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4/05/10 第584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中日搶單…工具機業陷危機 機械公會:生存空間愈來愈小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工具機產業已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危機!」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日圓持續貶值,台灣工具機高階機種訂單都被日商搶光了,而中國大陸中低階機種又低價傾銷,在雙面夾殺下,台灣工具機廠商生存空間真的愈來愈小。

台灣工具機今年前四月出口值7.0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14.6%;而4月出口1.72億美元,更較去年同期減少26.1%。4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市場預估還會持續衰退,情況並不樂觀。

和大(1536)集團董事長沈國榮認為,工具機產業「要有過寒冬的心理準備」,他說,全球經濟大環境不佳,尤其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的變數太大,加上日圓持續貶值,市場根本沒有好消息,預期整體景氣好轉還會延後。

莊大立指出,過去台灣工具機與日本工具機約有二至三成的價差,這讓台灣工具機在國際市場仍保有競爭力,然而隨著日圓持續貶值,目前雙方的價格幾乎一樣,「在兩者之間作選擇,有誰還會買台灣的工具機?」

至於中低階機種,也好不到哪裡去。機械公會調查,去年中國大陸進口切削中心機的平均單價每台約16萬美元,但出口的單價每台只有4萬美元,而台灣的平均單價約11萬至12萬美元。

中國大陸由於景氣不佳,導致產量過剩,因此大量往國際市場傾銷。

而今年前三月,中國大陸外銷工具機的平均單價已提升到6萬美元,這對台灣的中高階產品又造成嚴重的衝擊。

事實上,去年對台灣工具機產業而言,是相當難過的一年,台灣原本還是前五大出口國,卻一口氣被美國、韓國超越,成了第七大出口國,而中國大陸也超越日本,躋身全球第二大工具機出口國,僅次於德國。

更難過的是,去年全球前十大工具機出口國,只有兩個國家出口衰退,一個是日本衰退8%,另一個則是台灣衰退14%。業界都感嘆:「台灣工具機的明天在哪裡?」

對此,莊大立也再次呼籲政府,新台幣匯率宜與競爭對手國同升同貶,現階段更應至少貶到35元,才能維持我國工具機的競爭力。

 
金管會六大招 堵人頭帳戶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昨(9)日公布「打詐新法」,讓金管會賦予金融業、虛擬資產業者(VASP)打詐的法源依據,用六大絕招,全面斬殺人頭帳戶,包括同業照會、可疑帳戶通報、金警聯防、返還被害人款項、免除銀行業保密義務及避風港條款、及訂定罰則,一旦業者未能配合,情節重大者,最重處1,000萬元罰鍰。

金管會配合「打詐新法」,提出兩個規範主體(金融業、虛擬資產業者),四個管理標的(存款帳戶、電支帳戶、信用卡、虛擬資產帳戶),修改七條文,解決六大問題,最終目的是「斬殺人頭帳戶」。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說,存款、電支和虛擬資產帳戶、及信用卡,這四個工具都不能被詐團利用,在賦予金融業、VASP業者打詐法源依據的尚方寶劍時,也會苛責業者需負起的責任。

金管會的六大防詐措施,同步要解決六大問題,包括:一、解決轉出入行之間的同業照會問題,以提早遏阻人頭戶。

二、解決尚無被害人出現的可疑帳戶問題,遏止不法交易。

三、建立金警聯防機制,解決被害人報案後,詐團金流流竄的問題。詐團的不法金流的流竄速度快,目前是銀行業接獲警方通報後,要建立聯防機制,未來賦予法源依據後,可配合警方通報後、即時圈存非法款項,阻斷不法金流。

四、解決返還被害人款項問題。童政彰坦言,過去曾有最高法院判定,銀行返還被害人款項沒有法律授權,這次入法後,可讓被害人將款項拿回來。

五、解決銀行業保密義務的問題。司法機關會向金融業調閱很多資料,或是凍結帳戶時,反被帳戶當事人主張是商業糾紛而求償,銀行多擔心違反保密義務,因此賦予銀行免除保密義務責任,鼓勵業者阻詐。

六、解決金融業未提供照會資訊、未配合通報機制等罰則。一旦不配合,處20萬至200萬元罰鍰,最重可罰1,000萬元,以督促業者法令遵循。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 傳接臺灣金董座
記者廖珮君、林勁傑、夏淑賢/台北經濟日報
預計在今年5月20日卸任的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業界盛傳將出任臺灣金董事長。據了解,這項人事是由行政院長卓榮泰等決策高層安排,此消息本月初即在業界傳開,金融圈高層認為,由黃天牧接任當時由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轉任、象徵地位愈來愈高的臺灣金董座,對黃是一大肯定。

