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如果你是美食主義的信奉者,喜歡動手打理家中事物,並堅信生活值得用心去經營,歡迎加入【生活高手】行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10/28 第620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關稅戰衝擊…工時不足12.9萬人 今年新高
記者陳素玲、洪安怡/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昨發布最新就業數據,九月失業率降至百分之三點三八,但工時不足的就業人數(俗稱低度就業)增加八千人至十二點九萬人,來到今年以來最高,顯示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仍在。主計總處官員說,若後續台美談判結果有利、稅率條件優於現況,勞動市場可望持續趨穩。

主計總處統計,九月失業率較八月下降○點○七個百分點,終止「連三升」,創近廿五年來同期最低。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指出,九月失業人數四十點七萬人,月減八千人,主因應屆畢業生陸續找到工作,初次尋職失業者減少四千人,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及對原工作不滿意者雙雙減少兩千人。

譚文玲表示,整體就業情勢仍然屬穩定,但產業別表現分化明顯。服務業表現相對良好,九月就業人數比八月微減一千人,主要反映暑期結束的季節性效應,例如暑期工讀生退離等情況。相較之下,製造業受對等關稅與全球產能過剩影響較為顯著,九月製造業就業人數比八月減少約四千人、年減達一點三萬人。

譚文玲說,這波關稅與供給過剩衝擊,傳統產業首當其衝,站在「海嘯第一排」。全球產能過剩與中國大陸惡性價格競爭,導致台廠在價格競爭上不利、接單受壓抑,例如機電、金屬、紡織、塑膠及汽車以外運輸工具等,景氣仍顯疲弱。

而對等關稅衝擊反映在勞動部定期公布的無薪假人數,美國對等關稅八月七日上路後,無薪假實施人數一路增加,九月底來到八五○五人,來到逾一年半新高;截至十月十六日為止,無薪假人數八五四三人。

無薪假人數九月攀高,反映在主計總處九月工時不足者(指因經濟因素如業務不振、無法找到工時大於卅五小時工作及季節關係,工時未達卅五小時,但希望且能增加工時)就業人數。主計總處統計,九月工時不足就業者十二點九萬人,較上月增加八千人,連續三個月走揚。

譚文玲說,對等關稅確實對勞動市場帶來壓力,但近期觀察無薪假人數已趨穩,匯率也出現回穩跡象,加上目前台美談判進入最後階段,據賴清德總統與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對外說明,關稅條件可望「不疊加」、甚至低於百分之廿,二三二關稅部分也積極爭取最惠國待遇,若談判結果如預期,勞動市場有望進一步穩定發展。

主計總處統計,按年齡層觀察九月失業數據,廿至廿四歲者百分之十二點○一,多為初次尋職,處職場調適階段,導致失業率較高;廿五至廿九歲者失業率百分之五點七一,卅至卅四歲者為百分之三點三七。

 
環團盼加嚴光電環評 經部:屋頂優先為原則
台北27日電中央社
環保團體今天發表加嚴光電環評聯合聲明一事,經濟部能源署表示,太陽光電推動以屋頂優先為原則,地面型光電則以土地複合利用為主,設置時須依循相關法令規範與審查機制,都避開環境敏感區位,盼光電發展兼顧社會觀感與環境保護。

多個環團今天呼籲終結光電亂象並提出10大訴求,包括加嚴環評把關、水庫禁建光電,水面光電應無條件納入環評等,並要求行政院與立法院在年底前完成修法。

經濟部能源署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太陽光電推動以屋頂優先為原則,目前屋頂型光電占總量約64%,地面型光電則以土地複合利用為主,申設程序都有明確規範,並依區域計畫法、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等相關法規辦理,避開環境敏感區位。

能源署指出,今年3月也修正電業登記規則,規定申請籌設前須辦理地方說明會、明確地方同意函審查事項,保障民眾知的權利及地方政府意見,並透過跨部會合作平台,統一標準、強化監管及資訊透明。

針對環團質疑屋頂型光電鼓勵嚴重不足,能源署表示,自今年起推動4年期「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針對屋頂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下私有建築物,獎勵每瓩新台幣3000元,提升民眾設置誘因。未來符合一定條件的新建物也須設置光電,逐步朝建築物淨零減碳方向推進,並擴大盤點公有建物屋頂,持續推動屋頂光電。

