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udn保險週報】透過新聞與保險個案,瞭解人生存在風險,與面對風險下,個人如何從保險中得到適切保障。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2/06 第602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離岸風電裝置容量 大躍進
編譯黃淑玲、記者江睿智、余弦妙/經濟日報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指出,台灣2024年在中國大陸以外全球離岸風電新增的裝置容量首度高居第一。離岸風電開發商光是去年在台灣便推動六個離岸風電方案,共設立超過200座風電機,裝置容量共1,783千瓩(MW)。

在這之前,台灣的離岸風電只執行了四個方案,裝置容量為613MW。

荷蘭因為發電量能高達1,529MW的最大風電場Hollandse Kust Zuid開始運作,排名第二;第三名的法國,在2024年首次出現新增離岸風電量能超越1,000MW,讓全法國的離岸風電發電量能成長兩倍。

台灣經濟部昨日表示,累計至2024年底,離岸風機共安裝374座,總裝置容量3.04百萬瓩(GW),其中已併網的風機有367座,裝置容量達到3GW,目前我國仍是世界第七。2025年在新的風場完工併聯後,預估總裝置容量有望擠下越南,排名世界第六。

經濟部表示,目前完工併聯風場主要是潛力場址。2024年完工及陸續併網風場包括:沃旭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900MW,是亞太區中規模最大風場;彰芳暨西島風場600MW;中能風場300MW,是本土化落實率最高的風場等。另外,雲林允能風場640MW則是在今年2月3日宣布完工併網。

至於未來,海龍1GW風場預計2025、2026年併聯完工供應綠電;沃旭920MW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大彰化西北風場也預計2025年併網,台電二期風場294.5MW力拚2025年完工。另海峽一期風場300MW尚在建置中。

依經濟部規畫,潛力場址核配裝置容量5.5GW,原定在2025年前全數完工併網,因疫情打亂進度,俄烏戰爭導致建置成本翻倍漲,歐洲在能源自主大力興建離岸風電,搶船搶料,衝擊離岸風電進度,因此風場併網年限展延至2026年。

賴清德總統日前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經濟部規劃2030年離岸風電要達10.9GW,2035年達18.4GW,目前面臨到最大困難就是設置空間,後續仍需再盤點,另外,施工成本增加、資金取得困難也都對產業造成壓力。

在資金參與部分,國發會、財政部及金管會將共同討論提升本土銀行參貸。

具體做法是經濟部透過售電平台台灣智慧電能公司擔任「大盤商」,將統購綠電直售給中小盤的售電業者,讓未來綠電經營彈性提升,增加銀行端願意投入融資的行列,最快今年上半年可看到效果。

 
OpenAI打造AI終端裝置取代手機 跨業尬聯發科、高通
編譯陳苓、記者鐘惠玲、蕭君暉/綜經濟日報

OpenAI以生成式AI服務ChatGPT一戰成名後,再拋震撼彈,執行長奧特曼在日本與軟體銀行進行合作案後受訪透露,該公司正計劃開發一款專用的生成式AI終端裝置,同時正研發用於該裝置的晶片,目標取代現有智慧手機。

這意味智慧手機行業面臨AI新勢力準備打造新硬體取代的大挑戰,並大舉削弱傳統智慧手機晶片採購量,威脅聯發科(2454)、高通等手機晶片廠甚大。

奧特曼點名將攜手蘋果傳奇設計長艾夫(Jony Ive)共同打造這款「取代智慧手機的生成式AI終端裝置」。

業界分析,奧特曼的談話透露OpenAI將從雲端跨入地端,進入終端裝置領域,亦即AI浪潮鋪天蓋地影響人類生活後,下一步將翻轉智慧手機市場。

法人分析,OpenAI領頭打造取代智慧手機的生成式AI裝置,勢必引起更多AI新創與服務商跟進。目前智慧手機為連接AI應用的關鍵終端裝置之一,隨著OpenAI等新勢力跨業搶地盤,尤其又與艾夫攜手,打造取代智慧手機的新終端硬體,勢必排擠手機品牌銷售,威脅聯發科、高通等。

科技媒體Android Authority、BGR引述The Elec與日經新聞報導,奧特曼受訪時說,AI足以改變人們與電腦互動的方式,應該要有新的硬體來執行。

蘋果2007年推出iPhone,以觸控式螢幕顛覆了傳統使用者介面設計。奧特曼表示,聲音將成為新的使用者介面,意味聲控將是這款新裝置的主要賣點。奧特曼同時透露,OpenAI正在開發這款AI硬體的專用晶片。

奧特曼在訪談中明確指出,「現在是革新數位裝置的絕佳時機」。自iPhone問世以來,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一直缺乏革命性的創新。如今,OpenAI計劃打造一款能夠「執行複雜任務、理解自然語言、主動服務用戶」的AI裝置。此裝置的功能將遠遠超越目前智慧手機與語音助理的組合。

