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讓我們跟著【高雄畫刊】一起閱讀高雄、遊賞風光、聆聽達人說故事,探尋這城市更多的美好!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4/28 第608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特斯拉衝刺機器人 明年產量增十倍 盟立、和大等有望受惠
記者宋健生、李珣瑛、陳昱翔/綜合經濟日報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宣布5月起淡出川普政府效率部職務,專注特斯拉經營之際,特斯拉在官網釋出機器人部門擴大招兵買馬的訊息,迎接馬斯克強勢回歸,全力打造機器人帝國,目標明年旗下人形機器人產量要較今年大增十倍。特斯拉衝刺機器人業務,法人看好,盟立(2464)、和大(1536)等協力廠有望受惠。

馬斯克對發展機器人深具信心,日前更在首季財報會議中,首次對外界展示位於加州弗里蒙特工廠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試生產線。馬斯克規劃,今年底前會有數千台Optimus人形機器人投入特斯拉工廠運作,並在不久後,達到每年量產數百萬台的規模。

台鏈為了配合特斯拉擴大人形機器人的計畫,和大宣布,將成立「機器人事業部」。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表示,目前該集團除了供給特斯拉關節關鍵零組件行星減速機之外,還將切入人形機器人的軸部(骨骼),集團也會配合成立機器人事業部,專攻人形機器人。

和大集團稍早已接獲特斯拉邀請,將投入人形機器人關節關鍵零組件行星減速機的生產行列,相關產品已送樣,最新進度為預計6月底完成測試,和大宣告正式加入特斯拉人形機器人供應鏈。據悉,特斯拉目前已有足夠的零件可在今年生產1萬至1.2萬台Optimus,但由於導入AI功能以及其他高階應用,因此內部將生產目標訂在5,000台,並期望明年產量擴增十倍至5萬台,並在數年後達到每年逾百萬台。

馬斯克全力衝刺機器人,為防止美中對峙導致稀土供應不順影響Optimus量產,特斯拉正與中國大陸合作,以獲得使用稀土永久磁鐵的許可,而這些永久磁鐵將用於生產Optimus,確保生產無虞。

馬斯克在機器人領域有雄心壯志,特斯拉更在官網上釋出高達78種職缺,Optimus AI負責人Ashish Kumar與Optimus AI高級經理Julian Ibarz更在X平台上發布招賢納士的動態,均顯示出特斯拉正開始加速打造機器人帝國,目標是在2026年時,將人形機器人產量提升十倍。

針對供應鏈方面,盟立深耕工業用機器人市場耕耘逾35年,已於2023年加入輝達Omniverse技術平台成為其合作夥伴,偕同做減速機的子公司盟英量產出貨,並積極切入人形機器人市場。

盟立董事長孫弘表示,公司已啟動人形機器人應用布局,針對機器人重要的關鍵零部件進行產品開發及展開產業的策略合作,積極搶進人形機器人供應鏈體系。

 
海外投資審查門檻擬放寬 特定國家、地區、技術會明確化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已三讀,為避免關鍵技術外流,新法規定投資於特定國家或地區、特定產業或技術或達「一定金額」以上須事前申請。經濟部將修正子法,據了解,一定金額擬由現行新台幣15億元放寬至30億元。不過全案仍待協商,尚未定案。

根據修正後產創條例第22條,未來海外投資達「一定金額」以上、或投資特定國家及地區、特定產業或技術,只要符合上述任何一項,都要先申請,經過審查後才能放行。相關子法「公司國外投資處理辦法」現僅明訂公司從事國外投資金額逾新台幣15億元者,應事前申請。未來,子法將修正一定金額以上,並增訂特定國家及地區、特定產業及技術等。

工商團體先前憂心規範不明確恐有空白授權疑慮,且罰則過於嚴苛。經濟部強調,將廣納各界意見,於子法訂定完備後再公布施行,也一定會明確化,讓企業對外投資有所依循。

據了解,針對現行子法明訂超過新台幣15億元以上須事前申請,經濟部初步構想是提高至新台幣30億元。據分析,當初明定15億元審查門檻,是依據央行規定法人每年結匯上限5,000萬美元而定之,而今央行已提高至1億美元,因此經濟部擬參考央行結匯規定,修正「一定金額」以上為新台幣30億元,這對產業界來說將更為寬鬆。

至於特定國家及地區,經濟部初步想法是指現遭聯合國制裁的國家或地區,例如,參照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管制地區,主要是國際間管制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之國家,包括伊朗、伊拉克、北韓等。

