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10/01 第619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美關稅衝擊製造業…嘉縣減班休息人數184人 明年恐出現關廠歇業
記者魯永明/嘉義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8月7日起對台灣銷美產品加徵20%對等關稅,並採疊加既有稅率方式計算,對以出口為主的傳統製造業造成沉重壓力。嘉義縣勞工暨青年發展處統計,8月底僅有4家廠商、117名員工申報減班休息,但截至9月26日已增加至7家、共184人,情況令人憂心。減班產業涵蓋機械業5家、汽車零件業1家及塑膠製品業1家。

外銷比重較高的黃姓塑膠機械業者表示,目前業界多處於觀望階段,有些廠商減少產能以降低虧損。他坦言,若關稅持續,業者被迫轉向其他市場,但要與全球競爭並不容易,恐怕明年農曆年後恐出現關廠歇業。業者認為,政府目前措施仍以紓困融資減利息為主,幫助有限。

他指出,實際減班情況可能比申報數字更嚴重,不少企業主擔心通報後遭監管而選擇隱匿,基層勞工壓力恐怕更大。黃姓業者直言,即使部分勞工想轉換跑道,目前就業市場仍不理想。他憂心若美台關稅協商無進展,衝擊將持續擴大,嘉義傳產與勞工恐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嘉縣勞青處回應,廠商若實施減班休息,必須依法通報,期間以3個月為限,延長須經勞工同意。若雇主片面扣減薪資或以特休假抵充,將違反勞基法,可處2萬元至100萬元罰鍰,勞工並可依法終止契約或申訴。為減輕勞工衝擊,勞動部已擴大「僱用安定措施」,補貼比例提高至薪資差額70%。舉例來說,若勞工減班前投保薪資為4萬5800元,減班後僅剩2萬8590元,每人每月可領取最高1萬2100元的補貼。

 
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回升 買股時機上升最多
記者江睿智、陳美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昨發布九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為六十四點六九點,比八月上升一點三八點,為近四月高點。其中以「投資股票時機」上升最多,反映AI熱潮推升股價上升;但「購買耐久性財貨」、「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雙雙下滑,同創逾五年新低。

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說,消費者對台股信心顯著上升,主因是人工智慧(AI)需求暢旺,台灣在AI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相關概念股表現強勢,台積電股價突破一千三百元大關,台股一度攻上二萬六三九四點,創下新高。

不過,吳大任指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提出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構想,隱含著未來半導體關稅不會太樂觀。此外,美國依據「貿易擴張法」第二三二條款,針對半導體與資通訊等產業調查結果,也可能對產業造成衝擊。

台經中心表示,CCI的六項分項指標中,九月調查顯示,「投資股票時機」指數上升;但「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購買耐久性財貨」等五項指標則呈下降。其中「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為五十一點六八點,較八月上升廿點四八點,不只是升幅最大的分項指標,也是拉動九月CCI總指數回升的關鍵。

此外,由於房市持續降溫,九月降幅最大的指標為「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九十點七點,月減三點八三點;中央大學與台灣房屋合作編列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調查為八十八點九四點,下降三點七九點,兩者同創逾五年新低。

根據永慶、住商、中信、台灣房屋等四大房仲昨公布的店頭成交量顯示,九月在政策對新青安、換屋族稍稍鬆綁,雖有提振部分買氣,但市場仍疲弱乏力,較去年同期普遍衰退逾兩成。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目前房市買氣觀望氛圍仍在,預售部分因建商無明顯廣泛降價,新案市場實際價格下修力道有限;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因房貸排隊、利率升高等壓力,買氣回籠有限,讓短期交易量保守呈現。

 
我明年 GDP 成長亞銀預測降至2.3% 內需疲弱 美限制性貿易政策壓抑出口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亞洲開發銀行(ADB)9月30日發布最新報告,下修亞洲經濟體今、明年經濟成長預測,認為隨川普關稅生效,上半年穩健成長將開始鬆動,其中台灣明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預測遭下修,由3.0%降為2.3%。

亞銀發布9月版「2025年亞洲發展展望」,亞銀首席經濟學家朴之水在報告中指出,美國關稅已處於歷史高檔,貿易不確定性也居高不下,「對新興亞洲和太平洋前景的影響正逐漸成形」。

根據亞銀最新預測,涵蓋中國大陸、印度和南韓在內46個成員的「新興亞洲」,今年GDP成長率由4月預測的4.9%降為4.8%,明年進一步放緩至4.5%,也低於4月預測的4.7%。

台灣今年上半年因科技出口大幅成長,帶動經濟表現,GDP成長6.8%,是近15年來次高,主要是因應美國更高關稅而提前出貨,以及高科技和AI相關產品需求旺。

亞銀報告中針對台灣的部分指出,隨著出貨效應消退、美國加徵的20%關稅上路,下半年出口成長可能放緩。不過,從7月至8月出口成長38%來看,由於台灣生產的高階半導體缺乏可替代來源,加上AI相關產品需求暴增,將有助於抵銷頹勢。至於內需,下半年預料仍將疲弱。

亞銀將台灣今年GDP成長率預測由3.3%大增為5.1%,但明年則由3.0%下修為2.3%,理由是內需將持續疲弱,美國限制性貿易政策將壓抑出口需求。

亞銀認為,到了2026年,美國關稅對經濟的全面影響可能更為明顯,AI投資熱潮也可能放緩。此外,美國、中國大陸和日本持續推動生產高階晶片,不利台灣的優勢。2026年的風險則有政府支出增加,當局計劃將國防支出調高23%,占GDP達3.3%;以及政府提供最高186億美元的特別預算,用於補助受美國關稅衝擊的家庭和產業。

