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10/15 第619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北市:新壽24日前未回覆 提供輝達備案
記者林麗玉、藍鈞達/台北報導聯合報
輝達進駐北士科T17、T18,北市府啟動與新壽合意終止契約,據了解,市府昨下班前尚未收到新壽回函。副市長李四川透露,新壽一直希望地上權「直接移轉」輝達,才希望進入協調機制。他重申,若廿四日新壽尚未有確定答案,市府就按期限提供備案給輝達。

外界關注解約補償金多少才合理?李四川說,「新壽(先前)明白告訴我,他們五十年預期利潤是一○七億元。」他指出,新壽目前在T17、T18未興建任何東西,若要有預期利潤,應該先將房子蓋起來,滿租才會有預期利潤。

李四川昨接受媒體人黃光芹專訪,他說,北市府今年七月已以公文明確告知新壽,「直接移轉」絕對違背契約,市府絕對不同意。李甚至透露,新壽先前原本也想移轉給國巨,當時市府就不同意,不可能這次輝達就同意,契約不可能「因人修改」。

據悉,新壽收到市府公文,和母公司台新新光金控討論後,仍傾向依契約規定啟動「爭議協調委員會」機制,所有與地上權終止、補償金合理性及後續開發方向相關的議題,都可在會中討論與協商,達成具體共識後,再由各方依法處理。

至於市政府要求先提出補償金額後再行討論的建議,消息人士說,此舉確實困難,因為「不論提多少金額,都容易被解讀為向市府或市民要錢」。此外,若要合意解約,輝達重新取得該地地上權本身具有價值,讓原地主獲得合理補償「理應屬於公平原則」。

 
輝達總部卡關 張景森批北市府「三贏變三輸」…李四川:你當市長就敢?
記者林麗玉/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輝達進駐北士科T17、18,北市府與新壽啟動合意終止契約。對於前政務委員張景森批北市府無能行政操作,三贏變三輸。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反問張,「如果張景森是市長,敢直接轉移?真的嗎?真有這麼大魄力?」

張景森日前發文批評,北市府行政操作,不叫依法行政,叫「官僚舞步」,花時間、燒預算、製造風險,最後只轉出一個笑話,變通方案其實是不通方案,多此一舉,自陷輪迴,最後還是原地踏步,避免不了圖利的擔憂。

李四川今天接受媒體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李說,公務員本來就是依法行政,有律師說就直接移轉,他當了40多年的公務員,這個案子,直接移轉就是違反契約,違反契約也是違法,會涉及圖利問題,當然外面的人用嘴巴講很簡單,若涉及司法,他們就不講話了,承受的還是公務員。

李四川說,從張景森的說法,也可以反映到為何現在沒有人願意當公務員,「如果我是張景森的身分,也可以講那個話,但他絕對不敢這樣講,因為他知道公務員的困境。」

「如果張景森是市長,你說直接轉移,真的嗎?有這麼大的魄力?做一下看看,有這麼大的魄力?」李四川也反問張,公務員要依法行政,是因規定就在那裡,要移轉就要依照契約來,新壽標下這塊地都沒有興建,先前新壽也要移轉給另外一家,但哪個公務員敢這樣直接移轉,「那不叫魄力,那叫違法。」

至於「新新併」市長蔣萬安說要強制解約,李四川說,並不是為了輝達案,是因為新壽3年都沒有興建,今年3月台新金為了新新併,就已發文希望北市府同意,因為他們在北市有三個BOT案,其中T17、18案,北市府3月就告知新壽因為都沒有興建,所以不同意,是在黃仁勳5月宣布落腳之前。

為何現在還沒動手?李說,因「新新併」現在是母公司金控合併,等新壽要合併,依法須在30天內報市府換約,北市府還是會告訴新壽不同意,那時候才有強制解約。

李也提到強制解約的困境,也是公務員困難的點,只要有訴訟,T17、18那塊地無法直接將地上權塗銷轉給北市府,唯有合意解約,才能轉給北市府交給輝達,桃園曾有案例,當初直接塗銷,後來法院判決輸,地還是要還,所以後來判決還是會有麻煩。

黃光芹追問輝達案壓力,連自家議員都說跑掉了就別選了,李四川說,對他來講,他當公務員從三職等做到現在,沒有想過要選舉,到現在他也沒有想過要選舉,做任何事,也不該為選舉去做任何事,只會認為是對是錯,對於議員說的,「我只是笑笑而已」。

 
稱分手費沒開價百億? 李四川:新壽明白說50年利潤107億
記者林麗玉/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北士科T17、18,北市府與新壽合意終止契約。外界關注「分手費」多少合理?副市長李四川中午接受媒體人黃光芹專訪,李說,「我在這裡負責任地講,新壽(先前)明白告訴我,他們50年預期利潤是107億元」,李說,傳出的140億元是議員說出來的,後來新壽也出來否認140億元。

至於這107億元有沒有包含新壽之前繳的錢,李說,當初沒有細講,但當時北市府怎麼樣都不敢接受,他也要跟台新新光金控總經理林維俊講,北市府從來沒有對外放話,是因為新壽的聲明才回覆媒體、議員。所以後來新壽說不是107億元,那如果不是107億元,那是多少,所以才正式公文給新壽,這樣新壽才有正式公文回北市府,才能繼續往下談。

李四川說,議會這兩天很多議員說,北市府為何不叫新壽來坐下來談?還要用公文?李說,其實新壽與市府前面本來都是坐下來談、都用嘴巴談,不過談完後都不算數。他今天也在這裡負責任地說,「新壽明白告訴我,新壽提出50年預期利潤是107億元。」

至於北市府開出的價格,李說,他曾問過新壽,市府當然也會提出條件,條件是「新壽繳來的錢都還你,還有包括設計費等開銷,也幫你出,利息也算給你」,依照已經繳的30幾億元,還有壽險投報率也算3年,算一算將近8億元,不過新壽說不能接受,他們不同意,表示要算50年的預期利潤,不然會有背信的狀況,那就問,50年預期利潤要多少?

