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上班族e周刊】不但有職場求生法則,更幫你補強不可不知的勞工權益,讓你成為內外兼修的快樂上班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7/17 第613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三三會林伯豐:期盼關稅稅率 至少不能高於日本跟韓國的25%
記者謝柏宏/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政府已對許多國家宣布對等關稅稅率,台灣至今尚未揭露,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16日表示,目前已公布關稅的的國家包括巴西、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對關稅都有意見,台灣也應該審慎評估籌碼,結果出來前都不能樂觀,期盼稅率至少不能高於日本跟韓國的25%。

三三會16日舉行每月例會,林伯豐會前受訪表示,台灣沒有籌碼跟美國交涉,但是現在看到巴西、中國、韓國、日本等國都對關稅表示意見,台灣政府也應該審慎評估籌碼、應對政策,並向美國提出台灣的看法跟需求。

林伯豐認為,目前台美關稅「結果沒有出來以前都不能樂觀」,希望台灣至少不能高於日本跟韓國,一旦關稅宣布後,台灣銷售到美國的產品會減少,應該加重對其他市場,包括中國、東南亞或歐洲等的產品外銷,政府要協力跟各國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這才有助於台商外銷,他也提醒,匯率的問題比關稅更嚴重。

對於立法院通過普發1萬元的現金,林伯豐認為,普發現金可造福人民、提升幸福感,是正確方向,政府要檢討的是不當支出。

他表示,如果補貼能讓台電止血、不再虧損,補貼是可以接受的,但若台電仍持續虧損,這顯示問題根源在能源政策,要從基本上消除虧損,再來談補貼才有意義。台電若無法保證接受補貼後,就不會調漲電價,等於補貼「看不到效果」。

林伯豐隨後在致詞時表示,央行資料顯示,自2023年以來,台幣兌美元匯率已升值超過5%。雖然匯率升值可降低進口物價、穩定通膨,但對出口商造成獲利壓縮與價格競爭力降低,並對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林伯豐因此提出六點建議:

一、建議央行維持市場供需為主的匯率機制,減緩升值速度,穩定匯率。

二、政府應推動「企業避險教育計畫」,補助中小企業導入避險工具,協助與銀行合作設計匯率風險管理方案。

三、政府應加碼「智慧製造升級計畫」、「中小企業數位轉型補助」等方案,讓傳統製造業透過導入AI、雲端ERP、智能物流等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附加價值,降低對價格競爭的依□。

四、擴展出口至中國大陸、東南亞、中東、歐洲等市場,加速洽談FIA或經濟合作協定,提升出口彈性。

五、對受升值衝擊較大的產業,如紡織、自行車、工具機、食品加工等,可設置基金,提供臨時性融資、轉型顧問與員工培訓。

六、針對失業或轉業需求的勞工,設置補助與職訓資源,避免結構性失業擴大。

林伯豐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後關稅政策反覆無常,各國無所適從。台灣與美國談判籌碼不多,政府應做好國內衝擊分析溝通,並制定配套措施協助國內產業發展。關稅雖然嚴峻,但對出口導向的企業,匯率造成的影響甚至比關稅影響更嚴重,希望政府要穩定匯率,協助企業降低損失。

 
川普政府「全面封鎖」急轉彎 超微晶片銷陸 搶搭解禁列車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輝達(NVIDIA)獲准恢復對中國大陸市場銷售的H20人工智慧(AI)晶片後,超微(AMD)也表示計劃在美國完成審查後,重啟MI308系列晶片出貨到中國大陸,象徵這兩款在今年4月遭管制出口的AI晶片都有望「解禁」,業界視為象徵川普政府先前「全面封鎖」的強硬態度急轉彎。

超微15日表示,已獲商務部告知,申請MI308產品的出口許可證能推進到審查階段,該公司準備在美國當局審查後,重啟出貨到大陸。超微的MI308系列晶片在4月時,也與輝達H20一同遭禁止銷往大陸。消息傳出,超微在15日早盤股價大漲逾7%。

超微今年4月曾表示,MI308晶片的出口限制將造成該公司損失約8億美元。超微在大陸積極協助訓練模型,超微執行長蘇姿丰今年3月在北京舉辦「ADVANCING AI」創新高峰會時就表示,超微在大陸AI 語言模型DeepSeek發布首日就給予支持,與阿里巴巴旗下通義千問密切合作,致力於讓AI開發變得更快、更開放、更具擴展性。

這項發展象徵川普政府的政策急轉彎,將成為整體晶片股的利多,為輝達和超微的營收成長動能增添柴火。輝達先前已預期,H20遭禁售中國大陸,將使上季營收損失25億美元,本季營收損失80億美元。

如今這兩家公司似乎能夠繼續搶攻大陸市場,且來自當地的營收有望更高,因為黃仁勳5月預測大陸AI市場未來兩到三年有望增至500億美元。

分析師指出,H20出口解禁與新品推出,可望成為輝達未來幾季的全新成長來源。輝達14日在官方部落格表示,已收到美國政府官員的通知,將放行H20晶片的出口許可證申請。目前人在北京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5日也證實表示,已取得美國政府許可,希望「近期」開始出貨。