至於特定產業和技術條件,經濟部初步想法,擬以國科會公布的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為參考標準。

工商團體擔憂對外投資轉趨嚴格,經濟部官員表示,業界主要擔憂赴大陸投資,事實上赴陸港澳地區投資的事前申請,皆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港澳關係條例規範,不在產創條例規範內。

 
關稅戰衝擊消費信心面、購車預算 車市本月掛牌量有感下修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川普關稅戰衝擊下,不僅整體消費信心面、購車預算都同步受到衝擊,加上消費者憂心政府可能調降貨物稅和關稅,整體車市需求觀望心理效應擴大,導致4月起車市的來客數、訂單數、掛牌量均有感下修。

車廠指出,在未來不確定因素太多之下,近期消費者的下單買車的意願大減,來客數甚至少了三成。依據目前的掛牌數推估,對比和泰車(2207)月初預估4月將達3.4萬輛,由於上述因素衝擊下,實際掛牌數字可能會減少2,000到3,000輛,單月掛牌量預期的下修幅度將達8-10%,在同月的下修幅度中堪稱罕見。

業者指出,影響車市的不確定因素包括川普關稅消息傳出後,股市大跌,直接影響到一般民眾的購買能力,即使原本有意購車的民眾,也受到資產減損的影響而停滯不前。

此外政府有意推動的降低關稅和取消貨物稅,更是造成許多人的觀望,期待因為降低關稅和貨物稅,換言之,民眾期待稅率下降後,進口車可能也會變便宜,即等降低售價再來購買。

至於對台灣車市今年整體規模的影響,則仍需視後續的經濟環境才能評估,目前看來情況並不樂觀。業內指出,可能的轉機是,川普大轉向而取消關稅政策,甚至加大經濟刺激措施力道,不過,現在看來這樣的期待恐不太可能。

國內指標車商、STELLANTIS台灣總代理寶嘉聯合也指出,降低關稅對進口車原本是利多,問題在實際執行之前,消費者觀望是一定的,目前看來,至少可能要有半年的過渡,在此期間車商都會相當辛苦。

車廠分析,降低關稅和貨物稅的預期,主要影響到高價的進口車,因為關稅和貨物稅的金額相當高,這部分的買家會等待進一步的消息之後才決定購車。只要相關的關稅問題沒有確定,買氣恐怕很難回籠,對車市的衝擊不小。

另外一般國產車則是受到股市重創衝擊較大,畢竟股市全面大跌,許多人的可支配資金也受到影響,短期要回復恐怕並不容易,這也是4月車市截至目前為止,掛牌數落後預估的重要因素。

也因為影響買氣的主要關鍵在實際的購買力,即將來臨傳統車商的夏季競賽即使將祭出優惠的促銷贈品,業者也仍在觀察,恐怕效果有限。

 
國際財經要聞
美四大科技廠財報將揭曉!本周開盤前 五件國際事不可不知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股市上周五(25)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和聯準會(Fed)劍拔弩張的氣焰稍減,讓投資人鬆一口氣。本周經濟重大數據和重量級企業財報密集登場,將考驗這波反彈之勢,而全球貿易局勢變數仍可能引發市場波動。以下是本周開盤前,最值得留意的五件國際要聞:

重量級企業財報美股指標 全球貿易變數仍可能引發波動

標普500指數周五上漲0.7%,收復5,500點關卡,但仍較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新一輪關稅措施之前低了3%。道瓊工業指數小漲20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1.3%。在大型科技股領軍之下,那斯達克一周下來大漲6.7%。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周五上漲1%,台積電ADR漲0.6%,周線各漲10.9%和8.8%。

上周一開始仍彌漫「拋售美國」交易,但隨後開始反彈,反映投資人對美中關稅戰降溫期待升高,川普也收回撤換Fed主席鮑爾的威脅。

在密集財報出爐前,美股期指周一轉跌,道瓊期指跌0.2%;標普500指數期貨跌約0.2%;那斯達克100期指跌0.3%。原油價格小幅上漲,比特幣走低。

美四大科技廠財報周 投資人盯財測、雲端事業等四大議題

美國科技股財報本周進入緊鑼密鼓階段,臉書母公司Meta、微軟、亞馬遜及蘋果等「科技七雄」的四家成員都將揭露季報,在經濟陰霾籠罩之際成為美股最新考驗,市場將關注四大重點:本季財測、消費者與企業的支出風險、是否調整資本支出計畫及雲端事業表現。

