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5/16 第609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主計長:經濟成長保3 有困難 28日將彙整數據重新估算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景氣,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昨(15)日表示,今年第1季雖出現急單拉貨,使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向上提高,但將美國關稅因素納入考慮後,她坦言,今年經濟成長率「要保3是有點困難。」□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日處理財政部、審計部、主計總處主管預算凍結書面報告。主計總處日前發布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概估上修至5.37%,若各季預測不變,全年經濟成長率可望上修至3.6%,但民進黨立委李坤城質詢時質疑,預估基礎是否有問題。

陳淑姿回應,今年第1季有些急單效應,導致經濟成長率向上走,主要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原先4月實施,第1季出現拉貨急單,而由於對等關稅急煞,目前暫緩實施,急單效果有可能也在第2季出現,主計總處預計在28日邀集專家學者提供相關數據重新估算。

李坤城表示,主計總處日前擔心「保2都有問題」,但對等關稅暫緩實施,前兩季可望見到企業急單效應,這樣是否讓主計長有信心「保3」?

陳淑姿分析,最近看到世界各國針對關稅與美國協調結果都還不錯,若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對等關稅不會影響很大,但台灣除了關稅因素外,也要防堵洗產地,在各種需考慮因素影響下,接下來會邀集專家學者討論,如果依目前關稅整體情況,「保3是有點困難」。

主計總處4月底公布,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5.37%,若第2季至第4季經濟成長率維持2月預測數,全年經濟成長率將上修至3.6%,較前次預測高出0.46個百分點。

另外,去年稅收超徵3,000多億,朝野立委也相當關心今年稅收情況,擔心受到對等關稅衝擊而經濟衰退,導致稅收不如以往、甚至無法達標。

財政部長莊翠雲解釋,截至今年4月為止,全國稅收數較去年同期減少85億,主要因為證交稅受到交易日均量低於原先預估,實際日均量約3,900億,但其他稅收變動不大。

她認為,今年也許還是有機會達標,主要要看5月、6月大宗所得稅徵收情況,截至11日為止,綜所稅已經有252萬戶完成申報、約占四成,但今年稅收即便超過預算數,也不會超過很多。

 
撥補台電 工商團體喊話
記者謝柏宏、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內八大工商團體昨(15)日發表聯合聲明,呼籲朝野各黨派支持1,000億元撥補台電預算,藉以穩定電價、減輕產業負擔、避免民生物價波動,協助企業度過當前挑戰。

包括全國工業總會、全國商業總會、工商協進會、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電機電子公會、工業協進會、工商企業聯合會等八大工商團體共同聲明指出,考量我國產業這幾年剛度過疫情衝擊,目前遭逢美國高關稅及匯率急遽動盪,造成外銷產業嚴重打擊,台灣沒有內耗本錢,應共同為國家發展、人民福祉努力。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另外指出,面對包括關稅、匯率等國際局勢轉變,對國內造成重大衝擊,擔憂夏季電價到來,會影響產業發展與民生用電,建議朝野不要因政治爭鬥,對產業民生有所衝擊,才提出呼籲,希望讓台電穩定供電。

對於先前多次撥補,台電仍調漲電價,許舒博也說,希望撥補後電價能夠穩定,更要採用多元發電方式,不要太多干預,否則將來仍須撥補,台電還是沒有救。

八大工商團體聲明指出,呼籲朝野各黨派支持1,000億元撥補台電預算,因為撐住台電,就是穩定電價。共同支持才能照顧民生、撐住產業,以避免預算未能撥補時,影響產業發展。物價波動對街邊小吃店、麵攤、小商家,影響民生甚大,朝野共同合作,以人民福祉為依歸。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日表示,行政院在特別條例撥補台電1,000億元,希望穩健台電財務,平穩物價,希望朝野共同支持,讓台電穩健營運。

至於未來電價調整,李慧芝表示,電價尊重電價審議委員會專業決議,而電價審議委員會由獨立專家組成,定期在每年4月、9月召開,不過也有制度,若有重大因素可隨時召開。

 
高用電業者 明年起碳盤查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環境部長彭□明昨(15)日表示,2026年起,高用電、高耗能產業應每年盤查,涵蓋用電量高的服務業、百貨量販業、連鎖超商超市、旅館業、電信業、醫學中心、大專院校、運輸業與中小型製造業等,合計約460多家,預計6月將公布盤查指引,由各部會展開輔導,但不需繳交碳費。

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強調,預計6月會公布盤查指引,這次涵蓋範圍不只是製造業,包括服務業、百貨公司、購物中心、量販店業、運輸業、醫學中心與大專院校等。

