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5/19 第609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輝達CEO黃仁勳今演講大菜要上桌 機器人、量子電腦將成話題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明(20)日開幕,科技業五大巨頭雲集,今(19)日由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領頭發表首場主題演講。黃仁勳昨(18)日預告:「會有很多事情要宣布。」業界看好,將再掀起一波熱潮。

外界預期,黃仁勳今天專講將有「大菜上桌」,鎖定AI個人電腦與伺服器、機器人等主題,甚至是量子電腦相關等三大主軸最新進展。

黃仁勳昨日抵台第三天,對今天主題演講細節仍保密到家,僅透露將發表新產品、系統及軟體,並會提到一些台灣總部相關規畫。他昨天也前往明天專講地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進行採排,坦言對專講「很緊張」,「我想我今晚不能去逛夜市了」,凸顯他對這場專講的重視。

這次是黃仁勳繼2023年台北國際電腦展之後,再度擔綱開幕主題演講,去年他則是另行舉辦主題演講。

黃仁勳並透露:「會有很多事情要宣布,也會提及輝達這些年的改變、過去一年來AI的發展及現今能做到什麼地步。」

在2023年的開幕主題演講中,黃仁勳介紹輝達Hopper世代的產品與系統,還在現場上演千人帶動唱生成式AI作曲。如今該公司產品已經進入Blackwell世代,之前並公布下世代Rubin平台等未來三年的藍圖,外界也對他今天專講更是充滿期待。

除了備受矚目的雲端或邊緣加速運算、最新人形機器人應用,輝達在今年稍早的GTC大會中也首度推出量子日活動,並宣布會在波士頓建立加速量子運算研究中心。雖然可能還需發展一段時日,但已讓外界期盼,輝達投入量子運算相關領域開發,未來是否也能與台廠延續緊密的合作關係。

其他擔綱電腦展主題演講的業界重量級大咖還包括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聯發科(2454)執行長蔡力行。

同時,英特爾這次也參加電腦展,行事低調的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雖然沒有在展中舉行主題演講,但明日也將現身該公司於台北舉辦的在台40周年晚宴。

另外,高通總裁暨執行長艾蒙、恩智浦半導體執行副總裁Jens Hinrichsen等,也將發表主題演講。

安謀(Arm)則安排電腦展聯名活動,舉辦Arm前瞻技術高峰演講,由資深副總裁暨終端產品事業部總經理Chris Bergey開講。

超微也宣布將舉行新聞發布會,惟執行長蘇姿丰並未來台,由資深副總裁暨運算與繪圖事業群總經理Jack Huynh擔綱,並展示Ryzen及Radeon產品陣容的最新發展。

 
小客車降關稅17.5%降至0% 衝擊8.26萬人就業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美現正進行關稅談判,小客車市場開放面臨壓力。據經濟部稅式支出評估報告,一旦現行小客車進口關稅17.5%降至0%,推估稅收淨損失高達523億至600億元,並直接衝擊8.26萬人就業。

為回應台美關稅談判壓力,一位熟悉產業界人士透露,經濟部已與產業界溝通,經濟部支持取消貨物稅,此舉進口車、國產車皆可受惠,平等競爭;其次方案是調降汽車零組件進口關稅,此舉有利留住外系車廠,降低國產車成本,也有利外系車廠出口外銷;最後才會考量分年調降小客車進口關稅。

業界人士推估,進口小客車關稅調降,至少兩家以上國產車廠放棄在台生產。

民進黨立委、消費者對於調降小客車關稅多有期待,認為進口車將可因此降價。但經濟部評估認為,消費者不一定會因調降關稅而受惠。例如自2020年底以來日圓貶值,按匯率換算台幣有降價空間,但實際上從未出現日本進口車售價調降。因此,貿然單方面調降關稅,外系進口車未必會調降售價,消費者未必受惠。

