25.18點或0.15%,收17092.26點。

巴黎CAC 40指數微漲0.37點或0.00%,收7768.55點。

 
美企財測 不敢太樂觀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企業又交出新一季的亮眼財報,推動標普500指數回到紀錄水準,但企業高層大多對業績展望抱持謹慎態度,不敢輕易提出太樂觀的財測,以免股市成為高預期下的犧牲品。

美銀(BofA)稱,已發布指引的企業中,只有四成提出的獲利展望高於市場預期。若此趨勢持續,這將是2020年4月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的最低比例。

彭博資訊報導,隨著股市交易員降低對Fed降息幅度的預期,謹慎的業績展望反映企業對經濟降溫的擔憂揮之不去。但到目前為止,企業的實際表現沒有理由讓人擔心。標普500指數中至今已有400多家公司發布上季財報,該指數成分股的獲利預估將較一年前成長7%,創2022年第2季以來最高增幅。

儘管如此,個別企業的前景仍憂喜參半。彭博行業研究(BI)數據顯示,上個月發布指引的公司中,逾三分之一發布的財測低於分析師預期,為去年3月以來最多;財測高於預期者占21%,是2022年2月以來最少。

從本財報季可見,投資人會很快地對業績超出預期的公司給予嘉獎,同時懲罰兌現不足的公司。據彭博行業研究,標普500成分股中表現優於市場預期者,股價在業績公布後次日即超越大盤指數0.8%,若營收和獲利皆低於預期,股價落後基準指數的幅度為五季來最大。

 
15億美元 美晶片補助 金援格芯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晶片法案的第三筆補助款得主出爐,拜登政府19日宣布,將給予美國最大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15億美元擴產晶片,以強化本土供應鏈,為該法案至今最高撥款額。

據格芯與美國商務部的初步協議,該公司將在紐約州馬爾他(Malta)打造新的半導體生產工廠,並要擴大在紐約州馬爾他和佛蒙特州伯靈頓的現有生產。與此同時,政府還將提供16億美元的聯邦優惠貸款。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管布蘭納德(Lael Brainard)說:「今日的投資,將藉由擴大衛星和太空通訊等晶片的國內生產,來保護國家安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說,這是晶片法案至今最高額的初步補助。據商務部,格芯的擴產項目將創造逾1萬個工作機會。

商務部長雷蒙多說,格芯馬爾他工廠的擴建,將確保通用汽車(GM)等汽車供應商和製造商,能取得穩定的晶片供給。格芯和通用汽車本月9日已宣布了長期協議,通用將能取得美國製的處理器,避免晶片短缺導致工廠停產的事件重演。

雷蒙多並說,格芯馬爾他的新廠將生產美國目前尚未生產的高價值晶片。而整修後的伯靈頓工廠,將是美國第一家能夠大量生產次世代氮化鎵(GaN)矽晶片的工廠,此種晶片可用於電動車、電網和智慧機。

晶片法案先前兩筆補助款的金額較小,商務部去年12月公告英國航太系統(BAE Systems)的美國子公司將獲3,500萬美元補助,上月又表示微晶片科技(Microchip)將獲1.62億美元。

雷蒙多說,未來幾個月將宣布更多補助對象。晶片業高層表示,預料拜登3月7日發布國情咨文前,將發布重大補助;台積電和三星電子預料也將在補助清單上。

晶片法案包含390億美元直接補助,與750億美元的貸款和貸款擔保,但發放過程緩慢。據傳英特爾正與拜登當局商討逾100億美元的補助,倘若成真,將是此一法案迄今的最高額補助。英特爾正在擴建美國工廠,包括計劃中的俄亥俄廠,該廠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晶圓廠。該公司說,擴廠速度部分取決於政府補助金額。

 
拜登擬放寬汽車排廢限制
編譯葉亭均、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根據消息人士說法,美國拜登政府有意放寬汽車廢氣排放限制規定,讓車廠有更多時間推動從汽油車轉向電動車的計畫,而非倉促在未來幾年內迅速提高電動車銷量。

紐約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這是拜登政府向汽車製造商和工會的讓步,也代表直到2030年前,車廠不需要急著大幅提高電動車銷量,知情人士並指出最終規定可能在初春公布。路透引述的來源則說最快下月發布。