據環境部最新統計,「用電量高」主要門檻為全公司達到每年排碳1萬噸或單一場所5,000噸以上,若分別從產業別來看,資訊服務業有六家,百貨公司、購物中心或量販店業約有42家,大專院校約49家,鐵路及捷運運輸七家。

連鎖便利商店與超市約有八家,電信業約有三家;旅館業約有20家,汽車運輸業約有37家;醫學中心有23家;製造業則是以每年排碳1萬噸,約有266家。

彭□明強調「不會麻煩」申報平台直接嫁接用電資料;「不用委外」以工商憑證抓取資料,再加上公布指引訓練協助;「不用查驗」,展開盤查目的是為了瞭解用電狀況與排放量,但還不需繳交碳費。

 
APEC示警 亞太出口恐放緩
編譯陳律安、記者余弦妙/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15日示警,受美國發動關稅戰影響,占全球半數貿易量的亞太地區,今年出口成長恐大幅放緩,逼近零成長水準。

路透報導,APEC的分析報告預期,今年亞太地區的出口可能僅成長0.4%,遠低於去年的5.7%;該組織也將亞太區域今年經濟成長預期從3.3%下修至2.6%。

APEC聲明指出:「受累於外部需求減弱,成員國貿易成長恐大幅滑落,特別是體現在製造業與消費品領域;而貨品貿易的不確定性,也進一步對服務貿易造成壓力。」

APEC貿易部長會議目前在南韓濟州島舉行,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15日已和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在場邊展開雙邊會談,延續先前日內瓦會談的成果,致力於緩解貿易緊張局勢。

據了解,台灣方面是由行政院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代表出席APEC貿易部長會議。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同日也在卡達表示,美國和中國在建立工作關係方面已邁出「非常重要的一步」。他說,美中雙方有許多事情要談,但可望在未來90天內取得許多成果。

南韓也與美方積極展開對話,試圖軟化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立場。雙邊低層級會談於14日展開,15日由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鄭仁教接手,16日則由資源部部長安德根親自上陣。

 
關稅戰效應 碳費可打兩折 自主減量計畫申請期限延長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環境部長彭□明昨(15)日表示,考量產業國際競爭力及碳定價造成額外的衍生風險,擬放寬高碳洩漏風險認定,納入包括突發經貿事件導致虧損、碳費占毛利達一定比率、面對國際商品傾銷風險等三大類別。

簡而言之,受對等關稅衝擊產業,可望符合高碳洩漏風險規定,碳費可打兩折;另環境部也宣布,今年自主減量計畫申請延長兩個月。

環境部昨日舉行「AI 520部部向前行」施政周年記者會,彭□明宣布,為協助排碳大戶因應美國對等關稅不確定因素,參考財政部做法,提供企業自主減量計畫申請期限可展延兩個月,並協助「先登記申請、後補充資料」方式,保留優惠費率資格。

碳費制度今年上路,首波徵收對象約260家企業(共480廠),若排碳大戶都提出自主減量計畫,推估2030年最多可減碳37百萬公噸。據環境部統計,有高達近九成企業有意願申請自主減量計畫,截至5月中旬,共受理51件申請案,其中有40家選擇優惠費率每噸100元、11家選擇每噸50元。

環境部與經濟部正密切討論高碳洩漏風險認定,彭□明表示,目前將分兩大層次,第一層次將依照「行業別認定」,主要參考國際作法訂定高碳洩漏風險行業別,如鋼鐵業、水泥業、石化業等,經審查後可適用至2030年。

第二層次則考量產業國際競爭力,碳定價造成額外的衍生風險,包括突發經貿事件導致毛利率為負值、碳費徵收總額占營業毛利比率達一定程度以上,或面臨國際商品傾銷風險者,採取每年提交申請,審查後適用該年度。

也就是說,今年企業若受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導致虧損,明年可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適用高碳洩漏風險係數,通過審查後,可以將碳費計算的碳排放量直接打兩折。

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表示,之所以訂出第二層次,主要考量國內企業若因高額碳費而影響經營,導致其他國外企業趁隙進入,也是另一種高碳洩漏風險,因此鼓勵經營受到影響的企業,可申請取得高碳洩漏風險折扣適用資格,以避免弱化產業國際競爭力。

據了解,確切的高碳洩漏風險產業名單仍在持續與經濟部討論,正在確認最後細節,將於近期公布。

 
國際財經要聞
美關稅調查汽車、鋼鋁、藥品 大陸再籲平等對話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昨天表示,關於美方針對進口汽車、鋼鋁的二三二關稅,及對進口藥品展開二三二調查,中方認為,美方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徑,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也無益本國產業發展。中方敦促美方,盡快停止二三二關稅措施,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各方關切。