亞銀表示,美國關稅對新興亞洲的打擊大於其他地區,尤其是中國大陸。不計豁免和特定產業關稅,新興亞洲面臨的平均有效關稅水準比世貿組織(WTO)或自由貿易協定下的稅率高28.1個百分點,遠高於美國對亞洲以外進口貨品所加徵的平均額外關稅。

中國大陸也是關稅施壓主要對象,但亞銀維持今年成長預測在4.7%。亞銀表示,在房地產低迷和貿易動盪下,抱持「謹慎樂觀」態度,預料北京的精準政策將有助抵銷不利因素,支撐國內經濟。

 
卓揆:台美談判關鍵收尾 討論台灣對美投資 台方爭取半導體業有利待遇
編譯葉亭均、記者歐芯萌、余弦妙/經濟日報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台灣經貿談判代表人員上周抵達華盛頓,與美方討論調降對台灣課徵的20%關稅稅率等議題。雙方這次討論議題之一是台灣對美國投資。這位知情人士也說,台方官員也尋求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爭取有利待遇。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談判團隊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已進入「關鍵收尾階段」。彭博資訊報導指出,這表明這個全球晶片中心終於快要與川普政府達成協議。

卓榮泰昨(30)日赴立法院備詢時證實,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赴美進行第五輪實體磋商,今日將回台灣,談判團隊與美方已有數次直接溝通,現在正在進行最關鍵的實體性磋商。

據了解,鄭麗君抵台後將會先向賴清德總統與卓揆報告,並預計向國人報告此行成果。

據悉,鄭麗君此行赴美約一周,尚未簽署任何協議,不過雙方持續保持密切溝通。

行政院經貿辦指出,鄭麗君、楊珍妮等台灣談判團隊成員,這幾天在美國華府與美方針對對等關稅、232條款及供應鏈合作進行實體磋商。關於磋商細節,將再適時對外說明。

目前,美國已對半導體進口品展開232條款國家安全調查,有可能為進一步加徵關稅鋪路。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本周稍早公開要求台灣將更多投資和晶片生產轉移到美國,以便美國一半的晶片需求在美國本土生產。這對於全球半導體產業而言,這代表布局的重大變化。

雖美方提出晶片方面的要求,但知情人士表示,台方代表將這次會談形容為「積極正面」。

該知情人士也指出,台灣方面先前承諾在未來四年採購價值100億美元的黃豆和其他美國農產品,這一承諾有助於改善協商的氛圍。

美國農業部貿易及對外農業事務次長林德柏格(Luke Lindberg)在9月29日抵達台灣,這是自2020年以來訪台級別最高的華府內閣高官。

卓榮泰昨日表示,美國實施新關稅,恐對台灣出口、產值造成影響,不過我國新興科技產品市場需求強勁,預估202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上調至4.45%,GDP規模突破27兆元,展現台灣經濟的穩健與韌性。

 
亞銀下修我明年GDP增幅至2.3% AI投資熱潮恐放緩
編譯劉忠勇/綜合報導聯合報
亞洲開發銀行(ADB)昨天發布最新報告,下修亞洲經濟體今、明年經濟成長預測,認為隨川普關稅生效,上半年穩健成長將開始鬆動,其中台灣明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預測遭下修,由百分之三降為百分之二點三。

亞銀發布九月版的「二○二五年亞洲發展展望」,亞銀首席經濟學家朴之水在報告指出,美國關稅已處於歷史高檔,貿易不確定性也居高不下,「對新興亞洲和太平洋前景的影響正逐漸成形」。

根據亞銀最新預測,涵蓋中國大陸、印度和南韓在內四十六個成員的「新興亞洲」,今年GDP成長率由四月預測的百分之四點九降為百分之四點八,明年進一步放緩至百分之四點五,也低於四月預測的百分之四點七。

台灣今年上半年因科技出口大幅成長,帶動經濟表現,GDP成長百分之六點八,是近十五年來次高,主要是因應美國更高關稅而提前出貨,以及高科技和AI相關產品需求旺盛。

亞銀報告中針對台灣的部分指出,隨著出貨效應消退、美國加徵的百分之廿關稅上路,下半年出口成長可能放緩。不過,從七月至八月出口成長百分之卅八來看,由於台灣生產的高階半導體缺乏可替代來源,加上AI相關產品需求暴增,將有助於抵銷頹勢。至於內需,下半年預料仍將疲弱。

亞銀將台灣今年GDP成長率預測由百分之三點三大增為百分之五點一,但明年則由百分之三下修為百分之二點三,理由是內需將持續疲弱,美國限制性貿易政策將壓抑出口需求。主計總處先前預測台灣今、明年的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四點四五、二點八一。

亞銀認為,到二○二六年,美國關稅對台灣經濟的全面影響可能更明顯,AI投資熱潮也可能放緩。此外,美國、中國大陸和日本持續推動生產高階晶片,不利台灣的優勢。二○二六年的風險則有政府支出增加,當局計畫將國防支出調高百分之廿三,占GDP達百分之三點三;以及政府提出最高一八六億美元的特別預算,用於補助受美關稅衝擊的家庭和產業。

