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跟著【高雄畫刊】一起閱讀高雄、遊賞風光、聆聽達人說故事,探尋這城市更多的美好! 【udn保險週報】透過新聞與保險個案,瞭解人生存在風險,與面對風險下,個人如何從保險中得到適切保障。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10/16 第619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今年GDP估成長近5% 主計總處:受惠AI需求強勁、出口動能延續
記者洪安怡/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8月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4.45%,隨著國內外機構紛紛上修經濟預測,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昨(15)日表示,受惠AI需求強勁、出口動能仍在,經濟成長率可望再上修,有望超越4.5%,趨近5%。

主計總處將於11月底前發布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

主計總處與審計部昨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業務報告,多位國民黨立委包括林德福、賴士葆及李彥秀等人皆指出,亞洲開發銀行日前上修台灣經濟成長率至5.1%,賴清德總統並於國慶談話中引用該數據,指台灣表現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但主計總處8月預測僅4.45%,是亞銀太樂觀?還是國內太保守?

陳淑姿回應,主計總處8月預測今年GDP成長率為4.45%,是依當時數據推算,原評估下半年受貿易放緩影響,成長力道將趨緩,因此較為保守。但隨景氣逐漸穩定、AI與新興科技需求強勁,出口動能延續,「確實有機會再往上調升」,雖難達亞銀預測的5.1%,但有望超越4.5%、趨近5%。

主計總處8月發布統計,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達8.01%,上半年為6.75%,主因AI與高速運算需求推升出口,企業投資成長,帶動經濟表現亮眼;並預測全年GDP成長4.45%,較5月預測上修1.35個百分點,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2.81%,人均GDP達41,019美元。

近來國內外主要經濟預測機構,多上修台灣經濟成長率。除亞銀外,國際貨幣基金(IMF)也上修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至3.7%,高於4月預估的2.9%。

國內機構方面,央行第3季理監事會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達4.55%;中經院與台經院在今年7月的預測值分別為3.05%與3.02%。

台經院長張建一日前曾表示,全年成長率4.5%以上沒問題,甚至有望挑戰5%;中經院預計明日公布最新預測,市場普遍預期預測值將再上調。

展望下半年及明年,主計總處分析,美國貿易措施與提前備貨效應消退,全球貿易量將放緩,不過AI與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訊產品出口仍具支撐。國內半導體投資與AI建設可望延續成長動能,家庭所得與旅遊熱潮也有助於消費,整體經濟基本面仍穩健。

 
預算編制 會擬妥優先順序 外界憂台灣之盾排擠其他支出
記者洪安怡/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賴清德總統日前於國慶演說中宣布加速打造「台灣之盾」,涉及龐大支出,外界憂心恐排擠經建其他預算。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昨(15)日表示,政府在資源分配上,會妥適排列優先順序,像治水、災防、民生與經濟建設仍屬最優先項目。

至於國防支出,陳淑姿表示同樣重要,會在總體財政空間內,達成建設目標。

主計總處昨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業務報告,國民黨立委林德福質疑,若國防預算持續擴增,是否會排擠其他特別預算與民生支出?陳淑姿表示,國防經費發展與建設目標,其實是逐年達成,主計總處會在有限資源下,讓國防預算穩健成長,不致排擠其他支出。

林德福追問,既有「台灣之盾」,是否也應打造「台灣之矛」?陳淑姿回應,因應地緣政治變動,強化防衛也是整體國安戰略一環,將配合政策方向調整。

主計總處業務報告指出,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入編列2兆8,623億元、歲出3兆350億元,歲入歲出差短達1,727億元,連同債務還本1,265億元後,須融資調度2,992億元,全數以舉債支應。

報告指出,明年歲入減少9.6%,主因稅課收入減少3,038億元,特別是營業稅、貨物稅及證交稅均下滑。相較之下,歲出則小幅增加0.9%,主要挹注國防安全、AI新十大建設及社會安全體系等施政重點。

 
退休金評比 台輸中、日、韓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最新全球退休金指數排行報告中,新加坡首次躍居最高等級行列,而荷蘭繼續穩坐第一名寶座,至於台灣仍位在中後段班,與中日韓同等級,但排名落後。