李四川說,他心理一直認為,新壽目前在T1718上面沒有興建任何東西,如果有預期利潤,也應該是先要將房子蓋起來,滿租才會有預期利潤。至於為何這幾天,好像前面都沒有聲音,很多人已以為北市府5個月都在睡覺,沒有,北市府每周都有開會,最近市府提出合意終止契約,是因為9月底,新壽與輝達的MOU已經到期,MOU失效,新壽就開始緊張。

另外,對於輝達願意概括承受的部分,李四川說,輝達願意概括承受的,是如果北市府與新壽解約完,市府之前支出的,要重新與輝達設定地上權,輝達都會概括承受。

 
鳳山水庫也有光電板 藍委:陳菊招標
記者劉懿萱、徐白櫻、郭韋綺/高雄聯合報

台南烏山頭水庫設光電板引發水質汙染等疑慮,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揭露高雄鳳山水庫也設光電板,高雄市府前天指是韓國瑜市長任內發函同意籌設許可,陳昨反擊,點名是在前市長陳菊任內招標、現任市長陳其邁任內興建、啟用。市府昨表示,此為台電標案,與地方首長無關,遭議員批是「有爭議就拉韓國瑜上場」,令人無言。

陳菁徽說,鳳山水庫光電案招標案日期是二○一八年四月十九日、同年五月卅日開標,是在陳菊任內;始建時間二○二○年八月廿四日、同年十二月廿一日啟用,則是在陳其邁任內。

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邱于軒實勘後表示,台水簡報時說明光電四期計畫是經濟部推動、台電建置,高市府所謂「韓國瑜時期的公文」僅是提供審查意見,「有爭議就拉韓國瑜上場,簡直是欲蓋彌彰」。

高市經發局指出,鳳山水庫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案是台電採購與施工,市府唯一角色,就是依權責就「土地是否符合使用管制」及「籌設許可」提供審查意見,二○一九年五月經濟部徵詢地方政府意見時,時任市長韓國瑜發函表示同意。

經發局呼籲陳菁徽根據客觀事實發言,若覺得有問題,韓國瑜為何當時還要同意籌設?

鳳山水庫主管機關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表示,鳳山水庫未列入重要濕地,為確保水質安全,要求以水庫水源清洗光電板,水公司定期檢驗水質,台電也委外半年檢驗一次,檢驗皆符合相關原水水質規範。

 
8月製造業加班工時連15月上揚 電子業時數再攀高 傳產持續下滑
記者洪安怡、陳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昨(14)日公布8月製造業加班工時平均17.3小時,月增0.3小時,已連15個月正成長。從加班工時觀察,反映出電子、傳產兩樣情。

其中,因AI與高效能運算應用需求持續旺盛,加上iPhone 17上市掀起消費電子備貨潮,帶動電子業加班工時再攀高,電子零組件製造業8月加班工時高達29.6小時,已連26月正成長,更寫下1980年6月以來新高,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達15.5小時,亦為連13月成長。

反觀傳統產業加班時數持續下滑,家具製造業8月加班工時僅5.6小時,年減4.6小時;橡膠製品製造業4.2小時,年減3.6小時;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14.6小時,年減2.9小時;基本金屬製造業20.1小時,年減二小時,顯示傳產接單疲弱、景氣分化明顯。

主計總處指出,8月平均總工時為172.4小時,月減8.3小時、年減7.9小時,主因工作天數較少。不過,平均加班工時略增至8.8小時,月增0.3小時、年增0.2小時,顯示企業仍透過延長工時維持產能。

累計今年前八月,全體受僱員工平均總工時為168小時,略低於去年同期的168.4小時。其中,正常工時減少0.7小時,但加班工時增加0.3小時,顯現企業多以固定人力搭配加班方式,應對訂單波動。

在薪資面表現亦可見趨勢。8月全體受僱員工平均加班費為2,404元,月增4.11%、年增3.75%;累計前八月平均加班費為2,377元,年增5.64%,為近三年同期最大增幅,反映總體訂單穩定,雇主以加班調節生產需求。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表示,AI與高效能運算的創新應用需求仍強,加上新機上市備貨需求帶動電子業持續加班。至於石化、基本金屬與汽車零件等傳產產業,雖受關稅政策與外需變化影響,但實際狀況仍與各廠商體質相關,並非全產業普遍受衝擊。

 
國際財經要聞
中國祭稀土出口管制 歐盟與G7協調因應
布魯塞爾1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歐洲聯盟(EU)主管貿易事務的執委塞夫柯維奇(MarosSefcovic)今天表示,歐盟正與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夥伴協調,針對中國「不合理」的稀土出口管制研擬因應措施。

