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9/19 第618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下月起民生用電擬調漲3% 影響約1400萬戶住家、小商家
記者林海、江睿智、李成蔭、林銘翰聯合報

經濟部今天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敲定十月起的電價是否調整,外界原本預期的電價凍漲落空,經濟部爭取民生類的住家、小商家電價適度反映成本微幅漲價,但每月七百度以下用戶每月新增電費壓在百元以內,約一千四百萬戶住宅、小商家都會受影響,平均調幅控制在百分之三以內;至於產業電價連續四次調漲後,這次將凍漲。

台電未獲撥補爭取微調

台電目前仍有超過四千億元的累積虧損,財務壓力相當沉重。根據台電財報,台電今年自四月以來已由虧轉盈,截至今年前七月累計稅前盈餘四十一億元,台電董事長曾文生預告,全年有望打平。不過,政府三度編一千億元預算撥補台電,均遭到立法院封殺,因此台電爭取微調民生電價,以減少虧損,過去多次不在漲價行列的民生用電,則成為調整的重點。

對於民生電價規畫調漲,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表示,政府在大罷免前,一直拿漲電價當工具,威脅在野黨要給台電補貼一千億元,漲電價追根究柢還是錯誤能源政策造成,現在還不只電價問題,備轉容量率近期還出現百分之六以下,電力亮警戒「橘燈」。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張□楷也說,本來說凍漲,現在說改就改,希望今天開會能維持現行作法,不要再造成人民衝擊。

根據台電資料,目前平均民生電價每度二點七七元,每度成本約三點八八元,意即民生用電仍是售價低於發電成本,是虧本在發電。

台電主張,早期被凍漲的第一段(用電一二○度以下)、第二段(用電一二一度至三三○度)微調;另外,小商家的五段電價,第一段(用電零至三三○度)非夏月電價二點一八元低於成本,也要微調。不過,調整民生及住宅第一段、第二段,幾乎所有用戶都會受影響,為顧及民生,經濟部內部提出「月用七百度以下用戶,每月電費增加不超過一百元、整體調幅壓在百分之三之內」原則,讓審議委員點頭並討論調整哪些級距電價。

產業電價這次將不調漲

據了解,約一三四○萬戶的住宅與九十一萬戶的小商家,各級距都會調整,但考量四口之家平均每月用電七百度,在住宅戶數中占了百分之九十三,因此漲幅會相對小一點。不過,民生用電與小商家上漲,勢必會引發民怨,甚至會帶動物價上漲,引發通膨,將成為審議委員的爭論焦點。至於產業電價,這次將凍漲。

對於電價調整方向,經濟部仍表示,需要等電價審議委員會審議後才會有決議。

民生用電近年來多次凍漲,上次調整是二○二四年四月,當時三三○度以下用戶調漲百分之三,三三一度至七百度則漲百分之五,七○一度至一千度漲百分之七,超過一○○一度則漲百分之十,但對於每月用電量不超過七百度的家庭來說,每月電費增加的金額不高,未超過廿元。

 
房市管控不鬆綁 央行總裁楊金龍:合理決定
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長卓榮泰先前要銀行對房市資金水龍頭「開大一點」,但中央銀行在昨天的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決議,房市管控措施維持不變。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行政院長雖要求金融業加大資金供給,但同時提醒必須加上「安全濾網」,做好風險控管,因此不鬆綁是「合理的決定」。

央行去年九月要求銀行自主管理未來一年的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實施至今銀行貸款成數下降,購屋族看漲心理逐步降溫,房市交易量縮,房價漲勢趨緩,央行表示,銀行辦理無自用住宅及都更危老占比都持續增加,符合政策目標,因此會持續滾動檢討,適時調整相關措施。

楊金龍指出,雖然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自去年六月的高點百分之卅七點六,回落至今年八月底的百分之卅六點七,但下滑速度不夠快,「房地產引發的金融穩定風險還沒解除」。全台雖有卅一家銀行集中度下降,但整體水位偏高。

他說,房價本身不是央行的直接觀察指標,重點在於金融資源配置與風險控管。

楊金龍說,央行會引導資金支持無自用住宅及都更危老、社會住宅等配合政府政策的用途,如果因此集中度比銀行自行上報的數據略高也沒關係。此外,六月開始央行就給予銀行集中度的彈性調整空間。

對於行政院推動新青安政策是否影響央行管控成效,楊金龍回應,公股行庫確實因新青安貸款承作量大,導致排擠效應;但民營銀行不動產集中度普遍偏低,則應共同承擔貸放責任。

至於自主管理制度是否延續,楊金龍說,最早規畫為期兩年,擔心過於僵硬才調整為一年,但會在今年底屆滿後進行總檢討。楊金龍表示,第四季會對明年政策方向作出交代。

楊金龍並罕見針對預售屋貸款爭議說明,央行規範僅適用於成屋抵押貸款,預售契約屬建商與買方的民事約定,若貸款成數不足,依內政部定型化契約規範,可依「不可歸責於雙方」條款改為分期付款或解約。

