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10/02 第619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9月製造業PMI 台灣連4個月緊縮
記者胡順惠、編譯劉忠勇/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經院昨發布九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受美國對等關稅持續發酵,加上國際景氣仍充滿不確定性影響,微幅回升至四十八點三,仍低於榮枯線五十,連續四個月呈現緊縮,顯示廠商信心維持保守。專家研判,關稅衝擊在各種因素交互影響之下,應該要到明年第一季才會逐步顯現。

中經院指出,九月的PMI組成五項指標中,新增訂單指數與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連續六個月呈現緊縮,但速度趨緩,而相對落後反應的人力僱用指數呈現緊縮加快走勢,且電子暨光學等六大產業自二○二三年十月以來首次全數回報人力僱用為緊縮。中經院副院長陳信宏說,這顯示廠商信心不足。

美國總統川普八月七日實施對等關稅,九月是首度涵蓋完整一個月的製造業PMI數據。亞洲國家不僅台灣續呈萎縮,標普全球數據顯示,馬來西亞、日本和菲律賓製造業PMI都低於五十,泰國和南韓反呈現擴張。

日本因產出和新訂單大幅下滑,製造業PMI下滑幅度創六個月最大,從八月的四十九點七降至四十八點五。南韓製造業則出現今年一月來首次擴張,PMI升至五十點七,主要受惠於新訂單回升,加上就業改善。

此外,漢堡商業銀行與標普全球編纂的數據顯示,歐元區九月製造業PMI從八月的五十點七下滑至四十九點八,為二○二二年來首次跌破榮枯線。

國內的九月PMI方面,從產業別來看,交通工具(四十一點一)、食品紡織(四十一點三)仍在谷底徘徊;電子暨光學(四十八點八)雖有AI熱潮支撐,但尚未擺脫緊縮;電力暨機械設備(五十點八)則因AI電力需求與電纜訂單回溫,成為唯一回到擴張區間的產業。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指出,目前「凡與AI沾上邊的產業」幾乎全面受惠,包括晶片、伺服器、重電等,但石化、汽車、工具機等傳產則比較辛苦。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則說,九月PMI持續緊縮,主因是國際景氣不確定性持續,業者信心低迷,因而採取保守策略,不做任何重大決策。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表示,初步判斷,關稅衝擊在各種因素交互影響之下,應該要到明年第一季才會逐步顯現。而除了關稅,川普保護主義也將掀起蝴蝶效應,各國會有對應措施,這麼多變數並存,導致廠商現在難以預測(forecast),只能即時預報(nowcasting)。

 
日本工商會發表白皮書 籲政府穩定兩岸關係
記者林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北市日本工商會昨天發布「二○二五年白皮書」,對台灣提出包括能源轉型、投資環境、兩岸情勢及國際經貿在內的多項建言,特別的是,白皮書首度納入兩岸關係,直言地緣政治風險已成外商投資台灣的重要考量,日本工商會呼籲政府正視並改善。

日本工商會昨發表二○二五年對台灣政府政策建言白皮書,為實現「台日無縫合作並共同發展經濟」願景,提出四點建議,包括優化投資環境,呼籲政府解決缺電、缺人才、缺工問題,建立穩定兩岸關係與國內情勢,並建構開放且韌性的資本市場;白皮書由理事長相馬伸一郎遞交給國發會主委葉俊顯。

白皮書指出,近年台灣陸續興建許多AI資料中心及半導體製造廠,預估用電需求將大增,但目前所有核電廠均處於停止運轉狀態,且再生能源的增加也須強化輸配電網韌性,商會雖了解邁向脫碳的必要性,仍強烈請求台灣政府能考量現實問題,對於供電穩定性盡速且徹底採取因應措施。

兩岸關係影響外商投資

至於首次納入的兩岸關係,白皮書提到,中國大陸近年提高部分台灣產品關稅,並頻繁進行軍事演習,導致台海局勢日益緊張,企業普遍視為重大投資風險,若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將直接影響外商在台投資意願,因此呼籲政府建立安全、穩定的對外環境,降低政治風險,讓企業能專注於長期事業規畫。

相馬伸一郎表示,所有工商會會員的總公司都在日本,而會員企業也都會有疑問,如果「台灣有事」會如何?因此會員企業也都在進行「台灣有事」的評估,這次把兩岸關係納入白皮書中,也是希望台灣政府能夠重視這個議題。