能源署強調,有關環保團體建議加強光電對環境影響管理,為確保環境生態,已在去年與環境部共同修正環評規定,增加涉及環境敏感區位(例如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等)、位於山坡地設置裝置容量2萬瓩以上或面積15公頃以上應實施環評。

這次環保團體訴求相關區位納入環評一事,能源署指出,包含國家公園、一級環境敏感區、山坡地等訴求也都已納入,其餘項目例如水庫水面等,正與環境部啟動太陽光電環評標準修正作業等相關討論,以環境保護為標準,依科學數據、參考國際作法及國內社會共識進行研議,使相關法規修正符合產業需求、實務及社會期待。

能源署重申,推動再生能源是邁向淨零轉型的關鍵步驟,光電發展將持續秉持屋頂優先、避開敏感區為原則,透過跨部會協調與公私協力,共同打造安全、永續且具社會共識的綠能透明環境。

 
勞保基金七年輸血5,170億元
記者歐芯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根據中央政府總預算報告,勞動部為減緩勞保基金財務壓力,2020至2026年七年間,撥補勞保基金預計將高達5,170億元,但財務缺口仍持續擴大。

立法院預算中心建議,應規劃周延財務健全方案,並完備法制作業,以降低政府財政負擔。

截至今年6月底止,預估中央潛藏負債約17.7兆元 ,其中勞保基金13.5兆元,占整體76.49%,為中央政府金額最大的潛在負債項目。

依勞保條例規定,以2024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精算勞保普通事故老年、失能及死亡給付等過去服務應計給付精算現值約14.8兆元,扣除截至今年7月底已提存責任準備1.2兆元,未提存責任準備金額約為13.5兆元。

按勞動部分析,主因該基金2024年底重新精算,投保年資、投保薪資、消費者物價指數及老年年金給付選擇率等均反映近年實際成長情形,再加上實收費率小於平衡費率,保費收入不足給付成本所致。

勞保基金2017至2024年度止保費收入不敷保險給付,已連八年保費收支短絀,由於保險給付不斷擴大,未來財務負擔沉重,2025及2026年度保費收支短絀預算數分別為849億元及1,015億元,預計於2031年用罄。政府自2020年起逐年撥補勞保基金,若加計明年,累計數將達5,170億元。

 
撥補勞保法制化 立委聲聲催…藍綠皆有修法提案
記者歐芯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勞保潛藏負債達13.5兆元,外界關切勞保財務永續。朝野立委力促政府撥補勞保法制化,掀修法大戰,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近日提案修正《勞工保險條例》,明訂撥補入法,另外民進黨立委蔡易餘、王美惠皆有相關提案,但對於勞保財務檢討頻率有不同意見。

另外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近日則提修法,放寬請領遺屬年金規定。預料後續都將併案審查。

立委提案將撥補勞保入法,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備詢時表示,政府負勞保給付最終責任,絕對不會讓勞保倒,且會讓勞保愈來愈好,但基於財務彈性,是否要「固定」撥補,必須再斟酌;勞動部則表示,現行政策,就是由政府負擔勞保財務最終給付責任。

據主計總處統計,因政府撥補及投保人數與投保薪資增加,勞保基金財務用罄年度由2028年延後至2031年。受高齡、少子化及「擔憂破產心理作用」影響,請領勞保人數增加,導致潛藏負債上升,未提存應計負債,也就是「潛藏負債」增加至13.5兆元。

王鴻薇提案指出,韌性條例特別預算案挹注勞保基金100億元,加上公務預算編列的1,200億元,合計明年將撥補勞保基金1,300億元。然而,王鴻薇指出,政府以預算撥補勞保基金並無法源依據,因此提案修正勞保條例,將撥補法制化,條文內容明定:勞保財務由中央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並至少每三年檢討勞保財務。

蔡易餘、王美惠提案也有類似精神,但檢討財務頻率分別為四年、三年。

柯志恩提案關注,現行勞保條例第63條規定,被保險人在保險有效期間死亡時,其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受其扶養孫子女或兄弟姊妹,可請領遺屬年金;除非符合「受其扶養」要件,否則其他親屬不得請領。

柯志恩指出,此對未婚、無直系親屬、且生前無被扶養親屬的被保險人而言顯然不利。由於社會結構改變,選擇不婚或不生的勞工日增,為保障單身勞工權益,應促進保險制度公平性。