黃天牧昨(9)日表示,沒有接獲這個訊息。掌管公股銀行的財政部政務次長阮清華則表示,尚無所悉,無法回應。財政部高層官員表示,目前為止並沒有關於臺灣金董事長接任者的訊息,對於市場傳言無從評論。另外,消息人士透露,臺灣金董事長人事應尚未完全底定,可能還需要再觀察。

雖然金融圈認為,這項安排對黃天牧是一大肯定,但也有人認為,在未卸任前、就傳出此安排,似乎消息過早曝光,可能也將對黃天牧造成困擾。也有另一位權威人士稱,尚未聽聞有此安排,對此消息一無所悉。

金管會官員都受限旋轉門條款限制,三年內禁止到民營金融機構,使臺灣金、土銀、中國輸出入銀行等國營事業,或是金管會等周邊單位,成了這些卸任官員的唯一出路。

臺灣金歷任董事長也不乏金管會官員轉任,如張秀蓮、李紀珠,最高位是金管會副主委轉任,一旦拍板由黃天牧轉赴臺灣金控董事長,將是金管會20年以來首位由金管會主委轉赴金控董座者。

若轉任臺灣金董事長後,黃天牧可否進一步接任銀行公會理事長?目前銀行公會理事長是兆豐金(2886)董事長雷仲達,若要接任,可能得又需做重新改選。

沈榮津向財政部請辭台灣金董座一職已經獲准,5月18日生效,他目前已被東元電機(1504)、世界先進(5347)提名為今年改選的董事候選人,另外,開發金控也將禮聘他接任目前空缺的副董事長職務。

 
國人刷卡熱 單季飛越兆元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人刷卡動能好熱。據金管會昨(9)日公布統計,2024年3月全台國人刷卡額3,405.4億元,累計前三月已刷出1兆0,476億元,年增12.3%,改寫史上同期新高,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說,民眾使用信用卡黏著度、和習慣愈益提升,墊高國人刷卡額。

據金管會統計,2023年全年國人刷卡額是4兆1,860億元,2024年首季就已飛越兆元大關,若依此速度成長,2024年仍有機會續寫逾4兆元佳績。

國人刷卡熱有助推升發卡銀行簽帳手續費,已有法人看好,加上今年股債市走揚,推升財管動能,國銀今年手續費收入可望維持中高位數成長。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前三個月,每月刷卡額都逾3,000億元,前一次刷卡額低於3,000億元是去年4月,顯示已連續11個月、月月刷卡額都破3,000億元,也意味著民間消費動能續航。

近年每月平均刷卡額已從2,500億元,遞增到3,000億元、2024再遞增到3,500億元,金管會認為,這也跟國人愈來愈習慣刷卡、及發卡行推出諸多優惠促銷活動有關。

金管會昨公布3月國銀簽帳金額3,405.4億元,月增5.8%、年減1.8%,月增是因3月都是正常交易日,年減則是因去年228有四天連假、入帳日遞延到3月,但今年則沒有,才會呈現刷卡額年減狀況。

 
華航首季賺進30億元 稅後純益倍增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華航(2610)昨(9)日公告今年首季財報,稅後純益達30.9億元,年增率138%,每股純益(EPS)0.51元,獲利創同期新高。華航考量到客運市場需求,昨天也宣布,配合新機持續引進,擴大航網布局,招募超過百名客艙組員。

華航首季受惠於航空客運旺季加持,營收創歷年同期新高,再加上1、2月為農曆春節、寒假等連續假期載客旺季,3月北美航線及進入賞櫻旺季的日本載客率皆達九成,推升首季營運動能。

首季的整體載客人數較去年同期成長,第1季客運收入330.0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幅34.45%,也較疫前2019年增加21.12%;貨運收入為123.13億元,航空貨運受整體市場趨緩影響,運價維持高檔,運量表現平平,致使第一季貨運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航空貨運需求自4月開始增加,目前又出現價量齊揚。

展望第2季,華航客運夏季班表保持全線班次密集度,熱門東北亞地區每週提供近200班服務,東南亞地區也迎合泰國、越南暢旺需求,台北-曼谷每周28班、高雄-曼谷每周7班,桃園-峴港天天飛航,歐洲、北美及大洋洲等長程航線大致恢復至疫前規模,並將於7月14日開啟台北直飛西雅圖航線,提供旅客豐富的班次選擇,在暑期旺季挹注客運航線營收,看好客運營收將持續走揚。

貨運部分需求已經全面轉強,華航重點爭取半導體機台、電商貨物、消費性電子產品設備、發動機航材等空運主力貨源,並機動調整客貨機運力配置,爭取短期高價包機需求,爭取最佳營收,而航空燃油價格趨穩,對整體營收也有望帶來正面助益。