先前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談判,以及近期台美對等關稅談判,賴總統拋出從「零關稅」談起,綠委要求取消小客車進口關稅回應美方,再再使台灣小客車市場開放面臨壓力。經濟部長郭智輝也鬆口,小客車進口關稅是分年或分階段調降,都在考慮範圍內。截至目前,經濟部已正式表態支持取消小客車貨物稅。

根據經濟部針對小客車稅式支出評估,一旦現行小客車進口關稅17.5%降至0%,關稅及貨物稅稅損合計413億元;但降低關稅會牽動國產車和進口車市場消長,推估稅損高達523億至600億元。另直接衝擊8.26萬人就業。

 
盤點台北電腦展5大看點 彭博:須化解AI泡沫疑慮
編譯陳律安/綜合報導聯合報
今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將於明天揭幕,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主題演講率先於今天登場,成為眾所矚目焦點,彭博資訊盤點今年COMPUTEX將有五大看點。

首先是輝達的下一步。黃仁勳已多次討論AI在機器人產業的潛力,投資人殷切期盼能聽到輝達延伸事業觸角的進一步策略,包括主權AI商機的布局。市場也緊盯輝達和聯發科是否會證實以安謀(Arm)晶片推廣AI□PC的「Windows-on-Arm」解決方案。

第二是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明天將首度在COMPUTEX發表主題演講,可能強調該公司作為AI伺服器組裝業者的角色愈來愈重要。

第三,英特爾新任執行長陳立武今年將不會發表主題演講,但將積極安排和與會者開會,以掌握合作夥伴與客戶的看法,將致力說服台積電的客戶,英特爾的晶圓廠為可信的替代方案。他最近表示,他每天會開多場會議,試圖獲得改革英特爾的洞見。

第四,消費者對AI迄今的反應始終沒有市場預期熱烈。IDC數據顯示,去年年底購物旺季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僅成長百分之二點四,PC出貨量僅小幅增長百分之一點八。今年的與會者將面對AI何時能帶來回報的關鍵問題,並須化解市場對「AI泡沫」的疑慮。

最後,各大晶片廠都已承諾將大手筆投資美國,最知名者當屬台積電要加碼投資一千億美元,其他供應鏈業者也都將跟進,而新的關稅更加快了投資計畫。

 
國際財經要聞
川普:沃爾瑪應吃下關稅 不能向顧客收取任何費用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17日砲轟零售商巨擘沃爾瑪(Walmart)暗示可能因關稅而漲價的訊息,要求別把漲價歸咎於關稅,而且沃爾瑪和中國大陸應該「吃下關稅」,揚言「我在盯著」。投資人原本期望目標百貨(Target)、家得寶(Home Depot)及Lowe's等零售商本周都將公布上季財報,能發表對關稅看法,如今可能「打太極」避談漲價。

沃爾瑪執行長董明倫(Doug McMillon)上周表示,他感謝川普為貿易所達成進展,但關稅稅率還是太高,由於零售利潤微薄,可能無法吸收所有關稅成本,在受關稅影響的產品陸續到店之際,計劃本月與今年夏季初調漲部分產品售價。

財務長瑞尼(John David Rainey)表示,可能未來幾周調漲。

川普17日則在Truth Social發文批評沃爾瑪,並以大量全大寫的字母表達他的憤怒,「沃爾瑪應該停止試圖以關稅為全面調漲的理由。沃爾瑪去年賺了好幾十億美元,遠超過預期」,「沃爾瑪和中國之間,他們應該吃下關稅,而不是向寶貴的顧客收取任何費用」。他說:「我在盯著,你們的顧客也是!!!」

川普同日也再度砲轟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幾乎所有人的共識就是,『Fed降息宜早不宜遲』」,「太遲鮑爾,一個以太遲而聞名的人,可能會再次搞砸,但是誰知道」?