柯志恩提案修法,刪除「受其扶養」等限制性文字,並增訂「若無第一項規定之法定受益人,得由被保險人生前立遺囑指定」,確保被保險人權益由其信賴對象繼承。

 
產業競爭力輔導團啟動 賴總統:估兩年輔導逾14萬企業轉型
記者歐芯萌/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賴清德總統27日下午出席「第34屆國家磐石獎暨第27屆海外台商磐石獎頒獎典禮」。他提到,經濟部於本月啟動「產業競爭力輔導團」,這是「韌性特別預算案」通過後的重要措施,預計兩年內輔導超過14萬家次企業,帶動產業全面轉型。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林見松、林凱民、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勞動部次長陳明仁、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熊強生等,皆出席活動。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骨幹、社會安定的磐石。回顧台灣的發展經歷,正是一個個懷抱夢想、勇敢創新的中小企業,促進經濟成長、創造無數就業機會的故事,因為中小企業的努力,台灣越來越繁榮。

賴總統提倒,也因為台商朋友的努力,讓台灣持續走向世界。特別感謝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多年來孜孜不倦推動中小企業發展,作為國家與中小企業之間的橋梁。

賴總統指出,本屆「國家磐石獎」得主涵蓋智慧農業、保健食品、金屬製品、電子零組件與半導體設備,展現智慧化整合的能力;而「海外台商磐石獎」得主則從航太、醫療、建築到金融領域,展現全球布局的能量。

他表示,所有得獎者的故事除了是台灣韌性最真實的見證,更讓世界看到台灣的創新與實力,再次感謝大家為這片土地的打拚和貢獻。

針對美國關稅政策,賴總統強調,政府會秉持國家利益、產業利益、國民健康、糧食安全四大原則,持續爭取最好條件,不僅希望平衡台美貿易逆差,也可以促進台美經貿合作,希望暫行稅率20%再調降、不疊加,也將爭取《232條款》相關稅率獲得最惠國待遇,希望後續盡速能夠有具體的成果。

賴總統說,政府推動930億元「關稅影響支持方案」,今年初「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也正式啟動,共投入116億元,以「數位轉型、淨零轉型、通路發展」三大策略,搭配培訓補助、普惠金融貸款、租稅優惠以及信保機制等措施,協助企業強化經營體質,提升國際競爭力。

賴總統指出,經濟部於本月啟動「產業競爭力輔導團」,這是「韌性特別預算案」通過後的重要措施,整合跨部會、法人與公協會資源,打造「一條龍服務流程」,預計兩年內輔導超過14萬家次企業,讓企業「資金不中斷、訂單不中斷、人才與技術持續升級」,帶動產業全面轉型。

賴總統提到,在AI數位轉型方面,政府了解中小企業有許多擔憂,將主動深入各地訪視、診斷企業需求,補助企業購買AI軟硬體、開設員工AI課程,讓智慧科技成為產業升級的引擎。

他指出,這些努力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就是要讓台灣產業在國際挑戰中更具韌性,並在變局中找到新動能。政府會繼續打造穩定、前瞻、友善的投資環境,陪伴企業從「振興」走向「創新」,從「韌性」邁向「永續」。

 
國際財經要聞
市場關注Fed決策及美中貿易談判 歐股小幅收漲
倫敦27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投資人正密切關注本週稍晚召開的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和歐洲中央銀行(ECB)利率決策會議,還有美中兩國貿易談判進展,歐洲股市主要指數今天收盤小幅走高。

倫敦FTSE 100指數微升8.20點或0.09%,收9653.82點。

法蘭克福DAX指數小漲68.89點或0.28%,收24308.78點。

巴黎CAC 40指數小升13.55點或0.16%,收8239.18點。

 
美股收盤/四大指數都創新高 美中貿易樂觀情緒提振市場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股四大主要指數周一(27日)全都創下收盤新高,因投資人對美中達成貿易協議的前景感到樂觀,並期待本周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公布財報,以及聯準會可望一如預期般降息。

道瓊工業指數27日收盤上漲337.47點,漲幅0.71%,報47,544.59點;標普500指數上漲83.47點,漲幅1.23%,報6,875.16點,首次收盤突破6,800點;那斯達克指數大漲432.59點,漲幅1.86%,報23,637.46點。

費半指數大漲191.04點,漲幅2.74%,報7,167.98點。

小型股羅素2000指數也加入漲勢,創下紀錄新高。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川習會」預定周四登場,決定一項框架協議,該協議可能暫停美方加徵關稅及中方稀土出口管制,緩解市場對貿易戰的擔憂。華爾街「恐慌指數」VIX跌至約一個月低點。