Wedbush分析師艾夫斯指出,美國科技產業正處於關稅風暴的重災區,其供應鏈在過去數周天翻地覆,「這種史無前例的不確定性,會對人工智慧(AI)部署與美企整體資本支出造成何種影響?眾人有許多疑惑…但目前沒有解答」。儘管川普關稅政策反覆且前景不定,使企業難以更新財測,但分析師認為多數企業都將提供業績預期。

雲端巨擘微軟和Meta都將在30日美股盤後公布上季財報,另一個財報重頭戲為5月1日盤後公布季報的蘋果,預料強勁的服務事業表現將抵銷硬體銷售的疲軟。亞馬遜也會在5月1日公布財報,Jefferies預估,美國對陸貨課徵關稅可能拖累該公司營收增速降至近三年新低,但利潤豐厚的雲端服務AWS可望提供些許緩衝。

快時尚Shein調漲美國售價迎關稅衝擊 部分漲幅高達377%

在美國即將對小額包裹加徵關稅之前,快時尚巨頭Shein提高了從服裝到廚房用品等多類商品售價,可見貿易戰對美國消費者的潛在影響開始浮現。

根據彭博新聞彙整數據,大部分漲價出現在上周五,不同品類的漲幅差異明顯。美容與健保類前100件熱銷商品的平均價格比上周四上漲了51%,其中部分商品價格上漲一倍以上。家居用品和玩具的平均漲幅超過30%,

貝森特說美國和亞洲貿易談判進展順利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接受ABC訪問時表示,美國的貿易談判,特別是與亞洲地區的談判,「進展相當順利」。他指出,針對中國則進行「特殊談判」,並補充說,他不確定川普是否已經直接與習近平通話。

避險基金大亨艾克曼(Bill Ackman)表示,中國大陸必須盡快與美國達成協議,否則將面臨企業遷移供應鏈的風險。葛里芬(Ken Griffin)則認為,川普加徵關稅的做法無法如預期重振美國製造業就業,並主張美國應著重在發展智財權等自身優勢。

川普執政迎接百日 不滿上升

本周三就是川普第二任期滿100天的日子,選民對他經濟施政表現的不滿正在拖累他的支持率。根據CNN的調查,僅有39%的美國人認可他對經濟的掌舵表現。

 
美科技4巨頭 本周公布財報
編譯陳律安/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科技股財報公布本周進入緊鑼密鼓階段,臉書母公司Meta、微軟、亞馬遜及蘋果等科技七雄的四個成員都將揭露季報,在經濟陰霾籠罩之際成為美股的最新考驗,市場將關注四大重點:本季財測、消費者與企業的支出風險、是否調整資本支出以及雲端事業表現。

Wedbush分析師艾夫斯指出,美國科技產業處於關稅風暴重災區,其供應鏈在過去數周天翻地覆,「這種史無前例的不確定性,會對人工智慧部署與美企整體資本支出造成何種影響?眾人有許多疑惑,但目前沒有解答。」儘管川普關稅政策反覆且前景不定,使企業難以更新財測,但分析師認為多數企業都將提供業績預期。

其中蘋果在五月一日盤後公布季報,市場緊盯iPhone與大中華區營收,也緊盯蘋果對吸收關稅成本、與供應商重新議價、調整定價等的說法。

 
川普在自家社群媒體喊話 美船舶應免費通過兩運河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26日表示,美國船舶應獲准免費通過巴拿馬運河及蘇伊士運河,並已要求國務卿魯比歐立刻處理此事。

川普在自家社群媒體Truth Social發文指出:「美國軍艦與商船都應該獲准免費通過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跟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他聲稱,「如果沒有美國,那些運河都不會存在」,「我已要求國務卿魯比歐立刻關照並且留意這個情況」。

巴拿馬運河橫跨北美洲與南美洲間地峽最狹窄的部分,使船舶能更迅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間航行。美國每年有40%的貨櫃運輸需經過此處。美國於20世紀初完成巴拿馬運河建設,但在1999年將這條深具戰略意義水道的控制權交還巴拿馬。

川普一再表示自己想「收回」巴拿馬運河。他在今年1月就任總統前告訴記者,他不排除動用經濟或軍事力量,以重新掌控這條運河。他已開始推動中國大陸勢力退出巴拿馬運河,巴拿馬2月也承諾,美國軍艦能免費通行該運河。埃及的蘇伊士運河是連接歐洲和亞洲的重要水道,在葉門叛軍「青年運動組織」對行經紅海跟亞丁灣的船隻展開襲擊行動之前,全球海上貿易約10%得經過蘇伊士運河。