這項調整出現在美國總統拜登競選連任、同時試圖處理氣候變遷問題之際,他希望降低來自油車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他也需要取得汽車產業的政治支持。曾在2020年支持拜登的汽車工會勞工,現在擔心突然轉向電動車,會讓他們失業。另一方面,消費者對電動車需求一直不如車廠預期,原因是價格較高、充電站相對較少,讓潛在消費者退卻。

美國前總統川普則乘機抓住電動車議題,向公眾表示這招行不通,並且向汽車業勞工表示,拜登政策是瘋狂愚蠢的,他會在重返白宮「第一天」消滅這項政策。

美環保署(EPA)去年提議歷來最嚴格汽車廢排限制,由於非常嚴格,車廠能遵守的唯一辦法就是在相對短的時間內賣出大量零碳排的電動車。EPA提議會使車廠到2032年時,售出新車和輕型卡車須有67%純電動車,才能符合更嚴格廢排規定。相形下,去年純電車新車銷售占比僅7.6%。

 
德企錢進美國 規模創高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德國企業去年投資美國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反映美國經濟強勁,租稅獎勵誘人,另一方面也顯示德國和該國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的條件相對惡化。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T)子公司fDi Markets彙整的數據,德企去年宣布在美國投資的承諾金額,達到創新高的157億美元,高於前年的82億美元,也遠高於去年承諾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額59億美元。

外國對美承諾的金額,德國在新建投資或擴大投資均占約15%,高於前年的6%。如此投資盛況,正值拜登政府通過通膨削減法和晶片法的頭一年,兩法提供超過4,000億美元的抵稅優惠、貸款和補貼,旨在重建美國製造業並加快能源轉型。

去年,德企在美宣布185個投資案,其中73個在製造業。最大的是福斯(VW)旗下Scout Motors電動車子公司在南卡20億美元投資案。不過,併購和其他形式的股權投資並不在fDi Markets所追蹤的統計之列。

 
新加坡機票 要變貴了
編譯季晶晶、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為負擔永續航空燃料(SAF),新加坡政府計劃調高機票稅款,顯示航空業去碳化的努力將推高旅行成本。

彭博資訊報導,星國當局在19日舉行的航空峰會表示,費用將根據飛行時間長短、乘客艙等而有所區別。課稅是為了向航空公司提供資金,自2026年起,所有從新加坡起飛航班須在油箱中添加1%的SAF,到2030年,該比率將提高到3%~5%。

制定該計畫的新加坡民航局說,使用SAF是航空業去碳化的關鍵途徑,可貢獻約65%的減排量,目標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根據估算,航空業若要達標,尚須5兆美元的資本投資,旅客將至少負擔部分成本。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理事長華許說,乘客無法逃避減碳支出。

在2026年,從新加坡飛往曼谷的經濟艙票價可能因為此一稅款增加3星元(2.20美元),飛往倫敦則將加價16星元。SAF的價格約是傳統航空燃油的三到五倍,當前供應量僅能滿足一小部分的產業需求。SAF業者埋怨,產品有無買方承接充滿了不確定性。

 
陸傾銷貨物 美出聲警告
編譯季晶晶、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華盛頓已經警告北京,如果中國大陸試圖以在國際市場傾銷貨物的手段,解決其產能過剩問題,美國及其盟國將採取行動。

美國財政部的兩名高階官員表示,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尚博 (Jay Shambaugh)最近率領代表團訪陸時,向中國大陸主管經濟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明確表達此一憂慮。

他說:「我們擔心,中國的工業支援政策和總經政策更側重供應,而不考慮需求來自何處,這將造成產能過剩,最終衝擊全球市場。」

美國最擔憂的是先進製造業,特別是潔淨能源部門,例如電動車、太陽能板、鋰電池等。

尚博說,他強調不僅美國關注此事,而中國大陸不該把美方或其他國家的反應視為「意外之舉」。

歐盟去年對中國大陸電動車業發起反補貼調查。歐盟主管競爭事務的執委薇絲塔格(Margrethe Vestager)17日表示,歐盟準備動用貿易工具來解決中方不公平的貿易手段。

一位官員表示,華府盼望北京嚴肅面對問題。他也說,美財長葉倫今年稍晚訪問北京時,此問題會成議程「重點」。葉倫本月稍晚到巴西聖保羅會晤G20國家財長時,預料也將提及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問題。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經濟專家甘迺迪(Scott Kennedy)說,美國應該施壓中國大陸來提高內需,「假設這一切仍無法改變現狀,華府將別無選擇,只能仿效歐盟,啟動調查,最後可能導致大舉擴大對陸貨進口限制」。