相馬伸一郎也說,目前台灣處於「朝小野大」的情況,今年也舉辦罷免立委投票,很多事情是中央說可以,但是到了地方又不行,這對於日本企業來說比較頭痛與傷腦筋。

針對日本工商會關切的供電穩定議題,經濟部昨天沒有回應。代表政府接下白皮書的葉俊顯致詞表示,白皮書建言與國發會正積極推動的「AI新十大建設」、「均衡台灣六大區域產業生活圈」、「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及完善攬才法制等核心政策高度契合,國發會將持續協調相關部會加強與商會的對話,營造友善的投資與經商環境。

日本工商會統計,台灣去年對日投資金額約五十五億美元、日本對台投資約四點五億美元。日本工商會指出,雖然近年台日貿易金額增加,但占雙方貿易總額比率仍未達百分之十,為了進一步加強台日間經濟關係,針對汽車零件、日本酒或燒酎等部分酒類商品,提出免徵關稅建議。

 
新制勞退每人帳面分紅1.7萬
記者歐芯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勞動基金運用局昨(1)日公布,新制勞退前八月賺2,237.6億元,若以目前參與收益分配的有效帳戶1,292萬戶計算,平均每位勞工帳面分紅約1.7萬元。

勞保局強調,個別勞工退休金繳納期間、金額均不相同,參與基金運用獲得收益貢獻度也有差異,屆時每位勞工實際分配收益並不相同,並非直接以當年度收益除以個人專戶數平均分配。不過勞工實際上不能領出分紅金額,而是連本帶利滾入下一年度投資,直至勞工滿60歲時才可領出勞退帳戶金額。

勞金局表示,新制勞退每年計算盈虧分配,勞動基金以獲取長期穩健收益為投資目標,會密切掌握全球政經情勢,強化基金運用效能。

截至8月,新制勞退基金規模4兆8,492億元,收益率4.78%;舊制勞退基金規模為1兆374.5億元,收益率達8.19%;勞保基金規模為1兆2,167.8億元,收益率達4.27%。

8月勞動基金大賺,9月獲利是否有機會再刷新高,勞金局副局長劉麗茹說,金融市場相關指標顯示,9月數據沒有比7、8月好,因此單月收益刷新紀錄機會不高。

 
8,505人 無薪假衝一年半高點
記者歐芯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勞動部昨(1)日公布,實施減班休息(無薪假)企業共398家、8,505人,較9月中旬增加65家、1,171人,實施人數是逾一年半來新高,無薪假人數增速雖有趨緩,但仍在相對高點。

又以製造業最嚴重,共327家、8,070人放無薪假,較前一期增加1,200人;廠商通報受美國關稅影響而實施減班休息,共310家、7,755人,較前一期增加1,509人。

勞動部表示,通報減班休息的企業,有九成是50人以下;另規模比較大、100人以上企業,有19家、2,980人,占全體人數35%。這期有兩家新通報廠商,規模100人以上,其中一家是製作汽車零件,通報183人,月休三天;另一家是製作運輸零件,通報341人,月休八天。

勞動部解釋,這兩家廠商都是受美國關稅影響,而實施減班休息,因客戶訂單仍持續觀望,目前先調整人力。

勞動部表示,從美國4月初提出對等關稅政策至今,減班休息人數增加,仍集中在製造業。內需型產業成長幅度沒有像製造業這麼明顯,甚至微幅減少。

勞動部表示,這一期另有16家企業,均為製造業,減班休息屆期不再實施或提前終止,有573名員工恢復原本工時。

其中,有12家是因為實施到9月30日為止,廠商評估認為無須再往後延;另外四家因為訂單回穩,原預計實施至11月,但決定提前終止。各行業狀況不一,有好有壞。

 
退休基金8月大賺3,325億 前八月收益率達5%
記者歐芯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8月台股交投熱絡,三大政府退休基金跟著大賺。統計勞動基金、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收益表現,8月合計大賺3,325.3億元。其中勞動基金8月收益2,778億元,寫史上新高紀錄。

針對第4季台股走勢,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劉麗茹昨(1)日表示,觀察國際金融市場,台股、美股8月創新高,9月持續創高。股票資金堆疊效益仍存,基本面良好,在資金不虞匱乏下,整體朝正向發展。