沃爾瑪發言人17日則表示,該公司一直努力盡可能維持低價格,在零售利潤微薄的情況下,未來也將盡力維持低價格。知情人士透露,董明倫上月和其他同業執行長會見川普時,就警告關稅可能會導致商品漲價。

本周將會有更多零售商發布上季財報與未來財測,投資人期待能聽到更多關於關稅對消費者支出影響的看法,特別是是否會跟進沃爾瑪漲價,但在川普的威脅下,這些業者的主管可能避談漲價訊息。

分析師認為,受寒冷天候、消費者支出審慎及關稅不確定性影響,目標百貨上季營收可能低於預期,也可能調降全年財測。家得寶和Lowe's上季同店銷售也可能因為相同原因而不如分析師預估。

 
沃爾瑪漲價 川普轟「應和中國吞下關稅」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賣場(Walmart)上周表示,月底可能調漲部分商品價格反映關稅成本。美國總統川普十七日發文攻擊沃爾瑪,要求「和中國吞下關稅」,而非怪罪關稅造成商品成本上漲。

川普在真實社群表示:「沃爾瑪應停止怪罪關稅,把關稅當全面調漲的理由。沃爾瑪去年賺了數十億美元,遠超預期。」

川普還說:「沃爾瑪和中國應該吞下關稅,而不是轉嫁給消費者。我會盯緊你們,你們的顧客也會!」

沃爾瑪執行長董明倫上月才和一群零售業高層會見川普,知情人士透露,當時董明倫就警告關稅可能導致商品漲價。

沃爾瑪五月十五日宣布,隨著受關稅影響的商品陸續上架,本月起將調漲部分商品價格。

路透報導,董明倫十五日與分析師舉行電話會議提到,鑑於零售利潤空間有限,沃爾瑪無法全面吸收關稅成本。儘管如此,他強調,沃爾瑪承諾會確保與關稅相關、主要來自中國的一般商品成本不會推高食品價格。

董明倫也在會中感謝川普近期就貿易與中方達成進展,並表示希望未來能實現更長遠的協議,進一步降低關稅。

沃爾瑪發言人十七日表示,公司「致力維持最低價格,這點不會改變。在零售利潤微薄情況下,我們會盡可能讓價格保持在最低水準」。

其他企業也已宣布漲價,預料還會有更多公司跟進。福特汽車表示三款熱門車型的價格將調漲;愛馬仕則宣布在美國的商品價格將上調。

 
貿易戰衝擊 美歐陸企業對財測展望保守
編譯任中原/綜合報導聯合報
全球上市公司第一季財報雖優於預估,但由於川普發動貿易戰,美、歐及中國大陸企業紛紛暫停對今年的財測,或對業績展望黯淡,強調成本上升,消費者信心下降,並對業務缺乏信心。

彭博情報部門的分析顯示,美國標普五百大企業第一季獲利成長率雖是預估的兩倍,但提高獲利展望的公司數,與維持或降低財測的公司數相比,比率已降到至少是二○一○來的最低水準。

歐股方面,MSCI歐股成分公司第一季獲利雖成長百分之五,遠比預估的負百分之一點五高,但分析師對今年企業獲利成長率預估已減緩到疫情以來之最。大陸CSI三百指數成分股獲利預估比三月底頂峰下降百分之一點七。

由於貿易政策不明,一些企業主管更拒絕回答關稅相關提問。

 
比特幣搶手!幣圈富豪被盯上 索求用加密貨幣支付贖金
編譯魏紹揆/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加密貨幣價值飆升,比特幣去年就大漲54%,幣圈人士也因此身價水漲船高,但這些富豪的「線上財富」卻也帶來「線下」的人身安全威脅:犯罪者正企圖對幣圈主管及其家人進行暴力綁架,以索求用加密貨幣支付的數百萬美元贖金。

全球針對幣圈人士的暴力綁架事件愈來愈多,受害者遭人挾持毆打。犯罪者如今已非運用先進工具發動駭客攻擊,竊取虛擬帳戶內的財富,而是用簡單工具施暴、脅迫受害者,索取贖金。