 
避險需求大增 瑞郎攀十年高點 瑞士負利率恐重出江湖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導致國際市場動盪,帶動避險資產需求大增,瑞郎對美元匯率上周升到十年高點,逼近1美元兌0.80瑞郎,促使投資人押注瑞士央行會將利率降到零、甚至重返負利率政策,以抑制瑞郎升勢。瑞士2年期公債殖利率25日已降為負值。

瑞士對美出口額占總出口的10%以上。瑞士央行既要約束瑞郎升幅以支持出口、又不想激怒美國,因而陷入兩難。法國興業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裘基斯表示,這股「逆流」使該央行處境「嚴重困難」。

分析師指出,瑞郎迅速升值,加上川普貿易戰衝擊瑞士經濟成長,使瑞士面臨通縮風險。美國對瑞士實施的對等關稅稅率為31%,高於歐盟對瑞士的稅率。

瑞士向來都會設法限制瑞郎大幅升值,不惜採取大動作。但分析師指出,央行擔憂若大力干預匯市以阻升瑞郎,將會再度被美國指控操縱匯率。

瑞郎對美元和歐元都升值,衝擊瑞士出口。瑞士央行已比歐洲央行更早降息1碼,安全牌可能是進一步降息,而非以干預匯市阻升瑞郎。該央行曾實施負利率八年,直到2022年通膨急升時,利率才轉為正值。

荷蘭國際銀行(ING)外匯專家皮索利表示,「瑞士央行若不滿瑞郎勁升,又不便干預匯市,降低利率將是唯一選項」。

瑞士盈豐銀行(EFG)首席經濟學者格拉契表示,負利率「很可能發生」,且也可能有必要干預匯市。目前市場預期瑞士央行到6月將實施零利率的機率約達80%,今年稍晚時也可能實施負利率,但機率不高。

瑞士已對美國展開外交攻勢。瑞士總統兼財長凱勒-蘇特已致電川普,上周更前往華府,與美國財長貝森特會談,討論「兩國擴大合作的機會」。

 
星鏈服務 6月落地南韓
編譯魏紹揆/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南韓科學技術情報通訊部(MSIT)27日表示,近期修改無線電波法後,美國太空公司SpaceX的星鏈衛星網路服務,預料最快今年6月便可在該國上路。

韓聯社報導,星鏈南韓有限責任公司在2023年5月向MSIT申請跨境供應協議許可,以提供低軌衛星網路服務。MSIT表示,當局已於本月修改星鏈使用當地頻率的相關規定。根據南韓法律,外國企業必須與當地電信業者簽訂供應協議,才能在該國提供通訊網路服務。

MSIT電波政策局局長金南哲(音譯)說:「為獲得許可,星鏈提交了商業計畫,而通訊政策局正在審核可行性」。他說,星鏈服務最快可能在6月或是今年稍晚上路。他補充道,星鏈的英國競爭對手OneWeb也正在尋求機會,在該國提供低軌衛星網路服務。

MSIT表示若審核通過,低軌衛星通訊服務將讓通訊欠佳地區及目前使用低速網路衛星的船隻和飛機,都能取得高速網路,「特別是海事行業將大為受益,長途航行的船員將能使用串流媒體服務與視訊通話,海員的福利和通訊選擇都將有重大改善」。

南韓政府計劃在2030年止的未來六年,投資3,200億韓元(2.34億美元)於開發低軌衛星通訊計畫,加入規模日漸壯大的全球低軌衛星網路服務市場。

 
信用卡+App 繳稅回饋多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一年一度報稅季即將到來,根據統計,2024年以信用卡繳綜所稅逾135萬筆、總金額逾2,000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除了刷卡外,民眾若搭配各家銀行App,如永豐銀、台新銀、台企銀等,回饋再加碼。

永豐銀行表示,今年於「Paytax財政部網路繳稅平台」刷永豐信用卡繳納綜合所得稅享免手續費,使用「大咖DACARD App」並刷永豐卡繳稅享最高10%回饋再抽刷卡金;尊榮理財永傳會員登錄並刷任一永豐卡繳稅,享最高回饋0.38%刷卡金(上限20萬)及6期0利率,永富及永聚會員享刷卡金或分期0利率擇一,成為高資產戶繳稅好選擇。