根據今年度美世CFA協會全球退休金指數(MCGPI),共五國家獲最佳的A級評級,除星、荷兩國外,還有冰島、丹麥和以色列。這份在15日公布的報告,依退休制度充足性、可持續性與健全性三指標,評比全球52個退休制度。

在A到E等級中,台灣被列在C級。以排名來看,台灣今年落居第45名,低於中國大陸(38)、日本(39 )與南韓(43),且台灣整體評比指數從去年53.7降至51.8,主要原因是家庭儲蓄相關資料更新。

報告指出,台灣若要提升整體退休制度評比指數,可考慮提高對最貧困年長者的基本保障水準、規定部分勞工退休金須以定期式收入形式領取、隨平均壽命延長,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齡,並且提升高齡族群的勞動參與率。

其他國家方面,備受讚譽的澳洲退休金制度下降一名,位居第七,落後於瑞典;美國位居第30名,英國第12名,印度獲得D級評等,落後於同為D級的阿根廷、菲律賓與土耳其。

報告首席作者、美世雪梨合夥人詹金斯表示,新加坡多年來持續強化養老金制度,全球排名也隨之穩步上升。近年政府更著重於提升透明度,讓民眾更清楚了解自己退休後能領到多少養老金。

 
北士科T17、T18新一波攻防戰 開打
記者 陳佩嘉經濟日報
輝達台灣總部落腳北士科T17、T18,因台北市政府、新光人壽各有堅持,遲遲無法定案,如今新壽在拿到雜項執照後,火速動工,看似要走自己的路,實則是新壽與北市府的另一波攻防,也凸顯兩方未建立信任基礎,彼此仍存在矛盾。

雙方的第一波攻防,來自台北市長蔣萬安、副市長李四川近期不斷提到新壽T17及T18三年來遲遲未動工,有終止地上權契約的打算,這讓新壽大為跳腳。

主要原因是一、土地開發進度延宕問題,是因為新壽在今年初與輝達接觸後,一直與北市府展開三方溝通,希望順利移轉北士科地上權,期間不動工,就是為了成「輝達」之美,二是T17及T18的雜項執照一直卡在北市府手中,讓新壽根本無法動工。

最後則是在新壽與輝達合作備忘錄(MOU)過期後,北市府火速在10月9日發出雜項執照,都讓雙方信任基礎薄弱。

 
今年經濟成長率 主計長估趨近5%
記者張曼蘋/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今年八月公布經濟預測,將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上修為百分之四點四五。主計長陳淑姿昨表示,目前看來有些低估,亞洲開發銀行估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百分之五點一、中央銀行也上調至百分之四點五五,「今年GDP增幅應會超過百分之四點五,一般認為趨近於百分之五」。

立院財政委員會昨邀陳淑姿、審計長陳瑞敏率所屬單位主管列席業務報告,國民黨立委林德福、賴士葆、李彥秀質詢時均問及台灣今年經濟成長表現。陳淑姿表示,主計總處八月預測今年GDP成長百分之四點四五,但下半年情況持續穩定,關稅的影響不是下半年就會馬上顯現,還要看後續發展情形。

陳淑姿指出,主計總處原本認為下半年經濟成長放緩,但近幾個月景氣穩定,且AI需求看好,八月預估的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四點四五,「應該有點低估」。今年經濟成長率應該會上修,看看有沒有機會趨近百分之五。

針對賴清德總統在國慶談話拋出要增加國防預算,打造 「台灣之盾」。陳淑姿說,國防經費成長是一定趨勢,主計總處會在有限資源下,努力讓國防經費穩健成長,這是資源分配的議題,政府會排列優先順序,治水、災害防治都是最優先,經費排列原則以民生、經濟優先,當然國防也非常重要。

立委賴士葆關切台灣之盾規模高達一兆元,是否加重債務負擔?陳淑姿說,縱使達一兆元,也不是一年編列,而是分七到十年,一年一千億元左右,和現在相關負擔差不多。

 
國際財經要聞
大陸航空業 籲美撤銷「禁飛俄領空」命令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中貿易摩擦升溫之際,美國政府上周提議禁止大陸航空公司的美國航線飛越俄羅斯領空,最快下月生效。多家大陸主要航空公司近日聯合致信美國運輸部,要求停止實施此禁令。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昨表示,美方對大陸航空公司運營施加限制,不利兩國人員往來,也損害自身利益。他並指,美國公眾也提出了大量反對意見,中方支持大陸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美國運輸部九日發布擬議命令稱,美國航空公司長期對大陸航空公司飛越俄羅斯領空的安排表示不滿,理由是對方得以縮短航程、減少燃油消耗、降低成本,從而獲得明顯優勢。美國運輸部指,已給大陸航空公司兩天時間回應這項提案,最終命令最快可能在十一月生效。

