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台股震盪520點 閃現28千金…指數力守28,000點 |
| 記者張□文、黃彥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搭上雲霄飛車,昨(4)日盤中閃現28千金,但加權指數開高殺低震盪逾500點。法人指出,台股有多重利多因素強力支撐,漲多降溫為正常現象,但多頭格局不變,預期近期仍將高檔震盪,下檔有望守住28,000點。
在台積電(2330)領漲下,台股昨日早盤一度大漲220點至28,554.61點,再刷盤中歷史新高,隨後賣壓湧現,下探28,000點關卡,盤中最低跌300點至28,0
... |
| 三商壽與玉山金明日將宣布婚事 5日同步暫停交易 |
| 記者林勁傑/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
三商壽(2867)出嫁玉山金(2884)將正式定案,玉山金與三商壽5日同步公告,因有重大訊息待公布,經證交所同意5日暫停交易。
玉山金指出,本公司因有重大訊息待公布,經證交所同意11月5日暫停交易。三商壽同步公告,本公司因有重大訊息待公布,經證交所同意自11月5日起暫停交易。據悉,兩公司5日將同步召開董事會通過合併事宜
... |
| 就市論勢/半導體設備、BBU 有潛力 |
| 周立民(群益平衡王基金經理人)/經濟日報 |
盤勢分析
台股延續上漲走勢,這波漲勢的核心動能持續圍繞在AI、半導體等權值股,晶圓代工業者受惠AI訂單需求強勁,以及先進製程貢獻度持續攀升下,管理層再度上修全年營收增長指引,強烈證明AI需求的長尾效應。四大CSP的業績表現亮眼,持續推動AI供應鏈和組裝的股價持續上漲,包含代工廠、散熱模組和機殼廠商等股價走揚。
儘管美中貿易關係一度呈現緊張
... |
| 美股拉回使台股承壓 台股開跌330點、台積電開低20元 |
|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5日開盤指數下跌330.65點,開盤指數為27,785.91點。台積電(2330)開盤價1,480元,下跌25元。
群益投顧表示,台股指數月K線連六紅,尤其9月與10月的月K線中□紅,累積的獲利了結賣壓將更大,形成11月指數上檔臨時序上壓力。 指數在28,500點附近僵持四個交易日後,昨日初見5日均線失守態勢,指數回測月、季線壓力攀升。買盤作價力度趨弱,獲利了結賣
... |
| 普發現金題材夯…觀光餐旅、食品 穩盤要角 |
| 記者黃彥宏、張□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昨(4)日在電子股帶領之下再創盤中歷史新高,但也跟著電子權值股回檔修正。資金轉向防禦型、內需消費類股,尤其受惠於「普發1萬元」現金紅包政策將於今(5)日啟動的預期心理,觀光餐旅、食品與金融保險等族群逆勢走強,成為市場穩盤的關鍵力量。
在昨天台股殺盤過程中,獲利了結賣壓湧現,多檔電子權值股由紅翻黑,僅剩聯發科力守紅盤,非電子類股扮演抗跌撐盤要角。食品、觀光餐旅
... |
|
 |
| 華邦電擺脫虧損 第3季 EPS 0.65元 |
|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記憶體大廠華邦電(2344)昨(4)日公布第3季營運成果,單季稅後純益29.44億元,每股純益0.65元,和上一季以及去年同期相比,稅後虧損分別為13.12億元、940萬元,呈現由虧轉盈的佳績,終結連續四個季度虧損;累積前三季獲利達5.4億元,年減56.7%,每股純益0.12元。
華邦電今(5)日舉行法說會,預計關注焦點為公司對市況展望,技術推進時程與AI領域布局等三大重點。
華邦電董事長焦佑鈞
... |
| 華邦電期貨 保證金調高 |
| 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臺灣期貨交易所今(5)日調高華邦電期貨契約(FZF)所有月份保證金適用比例為級距2的二倍,這次調高是因華邦電(2344)經證交所公布為處置有價證券,故依規定調高其所有月份保證金適用比例,自5日起實施,並於17日一般交易時段結束後恢復
... |
| 文曄第3季獲利創新高 |
|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半導體通路大廠文曄(3036)昨(4)日舉行法說會,文曄第3季繳出營收與獲利雙創歷史新高的好成績,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38.17億元,季增與年增幅度均超過三成,每股純益3.4元,累計今年前三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93.53億元,年增42%,每股純益達8.09元。董事長鄭文宗表示,對明年的市場展望保持樂觀。
文曄第3季毛利率3.74%,季減0.58個百分點,年減0
... |
| 聚陽10月合併營收年減19% |
|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聚陽(1477)昨(4)日公告10月合併營收21.29億元,月減8.2%、年減19.61%,單月營收數字下探近30個月以來的新低點。
聚陽指出,10月屬於季節交替與款式切換的「過渡月」,新舊產品交接使出貨放緩,為全年相對低檔,加上2025年關稅由品牌端自擔,客戶今年的款式訂單採取保守庫存策略,不過,隨著11月開始陸續出貨2026年早春新款,營收將逐月回升,整體第4季營收仍有機會與去年相當。
聚陽
... |
| 愛普第3季 EPS 4.35元 盈餘攀高 |
| 記者朱子呈 /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IC設計廠愛普*(6531)昨(4)日召開法說會並公布第3季財報。第3季獲利7.06億元創單季新高,每股純益4.35元。董事長陳文良表示,AI/HPC與先進封裝需求帶動公司多項布局發酵,對後續營運審慎樂觀。
愛普第3季毛利率46%,季增4個百分點,年減6個百分點;營益率25%,季增5個百分點,年減10個百分點;稅後純益7.06億元,每股純益4.35元。
公司說明,IoTRAM受惠主流品牌把AI功能下放到穿戴與
... |
| 華友聯第3季 EPS 3.25元 持續推案 |
|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
建商華友聯(1436)昨(4)日董事會通過,今年第3季單季稅後純益6億元,年減59%,每股純益3.25元;同時與子公華慶營造簽署3.8億元工程合約。展望後市,華友聯持續在高雄、台南布局,鴨子划水穩紮穩打,有助中長期獲利表現。
法人指出,華友聯公司治理到位,在政府強力打房方壓力下,仍繳出與同業比較相對亮麗的成績單,前景不看淡。
累計今年前三季,華友聯營業收入36.9億元,稅後純益10.