針對央行未鬆綁管制措施,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認為,央行應有兩大考量,一是政策多次打炒房後,買氣跌入谷底,但價格尚未明顯修正,貿然鬆綁恐再助長投機;二是全球經濟仍充滿不確定性,過早調整反會削弱央行因應黑天鵝的籌碼。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表示,央行暫不鬆綁,也意味整體市場「lesson」不夠深刻,應還有修正空間所致,但日後仍可能在非理監事會期間針對特定族群,視情況再進一步放寬。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市將維持盤整格局,換屋族貸款仍有難度,但首購族仍有政策支持,自用當道的格局不變。

 
房市管制未放寬 建商:水龍頭的水不夠
記者朱曼寧、陳美玲、余弦妙/台北經濟日報
針對央行未鬆綁選擇性信用管制,建商公會指出,現階段民眾貸款極度困難,此次沒有降低存款準備率,放回去年抽走的3,000億元,水龍頭的水仍不夠,還是救不了首購族,民眾只能含淚賠掉頭期款。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昨(18)日認為,央行未鬆綁房市政策,顯見其打炒房決心,成屋市場價量背離將惡化、高低總價買氣分化更嚴重,同時小建商恐現資金斷鏈效應。

中華民國不動產建築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表示,許多民眾過去幾年購買預售屋時未有管制,要交屋時,貸款條件出現重大改變,容易產生很大交易糾紛與民怨。

楊玉全表示,官方這種「一刀切」式政策,造成民眾買房資金出現缺口,違背讓經濟活動、人民資金規劃具可預見性的施政基本原則。另一方面,今年底約有15萬戶要交屋,民眾資金斷鏈問題會極其嚴重。

針對近期換屋族出售舊屋期限從一年延長到18個月,楊玉全認為,換屋貸款仍受管制,加上市場低迷,舊屋根本沒有市場性,18個月也賣不掉。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目前出口與物價表現穩定,並未出現迫切升息或降息需求,但潛在隱憂逐漸浮現。最新一期無薪假人數明顯增加,顯示美國對等關稅負面效應正在擴散,加上美方232條款半導體關稅尚未拍板,恐影響台灣廠商投資布局,長期將削弱國內成長動能。

他指出,央行決策時同樣必須顧慮房市,若此時降息,恐被質疑圖利建商,因此政策態度將更謹慎。

 
產業「五缺」解方 跨部會研商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發會昨(18)日表示,「產業五大要素優化政策」已執行完畢,未來因應全球化競爭、重大政策投資等,將請相關部會研提2025至2027年的五大要素續接計畫方案,以落實推動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

五大要素是指土地、供水、供電、人才、勞工,也就是產業界常稱的「五缺」,行政院自2021年核定優化計畫,執行四年至2024年,國發會請各部會盤點,提出續接計畫,持續解決五缺困境。

國發會昨日召開委員會議,在五大要素續接計畫方面,先由國發會、勞動部分別針對「人才」、「勞工」面向報告。

國發會主委葉俊顯表示,為充裕人才,將協同相關部會落實「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配合AI新十大建設,觀測AI人才就業及需求等趨勢,並從中小學基礎扎根至大專院校跨域學習,投資下世代AI人才;同時將聚焦延攬AI等產業人才,擴大Talent Taiwan中心服務量能,吸引更多國際人才來台及留台發展。

勞工部分,葉俊顯表示,勞動部將以保障國內勞工權益為優先,持續開發與運用多元勞動力,全力支持產業發展與轉型,透過保障本國勞工就業機會、擴大跨國勞動力運用兩大政策,強化產業競爭力。

產業五大要素優化政策先前是在新冠疫情衝擊、俄烏戰爭等背景下所提方案,目的是優化國內投資環境;如今國際局勢變化快速,美國對等關稅持續影響產業布局,國發會請各部會盤點並提出續接計畫。

 
昨下午又亮橘燈!用電量驟減 暫解供電危機
記者林海、楊正海、黃婉婷/台北報聯合報

台電興達電廠、林口電廠接連出現機組爆炸、故障等意外,導致供電吃緊,經濟部次長何晉滄昨說,下周在機組陸續歸隊發電後,對日間備轉容量率百分之十、夜間備轉容量率百分之六,仍很有信心。

昨天上午備轉容量率僅約百分之六,在警戒邊緣,燈號亮出黃燈,而到下午四時,備轉容量率一度低到約百分之四點九亮警戒橘燈,但隨即因用電量驟降,至傍晚則才未再出現「險況」。

為因應供電狀況,台電桂山電廠昨緊急請求北市翡翠水庫管理局支援,翡管局長林裕益表示,翡翠水力電廠昨天和今天原規畫發電十一小時,延長為十五小時,單日約可供應廿八萬度,相當於兩萬四千戶家庭一日用電量;希望能盡量補足台電供電缺口,協助穩定電網,也展現水力發電清潔、穩定、低碳的綠能優點。

對於發電機組接連出包,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表示,過去發生的臨時狀況,備轉容量機組都有發揮效果,而經濟部對於台電要求就是安全以及供電穩定,將持續督促台電朝這兩個精進,且下周召開的電力可靠度審議會,也會討論監理、調度各種電力供需狀況精進情況。