法新社報導,中國上週宣布對稀土技術出口實施新一輪管制。中國是全球主要的稀土生產國,這些礦物主要用於製造汽車、電子產品與國防工業所需的關鍵磁鐵。

塞夫柯維奇說:「這類限制已迫使部分歐盟企業停產,造成實質的經濟傷害。這並非攸關安全或防擴散問題,而是直接針對民用產業。」

塞夫柯維奇在丹麥與歐盟部長會面後向媒體表示:「因此,我們不能袖手旁觀,必須採取協調一致的回應。」

他說:「我正在與G7夥伴保持密切聯繫,同時也與中國接觸,以尋找解決辦法。」他補充說,他計劃下週與中國高層官員對話。

中國實施稀土管制措施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10日表示,他將對中國商品課徵100%的額外關稅。

丹麥外交部長拉斯穆森(Lars Lokke Rasmussen)在與塞夫柯維奇共同召開的記者會上警告:「美中貿易衝突加劇是個壞消息,這再度削弱了全球貿易,歐洲也會受到波及。」

 
中航運被徵幅度高於美…美中互徵港口費 恐推升運價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中十四日起相互徵收港口費,華泰證券研究報告指出,短期看,船公司或重新調配全球船舶部署和港口掛靠,以減少相關成本,將造成供應鏈擾動,推升運價。中長期,由於中國大陸在船公司國籍與造船國比重上皆遠高於美國,因此在中美博弈中,中方航運業被徵收幅度高於美方。

財聯社報導,華泰證券指,從貿易流向區分,大陸油運、散貨公司掛靠美國港口比率較小,相對受益;大陸集運公司掛靠美國港口比率大,被徵收幅度高於油運、散裝及海外同行,相對受損。而美籍油運、散貨公司掛靠大陸港口比率大,相對受損。因此,集運受美方港口費影響較大,油運、散貨受中方港口費影響較大。

在中美港口費正式開徵後,華泰證券認為,短期而言,船公司或重新調配全球船舶部署和港口掛靠,以減少相關成本,將造成供應鏈擾動,推升運價。中長期看,集運方面,因二○二六年船舶供給增加,加上紅海或恢復通行,可能供給過剩,盈利承壓;油運、散貨方面,由於港口費占運輸成本比重大,運價或將持續推升。

根據航運服務提供商Clarksons數據,以一點四萬TEU(廿呎標準貨櫃)船型為例,陸籍公司新增港口費約三百廿萬美元,大陸造貨櫃船新增港口費約一一○萬美元,分別對應當前運輸成本比重百分之廿五點九。油運及散貨方面,超大型原油輪每航次新增港口費約五二○萬美元,對應當前運輸成本比重百分之七十三。

華泰證券指,從中長期角度看,按船公司國籍分布,中方航運業被徵收幅度高於美方。

 
川普揚言停止從中國採購食用油 報復北京停買美黃豆
華盛頓1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猛烈抨擊中國暫停採購美國黃豆,形容這是「經濟上的敵對行為」,揚言美方可能採取報復措施,停止與中國在食用油和其他貿易方面的業務往來。

法新社報導,川普(Donald Trump)在自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說:「我們正考慮停止與中國在食用油及其他貿易方面的業務往來,做為報復。」

川普發布貼文不久前,似乎才對美中持續升溫的緊張關係展現較為緩和的立場。他在白宮受訪時告訴記者:「我們和中國的關係還算公平,我認為一切會沒事。即使最後不順利,也沒關係。」

在川普第2任期,美中兩大經濟體的貿易緊張再度升溫,今年稍早對彼此加徵關稅的稅率甚至一度達到三位數。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訪時嚴詞抨擊北京,指控中國對稀土及關鍵礦產祭出全面出口管制,試圖傷害全球經濟、衝擊全球供應鏈。

川普強調華府「必須對中國保持謹慎」,「我和習主席(習近平)關係很好,但有時會有摩擦,因為中國喜歡占便宜。對方出拳時,你必須抵擋。」

川普在貼文中強調,中國暫停採購美國黃豆使農民陷入困境。

中國上週宣布對稀土出口實施大範圍限制,若這些措施落實,恐將衝擊美國國防、科技、半導體及汽車產業。

川普揚言祭出100%關稅報復,以回應北京宣布限制稀土礦物出口,他甚至一度表示可能不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不過,川普隨後有意降溫,美中雙方私下也表達希望至少暫時平ㄓㄢ息彼此貿易爭端的意願。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今天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專訪表示,川普仍有可能在11月1日或甚至更早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0%關稅,這取決於北京在稀土爭端中採取的下一步行動。

 
美中貿易關係又陷緊繃 道瓊盤中驚險翻紅 那指和標普500指數受挫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中美貿易緊張局勢讓美國股市再現有如雲宵飛車行情,道瓊工業指數創下4月以來最大盤中反彈。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則下跌。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202.88點,漲幅0.4%,收46,270.46點;標普500指數下跌10.41點,跌幅0.6%,收報6,644.31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172.91點,跌幅0.8%,收在22,521.70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2.3%,輝達(NVIDIA)重挫4.4%,台積電ADR跌2.3%。美國小型股指標羅素2000小型股指數上漲1.4%,收在紀錄新高。

