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1/23 第602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重啟核能鋪路!童子賢建言立院修3法 解台灣用電問題
記者王郁倫/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台電預算遭刪除1000億元,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指出,未來兩條路,不是全民電價調漲,就是台電舉債支應,其實台灣用電問題要解決不難,若讓核能發電比拉高至3成,將有機會幫台灣省「N個千億元」,故將建言台灣在核能議題上修訂「2法1條例」,進入修改法規程序:放鬆管制、研究能源安全(包括能源韌性與核安)。

童子賢22日表示,台灣用電問題要解決其實並不難,因為台灣在過去十年電力成長只有11.88%,但是全球的電力成長過去十年是25.48%,其中成長最快是中國達74%,其次是印度65%,反而歐美及日本過去20年用電趨向平緩,不但不成長還輕微下滑,故童子賢預估,台灣在經過2030年∼2035年過渡期之後,用電會傾向於不成長或輕微下滑。

原因是用電效率提高,且依循發展先進國家模式不會大幅成長,只要找到良好的能源配比,就能讓台灣的能源電力供應進入穩定、經濟、有效狀態,只要台灣能源政策若能理性思考,執行起來並沒有這麼困難。

全球電力產值已經是石油的兩倍,意味電力在能源的重要性已經超越石油,目前全球低碳或零碳電力供電比平均約35%,歐盟更高達72%,台灣遠遠落後僅16%,在核三廠二號機停役後會再降至10.5%,在低碳努力上落後國際,這也是為何他在一年半前開始重視核能,「因為光靠風力跟太陽能發電要挽救地球暖化是沒有機會的」他說,除非讓核能攜手同行。

童子賢表示,台灣半夜耗電是日間的6~7成,高速公路跟路肩都要開燈,若基礎備載都靠風力跟太陽能發電麻煩就大了,因為晚上沒有太陽能,夏季沒有風,但若用儲能因應,首先日間太陽能發電量需達兩倍,一半日間用,一半儲存起來,其次是電價要把電池成本算進去,台電粗估就是電價會倍增,從3元多變7元,而多支付的1兆元成本其實都是付給外國。

童子賢表示,電力就是國家成本,可以說國力即電力,國家競爭力跟電力成本及電力品質息息相關,台灣2025年就將進入一年用電3000億度電的時代,若都靠綠能發電,台電試算過,每度電要變貴一倍價格,若假設每度漲3元一年就將增加兆元支出,將從全民口袋跟產業稅收來補,加重兩者負擔。

而核能相對穩定,他因此主張核能發電比應達3成,另外搭配小部分天然氣跟煤炭(火力發電),組成夜間電力需求的60%基載,他認為,在既有核一到核四土地上擴張核能綽綽有餘,反而若是全用太陽能發電,需要12個台北市面積的土地才能供應。

童子賢表示,現在一直討論核廢料的處理問題,其實是假議題,核廢料不是科技議題而是商業問題,只是商業問題處理要付出代價,第一個是重煉,第二個是採用比爾蓋茲現在發展的快中子反應爐,讓核廢料趨近於零,只是過去石化發電太便宜,導致投入核能研究的百億美元無法回收。

童子賢表示,核能發電有機會替台灣省N個千億元,至少一千億元起跳,有可能九千億元不等,這從新加坡以天然氣發電,最近也受不了跑去與美國簽署核能協議足以證明,現在瑞士跟瑞典都已修改法規,延長核子反應爐退役期限,每年只要測試安全就延役,原則上國際潮流是延役20~30年,日本跟義大利也重啟核能。

中國大力發展陸地風力跟太陽能之餘,每年更新增6~7座核電廠,以降低能源進口依賴。

童子賢表示,立法院諸位委員都是社會菁英,當更要秉持為台灣前途籌劃,為台灣生民謀福的心思,因此他大膽建言,應開始進入修改法規程序,放鬆管制,全力研究能源安全,包括能源韌性與核安。

他表示年後會結合台灣工商團體、外國商會,向政府建言提議修法,他指出,台灣在核能議題上需修訂「2法1條例」共3項法規。首先,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明確列出「非核家園」字眼,因法規明定,官員就必須要執行,後續要啟動核能,官員將束手無策,故最好能改掉「非核家園」字眼。

第二,是《核反應器管制法》中要求核子設施如果要延役,必須提前5∼15年申請,該法規限制應該要解除。第三是《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條例》規定核子反應器運轉執照最長40年,預期作廢,建議台灣追隨國際潮流修改。