另外,華航昨天也宣布,配合新機持續引進,擴大航網布局,宣布招募超過百名客艙組員,於今日正式開放報名,本次招考錄取人員預計陸續於8月報到,完訓後上線為旅客服務。

華航今年已陸續引進A350-900、A321neo等客機,其中A321neo新世代窄體客機已有12架營運派飛,全機隊 25 架預計2026年交付完畢,也規劃2025年起引進24架787新廣體客機,華航機隊持續年輕化,亦拓展航網營運版圖與增加班次,7月14日開闢台北往返西雅圖航線,造福往返台美旅客,搭配東北亞、東南亞每周共近400個班次,完整且綿密的越洋航網提供旅客彈性便捷的航班選擇。

 
歐洲線期貨飆 全球運價大漲訊號亮了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歐美補庫存需求出籠,歐美兩線艙位吃緊,業內分析,隨著大陸五一長假後的復工大潮啟動,對貨櫃的需求會陸續增加,昨(9)歐洲線期貨再度大漲11%,法人認為,這是預告5月的全球貨櫃運價將大漲的先行訊號。

上周因為大陸五一長假因素,並沒有公布最新的貨櫃輪報價,被市場認為運價的先行指標歐線集運期貨指數昨天率先大漲11%,也顯示出來市場的運價未來是走揚的趨勢。

長榮(2603)、陽明 (2609)及萬海(2615)都普遍認為,紅海危機使得到歐洲船舶繞行的時間拉長,德國的經濟比預期好,也牽動歐洲地區的經濟復甦速度比預期好。

業者指出,受惠於歐洲市場經濟回春比期快,貨櫃需求量大增,開始擠壓到其他航線的需求,北美線目前需求量也在增加中,北美線5月要找艙位到美國難度非常高。

特別應注意的是,昨日公告首季財報的萬海,航線因聚焦近洋、部分北美線,首季在這一波紅海危機並未最受惠,但近期積極回防北美,因北美運輸需求將大爆發,業內預期,只要需求力道不變,萬海本季的營運也可望出現噴發式的成長。

至於長榮、陽明因為在歐洲、北美航線均部署重兵,這一波運價持續衝高利基下,營運也將一齊受惠。

 
國際財經要聞
中企捲入偵察氣球事件 遭美國祭貿易限制
華盛頓9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總統拜登的政府今天將37個中國實體列入貿易限制名單,其中一些實體據稱為去年飛越美國上空的中國偵察氣球提供支援。那起事件導致美中關係更趨緊張。

路透社報導,美國商務部今天也說,將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電科)旗下一些單位列入名單,因其涉嫌試圖取得美國科技,以支持中國的量子技術能力。

商務部指出,這類技術能運用在軍事上,「會對美國國安造成嚴重後果」。

之前已有媒體報導,中國電科是首要軍事設備供應商。

路透社無法立即聯繫上中國電科請求評論。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未立刻回覆置評請求。

去年2月,中國的偵察氣球飄過美國上空,令華府政壇大感憤怒,並促使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取消訪問中國的計畫。

美國政府今天宣布的措施顯示,拜登(Joe Biden)政府持續就偵察氣球事件懲罰北京。

 
美中原油需求可望增加 國際油價上漲
紐約9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國際油價今天漲至一週以來的高點,主因來自美國與中國的資料顯示,這兩個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國的需求可能增加。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6月交割價上漲27美分或0.3%,來到每桶79.26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7月交割價上揚30美分或0.4%,來到每桶83.88美元。

 
迎接莫迪3.0 印度股市可望挑戰歷史新高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在莫迪連任在望,經濟表現持續亮麗及市場樂觀情緒的帶動下,印度Sensex指數上漲動能強勁可望挑戰新高,建議投資人可以透過主動式共同基金提前卡位印度股市,便可掌握莫迪總理連任成功後,印度股市即將出現外資回流帶動的慶祝行情。

依據亞洲開發銀行(ADB)4月最新公布的今年度「亞洲發展展望」(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在新興亞洲各國中,印度是此次經濟成長預估優於預期的關鍵。根據最新高盛的報告指出,到2027年,印度約有1億人的年收入將超過1萬美元,代表印度的內需市場將大幅成長,無獨有偶,IMF的副總裁Gita Gopinath表示,去年IMF預測印度今年的經濟成長為6.3%,目前正在研究上修預測值,給予高度正面展望並持續看好,因為1月份成長出奇的強勁,印度央行對本國預測為7.4%,大於6%,位居東協十國之首。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表示,印度經濟成長強勁的背後因素,主要來自於國內需求強勁,特別是總理莫迪(Modi)近年持續在國內基礎設施計畫上的大力投入,維持經濟增長並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根據印度財政部最新公布的2025財政年度預算案,資本支出較2024年再度增加11.1%,達到11.11兆盧比,占GDP比重約3.4%,為20年新高水準,讓印度經濟得以不受全球經貿減緩的影響,維持高速成長。