亞銀表示,美國關稅對新興亞洲的打擊大於其他地區,尤其是中國大陸。不計豁免和特定產業關稅,新興亞洲面臨的平均有效關稅水準比世貿組織(WTO)或自由貿易協定下的稅率高出廿八點一個百分點,遠高於美國對亞洲以外進口貨品所加徵的平均額外關稅。

印度面臨的關稅是亞洲之最,亞銀也因此將印度今年度經濟成長預測由百分之六點七調降至百分之六點五。南韓同樣脆弱,尤其受到美國汽車和零組件等特定產業關稅衝擊,這些產品約占南韓對美出口三分之一。亞銀因此將南韓今年成長預測由百分之一點五下調至百分之○點八。

中國大陸也是美關稅施壓的主要對象,但亞銀仍維持今年成長預測在百分之四點七。亞銀表示,在房地產長期低迷和貿易動盪下,抱持「謹慎樂觀」態度,預料北京的精準政策將有助抵銷不利因素,並支撐國內經濟活動。

 
國際財經要聞
美擴大防堵陸企 外媒:美中協商更複雜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商務部近日發布擴大實體清單(Entity List)適用範圍,防堵中國企業透過子公司或海外關聯公司規避出口限制。大陸商務部表示,此舉嚴重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外媒分析指出,新規可能會使中美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變得更為複雜。

美國商務部擴大實體清單適用範圍,將被列名公司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也納入清單。此舉意味要取得許可證才能獲得美國商品及服務的企業數量將大增。

據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分析指出,目前名單上約有1,100家中國實體,生產較舊、不太複雜晶片的工廠可能會受到影響,飛機、醫療設備等行業也可能受到影響。可能受波及的企業則包括科技巨頭華為、視頻監控公司海康威視和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等。華為許多子公司已在清單,但不是全部。

路透報導,1997年首度公布這份名單以來,實體清單僅限於點名公司本身。美國商務部指出,原本的作法可能讓部分企業得以透過設立海外公司來規避限制。

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局長凱斯勒表示,種種漏洞為一些有損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的出口打開了方便之門。BIS正堵塞漏洞,確保出口管制按預期發揮作用。

華爾街日報分析,實體清單擴容可能會給依賴大陸公司提供原材料或零部件的美國公司帶來負擔,並擾亂供應鏈。

大陸商務部發言人表示,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停止對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

 
美關稅大刀揮向木材 14日起對進口軟木開徵10%關稅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根據9月29日簽署的總統公告,川普已下令對進口的軟木原木和木材課徵10%關稅,對櫥櫃、盥洗台和軟墊木製家具課徵25%關稅,旨在藉關稅振興美國本地製造業。但此舉可能提高Wayfair和RH等家具零售商的營運成本。而Ethan Allen和La-Z-Boy等供應鏈較偏重美國本土的廠商,則可能受惠。

這些關稅將自10月14日開始實施,預定明年1月1日會把對軟墊木製家具的課徵稅率提高至30%,對櫥櫃和盥洗台的稅率拉高至50%。這項措施始於商務部3月對木材、軟木和其衍生產品(如櫥櫃和家具)展開的調查。

川普表示,這些措施將「強化供應鏈、提升產業韌性、創造高品質就業機會,並提高國內木製品產能利用率」。

根據川普的指令,與美國另簽貿易協議的主要經濟體,關稅將適用較低稅率。例如,英國木製品的關稅不會超過10%,歐盟和日本的稅率則將實際上被限制在15%。

預料加拿大將首當其衝,因為它是美國最大木材供應國。雖然川普聲稱美國不需要加拿大木材,但加拿大的供應仍占美國市場約五分之一。

美國建商反對進一步加徵關稅,警告這將推升價格,甚至可能迫使加拿大鋸木廠關閉。加拿大一家大型木材生產商今年6月已宣布,因應美國關稅上升與需求減弱,將暫時裁員逾1,000人,約為全體員工的一半。

全美住宅建商協會先前向政府表示:「我們的住房危機是比進口木材更大的國安威脅。」該協會指出,多數木材是從加拿大、德國、瑞典與巴西等盟國進口,而木材本身是一種再生資源,在現代戰爭中並非關鍵要素。

另外,川普29日重申,打算對在美國境外製作的電影課徵100%的關稅,並批評好萊塢所在的加州受到打擊尤其嚴重。路透指出,電影製作過程常是跨國合作,如何課徵電影關稅已讓電影業者感到困惑。

 
美政府停擺非新鮮事 這回經濟就業影響可能更甚以往
華盛頓30日專電中央社
美國兩黨如果無法在今天期限內達成撥款協議,政府將再度停擺,雖然不是新鮮事,影響也很有限,但川普放話裁撤部分因此「被迫休假」的聯邦雇員。專家評估,這可能對就業情勢產生更長遠的影響,也為經濟投入不確定性。

如果美國總統川普說到做到,巴克萊銀行(Barclays)公共政策高級分析師麥克林(MichaelMcLean)於客戶報告中表示,這將明顯背離過去慣例,並可能為政府關門的經濟影響注入新的不確定性,「而原本我們預期政府停擺的經濟影響將微乎其微」。

美國財經媒體CNBC昨天報導,事實上,過去政府停擺除了傷到外界公認須對此負責的政黨外,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影響。