賴建信說,電力可靠度審議會一年兩次固定召開,藉以針對台電運作狀況或重大事故等列管事項,進行加強監督和管控。

台電則說,電力調度除調度機組外,也妥善運用各項資源維持穩定供電,例如輔助服務、儲能系統、需量反應等多元措施,同時包括運用水力資源,考量近期台灣外海已有兩個颱風形成,預期可能帶來豐沛雨量,可提升水力發電排程彈性,因此合理調度水力發電。

 
國際財經要聞
美國可能放寬對印關稅?印度首席經濟顧問:我個人有信心
孟買18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納格斯瓦蘭今天表示,美國可能很快取消對印度商品徵收的懲罰性進口關稅,並將對等關稅從現行的25%下調至10%至15%。

納格斯瓦蘭(V. Anantha Nageswaran)在加爾各答(Kolkata)的一場活動上說:「我個人有信心,在未來幾個月內,或許更早,我們將至少能看到額外25%懲罰性關稅的解決方案。」

他並說:「25%的對等關稅也可能會降至我們先前預期的大約10%至15%水準。」

根據印度政府,印度與美國16日舉行了「正面」且「具前瞻性」的貿易談判,讓外界對突破充滿期待。此前,美國總統川普因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而對其施加懲罰性關稅。

川普自8月27日起對印度加徵25%懲罰性關稅,使總體關稅翻倍至50%,作為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大施壓的一環。

川普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於16日通電話,川普表示,他感謝莫迪協助推動結束俄烏戰爭。雙方並未透露任何具體協議細節,但這通電話被視為美印關係出現進一步緩和的跡象。近幾個月來,美印關係因貿易摩擦而緊張,甚至引發對雙方未來合作前景的質疑,即便雙方在中國議題上擁有共同關切。

川普上週在談話中語氣轉趨緩和,並樂觀聲稱雙方有望敲定一項貿易協議。

受到有關貿易緊張局勢可能緩解的評論激勵,印度股市進一步上漲,Nifty 50指數觸及一週新高,並創下自7月9日以來的最高點。

 
黃仁勳談入股英特爾 指政府未介入、續評估代工技術
舊金山18日專電中央社

針對輝達入股英特爾及雙方技術合作案,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今天表示,與英特爾團隊經過近一年低調討論達成協議,川普政府並未涉入,這是一項極佳投資,可望開創每年500億美元規模市場;談到晶圓代工,黃仁勳僅表示,此次宣布重點在於客製化CPU的合作。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與英特爾(Intel)執行長陳立武今天共同召開線上記者會,就雙方合作開發產品、及輝達入股英特爾之決策考量,回應外界提問。

當被問到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是否有涉入這項合作,黃仁勳表示,川普政府並未參與,他今天有機會告訴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這項消息,盧特尼克對2家美國科技企業的合作,感到非常興奮、也非常支持這項合作。

川普政府過去提到要將晶片製造移回美國,媒體關切美國晶片自製的前景,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有多少占比的晶片在美國生產,及在美國擴大生產會遇上的挑戰。陳立武僅回應,「我認為這(本土製造)很重要,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及眼前的機會。」

兩家公司宣布合作開發多世代客製化資料中心與個人電腦(PC)產品;資料中心方面,英特爾將打造輝達客製化的x86架構中央處理器(CPU);個人電腦領域上,英特爾將打造出整合輝達繪圖處理器(GPU)和英特爾CPU技術的系統單晶片(SoC)。

輝達同時宣布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04億元)、入股英特爾。

黃仁勳預估,這項合作預估每年可創造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商機,「我們很高興能成為(英特爾)股東,也很高興投資英特爾。這項投資報酬將會非常可觀」。

媒體提問這項合作是否影響台積電代工,及輝達對於英特爾進一步協助生產AI晶片的信心時,黃仁勳回應,台積電是世界級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的製程技術、執行節奏、產能、基礎設施規模,或業務營運的敏捷性,造就了它成為世界級晶圓代工廠的奇蹟;他強調,今天的合作重點在於上述的資料中心和個人電腦等CPU客製化領域。

黃仁勳說:「我們一直以來都有評估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技術,而且我們會持續這麼做。但今天的這項發布,完全聚焦於這些客製化CPU。」

黃仁勳提到,目前輝達從台積電購買Arm架構CPU,而x86架構CPU則是從市場購買,「未來我們將會從英特爾購買x86架構CPU…我們將會成為英特爾CPU一個非常大的客戶」。他也表示,這項合作協議對輝達與安謀(Arm)的業務關係沒有影響。

他同時指出,輝達將會成為英特爾晶片中的GPU小晶片(chiplets)重要供應商。

陳立武則表示,「我們都非常尊重台積電、張忠謀和魏哲家先生…台積電一直是輝達和英特爾長期且重要的合作夥伴。我們會繼續保持這樣的合作關係。」

黃仁勳指出,雙方經過近一年的低調討論達成這項協議。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在一份給媒體的聲明中表示,英特爾和輝達的合作,是美國高科技製造業的一個重大里程碑。