與此同時,對外推動的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 MII)政策,祭出高達2兆6,150億盧比補助金額的製造業獎勵計畫(PLI) 持續吸引外資前往印度設立生產線及據點,致使外資直接投資(FDI)大量增加,過去八個財政年度間,印度製造業取得的外國直接投資(FDI)資本額成長57%。由於印度經濟持續快速成長,國際貨幣基金 (IMF) 預估,印度2023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於15.4%,僅次於中國的34.9%,對全球的影響力已不容小覷。標準普爾(S&P )更預估,印度將在未來三年內繼續成為G20當中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到2030年將躍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印度除了經濟成長大幅攀升、外資直接投資(FDI)大增外,股市也吸金不斷。2023年累計淨買超金額高達214億美元,也讓印度股市佔MSCI 新興市場指數權重近3年快速竄升,從8.2%翻倍成長至 17.6%,已成為該指數第二大權值國,專業外資券商持續看好印度。此外,2025財年政府預算案持續投資基礎建設,顯示印度政府為印度經濟長期成長做足準備。展望後市,印度內需市場廣大,人口已成長為世界第一大國,在人口紅利帶動之下,經濟長期成長性可期,中產階級興起帶動國內消費升級,印度政府製造業補助,加上MII(印度在地製造化)策略,有利於印度本土製造商接觸並獲取高階技術,帶動科技產業升級。

野村(愛爾蘭系列)印度領先股票基金管理團隊指出,2023年11月,莫迪領導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在地方選舉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從勁敵國大黨(INC)手中奪回2個關鍵邦的控制權,強化了莫迪取得總理第三任期的可能性,此結果將帶給市場投資信心。今年4月中旬印度展開為期六周的國會大選,根據市調機構Morning Consult最新民調顯示,莫迪的支持率高達76%,市場預估BJP及其盟友將以355席的絕對多數再度取得執政地位,莫迪也將順利連任。

莫迪連任勝券在握,市場也關注莫迪3.0的政治願景,根據莫迪領導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發布的《2024年保證書》,莫迪3.0將繼續聚焦基礎建設升級與外資投資獎勵,以持續提高印度製造業的競爭力、爭取國際供應鏈移至印度的機會。「印度製造」 (Make in India) 政策得以延續,預計將持續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同時外資將重返回流印度股市、卡位選舉行情,印度現已成為最受外資青睞的新興股市,2023年累積淨買超金額高達214億美元,買超金額居新興市場各國之冠,也成就印度股市連續8年上漲的佳績,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傲視群雄。

野村(愛爾蘭系列)印度領先股票基金管理團隊進一步分析表示,回顧過去莫迪任期內,印度有了顯著的改革進展,積極推展各項社會福利、調降企業稅率、統一全國稅制等,獲得多數投資人的肯定與讚揚,如今市場預期莫迪將再度取得第三任期後,經濟改革將持續進行及對國內基礎設施計畫上的大力投入,將促使印度經濟維持強勁成長。隨著第2季末印度大選告一段落,若莫迪政權確定得以延續,2024下半年開始外資預期將重返印度股市,也將推升印度股市再度繳出亮麗表現。

此外,「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得以延續,也將持續吸引外國直接投資與股市資金的湧入。整體而言,印度有強勁基本面支撐,含人口紅利驚人、經濟動能強勁、與全球股市關係度低、經常帳赤字改善等四大利基,企業獲利持續轉佳,加上選舉行情利多激勵,續航力十足,印度股市中長期具投資優勢,投資人可留意印度基金投資契機。

 
台積電ADR小幅下跌…費半收黑 日月光跌1.7%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台股ADR周四(9 日)漲跌互見,台積電ADR小幅下跌,收盤跌0.56%至每股142.79美元,換算並折合台幣後為每股926.51元,較台北交易股票溢價率為16.40%。日月光ADR下跌1.7%。

美股道瓊工業指數9日收盤上漲331.37點,漲幅0.85%,至39,387.76點;標普500指數漲26.41點,漲幅0.51%,至5,214.08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43.51點,漲幅0.27%,至16,346.27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9日收盤下跌0.64%至4,759.77點。

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收盤下跌2.3%,該公司公布的全年營收預測低於預期。其更大的競爭對手輝達(Nvidia)跌1.8%。

以下是台股ADR收盤報價:

個股 ADR代碼 ADR收盤(換算後) 漲跌幅(%) 台北上市股票收盤價 溢價率(%)