對於新制勞退基金新一輪投信遴選,劉麗茹表示,預估趕在年底前公告,但有多少資金活水,尚未底定。

勞金局昨日公布最新績效,截至今年8月底,勞動基金規模為7兆3,389億元,收益數為3,421.8億元,收益率5%,8月單月收益2,778億元,是史上單月新高。

勞金局統計,歷年單月勞動基金收益,除今年8月創新高外,第二是2024年3月收益2,422億元,第三是2020年11月的2,402億元。

受衛福部委託管理的國保基金規模為6,499.4億元,收益率4.23%;8月單月收益207.5億元。

另退撫基金規模1兆873.2億元,8月單月收益339.8億元,前八月收益數455.1億元,收益率4.53%。

勞金局表示,以長期成果來看,整體勞動基金近十年多(2015年至2025年8月)平均收益率6.87%,國保基金近十年多(2015年至2025年8月)平均收益率7.27%,投資績效穩健。

勞金局表示,國內方面,AI與半導體類股持續受到資金青睞,推升台股表現。整體而言,8月市場焦點集中在貨幣政策寬鬆跡象,金融市場延續漲勢。劉麗茹表示,勞動基金投資結構跟元大台灣50(0050)差不多,電子股約占七、八成。

觀察勞動基金各項投資項目,收益皆已回穩,惟因外幣計價之國外投資部位均需於月底依匯率評價,並將未實現影響數列入評價後收益,今年以來新台幣升值幅度超過6%,帳上未實現評價數影響整體投資收益率。

勞金局表示,總體來說,美國關稅政策仍存變數,貨幣政策雖見轉向,但未來仍須密切關注關稅與貿易政策實施後對通膨影響,及後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步伐,此外,地緣政治衝突頻仍,亦為金融市場增添不確定性與潛在風險。

 
國際財經要聞
對陸關稅55% 美貿易代表稱「良好的現狀」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九月卅日表示,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徵收百分之五十五關稅是個「良好的現狀」,但川普政府仍希望找出更多領域來讓雙邊貿易更自由地成長。

路透報導,葛里爾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的發言顯示,美中關稅戰停火期十一月十日到期前,川普無意立即採取行動調降大陸商品關稅。

葛里爾說:「如果諸位問總統,『我們跟中國有協議嗎?』他會說,『是的,這就是我們的協議。我對中國商品徵收百分之五十五的關稅,這就叫協議。』所以,這就是一個良好的現狀。」

不過,他表示希望繼續定期與中國官員舉行討論,力求建立更平衡的貿易關係,讓雙方能夠增加「非敏感商品」領域的貿易量,例如美國農產品與中國消費性商品。

他說:「我希望與對方達成的狀態,是雙方能以稍微更自由、更透明的方式進行貿易。但目前而言,這就是我們的現狀。」他所稱的現狀是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百分之五十五關稅,這包括川普第一任期中國商品課徵的關稅,中國則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百分之十對等關稅。

假如美中官員未能同意延長現有關稅休兵措施,十一月十日後,美國對中商品關稅將暴增至百分之一百四十五,中國對美商品關稅則是百分之一百二十五,屆時美中貿易將陷停滯。

葛里爾表示,中國在全球稀土礦產和磁鐵供應上掌握更多主導權,中方談判代表因而「胃口更大」,提出更多要求。

他指出,這幾年中國在外交上展現強勢戰狼風格,這種態度也滲入美中經貿關係,使得過往偏重技術性的談判增添「政治尖銳性」,「但我們正在努力克服,雙方也仍經常會面」。

 
AI晶片一哥目標價 華爾街喊250美元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輝達9月30日股價收漲逾2%,再創新高,市值突破4.5兆美元。

花旗與投資銀行KeyBanc不約而同調高輝達目標價,看好輝達一步步敲定相關交易,鞏固自身在AI浪潮中的核心地位。

據彭博資訊報價,輝達9月30日收盤勁揚2.6%,報每股186.58美元,今年來累計上漲約39%,帶動整體市值攀漲至4.53兆美元。輝達1日早盤股價開低後翻紅。

聊天機器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上周表示,輝達將對OpenAI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並入股,將建造價值數千億美元、內部搭載輝達繪圖處理器(GPU)的資料中心。

隨後,OpenAI宣布將與甲骨文(Oracle)合作建設五座大型新資料中心,預期配備數十萬顆GPU。這些業者表示,整個「星際之門(Stargate)」專案總成本將達5,000億美元。