 
台積電ADR再漲2.23% 連五漲 續創新高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台積電ADR周四(18日)再漲2.23%,續創收盤歷史新高價位268.64美元,這是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上漲,較台北交易溢價25.77%。費城半導體指數同日亦大漲3.6%。

周四美國股市三大指數上漲。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24.10點或0.27%,收在46,142.42點;標普500指數上漲31.61點或0.48%,收在6,631.96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209.40點,或0.94%,收在22,470.73點。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上漲331.11點,收在25,769.36點,台積電(2330)上漲20元或1.58%,收在1,285元。

個股 ADR代碼 ADR收盤(換算後) 漲跌幅(%) 台北上市股票收盤價 溢價率(%)

日月光 ASX 172.51 +1.50 170.00 +1.48

中華電 CHT 133.62 -0.80 134.00 -0.29

台積電 TSM 1,616.14 +2.23 1,285.00 +25.77

聯電 UMC 42.05 +1.30 41.80 +0.60

*匯率換算依據紐約時間下午5:30的彭博數據

 
美股收創歷史新高 英特爾獲輝達投資股價暴漲23%
財經組編輯張大仁/即時報導世界日報
美股收盤創下歷史新高,小型股漲幅最大,因聯準會暗示將啟動降息路徑,重振投資人信心,並提升了經濟成長的預期。

史坦普500指數收漲31.61點或0.48%至6631.96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209.39點或0.94%至2萬2470.73點。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24.1點或0.27%至4萬6142.42點。

美股創下歷史新高前一天,受聯準會降息影響,股市17日經歷了劇烈波動。

羅素2000小型股指數上漲2.51%,盤中觸及新高。該指數上次創下歷史收盤高點是在2021年11月。市值較小的公司往往受益於較低的利率,因為與資金雄厚的大型公司相比,它們通常更依賴外部資金來維持營運和成長。更不用說,與追隨人工智慧潮流的大型科技股相比,它們與經濟周期的連結更為緊密。

然而,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股票也參與了18日的上漲。在輝達宣布將向晶片製造商英特爾投資50億美元,共同開發資料中心和PC晶片後,英特爾上漲22.77%。這是英特爾近38年來表現最好的一天。輝達上漲3.49%。

聯準會17日一如預期將基準利率調降25個基點,導致17日交易日波動劇烈。聯準會預測今年將再降息兩次,鼓舞了那些希望聯準會繼續保持寬鬆利率路徑的投資人。交易員們忽略了聯準會主席鮑爾將降息描述為「風險管理」的一部分,並認為聯準會正將重點轉向重振經濟成長,減少對通膨的擔憂。

阿帕盧薩管理公司的泰伯表示,「我不喜歡本益比,但我卻不能不持有它。」「我永遠不會與聯準會對作,尤其是當市場告訴我年底前還會再降息一至三次25基點的時候,所以不持有它很難。」

但他警告,如果聯準會明年降息幅度過大,現在可能會面臨市場和經濟過熱的風險。

18日的上漲使主要股指可望實現本周穩健上漲。史指本周至今上漲0.7%,預計將實現過去7周來第6次單周上漲。道指本周至今上漲近0.7%,那指上漲1.5%。羅素2000指數也是本周漲幅最大的指數,可望上漲近3%。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調升對史指的預期,理由是經濟前景和獲利趨勢發生了變化。

該研究所表示,目前預計史指今年底將在6600點至6800點之間,高於先前預測的6300點至6500點。意味著較當前水平還有超過4%的漲幅。

富國銀行表示,對於2026年,史指應該會在7400點至7600點之間。之前該團隊預計的區間是6900點至7100點之間。從區間中點來看,該行將其預期調升7%以上。

美國個人投資人協會(AAII)的每周調查顯示,普通投資人告知AAII,目前對股市短期前景的樂觀程度達到7月第一周以來的最高水平。

截至17日當周,個人投資人的看漲情緒躍升至41.7%,高於前周的28%,為7月2日以來的最高水準。看漲情緒7周來首次高於37.5%的歷史平均。

看跌情緒從上周的49.5%降至42.4%,後者是5月初以來的最高水準。 AAII表示,悲觀程度仍「異常高」,過去44周內第42次高於31.0%的歷史平均值。

只有16%的投資人對未來六個月的股市前景持中立態度,這是自4月10日川普政府調高進口商品關稅一周後以來的最低水準。

曾預測次貸危機的投資人艾斯曼表示,即使聯準會開啟新一輪寬鬆周期,對市場和經濟而言,最大的議題仍然是人工智慧(AI)。

他表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主要話題在於硬體,問題在於它們會對軟體公司造成多大程度的衝擊。」

這位「正港艾斯曼策略」(The Real Eisman Playbook)播客主持人、前紐伯格伯曼資深投資組合經理人認為,聯準會的舉措對市場影響不大,只會為房市帶來些許提振,「他們最多會降息100個基點」,「這將對房地產市場帶來些許提振。」