路透昨報導,中國國際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等六家大陸主要航空公司十四日呼籲美國政府停止這項禁令。東航在文件中指出,此舉可能會讓飛行時間延長兩到三小時,顯著增加轉機延誤的風險,並導致燃油消耗上升。

中國國航和南航則說,這項決定將對大量中美乘客造成不利影響,「他們的旅行計畫將被破壞」。同時,美國聯合航空點名呼籲美國政府將該禁令擴大至香港國泰航空,指其美國航線也途經俄羅斯領空,及其他香港航空公司。

自從俄羅斯二○二二年三月入侵烏克蘭後,俄國與美國互相禁止對方航空公司飛入己方領空。由於大陸航空公司不受俄羅斯領空禁飛限制,被視為利用此一優勢在國際航線上擴大市場份額。據報導,美國航空協會、達美航空、美國聯合航空等對美國運輸部新措施表示讚賞,並呼籲繼續維持美國和大陸航空公司客運航班數量的平衡。

 
中共駐美大使:關稅、貿易戰 只會兩敗俱傷
記者謝守真、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中貿易衝突再起,大陸駐美大使謝鋒指出,關稅、貿易戰只會兩敗俱傷。盼美方回歸理性。同時,謝鋒強調台灣問題是對中美關係最具顛覆性的問題,美方務必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停止錯誤信號。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指責大陸故意停止進口美國大豆,並表示作為報復措施,將停止從大陸進口食用油。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昨下午回應指,「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雙方應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礎上協商解決問題」。

據大陸駐美使館官網昨日消息,謝鋒十四日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於紐約舉行之年度頒獎晚宴上指出,美方再次威脅提高對大陸關稅後,美國股市匯市應聲下挫,並引發全球市場恐慌。他籲美方在平等協商基礎上對話,不要再走經貿關係緊張升級的老路死路。

謝鋒還表示,「台灣問題是對中美關係最具顛覆性的問題。」美方務必停止歪曲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停止散布「台灣地位未定」謬論,不向台獨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

 
美方宣布將設價格下限反制中國 未點名特定產業
華盛頓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今天接受財經媒體CNBC專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將在多個產業設立價格下限(pricefloors),以對抗中國操縱市場的行為。

貝森特聲稱,中國過去20年,利用其在稀土精煉與加工領域的全球主導地位,大幅削價,迫使外國競爭者退出市場。

他在CNBC於華府舉辦的「投資美國論壇」(Investin America Forum)告訴活動主持人艾森(SaraEisen),「當你面對像中國這樣的非市場經濟體時,就必須運用產業政策。」

他也表示,「所以,我們將設定價格下限,並採取預先採購(forward buying)以確保這種狀況不會再度發生,而且我們會在多項產業實施這種措施。」而貝森特沒有具體說出稀土以外,美國政府正在關注哪些產業。

貝森特也主張,美國需要建立戰略性礦物儲備。他指出,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 & Co.)有興趣與川普政府合作,共同建立這種儲備體系。

 
美巴高層會談登場 川普施壓巴西放棄金磚貨幣構想
聖保羅15日專電中央社
巴西外交部長維艾拉(Mauro Vieira)將於16日在華盛頓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舉行高層會談,討論雙邊經濟與政治議題。此會談被巴西外交部視為重啟關稅與制裁談判的關鍵契機。

根據巴西新聞網站g1報導,除維艾拉外,巴西方面還將派出3位代表參與會談,包括駐美大使維奧蒂(Maria Luiza Viotti)、總談判代表利里奧(Maur□cioLyrio)以及負責經濟事務的外交官高夫(Philip Fox-Drummond Gough)。外交部強調,此次將採取謹慎且務實的談判策略。

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4日在白宮會晤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宣布美國將提供高達2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以支援阿根廷經濟穩定 ,並表態反對金磚國家(BRICS)以新貨幣取代美元的構想。