日月光 ASX 16.43 -1.72 148.00 12.45

中華電 CHT 125.98 +0.05 126.00 -0.02

台積電 TSM 926.51 -0.56 796.00 16.440

聯電 UMC 51.52 -0.75 51.90 -0.73

*匯率換算依據紐約時間下午5:30的彭博數據

 
特斯拉人力緊縮 還沒完
編譯黃淑玲、吳孟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近來頻頻遭遇逆風的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傳出擴大裁員,且縮編範圍延伸到新人招聘也遭凍結,官網上北美地區的招聘啟事,傳出幾乎全遭刪除,只留下三個。在此同時,中國大陸的裁員行動據傳也持續擴大進行。

另外,美國檢方正在調查特斯拉在自動駕駛功能方面,是否有誤導投資人和消費者之嫌,而構成證券欺詐或電信欺詐。

財經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導,特斯拉自官網刪除的3,400多個職缺,多位於美國加州、德州和內華達州。僅剩的三個職缺,屬於德州和加州兩地社區大學的七至16周「製造開發計畫」,提供申請者「轉為正職製造專員的機會」;位於內華達州的職缺,則是四至六周的實習計畫。特斯拉上周也取消今年的暑期實習計畫。

但Quartz報導,在LinkedIn上,特斯拉仍開出326個職缺,多數位於中國大陸,少數在歐洲,另外至少有一個在多明尼加共和國。但只有一個「製造開發計畫」的職缺位於美國。

在此同時,彭博資訊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在中國的裁員行動正在擴大。最新行動將影響上海工廠的數個部門,包含顧客服務、工程生產線和物流團隊,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人將受影響。上海廠負責特斯拉全球半數以上產量。

特斯拉4月時曾宣布,要在全球裁員10%,4月16日已開啟首輪行動,若以截至去年底總員工數有14萬人來計算,等於要砍掉將近14,000人,但據彭博資訊報導,內部人士推算可能有逾2萬人被要求離開。

特斯拉今年第1季財報,幾乎所有數據都不如預期。此外,公司不僅召回近4,000輛Cybertruck,中國電動車同業近期也掀起價格戰。據彭博資訊估算,今年首季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占率已由去年同期的10.5%縮減至約7.5%。

另外,路透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美國檢方正調查特斯拉在電動車自動駕駛功能方面是否有誤導投資人和消費者之嫌。據了解,這次檢方調查的重點在於,特斯拉是否在輔助駕駛系統方面誤導消費者,從而構成涉及州際通信欺騙的電信欺詐行為。其中兩名知情人士說,檢察官也在調查特斯拉是否存在欺騙投資人的證券欺詐行為。

 
降息希望重現 道指收漲331點 連漲7日
財經新聞組編譯張大仁 / 綜合整理世界日報
美股收漲,道瓊工業指數連續第7個交易日上揚,因為最新的失業救濟金數據重新點燃了聯準會今年稍後降息的希望。

道指上漲331.37點或0.85%收3萬9387.76點,創去年12月連續9個交易日以來最長連漲紀錄。史坦普500指數上漲26.41點或0.51%收5214.08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43.51點或0.27%收1萬6346.26點。

家得寶(Home Depot)和開拓重工(Caterpillar)領漲道指,漲幅都超過 2.1%。

最新的每周初請失業金數據達到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引發人們對聯準會可能在今年某個時候降息的預期。

除了失業數據外,債券拍賣和強勁需求也推動殖利率走低。10年美債殖利率下跌超過2個基點至4.461%,而2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3個基點至4.813%。

MRB Partners全球策略師寇爾瑪(Phillip Colmar)表示:「數據的疲軟為聯準會提供了一個兌現其鴿派偏見的窗口。」並補充說,9日的股市將失業救濟金數據視為有利因素,「只要債券殖利率不構成威脅,那就是綠燈。聯準會和債券市場已經共同為買進風險開了綠燈,或者說繼續購買風險。」

一批最新的財報低於華爾街預期,短暫打擊了市場情緒。華納兄弟探索公司(Warner Bros Discovery)收漲3.08%,即使其營收和獲利均未達預期;而半導體公司Arm因營收財測不佳而下跌2.34%。在疲軟的財測掩蓋了第1季強勁表現後,Airbnb下跌6.87%。

一系列較熱的通膨報告引發投資人擔心聯準會將在更長時間保持利率在較高水平,並且全年降息預期降至2次,最快在9月開始,都令本季股市面臨壓力。

然而,瑞銀預計即將發布的通膨數據將開始走低,從下周發布的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開始。該公司引述最近的數據顯示,住房成本將放緩,未來消費者支出將下降。