在過去,帳戶遭駭一直是幣圈富豪的主要風險,為了阻擋駭客,精明的幣圈投資人讓數位錢包離線,改用實體裝置,提高了遠距駭入的難度,但實體世界的犯罪能避開這些防護手段。

比特幣安全公司Casa共同創辦人洛普(Jameson Lopp)說:許多人將安全層級提升到像藏在床下,但如果你很高調,就得擔心實體攻擊。

根據法國政府官員與幣圈專家,該國近幾個月至少有五起跟虛擬貨幣相關的綁架案,去年全球更有數十起。儘管有些罪犯迅速落網,但也凸顯組織犯罪所看中的龐大獲利。

法國內政部長霍塔尤(Bruno Retailleau)16日早上召集虛幣公司高層開會,提出新安全措施。他表示,13日Paymium老闆女兒的綁架未遂案,明顯與近期其他起案件類似,也就是幫派老大用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Signal等招募素未謀面的年輕人,然後「遙控」執行計畫。到目前為止,大部分被報導的攻擊受害者,都跟知名幣圈人士或在網上炫富有關。但一些犯罪份子也瞄準Coinbase等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的用戶個資。

 
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 美歐中企業暫停發布財測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上市公司第1季財報雖優於預估,但由於美國總統川普發動貿易戰,美、歐及中國大陸企業紛紛暫停對今年的財測、或看淡業績展望,強調成本上升,消費者信心下降,並對業務缺乏信心,促使分析師調降對未來幾季的獲利成長預估。

Horizon投資公司投資長蘭德表示,「財報季的重點不在於數字,而在於上市公司的說法。投資人不在意企業第1季的表現,因為無法決定新關稅經濟環境下的展望」。

彭博分析師的分析顯示,美國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第1季獲利成長率雖是市場預估的2倍,但提高獲利展望公司數、與維持或降低財測的公司數相比,比率已降到至少2010來最低水準。

歐股方面,MSCI歐洲指數成分企業上季獲利雖成長5%,遠優於預估的下滑1.5%,但分析師對今年企業獲利成長率的預估已減緩到新冠疫情以來之最。中國大陸滬深300指數成分企業的獲利預估值,已比3月底的頂峰下降1.7%。

Evercore ISI股市與量化策略師伊曼紐表示,企業正依不同的關稅及經濟情勢腳本,進行規劃,投資人則偏愛較不受關稅影響且獲利能力持續成長的公司。

美國沃爾瑪表示可能很快就必須漲價,強鹿農機公司(John Deere)預估關稅將提高今年度的成本5億美元,Expedia預測今年美國旅遊需求走軟,德國戴姆勒卡車也下修今年營收及獲利預估。

相對來看,科技業仍是這輪財報季的亮點。「科技七雄」已有六家公司公布業績,其中四家的營收預估都符合或超過分析師預估,Alphabet則未提出財測;輝達將於5月28日公布財報。

歐洲科技股的情況分歧。艾司摩爾(ASML)表示訂貨情況令人失望,但思愛普(SAP)表示需求依然強韌。

 
要聞
被徵反傾銷稅稅率優於同業 台塑更具優勢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聯合報
大陸商務部宣布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和日本的進口聚甲醛共聚物(POM copolymers)課徵反傾銷稅,被點名傾銷的台灣公司包括台塑與寶理等分別為百分之四及百分之三點八,其餘公司則被課最高百分之卅二點六的反傾銷稅。

業界指出,台塑今年第一季來自POM的銷售業績約五點三億元,僅占全公司首季營收百分之一,公司評估影響相當有限。此外,台塑雖被點名將被課百分之四的反傾銷稅,但是其他台灣同業被課最高百分之卅二點六,日本寶理塑料株式會社被課百分之卅五點五、旭化成株式會社被課百分之廿四點五,歐盟的塞拉尼斯生產德國及兩合公司(Celanese Production Germany GmbH□& Co. KG)與其他公司稅率為百分之卅四點五。