Stifel表示,聯準會降息可能為時已晚,無法避免經濟放緩。首席證券策略師班尼斯特在數最新報告中寫道,「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實現完美的『軟著陸』並啟動大規模寬鬆周期。」「但我們預期核心實質GDP將大幅 減緩,證明聯準會的動作可能『太慢』。」

 
輝達意外注資 英特爾股價暴漲23% 美政府帳面大賺44億美元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輝達(Nvidia)出乎意料地宣布投資英特爾之後,英特爾股價在週四出現近40年來的最大漲幅,這也讓美國政府先前對英特爾的投資獲得了豐厚回報。

不到一個月前,美國總統川普才剛敲定協議,讓美國政府以每股20.47美元的價格,取得英特爾約10%的股權,總計4.333億股。隨著週四股價大漲23%,收紅在30.57美元,美國政府的持股價值也隨之攀升到約130億美元,比起八月簽約時,帳面上大賺44億美元。

根據英特爾上個月提交的文件,他們已經向美國商務部發行了2.746億股,剩下的1.587億股則存入第三方託管帳戶。未來會隨著美國政府依據《晶片法案》撥款給英特爾的進度,將這些股票逐步轉交給政府。

對英特爾來說,輝達的投資無疑是一場及時雨。近年來,英特爾在製造業務方面面臨困難,也錯過了人工智慧晶片市場的快速成長。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就表示,雙方合作所帶來的商機,一年可能高達500億美元。

雖然美國政府和輝達的投資成功推高了英特爾的股價,但也讓它的估值來到網路泡沫時期後未曾見過的高點:預估本益比高達57倍,是2001年以來最高。

海港證券(Seaport Securities)交易員韋斯伯格斯伯格(Ted Weisberg)表示:「華爾街從來不缺這種故事:看似已經沒救的公司,像鳳凰一樣浴火重生。現在斷言英特爾的命運還太早,但至少大家看到新希望。」

 
要聞
美聯準會降息1碼 我利率連6凍未跟進
記者藍鈞達、編譯任中原、劉忠勇/聯合報

美國聯準會與台灣中央銀行昨先後宣布最新利率決策,聯準會決議降息一碼(○點二五個百分點),為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度降息,我央行則未跟進聯準會降息決策,宣布利率連六凍。

央行昨舉行第三季理監事會,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為年息百分之二、百分之二點三七五及百分之四點二五。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主要考量國內經濟成長穩健、通膨壓力溫和可控,同時審慎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及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分歧等全球不確定性。

央行:會營造寬鬆資金環境

雖未跟進聯準會降息,但楊金龍指出,會營造「寬鬆資金環境」,因經濟成長動能主要來自電子與資通訊產業,但傳統產業則受關稅及中國產能過剩衝擊,九月中無薪假人數較今年三月底增加超過五千人。為此,央行將透過加強公開市場操作,減發定存單釋出資金,協助產業發展。

至於未採用調降存款準備率來釋放資金,楊金龍說,在需要緊縮時,存準率調整具有主動性,但若要擴張流動性則不夠快速;相較之下,公開市場操作每日可進行,更具機動性。

外界關心未來是否有降息空間,楊金龍指出,過去提到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需降到百分之一點五以下才可能降息」的說法過於僵硬,實際判斷仍須依全球環境與國內經濟情勢而定。他說,若電子與資通訊產業因關稅或美國二三二條款影響出口表現不佳,加上傳統產業在關稅與傾銷壓力下持續疲弱,「如果這兩個產業支柱都下來了,貨幣政策就要做因應」。

楊金龍表示,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貨幣政策難以單獨解決產業結構問題,川普二度執政後政策走向隨機、難以預測,這使得台灣經濟前景更加複雜,因此央行將持續逐季觀察數據。

鮑爾:降息一碼屬風險管理

至於聯準會則調降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為百分之四至四點二五,符合市場預期,主因是聯準會認為就業惡化的風險超過通膨升高的憂慮。決策聲明強調「就業增加已經放慢,失業率已小幅上升」,雖仍表示注意就業與通膨雙方面的風險,但新增「判斷就業下行風險已經升高」、以及「鑒於風險平衡轉變」等措辭,顯然強調通膨與就業兩項風險,已由「平衡」轉變為「就業風險相對較高」,作為這次降息的理由。

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儘管失業率仍低,但數據顯示近月來雇用情勢正大幅下降,這次決策中,降息兩碼「完全沒有廣泛支持」,降息一碼是要反映「風險平衡」的變遷,可視之為「風險管理式」降息,暗示這次降息不一定是新的寬鬆循環開端。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決策只有川普提名的新任委員米倫提出異議,認為應降息兩碼,但更受重視的是另外兩位「川普派」理事鮑蔓及沃勒,並未站米倫在這邊,而是支持多數委員的立場,贊成只降一碼。

點狀圖暗示今年還會降兩碼

最受矚目、反映官員預估利率落點的利率點狀圖暗示今年底前會再降息兩碼,也就是剩下的十、十二月將各再降一碼。十九位委員中,十人預測將至少再降息兩碼,九人預測最多將只降一碼,米倫甚至預測今年將再降五碼,利用首次參加會議的機會充分展現鴿派傾向。