瑞銀集團馬塞利寫道:「預計未來幾個月美國通膨將再次下降。」「投資人預計4月CPI將顯示今年第1季中斷的通膨放緩趨勢正在恢復。」

他表示:「我們認為,未來幾個月通膨將開始回到聯準會2%的目標。」

巴克萊表示,雖然中國的電動車銷量依然強勁,但美國仍處於「電動車嚴冬」。

分析師李維(Dan Levy)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加州電動車普及率連續第二季下降,初步數據顯示4月電動車普及率為9.3%,低於上月,但略高於2023年同期的9.1%。並補充說,加州是美國電動車普及率的領先者,這使其成為美國其他地區趨勢的重要指標。

同時,分析師表示,中國將繼續主導全球電動車市占率,2024年中國將占電動車銷量的58%,而美國僅占10%。

由於電動車環境充滿挑戰,就算通用汽車重申其電動車產量財測在20至30萬輛之間,但李維預計該公司的產量將會下降。他預計這家汽車製造商最終將調降其財測目標;今年該公司股價已上漲超過25%。

BTIG首席市場技術分析師克林斯基(Jonathan Krinsky)在給客戶的最新報告中寫道,「在今年稍早時的大幅上漲之後」,貴金屬礦業股目前正在盤整,而VanEck Gold Miners ETF等ETF「看來對我們特別有吸引力」。

他表示,從3月初到4月中旬的短時間內,金礦ETF上漲近40%,「突破一年期均線」。「現在看來,它準備恢復上升趨勢,穩步向38至40元移動。」BTIG表示,與2024年的史指相比,GDX ETF的表現超出約3.5個百分點。

克林斯基表示,由其他礦產開採商和化學品製造商組成的Materials Select Sector SPDR基金最近的表現不如 GDX,不過他認為道氏公司等個股「具有非常有建設性的股價」走勢圖。

棒約翰是最新一家報告銷售疲軟的餐廳;該披薩連鎖店同店銷售額下降1.8%,低於預期;與競爭對手幾周前的業績形成鮮明對比。由於會員方案的成功改革,達美樂同店銷售額成長5.6%,超出預期,成為產業異類。

但即使餐飲業今年開局普遍舉步維艱,但今天又出現了另一個亮點。人們正在搶購甜甜圈,Krispy Kreme營收高於預期,有機銷售額成長近7%。該公司將其歸功於在情人節和聖派翠克日成功的主題日設定行銷帶動「數位銷售上升和強勁的消費性需求」。

 
要聞
四大壽險累計前四月進帳552億
記者楊筱筠、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受惠今年以來美元升值,匯兌利益降低壽險業避險成本壓力,加上壽險持續操作海內外股票,累計前四月,已公布獲利的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凱基人壽、新壽共四大壽險合計賺552.6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98.2億元,轉虧為盈。

惟4月壽險業遭受美國聯準會(Fed)態度偏鷹,美債利率走揚、美股承受壓力,縮減壽險業4月表現,四大壽險總計4月稅後純益總計較3月縮減14.7%。

國泰人壽4月單月稅後純益104億元,暫居冠軍,賺贏新光人壽的27.87億元、台灣人壽22.24億元、凱基人壽18.96億元。目前六大壽險中,尚餘富邦人壽與南山人壽未公布4月成績單。

新光人壽4月較3月略減1.14億元,惟累計前四月賺32億元,連續三個月賺錢。凱基人壽4月稅後純益18.96億元仍較3月略減2.39億元,下滑11.2%。台灣人壽前四月稅後純益98.79億元,則受惠美元持續升值,加上股債資本利得較佳。

 
亞泥首季每股獲利達0.89元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亞泥(1102)昨(9)日公告今年首季財報,不受中國大陸水泥市場低迷影響,單季稅後純益達29.48億元,年增9.7%,每股純益0.89元。亞泥表示,獲利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台灣的水泥本業、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和嘉惠電力的表現。展望未來,法人認為亞泥獲利表現將會愈來愈佳。

亞泥大陸市場占整體營收比重超過50%,今年以來主要營業區域華中市場價格、出貨量都呈下滑,港股掛牌的子公司亞泥中國日前公布財報,第1季虧損人民幣1.3億元(約新台幣5.8億元),每股虧損人民幣0.083元。

不過,亞泥今年在台灣市場的表現不錯。亞泥表示,包括台灣的水泥本業、亞東預拌混凝土和嘉惠電力都交出不錯的成績單。其中亞東預拌混凝土去年至今銷售持續創高,嘉惠電力今年兩電廠全廠開出,再加上台電今年跳電頻繁,對嘉電惠力的輸電需求預期將大增。

亞泥指出,亞東預拌與另一家子公司亞利預鑄,產品銷售數量與價格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旗下的嘉惠電力現有一、二期的天然氣複循環發電機組,在電價上漲下,售電收入持續增加。