工業類股支撐道瓊工業指數,卡特彼勒大漲4.5%,摩根大通上修該公司目標價。道指早盤一度下跌615點,上下震盪逾千點。□

美股開盤時全面下跌,中國政府實質制裁南韓造船巨人韓華海洋美國子公司。中方表示,韓華海洋的這些子公司支持美國政府,損害了大陸業者的利益。但在美國官員暗示美中貿易關系並未失控後,美股收斂跌幅。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談話提升更多降息的預期後,美股開始擴大漲幅。

接著,距收盤不到30分鐘,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網站發文說,因中國未訂購美國大豆,美國正考慮對陸報復,美股再度回落。農產品貿易商ADM和邦吉股價則上漲。

美中兩國已開始對彼此海運公司徵收額外港口費,影響範圍涵蓋年終購物季玩具至原油等各類商品。

「市場正努力判斷局勢將如何演變,」Baird私人財富管理投資策略師Ross Mayfield說:「如果川普決定再次加劇緊張局勢,當前市場價位偏高,難以承受類似100%關稅等措施的衝擊。」

鮑爾周二表示,儘管缺乏最新數據,但美國經濟似乎仍處於穩定狀態。他說:「根據我們確實掌握的數據,可以說,自四周前的9月會議以來,就業和通膨前景似乎沒有太大變化。

摩根大通的Michael Feroli認為,鮑爾的言論「有力證實了」市場對Fed下次會議降息的預期。Evercore的Krishna Guha表示,鮑爾對雙重使命前景的評估基本未變,證實Fed可望在本月繼續實施寬鬆政策。

投資人也消化金融業第3季財報。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富國銀行(Wells Fargo)均公布優於預期的業績,而貝萊德(BlackRock)的資產管理規模首次突破13兆美元。

富國銀行大漲7.2%,創2024年11月來最大單日漲幅;花旗大漲近4%。但摩根大通和高盛下跌約2%,可見投資人期待更高。貝萊德上漲逾3%。

LPL Financial總經策略主管Kristian Kerr 說:「這三、四個月來,市場對風險非常掉以輕心。這是一個明確的警示信號,當你進入那種環境時......不需要太多因素就能引發波動性衝擊。」

沃爾瑪大漲5%,這家零售商宣布與OpenAI合作,允許顧客及山姆會員店會員直接通過ChatGPT購物。

 
川普威脅對中國加徵100%關稅 美貿易代表:視北京行動而定
編譯周辰陽/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14日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仍可能在11月1日或更早,對中國大陸商品加徵100%關稅,具體時點將取決於北京在稀土爭端中的後續動作。他說:「許多情況將視中國的行為而定,他們才是選擇讓情勢升級的一方。」

中國上周宣布對稀土出口實施全面限制,若措施生效,恐衝擊美國的國防、科技、半導體與汽車產業。川普則威脅加徵大規模關稅作為威脅,等同切斷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貿易往來,但近日轉趨緩和,表示「一切都會沒事的」

葛里爾受訪時透露,美中高層官員13日仍在華府針對稀土爭端舉行會談,並強調美方「認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不能接受中國繼續維持這套機制,並對全球高科技供應鏈擁有否決權」。

他並指出,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仍計畫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上會面,但也補充指出:「至於是否會成行,我不想替我們自己或中方預作承諾,但我認為,只要有機會,人們進行對話是有意義的。」

美國股市10日因川普威脅對中國加徵關稅而蒸發約2兆美元市值。葛里爾透露白宮關注市場情況,但更注重通過將供應鏈帶回美國、減少對中依賴,以建立長期的經濟成功。他說:「我們想確保市場也對適當訊息做出反應,你可以看到市場本周已經趨於穩定,因為他們意識到總統及他的團隊希望與中國合作。」

 
要聞
台幣連六貶 失守30.7元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北股匯市昨(14)日雙雙走弱,匯銀估外資單日匯出約12億美元,新台幣匯價連續第六個交易日走貶,終場收30.761元、貶值6.5分,貶破30.7元關卡,寫下自5月3日以來逾五個月新低。

外匯市場交易活絡,昨日成交量放大至24.405億美元。匯銀人士指出,外資一早開盤便匯出,午後匯出力道增強,使新台幣收盤價以全日最低點作收。雖央行持續進場拋匯穩定匯價,但外資賣股買匯趨勢明顯,出口商與一般散戶選擇順勢拋匯,與央行站在同一陣線,市場資金持續外流。

觀察10月以來新台幣累計貶值2.92角,貶幅0.95%。市場預期,若外資賣壓未止,新台幣匯價恐朝30.8元靠攏。匯銀主管指出,近期美元指數持續走強,不過整體趨勢仍將取決於美聯準會(Fed)降息步調。

渣打銀行最新預測,Fed將採取「緩降息」路徑,降息趨勢可望延續至明年,預估明年仍有兩次降息機會,總降息幅度約1個百分點,聯邦基金利率有望在2026年9月降至3.25%。

昨日新台幣單日貶值0.21%,人民幣貶值0.12%,星元貶0.27%,韓元貶0.36%,越南盾貶0.07%,僅日圓升值0.22%;歐元同步走弱、貶值0.44%。市場分析,短線美元強勢格局未變,亞幣將續呈震盪偏貶走勢。