此外,美國公司被課徵的反傾銷稅稅率為全球最高,泰科納聚合物公司(Ticona Polymers, Inc.)被課高達百分之七十四點九,其他美國公司稅率也達百分之七十四點九。相較之下,台塑僅被課百分之四的反傾銷稅,這對公司未來拓展POM業務反而將更具優勢。

 
退休金算盤/勞保、災保年金 符條件可併領
記者 江睿智經濟日報

自2022年5月1日施行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災保法),明定勞工職業災害保險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如因不同保險事故,符合災保或其他社會保險年金給付條件時,可同時請領年金,亦即引進年金給付併領調整制度,以落實保障職業災害勞工及其家屬的經濟生活安全。

勞動部說明,依「災保法」第58條及其授權子法「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年金給付併領調整辦法」規定,遭遇職業傷病事故的災保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同時符合災保年金或其他社會保險年金給付條件時,皆可請領,並依規定予以減額調整。

勞動部官員解釋,近年為因應人口高齡少子女化,政府積極鼓勵中高齡勞工再就業,許多勞工朋友於領取勞工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後,再度投入職場;若因而遭遇職業傷病保險事故,於符合災保年金給付條件時,就可以同時領取勞保老年年金與災保年金給付。

官員舉例說明,老王退休之後每月領取勞保老年年金給付1.8萬元,再受僱從事工作參加災保,投保薪資為3.4萬元,如果於工作中不幸遭遇職災事故致嚴重失能程度,請領災保失能年金每月1.7萬元(以平均月投保薪資50%發給),與老年年金合計金額為3.5萬元,因為總額已經超過其災保平均月投保薪資3.4萬元的部分,因此災保失能年金由1.7萬元調整為1.6萬元,調整後年金給付金額合計為每月3.4萬元。

勞動部表示,以老王的案例來說,在災保法施行以前,只能在勞保老年年金與職災失能年金僅能二選一擇優領取,因此,老王如果想要請領年金給付,金額為1.8萬元;但在災保法施行以後,兩者能夠併領,因此依照規定減額調整之後,老王可以請領3.4萬元,金額將達施行前的兩倍。災保法目的就是希望對職災勞工能有多一層保障。

勞動部並提醒,事業單位只要僱用一名勞工,包含工讀生及部分工時人員,即為就保及災保的強制投保單位,應於勞工到職當日申報參加就保及災保,並得自願參加勞保;僱用員工五人(含)以上者,應申報勞工參加勞保、就保及災保。

勞動部強調,災保法實施後,除擴大納保範圍,亦大幅提升給付水準,並參考先進國家立法例,引進年金給付併領調整制度,強化勞工朋友的經濟生活保障,雇主依規定為勞工申報加保,勞工發生保險事故時,可即時獲得相關保險給付之保障,若為職業災害保險事故,亦可分攤雇主勞動基準法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有效降低勞資爭議。

 
網購紅利折抵 留意發票規定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愈來愈多業者透過網購平台銷售商品,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提醒,業者開立發票時應留意相關規定,民眾若以平台紅利點數折抵時,業者應先以折扣後金額為銷售額,開立發票給消費者,之後收到平台撥付折抵款項時,再開立發票給平台業者。

電子商務發達,不少店家加入網購平台或商城來販售商品,希望透過平台聯合促銷活動、現金積點等方式吸引買氣。

高雄國稅局表示,消費者在網購平台購買商品,使用網購平台給予紅利點數或抵用券折抵部分商品款項時,因為營業人已確定給予消費者折抵,因此應按原售價開立統一發票,並在發票備註欄註明折抵金額,銷售額合計欄則是以實收金額(折抵後金額)填列。後續收取平台撥付折抵款項時,再依折抵金額開立發票給平台業者。