花旗分析師將輝達目標價從每股200美元上調至210美元,理由是在OpenAI做出相關宣布後,AI基礎設施支出預測數字上升。

投資銀行KeyBanc也將輝達目標價從230美元上調至250美元,給予「加碼」評級,理由是輝達積極拓展CoWoS方面的技術,而且在GB系列伺服器機櫃製造良率有所提升、已突破85%,這些都有助提升滿足激增的AI需求。最新的目標價代表輝達股價還有約35%上漲空間。

不只花旗、KeyBanc看多輝達。巴克萊(Barclays)上周將輝達目標價上調至240美元,認為AI基礎設施支出預期將激增2兆美元。

瑞穗證券(Mizuho)則重申輝達「優於大盤」(Outperform)評級、目標價205美元,理由同樣是輝達1,000億美元對OpenAI股權投資帶來利多。

 
歐盟喊鋼鐵關稅50%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據傳歐盟執委會將提案,把鋼鐵進口配額大砍近半;並將超額輸入的鋼鐵關稅稅率提高至50%,以保護國內生產商,因應亞洲的過剩產能及美國貿易壁壘。

歐洲鋼鐵廠的股價應聲上揚,阿塞洛米塔爾(ArcelorMittal)1日盤中大漲近6%;奧鋼聯(Voestalpine)一度漲4.7%、站上兩年多高點;瑞典鋼鐵大廠SSAB也跳升8.7%。

彭博資訊和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新方案預定7日正式公布,歐盟的鋼鐵新稅率將與美加相當,歐盟執委會的產業政策主管塞儒內,1日向鋼鐵協會簡報此事。歐盟也在調查市場趨勢,了解是否須對鋁祭出保護措施,或是對進口廢金屬徵收關稅。

歐盟目前採取暫時性機制保護鋼鐵業,對超額進口鋼鐵徵收25%關稅,但這個機制將在明年到期,執委會打算以更長期的措施取而代之。

當前正值歐盟領袖1日齊聚丹麥哥本哈根,商討如何提振此區的防衛能力。波蘭總理圖斯克向記者表示,安全需要武器、武器需要鋼鐵,必須保護歐洲和波蘭的公司與鋼鐵企業。

歐洲鋼鐵業呼籲實施更強硬的貿易措施,應對中國等地的低成本鋼鐵;歐洲官員也擔心,川普當局的50%鋼鋁關稅,會讓更多鋼鐵從美國轉向歐洲。

 
聯邦政府關門…美股逆勢漲 道瓊、標普再創新高
紐約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聯邦政府已經關門,但市場預期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將進一步降息,美股主要指數今天逆勢收漲,道瓊與標普再創新高。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43.21點或0.09%,收報46441.10點。

標普500指數上升22.74點或0.34%,收在6711.20點。

那斯達克指數揚升95.15點或0.42%,收22755.16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揚130.46點或2.05%,收6500.28點。

 
台積電ADR大漲3.3%再創新高 較台北交易溢價拉大至32.6%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台積電ADR周三(1日)大漲3.3%,收在歷史新高288.47美元,較台北交易溢價高達32.6%。

美國三大指數繼續收高,標普500指數連續四日上漲,和道瓊工業指數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醫療股漲幅最大,投資人忽略美國聯邦政府停擺的不確定性,仍關注可強化降息預期的經濟數據。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43.21點,漲幅0.1%,報46,441.10點;標普500指數漲22.74點,漲幅0.3%,報6,711.20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95.15點,漲幅0.4%,報22,755.16點。

美光和英特爾(Intel)領軍下,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2.1%,美光大漲8.9%,英特爾漲7.1%。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周二上漲162.37點收在25,982.91點。台積電(2330)漲1.5%收在1,325.00元。

個股 ADR代碼 ADR收盤(換算後) 漲跌幅(%) 台北上市股票收盤價 溢價率(%)

日月光 ASX 169.46 +0.36 163.00 3.96

中華電 CHT 133.62 +0.60 134.50 -0.66

台積電 TSM 1,756.84 +3.29 1,325.00 32.59

聯電 UMC 45.13 -2.24 44.25 1.99

*匯率換算依據紐約時間下午6:30的彭博報價

 
要聞
統一發票經費增 明年雲端500元專屬獎每期擬增近85萬組
記者邱琮皓/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為推動發票雲端化,財政部舉辦「全國營業人開立雲端發票競賽」活動。財政部次長李慶華1日表示,由於明年統一發票經費將較今年增加,增加金額約25.5億元,以每期雲端發票500元專屬獎換算,將增開將近85萬組。