美國財長貝森特在周末的電視採訪中表示,美中雙方在馬來西亞進行為期兩天的貿易談判後達成了框架協議,包括中國購買美國大豆和暫停稀土出口管制的實施。川普周一對記者表示,他對即將與中國達成協議「感覺很好」。

Wells Fargo Investment Institute高級全球市場策略師阮恩(Scott Wren)表示:「貝森特的說法以及即將舉行的美中元首會晤,增強市場對緊張局勢緩解的預期。」

多家大型科技業者將在本周稍晚公布財報,包括「科技七雄」中的五家,即微軟、蘋果、Alphabet、亞馬遜 和Meta。這些財報將考驗這波漲勢能否持久。

阮恩說:「科技七雄中的五家將在本周公布業績,市場希望聽到的是,AI資本支出正在兌現,相關收入和利潤正在兌現。」

標普500指數11個主要類股中有三個類股大漲。通訊服務類股上漲2.3%,Alphabet漲幅達3.6%。

標普500資訊科技類股收漲2%,創歷史收盤新高。

高通股價飆漲11%,是漲幅最大的科技股,此前該公司發表兩款用於資料中心的AI晶片;AI晶片龍頭輝達 (Nvidia)上漲2.8%,為標普500指數帶來最大貢獻。

非必需消費品類股上漲1.5%,特斯拉受美中貿易談判樂觀情緒提振上漲4.3%。不過,Synovus私人財富管理副總裁Christopher Brown表示,即使達成最優貿易協議,特斯拉估值仍偏高,漲勢可能難以持續。

必需消費品類股下跌0.27%,材料類股跌0.25%。

隨著中美貿易協議前景緩解供應中斷擔憂,美國上市稀土礦商股價回落。Critical Metals收跌13.7%,NioCorp Developments跌11.5%,Ramaco Resources跌2.6%。

在美上市中概股普遍上漲,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漲幅在2.7%-3%之間,百度大漲4.8%。

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通膨降溫,市場幾乎完全押注聯準會將在周三降息1碼。由於美國政府停擺導致部分關鍵數據延後公布,投資人將密切關注聯準會主席鮑爾的言論,以判斷12月是否會繼續降息。

 
金市多空交戰…奮力要收復4,000美元關卡 油價收低因OPEC+欲增產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國際金價在周一(27日)跌破每英兩4,000美元大關後,今天盤初力圖奮力回升至4,000美元之上。此前,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緩解,削弱黃金的避險吸引力。油價在周一小幅收低,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計劃增加石油產量。

金價試圖收復4,000美元關卡

現貨金價在今天亞洲清晨一度上漲0.5%,報每英兩4,002.25美元;周一收盤大跌3.18%,報3,982.21美元,盤中一度下探至3,970.81美元,為10月10日以來最低。

12月交割的美國黃金期貨周一收盤下跌2.9%,收在每英兩4,019.70美元。

High Ridge Futures金屬交易主管David Meger表示:「美中可能達成貿易協議,代表對黃金等避險資產的需求將有所減少。」

Pepperstone Group Ltd. 研究主管 Chris Weston 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當槓桿交易者急於鎖定利潤時,擁擠的多頭部位可能會迅速平倉。」

10月20日,黃金一度攀升至每英兩4,381.21美元的歷史高點,但在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出現緩和跡象後,黃金上周回落3.2%。美國和中國的談判代表周日提到將暫停美國加徵關稅、延後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協議框架,交由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會晤時進一步討論貿易協議。

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黃金正經歷一場早該出現的回檔,而今日的推動因素是有關貿易談判的正面消息,」「今年的高點可能已經出現。隨著交易員變得更為謹慎、股市持續走高,金市若出現更深的回檔,可能導致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

現貨白銀下跌3.6%,至46.85美元;白金跌0.4%,至1,592.03美元;鈀金下跌1.8%,至1,402.98美元。

國際油市收低

布蘭特原油12月期貨27日收跌32美分,跌幅近0.5%,報每桶65.62美元;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原油期貨下跌0.3%,收於每桶61.31美元。

四位熟悉談判情況的消息人士表示,OPEC+八國在周日的會議上傾向於再次小幅提高12月的石油產量,因為沙烏地拉伯正在努力奪回市占。

對需求低迷的擔憂拖累了市場,本月稍早布蘭特原油跌至5月以來最低,但上周原油單周上漲近7%,原因是美國再次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將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盧克石油公司列入黑名單,以切斷莫斯科推進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所需的收入來源。