台新銀指出,繳稅刷@GoGo卡,不限新舊戶,至Richart Life App領券即享全家、7-11實體門市繳費稅6%回饋(最高200點);新戶5月31日前於指定連結辦卡,核卡90天內綁定指定支付工具,如Apple Pay、街口等,繳稅再享20%回饋最高2,000點,相當於最高享26%回饋。

台企銀指出,即日起至5月31日止,民眾可透過「台灣企銀行動銀行App」或「台灣行動支付App」,綁定台企銀Hokii數位存款帳戶,並於活動指定時間以台灣Pay成功繳納「牌照稅」或「房屋稅」,單筆可享台灣Pay紅利點數1,000點回饋(每10點可折抵1元),綁定一般帳戶繳納則享台灣Pay紅利點數500點回饋,每稅別兩種繳納方式最多各回饋三筆,等同900元回饋金。

 
要聞
Gogoro從那斯達克最頂級降兩級 券商:延長上市時間
記者賴昭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在美股那斯達克上市的Gogoro申請轉板,創投業者說,這個機制類似國內資本市場從上櫃轉興櫃,而公司為了維持掛牌資格,只能配合辦理。當掛牌公司的財報和獲利要求不符合規定,只能透過轉板這樣的「拖延戰術」因應。

證券業者說,那斯達克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全球精選市場、全球市場、資本市場,其中全球精選市場是等級最高的市場,要求也最嚴格,被視為那斯達克最頂級的掛牌區,概念類似「藍籌股」,掛牌公司包括蘋果、微軟、亞馬遜等。其次為全球市場,這一層的公司在全球有一定知名度,但還未達超大型企業規模。

第三是被視為基礎等級的那斯達克資本市場,針對規模較小、成長中、可能尚未獲利的小型公司、新創事業、早期成長企業,業者說,這個市場的公司比較多元,有些成長潛力大,但風險也較高,因此比較容易出現價格波動大、甚至下市風險的情況。

業者指出,Gogoro因面臨下市危機申請轉板,從那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轉板至資本市場,從最頂級連降兩級,為合理而且常見的策略,以延長上市時間,並且爭取更多時間改善基本面或其他資本操作,例如可能的併購、增資、併表營運等。

新創業者表示,像Gogoro這樣的市場先驅者,通常都得面臨這樣的風險。但當初能讓美國人埋單,顯示它的確擅長行銷,但當產品技術無法跟上經濟效益,就會面臨這樣的結果。

至於Gogoro若回台掛牌能否獲投資人青睞?創投業者說,投資人對於Gogoro回台掛牌後能否撐起合理股價、是否有成長性,會抱持質疑,因此建議公司必須進行大規模品牌重塑,並提出具體且可信的成長藍圖,還要能說服市場此舉不是「被美股市場放棄」,而是「主動策略轉移」,才有機會一搏。

 
川普政府鬆綁自駕車上路條件 亞光搶自駕小黃商機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打造機器人帝國之際,美國川普政府也送上大禮,鬆綁自駕車上路條件,外界預期,此舉是為了實現特斯拉計畫今年6月正式推出的無人駕駛計程車(Robotaxi)服務所做的預先準備。

特斯拉無人駕駛計程車計畫上路後,車用鏡頭需求將隨之大開,其鏡頭主要供應商亞光(3019)出貨隨之暴增。

鏡頭堪稱自駕車的「眼睛」,亞光的車用鏡頭讓特斯拉能達到比「眼觀四面」更精進、達到無死角偵測以防止交通事故發生,落實全自駕環境。

亞光車載鏡頭出貨持續攀高中,去年出貨量達1,099萬顆,較2023年673萬顆成長63%。因應車載鏡頭大客戶需求,亞光已有菲律賓建立二廠的計畫,大搶商機。

亞光董事長賴以仁透露,菲律賓新廠預計2026下半年投產,除菲律賓廠區外,大陸長安廠也有車載產線,估計菲國廠區車載產能將占總體車載產能15%至20%。

 
川普關稅戰下 頂級超跑訂單驟減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川普關稅戰下,原本搶手的超跑現在也乏人問津,在整體供需格局改變下,業內人士指出,即使是很稀缺的車子現在身價也不如以往,頂級超跑品牌車商的訂單也驟減, 顯示金字塔頂端的車市嬌客,也同步縮手。