以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為首的金磚國家集團,近年來積極推動「去美元化」,希望減少依賴美元。2023年南非金磚峰會期間,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cio Lula da Silva)曾呼籲創建一種共同貨幣,用於成員國間的貿易與投資,以降低美元匯率波動的衝擊。

俄羅斯則提出建立一個名為「金磚之橋」的獨立金融結算平台,作為替代美元的數位支付系統。此構想仍處於倡議與討論階段,尚未形成統一貨幣或具體實施方案。專家普遍認為,由於成員國間經濟與政治環境差異巨大,短期內推動共同貨幣並不現實。

巴西政府內部人士透露,魯拉總統在幕僚建議下,已停止推動以新貨幣取代美元的倡議,以避免與美方產生不必要的摩擦。

據報導,魯拉今天在里約出席巴西教師節活動時證實,美巴雙方將於16日展開正式談判。他回憶6日與川普進行一場約30分鐘的電話交談,並幽默地說:「他說我們有化學反應,我說不是化學,是石化工業。」魯拉還透露,兩人將以非正式方式進行交流,強調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儘管巴西希望將談判重點放在經濟議題上,但外交部評估,美方可能更關注川普與魯拉正式會談的籌備工作,並可能提出與拉丁美洲相關的政治議題,例如委內瑞拉與古巴。

報導稱,目前盧比歐的態度相較過去顯得更為低調。巴西外交界指出,他過去常在社群媒體上評論巴西政治,如今則採取更謹慎的立場。

 
川普嗆停購大陸食用油 報復陸方不買黃豆「敵對行為」
記者陳熙文、編譯葉亭均/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中貿易情勢持續升溫,美國總統川普十四日表示,他考慮對中國採取報復性的貿易行動,包括停止採購中國食用油;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哈塞特表示,中國一貫的霸凌策略對美國沒有用,呼籲中國必須上談判桌與美國溝通。

川普十四日在社群平台表示,他相信中國是有目的性地選擇不購買美國黃豆,讓美國黃豆農民遭遇困難,這是經濟上的敵對行為。

川普說,美方正考慮報復行動,包括終結中國食用油和其他產品貿易;他說,美國可輕易生產食用油,無須向中國購買。

哈塞特:川普願談生意、也善談判

哈塞特十四日接受福斯新聞網訪問表示,中國上周的確對美國使用了傳統的霸凌策略,不但在川習會前夕告訴媒體,他們要封鎖稀土,也不願接聽美方電話說明情況;中國的手段是他們一貫霸凌手法,但對美國沒用。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十四日接受CNBC專訪時則透露,美中官員本周一已在華盛頓舉行工作層級會談,他認為雙方仍有機會解決關鍵礦物出口限制的爭端。

針對美國是否會對大陸商品加徵百分之一百關稅,葛里爾表示,「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人的行動,是他們選擇讓局勢大幅升級」。

葛里爾說:「我們認為仍有機會解決問題,但不能允許中國維持這樣的制度,讓他們對全球的高科技供應鏈擁有否決權。我想他們已經發現自己太過分了」。

哈塞特則說,川普永遠願意談生意也善於談判。他引述貝森特說,中國必須加入國際社群行列,而非擅自採取封鎖,並指中國經濟表現不佳,對美出口已減少超過一半,中國今年把很多應該賣給美國的產品賣到歐洲,但歐洲也面臨中國祭出的稀土管制,對中國經濟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哈塞特說,美方期待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的好關係,以及對中國加入守法的國際社群的期待;不過,美國對中國也有很多籌碼,希望中國能夠回到談判桌,盡快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一起協調,讓事情取得進展。

貝森特:川普、習近平仍計畫會面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十五日表示,他預期美國總統川普仍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貝森特也預告說,川普此趟亞洲行會先訪問日本,再前往南韓參加APEC領袖峰會。他也會提前啟程與中方代表見面。

□貝森特說,川普與習近平之間有非常好的關係,他們對彼此的信任也是美中情勢尚未升溫的原因。他相信美中情勢仍有機會降溫,貝森特並指出,美國有比稀土更強大的反制手段。

路透日前報導指出,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哈山預告川普預計廿六日訪問馬來西亞,將與大馬共同見證泰國和柬埔寨簽訂停火協議。