財政部1日舉行114年度雲端發票推廣活動頒獎暨成果記者會,李慶華表示,為響應ESG環保永續趨勢,財政部積極推動發票雲端化,近年雲端發票使用率開出亮眼的成績單,截至8月,國人使用載具儲存雲端發票比率達63.65%,再創新高,成效卓越。她透露,依營業稅法規定,統一發票給獎經費由全年營業稅收入總額中提出3%支應,預估明年可增發獎金約25.5億元,若全部以雲端發票專屬獎500元換算,全年可增開約510萬組,也就是每期增開約85萬組,但最終獎項數,仍會由財政部在明年度預算案通過後統一規劃。

全國營業人開立雲端發票競賽自今年7月1日至8月31日,以營業人引導民眾培養以載具儲存雲端發票的消費習慣為活動核心,共2,896家營業人參賽,累計開立雲端發票超過4億1,197萬張,整體增長高達4.83個百分點,其中績優總機構獎計342家總機構報名參賽,雲端發票比率59.53%,較去年同期增加4.42個百分點;績優店家獎1,243家營業人報名,雲端發票比率50.26%,較去年同期增加8.15個百分點;最佳翻轉獎1,311家營業人報名,雲端發票比率43.59%,較去年同期增加10.74個百分點。

 
台灣被指 俄羅斯輕油最大進口國
編譯周辰陽、記者董俞佳、林海/綜聯合報
國內環團與歐洲多個非政府組織一日共同發布的報告指出,台灣已成為俄羅斯輕油(naphtha)的全球最大進口國。環團指出,等於替普亭的戰爭金庫輸血,恐遭國際制裁。

衛報報導,俄國二○二二年入侵烏克蘭後,台灣就加入國際制裁行列,也實施出口管制,避免高科技產品被俄軍利用。台灣多次公開重申支持烏克蘭,外交部長林佳龍近日在波蘭簽署協議,為受俄烏戰爭影響的烏克蘭兒童提供援助。

然而,報告數據顯示,自二○二二年二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台灣對烏克蘭提供的雙邊援助總額僅五千萬美元,但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進口卻超過一一二億美元,是援助金額的二二○倍。

這份報告是國內環境權保障基金會與芬蘭智庫「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與歐洲、俄羅斯非政府組織合作完成。

報告指出,能源需求嚴重依賴進口的台灣,未對購買俄羅斯化石燃料設限。俄軍作戰的軍費部分仰賴能源出口,其中數十億美元就來自台灣。

以輕油為例,自俄烏戰爭開打至今年上半年,台灣累計進口六八○萬噸、價值四十九億美元(約台幣一五○七億元)的俄羅斯輕油,占俄羅斯輕油總出口的百分之廿。

輕油之外,台灣還是全球第五大俄煤買家,自戰爭爆發至今年六月底,累計進口價值四十四億美元,部分進口來源甚至涉及受制裁的俄羅斯煤企Suek、Elgaugol、KRU。

報告警告,這樣的依賴不僅削弱台灣的國際可信度,也可能觸發美國與歐盟對台次級制裁。

輕油是一種石油衍生成品,用於製造半導體產業所需的化學品,半導體不僅是台灣經濟命脈,也是全球產業不可或缺的環節。

環團昨點名台塑化,其中位於雲林麥寮的煉油廠,目前有九成的輕油來自俄羅斯,承擔台灣百分之九十六的俄油進口量。

台塑化指出,近兩年因國際市場情勢所致,投標供應商多以俄羅斯輕油交運,是市場條件下的結果。若未來國際有更嚴格的規範或我國政府頒布禁令,台塑化也將即刻遵循,全面配合相關措施。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任孫興瑄表示,「台灣不能忽視因日益依賴俄羅斯化石燃料而帶來的風險」,她說,這種依賴「削弱了台灣在民主盟友中的可信度」。

 
聯電傳要求供應商降價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市場昨(1)日流傳一封聯電(2303)發給供應商的通知信,強調因國際政經局勢劇烈變動,已對聯電營運成本與競爭力造成重大壓力,為嚴控成本,要求供應商一個月內提出「具體且可執行的降價方案、且降幅須高於15%」,2026年元旦起生效。