 
全球最小 AI 超級電腦 DGX Spark 馬斯克採用 最佳代言人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輝達將開始出貨全球最小的AI超級電腦DGX Spark,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是DGX Spark首批用戶,輝達與聯發科(2454)合作的新品獲得全球首富採用,馬斯克意外成為這台全球最小AI超級電腦的最佳代言人。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特別現身馬斯克投資的SpaceX位於德州工廠,親自將一款DGX Spark首發產品交給馬斯克。

黃仁勳表示,輝達於2016年打造DGX-1,讓AI研究者擁有自己的超級電腦。他在OpenAI把第一套系統親手交給馬斯克,後來的ChatGPT由此誕生,點燃AI革命的序幕。而DGX Spark讓其回到最初的使命,把AI電腦交到每位開發者手中,掀起新一波的技術突破。

 
800VDC 電力架構 鴻海率先在高雄採用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集團全力衝刺伺服器業務,昨(14)日於2025年開放運算計畫(OCP)全球高峰會宣布,攜手輝達導入800VDC電力架構,打造未來AI工廠基礎設施,將率先於高雄K-1專案的AI資料中心實施。

據了解,鴻海集團在輝達AI伺服器下一世代的Vera Rubin及Kyber都已拿到NPI(新產品導入)。

鴻海集團旗下鴻佰科技也展出最新輝達GB300 NVL 72,搭配最新機櫃式水冷分配單元CDU解決方案,實現新一代的能源效率。

鴻海(2317)表示,透過與輝達生態系合作,將在高雄K-1專案的AI資料中心導入800VDC電力架構,將成為集團AI伺服器、資料中心及再生能源整合應用的示範基地。持續強化在AI伺服器、電力與冷卻整合設計方面的實力,打造更安全、更節能且可快速部署的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800VDC電力架構專為高密度AI工作負載打造,具備模組化與可擴展特性,能顯著降低電流與電阻損耗,減少銅導體用量、簡化電力分配與使用空間,提升能源轉換效率與降低總體用電費用。該架構亦支援輝達未來多代GPU平台,滿足下一階段AI運算需求。

 
特定股權交易符合兩大要件視同房地買賣 課房地合一稅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2021年7月1日起,特定股權交易若符合兩大要件,視同房地交易,須繳納房地合一稅。首先是交易日起算前一年內任一日,直接或間接持有未上市櫃公司過半股份(或出資額),其次是該公司資本總額50%以上是由不動產所構成。

房地合一稅2.0自2021年7月1日生效,將預售屋、符合一定條件的股權交易(上市櫃及興櫃公司股票不適用),納入房地合一課稅範圍。

高雄國稅局解釋,「符合一定條件的股權交易」包括兩要件,也就是交易日起算前一年內任一日,個人及營利事業直接或間接持有超過該營利事業已發行總股份或資本總額50%;交易時,該營利事業股份或出資額價值50%以上是由境內房地、房屋使用權、預售屋及其基地所構成。

舉例來說,納稅人甲君自2005年起至2019年分別陸續買入A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持股比率為60%,超過A公司半數股份。甲君2022年間因個人資產配置考量,出售A公司部分股票,因A股份有限公司為非屬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且持有房地價值達該公司股權價值50%以上,甲君需於交易日次日起算30日內自行申報房地合一所得稅。

高雄國稅局解釋,「持有」是指個人直接或間接持有國內外營利事業股份或出資額過半數,若為「直接持有」者,依持有比率合併計算;若為「透過其關係企業而間接持有」者,持有關係企業「超過50%」或對關係企業具有直接控制或主導能力,以股份或出資額比率合併計算,若「未超過50%」,則按關係企業各層持有股份或出資額比率相乘合併計算。

若「透過符合規定之關係人及被利用名義之人而間接持有」,則將該關係人及被利用名義之人直接及間接持有該國內外營利事業股份或出資額比率合併計算。

國稅局提醒,個人交易符合條件的股份或出資額,即使是2021年7月1日前取得的股份或出資額,均應如期申報房地合一稅,在未經檢舉或稽徵機關調查前,儘速自動補報補繳稅款並加計利息,可適用免罰規定。

 
台灣米何去何從/缺人才、怕休耕 產業難題待解
記者劉秀珍/專題報導經濟日報
「我們傳統的育種工作,需要在田間花很多功夫,但是現在想找田間助理都很難!」中研院院士余淑美以研究水稻基因聞名,有台灣的「水稻教母」稱譽。近年來,她深感台灣從事農業的人才繼續減少,成為產業發展瓶頸,也影響到農產品競爭力。

她對台灣發展永續農業有三大倡議:一是民以食為天,台灣一定要維持基本的糧食安全能力,靠稻米支撐起30%的糧食自主力,不能再因關稅談判影響而降低;其次導入生物科技,發展少農藥、少施肥、少用水的健康糧食;三是兼顧環保、調節氣候,以維護生態景觀。

過去育種花個八年、十年,可以慢慢來,市場需求的速度沒有那麼快,但是現在不同了,隨著人們對於品質、健康和環保的各類需求大爆發,育種速度也要加快,「而我們現在可以從事育種的專業人員,卻非常稀缺。」她說。

余淑美表示,這幾年台灣人口與農業面積減少,政府又不鼓勵,農業市場前景不如其他行業,而實驗室要訓練出一個可獨立思考,又有能力操作的研究生,至少需要五年,「台灣的農業人才儲備機制太弱了!」