這項計畫意味由ChatGPT掀起的智慧革命,正逐步挑戰持續20年的智慧手機王朝。目前看來,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亞馬遜AWS、微軟、Google與Meta,均專注在雲端的生成式AI領域,OpenAI恐怕是第一家由雲端走向地端,尤其是跨足手機領域的生成式AI巨擘。目前還不清楚OpenAI新裝置的外觀,造型未必像智慧手機,也許會是智慧眼鏡、或是其他眾人沒想到的模樣,智慧手機相關廠商正高度關注中。

 
川普延後對墨西哥開徵關稅 英業達、緯穎 警報沒解除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延後對墨西哥開徵關稅,墨國AI伺服器代工出貨占比高的緯穎(6669)與英業達(2356)昨(4)日開盤股價一度反彈,惟之後賣壓湧出,兩家代工廠股價開高走低,終場同步收黑,反映即便川普延後關稅戰,市場仍憂心對台灣AI伺服器代工廠的衝擊。

緯穎昨天以2,115元大漲近5%開出,盤中一度攻上2,140元,惟13時過後大單敲出,終場跌10元收2,010元,面臨2,000元保衛戰,單日股價震幅高達6.6%。三大法人昨天賣超緯穎710張,近五個交易日三大法人累計賣超1,930張。

英業達昨天以46.75元上漲近2%開出,9時30分過後轉弱翻黑,終場跌1.5元收當日最低價44.5元,三大法人昨天賣超7,000多張,連續三天站在賣方。

 
勞退自提比率低 高薪較踴躍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勞動部日前公布勞動基金去年投資績效,其中新制勞退收益六九八九點七億元、收益率百分之十六點一六雙創新高。然而,統計至去年第三季止,新制自提退休金比率僅百分之十五點四,反觀高薪族和委任經理人等兩大族群因看準自提享有高分紅、免所得稅的雙好康,「提好提滿」的比率遠高於平均值。

勞退新制除由雇主每月提撥薪資百分之六到勞工個人退休帳戶,也鼓勵勞工可提繳百分之一至六到個人帳戶,提繳金額都可免納入勞工所得。不過,勞工自提退休金的比率長年偏低,截至去年第三季,自提退休金勞工一一七點五萬人,占比只有百分之十五點四。

但數據顯示,薪資愈高,自提比率愈高。其中薪資七點二萬至八點七萬元的已達三成,薪資十一萬元以上則達百分之四十九點六;另一個族群則是不適用勞基法、非屬勞退新制強制對象的受委任工作者(即委任經理人),自提比率高達九成,且平均自提薪資十二萬七七六五元,傲視群雄。

高薪族及委任經理人會踴躍自提退休金,主要是看中高分紅和節稅利益。

首先,若勞工月薪十一萬元,每月自提百分之六,一年提繳七萬九二○○元,可分紅進帳一萬二七九八元;加上雇主提繳的百分之六,一年可分到二萬五五九六元。其次,可省下可觀的所得稅,若月薪十一萬元,一年自提七萬九二○○元,可從個人所得扣除,以適用百分之廿稅率來算,一年可省稅一萬五八四○元。

 
國際財經要聞
陸宣布對美原油、天然氣徵稅 油價重挫 吐光今年來漲幅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呼籲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OPEC+)降低油價,但該組織在3日舉行的會議上維持既定方案,未提前增產。此舉未能支撐油價,美中貿易戰再起,導致西德州中級原油期貨吐光今年來的漲幅。

中國大陸為報復川普加徵關稅,宣布將對美國原油、液化天然氣(LNG)等徵稅,西德州中級原油4日一度重挫3.4%至每桶70.7美元,今年來的漲幅全數回吐;布蘭特原油也一度大跌2.4%至每桶74.15美元。

川普重返白宮後表示,高漲油價有助俄國持續俄烏戰事,多次呼籲產油國壓低價格。以沙烏地阿拉伯和俄國為首的主要產油成員,決定持續本季的減產計畫,到4月再開始每月逐步增產。OPEC+為避免原油過剩,減產超過兩年,並已三度延後解除減產令。俄國副總理諾瓦克受訪時說,會議上「部分觸及」川普要求增產一事。

彭博資訊報導,會議結果顯示,OPEC+未急於安撫川普,由於該組織的最大消費國中國需求減退、加上美洲產油量大增,該組織仍唯恐全球原油供過於求。而這個產油聯盟也想知道,川普是否會對伊朗、委內瑞拉、俄國等成員國,實施更嚴格的制裁。目前OPEC+減產規模為每日585萬桶,相當全球供給的約5.7%。

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就算OPEC+沒有增產,今年原油仍會嚴重供給過剩,供過於求的數量達每日75萬桶。花旗和摩根大通都預測,油價將續跌,OPEC+今年將放棄增產。

另外,OPEC+同時表示,獨立監督機構名單不再納入美國能源資訊局(EIA)、以及能源顧問公司Rystad,改以Kpler、OilX、ESAI取而代之。這些機構負責確認成員國的原油產量,核對各國是否遵循議定的產油配額。

前OPEC人員透露,OPEC現在也許視EIA為美國政府的直屬部會,EIA數據與其他監督業者沒有太多不同,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產量估計也許略高一些。EIA隸屬於美國能源部,但為獨立機構。