 
祖克柏:Meta要砸數千億美元蓋資料中心 首座明年上線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Meta執行長祖克柏宣布,正投入數千億美元建造多座大型資料中心,容量達到數百萬瓩(GW),首座代碼「Prometheus」(普羅米修斯)的資料中心預定明年上線,以驅動他的「超級智慧」(supperintelligence)雄心。

祖克柏14日在Meta旗下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表示,「我們稱呼(位於俄亥俄州的)首座(資料中心)為『Prometheus』(普羅米修斯),將在2026年上線」,「我們也正在打造好幾座巨大叢集」,指稱規劃還有其他資料中心園區。

他表示,另一座資料中心名為「Hyperion」,未來幾年容量將能擴增到5 GW。Meta也正在路易斯安那州里奇蘭郡興建該公司最大的設施,祖克柏曾形容其規模幾乎和曼哈頓一樣大。

祖克柏也證實,Meta將投資「上千億美元」於資料中心,打造超級智慧,「我們的事業能賺進投資的資本」。Meta已在4月表示,資本支出可能高達720億美元,聚焦於AI及訓練與執行AI模型所需的資料中心。

他說,產業機構SemiAnalysis的一篇報告指出,Meta即將成為首家擁有超過1 GW容量「超級叢集」的AI公司。

彭博資訊指出,Meta正在興建的資料中心可能是舉世最大。相較於祖克柏形容的「數GW」規模,目前多數資料中心僅有數千瓩(MW)的容量。不過,OpenAI和甲骨文等業者推動的「Stargate」計畫正規劃興建容量解GW的設施。Carbon Collective的分析指出,這相當於能供應近90萬戶家庭一整年的用電量。

祖克柏已親自籌組「超級智慧實驗室」團隊,以罕見的高薪從OpenAI、Google旗下DeepMind及其他頂尖AI公司挖來研究人員,已成功延攬GitHub前執行長佛里曼(Nat Friedman)、AI新創創辦人葛羅斯(Daniel Gross),以及蘋果公司的龐若鳴等人,最近也任命Scale AI共同創辦人汪滔為AI長。

另據紐時14日報導,Meta超級智慧實驗室高層成員正在討論大幅調整AI策略,考慮放棄最強大的開源AI模型Behemoth,轉而開發封閉模型。

 
三三會林伯豐談關稅衝擊:政府要協力跟各國談FTA
記者鍾張涵/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公布各國關稅政策,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今(16)日表示,由於銷到美國的產品會減少,台灣更應加強其他區域的外銷,如中國大陸、東南亞或歐洲,「這就是要政府協力跟各國談FTA(自由貿易協定),這對台商外銷有幫助」。

三三會今日舉行七月例會,林伯豐針對台灣與美國的關稅問題,重申台灣沒有籌碼去跟美國交涉,所以現在只能等待,但台灣應審慎評估自身籌碼,並思考應對政策。

林伯豐說,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後關稅政策反覆無常,企業無所適從,台灣與美國談判籌碼不多,政府應做好國內衝擊分析與溝通,並向國內產業說明衝擊與配套措施。關稅雖然嚴峻,但對出口導向的企業,匯率造成的影響甚至比關稅更大,希望政府要穩定匯率,協助企業降低損失。

 
中國大陸限制出口正極材料 泓辰 : 鋰錳鐵將成戰略物資
記者吳凱中/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電池正極材料領導廠商泓辰(3616)材料HCM 16日表示,中國大陸商務部15日正式公告「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限制出口,泓辰正積極建置磷酸鋰錳鐵(LMFP)示範產線,突顯公司在台灣能源自主政策上,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中國大陸禁止稀土出口之後,15日再度公告,新增限制出口「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包括:電池用磷酸鐵鋰製備技術、電池用磷酸錳鐵鋰製備技術、磷酸鹽正極原材料製備技術等3條控制要點。由於中國大陸在全球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產量占比逾8成,因此各國電池供應鏈積極發展自主化。其中,正極材料占電池成本百分之四十,便是重中之重。

泓辰董事長陳宏力表示,這項禁令等同宣示鋰錳鐵將與稀土共列為戰略物資。更重要的是,若國外電池廠依賴中國大陸供應磷酸鋰鐵與鋰錳鐵,一旦面臨與稀土類似的出口管制,供應鏈將面臨極大風險。公司多次在美國及歐洲AABC發表正極材料,已獲美國能源部公開推薦成為重要材料廠商。泓辰正建置一條2,200噸的示範線,今年底完成建置,明年啟動自動化與量產準備,有望在極少數非中供應鏈搶下更多商機。

泓辰近期進軍國際化,再傳捷報。公司參與法國石油業巨擘道達爾(Total)全資子公司Saft與工研院的第三期研發先進電池合作計畫。其中,最關鍵材料就是採用公司鋰錳鐵產品。前述計畫,由工研院材化所所長邱國展與Saft技術長共同簽署,並由陳宏力見證。

泓辰從2010年起即投入材料開發,與工研院材化所共同合作,成為全球首家量產的公司。公司於上月股東會上指出,今年納入電池買賣及其他新專案陸續展開,營收可望較過去明顯成長。