 
要聞
鴻海月底與輝達討論新合作案 劉揚偉:AI剛開始 不會泡沫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昨(15)日表示,AI不會泡沫化,仍在早期階段,發展潛力大。他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宣示每周要生產1GW(10億瓦)算力、規模相當於500億美元(逾新台幣1.5兆元)為例,「這意味市場規模極大」。

台灣首創國家級金融盛事「臺灣週」昨天登場,劉揚偉應邀出席並發表專講後受訪,釋出以上訊息。他並透露,自己會在這個月到美國參加輝達GTC大會,並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會面,討論未來的合作案。

外界關注AI是否會泡沫化?劉揚偉說:「我覺得AI發展現在才剛開始」,主因現在還在模型發展過程中。

他分析,AI產業正從ANI (狹義人工智慧)走向AGI (通用人工智慧),未來將邁向ASI(超級人工智慧)。同時,模型發展也從對話的模型,發展到AI代理的模型,未來可能到Physical AI(實體AI),這都需要龐大算力。

劉揚偉指出,大家最近應該有聽到,奧特曼宣示每周生產1GW算力的願景,1GW從商機的角度來看,約為500億美元,「一個禮拜500億美元,你可以想像這個市場規模有多麼大?」以此來看,AI才只是剛開始而已,而且它會進入各行各業,發展潛力龐大。

先前傳出奧特曼來台拜訪鴻海,劉揚偉證實,奧特曼確實到鴻海辦公室開會,雙方談了很多,主要是討論未來發展與合作方向。

劉揚偉並透露,自己會去參加輝達10月底在美國舉辦的輝達GTC大會,並與黃仁勳見面。屆時他自己也會出席大會前座談「Presidential Forum」活動。

談到大陸稀土管制,他認為,短期影響有限,對鴻海則無影響。不過,若管制措施持續,美中情勢發展愈來愈對立,對各行各業都會產生影響。

 
集邦看市況 半導體脫離庫存修正周期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昨(15)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因美國半導體關稅尚未實施,以及IC廠庫存水位偏低、智慧手機進入銷售旺季,加上AI需求持續強,下半年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並未如預期下修,部分業者本季表現更將優於第3季,並已引發零星廠商醞釀漲價,顯示半導體供應鏈暫時脫離庫存修正周期。

集邦指出,關稅政策懸而未決,總體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存在,而消費性產品缺乏創新應用、換機周期延長等因素,或將成為2026年市場隱憂,半導體供應鏈能否維持相對穩定的態勢,仍待觀察。

集邦表示,原預期美國會在下半年開徵半導體關稅,加上電視等部分消費性產品進入備貨淡季,將導致本季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進入產業下行周期,然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並非如此。

集邦指出,當下實際情況是,由於半導體關稅仍未公布,促使先前已下修下半年投片量的IC設計廠回補部分庫存,並積極為智慧手機、PC新平台備貨。

AI伺服器周邊IC業者因應需求強勁,持續釋出增量訂單,甚至排擠消費性產品產能。工控相關晶片庫存亦下降至健康水位,廠商逐步重啟備貨,支撐本季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大致持平第3季,優於預期。

 
英特爾追擊 喊年年推晶片 罕見未揭露供應鏈名單
記者李孟珊、編譯簡國帆/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英特爾美國時間14日推出最新AI資料中心GPU,代號「Crescent Island」,預計2026下半年開始提供客戶樣品,並宣示未來每年都會發表新款資料中心AI晶片。英特爾在AI晶片領域正處於落後態勢,如今強勢出擊,重兵部署相關領域,市場戰火瞬間再次風起雲湧。

先前台灣供應鏈在英特爾發展AI晶片扮演關鍵角色,其Gaudi 3 AI晶片由台灣IC設計業者世芯-KY(3661)協助設計,以台積電5奈米製程生產,惟英特爾這次並未揭露Crescent Island相關供應鏈訊息。

業界關注,英特爾是否持續攜手台積電推出新款AI晶片,若兩強仍攜手合作,將助益台積電先進製程接單更熱,惟台積電處於法說會前緘默期,不回應任何市場議題。

英特爾科技長卡提(Sachin Katti) 在2025開放運算高峰會(OCP)上表示,Crescent Island針對能源效率優化,將支援執行AI應用與推論等廣泛用途。