OPEC+監督名單上次出現變動是在2022年,剔除了IEA。雙方對能源轉型的看法大相逕庭,關係急遽惡化。

 
印尼版「淡馬錫」 跨大步走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印尼國會通過國有企業法修正案,為成立國家投資機構奠定基礎,新投資公司將仿效新加坡的淡馬錫(Temasek),管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政府資產,並物色國內投資標的,投資觸角可能伸向海外。

印尼國會4日批准這項修正案,為成立Daya Anagata Nusantara投資管理機構(Danantara)提供法源。

印尼總統普拉伯沃去年10月一就職,就宣布成立這個機構,意在整併國有企業,並監督其營運、投資和配息,以提升國有事業的營運績效與投資報酬。他也希望在不加重財政負擔的情況下,籌措更多資金支應免費學校營養午餐、廣建公共住宅、食物與能源自給自足等計畫。

國會副議長達斯科表示,Danantara創始資本至少千兆印尼盾(610億美元),將從國有企業(SOE)部接管國有企業公股。新機構將受各部會首長監督,並直接向總統匯報,協助達成經濟成長8%目標。

官方數據顯示,印尼國有事業2023年資產總值11,684.3兆印尼盾,同年合計配發82.1兆印尼盾的股利給財政部。

根據Danantara官網,成立宗旨是仿效新加坡淡馬錫的成功先例。淡馬錫1974年創立以來的股東總回報率達14%,截至去年3月的全球投資組合價值2,840億美元。

 
任天堂營收、獲利 雙降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遊戲大廠任天堂(Nintendo)上季營收和獲利雙雙下滑,均不如預期,該公司並調降全年財測與Switch銷售預測,從原估的1,250萬台下修至1,100萬台。

任天堂4日表示,截至去年12月止的年度第3季(上季)營收,較一年前下滑27.7%至4,329億日圓,遜於預期;營業利益則減少31%至1,261億日圓(8.11億美元),也不如分析師預估的1,612億日圓。

去年4-12月營收下滑31%至9,562.2億日圓,淨利則銳減42%至2,372億日圓(15.3億美元)。

這家總部位於京都的公司如今預期,在截至今年3月的本會計年度,營收將減少29%至1.19兆日圓,營益估計為2,800億日圓(18億美元),也較先前預測的數字下修逾20%。全年淨利預估為2,700億日圓,較原先預估少了10%。

該公司也預期,今年度只會賣出1,100萬台Switch,而非先前預測的1,250萬台。遊戲軟體則預計銷售1.5億套,低於先前估計的1.6億套。

東京遊戲業分析師托特說:「我們很難正面看待這些數字」,「Switch過去相當成功,但推出新一代遊戲機的時間到了」。

任天堂上月透露,將在4月初發表新一代主機Switch 2,並預計今年稍晚正式推出,但並未公布新機的價格或規格。Switch自2017年問世迄今已售出逾1.5億台主機、超過13億套軟體。

彭博資訊分析,市場押注Switch 2將提振銷售的同時,遊戲業也在日本成為高波動性晶片產業之外的避風港,兩項因素相加,支持遊戲類股不受銷售低迷的影響。

但Omdia資深分析師吉賈什維利指出,如今任天堂面臨挑戰,如何說服其用戶換機購買Switch 2,「Switch的現象級成功是把雙面刃,在龐大用戶基礎之下,任天堂準備好發行第二代硬體,然而,最大的挑戰將是順利且有效的過渡到新機,說服用戶換成Switch 2,同時確保舊機型Switch也能獲得支援和投入」。他也認為,第一代Switch樹立很高的標竿,Switch 2銷量能否超越,會是個巨大的挑戰。

投資研究公司晨星的總監伊藤和典(音譯)則說,任天堂即便在近期欠缺大作的情況下,仍成功把用戶留在Switch平台,「所以不需要悲觀」。

 
歐洲航太業 聯手槓SpaceX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法國空中巴士公司(Airbus)傳出已僱用高盛集團擔任顧問,計劃與法國航太集團泰雷茲(Thales)及義大利國防工業集團李奧納多(Leonardo)合資,成立一家航太與衛星業務公司,以強化歐洲對馬斯克名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競爭。

SpaceX已成為首要的火箭發射服務提供者,包括發射衛星,並為美國太空總署(NASA)、國防部及商業夥伴運送貨物及人員上太空,旗下星鏈部門(Starlink)更在地球低軌道經營最大且最先進的通訊服務。

SpaceX公司也積極進入歐洲市場。義大利正與SpaceX討論一項通訊加密系統的合約,總金額為15億歐元,規模將是歐洲同計畫中之最。

歐洲業者雖急起直追,但空巴與泰雷茲阿萊尼亞航太公司在大型商業衛星計畫方面持續虧損。川普勝選後,馬斯克將負責美國資訊科技現代化工作,使歐洲業者的壓力更為急迫。

李奧納多公司已聘請美國銀行(BofA)參與計畫,泰雷茲集團也在與顧問業者諮商。這兩家公司之前已經成立合資企業,生產衛星與太空通訊產品。

熟悉此事的人士表示,三家公司都已聘請購併領域的金融機構擔任顧問,代表三方將正式對合資計畫進行長期協商,也進一步證明三家公司試圖克服政治與財務障礙;考慮的問題包括成本、複雜性、法規障礙、反托辣斯問題,以及引進多項民間及軍方合約。目前協商作業還處於初步階段,尚未敲定新公司將提供那些服務。