 
美中釋利多太陽能鏈放晴 元晶、茂迪、聯合再生迎轉機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繼美國政府對大馬、柬埔寨、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四國祭出重稅,嚴打太陽能陸企洗產地之後,大陸太陽能六大巨頭也啟動大整改行動,不僅將收購市面上所有多晶矽原料,也醞釀「減產挺價」,藉此營造產業正向秩序。

市場看好,美中同步投入改善太陽能產業秩序,元晶(6443)、茂迪(6244)、聯合再生(3576)等台廠有望喜迎轉機。

台灣太陽能業者也正向看待此事,強調儘管美國政府日前宣布對東南亞四國課超高關稅,讓台廠有望重回國際市場,但若陸企持續毫無節制擴產多晶矽原料,太陽能電池、模組價格仍將是一片紅海,隨陸企歷經前陣子的「自律生產」後,目前已進一步邁向「減產挺價」,為全球太陽能業再添利多。

業界人士認為,雖然今年台灣內需市場不振,讓不少本土太陽能廠保守以對,但在海外市場卻頻頻傳來好消息,包括東南亞洗產地業者也已遭到美國鐵拳制裁,台廠轉單機會也已經開始萌芽,如今陸企也將開始大整改,對產品價格回歸正向循環有正面幫助。

綜合外電報導,大陸太陽能業者正計畫由多晶矽行業排行較前面的大廠來收購市面上剩餘所有矽料產能,並由產業巨頭帶頭減產挺價,並設置挺價的目標區間,藉此解決矽料低價虧損的窘境。

據悉,大陸前四大多晶矽原料廠為通威股份、協鑫科技、新特能源、大全能源等,估計均將參與業內大整改,並由特定業者率先減產挺價,讓「愈賣愈虧」的情況得以改善。

這是2020年開啟新一輪太陽能周期以來,首次出現矽料大廠集體官宣減產,如今再度祭出「減產挺價」策略,顯示新一波產業大整改仍在進行中。

 
新建經營權大戰一觸即發 發動公開收購的國統提名三席候選人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6月11日舉行股東會的新亞建設(2516),九席董事全面改選,惟股東會前夕、已瀰漫著經營權之爭煙硝味,觀察最新董事改選名單,3月底發動公開收購的國統,已提名三席,經營權大戰一觸即發。

觀察新建最新公布2025年前十大股東持股,國統、三洋實業背後大股東的鴻鋌集團洪鴻章家族,已透過洪鴻章個人、洪鴻章配偶暨三洋實業董事長蔣玉蓮、洪鴻章其姊暨國統董事長暨總經理洪雅滿拿逾兩成股權。

據新建最新董事改選名單顯示,股權逾二成的洪鴻章家族、按照持股比率應有兩席提名,但九席董事改選中,卻已拿下兩席董事和一席獨董、總共三席董事提名,董事改選名單不僅瀰漫著新建經營權之爭煙硝味,更宣告經營權大戰一觸即發。

目前洪鴻章家族三席董事提名,包括擔任國統董事的潘仁治、國統副總經理黃富貞,以及獲獨董提名的光洋科獨董高□祈;新建則有六席董事提名,除了新建董事長鄒宏基、鄒仁斌家族外,值得注意的是,還有長年擔任新建董事的台光電董事長董定宇、徐徵祥,以及獨董李世榮、姜茂林。

據國統今年3月下旬公告表示,國統陸續透過公開市場取得新建逾5%股權,將依法提名董事,主要希望透過加入新建董事會,能結合國統的水利工程專長與新建的土木工程能力,形成「強強聯手」優勢,公司亦將基於尊重專業之理念,盼雙方創造共好共贏局面。

來自南台灣的洪鴻章家族已成功併購國統、三洋實業兩家上市櫃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國統公開收購新建持股表明,公司「取得股份之股權行使計畫」為「擬提名及競選董事、獨立董事」,並在「預計一年內再取得股份之數額及方式」、且「依實際投資執行情形評估由集中交易市場買進」,顯見國統不僅入主新建董事會,還可能繼續買進股票。