利率點狀圖也顯示官員之間的鷹鴿立場依然壁壘分明。

展望未來利率走向,鮑爾態度謹慎,表示聯準會現在處於「逐次會議決定」的情況,基於政府政策持續演進,對經濟的影響也不確定,重申加徵關稅仍可能長期推升通膨,關稅的整體物價影響仍待觀察,保留了後續調整的彈性。

 
新聞眼/緊盯資金錯配 楊金龍靜中有動
本報記者藍鈞達聯合報

中央銀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落幕,外界原本期待是否會有利率調整、或是房市管控鬆綁,結果答案卻是「什麼都沒變」。利率維持不動,房市第七波管制也原封不動,沒有放鬆。但若因此認為央行袖手旁觀,顯然低估了總裁楊金龍的盤算。

從楊金龍面對記者詢問,可以看出他在乎一個更深層的問題,也就是資金分配的不均。數字顯示,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雖然從去年高點百分之卅七點六降到百分之卅六點七,但下降幅度有限。原因之一是公股銀行大量承作新青安貸款拉高,但民營銀行即便水位有餘裕,卻因此對房貸業務也戒慎恐懼,導致房貸市場一灘死水,案件排撥延宕。

這種資金錯配不只出現在房貸體系,產業上也一樣。楊金龍再三強調,台灣經濟成長貢獻主要來自電子業,傳產卻苦不堪言。當產業分化加劇,若連資金都湧向單一產業,不僅無助於平衡,更可能造成產業失衡。這也是楊金龍決定用「更有機動性」的公開市場操作,讓資金釋放到該去的地方。

結果就是央行決定採取的「靜中有動」。表面上沒有調整利率或政策,實際上卻選擇減少定期存單發行,讓銀行手中的資金留存下來,進而增加放貸餘裕,讓有需要的個人或產業能獲得挹注。如此一來既避免大水漫灌刺激房市,又確保市場資金不會因偏頗而緊縮。

這樣的操作透露出央行的態度,不只是守住金融穩定,也要修正資金分配的落差。房市仍然管制,利率仍然凍結,但透過公開市場的工具,央行其實已經選擇在最關鍵的縫隙裡出手。

換句話說,央行雖然「什麼都沒動」,卻同時「動了最該動的地方」。這或許是楊金龍判斷,在市場表象穩定之下,資金的流向才是真正需要矯正的核心。

 
輝達入股英特爾 未釋代工單 業界解讀有助贏得川普政府好感
編譯陳苓、記者鐘惠玲/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輝達宣布入股英特爾,強強聯手。產業界人士解讀,此舉有助輝達贏得川普政府的好感,換取鬆綁AI晶片銷往中國大陸的限制。對英特爾來說,有資金挹注很好,但輝達並未鬆口釋出代工訂單,英特爾代工部門要有「指標性客戶」和含金量高的訂單,仍考驗英特爾先進製程的努力。

Hargreaves Lansdown的資深股票分析師布里茲曼(Matt Britzman)說,對輝達而言,入股的財務影響甚小,但政治好處龐大,此舉符合美國政策,也許有助放寬先進晶片銷陸的限制。Telemetry避險基金創辦人桑頓(Thomas Thornton)更說,確信輝達Blackwell晶片能取得輸陸許可。

彭博前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預測,超微將跟進入股英特爾,蘋果也許正在考慮。對IC設計業者來說,此舉不是為了投資,而是要保護資金。輝達和超微出口晶片到中國大陸,會被美國政府抽成15%。倘若能讓川普政府放棄抽成,拿出50億美元或許是更有成本效益的做法,蘋果可能看法相同。

至於雙方合作對台積電(2330)的影響,Vital Knowledge公司指出,輝達未承諾對英特爾晶圓代工部門單獨下單,至少目前如此,此點極為重要,合作案不該視為台積利空。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在社群媒體上秀出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合照,展示合作決心,產品方面,雙方共同開發客製化資料中心與PC產品,包括英特爾為輝達打造資料中心所需客製化x86 CPU,在個人運算方面,英特爾將推出整合輝達RTX GPU晶片的x86系統單晶片。不過這項合作實際能否在CPU或晶圓代工部分搶到英特爾競爭對手的訂單或市占率,還得看英特爾的技術進程與製造量產能力,能不能走出當前艱難處境。

雙方結盟對於輝達的對手未必是好事。德森資本管理公司創辦人安德森說,對超微而言,兩大廠結盟,將讓超微在資料中心和客戶市場面對競爭壓力。

 
鴻海子公司工業富聯股價飆 市值衝高
記者林茂仁/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2317)集團旗下工業富聯股價再創歷史新高,累計今年漲幅超過200%,總市值高達人民幣1.27兆元(約新台幣5.4兆元),穩居A股的科技股市值王。

工業富聯昨(18)日大漲5.3%收人民幣64.36元,寫歷史新高,外界預估工業富聯在大客戶輝達及甲骨文的訂單挹注下,營收及獲利將持續大幅成長。

華泰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市場開始重新審視這家傳統代工巨頭在AI產業鏈增長潛力,工業富聯已成為美商甲骨文(Oracle)AI伺服器的核心供應商,並上調目標價20.6%到人民幣76元,維持對工業富聯的買入評級。