 
和碩董座童子賢:發展核電七成官員挺 國際商會擬提說帖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和碩(4938)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昨(22)日受邀三三會演講,再度呼籲台灣應發展核電,他透露,近期他推展「發展核電的必要性」,已獲得政府六、七成文官支持。

童子賢說,台灣發展核電已獲得多數政府官員支持,但在立法院仍有待努力,他透露,已有國際商會友人正發起結合國內工商團體,擬在農曆年後將向政府提說帖。

三三會昨日舉行2025年元月例會,邀請童子賢以「台灣產業與國際局勢」為題發表演說。他指出,觀察未來競爭力,人才、科技、算力、電力、製造基礎都將決定一個國家的競爭力。科技會影響國力,電力也會影響國力,不論是電動車、AI運算、晶片製造都需要穩定、經濟且不排碳的電力。相較於傳統的石化能源,唯有使用電力才有可能降低碳排,而且生產電力可能是全球最大產業。

針對台灣目前的電力發展,童子賢指出,台灣過去十年電力成長僅11.8%,低於全球成長的25.4%,相較之下,中國大陸過去十年電力成長為74%,印度也有65%,預期台灣到2030至2035年後,更需要用效能更好、更先進的能源設施。

台灣電力需求將邁入3,000億度,每度電力成本增加1元,國家或全民負擔就會增加3,000億元,但是「太陽能、風力發電救不了地球暖化」,也無法改善台灣電力問題,相較之下,核能電廠占地極小,對地狹人稠台灣至關重要,且核能廉價、經濟實惠,較天然氣一年有機會替台灣省下數千億元。

童子賢在演講中多次形容,「核廢料就像是動物園的老虎和獅子,用籠子關好,就不會跑出來危害市民」。他並強調,核廢料其實是可以處理的,未來的快中子反應爐新技術可減少核廢料,而過去並未投資發展核廢料處理技術,是因為原有的石化燃料太便宜了。

此外提到近日立法院三讀中央政府總預算,刪減2,075億元,台電千億撥補也全數刪除,童子賢對此表示,三黨應回歸理性,統刪不是辦法,他也為台電抱屈,如此一來只有兩條路,不是漲全民電價,就是繼續舉債;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則表示,總預算刪減後仍有2.9兆元,相較過去2.7兆元還多,運作應不會有問題。

 
七件重大投資案 過關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投審會昨(22)日通過七件重大投資案,合計投資金額約新台幣384億元。其中包含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渢妙離岸風場,獲得增資新台幣220.8億元是其中最大案。

經濟部投審司昨日召開第16次會議通過七件投資案。盧森堡商CI FENGMIAO SCSP以220.8億元,增資哥本哈根基礎設施渢妙股份有限公司,再增加轉投資渢妙離岸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經營發電業等業務。渢妙離岸風力發電計畫是CIP在台灣參與的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規劃2027年併網。

 
2035減碳目標挑戰40% 環長表示新數據「很有企圖心」
記者邱琮皓、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賴清德總統今(23)日將召開第三次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定案2032年、2035年減碳目標。據了解,2035減碳目標有機會觸及40%。環境部長彭□明對此並未鬆口,僅表示新目標將「很有企圖心」。

環境部日前已公布,2030年減碳目標訂在28±2%(即26%至30%),賴總統在去年氣候變遷委員會中已經宣示,除了2030年外,也要重新盤點,提出2032年、2035年等年度減碳目標,將是今日開會的重中之重。

據了解,各部會對於2032年減碳目標提高至35%並無太大意見,但對於2035年目標較具歧見。

知情官員透露,賴總統以2035年最高可減碳40%為頂標,要求各部會下去盤點,有部會認為有機會拚一把,透過鼓勵綠色投資,突破氣候科技瓶頸,認為2035年目標可訂在38±2%、即減碳36%至40%目標。

然而也有部會認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變數多、大量開採石油與天然氣等政策是否出現國際供應鏈品牌向成本妥協的鬆動心態,仍待觀察,更重要的是財劃法、總預算等國內不利因素影響施政,認為應訂在37±3%,也就是34%至40%的較大區間來緩衝。

今日登場的氣候變遷委員會,將有三項報告案。第一案是由環境部報告「第二次委員會議列管事項辦理情形」,第二案是環境部報告「積極設定減碳新目標」,第三案則以「落實減碳行動計畫報告」為核心,由國發會、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農業部、環境部等六大部會,依序報告「減碳行動」。