事實上,國統先前不乏與其他業者合作的紀錄,包括專事環境保護工程的山林水,以及營造廠中工,如2024年台南海淡廠一期統包工程,就與中工合作,惟兩造僅合作、未入股,顯示國統對新建公開收購案更具有「策略性意義」。

據國統公告,從自2024年7月30日起至今年3月17日共砸約1.96億元取得新建11,368張持股,平均每股成本約17.23元;而最新國統公告顯示,自今年3月25日至4月23日再取得新建2,312張持股,每股成本約17.43元;總計去年7月底至今年4月23日,國統已砸下約近2.39億元拿下新建13,680張持股,持股占比已從今年3月中的5.02%、拉高至約6.05%。

 
台泥永續效益…磁吸投資者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泥(1101)率國內企業風氣之先,近兩年已開始在股東會年報中發布「減碳增綠」永續財報,專家預期,這樣的做法將是全球大趨勢,也同步讓企業投資者看到「永續效益」,換言之,讓投資者能在綠色投資中看到黃金。

專家表示,今年起所有上市櫃公司都須強制發布永續報告書,但是永續報告書是寫給「利害關係人」看的內容,當愈來愈多企業投入永續發展活動時,投資人如何從這些永續活動來判斷其資本市場價值?已成為大家關心的議題。

台泥引用「Global Market Insights (2024)永續金融市場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永續金融市場規模已達5.87兆美元,並預期至2034年將以年均複合成長率19.8%擴張,去年台灣發生花蓮大地震、今年緬甸大地震、與極端氣候災害如洪水、野火與颶風,都造成經濟重大損失,反而加速資本市場將資金流入更具抗災及氣候韌性的基礎設施、潔淨能源與永續資產。

勤業眾信永續發展服務負責人陳盈州表示,金管自2023年8月發布「IFRS永續揭露準則藍圖」後,要求自2026至2028年起分三階段要求上市櫃公司應揭露符合IFRS永續財報,並自2027年起正式上路,「這是強制性規定」,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已陸續進行宣導及協助,相信其他更多企業已在積極準備文件。

專家認為,如何將企業的永續行動,都能轉換為財務數字,部份涉及到專業鑑價及認可,台泥率先撰寫的報告,讓國內外投資法人將其視為重要參考指標,未來企業永續行為,將愈來愈容易做為量化評估重要依據。

 
AI伺服器產業後市 兩好兩壞
記者林薏茹/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挪威主權基金與新加坡政府基金不約而同大賣台灣代工廠持股,引發關注。業界原先預期,今年AI伺服器產業將「一路向好」,但受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影響,AI伺服器代工廠營運正面臨「兩好、兩壞」,商機來臨之際,也伴隨著更多的挑戰。

產業後市的「兩好」,首先是川普政府計劃徹底改寫AI半導體出口規定。第二個「好」是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率領科技巨頭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啟動AI大基建。

台廠喜迎兩大利多,但兩大負面因素也如影隨形。首先是新台幣匯率大升對毛利率的衝擊,尤其新台幣4月狂飆1.165元,升幅高達3.64%,5月2日、5日更是暴衝。其次是川普政府祭出的對等關稅政策,豁免期將於7月初屆滿,後市仍有極大不確定性。

 
今年前四月稅收挹注長照基金 大減15%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稅收表現略遜於預算數,據財政部統計,今年前四月稅收挹注長照基金231億元,年減15.3%,占累計分配預算數比率為88.4%,除了菸稅微增之外,房地合一稅、遺產稅、贈與稅都出現雙位數年減。

長照基金主要由《長期照顧服務法》授權,從2017年成立開始,基金財源包含遺贈稅、菸稅、菸品健康福利捐、捐贈收入、基金孳息收入、房地合一稅及政府預算撥充。

長照基金來自稅收的財源共四項稅目,包括遺產稅、贈與稅調整為三級累進稅率所增加的收入、菸稅調漲後所增加的收入,以及房地合一稅扣除中央統籌分配、撥入住宅基金後的餘額。今年度預算數為1,060億元,與前一年度相比,增加35.7%。