大陸商務部昨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何詠前說明,中美雙方下一步將依據日內瓦會談共識,就經貿領域各自關切,保持溝通。

路透昨報導,南韓貿易部長鄭仁圭透露,中美貿易官員十五日在南韓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貿易部長會議期間會談。鄭仁圭說,當天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與中國貿易代表、大陸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會談。但何詠前就此回應媒體表示,目前沒有更多的資訊可以提供,如果有進一步消息會及時發布。

另美國商務部公告,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華為昇騰AI晶片均違反美國的出口管制,何詠前重申,美方公告是單邊霸凌做法,充分暴露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本質,「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

 
關稅戰休兵美商搶運 大陸輸美貨櫃訂單飆近3倍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中關稅戰經過高層貿易會談暫緩後,兩國貿易重啟,「搶運潮」湧現,外貿企業爭相競逐九十天的緩衝期,此前積壓的訂單集中補發,航運艙位預訂量大幅回升,在美國下單的從大陸輸美集裝箱(貨櫃)運輸預訂量飆升近三倍。

央視報導,貿易追蹤機構Vizion戰略業務發展副總裁特雷西表示,截至五日的七天平均預訂量為五七○九個標準集裝箱,截至十四日的七天平均預訂量飆升百分之二七七,為二萬一五三○個標準集裝箱。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指出,隨著美中正式調整加徵關稅措施,許多美國商家紛紛開始從大陸工廠搶購商品。多家美國零售商和物流業高層稱,美國從大陸的進口將迎來激增。這意味著航運公司將把運力重新部署到過去一個月減少的跨太平洋航線。

對諸多外貿企業而言,中美互降關稅帶來一場「及時雨」。證券時報指出,多家大陸企業先前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有些訂單被要求暫停出貨,但目前美國客戶已計畫再次下單,甚至考慮多備點貨。有業者表示,雖然百分之卅的關稅對美國客戶還是有些影響,但毛利較高的產品,可以考慮和客戶共同承擔。

隨著美中進入「補貨周期」,美國航運數據分析公司Xeneta預估,未來幾周大陸至美國西海岸的運費將上漲百分之廿。Xeneta首席分析師桑德表示,對於托運人和承運商來說,未來九十天是加緊囤貨的最好機會。儘管目前關稅水平仍然較高,但關鍵在於風險管理,這比此前百分之一四五的關稅要好得多。

壹航運創辦人鍾哲超告訴大陸證券時報,中美經貿高層會談發布聯合聲明不到廿四小時,船運公司立刻恢復漲價,六月美西大櫃的運價已喊至六千美元,他指出,在這三個月的窗口期,美國採購商會抓住時間點快速下單,因此近期會呈現「供需兩旺」態勢。

銀河期貨在研究報告中指出,近期中美關稅下降且部分關稅暫緩九十天,預計將引發美線傳統旺季的搶運,緩和美線船舶繼續外溢至歐線的壓力,可望帶動運價逐漸企穩回升。中期來看,九十天關稅豁免「窗口期」疊加耶誕備貨旺季,或有望帶動八月前美國線的貨運量走強。

 
科技公司I轉型 軟體工程師面臨失業風險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微軟將在全球裁員約6,000人,對於產品開發人員衝擊最深,顯示在AI時代,就連軟體工程師也面臨職位不保的風險。

根據彭博資訊看到的文件,微軟總部所在的華盛頓州,軟體工程職位接到最多裁員通知,在2,000個遭裁職位中占比超過40%。該州精簡人數占微軟總裁員數的約三分之一。

除了軟體工程師,軟體專案人員也受創慘重。華盛頓州被裁的產品管理與技術專案管理職位幾乎達600個。

知情人士說,裁員名單中也包括一些管理人員及分配至AI計畫的員工。

微軟與競爭同業大舉投資AI領域,這些公司正掐緊預算並重新調整預算的優先順序。微軟主管近幾周來已承諾,在重金投入資料中心營建之際會控制支出。而能夠編寫程式或分析程式碼的AI工具,將原本由工程師操刀的部分工作自動化,微軟執行長納德拉4月表示,微軟一些專案多達30%的程式碼由AI編寫。

受裁員影響相對較少的職位是面對客戶的職位,例如業務人員或行銷人員。微軟對此拒絕發表評論。

多家科技公司在聚焦AI轉型之際,也開始調整人力。今年稍早,軟體巨擘Salesforce宣布裁員超過1,000人,同時招聘聚焦AI的銷售人員職位。執行長班紐夫(Marc Benioff)表示,由於運用AI,2025年會減少招聘工程師。