知情人士指出,最新減碳目標與行動計畫背後,是經過無數次繁複工作會討論,六大部會涵蓋能源、製造、住商、運輸、農業到環境等全方位盤整,以行動展現賴總統對於應對氣候變遷,達成國家永續、2050淨零轉型願景的決心與魄力。

 
彰化芳苑風電環評初審 建議不開發
記者李柏澔/台北報導聯合報
環境部昨舉行彰化芳苑鋐威風力發電計畫第二次環評初審會議,由於風機過於接近民宅與學校,加上場址合理性、民意訪談遭指造假等質疑,環評委員審查認定本案對環境生態、學校師生、居民權益等有重大不利影響,建議不應開發,並送環評大會做最後審查。

芳苑鋐威風力發電計畫基地位於彰化縣芳苑鄉內陸,在芳苑鄉福海段、芳埤段、芳墘段等五筆地號設置五部風力機組;前次會議中,環評委員要求加強風機運轉低頻噪音、振動、眩影等評估,以及對鄰近民宅、學校與畜牧場等影響等,因此未通過初審。

芳苑鄉育華國小家長會長林清波表示,風機運轉時產生的陰影閃爍效應與眩光,不僅影響居民日常生活,更可能嚴重干擾學童的學習專注力。

永興村反風車自救會副會長林德助表示,業者去年十一月開第二次地方說明會,卻完全沒通知村民,會議名稱更直接表明為永興村「支持」風電發展說明會,既不尊重也毫無誠意。

芳苑鄉永興村民陳美雪表示,去年九月環評之前,村民都不知道要在村莊蓋風機,也未接獲環評通知,所有村民幾乎都反對風機,業者儼然是公然說謊、造假。

開發單位代表回應,之前村長和民眾確實沒明確表達贊成或反對,質疑是環團運作,沒有造假訪談。

 
國際財經要聞
彭博:Meta今年推AI眼鏡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彭博報導,Meta計劃今年推出專為運動員設計的Oakley品牌智慧眼鏡,並醞釀開發手表和內建攝影功能的耳機等穿戴式裝置,希望開發更多結合人工智慧(AI)技術的產品。

彭博科技記者葛曼引述消息人士指出,除智慧眼鏡外,Meta旗下裝置部門Reality Labs也計劃開發能與蘋果的智慧手表和AirPods競爭的產品。同時,Meta仍積極開發首款真正的擴增實境(AR)產品,預計將於2027年問世。

Meta藉推出一系列新產品,將自己重新定位為AI領域的創新者,重點放在能引領下個運算時代的硬體產品。這家社群媒體巨人已在AR和VR技術的開發上投入數百億美元,並推出多款頭戴式裝置和智慧眼鏡,只是始終無法得到消費大眾的青睞。

目前,Meta已問世的Ray-Ban品牌智慧眼鏡內建攝影機、麥克風等多項功能。這款眼鏡尚未達到真正AR的境界(將資料和影像疊加於現實世界視野中),但已具備拍照、分析周遭環境、播放音樂及處理通話的功能。

今年最大升級則是一款高階新品,代號為「Hypernova」,設計上更接近目前的Ray-Ban眼鏡。更新款在右側鏡片底部配備顯示器,能將訊息投射至使用者視野。

 
輝達超車 蘋果跌掉市值王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蘋果公司(Apple)21日股價收跌3.2%,市值降至3.35兆美元,輝達(Nvidia)上漲超過2%,市值來到約3.45兆美元,因而再度擠下蘋果,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

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今年來股價累漲約5%,2024年股價攀漲171%,2023年則大漲近239%,這反映出市場對輝達AI晶片的需求極為旺盛。

相較之下,美國券商分析師陸續調降蘋果股價的目標價,原因是該公司的AI對iPhone銷售動能的助益似乎有限。Jefferies分析師以李裕生為首的分析師團隊指出,「我們對iPhone需求疲弱的憂慮已成真」,意味著蘋果預定30日盤後公布的上季財報面臨風險。

李裕生先前預期,上季iPhone出貨量會微增1%,現在他下修成下滑2%,中國大陸市場需求似乎尤其疲弱,儘管其他地區的需求可能較佳。他也擔心蘋果的本季前景,原因包括北京當局2025年的新政策限制智慧手機補貼,將排除多數的iPhone機型。