 
財劃法衝擊!明年科技預算僅成長0.4% 「這兩項」計畫預算逾百億元
記者江睿智/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國科會16日召開委員會議,國科會提報「115年度政府科技預算先期規劃」案,規畫2026年科技預算為1,601億元,較2025年微幅成長,主要是受限於財劃法修正後,行政院預算受到限制,因此科技預算由國科會原預期1,800億元減少近200億元,國科會將依審議結果陳報請行政院同意。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坦言,「必須以有限資源落實科技發展布局」。依國科會規畫,除了支持基礎學術研究之外,科技預算將持續推動重大科技政策,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執行秘書張振豪表示,明年晶創台灣方案投入211億元、淨零科技102.7億元。

2025年度一般科技發展計畫經費編列1,595億元(不包含國防科技與特種基金),創新高,若2026年科技預算最終編列數1,601億元,雖將再刷新高,但僅微幅成長約0.4%。

吳誠文表示,2026年因財劃法影響,致使總體科技預算規模近無成長,很遺憾仍比原期望的1,800億元少。他表示,科技是台灣經濟發展動力,昨日會議上包括民間委員在內,都期盼提高科技預算,他希望未來有機會,經過行政院跟立法院協調努力,讓立法院可以瞭解,政府編列預算是要維持國家競爭力,才能創造更好的經濟表現。

張振豪表示,2026年度科技預算聚焦五大信賴產業,包括半導體、AI、次世代通訊、安控與軍工,並將台灣半導體的優勢結合AI發展延伸至在宅醫療、多元綠能、強化資安及智慧機器人等新興應用領域,透過跨部會整合與預算引導,加速科技成果落地應用。

張振豪指出,昨日審議結果的2026年科技預算建議數為1,601億元,較大型方案包含次世代通訊43.9億元、大南方計畫22.3億元、智慧機器人方案22.9億元、淨零102.7億元,以及晶創計畫211.9億元等。

因明年科技預算已明顯限縮,吳誠文說,若明年預算因受到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影響,造成中央、地方不太平衡的預算配置,導致政府在支持科技產業、協助百工百業發展時,難度有所提高,這絕非國人所樂見,呼籲立法院與行政院好好溝通,讓事情能往好的方向發展。

 
盧秀燕出席三三會 交流國際經貿局勢拚經濟心法
台中16日電中央社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受邀出席三三會7月例會表示,台中經濟雖繁榮,但台灣以出口導向產業為主,面臨「關稅戰」、「匯率戰」、「能源危機」等國際經貿危機困境。

台中市政府發布新聞稿說明,「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今天舉行7月例會,盧秀燕受邀專題演講,以「台中繁榮模式 拚經濟心法」為題進行分享,吸引逾140名會員到場聆聽交流,場面熱絡。

盧秀燕在會中介紹台中經濟繁榮的優勢,包含9大產業重鎮所在、產業多元發展、天然資源充沛、優質人才等,接著切入當前國際經貿挑戰議題,包括關稅、匯率、能源等困境,強調輕政治、重民生,與企業同舟共濟的夥伴精神,才是拚經濟的不二法門。

盧秀燕認為,台中經濟雖繁榮,但台灣以出口導向產業為主,面臨「關稅戰」、「匯率戰」、「能源危機」3大國際經貿危機困境,正陷入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理想的美國關稅稅率應在10%、匯率升值則不宜超過5%,而且關稅與匯率不能同時衝擊,否則將重創產業,更強調當前局勢下,政府要積極談判、也應積極溝通提供腹案,安定人民和企業。

對於會中有企業代表提問「普發1萬元」看法時,盧秀燕回應說,不用因為普發新台幣1萬元是反對黨提的,政府就先豎起寒毛,政府應該先問民眾「大家想不想發這1萬塊?」也不用去設想民眾是要去買冰箱還是買遙控飛機,只要跟民眾對話就好,做民眾想做的事情,這就是「聆聽民意」,這就是「專業」。

盧秀燕強調,政府做事不難,政府的能力也不會不夠,但是「同理心態度」很重要。

 
財經專題
搶運潮!洛杉磯港進口猛反彈 6月吞吐量創新高 本月估繼續大增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最繁忙港口洛杉磯港,歷經5月進口量因川普關稅嚴重打擊而大跌後,6月出現強勁反彈,零售商擔心關稅提高,紛紛開始為年底假期購物季囤貨。由於美國總統川普現在又定下8月1日關稅生效,預期7月進口還會持續激增。

洛杉磯港6月處理的進口貨物量為470,450個TEU(20呎櫃),洛杉磯港執行董事長塞羅卡(Gene Seroka)說,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0%,與5月相比,大幅增加32%。

5月時,美國曾短暫對中國大陸進口到美國的商品課徵145%超高關稅,洛杉磯港的進口商品量應聲崩減。直到6月中旬,美中達成貿易休兵協議,關稅回降後,進口才又開始增加。

塞羅卡說:「因為今年夏季稍後可能會有較高的關稅,我們現在看到貨品趕在那之前進來,形成進口旺季。」他表示,中國大陸製造商應該已經收到年底假期購物季的商品貨物訂單。

若合計進出口貨物量,洛杉磯港6月共處理89.2萬個TEU,創下6月的新高紀錄。今年上半進出口量年增5%。塞羅卡樂見6月港口進出口貨物處理量創新,他表示,這也凸顯了關稅的長鞭效應。