稅收財源方面,今年前四月撥入長照基金稅收共23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42億元、年減15.3%。其中房地合一稅雖仍為長照基金最主要稅收財源,但今年累計貢獻為104億元,與前一年度減少29.6億元,年減22.1%。

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房貸資金緊縮,再加上近期不動產市場受到美國關稅政策的衝擊、股匯市震盪影響民眾購屋意願,導致房市轉淡。今年以來更受到高基期影響,房地合一稅不僅成長趨緩,4月更出現雙位數的負成長、年減16.3%,連帶影響到長照基金。

長照基金前四月來自菸稅占比第二,共挹注89億元,仍是各稅源中唯一成長,年增0.1%;遺產稅撥入28億元,年減23.6%;贈與稅則有9.6億元,年減26.7%。

另,房地合一稅2016年上路後,2024年調整分配方式,在扣除統籌分配稅款後,稅課收入將用於住宅政策及長期照顧服務支出之分配,由行政院視各該用途業務需求及財務狀況統籌調配,任一用途獲配金額,不得低於10%。

住宅基金2024年預算數為48億元、2025年179億元,增加2.7倍。前四月已撥入住宅基金26億元、年增75.3%,占今年度預算數14.6%。

 
散裝航運掀新一波漲價潮 裕民、慧洋、新興等可望受惠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貨櫃搶運效應外溢,散裝艙位吃緊。美國總統川普積極促成俄烏和談,帶動市場對戰後重建商機預期,加上美中關稅停戰後,全球港口壅堵疑慮爆發,散裝海岬型報價兩日大漲逾兩成,全球航運運力吃緊,從貨櫃輪外溢至散裝航運。

貨櫃大搶運下,美中港口壅堵問題持續擴大,加上俄烏和談出現和平曙光,兩大力道助攻下,散裝航運繼貨櫃海運之後,出現新一波搶艙情況,導致運價大漲。業界點名,裕民(2606)、慧洋(2637)、新興(2605)、中航(2612)、正德(2641)、四維航(5608)等航商都可望率先受惠。

代表散裝船運價走勢的「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連兩日大漲,上周五(16日)收1,388點,上漲83點,漲幅達6.36%;主要受海岬型指數(BCI)牽動,BCI於15日收1,771點,漲123點,漲幅7.46%;16日收2,018點,大漲247點,漲幅達13.95%,兩天漲幅逾21%。顯見需求與搶運情況激增,推升報價。

據了解,目前散裝搶艙問題主要來自美中關稅戰休兵90天後的「全球塞港」效應,還有俄烏戰爭停火、和談後,重建商機大舉出籠。這兩大關鍵因素齊發,將導致散裝航運也出現艙位難求的窘境,因此相關業者提前搶艙因應。

國內指標貨櫃業者指出,由於近幾天啟航的貨櫃輪,估最快約一個月到45天內運抵美國東西兩岸,換言之,美國港口(西岸)大約在6月中旬前就會看到塞港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大陸是原物料、大宗物資的接收大國,近期又遇到散裝疏運旺季,而在美中關稅休兵確認後,最新傳出近日大陸港口已有塞港問題,散裝調度將直接受到影響,而導致艙位吃緊、運價應聲向上。

業內認為,除了塞港導致的艙位調度問題,俄烏戰事趨緩也為重建商機再度帶來正面效益,業界指出,由於俄烏雙方已初步同意交換戰俘,是雙方交戰兩年以來的最好開端。另外,若川普主導的俄烏停火繼續向前推進,重建商機將引爆散裝另一波大漲勢。

川普在其社群媒體上發表談話,他說,將在星期一(美國時間19日)上午10時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通話主題將是停止戰事。然後,他將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希望這將是一個富有成效的一天。


延伸閱讀

散裝航運缺船…短期難解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