歐洲航太與國防領域領導人一直呼籲業者整併,集中資源進行高成本計畫。空巴執行長費瑞表示,這次需要大規模合作,來與美國業者競爭。三方合資的細節還在不斷改變中,而對反托辣斯問題的考慮可能成為塑造合資公司結構的要件。

另一方面,馬斯克在川普政府的角色可謂兩面刃,雖可能為自己旗下事業爭取更多有利資源,卻也惹來一些反制力量。例如先前川普下令對加拿大商品加徵關稅後,加拿大安大略省宣布將終止與星鏈的合約,並禁止美國企業參與省級標案,直至關稅取消為止。另外,特斯拉在美國加州和歐洲兩大市場德國與法國的銷售,同步大幅下滑。

 
瑞銀併瑞信 裁員逾萬人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瑞銀(UBS)集團自2023年收購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以來,裁員人數逾萬。然而,瑞士政府對銀行資本額的潛在規定,此時成為壟罩整合程序的不確定因素。瑞銀今年也預計買回30億美元的庫藏股,並提高股利10%。

彭博資訊報導,瑞銀4日表示,截至去年底,該行全球員工人數為10萬8,648人,少於2023年6月收購瑞信時的高峰11萬9,100人。該行在瑞士的數百名員工,近幾周也接獲裁員通知。

瑞銀執行長安思傑4日重申,計劃在明年底前有效完成瑞信的整合,過程預計花費約140億美元。瑞銀原本期盼透過收購案節流130億美元,如今已省下75億美元,剩下的金額最終將來自關閉瑞信舊有的IT系統。

瑞銀公布,上季營收達116.35億美元,符合預期,淨利達7.7億美元,遜於市場預期。獲利受關鍵的財富管理部門表現不如預期,以及成本收入的比率下滑所拖累。財管部門流入的資金為177億美元,也低於預期。

 
要聞
川普關稅戰 大摩:半導體產業四挑戰、三機會
記者崔馨方/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實施關稅戰,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出具最新分析報告指出,半導體產業需為動盪時期做好準備,市場將產生四大挑戰與三大機會。在近期壓力測試下,台廠包括鴻海(2317)、緯創(3231)、國巨(2327)、技嘉(2376)具備抄底潛力;蘋果供應鏈受益邊緣AI發展,玉晶光(3406)、大立光(3008)等後市可期。

半導體業面臨動盪,川普考慮對半導體加徵100%關稅。大摩分析,關稅實施將對市場產生四大挑戰:一、股市輪動將由科技股轉向非科技股;二、全球經濟成長受衝擊,獲利和成長風險上升;三、非關稅措施(如技術出口管制)可能對經濟成長構成更大影響;四、估值下修風險。

三大機會上, 大摩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施曉娟分析,首先,AI硬體與基礎設施相關族群可關注。雖然GB200伺服器機架出貨放緩、潛在需求轉向更不複雜的AI伺服器,市場擔憂2025年AI硬體股票盈利是否持續增長。不過在近期AI市場情緒及基本面重置後,部分股票已回到較合理估值,具備潛在投資價值,鴻海、緯創、國巨、技嘉具備抄底機會。

其次,蘋果供應鏈後市可期。由於受益邊緣AI發展,儘管目前市場對iPhone更換需求預期較低,不過近期蘋果管理層指出三大利多因素:蘋果換機潮潛力、逐步向非英語國家推廣、2025年下半年iPhone 17重大升級,將嘉惠玉晶光、大立光、鴻海等台系iPhone供應鏈。

第三,具防禦性的高股息族群可留意。目前華碩、緯創、和碩,擬派發的2024年股息換算成現金殖利率預期超過6%,適合作為防禦型配置。

 
研究機構最新報告 全球晶圓代工產值看增20%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AI浪潮引爆半導體先進製程需求,將帶動今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年成長20%,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扮演領頭羊,表現可望優於產業平均成長幅度。惟成熟製程市況相對低迷,相關業者產能利用率復甦步調緩慢。

台積電昨(4)日股價反彈,終場漲25元,收1,095元,市值重返28兆元之上,來到28.4兆元。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全球晶圓代工產業2024年產值年成長22%,反映2023年市場修正後的復甦和擴張階段。資料中心快速採用AI與邊緣運算,台積電受惠此趨勢,以5/4奈米和3奈米先進製程大幅挹注產業產值,CoWoS等先進封裝也進一步促進產業成長。

Counterpoint Research預估,今年在輝達(NVIDIA)強勁AI需求延續,以及蘋果、高通和聯發科旗艦智慧手機需求推動下,3奈米、4奈米和5奈米等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將保持強勁。在先進製程和先進封裝驅動下,2025年至2028年全球晶圓代工營收年複合成長率將約13%至15%。