聯電發言系統昨天不評論相關消息。

根據業界流出的文件,聯電以「聯電致供應商—降價通知」為題,由資材處主管署名,向供應鏈發出要求降價的信件。信件開頭感謝供應商長期以來對聯電的支持與配合,強調協力廠在產品品質和交期上的堅持,對聯電穩定供應鏈、維持客戶信任極為關鍵。

信中提到,除了品質和交期,聯電認為成本同樣至關重要。近期國際政經局勢的劇烈變動,已對聯電營運成本及競爭力造成重大壓力。

信中指出,外在因素的快速變化,使聯電在成本控管上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因此對於成本突破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以因應並維持公司的競爭力。聯電並觀察到產業龍頭針對供應鏈啟動類似的要求,公開資訊與媒體亦有廣泛報導。顯示降價是業界普遍的共識與趨勢。

信中末段指出,為了持續保持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並保障供應商群體的長期利益,聯電必須立即推動成本優化措施,為此,要求供應商提出具體且可執行的降價方案,降幅須高於15%,且調整方案須涵蓋2026年度,並自2026年元旦起生效。

信中並提到,聯電將以此方案作為未來合作及產能分配的重要依據,請供應商高度重視。

 
「輝達親兒子」CoreWeave奪大單 台鏈補
編譯黃淑玲、記者蕭君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有「輝達親兒子」之譽的資料中心營運業者CoreWeave宣布,與Meta簽署協議,將提供Meta價值142億美元(約新台幣4,333億元)算力。法人看好,CoreWeave後續將布建更多AI伺服器,引爆新一波拉貨潮,緯創(3231)、技嘉等協力廠將迎來大單。

CoreWeave是備受矚目的AI新秀,輝達持股約7%,並給予龐大支援,因而被譽為「輝達親兒子」。CoreWeave拿下Meta價值高達142億美元的算力訂單消息傳出後,激勵其9月30日股價大漲11.7%。

根據CoreWeave提交的申報文件,此次與Meta的算力協議,效期至2031年12月14日,並可在增加算力的情況下,延長至2032年。

CoreWeave執行長英崔特(Michael Intrator)在媒體訪談中說:「他們(Meta)在先前的合約中,非常認可我們的基礎設施,這次又回來追加更多採購。」英崔特表示,根據協議,CoreWeave將提供Meta使用輝達最新的GB300 AI伺服器。

英崔特提到,公司IPO時,被批評客戶過於集中,現在增加了Meta,「對於業務多元,這顯然是往正確發展的方向跨出一步」。微軟一直是CoreWeave最大客戶,今年第2季時,CoreWeave營收的71%來自微軟。一周前,CoreWeave也與OpenAI達成了數十億美元的算力協議。

CoreWeave大單頻頻到手,法人看好,技嘉、緯創等協力廠可望受惠,其中,技嘉是CoreWeave的AI伺服器供應商之一,之前陸續出貨GB200 AI伺服器。

另外,戴爾也是CoreWeave的AI伺服器供應商,緯創則是戴爾伺服器主機板與伺服器主要協力廠,可望跟著受惠。

AI算力市場強強滾之際,引發許多AI相關公司彼此投資、又彼此簽供應協議的財務「循環」質疑,讓AI泡沫吹得更大。Emarketer分析師鮑恩說:「輝達的晶片用於CoreWeave的資料中心,資料中心又讓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使用。這種類型的交易,引起泡沫疑慮,因為這個產業顯得是如此狹隘,卻又牽涉到非常多錢。」

他認為,AI市場正在拓展到美股科技七雄這個小圈圈之外,這是好的發展,能降低泡沫突然爆裂的風險。

 
統一發票7-8月期千萬獎 開出17張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賦稅署昨(1)日公布今年7-8月期統一發票中獎清冊,1,000萬元特別獎、200萬元特獎分別都開出17張。1,000萬獎項中,花費金額最少的是在新北汐止樟樹一路的自動販賣機,僅以15元購買巧克力牛奶,就幸運中千萬。

賦稅署表示,今年7-8月期統一發票中獎號碼已於9月25日開出,領獎期間為2025年10月6日至2026年1月5日,1,000萬元特別獎、200萬元特獎各開出17張。據統計,截至今年5-6月期累計87期,可兌領特別獎之中獎發票共有1,205張,已兌領909張,創造了909位千萬富翁。