鑑於川普近期對貿易夥伴單方面發出關稅稅率通知函,且定下8月1日生效,塞羅卡認為7月洛杉磯港貨吞吐量會持續大增,除了在期限提前進口,為因應貿易夥伴可能進行報復也提高美國商品關稅,出口也會搶時間趕運。

全美零售聯盟(NRF)已經預測,8月到11月,進口到美國的商品量將出現兩位數減幅。

 
上半年對外投資額 下滑24%…主因去年台積大舉投資墊高基期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在川普2.0時代下,我對外投資動向備受關注。經濟部投審司昨(15)日指出,今年上半年核准對外投資件數為414件,年增20.35%;投資金額計183.1億美元,因去年台積電(2330)大舉投資日本熊本廠及美國亞利桑納廠,在基期墊高下,因此今年上半年對外投資金額呈年減24.29%。

經濟部投審司指出,今年前六月核准整體對外投資(含對外投資、對中國大陸投資)件數為515件,投資金額為188.8億美元。

今年核准主要對外投資案件包括:鴻海精密以14.8億美元透過新加坡投資印度子公司,及以7.3億美元(約新台幣242億元)自有資金,與日本軟銀合資設立美國PROJECT ETA(DE)LLC,從事模組化數據中心及伺服器組裝製造業務。

此外,今年3月核准台積電100億美元增資英屬維京群島TSMC GLOBAL LTD.,從事外匯避險;頎邦科技1.9億美元投資馬來西亞半導體封裝、以及國巨5.2億美元收購日本公司股權等案。

在僑外來台投資,投審司統計指出,今年上半年核准僑外投資件數為1,016件,年減4.15%;核准投資金額計73.6億美元,年增126.46%,主因核准丹麥商ORSTED WIND POWER TW HOLDING A/S約以20.2億美元用以轉投資設立大彰化西南控股公司、盧森堡商CI FENGMIAO SCSP約以6.7億美元增資哥本哈根基礎設施渢妙公司、英屬開曼群島商STONEPEAK OCEANVIEW(CAYMAN)HOLDINGS COMPANY約以2.6億美元增資巔峰海景投資公司、英商GOOGLE ENGINEERING UK HOLDINGS LIMITED約以2.1億美元增資台灣科高工程有限公司等大型投資案。

陸資來台投資方面,今年上半年核准陸資來台投資件數為11件,投資金額計1億74萬美元,投資金額增加主因今年1月核准具台商背景的香港商鵬鼎國際有限公司以新台幣30億元(約折合美元9,124萬元)增資鵬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致;本案香港商鵬鼎公司雖係由在台上市的臻鼎-KY公司100%控股,上層主要股東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具台商背景,但因投資路徑有透過鵬鼎在深圳的子公司再來台投資,因此該案仍須依陸資規定許可。

投審司統計,今年1-6月核准整體來台投資,包含僑外來台投資、陸資來台投資,件數為1,027件,投資金額為74.6億美元。

 
全球第2大富豪換人做!他受惠晶片銷陸 擠下祖克柏身家飆破7.4兆
編譯盧思綸/即時報導聯合報
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7月16日統計,隨著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股價強勢飆升,創辦人艾里森(Larry Ellison)首度躍升為全球第2大富豪,擠下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艾里森身價達到2512億美元,相當於台幣7.44兆元。

甲骨文受惠於人工智慧(AI)浪潮,成為市場主要贏家之一。甲骨文自ChatGPT在2022年底問世以來,公司股價幾近翻3倍,過去3個月更大漲逾9成。這有賴近期美國政府釋出將放寬部分晶片出口中國,包括輝達(Nvidia)與超微(AMD)等業者,帶動甲骨文15日單日股價飆漲5.7%。

這也讓80歲的艾里森身價飆高,根據彭博排行榜,他擠下祖克柏,首度成為全球第2大富豪。他超過8成的財富來自甲骨文股票與期權。祖克柏目前淨資產為2510億美元,約台幣7.43兆元

根據彭博排行榜,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受益於股價飆升,上周超越巴菲特,躍居全球第9富豪。

不過,目前仍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穩坐全球首富的大位,身家達到3578億美元,約台幣10.6兆元。

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則位居第4名,淨資產為2470億元,約台幣7.31兆;前微軟執行長巴爾默(Steve Ballmer)則以1740億美元淨資產(約台幣5.1兆元),名列第5名。

 
全球央行購金新趨勢:避美元、撐內需 掃貨「國產黃金」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為增加黃金儲備、降低對美元依賴,愈來愈多國家的央行改向國內礦場採購黃金。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除菲律賓、厄瓜多等長期採行此一模式的國家外,近期包括哥倫比亞、坦尚尼亞、迦納和蒙古在內的央行,也陸續開始或擴大以本幣直接向國內採礦商購金。

WGC調查顯示,36家受訪央行中,19家已直接向國內礦商購金,另有4家計劃實施,比率高於去年57家央行中僅14家採取此一作法。此舉不僅能以低於國際市場的價格取得黃金,還能扶植本土產業,同時避免消耗外匯儲備,提升貨幣政策的靈活性。

專家指出,如果該國具備符合倫敦合格交割(LGD)標準的精煉能力,更能節省海外加工成本。例如菲律賓與哈薩克均有合格精煉廠,能進一步降低購金成本,形成央行、礦業與經濟三贏局面。