市場雖偶爾會出現拋售,但隨後會迅速反彈。就經濟成長而言,多數經濟學家評估的影響是國內生產毛額(GDP)一週減少約0.1個百分點。但對規模30兆美元(約新台幣914兆元)的美國經濟來說,影響有限。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也指出,短期經濟損失通常能在後續季度彌補。

勞動市場方面,CNBC報導,目前勞動市場已經岌岌可危。尤其是華盛頓特區,也就是大量聯邦政府僱員的居住地,今年稍早已因政府效率部大刀闊斧裁員而受打擊。

政府停擺代表「非必要」員工將被迫休假,但過去一旦僵局化解,他們總會回到崗位。然而,川普在28日接受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訪問時表示,「我們將永久地裁掉很多……我們能夠裁掉的人」。

如果政府停擺持續很長一段的時間,可能導致關鍵經濟數據延後發布,牽動需要領社會福利者之外,甚至可能影響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決策。

美國勞工部上週表示,旗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Labor Statistics,也就是負責發布就業數據等多份重要經濟報告的單位)將在政府停擺期間關閉。數據發布可能因此延誤,品質也可能下降。

對於領取社會安全生活補助金(Social Security)的民眾來說,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這類通膨數據延遲發布,可能影響生活費調整。

美國銀行利率策略主管卡巴納(Mark Cabana)說,美國政府可能走向關門,但預期經濟影響有限。此外,政府停擺將暫停經濟數據發布,如果政府持續停擺,聯準會將不得不依賴私人數據來制定政策。

美國金融公司Nerdwallet高級經濟學家倫特(Elizabeth Renter)同意大多數華爾街的分析,認為最終影響應該「相對溫和」,但也指出政府關門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衝擊。

她說,「最直接、最嚴重的影響是被迫休假的聯邦僱員和承包商」,當家庭被迫失去收入,即使只有一週,也會嚴重打擊家庭財務穩定。

 
不畏美國政府停擺 美股在AI題材力挺下創15年來最佳9月表現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二收高,季線和月線均上漲,儘管有美國政府停擺和消費者信心下降的疑慮,美股仍在半導體股的激勵下上漲,醫藥股上漲也提振了大盤。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81.82點,漲幅0.2%,至46,397.89點,創下收盤新高。標普500指數漲27.25點,漲幅0.4%,報6,688.46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68.86點,漲幅0.3%,報22,660.01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漲0.8%,也創下收盤新高,輝達(NVIDIA)漲2.6%,台積電ADR漲2.2%。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了一個供美國人購買藥品的網站後,美股開始反彈。川普表示,輝瑞公司(Pfizer)將在這網站上提供其部分藥品,並將以更低的價格向美國市場推出新藥。輝瑞表示,作為回報,只要該公司投資國內製藥業,就可獲得為期三年的國家安全相關關稅豁免。川普還表示,美國政府正在與其他公司合作,包括禮來公司(Eli Lilly),以達成「類似的協議」。

受此消息提振,醫藥股跳漲,輝瑞大漲6.8%,禮來大漲5%,嬌生上漲2.1%。

在此之前,美股因政府停擺的迫近威脅而受壓,聯邦機構將於周三凌晨12:01部分關閉。另外,經濟研究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幅超過預期。

不過,多數投資人美國政府停擺不會對市場產生太大影響,他們指出,在以往的資金僵局期間,股市通常表現良好。

政府停擺會主要經濟數據延後發布。但聯準會(Fed)仍能取得報告和民營部門數據,多數投資人預計,無論政府是否恢復運轉,Fed都會在下一次會議上降息。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Wells Fargo Investment Institute)全球股票和實物資產主管薩馬納表示,他預計在穩健的經濟和強勁的企業財報支撐下,美股在未來幾個月會繼續攀升。他說:「如果把眼光放遠一些,就真的很難找到看跌的理由。」

但花旗提醒,政府停擺時長值得關注,因為關門時間越長,股市通常會走弱,而美債會上漲。

受益於對人工智慧(AI)和降息的樂觀預期,標普500指數本月上漲3.5%,創下15年來最佳的9月表現。標普 500 指數、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和道瓊工業指數均連續二季上漲(各漲7.8%、11.2%、5.2%)。標普指數和道指月線(1.9%)連續連五月上漲,那指(本月漲5.6%)連續六個月上漲。

市場也注意幾位Fed官員的表態。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總裁Goolsbee表示,最新一輪關稅可能正在導致轄區內的企業再次暫停決策;波士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柯林斯則表示,鑒於勞動市場走弱,今年可能需要進一步降息;Fed副主席傑佛森警告,Fed面臨勞動市場疲軟和通膨壓力上升的雙重風險,使貨幣政策前景變得複雜。

在標普 500 指數的 11 大類股中,醫療股上漲2.45%。航空公司因政府停擺威脅而領跌。西南航空跌 2.6%,美國聯合航空公司跌 2.2%。

為應對停擺,美國運輸部表示,如果政府資金在午夜耗盡,聯邦航空管理局的11,000多名員工(約占其員工總數的四分之一)將被被迫無薪休假,而13,000多名空中交通管制員將被要求繼續無薪工作,直到停擺結束。

 
油價跌逾1%…OPEC+傳11月增產幅度提高兩到三倍 金價續創新高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國際油價周二(9月30日)收低,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傳出計劃11月大幅提高石油產量,增幅高達10月增產幅度的兩倍到三倍,投資人擔心供應過剩;金價持穩在紀錄高點附近,受美國政府停擺危機和不佳的就業數據影響。