 
美股強勢反彈 華爾街傻眼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中貿易休戰引發美股和美元急漲,美股更收復今年來所有跌幅,把一直坐壁上觀的華爾街投資機構殺了個措手不及。這些法人一直擔憂美國經濟急速下滑以及美國政府決策混亂,因此加碼美國公債。結果顯示,這段時間法人在美股、美元及美債市場全部都押錯寶,散戶投資人成了大贏家。

那斯達克100指數目前比兩周前急漲近30%,美元也大幅回升,美國公債則不漲反跌。但據美國銀行(BofA)每月經理人訪調顯示,在美中休兵之前,基金經理人看淡美股的比率達到兩年來高點,看壞美元的比率更達到2006年來高點,看好歐元的比率攀抵2024年9月以來最高。

另外,在5月6日止的一周內,基金經理人投入10年期美債的多單部位創新高,賭的是公債價格將上升,殖利率將下降,結果走勢恰恰相反,10年期殖利率已由4月初4%附近上升到約4.5%。

由於避險基金在內的投資機構之前已被擠壓出場,使這一波美股及美元回升走勢格外順暢。貝萊德機構美國投資及資產組合主管喬胡利表示,「一些投資機構大舉進行脫險操作,並坐擁大量現金退場觀望」。

美股大幅回升的同時,VIX恐慌指數則明顯下降,目前已回到4月2日「解放日」之前的水位,對歐元/美元匯率震盪幅度的預期也降到3月來低點。

德意志銀行的數據顯示,「逢跌即買」的散戶投資人大發利市;他們是4月來推動美股上漲的主力,而專業投資機構則是按兵不動。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來標普指數上升主要發生在由紐約市場現股正常交易的時間,而這一向是散戶活躍的時間;反觀法人機構買進期指與衍生性產品的盤後時間,美股表現大致平平。

一些基金經理人仍警告,散戶投資人可能樂觀過頭。羅素投資公司投資策略長皮斯表示,「投資人在過於樂觀之前,不要忘記政策混對消費者及企業信心的傷害」。尤其是美元匯率可能隨著貿易對經濟的干擾變得明朗之後,而再度走軟」。

美銀全球G10外匯策略主管瓦奇迪斯表示,「我猜測美元回升只是暫時,而且關稅稅率已高到足以對美國經濟造成停滯膨脹的水位。我相信經濟數據將使美元走軟」。

 
鮑爾:長期利率可能走高 決策官員將修改平均通膨率目標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15日表示,未來供給面震撼及物價上漲可能更加頻繁且持久,似乎暗示長期間利率可能會走高。Fed將於今年8、9月宣布新的決策架構,決策官員們已同意修改五年前制定的「平均通膨率目標」架構,而這項檢討並不會影響Fed當前如何決定利率。

Fed目前正在進行五年一次的貨幣政策架構檢討,以因應2020年政策架構實施以來通膨與利率展望的重大改變。鮑爾15日在Fed為紀念經濟學家勞巴赫(Thomas Laubach)的政策研討會中表示,「2020年以來經濟環境已發生重大改變,而在我們的檢討中將反映對這些改變的評估」。

鮑爾強調,2020年以來經過通膨調整後的實質利率升高,或許是「反映未來通膨的變動可能比2010年代後金融海嘯時期更為劇烈。我們可能進入一段供給面震撼可能更頻繁發生,而且持續更久的時期,對經濟與各國央行都是艱鉅挑戰」。

2020年Fed採取新決策架構,就是容忍通膨率暫時略高於2%目標,而以一段時期的平均通膨率達到2%作為目標。結果2021年底通膨快速飆升時,Fed依據新決策架構而並未及時緊縮信用,導致2022年通膨急速飆升。

這一次的檢討代表Fed試圖總結2020年架構的缺點。鮑爾表示,現在官員們同意修改「平均通膨率目標」;但Fed仍將維持2%的通膨目標,並認為這是確保民眾相信Fed決心維持通膨偏低且平穩的核心要件,以免通膨預期上升而導致實際的通膨自行升高。

鮑爾表示,如果民眾不相信通膨將會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低水位,則不大可能達成最近通膨下降而失業並未急升的情況。

他表示,「在我們目前討論中,參與者已表示他們認為重新考慮與就業有關的用語」,如此一來Fed將不會把低失業率視為一項通膨風險的信號;另外「我們上周的會議也討論到平均通膨目標。我們將確保新的共識聲明能適應多種經濟環境與演變」。