台灣的人才被半導體、被台積電吸走,也在余淑美身邊發生。她說:「學校老師只要懂一點半導體、電機,都會被產業界挖角,大學裡都快聘不到教授了,怎麼訓練學生?」這對台灣的未來影響很大。

「不要動不動就休耕!」這幾年每當南部因缺水要求農田休耕,農民總是苦惱,余淑美呼籲,休耕會帶來嚴重的後遺症,台灣米產業鏈從種子、育苗、插秧到耕種,還牽涉到肥料、農藥、加工和銷售,非一朝一夕可以重建,休耕的後遺症,都需要政府三思。(系列五之二)

 
台灣米何去何從/台灣米生存危機 關鍵數據
本報訊經濟日報

美國對台祭出20%對等關稅,目前談判仍在進行中,外界呼籲政府守住本國農業底線。經濟日報採訪團隊近期走訪全台主要米倉,發現不少稻農、糧商均疾呼,不可再擴大美國米零關稅來台。為何美國米是台灣產業勁敵?除了美國米,台灣米還面臨哪些挑戰?

 
輝達電力大革命 聯發科、貿聯入列夥伴…躋身800VDC供應鏈
記者鐘惠玲、吳凱中、陳昱翔/台北經濟日報

輝達昨(14)日於官網公開次世代Vera Rubin平台大計畫,宣示資料中心進入800伏直流(VDC)電力大革命時代,並公布最新電力大革命夥伴,聯發科集團是台灣唯一入列晶片廠,連接器大廠貿聯-KY則躋身電源關鍵系統組件供應商,成為兩大贏家。

這對聯發科(2454)與貿聯都有重大意義。聯發科已與輝達合作GB10 AI超級電腦晶片,並傳出要攜手揮軍AI PC,這次又「強強聯手」,兩家公司關係更緊密,助益聯發科業績大補。

貿聯是輝達Power whip、Rack Busbar、Busbar連接器及櫃內的資料傳輸線束等供應商,此次在輝達最關鍵的電力大革命一役也躋身供應鏈,兩家公司「親上加親」,助益貿聯後市動能將更強勁。

業界指出,因應算力不斷提升需更強電壓支援,輝達要把AI伺服器晶片輸出電壓,從目前的54V大幅拉高至800V,引爆新商機。過往輝達高度仰賴歐美晶片廠提供電源相關IC,聯發科集團躋身輝達最新電力大革命晶片協力廠,而且是台灣晶片業唯一,具指標性。

根據輝達於官網揭露的資料,最新電源大革命夥伴的晶片供應商共有14家,聯發科集團透過旗下類比IC大廠立錡打入供應鏈,與德儀、英飛凌、意法半導體、安森美、瑞薩、羅姆、ADI等國際大廠齊名。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指出,目前已有超過20合作夥伴正協力提供採用開放標準的機架伺服器,以促成未來的兆瓦級AI工廠,當中包括晶片廠、資料中心電源系統供應商,以及電源系統零組件供應商,而現在每個國家都已將AI視為下一個工業革命,看好未來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

立錡是聯發科旗下重要的電源管理IC廠,其目前產品應用範圍包括資料中心、電動車、網路通訊、工業應用與消費性電子等領域。立錡的產品強調可為儲存裝置與伺服器提供具有低能耗、精確感應與高效能的電源管理IC。

輝達並公布七家最新電力大革命的電源系統組件供應商,貿聯則以黑馬之姿入列,最受矚目。其他還包括台達電、光寶等老面孔,以及陸企麥格米特(Megmeet)、領益(Lead Wealth)及偉創力等指標廠。

貿聯也在今年OCP峰會大秀技術肌肉,展出完整AI機櫃與高速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大秀其在高速互連、電源與光學整合領域的技術實力,同時也推出符合OCP規範的AC100A+與DC400V/800V架構電源方案,可應用於運算與電源機櫃,滿足大型AI運算需求。

貿聯集團運算及運輸事業群資深副總林明村指出,透過整合共封裝銅纖、高速互連、OCP電源及光學技術,公司不僅要持續協助資料中心營運商加速新一代AI基礎架構建置,亦可鞏固自身在全球資料中心生態系的關鍵地位。

輝達並揭露最新資料中心電力系統供應商,台廠全數缺席,由ABB、伊頓、GE Vernova、Heron Power 、日立能源、三菱電機、施耐德、西門子和Vertiv等外商包辦。

 
散裝船雙利多 運價急漲…慧洋、裕民等受惠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散裝船雙重利多浮現,首先美中互課徵船舶「港口費」,市場「嚇亂」。業者指出,由於全球有約七成海岬型船舶目的港是大陸,散裝船開赴大陸不敢進港,造成另類塞港現象,市場供需大亂,導致運價飆漲。

其次,美國總統川普喊出「新中東的歷史曙光」,13日與多國領袖在埃及共同簽署加薩宣言,在以色列、哈馬斯停火後主導加薩重建。川普說,許多「富有且強大的國家」將投入鉅額資金協助重建,「這會是很多錢」。此前市場已出現搶散裝船以載運原物料現象,這也成為運價上漲助力。

波羅的海運價指數(BDI)10月13日收盤時大漲10.74%,指數來到2,144點。主要受到載運鐵礦砂海岬型船舶運價指數(BCI)大漲21.19%的帶動,BCI指數為3,392點;另外,巴拿馬型運價指數(BPI)也上漲2.38%,指數為1,806點。