... |
| 九成台股基金績效領先大盤 主動選股策略再受青睞 |
| 記者崔馨方/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近期頻創新高,帶動主動操作台股基金表現長紅。據統計,近一周141檔台股基金中,高達135檔績效優於大盤,平均報酬率達5.2%,整體勝率逾96%,顯示資金積極追逐成長題材與強勢族群。法人建議,投資人可以台股基金,參與台股未來上漲契機。
根據CMoney統計至3日,多達135檔基金績效擊敗大盤,顯示主動式台股基金可在盤勢多空之際來回靈活操作彰顯績效
... |
| 原型ETF紅光滿面 復華中國 5G 飆增93%奪冠 |
| 記者高瑜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下半年來,受惠於不確性降溫、AI驅動中長期成長等因素,各國主要股市接連改寫新高紀錄、債市也在降息循環啟動之下出現一波明顯反彈,帶動主被動原型ETF平均漲幅達17.5%,前十強ETF漲幅更是超過四成,又以海外股票ETF表現一馬當先,前十強中占九檔,而唯一一檔入列的台股ETF是主動統一台股增長。
第3季以來股市展現強勁的爆發力,韓股、費半漲幅都超過三
... |
| 美股商品表現犀利 近半年皆呈雙位數成長 |
| 記者崔馨方/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近期全球股市齊揚,美國股票基金近周淨流入逾60億美元,主因降息與貿易緩和預期推動。其中,多檔美股基金近周績效超過2%,近六月皆呈雙位數增長。
法人指出,美國政府關門多為短期政治因素,對市場影響有限,科技股與AI相關標的仍為中長期布局焦點。
根據EPFR等統計顯示,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統計自10月24至29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
... |
| 市值型ETF「利多」 不輸高息型 |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儘管有貿易大戰攪局,但今年來多數主要股市持續創新高,帶動不少ETF今年來報酬率超過兩位數,更令人驚喜的是,11月多檔ETF開出亮眼配息率,甚至有市值型ETF年化配息率超越傳統高股息ETF,成為「報酬+收益」雙收的熱門選擇。
觀察11月來宣布配息的市值型及高股息ETF中,華南永昌台灣優選50(009808)、主動群益台灣強棒、富邦特選高股息30、主動野村臺灣優選、中信亞太高股息、兆豐藍籌30
... |
| 台指期 外資保守布局 |
| 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昨(4)日開高走低,終場指數下跌218點收28,116點;台指期下跌224點至28,117點,正價差0.44點,外資未平倉淨空單減少38口至27,842口。期貨商表示,基本面展望仍正向,但估值已提前反映樂觀情境,缺乏新的推升因素,市場傾向等待新訊號,如AI投資的實質回報、聯準會政策方向轉變或明年企業財測。
台指期淨部位方面,三大法人淨空單增加520口至6,843
... |
| TISA基金績效亮麗 統一台灣動力上揚16.8%最突出 |
|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FED啟動降息循環,資金行情發酵,加權指數10月單月上漲9.3%,統計目前市面上21檔投資國內標的的TISA級別基金,10月單月打敗大盤的有11檔。其中又以統一台灣動力基金績效16.8%、統一大滿貫基金16.6%的表現最突出。
投信法人表示,除了受惠AI需求推波助瀾,TISA級別基金低經理費、免手續費,有利淨值表現,助攻投資台股的TISA級別基金繳出亮眼成績。
統
... |
|
 |
•早知道、少遺憾 糖尿病風險的預警之鑰 「糖尿病從來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連串共病的起點。」黃建寧提醒,除了大小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的失智風險比一般人高,也與癌症、睡眠呼吸中止、骨質疏鬆症等高度相關。
•個人隨意的台式下午茶 切一盤長大才懂的街頭美味 回想起小時候,大人常常帶著我在台南吃「香腸熟肉」,但其實當時的我並不喜歡。仔細說來,不對味的倒也不是食物味道本身,而是檯面上五花八門的部位,對小孩來說,品嚐難度太高,這是一種長大後才懂的街頭美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