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術快速演進與氣候風險升高的雙重壓力下,保險業正進入「智慧化+永續化」的轉型新階段。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共同舉辦「2025金融科技研究報告系列論壇」保險場次,聚焦人工智慧如何驅動保險營運模式升級,並揭示AI從商品設計、理賠服務到風控治理的深度應用,正逐步改寫保險產業的價值鏈。論壇中指出,AI已成為保險業強化競爭力與永續發展的核心工具。不僅用於提升服務效率與精準核保,更逐漸融入企業治理與監理配套,展現科技與合規並重的未來藍圖。
勤業眾信指出,AI應用已不限於前端客服與理賠處理,更多保險公司開始導入智慧風控模型、參數化理賠流程與詐欺偵測系統,提升整體風險韌性,像是透過物聯網數據即時啟動理賠機制、結合氣象與地理資料進行風險預警,都是近期保險業升級的實際案例。
然而,要讓AI真正落地,背後的基礎建設與資料治理成為關鍵。勤業眾信科技與轉型服務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林彥良指出,保險業者普遍面臨數據格式分散、系統未串聯的挑戰,若無法整合地端與雲端資料、確保資料完整性與品質,再強的AI模型也難以發揮效益,因此,未來應從人機協作、資料治理與監理配套三方面下手,建立可被信任的智慧保險平台。
勤業眾信策略與營運風險管理服務執行副總經理李介文也指出,AI技術正與保險治理深度融合,國際間已出現以數據參數為基礎的智能保單,不僅可簡化理賠流程,更能強化精準承保與事前風險預警。
他強調,未來「AI治理」將與「資料治理」並列為企業穩健創新的兩大支柱,為保險業建立可信賴的科技運用標準,提升整體效率與社會信任。
對此,主管機關也同步提出政策支持。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已發布《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指引》,要求保險業強化內部治理、風險管理及透明度;同時,啟動「數位保險公司」試辦計畫,放寬設立條件並開辦監理門診,鼓勵新創業者進入市場,打造更友善的數位金融創新生態。
面對AI技術不斷突破與資料風險同步升高,保險業的下一步,將不只是服務創新,更是體制與信任的再設計。勤業眾信強調,唯有以治理思維落實AI應用,才能真正實現智慧轉型與永續目標並進。