摩根大通以查特吉為首的分析師團隊也指出,蘋果面臨三大挑戰:中國大陸市占可能萎縮、AI功能激起的銷售動能有限以及美元強勢。這群分析師調降蘋果目標價,從265美元砍到260美元,但維持給予蘋果的「加碼」評等。

 
愛迪達出運 去年轉虧為盈
編譯黃淑玲、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德國運動用品大廠愛迪達(Adidas)上季初步財報遠優於預期,全年也成功轉虧為盈,激勵該公司在德國股市掛牌股價22日盤中飆升7%,有望締造十個月多來的單日最佳表現。

愛迪達21日發布初步財報,去年第4季營收勁揚24%至59.7億歐元(62億美元),毛利率攀升5.2個百分點至49.8%,並從2023年同期的虧損轉為獲利,上季營業利益達5,700萬歐元,優於一年前的營業虧損3.77億歐元。分析師原本估計上季營收54.6億歐元、營業虧損3,800萬歐元。

與此同時,2024年全年營業利益升至13億歐元,高於公司去年10月的預估;毛利率也上揚3.3個百分點至50.8%。愛迪達將在3月5日公布最終版財報,以及2025年財務展望。

執行長古爾登說,愛迪達有潛力提高所有市場的市占,儘管目前總經環境有許多不確定性,目標仍是再次達到兩位數成長,並持續改善營益。古爾登也希望縮小與業界領袖Nike的差距。

愛迪達過去一年聚焦在帶動復古球鞋Samba和Gezelle的風潮,以重振品牌、提高銷售。該公司也受惠於對手Nike的表現轉趨疲弱。

最新財報顯示愛迪達情況大幅好轉,該公司2023年蒙受30多年來首見的年度虧損,主要是與饒舌歌手Ye停止合作,被迫終止出售獲利豐厚的Yeezy鞋款。

分析師對財報結果欣喜不已。德意志銀行分析師說,他們建議買進愛迪達股票,原因是品牌熱度提高、正面的盈餘動能、強健的每股盈餘成長,這些均顯示在第4季財報。德銀將2025年每股盈餘預期上調7%,2026年每股盈餘預期更調高9%。

Jefferies分析師格茲尼克也說,愛迪達初步財報顯示,北美銷售顯著加速。美國是全球最大運動用品市場,該公司近年來在美國陷入困境,但近來的生活風格產品和新款籃球鞋銷售出現進展。

 
Netflix 訂戶激增 股價歡呼
編譯黃淑玲、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串流媒體巨人Netflix在美股21日盤後發布最新財報,拜首次推出重大體育賽事直播,以及熱播劇「魷魚遊戲」續集強勢回歸所賜,上季訂戶增數創史上最大,激勵股價22日早盤狂漲15%,攻破990美元關卡。

彭博資訊報導,Netflix 21日在致股東信函中表示,去年第4季新用戶數年增44%至1,890萬,比市場預期高一倍多,全球訂戶總數已攀抵3.01億人。原先訂戶成長的最高紀錄是在2020年第1季所創,當時因為新冠疫情爆發,新增了1,500萬名用戶。

彭博指出,這是Netflix最後一次公布每季訂閱用戶數據,管理階層試圖將投資人的注意力轉至營收和獲利等財務指標,避免股價過去總是容易受到用戶數據影響。

Netflix表示,第4季的節目表現超出自身預期,「魷魚遊戲2」引發的追劇熱潮,使其看好這齣反烏托邦生存驚悚劇有望成為公司史上收視最高的原創劇集之一。

該公司加碼投資體育直播活動也收到成效。去年11月,前YouTube網紅保羅(Jake Paul)與前重量級拳王泰森之間的較量,寫下6,500萬個帳戶在線同時觀賽的成績;耶誕節當天轉播的兩場職業美式足球聯盟(NFL)賽事,平均吸引3,000萬個全球帳戶收看,名列NFL史上收視率最高的比賽之林。

Netflix也宣布在美國調漲訂閱費用;含廣告方案的月費由6.99美元調漲1美元至7.99美元;最多人選擇的標準方案,漲2.5美元至月費17.99美元;高級方案調漲2美元至每月24.99美元。阿根廷、加拿大、葡萄牙等國也同受這次漲價影響。