鮑爾並未聚焦當前的貨幣政策及經濟展望,但也表示4月個人消費支出(PCE)平減指數年升率降到2.2%是不溫不火的數據,可能尚未反映由關稅所引發的物價上漲。

 
要聞
輝達台灣總部 傳落腳北士科
記者陳佩嘉、鐘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輝達台灣總部傳有望落腳北士科T17、T18,新光金控十四日代子公司新光人壽公告,新光人壽董事會決議處分資產,並授權董事長魏寶生簽署備忘錄並處理相關事宜,據傳就是要與輝達進行合約轉移,新光人壽對此表示不予置評。

針對台灣總部是否定案落腳北士科,昨至截稿為止輝達尚未回應。

據傳,此案從去年十月開始洽談,T17及T18總面積高達五公頃,符合輝達總部用地需求,且位於台北市,滿足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所說的員工希望在台北市上班,未來北士科也有捷運站預定地,交通便利,且電力使用無虞。

 
鴻海設半導體廠 印度准了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印度電子暨資訊科技部長衛士納昨(15)日宣布,印度內閣已批准印度HCL集團與鴻海(2317)合資興建一座新的半導體工廠,總成本370.6億盧比(約新台幣131億元),2027年投產,規劃生產筆電與手機用等晶片。

這也是鴻海繼在印度生產iPhone與AirPods等產品後,擴大布局半導體市場。

鴻海在2024年初宣布斥資3,720萬美元(約新台幣11.77億元)攜手印度HCL集團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在印度設立半導體封測廠,為鴻海集團印度版圖再下一城。

鴻海期待與HCL在印度攜手設立專業封測代工廠(OSAT)。透過這項投資,建立在地半導體生態系統並增強印度國內產業鏈韌性。鴻海將持續運用其BOL(建設營運在地化)營運模式支持當地社區。

根據路透和印度「經濟時報」報導,衛士納在新聞簡報會表示,這座工廠將位於北方邦捷瓦爾機場附近,將生產手機、筆電、汽車、個人電腦(PC)和其他裝置所需顯示器驅動晶片,2027年投產。

衛士納說,這座工廠產能目標是每月2萬片晶圓的晶圓級封裝,以及3,600萬顆顯示器驅動晶片。

這座工廠是印度政府「印度半導體計畫」批准的第六座工廠。印度總理莫迪為強化國家在全球電子製造業扮演的角色,已將晶片製造列為印度經濟策略最優先事項。

鴻海集團目前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卡納塔克邦及泰倫迦納邦等多個地方設廠,以強化其印度製造與供應鏈的彈性。

 
台積:實體AI 下波大趨勢 點名人形機器人和自駕車是兩大關鍵應用
記者尹慧中/新竹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2330)昨(15)日舉行2025技術論壇台灣場次,高階主管唱旺AI需求,高喊實體AI是下一波大趨勢,點名人形機器人和自駕車是實體AI兩大關鍵應用,將實現與真實世界的互動。

台積電預估,2030年將有13億台AI機器人被運用在真實世界,規模達350億美元,2050年增至40億台,其中包括6.5億台人形機器人。自駕車方面,預期2030年時,全球每10輛汽車中,就有一輛是自動駕駛。在AI賦能的未來,人們可以自由創造、突破想像極限,「AI核心就是半導體」。

台積電昨天2025技術論壇台灣場次由亞太業務處長萬睿洋開場,全球業務資深副總經理暨副共同營運長張曉強、營運 / 先進技術暨光罩工程副總經理張宗生等高階主管出席接櫫最新技術與產業趨勢。

萬睿洋開場即表示,繼生成式AI、代理型AI之後,實體AI將是下一波發展趨勢,如AI人形機器人和自駕車。AI正在推動嶄新探索時代,台積電攜手客戶扮演重要技術推手,推動先進電晶體與架構更新,以滿足AI發展需求。

張曉強表示,他從業30年來,已感受到最近半導體產業正面臨「非常振奮人心」的時刻,主要動能就是AI,預期AI將驅動未來5/4/3奈米乃至更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需求。

張曉強重申,2025年全球半導體業可望雙位數健康成長,並維持2030年半導體業產值挑戰1兆美元的觀點,其中,最大動能來源是高速運算(HPC)/AI,預期將占45%。

展望AI大趨勢,張曉強說,AI是在非常初期階段,但AI應用在各方面產生巨大影響,AI所需能源效率的增進每兩年改進三倍,也需要更多半導體先進製程。車用的演變也相當巨大,預期未來的汽車成為電子化裝置,最近參訪看到電動車廠發展,許多人說車用是機器人發展的第一步。

談到機器人,張曉強說,真正的人形機器人需要更多半導體,並且遠超過當前自駕車需求。就感測能力來看,人可以替未預期的事情做準備,而機器人則需要訓練,未來將帶動更多先進製程應用。技術藍圖上,客戶最期待的是台積電的技術可預測性。


延伸閱讀

台積電製程領先,魏哲家買780元穩信心!最懂TSMC的男人再次出手,能跟嗎?