台積電也按讚AI市況,董事長魏哲家先前在法說會上提到,受惠強勁的AI相關需求及其他終端市場溫和復甦,2025年對台積電而言,又會是強勁成長的一年。

台積電預估,2025年美元營收年增幅可達24%至26%。以相關成長幅度換算,表現可望超過產業平均值,法人更認為台積電今年營收將挑戰千億美元里程碑。

台積電也自信有能力以差異化技術應對5G、AI和高速運算等產業大趨勢成長,自2024年起的五年期間預計長期美元營收成長將維持接近20%的年複合成長率。

 
村田預告MLCC需求將倍增 被動元件業春天來了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積層陶瓷電容(MLCC)龍頭日商村田製作所社長中島規巨預告,AI浪潮帶旺被動元件產業,接下來的一年AI伺服器相關應用帶動的MLCC需求將成長一倍以上。村田訂單出貨比(B/B值)已回到代表景氣擴張的1以上,上季純益暴增逾四成,看好本年度獲利將大增三成,一甩過去三年衰退低潮。

村田以產業龍頭之姿登高一呼看旺市況,業界看好代表被動元件市場春天來了,國巨(2327)、華新科(2492)等台廠營運也將跟著強力回升。

被動元件產業歷經長達至少三年半的供需調整,如今村田釋出產業復甦的訊號。村田公布上季(2024年10月至12月)財報,受惠AI伺服器相關零件需求穩健、訂單增加,加上日圓走貶,帶動合併營收年增2%、達4,480億日圓,合併純益暴增43.8%至710億日圓。

村田並透露,近期訂單出貨比(B/B值)已回到代表景氣擴張的1以上,預估2024財會年度(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合併純益將大增30%、達2,350億日圓,獲利是近三年來首度呈現增長態勢。

中島規巨看好AI應用百花齊放帶動被動元件需求爆發,估2025財會年度為止,AI伺服器相關MLCC需求將成長一倍以上,且AI伺服器搭載的MLCC數量是傳統伺服器的八倍水準。

國巨也對AI應用按讚,看好將是2025年成長最大的領域。法人指出,國巨掌握所有AI需要的被動元件產品線,營收、獲利有機會隨著AI應用出貨激增,呈現逐季成長走勢。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曾說,從客戶端的出貨比重來推算,AI相關應用占國巨營收比重約5%上下,而且所有輝達供應商都是國巨客戶。

華新科也全力搶攻AI伺服器和電源應用,先前高階AI伺服器電源對特殊和高壓電容被動元件需求特別明顯,透過OEM客戶,切入高階AI伺服器電源應用領域。


延伸閱讀

被動元件業春天來了 台幣貶值效益台廠更賺

 
OpenAI將開發AI終端裝置 自研晶片風潮更加火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透露將開發AI終端裝置與相關晶片,業界看好將使得自研晶片熱潮更火爆,預期不論未來OpenAI想把晶片前後段都外包、只外包後段,或只外包投片生產,台灣科技業在這三種合作模式都有機會分杯羹,為台積電(2330)、日月光投控(3711)、世芯-KY(3661)、創意(3443)等台廠帶來更多新商機。

自研晶片風潮已延續多年,包括蘋果、Meta、Google、微軟、亞馬遜AWS等科技巨頭均已投入,隨著奧特曼證實將開發AI硬體與相關晶片,即使不見得馬上實現,已讓外界對其雄心萬丈的計畫更為好奇。先前市場就傳出,OpenAI在規畫代號為「Tigris」的自研TPU晶片計畫。

業者預期,如果要打造AI裝置,OpenAI不太可能從頭到尾自製晶片與終端硬體,勢必要尋找合作夥伴,這時候就是台廠的機會。

台廠在晶片設計服務與製造方面,不但發展成熟,而且具備市場競爭力,早已打入上述各大廠的供應鏈,有機會再度雀屏中選,只是看OpenAI想採用何種方式合作。

 
全球半導體營收 今年估成長13.4%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聯合報
DIGITIMES最新預測顯示,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營收將延續去年成長趨勢,可望成長百分之十三點四,達到七一四○億美元的高峰。全球半導體市場仍可維持雙位數成長的動能,來自於AI應用的蓬勃發展,持續帶動AI/HPC(高效能運算)晶片與記憶體需求。

DIGITIMES分析師陳澤嘉指出,受惠於AI應用快速回溫,帶動市場對於AI/HPC晶片與記憶體的需求,尤其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持續暢旺,預估將帶動三星電子、SK海力士與美光營收持續成長,使得今年全球前五大半導體業者中,記憶體業者將占有三席。

另一方面,AI/HPC晶片的需求暢旺,將使美商仍舊扮演全球半導體產業主導角色,尤其輝達作為AI晶片市場的主導者,今年將穩居全球半導體產業龍頭。

陳澤嘉表示,儘管AI應用可驅動全球半導體市場持續成長,但在地緣政治和貿易關稅等因素影響下,可能將對半導體產業帶來負面衝擊。進一步來說,關稅措施在未來仍舊存在擴大的可能性,包括影響到歐盟等其他區域市場。並且中國企業推出的低成本AI模型Deepseek,雖然今年還不會立即衝擊到AI晶片的市場需求,但可能影響到對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成效質疑,促使美國採取更嚴謹的管制措施,從而加劇全球AI晶片供應的不確定性。