至於轉投資方面,亞泥斥資百億元收購遠傳電信股權,在遠傳獲利穩定成長下,對亞泥的貢獻度持續增加。此外,受惠於美元升值,亞泥轉投資項目包括遠東集團旗下的遠東新世紀、裕民航運,以及其他海內外的財務及策略投資,也有不錯的匯兌收益。

對於今年的展望,法人認為,雖然大陸水泥市場今年看法仍趨保守,但在台灣市場方面,國內水泥本業營運仍處於穩增長、預拌混凝土事業也會有不錯的表現。此外,台灣發生的403大地震,帶動政府都更政策啟動,市場預期亞泥受惠於題材帶動,中長期展望值得期待。

 
一銀做公益 跨國傳愛零距離
記者林勁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第一銀行及第一銀行文教基金會長期致力於推展社會公益,特別打造金融業首家結合公益活動之彩繪中巴「小粉獅夢想巴士」,將溫暖與關懷傳遞至全台各地資源缺乏的偏鄉學校,4月適逢兒童節及世界地球日,在這個別具意義的月份,特別舉辦「小粉獅夢想巴士愛心募集公益活動」,號召社會大眾共同捐贈二手玩具及衣物,跨國傳愛零距離,為國內、外偏遠地區的孩童盡一份心力。

歷經一個月的物資募集,來自各界的愛心包裹,由第一銀行志工親自拆箱並分類整理,於5月搭乘「小粉獅夢想巴士」,載著20袋夏季二手衣物和89公斤的二手玩具,前往合作夥伴「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及「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指定地點,進行二手物資捐贈,期望透過小粉獅夢想巴士的傳愛行動,將愛延續下去,傳遞快樂與祝福給非洲和台灣偏遠地區的孩童。

第一銀行小粉獅夢想巴士自2023年啟航以來,先後探訪新竹縣尖石鄉嘉興國小合唱團、花蓮縣萬榮鄉明利國小及鳳林鎮萬榮國中跆拳道社團,透過捐贈物資及實際陪伴,與偏鄉孩童共度美好時光。

本次愛心募集活動,凝聚社會大眾力量,共同響應循環經濟,從環保及教育出發,藉由資源共享及再生利用,平衡城鄉差距並實踐永續減碳,活動捐贈的夏季二手衣物將以海運方式送至非洲赤貧地區,提供當地居民生活所需;回收89公斤二手玩具,相當於減少183公斤碳排放,落實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永續發展。

未來,第一銀行小粉獅夢想巴士將繼續深入至每個需要的角落,努力為社會帶來改變,持續深耕「就在你左右」的公益理念,以具體行動為社會注入正能量,為台灣的未來點亮更多希望之光。

 
外僑報綜所稅依照居留天數不同 三種方式
記者許如鎧/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外僑在中華民國境內在同一個課稅年度,依照居留天數的不同,辦理綜所稅申報方式及時間可分為三種。

中區國稅局指出,居留天數以90天、183天兩個時間節點分為三種辦理情形。

首先,若外僑在同一課稅年度內,在中華民國境內居留不超過90天,其來自中華民國境內的扣繳所得,將由扣繳義務人在支付所得給這位外僑時,辦理就源扣繳,無需自行申報。

至於若有非屬扣繳範圍所得,則應在離境前依規定扣繳率辦理綜所稅申報納稅。

第二,若外僑於同一課稅年度內,在中華民國境內居留超過90天但未達183天,來自中華民國境內的扣繳所得,同樣是由扣繳義務人辦理就源扣繳。

與前述第一種主要差別在於,在中華民國境內提供勞務而自境外雇主取得的勞務報酬,居留未滿90日免稅,但在91日至182日之間,則應與非屬扣繳範圍所得一樣,在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限內或離境前辦理綜所稅申報並繳稅。

第三,若外僑於同一課稅年度內,在中華民國居留達183天,則屬於我國境內居住個人,如果當年度所得達課稅起徵點,應於隔年的5月1日起至31日止,向居留所在地國稅局辦理上年度的所得稅申報。但在年度中途離境者,應於離境前辦理綜所稅申報納稅。

國稅局也指出,在計算居留天數時,應以課稅年度的元旦至12月31日止,計算期間居留於我國境內的天數。

國稅局也提醒,課稅年度的所得稅申報,應自次年5月1日至5月31日止辦理申報,若5月31日適逢例假日或休息日,則延至下一個工作日申報。

 
採用擴大書審 先繳清稅款
記者許如鎧/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採用擴大書審申報營所稅的公司,應留意必須在申報期限截止前繳清稅款,若稅款未繳清,將無法適用擴大書審。