對於周一油價回跌,BOK Financial高級副總裁Dennis Kissler表示,「市場正在喘口氣。儘管美中談判仍在繼續,但目前尚未達成任何實質性成果......對俄羅斯的制裁可能會導致部分運輸停止,但更有可能的是,大部分石油仍能找到銷路」。

 
亞馬遜史上最大裁員潮!大砍3萬白領人力 這3國員工首當其衝
編譯盧思綸/即時報導聯合報
路透報導,美國電商巨擘亞馬遜(Amazon)計畫自28日起裁員高達3萬名企業員工,即公司總部或辦公室內的白領員工,目的是削減開支並縮減因疫情高峰過度擴編的人力。這相當於亞馬遜約35萬名企業員工的1成,將是2022年底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當時約裁員2.7萬人。美媒引述內部文件指出,此波裁員料將影響美國、英國與加拿大的員工。

亞馬遜總員工數約155萬人。這次裁員預計涉及多個部門,包括內部稱為「人員體驗與科技部」(PXT)的人力資源部、營運、裝置與服務,以及亞馬遜雲端運算事業(AWS)等。

商業內幕取得發給亞馬遜內部管理層的文件報導,這波裁員預計影響美國、英國與加拿大的員工。

一封預定寄給受影響員工的電子郵件草稿中提到,亞馬遜在「經過對公司組織、優先事項及未來重點方向的全面檢討後」,決定裁減部分職位。這份草稿同時說明資遣方案,內容包括未來90天內提供全額薪資與福利。

知情人士指出,受影響部門的主管已在27日接受培訓,學習如何在28日早上透過電郵通知裁員後與員工溝通。亞馬遜發言人拒絕置評。

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分析師凱娜維斯(Sky Canaves)指出:「這次裁員顯示,亞馬遜可能已在企業部門透過AI提升生產力,足以支撐這波大規模裁員。」她補充,亞馬遜正面臨短期財務壓力,必須透過這波裁員,來平衡長期在人工智慧基礎建設上的龐大投入。

 
川普關稅威脅暫緩 墨西哥總統稱爭取到數週展延
墨西哥市27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墨貿易談判的最後期限原定於幾天後到期,但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今天表示,她已向美國總統川普爭取到再度延後對墨西哥加徵關稅的期限。

法新社報導,川普先前揚言要對墨西哥輸美商品加徵30%關稅。

川普為美國和墨西哥設定的90天談判期限將於本月30日截止,兩國必須在期限內達成協議。美墨同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Agreement)成員國。

薛恩鮑姆表示,她25日與川普通話時,兩人決定「我們將再多給幾週時間」,以完成針對多項貿易壁壘的談判。華府先前已就這些壁壘問題向墨西哥提出關切。

左翼的薛恩鮑姆因為能巧妙應對川普的關稅攻勢,而有著「川普耳語者」(the Trump whisperer)的綽號。她在早上的例行記者會中表示,她將在「幾週內」再度與川普商談。

川普對待墨西哥的外交方式,與他對北方鄰國加拿大採取的懲罰性做法形成對比。

川普25日宣布,他將對加拿大商品加徵10%的額外關稅,以報復加拿大一支以已故美國領袖雷根(Ronald Reagan)為主角的反關稅廣告。

墨西哥經濟部長厄伯拉特(Marcelo Ebrard)本週將前往韓國,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川普預計也將與會。

墨國官員表示,厄伯拉特預計將與川普政府的官員敲定部分協議。

 
要聞
新台幣止貶 躍最強亞幣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外資昨(27)日大舉回補台股,資金回流帶動新台幣止貶反升,終結連三日貶勢,收盤升值9.6分,以30.719元作收,總成交量約15.195億美元,估外資匯入約7億美元。

匯銀指出,新台幣昨天早盤以30.78元開出,升值3.5分,隨外資回補拋匯湧入,一度升破30.7元價位,最高觸及30.685元,升幅達1.3角,顯示外資資金回流效應明顯。

根據中央銀行統計,昨美元指數微貶0.02%,新台幣升值0.31%居亞幣之冠;韓元漲0.27%、人民幣升0.14%、星元小升0.05%,僅日圓逆勢貶值0.35%。

 
工研院新任院長張培仁 要求嚴謹的科技人
記者李珣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工研院新任院長張培仁昨(27)日表示,他已經準備好接掌工研院院長這項重責大任,並且會以專業經理人的角色,帶領工研院團隊腳踏實地,全力協助政府服務產業。