整體而言,陳澤嘉說,AI熱潮帶動的市場需求今年依舊強勁,將成為帶動半導體產業營收持續向上成長的主要動能。但美國的關稅政策以及出口管制措施將推升市場更多的不確定性。

另外,包括拜登政府對大陸成熟製程半導體啟動的「三○一調查」、大陸AI與半導體的發展政策和對管制的因應措施,及各國對於美國關稅政策的反應等,將是影響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灰犀牛。

 
高齡客戶准買衍生性商品 銀行完成 KYC 和 KYP 可向逾70歲長者推介
記者廖珮君、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推動「壯世代」金融,要求金融監理朝「去年齡標籤化」,金管會昨(4)日宣布修法,准許各銀行在充分了解客戶(KYC)及客戶投資風險屬性(KYP)後,可向逾70歲高齡客戶推介衍生性金融商品,最快5月上路。

這也是金管會繼2025年1月先鬆綁各銀行可向逾70歲高齡客戶,推介國外有價證券後,再度推出「去年齡標籤化」的措施。2024年則是允許逾70歲投資人可開戶玩期貨。

金管會官員坦言,過去有些金融商品的推介,是採用「年齡」做交易區分,例如投資海外股債、承作衍生性商品、或是開戶玩期貨,但很多人在某些年齡上並沒有衰退,因此排除以年齡做區分,改回歸由各業者做好客戶KYC與KYP。

行政院推動「壯世代」金融,要求金融監理朝「去標籤化」,檢討現行以「年齡」(標籤)做市場管理劃分的標準,以避免高齡歧視,金管會也配合做了修正,包括從允許高齡戶開戶玩期貨、投資海外股債到這次可承作衍生性商品。

金管會昨宣布修改「銀行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內部作業制度及程序管理辦法」,刪除各銀行禁止對逾70歲高齡客戶推介衍生性商品的規定,法規預告60天,最快5月底前上路。

銀行局主秘王允中說,過去是對「70歲畫出一條線」不管客戶是否有投資經驗或專業度,都禁止銀行推介衍生性商品,未來只要客戶擁有投資經驗和專業度,銀行可看客戶實際狀況而定。

但他強調,取消年齡限制,不代表說銀行可對高齡戶推介衍生性商品,而是要求各銀行更應做好充分了解客戶程序、了解客戶投資風險,銀行須根據客戶實際狀況做評估,「開放,是不要做年齡歧視」。

依現行規定,各銀行禁止對逾70歲高齡客戶推介衍生性商品,這「推介」包括禁止當面洽談、電話、電子郵件聯繫、寄發商品說明書等方式;修法通過後,只要銀行完成KYC和KYP,就可向逾70歲高齡戶推介衍生性商品。

據櫃買中心到2024年12月底統計,銀行承作結構商品流通餘額為7,117.1億元。

至於保單部分,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針對逾65歲高齡者依舊是可以買保單,僅是要求保險公司需加強錄音錄影等措施,與銀行業禁止推介不同,目前保險業法規還在調適與檢討中。

 
金融三業 去年獲利創高…壽險成長近三倍最亮眼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昨(4)日公布,2024年全年金融三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稅前盈餘達1兆587億元,首度衝破兆元大關,改寫史上新高紀錄,宣示金融業獲利史已邁入新里程碑。

金融三業獲利在2024年前11月已站上兆元,即便12月單月壽險、銀行業獲利走疲,2024年全年仍守穩兆元。金融三業中,壽險業2024年獲利年增近三倍達3,155億元,成長幅度最大。

依據金管會統計,12月金融三業單月稅前盈餘365億元是全年最低,月減49%,以壽險業12月大虧108億元最慘,主因是避險成本大增、年底實現資本利得大減所致。

2024年全年以銀行業5,656億元最賺、年增12%,證券期貨投信業賺1,516億元、年增51%,保險業賺3,415億元,年增擴大到近2.5倍,銀行、證期投獲利均同步寫史上新高,保險業則是創史上次高。

銀行業獲利史上,僅兩次獲利超過5,000億元,首次是2023年賺5,057億元,2024年則是第二次、賺5,656億元,更一舉超車2023年寫史上新高,其中本國銀行5,273億元,貢獻逾九成。

銀行局主秘王允中說,本國銀行獲利首度衝破5,000億元,以手續費淨收益成長最顯著,主因是金融市場活絡挹注財富管理手續費。

券商期貨投信業受台股價量齊揚,2024年稅前盈餘1,516億元,年增51%,以券商年增53%最強,主因是台股價量齊揚,券商自營操作年增逾二倍。

保險業2024年全年賺3,415億元,年增2.5倍,其中壽險業賺3,155億元、產險業260億元,壽險業受惠淨投資利益增加,產險業則因業務承保利益增加所致。

合計2024年全年金融三業賺1兆587億元刷史上新高,年增50.3%。

 
鋼市開紅盤 豐興鋼筋大漲 市場信心進入良性循環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新春鋼價第一盤大漲、鋼筋先行。主力大廠豐興(2015)昨(4)日鋼筋每公噸大漲300元,印證春節後鋼市開紅盤的預期,全台北中南重點鋼廠都以漲價響應,鋼價有撐的情況下市場信心進到良性循環,為金蛇年鋼市博得好彩頭。