在12個提供「有廣告」方案的市場中,多數新增訂戶選擇此一方案,不過Netflix的廣告業務開展緩慢,該公司說,要等到2026年才能對財務產生助益。

在上季,Netflix的營收躍增16%至102億美元,寫2021年末以來最大增幅,並預估今年的營收增速將比市場預期更快。

 
日對外企投資擬事前審查 針對陸企意味濃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將針對外企投資,設置新的事前審查制度,把有協助外國政府蒐集情報之虞的企業,歸類為「特定外國投資家」,要入股特定日企前須提出申報。此舉被視為針對中國大陸企業,盼防堵情報外流規範上的漏洞。

最快今年春天推出的新制,規定外國投資人一旦可能有和外國政府合作並洩漏情報之虞,若欲取得核能或通訊等屬安全保障上重要「核心行業」的上市企業逾1%股份時,事前須提出申報。

就現狀來看,有要求須提供全面情報的法令的國家,研判只有中國。

現行制度是如果政府認定影響安全保障或公共秩序的話,得勸告或命令其中止出資。但如果取得股份未滿10%,且符合「外國投資家不參加董事會」及「本身不在股東大會提出轉讓與廢止重要業務」條件,就可以不適用上述規範。

雖然這是為了不過度限制對日投資所採取的措施,但作為防止情報外流的制度來說,也引發不夠完備的憂慮。

日本網路服務公司樂天2021年接受騰訊控股子公司出資3.65%,便是一個經典案例。當時騰訊控股主張「純投資」,不參與公司經營,所以被排除在日本政府事前審查對象外。

中國2017年實施國家情報法,要求個人及組織配合國家情報工作,由於可能受此法約束的中國企業投資日本重要基礎設施的通訊企業,導致美國政府向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及財務省等單位,詢問在「外匯及外國貿易法」(簡稱外為法)上的適用狀況。 □ □

為了不讓「特定外國投資家」可實質支配的企業成漏網之魚,日本政府也將進行監管。在核心行業中,如果要投資像是輸電或鐵道公司等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指定的「基礎設施業者」,將不適用豁免制度。

 
要聞
聯經人文企業獎 首頒特別貢獻
記者賴昭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第二屆人文企業獎公布評選結果,本獎項首次頒發特別貢獻獎,由長期扶持藝術文化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獲得。

聯經出版主辦的第二屆人文企業獎,近日評選結果揭曉,共廿四家企業及機構獲獎。連續兩屆參與評選的願景工程基金會董事長陳沖表示,第二屆的案例整體水準提升,競爭激烈。

去年第一屆人文企業獎獲得熱烈回響,第二屆邀請五位產官界跨部會首長組成評審團,由陳沖擔任評審召集人,邀集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文化部次長李靜慧、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與國發會副主委彭立沛擔任評審。人文企業獎共分五個類別獎項,「社會關懷」、「藝文推手」、「教育提升」、「地方發展」及「動物保育」,從多種面向彰顯人文精神,評選後授予典範獎、卓越獎和傑出獎三種獎別。

本屆新增創新特別獎,鼓勵具創新和影響力者,以及特別貢獻獎,由當屆評審團提選出深具人文永續影響力的個人。

特別貢獻獎頒予童子賢,評審團說,童子賢身為科技人,不遺餘力支持藝文、推動閱讀文化,以個人名義資助多部影視作品,也贊助遇到困境的藝術與公益團體。評審盼透過此獎項,對這位在文化保存、藝文素養提升的企業家表達敬意和謝意。

聯經人文企業獎將於四月舉辦頒獎典禮、鼓勵與表揚企業機關的人文投入,也會將評審建議回饋所有參獎的企業組織,期盼帶來啟發,促進社會共好。

 
ESG最前線/AI助攻 數據管理變簡單
吳育宏經濟日報
在環境保護、安全管理和職業衛生(簡稱環安衛)領域,數據是改進治理效果的關鍵。但隨著人工智慧(AI)的發展,蒐集和分析環安衛數據變得更簡單、更高效,也更容易實現自動化。

AI在自動化監測設備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利用AI技術可以即時收集環境中的空氣品質、水質或壓力等數據。這些數據能幫助我們快速掌握環境變化情況,像是空氣中的汙染物濃度。在工業區內的環保單位結合AI監測站,可以有效降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排放濃度,提升區域空氣品質。同時,無人機結合AI技術也能大規模蒐集資料,例如水域汙染情況或碳排放的分布。某些大型水庫專案中,AI無人機快速偵測了藻華分布區域,讓管理單位迅速採取清除措施。