 
國際財經要聞
日本選舉逼近!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 攀抵2008年來最高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長天期公債大跌,10年期殖利率攀升至1.599%,為2008年以來最高,反映市場在7月20日參院選舉前,對財政的擔憂加劇。

日本20年期公債殖利率則升抵2.65%,為1999年11月以來高點,30年期公債殖利率更攀抵3.2%的歷史新高。

這個現象反映,近期並非僅20至40年等超長天期公債承壓,較短天期也難倖免,同時也顯示日本央行啟動量化寬鬆(QE)措施退場後,日本債市的脆弱性日增。而市場憂慮倘若周日(20日)參議院選舉若執政聯盟失去多數席次,可能失去對更多對財政的掌控,使殖利率進一步承壓。

Asymmetric Advisors日股策略師安瓦札德說,「本周日本最大焦點無疑是殖利率飆升重現」,日本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偏高,且每年預算有25%用於替低利率時期發行的債務再融資,如今政治人物又藉減稅政見爭取選票。日本債務規模居已開發國家之冠,占GDP的約250%。

瑞穗金融集團執行長木原正裕表示,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只要失控走升,都將重創日本財政,升破3%左右就會衝擊預算。

Simplex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千葉利伸(音譯)預測,若執政聯盟表現不佳,壽險和其他機構法人等實質現金投資者,將拋售超長天期日本公債,「若在野黨獲勝,財政赤字勢將大幅擴大」,「日本公債殖利率曲線將明顯陡升」。

財務大臣加藤勝信15日說,將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並持續致力於妥適的債務管理,以維持投資人信心。投資人則持續觀望,因日本央行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之際,對進一步升息態度保守。

SMBC日興證券表示,由於執政聯盟可能在周日舉行的日本參院選舉落敗,,日本債市可能遭遇類似英國「特拉斯時刻」的衝擊。共同社最新民調顯示,日本的執政聯盟將在這次選舉失去多數,在125席中,自民黨恐怕拿不到40席。值得注意的是,執政聯盟若想保住參議院多數地位,必須至少獲得50席,但目前看來此一目標正岌岌可危。

 
美三銀行犀利 財報季好采頭 小摩第2季獲利150億美元 優於華爾街預期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摩根大通(小摩)、花旗集團及富國銀行15日發布的上季財報都優於預期,成為美股財報季的好彩頭。小摩第2季獲利降至150億美元,但仍優於華爾街預期,執行長戴蒙誇耀締造又一季亮眼的成績,尤其是市場部門,營收躍升15%至89億美元。同日公布財報的花旗集團和富國銀行表現同樣優於預期。

全美資產最大銀行小摩15日公布,第2季調整後每股盈餘5.24美元,優於華爾街分析師預估的每股4.48美元,但低於去年同季的每股6.12美元。不計一次性項目,每股盈餘4.96美元。

小摩上季總營收457億美元,比華爾街預期的略低於440億美元高,但低於去年同期的510億美元。上季利息淨收益(NII)增加2%至233億美元。過去兩年利率走高讓小摩受惠,但眾人預料聯準會(Fed)今年可能降息多達兩次,可能對銀行業獲利造成影響。

戴蒙表示,美國上季經濟韌性仍強,凸顯稅務改革和可能鬆綁監管。不過,他指出仍有諸多風險,包括貿易不確定性、地緣政治衝突,以及聯綁財政赤字。

他說:「稅務改革和可能的鬆綁監管,對經濟展望有利。不過,重大風險仍在,包括關稅和貿易不確定性、地緣政治情勢惡化、財政赤字高和資產價格居高不下,所衍生的風險。」戴蒙常評估全球及經濟議題,華府和全球領導人常向他徵詢意見,他的評論往往對華府和美國企業界發揮影響力。

同日,富國銀行公布的財報顯示,第2季獲利和營收都超越預期。上季富國銀淨利55億美元或每股1.6美元,優於分析師預估的每股1.41美元和一年前的1.33美元。但富國銀上季NII為117億美元,未達分析師預估的118億美元,還調降全年NII目標,盤前股價跌0.8%。

全美第三大放款機構花旗集團說,第2季淨利達40億美元,或每股1.96美元,NII更年增25%,激勵花旗盤前股價躍升近1%。

花旗第2季營收成長8%至217億美元,服務、財富管理和美國個人銀行業務締造第2季最高紀錄。市場營收躍增16%至59億美元。投銀部門第2季原本因經濟不確定性和市場震盪,導致企業擱置併購交易,但市況在6月彈升,湧現一連串大型上市案和規模數十億美元的併購交易。

 
日媒:日歐領袖擬締結「競爭力聯盟」 攜手引領國際經濟秩序
編譯任君翔/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及歐盟計劃在下周締結「競爭力聯盟」,在經濟安全、貿易及國防工業領域加強合作,攜手領導國際經濟秩序,以回應美國與中國大陸難以預期的變動。

韓媒每日經濟新聞引述日本「讀賣新聞」的15日報導指出,日本與歐盟23日在東京舉行峰會時,將宣布這項計畫。日本首相石破茂、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及歐盟峰會主席柯斯塔(Ant□nio Costa)都將參與峰會。