 
輝達、美超微奪AI大單 台鏈補
本報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美超微(Supermicro)周二宣布與沙烏地阿拉伯資料中心業者DataVolt簽署金額高達200億美元、為期多年的合作協議,將供應DataVolt高密度GPU平台和液冷機櫃系統,喜迎中東AI大基建商機大單。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已與阿聯達成初步協議,阿聯今年起可每年進口50萬顆輝達最先進AI晶片,用以建設資料中心,發展AI模型。

繼輝達、超微等晶片大廠宣布攜手沙國AI新創Humain,供應數十萬顆AI晶片後,美超微也加入大啖中東AI商機的科技大廠行列,拿下沙國AI基礎建設大單,營運看旺,法人看好,美超微台廠供應鏈麗臺(2465)、南俊、雙鴻、尼得科超眾、華泰等,將同步吞下大補丸。

美超微周二發布新聞稿表示,這項協議將「加速交付DataVolt位於沙烏地和美國的大型AI資料中心,提供高密度GPU平台與機櫃系統」。

美超微先前已在沙國招聘,其液冷技術節水節能,適合沙國氣候,將提升雙方合作效益。DataVolt則表示,此次是深化雙方策略合作重要里程碑,展現美超微及DataVolt對AI和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的長期承諾。

法人點名,台廠美超微供應鏈中,雙鴻負責供應AI伺服器水冷板,尼得科超眾由母公司日商Nidec供貨冷卻液分配裝置(CDU),麗臺與美超微合作相關AI伺服器等產品,南俊為伺服器滑軌供應商,華泰負責組裝,優群主要供應美超微伺服器DDR 5連接器,將同步受惠沙國AI大商機。

路透引述兩位消息人士表示,上述協議將至少持續到2027年,但也有可能延續至2030年。根據草擬協議,其中20%晶片、相當於每年10萬顆,將分配給阿聯的AI公司G42,其餘分配給如微軟與甲骨文等,這些美企可能也會在阿聯設立資料中心。

 
地震險給付 金管會放寬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強化地震受災戶安置需求,金管會昨(15)日宣布,從7月1日起擴大地震險「臨時住宿費」給付範圍,從現行僅限房屋達「全損」才能申請,放寬至震後被張貼紅單的危險建築也可申請,每件最高20萬元,保費維持每年1,350元不變。

金管會是在2022年開辦住宅地震險,承保房屋全倒、不堪居住「全損」時,保戶可申請理賠最高150萬元房屋重置費、及20萬元臨時住宿費。

但實務上,如去年0403花蓮地震,今年0121嘉義地震後,部分房屋主結構受損並被地方政府張貼紅單禁止居住,卻因未達到「全損」標準無法獲得理賠,影響災民即時安置。

經地震基金評估後,在不影響危險承擔總額,增加保費費率兩大前提下,金管會決議擴大臨時住宿費範圍,只要震後、遭地方政府依內政部標準評定為「危險建物」並張貼紅色標誌時,受災保戶可申請臨時住宿費。

每一房屋(保險標的物)可申請10萬元臨時住宿費,若同一保單內重複事故,最高給付上限為20萬元。

金管會昨預告修正《住宅地震保險危險分散機制實施辦法》,從7月1日起擴大地震險「臨時住宿費」給付範圍,納入震後被張貼紅單的危險建築也可申請,但不溯及既往。

換言之,需在7月1日起,發生地震而被張貼紅單的房子,才能獲得理賠。

「紅單房屋」可申請理賠臨時住宿費,為何不乾脆也納入房屋損害的理賠?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解釋,若把紅單房屋納入理賠範圍,在目前費率下無法承擔,因此僅先提供臨時住宿費,但不賠償房屋損失。

至於擴大給付紅單房屋臨時住宿費理賠金,是否會影響產險業財務?蔡火炎說,地震基金以損失機率、損失幅度,並經費率模型試算後,仍在產險業可承擔範圍也不會調高民眾保費。

據金管會4月底統計,全國地震險投保率39%,高於日本三成投保率。去年花蓮地震理賠4.58億元,今年嘉義地震則理賠926萬元。

 
國泰奪商界奧斯卡六大獎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泰致力科技創新受國際肯定。2025年「亞太史蒂夫獎」與「美國史蒂夫銷售及客戶服務大獎」揭曉,國泰金控(2882)與國泰人壽共拿下二金二銀二銅等六項大獎,獲獎數量穩坐台灣金融業第一。