據了解,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對各國的經濟安全與人民健康造成巨大衝擊,就連防疫用的口罩都成為稀缺物質。時任工研院副院長的張培仁,肩負起統籌院內資源,領導研發團隊迅速投入口罩國家隊,稱職地扮演理念與實踐的橋梁。將原訂半年的工期縮短為一個多月即全部上線,能達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張培仁便是居中調和鼎鼐的靈魂人物。

張培仁坦言,離開工研院一年半再回鍋,這與他九年前接任工研院副院長職務時相較,覺得壓力倍增,接到人事訊息時,他是笑不出來的。

張培仁表示,他已經讀完工研院2026年所有執行計畫的計畫書。他認為,計畫只是起步,能夠真正落實才是重點。明年將會嚴謹的要求工研人做出好成績,並請業界的先進來評估成果。其次,不論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最終產業界能應用並且獲利,才是最實際的。

張培仁生性樂觀,總是鼓勵同仁即使面對困難與挑戰,都要抱持正面積極的心態,永遠不要放棄希望,這應與他成長的經歷有關。

張培仁回憶起求學時期,雖然家境困難,但在母親的苦心栽培下,養成堅毅不服輸的個性,即便再貧窮,也要懷抱希望。另一方面,他十分感謝兄長及摯友們,在求學的路上相互扶持,助他終於完成博士學位。張培仁也深刻體會到,唯有樂觀面對、自我要求,才能激發潛力,朝自己的夢想前進。

 
國銀不動產放款比 溜滑梯
記者廖珮君、朱曼寧/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公布9月底國銀依《銀行法》72-2條計不動產放款比率25.77%,連四個月走低並寫近九年半新低紀錄,僅八家銀行超過27%。銀行圈指出,9月起因新青安房貸免計入不動產分子,使比率大降,有助擴大房貸放款空間。

9月排除新青安,國銀不動產放款餘額(分子)15.41兆元,月減0.06%;總存款加金融債餘額(分母)59.8兆元,月增0.4%,分母增、分子減,帶動比率降至25.77%,單月下滑0.12個百分點,寫2016年5月、近九年半低點。2016年4月是25.59%。

從個別銀行來看,落在28至29%「紅色警戒區」的銀行家數,9月底降到三家;27至28%「黃色警戒區」維持五家,合計逾27%者降至八家,較前一個月減少一家。整體來看,銀行碰觸警戒水位的壓力明顯緩解。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9月起新青安撥款免計入,使9月成為今年首度「存款分母上升、放款分子下降」的月份。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雖有助於緩和水位,但幅度並沒有想像中大,堪比「撒哈拉沙漠中的一粒沙」,加上新青安加碼補貼將於明年屆滿,申辦量能會隨政策優惠消退逐漸淡化。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也說,新青安占比很低,排除新青安,僅是紓解新青安塞車的民怨,很難激起市場進場信心,就9月六都交易量年減29.5%來看,顯示房市並未因「開水龍頭」而獲益。依《銀行法》72-2條規定,銀行辦房貸、建融及商辦等不動產放款總額,以總存款加金融債總額30%為限,市場視為不動產放款天條。

 
SOGO敦南館「皇冠上珍珠」 養地也養利
記者朱曼寧、嚴雅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SOGO敦南館」改建案延後,皇翔(2545)有意找新百貨業主。專家分析,「SOGO敦南館」位在大安區敦化南路上,基地面積達938.96坪,地理位置精華,是「皇冠上的珍珠」,推遲建案養地,對業者也有利。

SOGO敦化館建物要找新租客,業內認為,短期要找到新百貨或商場進駐確實不容易,但只要條件夠好,也不是不可能。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房市狀況不明,不少建案都會有延推情勢,豪宅還有持有與交易不友善的稅率、貸款限制,以及企業主在意政經局勢,更有買氣限制,因此等待市況轉佳再進一步推案,對未來銷售上較可以有更亮眼的表現。

至於能否招商成功,百貨業者分析,敦化館自SOGO經營至今已逾30年,建物結構與設備確實老舊,若要重新投入經營勢必需大幅整修,初期投資金額龐大,若是短期租約難以攤平成本。