中國大陸已承認產能過剩帶來的風險,但尚未制定解決問題的明確計畫。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2月表示,若要確保未來經濟的成長,部分產業的產能過剩是必須解決的「挑戰」之一。但北京當局也一直批評西方國家不斷升高的保護主義行為,並指控其濫用貿易爭端的機制。

 
要聞
銀行數存戶市場面臨三大改變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在央行暫停升息、數存戶市場飽和後,各銀行對祭高利吸客愈來愈保守,金融圈觀察,數存戶高利市場將有三大改變,一、更分眾化,如2024年純網銀也加入區分新舊戶,新舊戶優惠區隔更加鮮明,二、更「快閃」,高息期間更短,三、想拿高息「任務」變多,要開證券戶、要買基金、要刷卡、要匯入新資金等。

據各銀行公布2024年數存戶專案,多有新舊戶區隔,新戶活存利率平均約落在3%至6%,最高喊到8%,但舊戶只有新戶的三分之一,約落在2%左右,甚至更少。

如聯邦銀(2838)New New Bank喊到8%是市場最高價,王道銀新戶優惠6.66%,新光銀新戶6.08%,但這些銀行給高息搶新戶,高息期間卻更短。

如聯邦銀8%上限額度是存10萬元、也僅有30天,還得多填財管風險承受度分析後才能拿到;王道銀6.66%只有兩個月,新光銀6.08%則是給四個月。

最後是,民眾想拿高息「任務」變多,尤其是舊戶想加碼,如聯邦銀數存戶舊戶想拿3%,得刷卡扣繳8,000元、或美元活存2,000元、或貸款扣繳任務三擇一,台新銀Richart舊戶也得完成任務,但加碼後利率只有1.6%。

 
年節採購與旅遊消費發功 國泰世華、台新卡 刷出佳績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春節買氣旺,挹注國泰世華、台新銀行元月簽帳金額,雙創七個月以來新高。國泰世華銀指出,1月簽帳金額601億元,突破6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0%、年增近60億元,主要受到跨年與農曆春節帶動旺盛刷卡力,其中旅遊消費成長逾七成,百貨電商消費更較去年同期成長三成。

據了解,國泰世華銀已經規劃秘密武器,進一步打造旗下主力夯卡CUBE成為出國神卡,釋出訊息,將在3月1日推出最新日本刷卡權益方案,最高可以享有3.5%實體消費回饋,且刷卡回饋無上限,日系服飾家居最高5%回饋、日系餐飲最高10%回饋,已經引發卡友討論。

昨日前五大發卡行中,國泰世華銀與台新銀率先公布元月信用卡成績單,雙雙創七個月以來新高。國泰世華銀元月簽帳金額601億元,較去年12月成長接近20%,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0%。

台新銀元月簽帳金額較去年12月成長17%,達428億元。台新銀指出,年前採購與旅遊業興盛,帶動@GoGo卡、FlyGo卡與玫瑰Giving卡等主力產品申辦量,以及今年農曆新年較晚,年節採購消費力遞延至1月,持續帶動整體簽帳。

1月刷卡創新高,國泰世華銀指出主要原因,一、元月簽帳金額成長主,受到適逢跨年並接近農曆春節,帶動民眾採買及旅遊需求;二、國泰世華銀CUBE卡推出指定通路切換合適權益方案即享筆筆消費3%回饋,百貨及電商等購物消費較去年同期成長近30%;三、CUBE卡今年1月擴大趣旅遊權益方案回饋範圍,所有海外實體消費享3%回饋無上限,成功吸引民眾旅遊及出國刷卡消費,帶動整體旅遊消費成長逾70%,表現最亮眼。

國泰世華銀今年信用卡策略出爐,要發揚光大自家主力CUBE卡,主要策略為一、推出「一卡抵多卡」發卡策略,推出四大權益方案,涵蓋數位購物、旅遊、餐飲購物、生活日用品或加油等,卡友可以天天切換,選擇指定消費享有3%回饋。

二、發展「1+N」權益模式,也就是CUBE卡提供的每一權益方案都可成為卡友的消費主力卡,其他N個權益則是額外提供卡友可依需求選擇,當卡友想安排旅行或是網購時,只要透過CUBE App切換權益即可隨選享有回饋,不需額外再花時間辦卡

