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股逼近28K 台積閃見1,500…法人看好多頭格局不變 |
記者張□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漲勢停不了,昨(21)日加權指數一度衝高至27,969點,兵臨28,000點大關,集中市場市值一度超過90兆元大關,但近關情怯,大盤漲幅終場上漲63點收27,752點,再創新高。法人指出,台股多頭格局不變,28,000點在望。
台股昨日開盤不久,即大漲281點到27,969點、創盤中歷史新高,集中市場市值一度放大至90.3兆元空前高點,隨後賣壓出籠高檔震盪,終場仍
... |
蘋果股價創高 台股資金動能擴散至 AI、集團股 |
記者黃彥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受惠蘋果股價創新高,蘋概股昨(21)日早盤衝高,台積電(2330)一度觸及1,500元天價,鴻海最高達245.5元,但隨後休息,資金動能隨即擴散至集團股、人工智慧(AI)等兩大族群。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等法人指出,在蘋果股價刷歷史新高帶動下,台股動能從大型電子權值股向外擴散至集團股,如台積電旗下的創意、鴻海旗下的臻鼎-KY(4958)、奇鋐轉投資的富世達、廣
... |
就市論勢/內需、零售、百貨 聚焦 |
許育誌(群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經濟日報 |
盤勢分析
台灣9月出口542.5億元,為歷年第三高,年增率為33.8%,進口年增率25.1%,進口金額也同樣為歷年單月第三高。出口大增主要是因為消費性電子新品拉貨需求湧現,以及AI商機延續;進口則受惠半導體設備購置續增。
隨著CSP資本支出持續增長,即便明、後年恐有放緩疑慮,但仍有許多主權基金、新創雲端算力業者之專案需求帶動台灣相關供應鏈成長。整
... |
台積電鉅額交易再現歷史第五高價 加權指數盤堅28,000點 |
記者黃彥宏/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
台積電(2330)21日盤後鉅額配對交易重現1,511.16元高價。這也是10月13日鉅額交易出現歷史天價1,580元以來,時隔6個交易日重新出現1,500元以上的高門檻價格,1,511.16元排在鉅額交易歷史上的第五高價,與今日台積電現貨收盤價1,480元差距31.16元。
法人表示,若以該價差換算,大盤指數還有約250點的空間,台股目標價將上看近期內資法人普遍看好的短線目標價28,000大關,盤後鉅額交易持續
... |
|
 |
聯強、神達再賣新聚思持股 |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聯華神通集團旗下聯強(2347)、神達繼本月初處分新聚思科技(TD SYNNEX CORP.)持股後,昨(21)日再度公告處分該股。聯強、神達董事會分別通過在不超過100萬股範圍內處分,業者指出,處分目的主要是為活化集團資金。
聯強董事會通過在不超過100萬股範圍內處分新聚思持股,神達亦在不超過100萬股範圍內處分新聚思股票;此次兩者合計處分數量以200萬股為限,以新聚思20日美股收盤價155美
... |
鴻海旗下 工業富聯半年配息14.32元 |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鴻海(2317)旗下AI伺服器製造商工業富聯首度公布半年度盈餘分配案,擬每10股配發人民幣3.3元(約新台幣14.32元)現金股利,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65.51億元,占2025年上半年稅後純益的比率為54.08%。隨著AI伺服器出貨持續暢旺,法人預期,下半年業績可望優於上半年。
工業富聯今年上半年與第2季,營收與獲利均創下同期新高。其中第2季來自雲端服務供應商(CSP)伺服器營收年增超過150%
... |
立積2025年業績挑戰四年高點 |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射頻IC廠立積(4968)尚未公布第3季財報,不過法人估計,公司上季應會順利單季轉盈,加計本季業績後,全年業績可望呈現連兩年回升的態勢,並站上四年來高點。
立積第3季業績小增,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為28.09億元,年增1%。第2季雖然毛利率回到35%以上,本業獲利,但受業外影響導致單季虧損,上半年每股淨損0.04元。
立積上半年業績中,WiFi相關產品約貢獻八成多業績,以射頻前端模組(F
... |
日股再創新高 日多重資產基金當紅 法人看好長線展望 |
記者張□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日本股市再創歷史新高。法人指出,日股可望受惠於政策延續及人工智慧(AI)題材,長線展望優,投資人也可以透過多重資產,分散風險並提高收益。
聯邦投信指出,日本資產正迎來「政策延續、企業轉型、資金回流」三重推力,優質龍頭企業股票具備長期競爭優勢及高現金流,高信評企業美元債兼顧息收及降低波動,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
... |
i17熱賣帶動蘋果股價衝高 海外股票型打「蘋果光」 |
記者高瑜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美股四大指數20日走高,更同步收紅寫下1%以上的漲幅,其中,蘋果單日上漲3.94%,成為盤面上的一大亮點,帶動盤面相關的海外股票ETF紛紛打上「蘋果光」。
法人指出,iPhone 17在美國和中國的銷售表現強勁,業績開紅盤也帶動股價強勢表態,蘋果20日盤中一度大漲4.8%,最終收盤上漲3.9%,股價改寫分割後的歷史新高,也一舉推升總市值來到3.89兆美元,距4兆
... |
全民權證/南俊 押價內外10% |