對於開春第一盤鋼筋大漲,豐興操盤手、業務副總林其睿說,上游原物料海外廢鋼趨漲,加上國內買氣回籠,需求也向上攀升,在各項因素都具備下,新春第一盤鋼筋價格開出漲盤,以貼近市場脈動。

豐興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表態將針對進口鋼鐵祭出新一波關稅,川普的目的主要為加強本土製造,由於美國鋼廠多以電爐為主,此舉也將帶動廢鋼用量大增,在供給吃緊下,也將同步推升廢鋼出口報價。

豐興協理莊文哲指出,國外廢鋼行情走揚,最新商情顯示,美國大船廢鋼本周無報價,日本2H廢鋼本週上漲至每公噸305美元,美國貨櫃廢鋼報價上漲至305美元,澳洲鐵礦砂由104.05美元下修至104美元。

昨天豐興業務會議拍板,國內廢鋼每公噸上漲300元,鋼筋基價漲300元,型鋼產品基價平盤。最新行情廢鋼每公噸8,700元,鋼筋1.74萬元,型鋼每公噸2.43萬元。鋼筋廠盤價格17,400元。

影響所及,南部主力大廠協勝昨天通知廢鋼商,即日起所有等級廢鋼品項每公噸都調漲300元,北中南各鋼廠陸續表態,建築用鋼吹起漲價主旋律。

法人表示,國內鋼價新春第一盤由豐興吹響漲價號角,鋼價起漲、鋼筋先行,有利中鋼節後操盤,短中期展望樂觀。

上市鋼廠主管說,春節假期前幾二周,國內鋼筋訂單陸續釋出,單筆上千公噸以上訂單陸續現蹤,買家抄底動作頻頻,專業鋼筋廠海光、威致接單情況順風順水,交易情緒轉向活絡,盤商開始進行補庫,營建業直接用戶詢單更顯熱烈,主因在於市場認為鋼鐵行情跌無可跌,買家嗅出低價訊號,陸續出手抄底。

上市鋼廠認為,隨著美國關稅戰開打,全球鋼鐵貿易將重新洗牌,各國政府拚經濟的前提下,用鋼需求值得期待,有利鋼鐵產業正向發展。

 
節能家電退稅 擬三度延長
記者胡順惠、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民眾購買節能家電,每台最高可退稅2,000元,今年6月14日將要屆期。財政部昨(4)日表示,將研議延長這項租稅優惠,正在跨部會討論中。

財政部經過盤點,今年上半年立法院會期預計將推動四大優先法案,包含《貨物稅條例》、《娛樂稅法》、《海關進口稅則》、《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等。

其中貨物稅條例,主要是延長購買能源效率分級為第一級或第二級的新電冰箱、新冷暖氣機或新除濕機退還減徵貨物稅實施期間,至於延長多久、額度是否加碼,目前正在跨部會研議中。

為鼓勵民眾購買節能家電,落實節能減碳、綠色消費,財政部自2019年6月15日起,購買能源效率分級第一級或第二級的新電冰箱、新冷暖氣機或新除濕機,每台最高減徵貨物稅2,000元,實施二年後,在2021年修法展延二年,屆滿後再次修法延長二年,至今年6月14日屆期,財政部將研議第三度延長租稅優惠。節能家電租稅優惠歷次延長皆以兩年為期,額度皆維持2,000元,可望朝此方向討論。不過財政部官員表示,仍要待經濟部送出稅式支出報告後,才會有進一步結論。

經濟部昨日表示,節能家電補助預算遭立法院凍結兩成,目前尚難預估預算後續解凍情況。能源署內部仍在討論,未來採未凍結預算執行額滿前,提前截止受理模式,或從年初受理時即開始每月管控受理民眾申請案件量,以免民眾依條件購買後卻無法取得補助產生困擾,今年度補助作業期程及申請方式,待後續正式公告。

 
超商四雄2025年再開500店
記者侯思蘋/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超商合計有近14,000家店,去年淨增加400多店。今年四大超商將持續搶市占,合計將淨增加約500店。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2024年整體零售業營業額為4兆8,530億元,年增2.6%;其中,便利商店整體營業額達4,235億元,年增5.4%,呈現逐年成長趨勢。四大超商為搶攻市占率,紛紛積極展店,擴大營收規模。

統一超(2912)去年全年營收突破3,300億元,為歷史新高,在旗下7-ELEVEN持續展店下,今年營收有望持續成長。統一超指出,7-ELEVEN台灣門市去年增加200多家,目前總店數逾7,000家,預估今年將淨增加200至250店。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曾表示,7-ELEVEN展店「沒有天花板」,為了社會需求,會不斷拓點。

統一超表示,菲律賓7-ELEVEN發展將成為第二大營收成長引擎,2023年起已成為當地超商市占率第一,每年平均淨增加逾350店,將持續強化呂宋島外之布局,期望近幾年內能突破5,000店。中國大陸市場方面,去年在上海、浙江等地增加逾百店,營運穩健成長中。