貨櫃、散裝報價本周齊漲,萬海、新興等國內業者受惠,昨日股價聯袂漲停。

全球散裝船運價急漲,慧洋-KY(2637)最受惠,因大部分船舶租約都簽有與指數連動,運價飆漲效益會開始顯現;隨運價全面上揚,裕民、新興、中航及中小型業者包括四維航及正德等,也將享受運價上漲紅利。

業內專家指出,美中互課船舶停泊港口費用,散裝船市場影響最大,很多船舶已經到大陸外海的港口,因為已經開始實施課稅,都在外海停泊,不敢貿然進港裝卸,等待相關繳交費用釐清後才願意進港。

國內散裝船業者分析,因為美國船港口費課徵細節昨天之前尚待釐清,有些船舶不敢直接進港,在外海靜待公司跟客戶討論、確定誰負擔港口費的訊息明確,才會進港作業,間接拉長散裝船使用時間,也推升散裝船運價10月13日就開始飆漲。

尤其散裝船運能一直處於供需失衡,根據Clarksons估計2025年散裝船總運力成長3.1%。目前新船訂單占現有船比率僅10.4%,處於歷史低檔,加上主要造船廠塢檔有限,新船造價維持高檔,2025上半年散裝船新船合約較去年同期減少73%,平均交船期長達3.87年。

由於全球散裝船近七成都以大陸為目的港,在大陸宣布要針對美國船加收港口費,全球散裝船市場亂成一團,推升運價直接開始飆漲。

 
拿下金控首例知識管理顧問合約!「台版艾森哲」炬識科技轉型拚創櫃
記者王郁倫/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資料與AI系統整合公司炬識科技花費3年,從技術工程導向公司轉型資料庫顧問服務公司,今年一舉拿下一家大型台灣金控知識管理顧問合約,不賣產品,純粹賣「授信工作資料標準」,鎖定非結構資料庫與使用者之間稀缺的專業人力商機,這家「台版埃森哲(Accenture)」公司力拚2026年上半登錄創櫃板。

一位金融業授信工作新進人員,如何在進入工作崗位後,能透過內部一套生成式AI驅動的知識管理系統,利用問答方式,瞭解公司對授信流程的處理流程與要求規範?炬識科技今年攜手HPE,替一家大型金控業者建置知識管理系統,預計今年12月結案,這是炬識科技第一次不賣任何產品,單純賣「知識管理顧問合約」方式賺收入。

「我們會把資料分為Data(數據資料)、information(資訊)、Knowledge(知識)跟Intelligence(智慧)」,台灣過去20年幾乎沒有為了AI而存在的知識管理案子!」炬識科技創辦人暨總經理顏良修興奮地說,這應該是第一個Knowledge管理案例。

生成式AI的問世,讓企業知識管理應用加速發展,過去,這類工程必須靠大量工程師針對不同行業寫大量程式,但現在只要知道客戶需求跟商業邏輯,資料標準就讓AI去寫程式,降低企業的知識管理門檻。而對金融業生態有足夠深入瞭解,讓炬識科技得以打入金融業高牆。

連續創業三次,顏良修過去曾在矽谷服務,她表示,軟體產品的設計非常困難,而最難的是「設計產品」的思路,而不在於程式碼如何撰寫,產品設計思路也意味必須具備該領域長期累積的知識,比方金融業資料運用痛點及如何解決,現在的挑戰在於如何跟客戶討論所需商業場景要哪些資料解決處理?寫程式反而在生成式AI幫助下已不是問題。

顏良修透過拿下金控業知識管理顧問大案,也意味炬識3年轉型有成,已成為台灣少數專注資料治理落地的顧問服務公司。

台灣軟體人力稀缺,根據104人力銀行平台統計,職缺跟求職人力比為3比1,而資料庫工程師更不足,可能是10比1。隨企業採用生成式AI應用意願大幅提昇,大型企業對如何管理善用結構化跟非結構化資料庫數據感到困擾,缺乏長期的資料治理規劃,看準此商機,顏良修在3年前積極帶領團隊再轉型,

炬識成立於2015年,最初是專注於資料庫和系統建設的IT公司,2020年公司轉型為數據公司,2022年起,再轉型為顧問服務暨系統整合(SI)商,顏良修表示,今年初內部正式成立資料顧問部門,算是成功轉型從工程導向改為顧問導向。

炬識14日發表全新資料管理系統 Athemaster MetaRoots,這是一套模組化產品系統,可以加速幫助客戶建立資料庫管理,從過去要花3個月幫客戶建置客製化資料庫治理系統,到現在一個月或半個月就能建置,縮短時間之外,也減少10∼12人力參與。

根據炬識科技觀察,台灣企業在資料治理推進上主要面臨三大挑戰,包含資料人才稀缺、缺乏兼具資料工程與治理顧問能力的複合型團隊,以及受產業結構影響,長期性治理工作的優先順序相對偏低。

炬識主管坦言,過去大型企業的資料治理都偏向「合規需求」而建置,主要是符合管理者需要,但真正使用者(內部開發者)並不易使用,不是功能龐雜,就是資料很抽象,不夠詳細,舉例來說,「地址」到底是客戶地址還是供應商地址,「用戶」是使用者名稱或帳戶名稱等等。