他強調,英特爾晶片重視推論能力,提供最佳的符元(token)經濟效益,為每分錢取得最佳表現優化。

英特爾指出,Crescent Island配備160GB LPDDR5X記憶體,採用新一代Xe3P微架構,針對異質AI系統打造的開放且統一的軟體堆疊,正於Arc Pro B系列GPU上進行開發與測試,預計2026下半年開始提供客戶樣品。

卡提表示,未來英特爾將每年發表新的資料中心AI晶片,跟上超微和輝達的產品更新頻率。在輝達稱霸建立大型AI模型的晶片市場之際,英特爾將集中打造讓企業客戶營運AI模型的晶片。英特爾採用開放與模組化架構,允許客戶自由混合多家晶片打造AI系統,以此挑戰輝達市場地位。英特爾並未發布任何Crescent Island產品原型圖或更多技術細節。僅表示規劃2026下半年開始向客戶提供樣品。

 
正新拓展大陸電動車版圖 已打入小鵬、理想、華為鏈 下一步瞄準小米
特派記者邱馨儀/昆山15日電經濟日報

國際輪胎大廠正新(2105)強攻大陸電動車市場,將以大陸昆山的工業4.0關燈智慧工廠為製造基地,目前已打入小鵬、理想、蔚來等並已開始供應華為集團,下一步將爭取成為小米配車胎供應廠。

正新是國際輪胎大廠,旗下品牌瑪吉斯(MAXXIS)享譽全球,現已成為BMW等國際大廠的標準供應商,而全新工業4.0關燈工廠啟動後,競爭力大躍進,除了減少超過一半的人力並大幅提高良率,成為營運新引擎。

正新透露,將因應「國際在地化」供應的趨勢,未來擬前進歐、美設廠,將以此「工業4.0關燈智慧工廠」經驗整廠輸出,打造長期競爭的優勢,為下一步全球輪胎供應中心大布局做準備。

正新總經理李進昌昨(15)日指出,大陸市場需求大但競爭激烈,而「價格戰」是產業最頭痛的事,也就是當地俗稱的「內捲」。正新藉由自動化、提高效率、提升良率及減少人力再加上用快速開發利基產品對應市場,而工業4.0關燈智慧工廠就是幫客戶打贏「內捲」的武器,也是產業「反內捲」的利器。

進一步說,李進昌表示,正新在昆山廠建構工業4.0關燈智慧工廠後,即使大陸市場內捲嚴重,該廠還是能持續獲利。如今大陸開始「反內捲」,正新的優勢將大幅跳升。進一步說,這個廠讓正新在內捲環境時,幫客戶與自己都立於不敗之地,反內捲時則可以大幅領先對手。

李進昌表示,正新全球布局相當完整,對應客戶端的需求,將會持續調整,例如通用汽車要求正新赴美設廠,BMW則希望正新到歐洲設廠,正新輪胎已成為BMW 1系列與2系列的配車胎,目前正爭取供應更多車款的配車胎。

在現階段的製造調整方面,正新對全球市場與布局進行通盤研究,此前,因應客戶的市場的發展,BMW的供應將轉由台灣廠供應,而美國市場則由泰國廠供應。長期而言,歐洲客戶仍需在歐洲設廠,而赴美設廠也是主要策略之一。

在產業現況方面,正新原本就是各大國際車廠夥伴。隨著大陸電動車崛起,正新已完成拓展大陸品牌供應版圖,包括小鵬、理想、蔚來等還有華為,小米則正洽談中,大陸供應比重很可望後來居上。

此外,大陸廠雖然不能供應美國,但從大陸廠可以供應到中南美、中東、非和俄羅斯等市場,這也是正新可以持續拓展的有利條件。

 
國泰金大整合 股票、基金 首波移轉重點
記者黃于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泰金控(2882)推動資產管理整合,扮演核心角色的國泰人壽已啟動資產移轉,預計三至五年內將旗下約九成金融資產陸續委託國泰投信專業管理,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表示,目前初期移轉作業已先從股票資產移轉展開,因雙方合作已久,股票和基金投資累積高度默契和經驗,成首波移轉重點。

林昭廷指出,原則上至少九成以上可操作部位都會移轉,包含股票、固定收益與另類投資等,但不能說100%都會移轉過去,只能在法令允許範圍內,至少約90%至95%;首波在股票資產移轉完成後,後續如固定收益資產將待整體基礎建設與系統建置完成後,分階段穩健接軌。