統一超統計,台灣加計海外市場,去年增約650店,2025年統一超在台灣、菲律賓、上海與浙江等市場的展店數也將持續成長,期望往「亞洲流通大平台」的目標更進一步。

全家去年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元,表現亮眼。全家表示,去年淨增加82店,總店數來到4,316店,今年目標淨增加150店,目前已占台灣超商市占率三成。全家指出,除持續展店外,也希望單店營收能積極成長。

萊爾富截至去年達1,665店,平均一年淨增加79店,目標2026年達到2,000店規模。萊爾富表示,挑選營業據點是以商圈需求評估,從各類特殊、封閉型商圈的門市,到消費不便的外圍鄉鎮設點。今年會積極在各鄉鎮、都會區大量快速開店,尤以六都精華商圈地段為首選。

OKmart去年實體門市共803店,OKmart表示,今年將比去年更積極展店,期望主要門市與寄取貨門市OK Express展店數能持續成長。


延伸閱讀

超商發展複合店型 吸引顧客

 
大S猝逝遺產怎麼分? 再婚族資產傳承三個眉角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藝人徐熙媛(大S)猝逝,遺產分配問題引發關注。專家指出,現代人再婚、重組家庭並不少見,在資產傳承方面應謹慎規劃,建議可透過遺囑、遺囑信託、生前贈與等三招,確保財產能按照自身意志來分配。

大S在農曆春節期間赴日本旅遊,結果因流感併發肺炎去世,享年48歲。她與前夫汪小菲的離婚訴訟尚未完全落幕,與汪小菲育有兩名子女仍未成年,現任丈夫則是南韓藝人具俊曄,遺產分配問題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對於再婚族群,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家族及企業永續辦公室主持會計師洪連盛、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服務部執業會計師楊建華都建議,可透過遺囑信託或生前規劃,來確保財產依照個人意願分配,並避免法律爭議。

洪連盛指出,若遺產繼承人包含未成年子女,需特別留意監護權問題,避免前夫或前妻擁有監護權後,可直接動用子女財產,為確保資產管理安全,遺囑信託是一種有效工具,可指定信託公司或可信任親屬代為管理,直到子女成年後才能動用剩餘款項,如此一來,可確保財產不會落入他人之手。

楊建華也表示,信託機制可使遺產分配更具彈性,例如可設定受益條件,確保子女在特定年齡或狀況下,才能提領資金,並指派監察人監督信託運作,降低財產被不當使用的風險。

兩位專家強調,無論財產多寡,提前立遺囑是最基本的保障,若無遺囑,則需依據法律進行法定繼承,可能引發親屬間協商與爭議。

此外,由於我國稅制提供贈與免稅額,目前為每年244萬元,民眾也可預先規劃,透過逐年贈與方式提前分配財產,避免日後遺產稅負擔或家族內部分配糾紛。

洪連盛補充,若有多段婚姻,應更審慎考量遺產分配,因為第一段婚姻的子女、第二段婚姻的子女及現任配偶皆享有繼承權,提前規劃才能避免財產爭議與家族紛爭。

整體而言,確保財產分配順利有三大做法,一是立定遺囑,明確規範遺產分配,避免法定繼承產生糾紛;二是遺囑信託,特別適用於有未成年子女者,由信託機構或可信親屬代管資產,確保財產不被監護人動用;三是生前贈與,利用每年免稅額逐步轉移財產給子女。

專家提醒,預先規劃才能降低風險,無論身家多寡都要提早做好資產安排。

 
KPMG發布報告 全球創投投資額攀峰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KPMG安侯建業昨(4)日發布報告指出,2024年第4季受惠於人工智慧(AI),全球創投投資金額升至七個季度新高,今年隨市場狀況改善,利率下降及投資活動氣氛好轉,IPO市場可望在今年復甦。

至於2025年投資焦點領域,包含AI、國防科技、健康與生物科技、網路安全、替代能源(如氫能、核能)等。

KPMG昨日發布《創投脈動:全球創業投資分析》報告,2024年第4季全球創投金額達1,086億美元,創七個季度新高,特別是AI領域吸引超過320億美元創投資金。美國成為AI領域資金流入主要市場,領頭的AI新創包括Databricks、OpenAI與xAI等。這些新創公司不僅籌集到數十億美元,更展示出AI技術在全球市場的強大潛力。

報告還分析不同地區創投市場情況,像是美洲地區繼續吸引最大比例的創投投資;歐洲市場創投金額與上季相比雖成長113.9%,但與其他季度相比,投資水準仍屬相對疲軟;亞洲市場創投投資則繼續低迷,僅大陸潔淨能源開發商CNNP Rich Energy成功籌集11億美元。

展望2025年,全球仍面臨高關稅政策和地緣政治衝突挑戰,創投市場對未來仍持謹慎樂觀態度。報告指出,隨利率下降及美國政府政策逐步確定,IPO市場有望在2025年回升,並吸引更多投資者的目光。

報告中還指出,天使輪與種子輪的投資案件在2024年有所下降,但人工智慧領域的新創公司卻在各階段融資中吸引大量資金。此外次級基金市場在2024年創歷史新高,籌集超過1,000億美元資金,顯示出創投市場對流動性需求上升。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