另外,車市也出現另一個特別的現象,在經濟大環境的壓力下,甚至傳出部分超跑車主領牌後,連開都沒開就隨即以折價一成以上賣給二手車商,以換現金、度小月。

業界指出,除了整體經濟能力受到影響,原本認為買盤最堅實的超跑買家實力也受到影響。另一個原因是高價車相對關稅和貨物稅的金額更高,此時買車似乎不是很適合的時機。即使在疫情期間,台灣的超跑市場需求也相當強勁,此前,不少超跑、稀有車款流入次級市場(中古車商)後,都出現要「加價購」的情況,但業內人士認為,這類特殊情況短期內恐難再現。

不過,近期因為供應穩定,車市也不好,原本市場上要加價才能買到的高價車款近期情況緩解,加價出售的情況已經少見,甚至流入二手市場的數量變多,也顯示頂級車的供需狀況出現改變。

 
自住房屋稅翻倍?別忘辦戶籍登記
記者范榮達、趙容萱/連線報導聯合報
房屋稅開徵在即,台中市、苗栗縣查定分別有2萬多戶、10萬多戶,未依新制3月24日前辦竣戶籍登記,自住稅率改非自住稅率翻倍,台中一戶甚至要多繳上萬元,許多屋主傻眼,財政部宣布延長設籍及自住稅率申辦期限至6月2日,民眾要把握。

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新制首次適用上路,5月1日至6月2日開徵,民眾近來收到稅單,許多人赫然發現房屋稅暴增,稅務單位電話、臨櫃查詢不斷,財政部賦稅署4月25日通報,今年房屋稅設算日從3月24日,延長至併同繳稅期限6月2日。

房屋稅2.0規定,房屋無出租、無營業,本人、配偶、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並辦竣戶籍登記,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國合計3戶以內,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現值一定標準以下,稅率1%,全國持有2至3戶,超過房屋現值標準,稅率1.2%;非自住、非出租、非繼承取得房屋,則採全國歸戶、全數累進差別稅率,台中市課稅3.2%至4.8%,苗栗縣2.6%至4.8%課徵。

苗栗縣以房屋現值100萬元計算,如果2戶自住房屋都有設籍,則今年稅額不變,若都沒設籍,稅率將從1.2%暴增為3.2%,房屋稅從每戶1萬2000元增至3萬2000元,若僅一屋設籍,稅額不變,但未設籍的另一屋房屋稅率從1.2%增為2.6%,房屋稅從1萬2000元增至2萬6000元。

台中市政府地稅局估算,以台中南屯區16年社區大樓2樓約50坪自住房屋估算,非自住要繳1.6萬元,若在期限內自住遷入戶籍,稅降為5000元,節稅達1.1萬元。

苗栗去年自住稅率1.2%、16萬4378件,今年查定自住稅率1%、7萬6247件,1.2%、6萬4732件,減少2萬3399件,台中市原自住房屋則尚有10.8萬人未設戶籍。

稅務單位提醒符合自住要件,因未辦竣戶籍登記,可於6月2日前至戶政機關辦竣戶籍登記,填寫申請書並檢附原稅單,向稅務局申請重新核發稅單,經核准後房屋稅就可享自住優惠稅率。

 
新聞中的法律/房客占據戶籍 有法可管
林司涵經濟日報
5月報稅季來臨,今年租屋族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可將租金支出列入特別扣除額抵稅。房客申報租金扣除額,須備妥租約、支付租金證明、完成戶籍登記等證明文件。部分房東擔憂,若遇到房客租約到期仍拒絕遷出戶籍,此時該如何是好?事實上,房東因應這種情況,仍有法律手段可用。

據統計,全台灣租屋族超過100萬戶,多數房東不願意讓房客遷入戶籍的原因,包括擔心後續麻煩,像是房客不願遷出戶籍。

這種情況下,房東首先可自力救濟,向戶政事務所申請將房客戶籍「逕遷戶所」(也就是把房客的戶籍遷到戶政事務所),解決這個棘手問題。不過這個前提是,房客租約已經到期,且房客不願自行遷出,就可依《戶籍法》第50條規定,向戶政事務所提出,要求遷出房客戶籍。

這邊也要注意,戶籍遷出必須要由房屋所有權人向戶政事務所提出申請,接著戶政事務所會先進行查證,確認房客確實已無居住事實後,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可以查到房客現居地,戶政事務所將會發函,催告房客至戶政事務所辦理戶籍遷至現居地址,若逾期不辦理,戶政事務所就會依職權直接將房客戶籍遷至現居地址。

其次則是當無法查到房客現居地,戶政事務所就會依職權將房客戶籍遷至戶政事務所,並通報警察機關去找人。這邊也要留意,如果房客搬離租屋處,卻不主動將戶籍遷出,若最後被戶政事務所依職權逕遷戶所,戶政事務所可依《戶籍法》第79條,處以新台幣300元至900元罰鍰。