林昭廷指出,過去一年國壽盤點法規時,發現若依舊制直接移轉資產反而可能面臨操作限制、影響績效,這次整合計畫獲金管會積極協調相關規範、降低制度障礙,讓移轉作業更為順暢。

 
企業五種未實現損失 可抵稅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企業申報營所稅時,列報成本費用原則上必須是「已實現」支出,也就是確定發生且金額明確。不過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指出,依規定有五種例外情況,包含符條件的短期投資股票、存貨跌價損失、職工退休金相關準備金、備抵呆帳、其他專案核准。

北區國稅局強調,列報損失是以「已實現」為大原則,特殊情況、符合法定條件才可例外。國稅局舉例,像是企業因業務爭議進行訴訟或仲裁,尚未確定的賠償金屬於「未實現損失」,就不得列報,某公司若在年度結算申報時,把與國外客戶商業糾紛金額列為「其他損失」,但實際上公司仍在訴訟過程,尚未支付任何賠償,案件尚未確定,依規定,這類損失不得列報,就會被稅局剔除並補稅。

不過,營所稅查核準則也明定五項例外情形,即使是尚未實現,仍可列報費用或損失,減輕營所稅負擔。第一,符合所得稅法第48條所定的短期投資有價證券,準用所得稅法第44條估價規定所產生的跌價損失,可依規定列報。第二是存貨跌價損失,企業若因市場價格下跌導致存貨價值降低,經合理估價後,可以列報跌價損失,以符合權責發生制;第三,職工退休金相關準備金,依規定提撥的職工退休準備金、退休基金或勞工退休準備金,即使尚未實際支付給員工,也可列報為費用。

第四,備抵呆帳,若企業依查核準則提列的應收帳款呆帳準備,符合條件並具合理依據,可作為未實現費用列報;第五,法律或專案核准情形,若有其他法律特別規定,或經財政部專案核准者,也能列報未實現的費用或損失。

國稅局強調,這五種情況都必須符合查核準則所規定的條件,若為其他未確定的支出、訴訟賠償、或估算性損失皆不得列入成本或費用,企業若違規列報,除需補稅外,還可能面臨罰鍰。

國稅局呼籲,企業應確實遵守「已實現」原則,並於申報前諮詢專業會計師或稅務機關,以避免因誤列損失而影響財務與稅務合規。

 
減碳減廢 永豐餘助攻 桃園汙水可沼氣發電
記者陳俊智/桃園報導聯合報

桃園市政府與永豐餘旗下豐川綠能科技合作,昨啟用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沼氣發電系統,宣告全國首座ROT水資中心轉型綠能中心,預估一年發電量六四○萬度,可滿足一五四○戶三口家庭全年用電,還能減碳、減廢,市長張善政與永豐餘投控暨豐川綠能科技董事長葉惠青都盼推廣。

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一九九四年營運至今,除收集鄰近工業區事業廢水,也處理一般民生汙水,日處理量逾二點三萬噸,市府為配合「台灣二○五○淨零排放關鍵戰略」,二○二三年一月以ROT(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委由豐川綠能科技營運,透過獨家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將汙水的有機質轉化為沼氣並用於發電。

豐川綠能在龜山水資中心投資約二點一億元,新設厭氧設備與兩部四百千瓦的沼氣發電機,設施近日完工驗收,也與台電電網完成串接;除每年發電量達六四○萬度,厭氧技術也可減少廠內廢水汙泥約百分之四十,減碳量超過七千噸,而淨化後的水不僅達國家放流標準,也可供工業用途。

永豐餘投控暨豐川綠能科技董事長葉惠青說,永豐餘深耕循環經濟領域多年,在二代創辦人何壽川帶領下打造出紙業獨特的全循環經濟系統,持續精進發展自發的再生能源。龜山水資中心轉型除了感謝桃園市政府、經濟部能源署與台電等單位協助,也要感謝龜山區文化里在地居民支持。

張善政表示,龜山水資中心是超過卅年老廠,透過新技術展開新生,又符合節能減碳趨勢,是「轉廢為能」好案例,市府盼成果發揮影響力,帶動其他縣市跟進,讓減廢、減碳的路走得更順遂。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