油價下跌超過1%

周二到期的布蘭特原油11月期貨結算價下跌95美分,跌幅1.4%,報每桶67.02美元。交易更為活絡的12月合約結算價報66.03美元,跌幅1.58%。

美國西德州原油11月期貨結算價報每桶62.37美元,下跌1.08美元,跌幅為1.7%。

周一,兩大指標均收低超過 3%,為8月1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路透報導,三位知悉會談情況的消息人士表示,隨著沙烏地阿拉伯努力奪回市占,在下周日的會議上,OPEC+可能會加快11月增產速度,10月增產幅度為13.7萬桶/日。其中兩人表示,OPEC+八個成員國可能同意在11月將產量提高每日27.4萬至41.1萬桶,即比10月增幅高出兩到三倍。

周二稍早,彭博資訊報導,OPEC+正在考慮每日50萬桶的增產幅度。OPEC在社群平台X貼文表示,這些說法完全不準確且具有誤導性。

StoneX分析師Alex Hodes表示:「OPEC+的策略可能會大幅壓縮高成本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利潤,可能迫使他們縮減已維持在創紀錄水準的產量。」

伊拉克石油部表示,庫德地區通往土耳其的原油管道於上周六通油,為兩年半以來首次,此前各方達成了一項臨時協議打破僵局。

美國能源資訊局(EIA)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7月原油產量升至每日1,364萬桶,創下單月新高,較6月創下的歷史紀錄高出每日10.9萬桶。

金價維持在紀錄高點附近

現貨黃金價格周二上漲0.66%,報每英兩3,858.96美元,從北美時段稍早的跌勢中反彈。亞洲交易時段,金價一度創下3,871.45美元的紀錄新高。

12月交割的美國黃金期貨收高0.5%,結算價報3,873.20美元。

獨立金屬交易商Tai Wong表示:「黃金再次展現出非凡的韌性,在美國勞工部職位空缺及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報告不盡人意之後毫不費力地收復稍早的失地,這不會阻礙一個月後再次降息。」

他還表示:「迫在眉睫的美國政府部分停擺增加了不確定性,也加劇了買入黃金的呼聲。」

根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交易人士目前認為聯準會在10月會議上降息的可能性為97%。

9月迄今為止,黃金已上漲11.5%,有望創下2011年8月以來的最大月線漲幅。本季度勢將上漲16.4%。

現貨白銀下跌1.1%,至每英兩46.42美元,但本月迄今已攀升17%。白金下跌2.7%,至1,576.75美元;鈀金下跌1.5%,至1,249.37美元。

 
要聞
所得分配差距大…刷卡繳稅 15%納稅人扛9成稅額
記者黃登榆、賴昭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的信用卡大數據平台統計,分析國人今年五月信用卡繳納綜合所得稅的樣態,繳稅金額排名前百分之一的繳稅大戶,金額超過整體百分之五十,而這些繳稅大戶稅額都超過二一八萬元,最高更繳了超過廿億元。

聯卡中心指出,綜所稅金額分布呈現高度集中性,超過百分之七十五的納稅人繳稅金額低於五萬元,僅貢獻總稅收金額百分之六點二六;反之,繳稅金額十萬元以上的高稅負族群人數僅占百分之十五,卻繳納整體九成稅收。整體數據再次印證所得分配差距大、稅負高度集中性的現象。

聯卡中心資料顯示,以地域來看,繳稅大戶居住地最多前兩名是新竹市、新竹縣竹北市,第三名為台北市大安區,之後至第九名皆為台北市行政區,台北市仍是繳稅大戶的最主要集中地。

若以各地區繳稅大戶的繳稅總金額來看,台北市大安區以百分之七點○五的占比位居第一、新竹市及竹北市則位居二、四名,台北市共有七個行政區進入前十名,反映出台北市民的經濟實力。除了台北市、新竹縣市外,新北市新店區繳稅大戶繳納的金額占比也進到全台前十名。

此外,六十五歲以上繳稅大戶的稅額占整體繳稅大戶三分之一以上。從繳稅大戶在各年齡層的金額及筆數資料,百分之廿一點○一的繳稅大戶是六十五歲以上,僅約占五分之一,金額卻占了百分之卅四點一四,領先其他年齡層族群,顯示高齡族群的稅收貢獻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六十五歲以上族群多為退休人士,分析發現部分人數雖不多(筆數僅占百分之二點四七),繳稅金額卻達到總體百分之廿一點五八,且其平均單筆繳稅金額超過一三七萬元、金額中位數約七點七萬元,皆為各年齡層之冠。可能代表部分高齡者仍活躍於專業領域,或依靠資產累積與投資收益,持續貢獻龐大稅收,在高齡化社會影響下,高齡納稅人對整體納稅影響將日益顯著。

 
NAND三哥鎧俠唱多市況 相關需求估年增20%…群聯、威剛等營運添柴火
記者李孟珊、編譯劉忠勇/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第三大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供應商日商鎧俠(Kioxia)看好AI帶來龐大運算需求,預期未來數年,NAND晶片市場將迎來強勁成長。法人認為,隨市況正向發展,群聯(8299)、威剛、創見等台灣NAND相關族群都將受惠。