實務上,確實曾有房東遇上惡房客,故意不搬走,也不願意繳納房租,甚至占據戶籍。如果房東面臨此狀況,房東就可依照《民法》第440條,房客欠租達兩個月以上得以終止租約,並開始進行催告,如果房客仍執意不願繳納房租,那房東就可進行下一步,開始寄發存證信函或以簡訊、訊息通知來催告房客,在此期間須留下文字訊息以便佐證。

若房客仍遲不理會,房東就可依照《民法》第455條規定,要求承租人於租賃關係終止後,應返還租賃物,並且向法院提告,當催租動作明確,房客也確實惡意置之不理,最終等待法院判決確定後,就可由執法單位申請強制執行。

另外也要提醒,房東此刻一定要請警察或執行單位強制將房客物品搬走,如果房東自行處理,恐怕也會被房客反告,吃上官司。

實際上,為了保障房客就學與申請各項社會福利權利,依照「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不得記載事項」規定,房東是不得拒絕房客設籍。但房東也擔心遇上惡房客,擔憂房客占據戶籍風險,若遇上這樣的房客,房東可依照法令規定辦理,保障自身權益。(本文由司宇律法諮詢事務所長林司涵口述,記者余弦妙採訪整理)

 
智慧經營/統一投信總經理董永寬 老字號留才 兩個訣竅
何佩儒經濟日報
老字號的統一投信,秉持統一企業集團「三好一公道」理念,在主動型基金擁有好口碑,總經理董永寬表示,統一投信希望帶給投資人長期而穩定的報酬,因此需要好的團隊,要讓好的團隊留下來,需要「淨土」與「沃土」,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有機高養分 培養優質團隊

不像大多數的本土投信,有金控母集團的資源共享,統一投信是得利於統一企業集團的知名度與企業形象,屹立市場、獲得投資人認同。董永寬表示,統一投信很珍貴的是團隊與基金經理人,不少經理人長年留在公司,每年為投資人創造穩定的獲利,統一投信留住人才的祕訣,除了薪資以外,還提供了「淨土」也就是乾淨的團隊,以及「沃土」,意即公司必須有不錯的獲利,如果公司賺得少,如何給員工更高的薪酬?所以要讓員工在乾淨的環境又要有肥沃的土壤,「 簡單來說,就是無毒、有機、高養分。」

董永寬說,自己有一個理想,希望17年後,讓員工退休時能拿到數千萬元。原來統一投信的員工福利制度有一項「員工福利儲蓄會信託資金提撥」,意即依照員工的底薪一定成數購買統一自家的基金,公司相對提撥四成,這個制度已實施17年。

假設員工一個月扣款5,000元,公司提撥2,000元,17年來都留在統一投信,現在的存量約是500萬元。若員工很年輕就進來,現在約40來歲,還可以繼續留17年,在第二個17年,依過往自家基金的績效表現,獲利路徑若差不多,因為存量已有500萬元,17年後退休,依複利效果將可創造出數千萬元的存量。雖然是個理想,也是董永寬努力想達成的目標。

面對今年市場震盪,不復去年的大多頭行情,董永寬指出,近來應該是過去一年以來,市場情緒明顯悲觀與低落時,也充滿不確定性。因為現在走的是政治盤,投資人擔心經濟會受到政治的拖累,但拖累是短暫的,一旦股價來到合理價位,也許是長線投資的好買點。

全方位服務 瞄準高端客層

董永寬分析,投資人的悲觀情緒,來自對關稅與通膨的擔憂,關稅衝擊目前還是進行式,市場在未來也將持續面臨各種變數。

以專業投資機構來看,所在乎的是經濟下行幅度是否是可接受的;另外要關注長期經濟是否能得到好的發展。目前來看,AI主軸不變,也會帶動經濟及企業的發展,尤其台灣有很多具有競爭力、優質的大企業,創造台灣內部的正向循環,台灣在基本面、資金面都有很好的結構。依過往經驗,在所有壞消息都冒出來,「悲觀時,就是進場的時機 。」 可考慮分批在適當的時點增加部位。

另外統一投信也看好高端客戶在家族辦公室的需求,兩年前即開始規劃籌備家族辦公室相關團隊,希望慢慢透過與策略夥伴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合作,從過去以產品為導向,逐步轉向可以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產創條例修法 台積赴美適用新法國安條款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法院已三讀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為避免關鍵技術外流,新規定投資於特定國家或地區、特定產業或技術或達「一定金額」以上須事前申請,經濟部將配合修正子法,據了解,一定金額擬由目前十五億元提高至卅億元,朝寬鬆方向鬆綁;全案仍待協商。