AI還能協助整理和分析數據,讓資訊更清楚易懂。例如,它可以統計碳排放量或職業安全事件,並將分析結果以圖表或路線圖的方式呈現,幫助管理者更容易掌握全貌。在高科技製造業中,AI系統每天生成的碳足跡報告不僅幫助該公司合規,還促進了生產流程的節能優化。這樣的自動化分析方式不僅能提升效率,還能幫助提出更有效的改善策略。

運用AI技術,企業可以大幅減少依賴人力處理數據的時間和成本。例如,某石化公司使用AI監控設備時發現,藉由自動記錄與分析管線壓力數據,他們在發生洩漏風險前提前預警並排除問題,避免了可能的環境災害。同時,AI的高精確度也能減少錯誤發生率。透過圖像化的方式,像是將數據製作成簡單易懂的視覺化報告,管理者能更快速了解問題,並採取對應行動。

此外,AI還能幫助企業確保遵守環境和安全相關的法規。例如,即時提醒未達標的部分,像是工業排放不符規定,並預測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

總結來說,AI讓環安衛數據的蒐集和呈現更高效、更可靠,也能幫助制定更好的管理計畫。未來,人工智慧將與物聯網(IoT)及大數據技術進一步結合,為企業和環保單位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

 
三星新款旗艦機問世 AI應用更加人性化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三星新款旗艦機Galaxy S25系列今(23)日問世,新機不僅硬體全面升級,軟體功能也大幅提升,尤其是AI相關應用更比前代機種更人性化。

Galaxy S25系列是2025年非蘋陣營首發旗艦機,市場視為觀察上半年AI手機市況重要風向球,三星期盼新機銷售能開出紅盤,藉此鞏固自身霸主地位。

在新機軟體特色方面,三款機種均全面支援AI應用,能跨App執行多重複雜任務,並支援Google、三星等多種應用程式;例如在規劃旅遊時,能在查詢機票的同時將航班資訊傳給朋友,或者進行料理時,讓AI根據教學影片替換特定食材。

 
工研院攜台達電 秀新技術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經濟日報
工研院昨(22)日在日本國際電子製造關連展(NEPCON JAPAN)發表車用碳化矽(SiC)技術解決方案,規劃「電動車驅動及充電方案」、「功率氮化鎵」、「功率氧化鎵」以及「400kW大電力直流變壓器」四大專區,展示新一代寬能隙功率半導體前瞻技術成果,以及與台達電(2308)共同開發的碳化矽功率模組,吸引超過8萬人次參觀及眾多車輛零件商、車廠製造商洽談合作。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張世杰表示,這次展出與台達電共同開發的碳化矽功率模組,是具備提升電動車動力效能、延長續航能力、加速充電設備發展的最新車載半導體技術,期盼接軌國際市場趨勢,打入歐美日汽車產業關鍵客戶,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雙贏。

 
三星旗艦新機S25採用台積獨家操刀 高通驍龍8 Elite
記者鐘惠玲、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三星今(23)日凌晨於美國聖荷西發表年度旗艦新機Galaxy S25系列,包括S25、S25+、S25 Ultra等三款,不僅軟硬體規格全面升級,處理器更是首度全數採用由台積電(2330)獨家操刀的高通最新驍龍8 Elite晶片,使得台積電成為三星新機一大贏家。

業界分析,三星過往旗艦手機大多會一部分搭配自家處理器,一部分採用高通年度旗艦晶片,今年Galaxy□S25系列處理器全數由高通供應,意味三星自研手機晶片可能受限自家晶圓代工良率偏低,只能仰賴由台積電生產的高通處理器。

換言之,台積電晶圓代工技術領先、良率又好,三星不得不採用台積電生產的處理器。

供應鏈消息指出,高通最新旗艦5G手機晶片驍龍8 Elite,採用台積電N3E製程打造,並標榜是首顆納入其新一代Oryon CPU的驍龍系列手機晶片。

高通提到,驍龍8 Elite可驅動裝置上生成式AI的新時代,專為無縫處理運行複雜的多模態AI所打造,同時優先保障隱私。該款晶片配置第二代客製化Oryon CPU,還有Adreno GPU與增強的Hexagon NPU,因此帶來明顯效能提升。