日本和歐盟將在共同宣言中,計劃建立日歐「競爭力聯盟」,希望在考量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當前局勢下,引領國際經濟秩序。聲明表示:「日本與歐盟堅定共享某些價值與原則,像是法治及自由貿易」,「合作的重要性正空前上升」。中國近期正藉由規範稀土出口,增強貿易管制,川普政府也正以高關稅政策傷害國際貿易秩序。

此外,日歐也將支持對穩定液化天然氣(LNG)供應的投資,以強化戰略性物資的供應鏈,並加強能源安全,同時增進國防工業合作,以提振對先進科技的使用。

 
市場質疑川普對俄施壓策略成效 國際油價收黑
紐約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在美元走強,和市場質疑美國總統川普計劃施壓俄羅斯,能否有效制裁俄油出口之下,國際油價今天收黑。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8月結算價下跌46美分或0.69%,收報每桶66.52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明年9月交割價下跌50美分或0.72.%,收在每桶68.71美元。

 
美債市亮警燈:通膨升溫引爆拋售潮 3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破5%關卡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6月通膨數據加速回升,引發債市周二出現拋售潮,3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近5.02%,為5月23日以來最高。與上次因政府財政疑慮導致殖利率升破5%心理關口不同,此輪升勢反映投資人對通膨回溫的擔憂。

數據顯示,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升幅溫和擴大,月增0.3%符合市場預期,年增2.7%高於預估的2.6%。核心CPI比去年同期上升2.9%,高於5月年增率2.8%。

Stifel首席經濟學家經濟學家Lauren Henderson表示,家具、玩具與家電等易受關稅影響的商品價格正加速上漲,「很明顯是受到關稅影響」。她預計聯準會今年第3季可能只降息一次,而2025年降息空間正在收窄。

Ebury策略主管Matthew Ryan指出,CPI報告「幾乎證實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已推高6月物價」,而通膨壓力可能才剛開始醞釀,而如果8月1日再有一輪加徵,後續通膨恐更加嚴峻。

30年期殖利率突破5%對股市構成壓力,因其直接推高房貸與企業借貸成本,與此同時,這個指標也反應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與政府債務狀況的憂慮正在加深。

 
不怕貴、只怕斷!蘋果砸5億美元挺美國稀土商 MP股價大漲20%
編譯季晶晶/ 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蘋果公司(Apple)已與獲得美國五角大廈支持的稀土礦商MP Materials簽訂價值5億美元的稀土磁體供應協議,成為在中國大陸今年稍早限制稀土出口後,首批與美國供應商達成協議的科技公司之一。

此舉顯示蘋果對MP的大力支持。就在幾天前,美國國防部才剛宣布,將入股成為MP最大股東。受中國低價稀土競爭的衝擊,MP去年淨損6,540萬美元,曾一度考慮與一家澳洲同業合併求生,然而,五角大廈決定斥資9億美元買進MP的15%股份,還將建立一套稀土定價機制以保障MP利潤,使得MP的命運出現驚人逆轉。

MP股價周二飆漲19.99%至58.22美元,創歷史新高,今年來大漲255%,相比之下,蘋果股價周二僅微升0.23%。

蘋果與MP的交易,確保前者能從中國大陸之外獲得穩定的稀土和磁體供應。根據路透引述分析師的說法,對蘋果而言,與未來可能失去關鍵零部件供應的風險相比,支持美國磁體生產的成本顯得微不足道。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關鍵礦產安全項目主任Gracelin Baskaran說:「我們正處於這樣一個時代:企業高層願意為可靠的供應鏈支付高昂的溢價。他們不希望供應停頓。」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蘋果將向MP Materials預付2億美元,後者預計2027年開始供應產自德州沃思堡廠的磁體。蘋果表示,該交易是它承諾四年內對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的一部分。

根據IDC的數據,蘋果去年iPhone銷量約為2.32億部,但未透露將在哪些設備上使用這些磁體。MP的說法是,這筆交易將為數億台蘋果設備提供磁體,其中也包括手表和耳機等可穿戴設備。

 
死對頭變臨時隊友!亞馬遜向馬斯克「借火箭」搶攻衛星網路通訊市場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亞馬遜正努力在低軌衛星網路市場追趕馬斯克旗下SpaceX的星鏈,卻因受制於美國政府規定的部署時限,不得不向SpaceX租用火箭,將旗下最新一批衛星送上太空,形成死對頭變臨時隊友的微妙局面。

亞馬遜的24顆Kuiper衛星預定美東時間周三凌晨,搭乘SpaceX獵鷹9號火箭自佛州升空。這場任務將透過X平台進行直播,而X同樣是馬斯克旗下公司。

如果發射成功,亞馬遜在軌衛星的總數將達78顆。該公司2019年啟動Kuiper計畫,預計透過3,000多顆衛星提供寬頻網路,而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規定,亞馬遜必須在2026年7月底前完成至少1,600顆衛星的部署。

為了趕進度,亞馬遜已預約多達83次火箭發射,其中3次來自SpaceX。SpaceX的星鏈目前在全球擁有大約8,000顆衛星與500萬名用戶,遙遙領先Kuiper,後者被視為亞馬遜的重點戰略投資項目,預算編列超過100億美元。