鎧俠副社長渡邊友治接受彭博新聞專訪時表示,看好AI資料中心持續擴張,NAND晶片需求每年將以約20%的幅度增加。

渡邊友治指出,全球超大規模資料中心(hyperscaler)急需大量高效能儲存解決方案,資料中心業者需要更多NAND晶片,使得NAND晶片需求非常強。伴隨業界陸續開始汰換五到六年前安裝的伺服器,同步催動存儲裝置需求向上,鎧俠甚至收到客戶反映,硬碟供應完全跟不上需求。

鎧俠表示,將持續逐月檢視投資進度,確保新廠產能能緊密配合市場,並計畫五年內產能翻倍,力拚追趕韓國記憶體雙雄三星與SK海力士的腳步。

鎧俠為NAND晶片後續市況按讚,法人看好產業鏈雨露均霑,從控制晶片廠群聯,到模組廠威剛、創見等,後市營運可期。

群聯是鎧俠重要夥伴,也對NAND晶片後市正向看待。群聯執行長潘健成日前表示,原廠調漲價格態度強硬,並且有秩序調控出貨,加上AI應用更普及,明年NAND晶片還是會缺貨。

受惠NAND市況回溫,加上雲端服務業者(CSP) 擴大導入固態硬碟(SSD),以及原廠陸續調漲價格,群聯獲利明顯回升。群聯強調,將持續強化與NAND晶片原廠合作,確保供貨能滿足全球客戶的多元應用需求。

威剛也樂觀記憶體後市,認為產業多頭格局將延續,不僅上游製造商對產能規劃仍相當謹慎有序,DRAM與NAND晶片供給有限,且AI相關應用需求持續暢旺、消費性電子產品新品相繼出籠,各項應用所搭載的記憶體容量倍增成長,都將推升近期記憶體價格和需求持續上攻。

研調機構數據也顯示NAND晶片市況明顯好轉。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指出,隨著主要供應商轉移產能至高毛利產品,NAND晶片供需失衡情況已明顯改善,市場流通供給量縮減,帶動第3季價格上揚5%至10%。

 
大陸反內卷 不□鋼價有撐 華新連三月上調300系與316附價
記者朱曼寧、林政鋒/台北、高雄報經濟日報

不□鋼板材上游供應商燁聯、唐榮先前以漲盤或平盤開出10月盤價,華新麗華(1605)昨(30)日開出10月盤價,不□鋼盤價連三漲。華新指出,10月盤價調漲主要是受到中國大陸「反內卷控量」政策影響,鋼鐵產業供給受到調節,加上主要原料價格走揚,帶動鋼廠生產成本上升,形成不□鋼價格支撐。

華新10月盤價300系調漲每公噸1,000元,316附價調漲每公噸1,000元,200系及400系維持平盤。華新今年8月以來連續三月調漲300系與316附價盤價,華新指出,8月、9月調漲主要是受到新台幣匯率貶值,以及美國對等關稅大致定案,讓市場觀望、不確定氛圍逐漸消退,有助鋼材需求回溫,另一方面,關鍵不□鋼原料近期仍持續走揚。

燁聯、唐榮先前開出10月盤價,前者主力304系列熱冷產品調漲每公噸1,000元,316L系列產品則持平;後者各項產品全面以平盤定調。業者並指出,第4季為傳統旺季,營運有望升溫。

華新強調,在總體經濟方面,由於美國聯準會已於9月啟動降息,有助於刺激市場需求。

針對不□鋼事業,華新先前表示,台灣市場第3季因美國對等關稅等議題逐漸明確,並隨著鎳價落底,不□鋼行情有望止跌;大陸不□鋼在製造業成長動能不足的情況下,持續呈現低迷;而歐洲市場因暑休屬於傳統淡季;預期整體不□鋼與前一季持平表現。

除了不□鋼外,碳鋼也漲價。主力單軋廠燁輝10月內銷鍍鋅、烤漆鋼捲每公噸漲500元,11月外銷平盤。燁輝指出,綜合觀察當前鋼市走向,顯示整體需求持續復甦、景氣趨穩,後市正面看待。

燁輝執行副總經理陳維誠表示,隨著美國勞動市場放緩,聯準會基於「風險管理」日宣布降息1碼,且預計年內再降息二次,將溫和帶動資金釋出以活絡經濟。而S&P Global預測,今年全球GDP成長維持2.64%不變,但受惠於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估計2026年將回升至2.66%。

不□鋼業者指出,第4季進入傳統旺季,需求端的機械、化工、家電以及與部分基建項目等,有助於提供剛性需求。另一方面,大陸展開抑制產能政策,包括鋼鐵、水泥等行業已經開始減產,緩解業內的內卷式競爭,有利於後市發展。

另外,國際鎳價穩定在每公噸1.5萬美元區間整理,也提供不□鋼價在成本穩定的前提下,價格重啟上行格局,走勢醞釀持續向上。


延伸閱讀

下游鋼廠出現補庫存跡象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密訪鴻海、台積 洽談星際之門與自家晶片生產計畫
記者李孟珊、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業界傳出,OpenAI執行長奧特曼昨(30)日低調來台,並拜會鴻海(2317)及台積電,其中,與鴻海討論美國AI大基建「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合作細節,並與台積電接洽自家AI晶片投片等重要議題。

台積電昨天對此不予回應,鴻海昨天也並未回應。據悉,這並非奧特曼首次到訪台灣,惟在美國星際之門如火如荼進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喊出「美台晶片產能五五分」之際,奧特曼昨天再次來台固樁,凸顯台灣在全球發展AI與半導體的重要地位。