除了支持AI應用,驍龍8 Elite也可驅動更多其他包含相機功能在內的體驗、更高水準的遊戲體驗,以及超快速的網頁瀏覽速度等。

三星指出,Galaxy S25系列採用驍龍8 Elite後,與前一代機種相較,CPU提升37%、GPU提升30%、NPU提升40%,提供更快的處理速度、更卓越的能源效率與運算能力,助力AI高效表現。Galaxy S25系列共有6.2吋的S25、6.7吋的S25+,以及6.9吋的S25 Ultra三款機型,三星將於稍晚發布建議售價。

台廠供應鏈方面,法人表示,Galaxy S25系列搭載的高通處理器由台積電獨家操刀生產,晶技負責供應石英震盪器與頻率元件,GIS則是供應屏下指紋辨識模組。

業界人士指出,三星Galaxy S系列過往每年全球銷量都高達數千萬支,今年新機軟硬體均大幅升級,加上是2025年首發非蘋旗艦機,具有手機市場風向球的意義,若能順利開出銷售紅盤,今年手機市場有望持續邁向復甦之路。

 
彭金隆:資本市場有三變數 川普、Fed 利率、地緣政治影響大
記者廖珮君、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昨(22)日坦言,2025年影響資本市場有三大變數,一、美國總統川普新經濟政策將衝擊國際市場,二、美國聯準會利率決策,也會影響台股、匯市,台灣金融市場,三、全球地緣政治變數,今年全球經濟情勢將有很大波動,「不確定因素將成為常態」。

金管會昨日舉行新春座談會,媒體關注川普上台後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彭金隆說,將持續關注影響資本市場的這三大變數,並呼籲投資人注意風險、審慎投資。他說,即便過年時期也會密切關注市場、美國川普政策動態。

證期局長張振山直言,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已針對相關議題展開調查,例如關稅政策對台灣的影響。據調查結果顯示,多數產業具有跨區域、分散風險的效果,尚未發現川普政策對台灣造成直接衝擊,但將持續關注美國政策變動。

美國政策包括提高關稅、移民政策、氣候協定立場及退出WHO等,可能對台灣出口廠商帶來的影響。

彭金隆說,台灣出口廠商在墨西哥可能會受到影響,但從這兩天台股反應來看,整體相對平穩,台灣交易量也在全球排名前十大,展現其重要性。

金管會統計,2024年全年台股漲幅28.4%,居亞股之冠,集中市場日均成交量4,124億元,寫新高,年增46.6%,價量齊揚繳出亮眼成績。

展望2025年台股市場,彭金隆說,龍年台股表現「價量齊揚」,反映各產業在本業的良好發揮,金管會期望各產業能更均衡發展,為資本市場奠定穩健基礎。

金管會昨並宣布2024年前11月金融業稅前盈餘衝破兆元大關達1兆222億元新高,彭金隆直言,金融業需應對多重外部挑戰,包括利率、匯率及國際經濟情勢影響。

 
台馬海纜2條全斷 最快下月修復
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馬二號、三號海纜全斷,數位發展部昨請中華電信即刻啟動微波備援。數發部表示,在海象條件允許下,海纜最快二月修復完畢,台馬四號海纜正在建置中,預計二○二六年六月完工。

數發部昨天上午臨時對「台馬海纜全斷」事件對外說明緊急處置作為,部長黃彥男說,台灣對外通訊都靠海纜,這個通訊架構非常重要,數發部也布建低軌衛星,希望天災或人為破壞時,都能維持良好的通訊品質。

早年海纜技術發展受限,大多只能鋪設在海床上,漁船經過就容易勾斷,這幾年技術精進,海纜才逐步埋到海床下,避免再遭勾斷破壞。

二○二三年台馬海纜也曾因中國大陸船隻經過勾斷嚴重斷線,導致馬祖對外斷訊。中華電信前往擴充微波通訊,現在的微波頻寬已來到十二點六Gbps,這容量高於馬祖地區平日流量高峰九點五Gbps。

數發部表示,海纜斷線之後,會將微波容量優先給關鍵基礎設施,如政府、銀行、醫院,春節期間當地民眾仍可透過ATM提款,信用卡及網路線上交易不中斷。

另因低軌衛星逐步開通,春節期間返鄉民眾多、網路容量不敷使用時,會有八個低軌衛星和一個中軌衛星,提供網路備援。

數發部次長闕河鳴說,海纜除意外或人為斷裂,就是自然裂化,冬季是自然裂化較常發生的時期,因為系統都有監控,可預先排海纜修復船的期程,優先前往維修復原。

中華電信指出,海流會影響海纜,新式海纜都有深埋及防護,搭配系統監測,除了看傳輸品質,如果有船隻靠近,也會有AIS自動識別系統,通知船隻不要在那邊下錨,就算船隻沒有開啟AIS功能,中華電信也會在發現船隻靠近時,通知海巡,請海巡勸離船隻。