美國銀行的分析師預估,若要完成Kuiiper整套衛星群的部署,總支出可能高達23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用戶端連網設備的成本。亞馬遜今年每次火箭發射的成本約為1.5億美元,預計到第4季,衛星製造成本累計將達11億美元。

亞馬遜瞄準的是2030年400億美元以上規模的市場,若能搶下30%的市占,Kuiper的2032年營收有望達到71億美元。儘管這次發射要暫時倚賴競爭對手的火箭,但亞馬遜此刻更在乎的是搶時間送衛星上太空。

 
慎防通膨復熾!老債王葛洛斯預言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下一步走向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桂冠詩人佛洛斯特曾描述世界末日的兩種情景,可能毀滅於火(欲望)或是冰(仇恨)。這組意象也適用於描述當前市場和經濟兩股互相抵觸的威脅:通膨之火vs.通縮之冰。

冰與火勢力纏鬥一世紀

事實上,過去百年來,世界經濟一直循環演奏著「冰與火之歌」。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經濟遭通膨烈焰吞噬,錯誤的財政與貨幣政策聯手導致這種局面。時任總統羅斯福以「新政」奮力滅火,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又引發通膨復熾。

接下來是一連串的威脅與反制。1970年代初,取消金本位制後,貨幣政策變成一項更強大的武器,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石油震撼引燃通膨大火後派上用場,時任聯準會(Fed)主席伏克爾成為第一位貨幣政策「冰人」,藉由一系列升息撲滅通膨烈火。但在2008-2009全球金融海嘯和2020年代初新冠疫情肆虐經濟崩潰期間,亟需決策當局做的不是滅火,而是力抗冰風暴擴散。

昔日有「債券天王」之稱的品浩(PIMCO)共同創辦人葛洛斯(Bill Gross)撰文指出,上述幾段歷史顯示,美國奠基於金融業的經濟一直處於長期抗戰狀態,為了維持穩定不斷對抗破壞勢力--有些是因政府採取凱因斯學派理論企圖刺激需求所致,有些更是受到信用創造的脆弱性影響,一如經濟學家明斯基(Hyman Minsky)1980年代初所闡述的那般。

美國面臨通膨復熾機率高

那麼,美國今天面臨的是哪一種處境?葛洛斯指出,當前金融市場一大顧慮是政府債務如滾雪球般成長,長此以往將導致通膨。這是老問題了,只是現在債務膨脹速度更像脫韁野馬難以遏止。

在這種大環境下,形形色色的「影子銀行」平台興起,有如新型的「打火機油」,給過去十年的信用創造添加柴火。聯準會(Fed)寬鬆措施釋出的超額流動性,催生了加密幣投機、稀奇古怪的ETF推出、迷因投資,以及非同質化代幣(NFT)狂熱。不止如此,美國總統川普最近提高關稅,又通過「大而美法案」(BBB),都可能火上加油。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遲遲未能以大膽措施刺激經濟再膨脹,證明了通縮之冰無處不在,阻撓了經濟成長。

葛洛斯研判,金融市場未來遭灼傷的機率大於凍傷。金融為主的資本主義,伴隨著大政府輕忽債務膨脹種下的通膨惡果,將使長期展望傾向通膨復熾。

他表示,金融市場應警覺到利率上揚的展望,那將阻礙人工智慧(AI)興起,進而打擊藉AI帶動生產力成長的希望。

老債王預測美國公債殖利率走向

既然未來大方向是通膨看升,美國公債殖利率可能升到什麼地步?

葛洛斯表示,短期內,光憑美國公債發行量增加,據此推斷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的區間,是徒勞無功之舉,更別提預測確切水準。在川普「大而美法案」料將過關的預期下,10年期美債殖利率過去六個月來卻還是走下坡,即為一例。

不過,不刺激、也不抑制成長的所謂「中性利率」(R-star)水準,是可以估算出來的,然後再加上買進美債抱牢十年的期限溢價。以目前美國消費者物價通膨率為2.4%計算,算出的10年期殖利率為4.25%--只比目前的水準(約4.48%)低一點。

然而,觀察30年期美債殖利率,波動得比5年期和10年期殖利率劇烈,可知債市現況一點也不平靜。長天期與短天期殖利率之間的利差,此刻正位於周期高點,而且仍在繼續攀升。

況且,就中長期觀之,更多供應量需要更多買盤消化。而美元走軟,地緣政治/關稅不確定性又升高通膨上升的可能性--通膨率可能攀抵3%或更高。這些因素加起來,可能導致持有長債的期限溢價擴增。

即使30年期美債殖利率已升破5%大關,比12個月低點高出約1個百分點,但持有長債的風險仍高,因為對利率些微的變化都非常敏感。殖利率若是攀升0.2個百分點--那將壓低債券價格--將把投資人原本期待的票息支付一筆勾銷。這還不算是點燃熊熊大火,但已不是平常的熱。

葛洛斯文末套用佛洛斯特詩句作結語:「憑我嚐過的欲望滋味,我贊同偏向火的人。」

 
要聞
無薪假3,196人 受美國關稅影響約近半1,417人
記者歐芯萌/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勞動部16日公布無薪假企業計179家,實施人數3,196人。上一期1日公布的實施家數計171家、2,878人。本次家數增加8家,人數增加318人。受到美國關稅影響而實施無薪假有56家、1,417人,本次新增14家、181人。主要還是以製造業人數增加為大宗。