三、國泰世華銀指出,CUBE卡將於3月推出全新快閃權益「日本賞」,活動期間只要切換「日本賞」權益方案,不僅享日本實體消費3.5%回饋,國內眾多指定日系名店消費最高10%回饋無上限。

 
新壽增資缺口 3月討論
記者戴玉翔、陳佩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光金控(2888)增資議題延燒,昨(19)日雖有獨董許永明表達保留意見,董事會仍表決通過新光人壽今年上半年的15億元私募現增及80億元10年期次順位公司債,至於金管會質疑還有55億元現增額度尚未完成,新光金則表達3月將由財務顧問公司規畫後,3月底召開董事會討論,以協助新光人壽6月底RBC(資本適足率)達標。

對於昨日董事會氣氛,新光金表示,董事會中各董事都充分表達意見並進行討論,但因為有獨董提出保留意見,因此針對增資案進行表決,最後通過增資計畫。

據了解,昨日董事會全員出席,而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方的董事計有三席,都持反對意見。

不過新光金不願對外揭露正、反方的表決的結果為何,僅表達董事間充分討論增資議題,最後透過表決,通過增資案。

據了解,吳東進派董事昨日在董事會提出應由新光金大股東直接現金增資,但未獲採納,吳東進幕僚表示,不理解公司為何要拖一個月由財顧公司來規畫55億元額度,加上公司債發行還需要主管機關同意,由大股東直接發動現增才是最快速、有效的方式。

 
全球最低稅負制恐抵銷租稅優惠
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副營運長丁傳倫表示,國際租稅有史以來最大變革--全球最低稅負制,從今年1月1日開始,從日、韓、英、部分歐盟國家實施,越南也將於今年實施,恐抵銷先前的企業在各國享有的租稅優惠。

對台商而言,丁傳倫表示,目前只能先關注法令變化,因為全球都將實施最低稅負制,無法移往哪裡避稅,建議企業多關注當地政府有無其他優惠、或政府補助,以降低實施最低稅負制增加的成本。

丁傳倫表示,台商密集投資的地區,包括香港、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2025年也將接力實施最低稅負制。在美中貿易戰之後,供應鏈要求中國加一、加二,企業思考重新布局生產基地,往東協、往德國、往墨西哥等地,但最低稅負制已是國際趨勢,各國可能因此重新檢視各項鼓勵投資的租稅優惠。

租稅優惠不好動用,誘因改為國家補助。丁傳倫指出,只是國家補助通常會針對超大型的企業,中小企業不容易拿到。

 
電動車今年車市占比可望突破10%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去年電動車約占台灣車市的6%,其中以特斯拉的1.3萬台最多,BMW 3,407台,賓士1,962台是電動車的主要供應品牌,今年各車廠的電動車供應將較去年增加,再加上納智捷的n7可望貢獻1.5萬台,預估今年台灣電動車占整體車市的比重可望突破一成。

不只是特斯拉、雙B和保時捷強銷電動車,現代汽車、起亞、LEXUS與Toyota的電動車銷售表現也相當突出。不過車廠的電動車供應量普遍並不多,使得台灣的電動車占比不只比大陸低,也比歐洲市場低了許多。

隨著電動車的供應量增加,預估今年的電動車銷售量將較去年大幅成長。

BMW去年電動車接單近五成 ,但受限於供應量,電動車占品牌的銷售量不到三成,今年BMW的電動車供量增加,i7與iX2、i5都將在新年度陸續交車。台灣賓士則表示,去年下半年電動車車款齊備,尤其是休旅車款在台上市後,預計2024年加入更多純電車款,賓士電動車銷售量將大幅成長。

不過即將進入大量交車期的納智捷n7,其交車台數遠超過進口電動車數量。納智捷上半年的目標交車台數8,000台。

 
政院3月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大宗物資降稅 擬延至6月底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近來國際物價持續上漲,並無回穩跡象,行政院預計3月中將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由副院長鄭文燦主持,其中將針對大宗物資降稅是否延長進行討論,據掌握,有望因物價尚未回穩,有望持續延長至6月底,會中也將一併討論有關清明節相關民生物資之市場供需狀況,確保供應量充足。