此次千萬得主中,多數仍為食品或是飲品發票、且多為便利商店,包括在新北市土城區明德路上的全家便利商店花費179元購買食品、在宜蘭縣頭城鎮統一超商以36元購買飲品、桃園市蘆竹區中興路統一超商以105元購買食品等。

 
無薪假統計 金屬機電工業重災區
記者歐芯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勞動部昨(1)日公布減班休息(無薪假)統計,從產業別來看,減班休息通報仍以製造業為多數,製造業當中,以金屬機電工業最多,共269家、6,749人實施,又以機械設備製造業最多,共145家、3,559人。

其餘業別方面,資訊電子工業共18家、608人實施;化學工業共22家、377人實施;民生工業共18家、336人實施。除製造業外,批發及零售業也有50家、319人實施,住宿及餐飲業則有三家、17人實施。 □

觀察趨勢變化,無薪假人數成長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其餘產業別多呈零星增加,甚至是減少。

若以縣市分布來看,台中市共通報117家、2,598人,是無薪假重災區,另外台南市、彰化縣實施人數也都破千人。

從地區分布看,台中市2,598人放無薪假,占全台逾三成;台南市55家企業通報、共1,328人放無薪假居次;彰化縣有35家、1,135人放無薪假,位居第三。

 
車市翻轉買氣急速回升 業界樂觀Q4表現優於前兩季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政策利多支持,車市民俗月衝出佳績。9月車輛掛牌數昨(1)日出爐,雖然整個9月大部分落在傳統淡季的民俗月,仍以32,227輛的掛牌數一口氣月增9.4%,標誌著市場買氣急速回升,第4季可期待。

車廠預期,除了汰舊換新的購車補貼5萬元外,10月政府將推出購車貨物稅補助細部辦法出爐後,新購小客車貨物稅將減徵5萬元,兩者合計10萬元的優惠,將大舉推升百萬元內車款的銷售量。進一步說,有望再次推升購車需求及加速領牌,初估10月總市場38,000輛,將有機會出現15%的年增率,掃清關稅問題帶來的陰霾。

今年4月以來,貨物稅與關稅將調降的消息一傳出,車市即呈現緩購急凍現象,直到8月29日公布相關貨物稅政策後,有效促使先前觀望之民眾購車領牌,雖比去年同期衰退12%,卻較上月一口氣成長9.4%。

政府宣布購買2,000CC以下小客車減徵5萬元貨物稅,但相關細節尚未公布,還是有些消費者抱持觀望態度,另外9月也正值車商業代表獎勵旅遊出國,即使如此,民俗月仍爆出3.2萬輛的掛牌數,顯見許多消費者早「已等不及要買車」。

相對於國產品牌的掛牌表現普遍復甦,豪華車仍然在等待東風。9月豪華車市場總登錄數為8,484輛,年減18.9%,總市場占比為26.3%。

TESLA由於Model Y的大量交車,9月登錄數居高級車市場排名No.1。至於雙B、保時捷等都較去年同期衰退超過三成,懸而未公布的進口車關稅調降案,成為影響進口車銷售的關鍵因素。

龍頭車廠和泰車(2207)指出,10月預期政府將推出購車貨物稅補助細部辦法,有望再次推升購車需求及加速領牌,預估10月總市場38,000台,旗下兩品TOYOTA與LEXUS目標銷售13,400輛,市占率35.3%。業界認為,10月貨物稅減徵的相關細節將釋出,銷售主力的業務代表全面就位,再加上促銷、特仕車盡出,可以預期10月的買氣勢必再超越9月,甚至較去年同期成長。

至於今年全年車市,累計到今年前九月總計為29.6萬輛,較去年同期衰退13.9%,未來三個月的車市表現可望較第2季、第3季好,至於全年掛牌數較去年全年的衰退幅度則尚待觀察。

 
永豐金:併購壽險 適時出手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京城銀行昨(1)日併入永豐金控(2890)成為永豐金子公司,預計在一年內與永豐銀行合併,市場關注永豐金下一步是否跨足壽險業? 永豐金控總經理朱士廷昨日表示,將研究、觀察、準備,等適合時機再出手。

朱士廷指出,壽險併購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選項之一,但必須等待2026年新制接軌後,市場規範更加明朗,才會進一步評估是否進場。他強調,永豐金已經成立壽險小組,持續進行研究與觀察,並保持隨時「準備好」的態度,以便在合適時機出手。