史蒂夫獎獲譽為商業領域之奧斯卡等級大獎,其中亞太史蒂夫獎旨在表揚來自亞太地區29國家及地區之企業。國泰此次獲獎充分展現集團落實「以人為本」理念,結合數位工具為員工提升辦公效能,以及提供客戶貼心智能客服體驗的金融科技實力,貫徹集團「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

國泰金控以推動「Cathay 6S專案」獲得亞太史蒂夫獎「金融業創新管理獎」銀獎與「金融業卓越創新獎」銅獎。這項專案以「Simple、Smart、Smooth、Smile、Safe、ESG」等六大核心價值為主軸,透過導入AI優化辦公流程、自動化等工具,提升整體營運效率,並強化彈性工作機制,為台灣金融業推動內部數位轉型與工作文化革新的典範。

國泰人壽以領先業界的數位創新實力及「以人為本」的智慧服務體驗,榮獲2025年「亞太史蒂夫獎」與「美國史蒂夫銷售及客戶服務大獎」雙料肯定,一舉奪下二金、一銀一銅佳績;當中「美國史蒂夫銷售及客戶服務大獎」連九度獲獎,為亞洲壽險業數位轉型標竿。國泰人壽的智能助理「阿發」,支援全天候自助式文字對談,提供即時諮詢與自助投保功能;智能語音導航則結合自動語音辨識技術,迅速協助客戶完成身分驗證,精準掌握客戶需求,拿下「亞太史蒂夫獎」之「年度最佳創新客服中心獎」金獎、「客戶服務技術創新運用獎」銀獎。

國泰人壽推出的「空中櫃檯」服務,透過App、視訊與電子簽名技術,讓客戶無須親臨實體據點,即可完成投保與保單相關服務,獲「美國史蒂夫銷售及客戶服務大獎」之「客戶服務創新獎」金獎;「智能客服工作台」獲得「最佳客戶服務技術使用獎」銅獎。

 
建物加蓋 有條件免稅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當民眾在屋頂或建物旁加蓋棚架、鐵皮屋時,只要這些結構提升房屋使用價值,即便違建,仍會被課徵房屋稅。稅務局提醒,許多民眾以為只要是違章建築、未設戶籍或沒門牌,就不需繳房屋稅,是錯誤觀念,只要建築物具實際使用功能,不論是否合法,皆被視為課稅對象,若未依規定申報,不僅需補繳稅款,還恐挨罰。

稅務局解釋,是否需課徵房屋稅,關鍵在加蓋的結構是否提升使用價值,像屋頂棚架若設頂蓋、樑柱、牆壁或門窗,構造完整、可遮蔽風雨或分隔空間,會被認定具實用功能,故依法應列入課稅;若僅為簡易搭建、無牆無門、僅遮陽或防雨,可免徵房屋稅,不管合法建物或違章加蓋都同樣標準。

稅務局說明,依規定,房屋只要有新建、增建或改建行為,應於完工後30日內主動向稅捐稽徵機關申報房屋稅,房屋稅課徵屬稅務範疇,與建築物是否獲合法建照無關。納稅僅依法履行稅務責任,不代表建物合法。

 
房屋稅2.0 搞懂三大新制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房屋稅5月開徵,因今年是房屋稅2.0實施首年,不少民眾對稅單有疑問,桃園市稅務局提醒,收到稅單若有疑問,先釐清三大新制。

首先最常見疑惑是「自住房卻被課非自住稅率」,問題可能出在尚未完成戶籍登記,財政部日前已宣布,因今年是上路第一年,考量民眾尚未熟悉新制,原本戶籍登記期限是3月24日,今年特別延長至6月2日,現在還有機會能更正稅單。

第二,民眾常遇到「僅一間自住房,卻不適用1%稅率」,稅務局解釋,「全國唯一自住房屋」須符合三條件,包括申報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全國僅持有一戶自住房;房屋未出租、未營業;豪宅不適用,房屋現值須在各縣市標準額以下。

第三,房屋出租卻被課高稅率?稅務局說明,一般出租住宅若想申請較低稅率(1.5%至2.4%),需符合條件,也要在6月2日前持租約向稅務局申報。

 
歐美線海運價 掀起大漲潮…貨櫃三雄可望跟進
記者黃淑惠、陳湘瑾、編譯葉亭均/經濟日報

美中降關稅後,貨櫃海運供應鏈亂成一團,美、歐線同步出現運價大漲潮,大陸外貿企業驚呼「美國訂單來了」。大陸廠家忙到「電話被打爆」,形容「美國客戶比我們還急!」且船舶都被調往北美,也導致歐洲線開始鬧船荒。

根據外電,全球第一大貨櫃海運航商地中海(MSC)14日率先發出「漲價」通知,歐洲線平均漲幅達六成,比北美線還要吃緊。貨櫃三雄長榮 (2603)、陽明、萬海在此漲價大趨勢下,可望跟進。