除甲骨文公司外,工業富聯還是AI晶片龍頭輝達的核心供應商,工業富聯今年第2季整體伺服器營收增長超過50%,雲服務商伺服器營收增長超過150%,AI伺服器營收增長超過60%。此外,隨著蘋果公司發表iPhone 17手機,包括工業富聯在內的蘋果供應鏈企業股價也在走高。

上半年工業富聯營收達人民幣3,607億元,年增35.58%,主因AI伺服器市場持續增長,公司在主要客戶的占有率不斷提升;淨利人民幣121億元,年增38.61%。

財報顯示,上半年800G高速交換機營收較2024全年增長近三倍。隨AI訓練與推理模型對算力與網路頻寬的需求不斷提升,高速交換機的需求持續增長,該公司預期800G產品會是2025-2026年的出貨主力,有望成為交換機業務的核心增長引擎。

工業富聯與多家客戶協同開發下一代技術共封裝光學 (CPO)新一代ASIC及1.6T交換機也在推進當中。

 
國防工業展登場 中光電、邦泰攜手搶單
記者李珣瑛、陳昱翔、宋健生/綜合經濟日報
科技大廠大搶國防商機。中光電(5371)旗下中光電智能機器人(CiRC)總經理忻維忠昨(18)日表示,事業部門將進行大拓產,將原本年產1萬台小型無人機的產能,一舉擴充到年產5萬台的規模,為未來國防標案做好準備。

國防工業展昨日在台北市南港展覽館登場,中光電旗下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也參與展出無人機相關應用。

針對國防部7月釋出未來兩年,將採購五大類無人機,總金額上看500億元的標案,忻維忠表示,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將盡量做出各式對應產品,積極參加多項標案。

據悉,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下一步將與邦泰合作,針對無人機複合材料的開發合作,初期鎖定純PEEK的機身與機殼等複材,由邦泰主導開發,共同搶攻無人機與機器人大市場。

忻維忠指出,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今年無人機產品出貨量將超過3,000台,成為台灣無人機出貨第一大廠,達成全年獲利里程碑。他樂觀看待今年第4季子系統量產出貨,爭取國防部的500億無人機採購案,為明後年營運加溫。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導入智慧工廠管理系統,建構完整非紅供應鏈。迄今已累計出貨國防部2,290架微型與監偵型無人機,培訓國軍飛操手近2,000人次。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在2025航太國防展展出四大焦點機型,包括Seagull VTOL無人機、 Trident戰術型無人機、 Hummer 2多旋翼偵察機,及Dagger小型戰術機。

忻維忠表示,除了無人機整機出貨創新高之外,在子系統如:鏡頭、遙控器模組的生意也將發酵,確定於今年第4季量產出貨,朝出貨量達數千台的規模邁進。

另外,機構件廠英濟首度參展,宣布攜手鈺創子公司鈺立微共同開發AI影像模組系統,爭取無人機商機。英濟董事長徐文麟表示,攜手合作夥伴打造無人機AI影像模組與視覺運算模組,機體、晶片到系統整合均為本土製造。

 
世足賽效應 衣鞋拉貨潮引爆 志強、寶成、儒鴻等部分產能已被訂光
記者宋健生、嚴雅芳/台中、台北報經濟日報

史上最大規模世界盃足球賽明年6月開打,國際運動品牌Adidas、Nike等四年一度大拉貨計畫全面啟動,10月起志強(6768)、寶成、儒鴻等各大業者將擴大出貨,部分台廠到明年上半年產能已被訂光,產線塞爆。

台鏈指出,第4季原本就是運動相關族群的傳統旺季,受惠指標大廠包括志強、豐泰、寶成、鈺齊、百和及成衣族群遠東新、儒鴻等,下季起營運將旺上加旺。

2026年世足賽將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參賽隊伍不但從32隊擴增到48隊,而且由加拿大、美國、墨西哥聯合舉辦,賽場橫跨美、加、墨三國、共計16個城市,也是首次由三個國家聯合舉辦同屆世足賽。

業界指出,賽事預計將吸引超過50億觀眾和大量的旅客,帶來龐大的運動與觀光消費商機,其中光是足球鞋、運動鞋、運動服飾、隊徽及相關包袋等配件所帶動的產值,預估將超過新台幣千億元以上,多數將由台廠包辦。

隨世足賽事腳步逼近,各大鞋類品牌商如Adidas與Nike已陸續啟動備貨計畫。全球足球鞋龍頭志強,最近就接獲品牌客戶通知預留產能,預計10月起出貨,不但足球鞋產線被「通包」,甚至還得挪移部分其他產線支援。