行政院為積極監控物價變化,由鄭文燦督導的穩定物價小組會議今年由每三個月召開一次改為每個月召開。

在今年1月底前就已召開過今年首次的穩定物價小組會議,按原本規劃應2月也應召開,但由於2月原本上班天數就較少,又逢農曆春節,據知情官員表示,且4月初又剛好會遇上清明節,因此下一次的穩定物價小組會議將會安排在3月中召開。

該官員表示,預計會中將除了按例行性的討論目前國內物價狀況外,也會對於在清明節中依傳統祭祀時會使用到的禽肉類、肉類、雞蛋等重要民生物資,會在會中責請農業部、經濟部、公平會等相關單位,密切監控各類農漁畜及應節商品、重要民生物資的市場供需狀況。

此外,俄烏戰爭僵持、以巴衝突、紅海襲擊事件等地緣政治衝突,加以氣候異常頻率增高等,全球通膨風險因素仍存,關鍵物資減稅延長按照目前行政院規劃至3月底。

據了解,由於目前國際原物料價格尚未穩定,且原物料價格也持續上漲,原本關鍵物資減稅的策略有望能夠延長至6月底。

行政院因應國際物價上漲,為確保國內物資充裕,穩定物價,自2021年12月啟動第一波稅負減徵措施後,已多次延長進口黃豆、小麥、玉米免徵營業稅,汽、柴油與水泥減徵貨物稅,以及牛肉、奶粉、奶油及小麥等22項關稅稅率調降措施,按照以往財政部所推估,以往減徵措施執行後,每一季將讓國庫稅收減少逾96.24億元。

 
紅海危機加上拉貨潮啟動…散裝運價 醞釀新一波補漲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紅海危機加上拉貨潮啟動,散裝運價迎來新一波補漲效應。裕民(2606)、慧洋-KY兩家龍頭散裝船業者都同步認為,新一波原物料需求來了,散裝船舶醞釀新一波搶租潮,預期將牽動運價。

上述業者認為,大陸市場春節復工後,對於各種原物料的需求會持續增加,再加上紅海危機迫使大部分船舶繞道,拉長船舶航行天數,已使得市場船舶供需轉吃緊,春節期間觀望買盤退散,業界開始提早下訂租船。

往年只要是華人放農曆春節期間散裝船的交投都會自然轉清淡,運價跟著表現平平;今年市場擔心紅海事件對於船舶供給會造成衝擊,租船觀望買盤減少,交易提前轉趨活絡,三種主要散裝船型近一周的價格都呈現上漲走勢。

慧洋-KY表示,以往1月適逢亞洲地區農曆新年,貨物運輸需求較低,然今年開春以來紅海危機持續升級,迫使部分船舶繞道而行,拉長船舶運行天數,運價指數較去年同期增長,以巴拿馬型船舶為例,1月平均日租金則為14,300美元,均相較於去年同期成長約40%,挹注散裝市況傳統淡季不淡。

走紅海經蘇伊士運河較大量的巴拿馬極限型日租金表現更出色,最新日租金為1.48萬美元,近一周漲幅為9.1%、近一個月上漲15%;海岬型船舶日租金維持在2萬美元,近一周的漲幅為2.8%,近一個月的漲幅更達到37%;船噸數較小的輕便極限型,日租金為1.1萬美元,近一周漲幅為1.7%、近一個月上漲1%。

裕民航運表示,海岬型船春節期間受惠於太平洋礦商出貨意願高漲,帶動海岬型船近一個月的日租金強勢反彈;地緣政治風險仍是未來影響散裝船的重要變數之一,再來就要觀察大陸開春後的經濟復甦速度,對於各項原物料的需求速度,這兩大關鍵將持續影響散裝船供需。

就中、長期市場需求變化分析,大陸去年已宣布增發1兆人民幣的國債,將用於防災減災,進而刺激經濟增長,部分資金將用於2024年,顯示強大救經濟的決心,考量到防災、減災,也會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長期散裝需求提供了強勁支撐動能。

其餘的散裝航業分析,2024年散裝船新船交船量扣除不符合環保法規必須拆除的舊船,散裝船的整體供給出現30年以來首度負成長;過去三年因為造船廠塢期滿檔,從下訂單到交船時間平均需要等待3.7年,創下2009年以來新高,散裝船訂新船困難,造成2024年散裝船新交船的運力低,有助於推升散裝船舶運價。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