高雄國稅局表示,所謂「擴大書審案件」是指營利事業全年營業收入淨額和非營業收入合計在3,000萬元以下,申報書表齊全,且自行依法調整的純益率在書審純益率標準以上,並如期繳清稅款。

擴大書審的行政流程簡便,可為公司節省不少行政成本,不過國稅局強調,若公司在選擇擴大書審申報後,未按時繳納應納稅款,將失去採用擴大書審申報的資格。

國稅局提醒,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許多公司組織符合免辦理營所稅暫繳,不用繳納暫繳稅款,卻在填寫營所稅申報書時,列報到已繳納稅額,導致短計短繳營所稅,因此喪失書審資格,公司應特別留意。

 
惠譽:一家純網銀明年損平
記者林勁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現有三家純網銀仍處於虧損階段,惠譽信評預期,有一家明年有機會達到損益兩平,但損益兩平只是初步重要關卡,純網銀能否持續建立差異化利基,在台灣競爭激烈的金融環境中賺取合理利潤才是更大挑戰。中華信評昨對將來銀行的評等報告亦認為,在高度競爭環境下,仍需一段時間方能建立更穩定成熟的業務結構。

惠譽台灣分公司昨(9)日舉行台灣銀行業挑戰與信用展望記者會。針對純網銀對台灣銀行業的影響,惠譽台灣分公司副總經理陳怡如表示,根據2023年底數位存款帳戶統計,LINE Bank有172.5萬戶、市占率9%,將來銀行34.6萬戶、市占2%,樂天銀行20.4萬戶、市占1%。存款市占率最高的LINE Bank占比僅0.12%。

陳怡如指出,純網銀今年將維持虧損,雖收入增加但仍低於營業費用。若能透過其股東的市場地位,如生態圈等,持續獲客並隨法令鬆綁及內部系統建置完備,提升客戶使用度,則虧損可望縮小。

她強調,純網銀占整體銀行業比重將維持偏小,因聚焦於消金放款且產品線較有限,引發的產業競爭應不致影響台灣銀行業的經營環境。然而,因純網銀獨特的經營模式及相較一般商業銀行低的營業成本,中長期恐導致數位金融發展落後的一般銀行流失市占率。

至於傳統銀行,陳怡如認為,以銀行為主體的金控公司雙重槓桿比率將因高現金股利發放而維持偏高。此外,銀行業高度分散將持續,近年的併購多為小型民營銀行,大型銀行如公股銀行併購挑戰性高。高度分散與競爭使銀行大幅提升獲利及資本的空間有限,台灣銀行業經營環境分數a將於中長期維持不變。

 
統一布局台中 大里 BOT 案簽約
記者宋健生、朱曼寧/台中、台北報經濟日報
統一(1216)企業集團加速拓展台中商場版圖,昨(9)日與台中市政府完成大里區「市七及廣二用地合併開發興建營運移團(BOT)」案簽約,將投資5.62億元規劃興建「太子置地廣場-大里館」,預計2028年底完工營運。

統一去年底已和台中市政府簽約,擬投資15億元在台中市北屯區崇德路「市31」市場用地,規劃興建「太子置地廣場」複合式商場,目前全案將進入都審,預計2028年底完工營運。

另外,統一超在2022年斥資7.19億元,買下台中市北屯捷運機廠特區600坪商業區土地,將規劃推出地上四層複合式商場,目前已取得建照,將於近期發包。據了解,包括統一佳佳健身俱樂部、星巴克及7-11旗艦店都將進駐。

昨天簽約儀式由台中市經發局長張□源主持,太子建設總經理暨大里杙實業董事長林宏俊,以及統一企業協理張國光參與,並宣布全案預計2028年12月完工營運。

此案興建期五年,營運期45年,統一集團著眼於大里區發展可期,規劃興建地下三層至地上五層「太子置地廣場-大里館」,預計投資5.62億元以上,引進健康輕食、流行時尚、居家生活、主題餐廳及統一超商旗下零售品牌等。

商場基地位於德芳路二段與永隆路交叉口、大里環保公園西側,為大里二期重劃交通重要樞紐,周圍緊鄰仁愛醫院及中興商圈,商業機能成熟。

經發局表示,大里區人口成長已突破20萬人,躍為台中市人口第三大行政區,為滿足地方民眾消費需求及紓解停車不足問題,合併開發廣二用地,以提供地下停車空間。

張國光說,台中人口穩定上揚、消費力強勁,是集團加碼布局的主要考量。

統一除布局商場,也搶攻中台灣物流商機,投資約100億元規劃的統一企業集團台中港物流園區已動工;全案預計2026年完工啟用,預估可創造1,000個工作機會,並服務大台中地區約1,000家7-Eleven、康是美、星巴克等通路。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