 
電動車大廝殺 油車市占恐遭蠶食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電動車大廝殺,油車、電車戰局愈演愈烈,業內指出,車市明年將出現幾個關鍵點,包括美國車關稅出爐牽動價格向下,還有TOYOTA新款電動車平價入市,電動車不斷有新車問世,將加速市場占比增速擴大,蠶食油車市場。

根據統計,2025年前九月純電的電動車占總車市比重已達7.6%,預期明年電動車占總市場的比重可望因為價格更競爭而進一步拉升,甚至可能挑戰一成。

回顧過去幾年,2019年電動車占整體車市只有0.6%,六年間大增7%,成長率以倍數計,當年市場上僅有七款電動車,今年市面上的純電車款已經超過50款。業內認為,可以預見明年起在各項科技條件愈趨成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電動車占市場比重將節節高升。

此外,還有納智捷的n5預期明年將上市,業者指出,傳統燃油車近幾年來極少見全新車款,反觀電動車不斷「出新」,主要是各車廠都把開發重心移至電動車款,資源有限之下,也使得許多消費者轉向購買純電車。業內預期,未來幾年百萬級距的車輛市場,可能會被電動車席捲。

另外,由於純電車性能、配備以及節省保養費用、充電相對油車划算等優勢,許多電動車車主都說「回不去了」,成為電動車的穩定客層。

 
i18新機進化導入星鏈上網 昇達科、華通、事欣科等受惠
記者鐘惠玲、蕭君暉、黃晶琳/台北經濟日報

外電報導,蘋果明年問世的iPhone 18系列新機將支援全球最大低軌衛星服務商、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主導的SpaceX旗下星鏈(Starlink)衛星上網功能。□

業界看好,蘋果全力助攻SpaceX低軌衛星服務,將助益低軌衛星產業更蓬勃發展,昇達科(3491)、華通(2313)、事欣科(4916)等供應鏈同步衝鋒。

業界直言,有了低軌衛星協助,未來iPhone用戶將不再受限於地面基地台訊號,隨時都能通訊無阻,將是人類手機通訊史一大突破。

蘋果2022年推出iPhone 14系列時,即與低軌衛星服務商Globalstar合作,透過衛星通訊,讓用戶在無行動訊號時,仍能透過衛星天線傳送求救訊息或位置定位,惟僅限於文字訊息發送,目前支援的國家與市場為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澳洲、日本等。

外媒報導,蘋果規劃明年推出iPhone 18系列中,調整目前免費的衛星連線服務,並導入全新技術,部分機型可望支援星鏈衛星上網功能,成為「5G衛星直連」的智慧手機,屆時可望不僅是「衛星SOS緊急服務」.還包含上網及通話等,也象徵智慧手機直連衛星邁入商用的新里程碑。

法人看好,蘋果加速手機直連衛星的發展,除影響手機晶片、天線及散熱設計以外,更可望持續推升星鏈的衛星發射、地面站、使用者終端的布建,相關台灣供應鏈也可望受惠。

昇達科是台灣最知名的低軌衛星供應鏈代表,該公司深耕低軌衛星與與高頻通訊產業,已打入SpaceX及亞馬遜Kuiper供應鏈,近期專案項目持續增加,9月來自低軌衛星貢獻營收逾58%,目前在手訂單超過8億元,推升第4季及2026年營運表現。

華通是低軌衛星板龍頭,在衛星用板的投入相當早,已耕耘近十年,其泰國新廠於今年首季已進入全製程生產,除了原有衛星主力客戶,第二個衛星客戶也在近期發射數批低軌衛星。由於有新客戶加上新產能加持,外界看好該公司低軌衛星營收占比將會維持高檔,且產品結構可望持續優化。

工業電腦廠事欣科低軌衛星專案相關業務主要在美國生產,產品間接打入SpaceX供應鏈,主要用於衛星通訊,包括PCB、PCBA、機電整合及系統組裝等,自2022年開始持續出貨,帶動航太相關業務成為近年重要增長動能。

業者看好,隨著低軌衛星建置進入密集部署新階段,根據最新市場調查報告,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正迎來黃金年代,衛星數量將達7萬顆,新一代低軌衛星計畫相繼啟動,從大型通訊星座到多元應用衛星,皆進入實質部署階段,推動衛星製造周期加速與供應鏈需求倍增。