業內指出,由於美中降關稅後引發的搶運效應持續發酵,許多航商將中大型船舶調向北美航線支援,導致歐線吃緊、艙位告急。因此,全球貨櫃海運龍頭地中海航運,急發給客戶6月1日的歐洲線漲價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美國補貨大潮、拉貨需求將於近期全部出籠,搶運的力道將愈來愈大,按照亞洲到北美的船舶航程的預估,業內人士說,大約三到四周內就會有上百艘貨櫃船在同一時間湧入美國東西兩岸的主要港口,屆時恐怕引發塞港危機。

美中5月12日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在接下來90天內下調雙邊關稅,美國貨主為了準備搶攻下階段開學季、感恩節甚至耶誕節等節慶的商機,大舉向大陸製造商下單囤貨,還有美國各大通路貨架空虛甚至「無貨可賣」,因此急需補庫存,因此引發此波搶運大潮。

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從事外貿近30年的商人劉朝陽表示,即便目前美國仍對大陸保留30%的關稅,但大陸大部分商品仍具競爭力,因此業內情緒普遍樂觀。

由於美國消費市場急需廉價商品供應,美國進口商會抓緊90天的窗口期補貨,「沃爾瑪等美國大客戶已催促大陸供應商,盡快補貨備發。」

隨著美中關稅政策調整,5月14日中午12點,不少跨境電商企業第一時間下調商品價格,大量訂單湧入。

對此,三大貨櫃長榮、陽明及萬海同步指出,面對國際政經及供應鏈諸多不確定因素,將密切掌握市場需求及貨流變化,積極靈活地調整船隊配置,優化各種航線,貼近客戶的需求,進一步提升營收跟獲利。

另外,根據外電報導指出,德國貨櫃航運業者赫伯羅德(Hapag-Lloyd)表示,美中航線的預訂量在本周初相較上周同期大增50%以上。

國內的物流業者分析,市場看好大陸的貨量因過渡壓縮不出貨,遞延效應造成供給不足的商機,貨櫃輪市場現在變化速度很快,原本全球各大海運業者對於北美線就沒有低價搶貨,隨著貨量出籠,也會造成各種船舶、貨櫃調度問題,當然價格就是往上調。

 
電腦展效應 北市飯店爆滿…商務客搶住宿榮景再現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下周二(20日)開展,又有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旋風加持,北市飯店業商務客搶住宿榮景再現,信義計畫區、南港區五星飯店爆滿並且外溢,其他區指標飯店住房率也衝高至九成。

其中,台北晶華酒店(2707)、台北寒舍集團、六福旅遊集團、漢來飯店、君悅酒店、台北W飯店及台北萬豪等,住房率、房價全面衝高,房價漲幅上看兩成,平均住房率在95%以上。

台北國際電腦展即將在5月20日開展,19日就開始暖身,各家飯店業者近日提前感受到人潮商機,台北知名五星級飯店住房率都相當滿,5月20日揭開序幕展期到5月23日結束,這些天飯店商務客業績超夯。

台北晶華酒店住房率預計為94%、平均房價可達7,800元,較去年同期住房率約成長4%,平均房價約成長26%。住房客源主要為美國占25%、日本22%和韓國15%,明顯增加的商務人士主要來自美國及韓國。

距南港展覽館最近的台北六福萬怡酒店及台北漢來大飯店業績直接受惠,這也是漢來開幕後第一次感受到電腦展搶住房的威力;漢來截至目前住房率逾九成,不包含展房營收,平均房價9,100元,預估最後住房率達95-100%。

六福萬怡餐飲部分,粵亮餐廳以經典廣式料理吸引商務客,除包廂近全滿,訂位也達95%,敘日Buffet及酒吧因型態不同,多以展覽期間現場客人為主,推出參、逛展之餐飲優惠業績也相當好。

國際知名連鎖品牌台北君悅、台北W飯店、台北萬豪同時受惠電腦展及「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住房率都非常好。台北君悅今年電腦展期全館平均住房率上看93%,平均房價近9,000元;台北君悅針對海外商務來台旅客,提供企業長住優惠專案,拉高全年平均住房率。

台北萬豪酒店預估今年展期期間住房率可達93.1%,平均房價7,100元,為迎接10周年,特別與大溪威斯汀酒店聯合推出雙城專案,期待提供商務延伸在地觀光旅遊新選擇。

寒舍集團的台北喜來登表現最亮麗,目前展期住房率90%、平均房價5,700元,2024年時展期住房率88%、平均房價5,220元。平均房價成長近10%。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