消息人士透露,OpenAI是川普政府衝刺星際之門計畫的關鍵廠商,鴻海是星際之門計畫最大AI伺服器供應商,奧特曼這次來台拜訪鴻海,主要洽談星際之門計畫的AI基建細節。

星際之門計畫規劃在美國興建五個新的資料中心,其中三個是與甲骨文共同建設,而甲骨文AI伺服器最大供應商就是鴻海,奧特曼必須確保足夠的AI伺服器產能。

至於另外兩座資料中心,OpenAI將與軟銀合作開發,分別位於俄亥俄州Lordstown與德州Milam,計劃18個月完成,這也是軟銀合作開發星際之門的首個項目。

由於鴻海也是軟銀資料中心重要合作夥伴,之前軟銀執行長孫正義也曾來台密訪鴻海,拜會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這次奧特曼也來找鴻海,凸顯鴻海在星際之門計畫扮演的角色,可說是重中之重。

另外,OpenAI正積極開發自研AI晶片,先前傳出由博通為其設計客製化AI晶片(ASIC),並在台積投片,目標2026年量產,藉此降低對輝達的依賴。另外,有消息指出,OpenAI找來曾在Google母公司Alphabet負責設計AI晶片的數十人團隊開發自家AI晶片,也將在台積生產。

供應鏈分析,OpenAI計劃2026年生產自研AI晶片,光晶片設計送至代工廠投片,就要花費數千萬美元,生產晶片也需約六個月,除非急單加費用,若過程出現問題,就必須重複投片並排除錯誤,會花更多時間金錢,如今OpenAI已順利度過這過程,但最初版晶片部署有限,以滿足推理模型為主,不是訓練模型用,量產後才會提升運算效能。

 
台灣貨櫃輪業者擁「在地優勢」 可望寡占市場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亞洲近洋線市場風華再現,台灣貨櫃輪業者對於近洋線碼頭、物流及各種關稅制度及文化,相對熟稔,在新一輪搶近洋線大戰中,貨櫃三雄長榮 (2603)、陽明、萬海相較其他國際大型航商更有「在地優勢」,可望寡占市場。

東協市場充滿機會,人口數突破1億人以上市場勞動力充足,其中,越南政府對於經濟發展又很重視,有望成為東協市場的領頭羊。中國大陸廠商面對美國各種關稅壓力,全球生產重鎮的地位已經悄悄改變,世界的新製造中心正在成形,包括越南、印度及印尼等都備受矚目,因有人口數、勞動力及政策支持,已成全球焦點市場。

美中貿易戰後再加上對等關稅政策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國內長榮、陽明及大型物流業者台驊都看好近洋線的表現,即便最近傳出許多大船要進入近洋市場,然而國內航運業者認為,近洋線有很多碼頭先天不良的問題,要進入這個市場有一定困難度。

受惠於中國大陸生產重鎮地位開始改變,隨著廠商開始移往東南亞包括越南、柬埔寨及東南亞等其他地區,全球物流跟著遷徙,東南亞市場出口地位取逐漸取代中國大陸。

法人指出,看好萬海是國內最大的近洋線業者,第4季的營運成績有望成為神救援的新動能。

 
貨櫃三雄開闢亞洲新航線 陸出口貨量轉至東南亞…在市況大好前搶先卡位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海運供應鏈板塊大挪移,原本從大陸出口的貨量,逐漸移轉至東南亞,導致近期亞洲區間市場需求強勁。因應此大勢,貨櫃三雄長榮 (2603)、陽明、萬海昨(30)日宣布,攜手強化亞洲區間航線服務網絡,將新闢航線。

值得注意的是,長榮海運近期已逐步將亞洲區多個地區的貨櫃艙位代理權收回自營,市場認為,這顯示長榮非常看好近洋市場的成長力道,而此舉是在市況大好前搶先卡位的起手式。

美國發動對關稅後,全球海運供應鏈板塊已開始移轉,業內指出,亞洲區間市場需求強勁,國內的海運業者加開近洋線及調整近洋線的策略, 用行動預告亞洲近洋線市場將蓬勃發展。

美中貿易戰及對等關稅政策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業界推估,中國大陸出口到北美的貨量從過去高峰占全球五成已經降為三成,轉移效應將落在東南亞;其次,也因為大陸的生產地位改變,近洋線的區間貨量急速攀升。

陽明、萬海及長榮海運昨日宣布瞄準市場需求,強化亞洲區間航線服務網絡,因應東南亞新興市場蓬勃發展及區域貿易往來需求,預計自今年10月31日起新增華北-印尼-星馬航線(CIM)。

此航線將由陽明海運、萬海及長榮共同投入五艘2,400-3,000 TEU級船舶營運,此航線實裝總量約在1,900至2,200 TEU,擔任定期巡航服務提供35天巡航的每周固定航班服務,將使中國大陸至印尼的運輸網絡更趨綿密,全方位滿足客戶需求。

此外,國內的三大海運物流業者早就提前卡位東協市場,台驊已完成於新加坡、泰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尼的網絡布局。

中菲行深耕東南亞45年,在印度深耕15年,成為客戶啟動「中國+1」策略重要物流伙伴;昱臺國際長期深耕越南等東南亞市場。

呼應航運市場布局,台驊控股今年正式進駐印尼雅加達,並在泗水設立據點,進一步強化東協市場服務能量。台驊指出,印尼為區域人口最多且經濟成長快速的市場,雙據點設立將提升服務效率與物流鏈整合度。