 
員工宿舍租金抵稅 須符合三大要件 相關進項稅額才能扣抵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企業申報營業稅時留意,支付員工宿舍租金的進項稅額,未必能扣抵銷項稅額,必須符合三大要件,包含未限制供一定層級以上員工使用、非屬酬勞性質、目的為集中或統一管理員工,相關進項才能抵稅,提醒營業人申報時別踩雷。

此外若租金支出涵蓋員工個人開銷,例如水電、瓦斯或娛樂性支出,也都不能申報扣抵銷項稅額。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許多公司為照顧外地調職或外籍員工,會承租房屋作為宿舍使用,但部分企業誤以為,只要名義上為「員工宿舍」,相關費用都能申報扣抵銷項稅額。

不過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及財政部函釋規定,企業承租員工宿舍租金符合特定條件,才能認定為供本業或附屬業務使用,進而准許抵扣銷項稅額,若宿舍僅提供特定主管使用,或屬於薪資報酬一部分,或與業務無直接關聯,即屬「酬勞性質」,將無法申報扣抵。

舉例來說,甲公司為集中管理外籍員工,承租宿舍供其住宿,並未限定主管使用,也非作為薪資報酬發放,符合三項要件,若該公司每月支付租金1萬元,營業稅以兩個月為一期申報,則租金共2萬元,按5%營業稅率計算,可列報進項稅額1,000元;另外該期另有水電費2,000元,這部分屬員工個人使用支出,性質上屬於酬勞,就不可申報抵稅。

國稅局提醒,企業報稅時常出現誤解,認為只要是「照顧員工」支出,都能視為業務支出抵稅,不過,凡屬員工個人利益或酬勞性支出,皆不可列為可抵稅項目,例如員工康樂活動、旅遊補助、生日禮品、婚喪喜慶慰問品、員工因公受傷慰勞品等,都被視為福利性質,與公司營運效益無直接關聯,不能列入可抵扣稅額。

國稅局強調,政府之所以允許部分員工宿舍租金得以抵稅,主要是考量企業在業務運作上,確實有集中管理與住宿需求,特別是跨縣市、外籍或輪班制員工,提供宿舍能提升管理效率、穩定人力供應,也有助企業形象。然而這些抵稅優惠須建立在「業務需要」基礎上。

 
蘋果「冷革命」 奇鋐受惠高階iPad Pro導入均熱板…躍唯一台灣供應商
編譯葉亭均、記者陳昱翔/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蘋果「冷革命」大進擊,將首度在高階平板iPad Pro導入均熱板(VC)散熱技術,讓機身更薄,同時讓使用者不受熱當機干擾,有更順暢的使用體驗,刺激銷量。據悉,蘋果僅找兩岸各一家廠商供應均熱板,奇鋐(3017)則是唯一能吃到相關商機的台廠。

業界看好,蘋果為全球平板出貨龍頭,市占率近四成,每年出貨逾5,500萬台iPad,高階款導入均熱板後,其他機種有望隨後導入,引爆新一波散熱大商機。

蘋果近期針對解熱應用頻頻出招,今年問世的高階iPhone 17 Pro機種首度搭載均熱板,由台廠奇鋐與陸企蘇州天脈供貨,取代過往的石墨片散熱。

隨著iPad Pro也將導入均熱板,奇鋐將成為蘋果冷革命大進擊的台廠最大贏家,將大咬相關商機。

彭博資訊記者葛曼(Mark Gurman)報導,他獲悉蘋果已將均熱板技術列入iPad Pro產品藍圖,目標下一代iPad Pro升級時納入。考量iPad Pro產品線升級周期約18個月,推測搭載均熱板的iPad Pro最快2027年春季推出,並採用M6處理器,該處理器很可能採用台積電2奈米技術生產。

據悉,均熱板技術能讓iPad Pro與強調輕薄的機型iPad Air產品線有所區隔。蘋果在2024年已讓iPad Air升級為與Pro一樣擁有13吋的螢幕,明年還要升級至搭載M4晶片,若蘋果能讓iPad Pro系列搭載均熱板,將使其散熱優於iPad Air系列,可能讓使用者有更多理由升級至更高價的產品。

均熱板是一種密封金屬腔體內含少量液體的被動式散熱技術,內含液體會持續進行蒸發與凝結的循環,而腔體的一部分覆蓋在晶片上方,當晶片發熱時,會加熱液體使其蒸發,這些蒸氣會流向腔體的不同部位並凝結成液體,隨後透過毛細結構將凝結水導回主液池。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