對於市場揣測永豐金參與三商美邦的實地查核?對此朱士廷受訪時明確回應,「沒有」。他指出,壽險市場仍有許多不確定性,因此現階段不會貿然投入,不過若條件成熟,永豐金絕不會放棄相關機會。他強調,是否曾受邀參與三商美邦人壽出價案並非重點,公司當前核心仍是先將已完成的三家併購案整合到位,至於壽險則屬未來發展方向,要看市場環境與緣分而定。

針對外界對於併購價格「貴」或「便宜」的關注,朱士廷則提出不同觀點。他認為,併購並非單純用價格高低來衡量,而是要看是否符合企業需求。他以百貨公司購物作比喻,大家到百貨公司會買「貴」的還買「便宜」的?都不是,「是買你最適合的。買你最適合的,它就是便宜。如果你從價格上去挑,很便宜但不適合,尺寸就是穿不下,很便宜沒有辦法穿啊,那就是『貴』,因為穿不下也不能硬穿」。

朱士廷進一步說明,「什麼叫便宜、什麼叫貴,我覺得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對一家公司來說可能便宜,對另一家公司卻可能昂貴,取決於需求是否相符。」朱士廷強調,併購的關鍵不在於價格,而在於「合適性」,只有找到能真正融入公司策略與發展的標的,才能在併購後創造長期價值。所以,併購是一種緣分,最終目標不是追求低價,而是確保整合後能夠發揮綜效,為企業帶來真正成長。

朱士廷強調,企業成長以有機成長與併購為主軸。近期持續併購以拓展品牌、產品、地區與人才面向,提升客戶選擇與公司多元收入。有機成長已取得不錯成績並持續推進;至於併購是當前重要策略。「併購不是口號,併購的完成才是挑戰的開始。」

朱士廷指出,今年併入三家公司(柬埔寨Amret、京城銀、匯立證),重點工作在完成併購後的整合與經營,未能善後的持續併購無意義,兩年內優先把已併入的公司經營穩定。

 
蘋果折疊機 鴻海、新日興助攻
記者陳昱翔、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蘋果首款折疊iPhone最快明年問世,業界傳出,蘋果已要求最大組裝夥伴鴻海(2317),以及折疊iPhone最關鍵的軸承元件供應商新日興成立合資公司,兩大指標夥伴領銜,在台灣生產首款折疊iPhone。

鴻海與新日興昨(1)日並未針對傳聞做出回應。業界指出,近年蘋果將不少關鍵元件與組裝訂單交付給紅色供應鏈,若鴻海與新日興合資新設公司,衝刺折疊iPhone製造的消息為真,意味台廠仍是蘋果創新產品開發最佳夥伴。

供應鏈指出,折疊iPhone已經測試完成,由於過往iPhone都是直立單機設計,折疊iPhone首度導入讓機體「能屈能伸(折疊)」的關鍵元件軸承,並找上過往在Macbook系列產品合作多年的軸承供應商新日興供貨。

因應明年折疊iPhone生產計畫,新日興預計今年第4季開始增設軸承生產設備,明年首季開始進行爬坡生產,以及調整生產量率,計劃在明年第3季開始放量,並交由鴻海負責整機組裝。

法人表示,考量折疊iPhone整個生命周期出貨量約1,200萬支,當中有800萬支在2026年出貨,新日興供應折疊iPhone的軸承出貨量將優於預期。

據悉,軸承是折疊機組裝最難的部分,因此,蘋果可能要求鴻海在組裝階段,直接與新日興攜手合作,以直接解決問題。同時,鴻海iPhone組裝的產能,主要是在中國大陸與印度,台灣並沒有iPhone組裝線,因此,也可能利用新日興在台灣的產能來組裝折疊iPhone。

業界人士透露,蘋果在折疊機項目已開發超過五年,光是設計改版的次數就有雙位數之多,且一直以來都未拍板定案,近期總算才確認全機設計,並即將在今年底之前邁入試產階段,相關供應鏈也將同步啟動。

據悉,三星2019年發表全球首款折疊機後,不少品牌也都跟進,惟蘋果獨缺席。不過,蘋果開發折疊機的時間其實比多數同業早,但因對產品要求近乎完美,導致開發時間持續拉長,不少設計也是「說改就改」,很多供應鏈都吃不消而離開,新日興一路陪蘋果練功,總算「媳婦熬成婆」,成為折疊iPhone主要軸承供應商。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