此外,針對台積電宣布擴大赴美投資一千億美元,外界擔憂是否技術外流,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將適用「N-1」。依目前規定,一般對外投資,半導體並無明文要「N-1」,但三讀通過產創條例第廿二條,已明訂若「影響國家安全」、或「對國家經濟發展不利影響」,可不予核准對外投資。官員表示,可藉由此條文做為台積電赴美審查依據,落實「N-1」。也就是說,將藉由第廿二條要求台積電赴美投資落實「N-1」。

官員表示,根據新法,未來海外投資達「一定金額」以上、或是投資特定國家及地區、特定產業或技術,上述任何一項都要先申請,經過審查後才能放行。產創條例廿二條子法「公司國外投資處理辦法」,目前僅規定公司從事國外投資之金額逾台幣十五億元者,應於事前申請。未來,子法將修正一定金額以上,並增訂特定國家及地區、特定產業及技術等。

據了解,經濟部初步構想是提高至台幣卅億元。據分析,當初明定十五億元審查門檻,是依據央行規定法人每年結匯上限五千萬美元而訂定,而今央行已經提高至一億美元,經濟部擬參考央行結匯規定,修正「一定金額」以上為台幣卅億元,這對產業界來說將更寬鬆。

至於特定國家及地區,經濟部規畫是指遭聯合國制裁的國家或地區,例如參照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管制地區,主要是國際間管制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國家,包括伊朗、伊拉克、北韓、蘇丹、敘利亞、雙俄等。

針對特定產業和技術條件,經濟部初步想法,擬以國科會公布的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為參考標準,截至目前,國科會公告過兩波共卅二項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包括十四奈米以下製程的IC製造技術及其關鍵氣體、化學品及設備、以及「毫米波氮化鎵(GaN)功率放大器單晶微波積體電路之晶片設計技術」、「高頻功率放大器之氮化鎵半導體製造技術」等。

 
金融三業買台股縮手四成 業界:本月獲利、淨值承壓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根據金管會統計,金融三業3月加碼台股495億元,月減42%,券商單月砍股192億元,為近半年最大減碼規模,銀行與壽險也同踩煞車。金融圈示警,川普關稅新政反覆加劇股匯債市動盪,4月金融業獲利、淨值同步承壓。

另外,3月金融三業補債934億元,首季買債量僅剩2,085億元,年減六成,探近三年同期低點。金融圈認為,川普關稅新政讓市場波動加劇,金融業轉向長債、領息為主,全年買債動能料趨保守。

據了解,3月台股跌10.2%,壽險業已實現較少的資本利得;4月股債市齊跌,新台幣轉為升值,壽險業面臨獲利與淨值雙重壓力最大。

金控主管坦言,即便川普暫緩90天實施對等關稅,但仍對大陸加徵高額關稅,市場不確定未除;緊接著是美國財政部的半年匯率政策報告,市場憂心美國將藉此施壓貿易對手國匯率升值,以扭轉美國雙赤字的窘境。

全球股市風險未除,美元重挫,股匯市風險加大,壽險業首當其衝。市場估第2季,壽險業買股手筆將更加審慎,甚至可能朝降低台股持股,增加現金部位,暫時規避風險。

台股3月續跌,銀行與壽險業逢低回補,各加碼236億元與451億元,惟買股手筆均較2月縮手;券商更率先砍股192億元,導致3月金融三業買股金額僅剩495億元,月減42%。

首季金融三業加碼台股987億元,以銀行業加碼652億元、貢獻三分之二,成為撐盤主力要角。惟銀行業3月底帳上未實現利益僅剩3,686億元,下探近11個月低點,料4月面臨變局,銀行業將更加審慎。

金管會公布3月底金融三業國內外股票投資餘額3兆3,971億元(市價列帳),月減5.76%,月減幅度小於同期台股跌10.2%,顯示金融業站買方。

3月銀行業加碼236億元,較2月略減,首季買股652億元;3月券商一改2月回補態勢,轉為減碼192.2億元,首季賣股186億元,呈現「銀行撿、券商丟」態勢。

3月底壽險業持有台股市值1兆8,417億元,月減8%,低於台股同期跌10.2%,推算壽險業加碼451億元,較2月縮手,合計首季加碼521億元。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