記者廖賢龍整理/經濟日報 |
南俊國際(6584)今年第3季營收6.22億元,季增3.5%,年增27.3%,改寫單季營收歷史新高。展望後市,南俊已取得NVIDIA GB300伺服器推薦供應商資格,隨著供應鏈組裝狀況逐步轉順將有望成功切入。
同時,南俊也積極布局ASIC市場,預計今年下半年伺服器營收占比可望進一步拉高至55∼60%,在伺服器營收持續提升以及新產品帶動之下,今年下半年毛利率持續優化。公司持續擴增伺服器滑軌產線,伺服
... |
台光電、台燿 認購夯 |
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今日主題
蘋果新機iPhone17銷售量加溫帶動股價勁揚,蘋果也發表搭載新一代M5晶片的產品,包含14吋的MacBook Pro、iPad Pro 11吋和13吋及Apple Vision Pro,相關供應鏈的台廠有望受惠,尤其股性較活潑的PCB族群最被關注,投資人可留意蘋概股相關權證布局時機。
台光電(2383)、台燿(6274)受惠AI伺服器帶動爆發性業績
... |
創櫃板plus 挺女力企業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櫃買中心為落實政府性別平等推動計畫,支持女力企業茁壯發展,受邀參加女性創業系列講座,分享「創櫃板plus」資源如何協助女力企業強化經營體質、加速企業成長。櫃買中心表示,期望成為女力企業的堅強後盾,協助更多女力企業建立資本市場觀念,累積能量,幫助充滿熱情的女性創業家築夢踏實,展現女力經濟的堅韌力量。
近日的女性創業系列講座特別邀請女性創業飛雁計畫合作法律顧問分享從
... |
國光生疫苗 入列WHO清單 |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國光生(4142)昨(21)日宣布,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9月公布全疫苗產品清單,國光生的流感疫苗、破傷風疫苗,以及子公司安特羅生技的腸病毒疫苗均列入清單中,有助打入WHO防疫供應鏈,擴大國際化腳步及國際市場連結。
國光生表示,該公司的流感疫苗每年秋冬供應近五成的公費流感疫苗供國人施打,流感疫苗已出口東南亞、東歐等地,更向巴西申請藥證,已通過巴西GMP查廠,預備進入南半
... |
東方風能年營收衝百億 |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
亞洲最大離岸海事船舶營運商東方風能(7786)董事長陳柏霖表示,目前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47年;法人估,今年營收有望挑戰百億大關、獲利創高,2027年受惠大型船舶入列達6艘,且有合約挹注,營收將會大爆發。
東方風能於2019年由宏華營造出資成立,專注於離岸海事工程及營運維護,擁有船隊安全管理系統與營運實績,並經多家大型開發商與統包商稽核認可,成為台灣大規模的離岸海事工程船隊運
... |
可寧衛轉型有成 獲利衝 |
記者籃珮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廢棄物處理大廠可寧衛(8422)積極優化營運結構有成,藉由高毛利整治工程與能源事業,調整獲利結構。法人看好轉型效益將持續發酵,預期能源與再生資源新事業的加入,2026年營收與獲利有望攀高。
法人指出,可寧衛獲利結構優化,主要來自近期承攬高雄205兵工廠土壤與地下水整治工程。此高毛利專案因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與利潤彈性,對整體毛利率貢獻高。
... |
台股ETF規模 突破3.6兆 |
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近期頻創新高,帶動台股ETF績效長紅規模衝高,統計76檔台股ETF規模超過3.61兆元寫新高紀錄。今年增加8,063.45億元。全年增加最多前三名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及群益台灣精選高息,三檔ETF今年規模共增加6,581.51億,占全部增額近八成。
觀察規模前十名的台股ETF,高息型占一半,顯示投資人還是偏好穩定配息的ETF。
群益投信台股ETF研究團
... |
股市火熱資金湧入 ETF百元俱樂部衝14檔 |
記者高瑜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美中貿易緊張局面緩和、蘋果股價大漲等利多消息,帶動主要股市持續創高,連帶相關ETF也持續上演慶祝行情,其中,富邦NASDAQ(00662)、期元大S&P黃金正2(00708L)市價來到百元的大門口,有望帶動百元ETF檔數挑戰過去最高紀錄的14檔。
隨著股市頻頻改寫新高紀錄,ETF也跟著水漲船高,根據CMoney統計至昨(21)日,市價在百元以上的ETF有12檔,依序為元
... |
|
 |
•“Just”不是在客氣,而是在削弱你說話的份量 在跨國職場、科技業、或金融圈的信件來往中,有一個詞常被過度使用——"Just"。我們有時是想要禮貌、客氣,但在真正高效的商業溝通中,"Just" 很可能正在悄悄稀釋我們專業立場與決策角色。如 “Just checking in to see if you had a chance to review.” 這些話語聽起來輕柔,但本質上,都帶有一種語氣上的道歉或退讓:彷彿我們傳遞的資訊不夠重要,不值得佔用對方時間。
•《捏造:史上最惡殺人教師》多數人認定的就算真相? 《捏造:史上最惡殺人教師》,把日本二十年前的捏造事件搬上大銀幕,在網路發達假消息滿天飛的現代,看起來會更有感。這是部還蠻有警示作用的電影,尤其是在新聞要快速產生、為了點閱而刻意寫得很煽動、讀者/觀眾也沒時間細細了解、網路又會放大同溫層聲音等等的條件下,《捏造:史上最惡殺人教師》真的是很用力在提醒我們,很多看似全面的資訊都實際上只是片面的觀點,我們有沒有自己思辨和判斷的能力,這才重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