另外,法規嚴格要求行業如金融業,不許可讓系統開發者接觸真實資料,資料庫開發測試也面臨考驗,資料庫驗證上也充滿挑戰,過去埋在數萬行資料庫程式碼中,如今他們透過分拆驗證碼方式化解修改難題。

資料治理需要資料庫工程師(DBA),該角色需能同時瞭解資料庫IT與業務需求,人才培養不易,顏良修舉例,一位工程師要轉型為資料科學專家,大概至少要1年時間。

而炬識科技最擅長便是非結構化資料庫管理,對於如何集中、梳理非結構化資料,並將其知識化以供 AI 使用提供顧問服務,顏良修指出,目前台灣十大金控中已拿到3家合作案,除一家金控要建立金融授信知識管理顧問,另外也取得一家證券業資料驅動藍圖規劃3年合約。

炬識預估2026年首季會完成創櫃板登錄,目前進入輔導期。「我們有研發產品,但我們是系統整合商,不是產品公司。我們主要是服務生意。」顏良修指出,企業從資料治理走向實用充滿挑戰,炬識是少數台灣具分散式系統和平行運算框架(SPARK)技術團隊,故也是Google在台灣的少數Spark serverless研討會受邀夥伴。

 
證交稅連二紅寫最強9月 年增52% 創16年最大增幅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14)日公布前九月稅收2.8兆元,年減2.5%,續呈衰退。不過受惠於9月台股頻創新高,9月證交稅入帳312億元,不僅是歷年最強9月,也是單月第三高,年增52.6%,是16年來最大增幅,連二紅。

財政部統計,9月稅收創單月新高的包括印花稅、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以及整體房地合一稅;同月新高則是關稅、證交稅、貨物稅;前九月累計創同期新高稅目則是綜所稅、遺產稅、房屋稅、牌照稅、印花稅、娛樂稅及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

前九月稅收累計實徵2兆8,710億元,占全年預算數75.5%,占累計分配預算數93%,是否代表今年稅收可能短徵?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目前尚難斷定。

劉訓蓉分析,目前稅收有利因素包括今年股利發放年增二成,有利綜所稅、營所稅,上市櫃公司上半年營收也是正成長,有利於營所稅,再加上台股8月以來交易動能轉強,有助提升證交稅。

但同時,車市與房市買氣不佳,拖累貨物稅跟房地相關稅收表現,另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財政部祭出延分期繳納紓困,也將影響全年稅收,預估要待本月營所稅暫繳申報大致入帳後,全年稅收情勢才會愈趨明朗。

財政部統計,9月上市櫃日均成交值6,006億元,年增43.4%,證交稅實徵312億元,為2024年8月、14個月以來新高,也是歷年單月第三高,年增52.6%,連二月正成長,近16年來最大增幅;前九月實徵1,983億元,年減10.1%。

 
美降息循環確立 三類債券擔任領頭羊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就業市場出現趨緩跡象後,聯準會已在9月宣布降息一碼,9月FOMC會後公布點陣圖顯示2025年底前還有兩碼的降息機會。美國9月ADP就業報告意外爆冷,市場提高聯準會10月底持續降息的預期,美國降息循環確立,進一步提升債市的投資價值,在各類債券中,金融債、新興債及可轉債今年以來表現出色,且前景持續看好,是現階段債券市場中不可或缺投資標的,除可以投資個別的債券型基金,投資人也可以選擇複合型債券基金,藉由專業投資團隊視市況靈活調整。

美國有小非農之稱的9月ADP就業報告顯示民間就業爆冷減少3.2萬人,降幅創下兩年半新低,遠低於市場預期的增加5.1萬人,顯示就業市場明顯降溫;另一方面,美國的通膨僅微幅上揚,8月PCE物價指數年升2.7%,符合市場預期,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 2.9%,符合市場預期且與前值持平。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表示,美國降息趨勢明確,有利債券市場表現,但短線市場雜音仍多,美債殖利率持續波動,可選擇基本面佳且殖利率較高的債券類型,短線可參與較高的債券孳息,中長期可受惠降息循環帶來的潛在資本利得機會。

張繼文指出,投資人的債券部位宜秉持全球化與多元化的原則,其中,金融債、新興債以及可轉債等三大類債券是投資人可加以著墨並增加配置的方向。在金融債方面,歐洲大型銀行信評高、體質穩健,可發揮固定收益本質,若以歐元避險回美元,不僅免除匯率波動干擾,更可多一層避險收益,舉例來說,美國金融債殖利率約為4.75%,歐洲金融債殖利率為3.36%,但後者若加上歐元避險回美元收益(約2.11%),總收益率為5.47%,幫助歐洲金融債整體殖利率升級,優於美國金融債殖利率。

新興債亦是另一大亮點。新興國家自疫情後經濟成長回復穩健、政府支出降低,帶動基本面轉佳,2024年以來調升信評動能強勁,新興債殖利率達7.06%,高於美國非投資級債,加上基本面轉佳帶動利差收窄,已經迎來連續24周資金淨流入,今年以來總計淨流入金額高達689億美元。

至於可轉換債券,具備進可攻、退可守的屬性,股價上漲時可轉債能參與股票上漲機會;股價下跌時可轉債保有債券價值,今年以來受惠股市樂觀情緒帶動,可轉債也跟隨股票上漲,加上可轉債因具備債券防禦特性,在4月展現出抗跌能力,今年以來表現極佳。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