勞動部公布本期無薪假企業計179家,實施人數3,196人。上一期公布實施家數計171家,實施人數2,878人。本次家數增加8家,人數增加318人。相較去年同期(2024年7月16日公布)家數為228家,實施人數為3,861人,本期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49家,實施人數減少665人。

條平司副司長王金蓉說明,無薪假增加主要是在製造業,家數增加11家,人數增加338人。製造業之中,增加比較多的是金屬機電工業,本期新增374人;資訊電子工業微幅增加23家;化學工業減少59人;民生工業人數沒有增減。

王金蓉表示,金屬機電工業這次增加的事業單位,人數規模都不大,只有兩家人數規模稍微多一點,這兩家都是做機械設備製造,都是因為訂單減少,並且之前也都曾經實施過。其中一家60幾人,大約實施一個月、月休三天;另外一家80幾人,施兩個月,實施期間大約都是四天以下。

王金蓉說,本期化學工業減少59人,主要是因為有一家之前實施80人的無薪假,這次訂單回穩,所以終止實施,這家廠商是做塑膠製品的。

王金蓉表示,企業回報受到美國關稅影響而通報實施無薪假,本期有56家、1,417人,相較上一期增加了14家、181人。美國關稅現在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也還沒有公布稅率,勞動部會持續密切監測,也會請地方政府來審慎把關。

另外,以地區分類來看,本期無薪假179家、3,196人之中,最多人的前三個的地區是台中市31家、610人;桃園市17家、478人;彰化縣16家、458人。王金蓉解釋,無薪假跟地區性沒有關聯,因為每個縣市的產業分布也不一定,但就比例來講一定是製造業居多。

至於現在出口都在拉貨潮,為什麼無薪假人數還是增加,王金蓉說,基本上還是以個別事業單位的經營情況而定,有些企業可能有訂單不穩定的狀況,或是有很多業者或許還在觀望當中。即使在同一個產業,比如都是製造業之中的機械設備廠,有些受到美國關稅影響,但有些沒有受到影響。後續是否整個受到美國關稅比較明顯的影響,還要再持續觀察。

勞動部提醒,減班休息不是無薪假,對於按月計酬的全時勞工,每月工資仍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新臺幣28,590元),實施減班休息的事業單位,勞、健保也必須替勞工投保,勞退也應為勞工提繳。

 
川普拚AI、能源 擬砸700億美元 美中科技競賽進入新回合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15日宣布,各界企業投入700億美元發展人工智慧(AI)與能源產業,下周也將發表演說概述美國發展AI的優先議題,成為白宮加速新興科技發展的最新舉措。

路透與彭博資訊報導,川普將在匹茲堡郊外的一場活動公布具體計畫。這些投資來自多家企業,將涵蓋新建資料中心、擴建發電設施、升級電網基礎設施及AI培訓。

官員透露,這場活動預定將有約60位AI與能源領域高管出席,包括貝萊德執行長芬克、Palantir執行長卡普、Anthropic執行長阿莫戴、埃克森美孚執行長伍茲,以及雪佛龍執行長沃斯(Mike Wirth)。

知情人士透露,黑石集團總裁格雷(Jon Gray)將宣布價值250億美元資料中心與能源基礎設施開發計畫,並成立一個擴大發電能力的合資項目,預計每年創造6.000個營建職缺和3,000個永久職位。

AI新創公司CoreWeave在15日宣布,將在賓州投資多達60億美元興建AI資料中心,創造600個營建工作與175個常設職位。

Google同日也與另類投資巨擘Brookfield的再生能源部門,敲定規模30億美元、20年期水力發電採購協議,為歷來最大水力發電採購協議,共將供應670千瓩(MW)的電力。Google也將在賓州與鄰近各州投資250億美元,打造資料中心。

此外, 彭博資訊報導,川普23日將在「贏得AI競賽」活動上,發表重大AI演說,揭櫫發展AI的優先政策。

川普今年稍早已宣布軟銀集團、OpenAI與甲骨文的1,000億美元AI資料中心投資案,並撤銷拜登時代AI晶片出口管制,作為提振美國創新與放寬盟國取得先進技術的系列措施之一。

美國國防部14日宣布,已與OpenAI、Google、Anthropic及全球首富馬斯克創辦的xAI等四家公司簽約,加速軍方導入這項新興技術。合約具體金額未公開,但每份合約價值最高可達2億美元。這些計畫將象徵川普逐步兌現「確保美國AI領導地位」的競選承諾。他開始第二任期以來,已多管齊下,透過吸引民間投資、鬆綁法規、加速計畫許可流程等方式推動發展。

川普政府這些為了維持美國對中國大陸的AI競賽優勢。川普與官員也強調滿足另一科技業要務的重要性:確保美國有充足電力可供應AI資料中心的運作。他們認為供電穩定事關國安,是維持美國AI領先地位的關鍵。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至2035年,資料中心用電將占全美8.6%,較現今3.5%增逾一倍。川普政府主張需擴大燃煤、天然氣與核能發電以避免未來斷電,能源部已動用緊急權限延緩兩座原定退役電廠。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