志強主要客戶Adidas與Nike訂單持續穩定出貨,第4季有印尼新廠及世足賽出貨加持,10月起業績可望進入爆發期。

寶成強調,全球製鞋產業景氣正向往上態勢不變,第4季進入傳統旺季,加上世足賽的備貨潮,營運可望逐月增溫、回到成長軌道。

豐泰的營收高度依賴Nike,在Nike供應鏈中的滲透率也持續提高,加上積極投入自動化設備,隨著備貨潮啟動,豐泰有望受惠。

鈺齊最近也明顯感受世足賽帶動的運動外溢效應,第3季起接單開始轉強,預期第4季更好。

鞋材大廠百和也提前反映備貨潮,集團已接獲世足賽比賽隊伍的隊徽訂單,其他包括鞋帶、織帶、鞋面布等,也都開始趕工出貨。

遠東新擔任2026年世足賽多支球隊服飾供應商。相關訂單出貨將自第4季展開。

儒鴻先前透露,世足賽相關開發案正推進中,已有特殊需求的產品進入量產階段,可望帶動新一波訂單潮。

 
輝達投資英特爾 牽動台積 黃仁勳:一起擴大AI生態系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輝達向陷入困境的英特爾伸出援手,將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雙方擬共同開發個人電腦(PC)和資料中心晶片,但輝達並未給予英特爾晶圓代工訂單。

英特爾股價在18日美股早盤暴衝24%,輝達漲1.7%。台積電ADR開低走高,早盤漲1%,超微(AMD)跌4%。

市場傳出,輝達此舉是受到美國政府施壓所致,但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18日澄清並無此事。

路透報導指出,輝達入股英特爾,是台積電的潛在風險。目前台積電(2330)代工生產輝達的旗艦處理器,但相關訂單或許有朝一日會下給英特爾。另外,超微與英特爾是資料中心晶片的競爭對手,如今英特爾有輝達相挺,超微可能蒙受損失。

值得關注的是,輝達和英特爾的合作,未涵蓋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多數分析師相信,英特爾晶圓代工部門要存活,終須贏得大客戶訂單,如輝達、蘋果、高通、博通等。

輝達表示,將以每股23.28美元購入英特爾普通股,較英特爾17日收盤價低了6.5%,但仍高於美國政府的入股價。美方8月以每股20.47美元,取得英特爾10%股權。這次交易將讓輝達成為成英特爾的大股東,可能持有4%以上股權。

依據18日宣布方案,英特爾打算量身打造資料中心的中央處理器(CPU),整合進輝達的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平台。與此同時,輝達將用專屬技術讓英特爾與輝達晶片,能以更快速度溝通。晶片間的高速連結是AI市場的重要差異化關鍵。目前只有輝達自家AI伺服器晶片,使用這類高速連接技術,但新合作案讓英特爾也能沾光,有機會從輝達伺服器獲利。而輝達和英特爾共同研發的新晶片,可能會是超微、博通的一大挑戰。超微正在研發自的家AI伺服器;另外,博通的晶片連接技術,則用於協助Google等發展AI晶片。在個人電腦方面,輝達也將提供客製化的圖形處理器(GPU),用於英特爾的PC CPU,打造出x86 RTX SOCs,新品也將有高速連結,可望讓英特爾在CPU市場取得優勢。輝達和英特爾說,將生產好幾代的新產品。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此次歷史性的合作,將輝達的AI和加速運算堆疊,與英特爾的CPU、龐大的x86生態系統緊密結合,實現了兩大世界級平台的融合。我們將一起擴大生態系,為下個世代的運算奠定基礎。」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則說,英特爾和輝達相輔相成,有助業界新的突破,「我們感謝黃仁勳和輝達團隊用投資表達信任,期待未來繼續為客戶創新,拓展業務。」

 
蘋果摺疊手機 傳台灣測試、印度量產
編譯周辰陽/綜合報導聯合報

日經亞洲十八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蘋果公司已與供應商討論,考慮在台灣建立摺疊式iPhone測試生產線,目標是在印度進行量產,並於二○二六年正式推出上市。蘋果希望以這種台灣測試、印度生產模式,避開美中緊張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

消息人士表示,蘋果目標是二○二六年總手機出貨量成長百分之十,並認為推出備受期待的摺疊機種,將有助達成目標。若此計畫成功,有助於蘋果在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之際,加快新產品開發移出中國大陸的步伐。

三位知情人士說,討論的目的在於運用蘋果供應商在台灣的工程資源和生態系統,建立一個迷你實驗生產線用來驗證設備、並微調摺疊式iPhone的製造參數及生產流程。一旦所有環節確定,蘋果將把這套流程複製到印度進行量產。此舉將縮短蘋果推出摺疊式iPhone的學習曲線,並有助於確保在印度順利量產。

消息人士指出,蘋果的台灣測試、印度生產策略,可望緩解美中及中印關係緊張所帶來的風險與物流障礙。

兩位知情人士說,蘋果供應商已看中台灣北部的一塊土地,該計畫尚未最終確定。他們也指出,台灣面臨土地與勞動力有限等挑戰,即便只是實驗線,仍需約一千名操作人員。

知情人士向日經表示,蘋果已告訴幾家供應商,預計推出摺疊式iPhone將帶動整體iPhone需求。確保這款新型態產品順利生產,對蘋果實現明年的目標日益重要。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