 
企業列報未實現損失 五樣態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近日提醒,營利事業在申報所得稅時,應依規定列報經營本業及附屬業務所發生的成本及費用,必須符合「已實現」原則,但有五種例外可排除在外。

北區國稅局表示,根據「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營利事業損失在未實現情況下,僅部分特殊情況可列報費用或損失,主要包括五大類。第一,符合所得稅法規定,因短期投資的有價證券進行估價所產生的跌價損失,可以列報。

第二,因存貨市價下跌而產生的損失;第三,職工退休金準備、退休基金或勞工退休準備金;第四,符合查核準則規定的備抵呆帳;第五,若有其他法律規定或經財政部專案核准,也可列報未實現損失或費用。

國稅局強調,除上述特殊情況外,營利事業在經營本業及附屬業務過程中所產生的未實現損失或費用,均不得列報,企業若未依規定列報,可能面臨補稅或罰款的風險。

國稅局表示,營所稅查核準則規定,企業列報費用與損失,原則上僅以實現者為限,最常見錯誤是當企業因業務爭議進入商業訴訟時,尚未判決確定的賠償或損失,就屬於「未實現」,不可申報為損失,必須等到法院判決確定後,才能依法列報。

舉例來說,甲公司辦理2022年營所稅結算申報,因產品開發設計爭議,須賠償國外公司3億元,甲公司將賠償款列為「其他損失」。

甲公司主張,這筆損失是基於2021年與國外公司間的商業糾紛仲裁判斷結果而認列,經國稅局查核發現,甲公司在仲裁判斷後,已另行提起撤銷仲裁判決訴訟,且並未支付任何賠償金,因此該案尚未有最終判決結果。

由於法院裁判尚未確定,這筆賠償屬於「未實現損失」,依據查核準則規定,不可列報為損失項目,國稅局依法將這項損失剔除,並要求補稅。

國稅局呼籲,營利事業在申報時,務必遵守相關法規,以免因申報錯誤遭剔除補稅,影響企業運作,若有疑問,也可向國稅局或專業會計師諮詢,確保申報內容合乎規定,降低稅務風險。

 
2024年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寫三紀錄 原因大揭密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2024年房市交易超火熱;中央銀行昨(22)日公布,五大銀行新增房貸數據締造三項紀錄。

其中,五大銀行2024年全年新增房貸1兆1,632億元,以及較2023年全年新增房貸多出3,966億元,同步創下歷史最大紀錄;2024年12月新增房貸利率2.224%,也締造2009年1月以來、16年最高水準。

央行昨天公布,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庫銀行、華南銀行及第一銀行等五大銀行,2024年12月新增房貸為1,004億元,為三個月新高,月增61億元。央行經研處副處長曹體仁指出,時序進入年底與農曆年前,市場湧現較大的交屋潮,是促使去年12月房貸金額增加的主因。

去年12月新增房貸利率寫下16年來最高,顯示民眾貸款購屋負擔增加,曹體仁表示,主要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部分銀行受到銀行法72-2條的額度限制,紛紛拉高利率「以價制量」;央行9月加碼房市管制,也會促使房貸利率向上調整。

對於五大銀行2024年全年新增房貸1兆1,63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曹體仁說,房貸金額增加有兩項主因,一是成交量、二是成交價。去年房市交易熱,市場推估2024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將破35萬棟、創11年新高。

據統計,2024年12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月增8.18%、年減9.7%,統計2024年全年,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年增14.79%,以全年來看,房市交易相當熱絡。

房價方面,大台北地區房價持續上漲,也會促使新增房貸增加;2024年12月象徵中古屋行情的信義房價指數,大台北地區月增2.15%、年增10.43%,顯示大台北房價仍持續走揚。

央行去年9月採取「史上最嚴」的第七波打炒房措施,是否已見成效,曹體仁分析,從買賣移轉棟數及房貸變動數來看,去年第4季相對前幾季確實已見降溫。因此,若以房市成交「量」而言,央行打炒房確實已見成效,至於房價,因調查機構呈現的數據結果不同,仍須再觀察。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