目前,台驊已完成於新加坡、泰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尼的網絡布局,涵蓋海運、空運、倉儲及報關服務,打造一站式物流解決方案,搶攻東南亞貿易需求,邁向亞太區領導型綜合物流集團目標。

 
鎧俠規劃記憶體產出大增 力成分杯羹 迎封測訂單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鎧俠看旺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市況之餘,也加碼投資、啟用新廠,規劃五年內產能翻倍。法人看好,鎧俠產出大增,對後段委外封測需求同步激增,將帶旺主要封測夥伴力成(6239)。

據悉,鎧俠已在岩手縣北上市啟用第二座晶圓廠,預計明年上半年出貨最先進記憶體晶片,並同步擴充北上市及三重縣四日市廠的產能,目標五年內翻倍。隨著新產能開出,封測訂單也將持續釋出,長期合作的力成商機在望。

力成早前已因另一主要客戶美光集中資源於高頻寬記憶體(HBM)布局,承接PoP封裝大單,訂單增幅達近五成,如今再加上鎧俠擴產計畫帶動,訂單能見度更加明確。

法人分析,記憶體價格4月調漲逾一成後,原廠更傾向將晶圓加速送到封測,以成品銷售,利潤相較單純銷售晶圓更具優勢,推升力成的接單動能。

 
台幣第3季貶5.67角 走勢先貶後升 9月單月漲1.36角 終止連二黑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台幣匯價昨(30)日以30.469元收盤,升破30.5元,升值7.6分,成交量為16.96億美元;第3季總計貶值5.67角,貶幅1.86%。

根據統計,新台幣9月升值1.36角,月線收紅,終止連二黑;第3季新台幣匯價走勢為先貶後升,以8月單月貶值6.89角幅度最大,就整個第3季來看,新台幣收盤最高匯價在7月3日的28.828元,最低收盤匯價為9月3日的30.728元。

回顧新台幣第3季走勢,8月累計狂貶6.89角,月線連二黑,重挫2.25%,是2022年10月以來近三年最大單月貶幅。造成新台幣在8月重挫,外資賣超台股是關鍵因素。

展望第4季,影響新台幣因素包括:一、Fed降息的速度和幅度。二、外資在台股進出。三、央行調節匯價力度。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要留意川普政策可能從關稅、大投資、大採購的第一階段,轉向大降息與美元大貶值的第二階段。此轉變源於川普為降低美國財政部債務成本及吸引更多外資赴美投資,可能透過調整Fed人事(安插支持大幅降息的理事)來推動遠超市場預期的激進降息(例如降至2%以下)。

此舉將導致美國與他國利差縮窄,引發全球匯率波動,並可能迫使其他國家央行跟進降息,加劇全球金融市場動盪。

 
壽險業8月大賺330億元 近四年同期新高 外匯準備金水位同步攀峰
記者廖珮君、黃于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統計,壽險業8月賺330億元,月增67.5%,改寫近四年同期新高,累計前八月已賺562億元,擺脫第2季台幣狂升造成的衝擊。

壽險業8月底淨值重返2.47兆元的近半年高點,外匯準備金水位更暴增到3,726億元的史上新高,包括獲利、淨值、外匯準備金等三大關鍵數字全面轉佳,顯示體質逐步復原。

壽險業者說,8月全球股市轉佳,帶動實現股票資本利得,抵銷認列股息收入減少;另8月台幣回貶,壽險晴天儲糧增提外匯準備金,也使外價金水位暴漲,增加匯損抵禦力。

據統計,8月壽險國外投資利益2,028億元,應是近三年單月新高,反映台幣貶值的匯兌利益,同時業者也趁機賣美股,實現資本利得補獲利。

也因8月台幣貶值帶來的匯兌利益,需提存外匯準備金,使得水位單月暴增1,387億元至3,726億元的史上新高。據了解,有13家壽險業全採準備金新制,匯兌利益得全數提存。水位愈高,愈有助抵禦未來匯率波動的風險。

法人分析,美國9月重啟降息循環,年底前預估還有2碼降息空間,將帶動資本市場續熱,利於壽險業實現股票及基金利得。同時,長天期美債殖利率下滑,可望縮小壽險業評價虧損,加上台美利差收斂,有助CS經常性避險成本下降,對第4季獲利提供支撐。

但該法人也示警,申請釋出責準金的11家壽險業者,依規得在年終提30%獲利轉入外價金,這將削弱了壽險業今年配息能力,加上第4季市況波動,也牽動壽險金控淨值和股價。

金管會昨公布壽險業獲利,8月壽險業賺330億元,月增67.5%,累計前八月賺562億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8月大賺是淨投資利益1,069億元,抵銷了業務承保損失、和營業費用增加。

8月底淨值回升到2兆4774億元、月增1347億元,已連三個月成長,同時寫近半年新高,全數收復關稅戰、台幣狂升的失土。累計前八個月淨值僅減少1,086億元,減額大幅收斂。

官員說,8月淨值持續增加,除受獲利回穩外,台、美股匯市全順風,使壽險業金融資產評價利益月增1,083億元,其中以「覆蓋法」重分類其他綜合損益大增1,051億元增加最多,是淨值成長的最大推手。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